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密度实验03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掌握测量密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定义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即:密度(ρ)=质量(m)÷体积(V)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可以通过测量其长度、宽度、高度或直径、高度等尺寸,计算出体积。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使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
三、实验器材1、托盘天平(含砝码)2、量筒3、烧杯4、水5、待测物体(如铜块、铁块、石块等)四、实验步骤1、用托盘天平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m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将待测物体放在左盘,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
此时,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即为待测物体的质量 m,记录数据。
2、测量待测物体的体积 V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以长方体为例)用刻度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记为 a、b、c。
体积 V = a × b × c,记录数据。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以石块为例)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₁。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₂。
石块的体积 V = V₂ V₁,记录数据。
3、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ρ根据密度公式ρ = m ÷ V,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4、重复实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对每种待测物体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铜块质量 m₁=______ g长 a₁=______ cm,宽 b₁=______ cm,高 c₁=______ cm 体积 V₁= a₁ × b₁ × c₁=______ cm³密度ρ₁= m₁ ÷ V₁=______ g/cm³2、铁块质量 m₂=______ g长 a₂=______ cm,宽 b₂=______ cm,高 c₂=______ cm 体积 V₂= a₂ × b₂ × c₂=______ cm³密度ρ₂= m₂ ÷ V₂=______ g/cm³3、石块质量 m₃=______ g第一次测量:水的体积 V₃₁=______ 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₃₂=______ mL,体积 V₃= V₃₂ V₃₁=______ mL =______ cm³第二次测量:水的体积 V₄₁=______ 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₄₂=______ mL,体积 V₄= V₄₂ V₄₁=______ mL =______ cm³第三次测量:水的体积 V₅₁=______ 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₅₂=______ mL,体积 V₅= V₅₂ V₅₁=______ mL =______ cm³平均体积 V =(V₃+ V₄+ V₅)÷ 3 =______ cm³密度ρ₃= m₃ ÷ V =______ g/cm³六、实验误差分析1、测量质量时,托盘天平的读数存在误差,可能是砝码的质量不准确或游码的读数误差。
密度检验法实验报告
1. 了解密度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密度计进行液体密度的测定。
3.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
密度检验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通过测定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值。
实验中,常用的密度计有比重计、密度瓶和密度计等。
本实验采用密度计进行液体密度的测定,其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当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此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根据密度计的刻度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密度计、电子天平、量筒、烧杯、温度计、蒸馏水、待测液体。
2. 试剂:无。
四、实验步骤1. 调节电子天平,确保其精度。
2. 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3. 将密度计放入烧杯中,等待其稳定漂浮。
4. 读取密度计的刻度,记录液体的密度值。
5. 重复步骤2-4,至少测量3次,求平均值。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液体密度的平均值。
2. 分析实验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3. 讨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温度、液体表面张力等。
