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逐年提高
确保我国主要农产品结构平衡的建议
一是加大对国内油料作物的财政补贴和奖励制度,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种植积极性。加强对油料作物良种培育和使用的支持,加大对产油大县的资金奖励力度并扩大产油大县奖励范围,加快油料作物机械化发展以缓解劳动力资源约束。
二是完善国内棉花供需调控体系。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棉花预警机制,继续棉花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棉花市场体系,完善棉花主产区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保险的方案,并在一些灾害频繁地区进行试点。
三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加强与产棉国的多双边合作,扩大我国棉花的进口来源。改进棉花进口管理政策,坚持实行滑准税,公开明确进口配额的数量和发放时间,建议每年9月至下年2月新棉上市期间不增发棉花进口配额,3月明确本年度的滑准税配额数量和发放时间。对超出配额的进口采取公开拍卖方式,拍卖规模和时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农业部根据国内供求缺口的变化联合制定。
我国主要农产品结构现状
(一)粮食由供求基本平衡转为供求趋紧,国际市场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2000年以来我国逐渐由以前的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三大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全部转为净进口,且净进口量逐年攀升。未来十年我国主要谷物产量增长速度小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自给率水平将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仍能保持在95%以上。我国主要谷物进口量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21年小麦、粗粮、大米三个粮食品种的进口总量将突破1700万吨。
(二)油料自给率较低且生产难以大幅增加,依赖国际市场的格局难以逆转
由于比较效益低下、播种面积萎缩,近些年来,我国油料产量增长缓慢。2000~2011年间,油料总产量从4496万吨增长到4657万吨,年均增长0.3%。其中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降幅最大,均为12%左右。但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稳步增长。2011年达到最高值2595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44.3%,年均增长3.4%。由此导致我国油料自给率相对较低,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我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仅为45%和30%,进口量增长迅速。未来我国主要油料及食用植物油的供求格局仍将偏紧,部分品种进口将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贵州生态农业现状和建设模式
贵州生态农业现状和建设模式王天生(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摘要】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种种问题和困难,但是近年来,贵州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文从贵州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重点介绍贵州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情况和建设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贵州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
为此本文拟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探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路径。
一、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1、贵州近二十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农民的素质得以提高,科技意识得到增强,农业投入逐步增加,耕作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的徘徊局面初步打破,贫困落后面貌有所改观,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市场供求趋于平稳。
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50万吨,比1978年的643万吨,增加507万吨,增长78.85%;粮食人均占有量也由242公斤提高到295公斤,增加53公斤,增长21。
9%;粮食产出率也由每亩159公斤提高到252公斤,增加93公斤,增长58.5%。
最近十年,我省粮食总产、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特别是最近五年,粮食总产增长的因素中,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达到54%,超过扩大播种面积在粮食总产增长中的作用.畜牧业也取得迅速发展,2004年全省肉类总产量也由1978年的13。
2万吨提高到172万吨,增加158.8万吨,增长12倍;人均肉类占有量也由5公斤提高到44公斤,增加39公斤,增长7。
8倍。
由于科教兴农得以认真落实,近二十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稳定,市场繁荣,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六五”“七五"期间的28%左右提高到“八五"期间的32%左右,“十五”前四年又提高到37%左右。
“十五”期间全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
全省基本农产 品增长率为40 . %,比2 0 年提高4 00 . 7
个百分点 , 年均提高0 6 . 个百分点。其中 , 总产 9 粮食
量2 9 . 万吨 , 58 8 5 达到近 年来最高水平 , 00 比20 年增 长1 %。 . 油料和棉花产量分别为12 3 9 5 . 万吨和5 . 7 72 7 万吨,分别120 年增长3 %和9 . z 00 [ 5 . 9 2 %,年均增长 3 08 . %和1. %。这说明 ,十五” 7 86 4 “ 期间 , 全省粮棉油
( ) 三 科技 支撑 能 力增 强
综合生 产能力 有了较 大提升 ,并进入稳定增长时
期, 十一五” 为“ 规划的实现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 。
2 .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扭转徘徊局面。2 0 00
年以来 , 我省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一直在5 %左右 0
徘徊。 0 5 , 2 0年 中央和省财政对农机购置补贴加大 , 全省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 农业 机械综合作业 率达5 . 比20 年一举提高3 31 %, 00 个百分点 。全省农
全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20 年 , 05 农产 品商 品率达到7 . %, 0 0 7 3 比20 年提高 3 了71个百分点 , . 3 年均提高1 3 . 个百分点。 4 农产品商 品化程度 的不断提高对农 民收入的增 加、 农业经济 增长方式的转变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转化 。 2 .节水灌溉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 期间 , 我
点。由于近两年农产 品价格持续上升 , 以农产品 使 为原料的龙头加工企业成本大幅上升 , 从而农副产
品加工增值率出现下降趋势。
( ) 业外 向度 回落 二 农
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
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6.04.29•【文号】•【施行日期】1996.04.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1996年4月29日)为了使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含县办成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现就如何办好农业类专业提出如下意见:一、强化兴农意识,重视办好农业类专业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农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林中专、农民中专、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数分别由1985年的5.66万人、3.86万人、64.09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15.06万人、8.70万人和89.09万人;在校生分别由1985年的13.68万人、6.11万人、118.52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41.08万人、19.18万人和198.25万人。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980年至1995年累计招生262万人,共为社会输送了100.6万名毕业生。
但近两年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业类专业在发展中遇到较大困难,一些地方出现了滑坡现象。
这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农业、科技部门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中央一再强调,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并指出“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障全国人民丰衣足食,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上新台阶,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