1. 液体密度平均值:ρ = 1.025 g/cm³2. 实验误差分析:a. 系统误差:由于密度计的精度和温度计的精度限制,实验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由于操作者的操作误差和液体的波动,实验存在一定的随机误差。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密度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会了使用密度计进行液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液体密度受温度和液体表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实验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八、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技能。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密度测量实验日期:2023年11月实验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者:[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一、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物理天平、量筒、密度瓶等仪器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2. 了解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量固体密度的原理。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本实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量固体密度:1. 流体静力称衡法:将被测物体放入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从而求出密度。
2. 比重瓶法:将已知体积的液体倒入比重瓶中,将待测物体放入比重瓶中,通过测量液体体积的变化,计算物体的体积,进而求出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物理天平(感量0.1g)2. 量筒(100ml)3. 密度瓶(100ml)4. 烧杯(450ml)5. 待测固体(如金属块、石蜡块等)6. 水和酒精7. 细线四、实验步骤1. 流体静力称衡法(1)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上,记录其质量m1。
(2)将待测物体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记录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2。
(3)将待测物体取出,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体积V = (m1 - m2) / ρ水,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
(5)根据公式ρ = m1 / V,计算物体密度。
2. 比重瓶法(1)将已知体积的液体倒入比重瓶中,记录液体体积V0。
(2)将待测物体放入比重瓶中,用滴管调整液体体积,使比重瓶中的液体体积恢复到V0。
(3)将比重瓶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记录液体体积V1。
(4)根据公式ρ = (V0 - V1) / V0 ρ液体,计算物体密度,其中ρ液体为液体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体静力称衡法实验数据如下:m1 = 50.0gm2 = 45.0gρ水= 1.0g/cm³计算得:V = (50.0g - 45.0g) / 1.0g/cm³ = 5.0cm³ρ = 50.0g / 5.0cm³ = 10.0g/cm³2. 比重瓶法实验数据如下:V0 = 100.0mlV1 = 95.0mlρ酒精= 0.8g/cm³计算得:ρ = (100.0ml - 95.0ml) / 100.0ml 0.8g/cm³ = 0.16g/cm³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量了待测物体的密度,掌握了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量固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密度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用符号ρ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ρ = m / V其中,m表示物质的质量,V表示物质的体积。
三、实验器材1. 天平: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2. 量筒: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
3. 砝码:用于平衡天平。
4. 烧杯:用于盛装物质。
5. 砂纸:用于去除物质表面的杂质。
6. 铅笔: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天平调零。
2. 称量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
3. 使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记录数据。
4. 计算物质的密度,即ρ = m / V。
5. 对不同物质进行重复实验,比较其密度差异。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实验数据:物质A:质量m1 = 10.0g,体积V1 = 5.0cm³,密度ρ1 = 2.0g/cm³。
物质B:质量m2 = 15.0g,体积V2 = 7.5cm³,密度ρ2 = 2.0g/cm³。
物质C:质量m3 = 20.0g,体积V3 = 10.0cm³,密度ρ3 = 2.0g/cm³。
2. 数据处理:(1)计算不同物质的密度平均值:ρ_avg = (ρ1 + ρ2 + ρ3) / 3 = 2.0g/cm³(2)分析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三种物质的密度均为2.0g/cm³,说明它们的密度相同。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本实验中,三种物质的密度均为2.0g/cm³,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密度。
七、实验结论1. 理解了密度的概念,掌握了密度的计算公式。
2. 通过实验,了解了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
3.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密度实验报告
密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密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了解物质的性质,并掌握测量密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量筒、实验瓶、水、酒精、油、铁、木头实验原理: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单位通常是克/毫升(g/mL)或克/厘米³(g/cm³)。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物质。
2.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不同物质的质量,记录下来。
3. 使用量筒测量一定体积的水的质量,记录下来。
4. 将不同物质分别放入实验瓶中,加入物质体积的水,使实验瓶装满。
(注:实验瓶中装满时不含气泡)5. 将实验瓶放在电子天平上,测量实验瓶和水的总质量,记录下来。
6. 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7. 根据实验瓶的刻度,计算出实验瓶中水的体积。
8. 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实验结果:物质质量(g)体积(mL)密度(g/mL)水 100 100 1.0酒精 80 60 1.3油 90 50 1.8铁 200 40 5.0木头 120 80 1.5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水的密度为1.0 g/mL,酒精的密度为1.3 g/mL,油的密度为1.8 g/mL,铁的密度为5.0 g/mL,木头的密度为1.5 g/mL。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数值基本吻合,说明实验操作正确无误。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密度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性质,如铁的密度较大,说明铁是一种比较重的物质,而酒精的密度较小,说明酒精比较轻。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对密度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测量密度的方法。
同时,也了解到不同物质的密度存在差异,对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中,我还学会了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和测量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质量和体积,并使用计算公式计算出密度。
实验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瓶装满时可能产生气泡的影响,下次可以提前排除气泡。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实验技巧,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和物质性质的理解。
密度测量实验基本步骤
学案 密度测量实验基本步骤1、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2、测液体密度:⑴ 原理:ρ=m/V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V学案 设计实验1,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ρ mV= 原理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物体体积V=V 2-V 1 A 、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 、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沉入水中:形 状 不 规 则 形状规则 工具:刻度尺体积 质量 工具天平(1)天平平衡时如图10所示,石块的质量m=。
(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11放置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石块密度为(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简单的测量密度的实验变式,没有量筒如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是关键环节。
)2,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
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请写出具体步骤。
3,请根据所给器材:弹簧秤,量筒,水,细线,设计实验步骤,测某金属块的密度。
*4,量筒,一根细铁丝,足够的水,测一个小塑料片密度。
(ρ塑〈ρ水〉。
测量物体密度的密度测量实验
测量物体密度的密度测量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体的密度,而密度是描述物体质量分布的性质。
本文将详细解读密度测量实验的准备、过程以及其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
一、实验准备:1. 器材准备:天平,容器,测量尺,待测物体。
2. 原理准备: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公式ρ = m/V来表示,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二、实验过程:1. 准备容器:选择一个干净的容器,将其称为M₁。
2. 利用天平测量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记为m₁。
3. 将容器M₁装满水,并确保水的量充足且无波动。
4. 再次利用天平测量容器M₁和水的总质量,并记录下来,记为m₂。
5. 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M₁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
6. 观察容器M₁内液体的上升高度,同时测量该高度,并记录下来,记为h。
三、原理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而浮力可以通过容器中液体的上升高度来确定,这就是实验中所测得的高度h。
因此,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求得物体的密度:密度ρ = (m₂-m₁)/V = (m₂-m₁)/(S×h)其中,V为物体的体积,S为容器底面积。
四、实验应用及其他专业性角度:1. 密度测量的应用:密度测量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材料工程、地质研究、燃料分析、环境保护等。
通过测量材料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成分、结构以及性质,从而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密度与物质特性的关系:物体的密度可以揭示其重要的物质特性,如纯度、组分和结构。
通过密度测量,可以判断物质的纯度,因为纯净的物质往往具有固定的密度值;同时也可以确定物质的组分和结构,因为不同材料的密度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3. 密度对物质的分类:密度测量可以帮助我们将物质进行分类,例如通过测量食品的密度,可以鉴别其中是否含有掺杂物,或者通过测量岩石的密度来确定其类型。
实验2固体密度的测定3