562018/20社会万象SHEHUIWANXIANG 编辑:赵昕(zhaoxin@)农村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部分关键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若干领域引领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全面支撑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发展。
《2017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显示:2014~2016年间,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且近5年技术发展增速保持第一;同时在园艺、种植和播种技术、饲料和肥料几个领域相对技术优势排名第一。
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6年间,我国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受到重视,论文产量不断提高,总发文量全球排名第二;我国农业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力较高,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名全球第二,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农业科技论文产出质量受到研究同行和高级别期刊的高度认可,高被引论文发表量和Q1期刊论文发表量均在全球排名第二;在分析化学与应用化学、农业工程以及食品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表现突出。
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有16家机构进入全球前五十重要专利权人排名,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排名第四。
(蒋建科)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2018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消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等一批突破性成果。
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畜禽水产供种能力不断提升。
此次论坛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学会等举办,论坛发布了5个专项研究报告和智库报告。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2017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带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强调,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不断提升农业农村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力争到2035年,农业探讨农业百事,包罗农村万象。
2020年三农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三农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江西是从()开始就免除了农业税。
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3年2、新型农民是()A、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B、有能力、懂技术、会金融C、有文化、懂种植、会管理C、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A、多予、少取、放活B、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C、发展现代农业D、加强村党支部建设5、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断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的过程B、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C、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6、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要求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民积极筹资筹劳B、政府持续加大投入C、企业广泛参与D、社会力量广泛参与7、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A、“三农”B、小集镇建设C、水利D、补偿农民8、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A、政府补贴,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B、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农民自愿C、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D、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9、“十一五”时期,要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病区和农村学校的安全饮水,争取()年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
A、2008年B、2010年C、2015年D、2020年10、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11、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摘要:采用索洛余值法对“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山西省晋中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晋中市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物质费用投入及农业科技进步;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逐渐提高,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贡献有所下降。
说明晋中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达到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贡献率的平均水平。
关键词:索洛余值法;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晋中市技术进步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美国的索洛教授在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奖以来,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经济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问题,进入90年代更是把定量评价技术进步的贡献作为考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中,技术进步贡献率是评价创新型国家指标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1-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定量评价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反映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潜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国际间、地区间比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开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以及对其所受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农业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从宏观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并对农业科技政策做出相应调整[3-7]。
本研究在阐述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模型的基础上,对山西省晋中市的农业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和分析,旨在对晋中市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1.1数据来源。
大力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 推进“十一五”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在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技 术试 验示 范等项 目,成 功筛 选 和选育 出一 批粮
油 良种 ,如水 稻 良种 德优 2号 、临籼 2 2和红 优 5号 ,玉 米云 优 4 7、云 优 1 1,麦类 良种 临麦 8 0 号 、1 0号 临 引 1号 等 。 开展 了优 质 水稻 玉 米 、专 用小 麦 、饲料 大 麦 、小杂 粮 等综合 配套技
在 省科技 厅的 帮助 指 导下 ,在各 级 各部 门的大 力 支持 配合 下 ,全 市科 技工 作 坚持科 学发展观 ,把
蔗 良 种 覆 盖 率 提 高 到 7 % , 甘 蔗 含 糖 份 达 8 1% ,提 高 21个 百分 点 , 出糖率 达 1 。1 , 5 . 32%
提 高 1 1 百分 点 ;茶 叶 种植 面 积 累计 达 7 . 。8个 53
森林 覆 盖率 达 4 .% 。开展 了龙胆 草 、叶下珠 、 66 板 兰根 、草 乌 、鸡 血藤 等生物 药材 种 植示 范 ,全 市生 物制 药产 业发 展迈 出 了新 步伐 。
技 术奖 ;申请 专 利 6 项 , 已获授 权 5 项 。 20 1 2 05
年 , 科 技 进 步 对 国 民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达
种 ,加 大综合 配套技 术 的推 广 力度 ,促进 了甘 蔗 和 茶叶 两个 支柱 产业 的发 展 。全 市甘 蔗 种植面积
20 0 6年 第二期 ( 总第 9 8期 )
维普资讯
.
L| ‘ N c A N G xJ|
特 我
发展 作 为第一要 务 ,紧 紧 围绕市 委 、政 府 的 总体
思路 和工作 任务 目标 ,以邓 小平理 论 和 “ 个代 三 表 ”重 要 思想为 指 导 ,按 照 “ 建平 台营环境 ,抓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思考
1 )科技创 新 为保 障我 国粮 食安 全 .促进 农 业发 展进 入新 阶段 作 出 了巨大 贡献 。建 国以来 ,我 国培 育并 推广 的农 作 物新 品 种 、新组 合 有 600 个 ,粮 、棉 等主 要 作物 品种 在 全 国范 围 内更 换 了5 6 ,每 次更 换 0 多 ~次
重点关 ■
文 章 编 号 :6 4 94 (0 0 0 — 0 1 0 17 — 16 2 1 )5 0 0 — 6
国家科 学技 术部 农村科技 司司长 贾敬敦
科技创 新是促 进现 代农业发展 的原动 力
我 国人 口多 ,人均资源少 ,尤其是人均耕地和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人民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食物的需求逐步多样化 、高质化 ,对粮食安全、农产 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安 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农产品的多元化 、标准化 ,保障食物安全 的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持 续增加农 民收入 的任务艰巨而严峻 ,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延伸农业产业链 ,拓展农 民就业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都增产 1%以上。全 国主要农作物 良种覆盖率达到9%,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约4 %,比起 0 5 8 “ 九五”期末提高1个百分点。超级稻、杂交玉米 、转基因抗虫棉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药物等一大批 1 突破性科技成果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 ,使 主要农作物 良种覆盖率达9 %,有效地提高了粮 、棉等大宗农 5 作物的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 了畜牧业和渔业 的健康发展 。 “ 十五”期 间,通过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 , 良种培育与耕作栽培结合 ,在农作物 良种培育 、高效栽培与农 作制 ,地力培育与清洁生产和农业重大病虫 害防控等方面取得 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粮食、畜产 品、水产 品等综合生产能力 ,为粮食 稳定增产、农 民持续增收 、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供 了强有力 的科技支撑。 2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 较好 的物质基础 。 目前 ,我 国人均G P D 达到200 0 美元 ,从经济规模上具备 了 “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 。2世纪9 年代 中期以来 ,我国财政收入 以年均2%的 0 O 0 速度递增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 ,可以更好地支持现代农业。 3 )农业科技创新是引领和支撑我 国农业从单功能 、低效益 、高资源依存型的传统农业 向多功能 、高效 益 、高科 技依存型 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 《 国家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0 6-0 0 20 -2 2
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
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摘要:基于C-D生产函数,运用索洛余值计算方法,以广西88个县(市)2004-2010年面板数据为基础,探究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广西在此期间的科技进步率为4.83%,但贡献率却达到了55.51%,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的总和。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提升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研究部门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村投资效益;加强耕地保护。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广西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
新古典经济学者索洛(Solow)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由于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最终都会面临着边际收益递减的困境,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012年中国“中央1号”文件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已有的文献中关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研究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李静等[1]对中国1978-2004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进行了实证研究,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应和投入产出混合效应四个部分。
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技术效率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而规模效应和混合效应的影响较弱;郑晶等[2]对1993-2004年广东各地农业增长及效率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的增长总体上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马彧崧等[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14个地级市农业生产经营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差异,并根据农业技术效率限制因素的不同将各地区分成高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地区、高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地区、低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地区和低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地区4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1995.05.06•【文号】•【施行日期】1995.05.06•【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5月6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
为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特作如下决定。
一、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
我国积极、全面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科技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科技体制正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体制转变,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机制正在形成。
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已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取得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全党、全国人民对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
很多地方和部门实施了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建设正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是正确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是成功的,科技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初步具备了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科技实力,为加速全社会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尚未得到全面落实;在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阻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不利因素;多数企业还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旧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系统结构不合理、机构重复设置、力量分散的状况依然存在;全社会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还未形成,投入过低的状况尚未改观。