实验2 固体密度的测定(3)—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比重瓶法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物理天平的构造原理,掌握其调整和使用方法。
2.学会用比重瓶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比重瓶注满液体后,用中间有毛细管的塞子塞住,使多余的液体就从毛细管溢出,这样瓶内盛有的液体的体积就是固定的。
用比重瓶来测量不溶于水的小块固体的密度ρ时,可依次称衡出小块固体的质量m 、装满纯水后比重瓶和纯水的总质量4m 、以及装满纯水的瓶内投入小块固体后的总质量5m 。
此时小块固体的密度为054ρρm m m m -+=(4)[实验内容及步骤]1、用物理天平分别称出质量m 、4m 、5m ,测得数据填入表2–1。
2、记录室温,由附表3-3查出该室温下纯水的密度0ρ。
[实验数据记录]表2–1 小块固体颗粒(锌粒)的密度-3室温 25.2 ℃,水的密度0ρ= 997.069 kg/m 3。
[数据处理]1、小块固体颗粒密度的最佳估计值(平均值):3054kg/m94.6915069.99758.7125.3545.4245.42=⨯-+=-+=ρρm m m m(在这里,未将各物理量中的因子10-3代入,是因为计算中这些因子会自动约掉。
后面的计算中也做这样的处理。
)2、小块固体颗粒密度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5.010673.4245.4258.7125.3558.7125.3545.420173.02)()(3225454≈⨯=+⎪⎭⎫⎝⎛-⨯-+=+⎪⎭⎫⎝⎛--+=-m m m m m m m u u cr ρ3、小块固体颗粒密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33kg/m103318.3210673.494.6915)()(⨯≈=⨯⨯=⋅=-ρρρcr c u u4、小块固体颗粒密度的测量结果:3kg/m 10)3692()(⨯±=±=ρρρc u。
专训2.密度的测量——特殊方法(3)
专训2.密度的测量——特殊方法在测密度的实验中:(1)天平无砝码:等质量代换(测出等质量水的体积,求出水的质量,得到物体的质量)。
(2)无量筒:等体积代换(测出等体积水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得到物体的体积)。
(3)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助沉法、针压法。
(4)测量易溶于水的物体的密度:排面粉法、排沙法。
(5)测量吸水性物体的密度:让其吸足水再测量,或设法排除物体吸的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测密度——等效替代测质量1.【中考·鄂州】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一个合金块的密度。
某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1)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2),直到天平平衡。
(第1题图)(3)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a所示),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所示的量筒中,测量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b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3。
(ρ水=1.0×1033)(4)评估: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其原因是:。
测密度——等效替代测体积2.【2016·来宾】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第2题图)(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为(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密度实验报告
密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密度与物质的性质和构成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水:用于作为密度的比较标准。
- 酒精、油、糖浆等液体物质:以不同组成和性质的液体为实验对象,以便观察密度的差异。
- 铁、铜、铝等金属块:用于比较不同金属的密度。
- 木块、塑料块等固体物质:用于比较不同固体的密度。
2. 实验仪器:- 量筒:用于准确测量不同物质体积的仪器。
- 天平:用于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测量液体的密度:a) 准备一只量筒,将水注入其中,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 将同等体积的酒精、油、糖浆倒入不同的量筒中,分别记录下其体积V2、V3、V4,并测量其质量M2、M3、M4。
c) 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酒精、油、糖浆的密度。
d) 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分析其差异可能的原因。
2. 测量固体的密度:a) 将铁、铜、铝等金属块的质量分别测量,记为M5、M6、M7。
b) 分别放入量筒,记录其体积V5、V6、V7。
c) 根据密度的定义,计算铁、铜、铝的密度。
d) 比较不同金属的密度,讨论与其原子结构和重量的关系。
3. 测量固体与液体的密度差异:a) 获取一个木块和一个塑料块,测量它们的质量M8、M9,分别记录其体积V8、V9。
b) 将木块和塑料块分别放入量筒中,测得它们置于水中浸没时的体积V10、V11。
c) 分别计算出木块和塑料块的密度。
d) 分析木材和塑料材料密度差别的原因,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密度数据,进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液体的密度与其成分和状态有关。
酒精的密度较小,而油的密度则较大,这与它们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2. 金属的密度较高,铁、铜、铝的密度依次增大,这与金属的原子结构紧密堆积有关。
3. 木材的密度较低,而塑料的密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木材的构造中有很多孔隙,而塑料是致密的。
密度实验步骤
密度实验步骤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密度实验步骤,这可有意思啦!
咱先得准备好实验要用的东西呀,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拿好自己的武
器一样。
什么天平啦、量筒啦、被测物体啦,一个都不能少。
然后呢,把天平摆好,小心翼翼地把被测物体放上去,就像对待宝
贝一样。
这时候你可得瞪大眼睛瞧好了,看看那指针指到哪儿,这可
关系到后面的结果准不准呢!你说这像不像在找宝藏,得精确地找到
那个点呀!
接着,用量筒装上适量的水,记住哦,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得
恰到好处。
这就跟做饭放盐一样,多了太咸,少了没味。
把被测物体轻轻地放进量筒里,哇哦,看着水的变化,是不是感觉
特别神奇呀!这时候你就可以根据水上升的体积来算出物体的体积啦。
再想想,这密度不就是质量除以体积嘛,咱前面测了质量,现在体
积也有了,那密度不就呼之欲出啦!就好像拼图,一块一块都找齐了,最后的画面也就清晰啦。
你说这密度实验是不是挺简单又挺好玩的呀?就像解开一个小谜团
一样。
通过这个实验,咱能更清楚地了解各种东西的特性呢。
做实验的时候可别粗心大意哦,要像侦探一样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要是不小心弄错了一步,那结果可能就相差十万八千里啦。
所以呀,朋友们,做密度实验可不能马虎,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
这样咱才能真正从实验中获得知识和乐趣呀!你们觉得呢?是不是也
迫不及待想去试试啦?。
密度试验实验报告
密度试验实验报告密度试验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是指单位体积物质所含质量的大小。
密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物质的密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密度试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并了解密度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目的1. 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了解密度与物质性质的关系;3. 学习使用密度试验仪器并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其密度。
常用的密度单位有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等。
实验器材和试剂1. 密度试验仪器:包括天平、容量瓶、量筒等;2. 实验样品:可选择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块、塑料块、木块等;3. 实验液体:如水、酒精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2. 使用天平测量实验样品的质量,并记录数据;3. 使用容量瓶或量筒测量实验样品的体积,并记录数据;4. 根据实验样品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5. 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密度试验,并记录数据;6. 对实验液体进行密度试验,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金属块、塑料块和木块作为实验样品,使用水作为实验液体。
下面是实验结果的总结:1. 金属块的密度为X克/立方厘米,塑料块的密度为Y克/立方厘米,木块的密度为Z克/立方厘米。
通过比较不同材质的密度,我们可以得出金属的密度较大,塑料的密度较小,木材的密度居中的结论。
2. 在实验液体的密度试验中,我们发现水的密度为W克/立方厘米,酒精的密度为V克/立方厘米。
通过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我们可以得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的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密度与物质的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相同物质的密度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较大。
密度可以反映物质的致密程度,不同材质的物体由于其分子结构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导致其密度差异。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天平的精度限制和操作技巧的不熟练,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密度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2. 熟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等实验仪器的使用;3. 学习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密度的定义是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即ρ = m/V。
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物体的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物理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2.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规则物体的尺寸,进而计算体积;3. 螺旋测微器:用于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尺寸,进而计算体积;4. 刻度尺:用于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尺寸,进而计算体积;5. 待测物体:包括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6. 砝码:用于物理天平称量;7. 实验记录表格。
四、实验步骤1. 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1)将待测物体放在物理天平上,用砝码调整天平平衡,记录物体的质量m;(2)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计算体积V;(3)根据公式ρ = m/V,计算物体的密度;(4)重复上述步骤3次,求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 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1)将待测物体放在物理天平上,用砝码调整天平平衡,记录物体的质量m;(2)用螺旋测微器或刻度尺测量物体不同部位的尺寸,计算体积V;(3)根据公式ρ = m/V,计算物体的密度;(4)重复上述步骤3次,求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规则物体密度测定结果:物体1:质量m1 = 50.00g,体积V1 = 20.00cm³,密度ρ1 = 2.50g/cm³;物体2:质量m2 = 100.00g,体积V2 = 50.00cm³,密度ρ2 = 2.00g/cm³;物体3:质量m3 = 150.00g,体积V3 = 75.00cm³,密度ρ3 = 2.00g/cm³。
2. 不规则物体密度测定结果:物体1:质量m1 = 80.00g,体积V1 = 40.00cm³,密度ρ1 = 2.00g/cm³;物体2:质量m2 = 120.00g,体积V2 = 60.00cm³,密度ρ2 = 2.00g/cm³;物体3:质量m3 = 160.00g,体积V3 = 80.00cm³,密度ρ3 = 2.00g/cm³。
密度测量实验的教案步骤
密度测量实验的教案步骤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密度测量,加深学生对密度的概念理解,并能够熟练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g/cm³或kg/m³为单位。
密度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比重法和测量法。
这里我们采用测量法进行密度测量。
根据密度的定义,离散的样品静止时和等体积的液体静止时其受到的压力相等,利用密度的定义,通过测量物体在水或其他介质中的浮力和各自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 实验器材:平衡仪、加热器、比重瓶、计时器、量筒、移液器、实验方块等。
(2) 实验用品:固态物10 ~ 20个,液态物5 ~ 10种,水、酒精等流体。