高考题型练 9题型九 原因(意义)类主观题
题型九原因(意义)类主观题此类题目是因果关系类题目,其突出特点是答案各要点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联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的原因(理由)”“……的意义”等形式呈现。
“原因”类试题在答题过程中既要分清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往往得分也是要打折扣的。
1.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突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这一着力点,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材料一2012年,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4.5%,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在70%到80%,德、英、法等国超过了90%。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
(1)概括上述图表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三个力度的原因。
材料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
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尽快出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条例;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制度,加强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的原因。
材料三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义。
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10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和理性总结。
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
“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
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报告(一)
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报告(一)《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课题【摘要】基于固定弹性和变动弹性,分别以年度数据、五年平均数据作报告期和基期,采用多种方法,测算了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22%,实现了农业科技进步率超出农业物质投入贡献率的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的较高水平;山东省农业开始步入集约型增长模式,在农业保持较高增长率的基础上,物质费用增长率则低于总产值增长率.但山东省农业集约型增长模式面临着物质费用占比过高的突出问题,因此,通过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即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仍任重道远.【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4)003【总页数】6页(P127-132)【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率;测算方法;山东省【作者】《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课题【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3(252)1 引言1.1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的是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既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也包括政策、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
根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含义和经济增长理论,采用增长速度方程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算模型,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统计的实际,按总投入等于总产出的前提,因变量用农业总产值,自变量分成时间(代表技术变化)、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四类,构建测算公式。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原理是:经济增长是在增加投入和提高投入产出比的科技进步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换句话说,是把经济增长的总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投入的增量,一部分来自科技进步的作用。
因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农业经济增长量中,科技进步作用所占的份额。
通常用农业总产值表示农业经济水平,这样有下式: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因科技进步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因新增投入量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上式中,因科技进步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通常叫做科技进步率。
舒尔茨的农业经济理论及其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2019年文档资料
舒尔茨的农业经济理论及其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起点。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不仅提供人们所需的最基本的消费品,而且是其他部门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
另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农业生产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的增长快慢本身就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舒尔茨的农业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舒尔茨( 1902-1998 )长期专注于农业经济和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研究。
他在1964 年发表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系统地分析了传统农业的特征、形成机制和收益特点,提出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强调用“内涵式”的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在其可配置资源方面是很有效率的,“因为农民已经用尽了自己所支配的技术状态的有利的生产可能性。
”但是,由于追加的农业要素投资的边际生产率不断下降,传统农业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很难进行储蓄,缺乏资本流入。
导致贫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农业的低收益率,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变化。
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头等重要,“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而获得能力的过程不是免费的,本质上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包括教育、在职培训及提高健康水平,其中教育更加重要。
三、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明显不足(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基本上处于初期阶段现代农业的特点就是将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创新成果不断引入农业领域,使之成为一个多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知识系统与工程系统。
目前,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亟待增强、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艰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亟需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村中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仍然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