(3) 实验环境:阳光般明亮的教室内,室温在20 ~ 30℃之间,洁净无尘。
2.实验操作:(1) 实验前检查实验器材、用品和实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将测量密度的实验物品称重,取平均数。
(3) 在平衡仪上测定实验物品的具体重量。
(4) 使用比重瓶分别测量各种流体的密度。
(5) 将固态物体放入水中浮起,记录浮起的时间。
(6) 测量与比较不同固态物质的密度。
(7) 测量与比较不同液态物质的密度。
(8) 结合实验测定到的密度数据,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密度的概念。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要认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可随意修改。
2.实验物品应当先称重准确,确定其重量。
3.在进行物体的密度测量时,要在浮起的瞬间记录时间,计算密度。
4.测量不同流体密度时,应根据各自密度不同,使用相应的比重瓶。
5.实验中涉及到机械平衡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时稳定,准确读取实验数据。
6.实验结束后,注意归还实验器材和用品,并做好实验记录与报告。
五、实验思考题:1.你测定的实验物品的密度是多少?2.你采用什么方法测量该实验物品的密度?3.学生有什么错误操作时影响了实际数据?4.为什么在测量物体的密度时要注意时间?5.你采用比重瓶测量的流体的密度值是否准确?为什么?六、实验扩展:1.比重瓶法和气囊法的浮力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计算物体密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
2. 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3. 学会计算物体的密度并分析实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密度(ρ)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ρ = m / 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三、实验仪器1. 物理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2.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规则物体的尺寸,从而计算其体积。
3. 量筒:用于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 水和细线:用于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实验步骤1. 测量规则物体的密度(1)用物理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2)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计算体积。
(3)根据公式ρ = m / V计算物体的密度。
2.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1)用物理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2)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初始体积。
(3)将物体用细线绑好,轻轻放入量筒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4)记录物体浸没后的总体积。
(5)根据公式ρ = m / V计算物体的密度。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规则物体物体质量:m = 50.0g物体体积:V = 10.0cm³物体密度:ρ = m / V = 5.0g/cm³2. 不规则物体物体质量:m = 30.0g物体体积:V = 25.0cm³物体密度:ρ = m / V = 1.2g/cm³六、误差分析1. 测量误差: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如物理天平的读数误差、游标卡尺的读数误差等。
2. 系统误差: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系统误差,如物体与量筒接触产生的吸附力等。
3. 误差传递:在计算过程中,测量误差和系统误差可能会相互传递,导致最终结果的误差。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学会了计算物体的密度。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密度是描述物质浓度的物理量,它对于许多科学领域和工业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室通常使用浸泡法、测量体积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溶液的密度,探究密度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材料:- 一组不同浓度的溶液- 蒸馏水- 秤量瓶2. 实验仪器:- 秤量瓶- 电子天平三、实验方法1. 实验准备:a. 清洗干净秤量瓶,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b. 用电子天平称量秤量瓶的质量,记录下初始质量。
2. 测定溶液的质量:a.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量的溶液,记录下质量。
b. 将溶液倒入秤量瓶中,记录下垂直浸没度。
c. 计算溶液的体积,即浸没体积。
3. 测定溶液的密度:a. 通过密度公式,计算溶液的密度。
公式为:密度 = 质量/体积。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溶液的密度。
通过比较不同溶液的密度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浓度越高的溶液,其密度一般会相对较大。
这是因为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量增多,导致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增加,从而使密度增大。
2. 不同溶液的密度差异也可能源于不同的物质性质。
例如,对比浸泡体积相似的盐水和糖水,由于盐的分子量较大,相同质量的盐所占据的体积会更小,因此盐水的密度会比糖水高。
3. 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如实验材料的不精确度和实验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值的偏差。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密度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密度的因素。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掌握了使用电子天平进行质量测量和使用浸泡法测量体积的技巧。
我们发现密度不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还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此外,我们也认识到实验中存在误差,需要通过反复实验和仔细操作来降低误差。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密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表](此处省略网址链接)以上为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总结,我们对密度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描述了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密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密度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探究影响密度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密度的定义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密度 = 质量 / 体积。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水和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密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天平、容器、水槽等。
2. 测量容器的质量,并记录。
3. 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水的质量和体积。
4. 将待测物质放入容器中,并记录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5. 计算物质的密度:密度 = (物质质量 - 水质量) / (物质体积 - 水体积)。
6. 重复步骤4和5,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不同物质的密度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密度是一个物质的固有性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例如,铁的密度较大,而木材的密度较小。
这是因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导致了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差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现象。
首先,当物质的质量增加时,密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质量的增加导致了物质的体积不变,从而使密度增加。
其次,当物质的体积增加时,密度则减小。
这是因为体积的增加导致了质量不变,从而使密度减小。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当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时,物质将浮在水中,称为浮力平衡。
而当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质将下沉。
这是因为密度大的物质受到了比密度小的水更大的浮力,从而下沉。
五、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误差。
首先,天平的精度和准确性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其次,水的蒸发和溅出可能会导致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进而影响密度的测量。
此外,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质,体积的测量也可能存在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物体密度实验步骤
物体密度实验步骤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体特性之一。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本文将介绍物体密度实验的步骤。
实验材料:1. 电子天平2. 测量容器(例如烧杯)3. 水4. 压力计或尺子5. 物体样本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烧杯清洗干净并擦干,确保表面无水滴。
b. 启动电子天平并将其归零,确保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2. 测量物体的质量:a. 将待测物体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记录下其质量(单位为克)。
b. 如果待测物体是液体或可溶解的固体,可以使用测量容器来容纳物体。
3. 测量容器的质量:a. 如果使用了测量容器,需要先测量容器的质量。
b. 将空的测量容器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其质量。
4. 测量容器内装满水的质量:a. 使用压力计或尺子测量烧杯的内径和高度。
(可选择最准确的测量工具)b. 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其质量。
5. 测量容器装满水的总质量:a. 将烧杯装满水,确保水面平齐,并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其质量。
6. 计算物体的体积:a. 用测量容器容纳待测物体,记录下容器的初始质量。
b. 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下容纳物体的总质量。
7. 计算物体的密度:a. 计算物体的质量,即减去测量容器的质量。
b. 根据测量容器的体积和装满水的总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
c. 物体的体积等于容纳物体的总质量减去测量容器的初始质量,在计算时应考虑水的质量。
d. 使用下列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密度 = 物体的质量 / 物体的体积。
8. 结果分析与讨论:a. 比较实验所得的密度值与已知物体的密度进行对比,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b. 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c. 根据物体密度的实验结果,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积,并计算出其密度。
此实验不仅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测量技能,还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物体的密度特性,并能应用到其他领域中去。
密度实验报告
密度实验报告密度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描述了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探究物质的密度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不同物质的样品(如金属、塑料、木材等),天平,容量瓶,注射器等。
2. 实验步骤:a) 将容量瓶清洗干净并晾干。
b) 使用天平称量不同物质的样品质量,并记录下来。
c) 将容量瓶放在天平上,记录初始质量。
d) 使用注射器将适量的水注入容量瓶中,使水的体积达到一定高度。
e) 将样品轻轻放入容量瓶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避免气泡产生。
f) 记录容量瓶中的总质量。
g)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质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得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显著: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物质的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金属样品的密度通常较高,而塑料和木材的密度较低。
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间距离和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了密度的差异。
2. 密度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实验结果表明,密度与物质的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金属样品由紧密排列的金属原子组成,原子间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强,因此密度较高。
相比之下,塑料和木材样品由分子或聚合物组成,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密度较低。
3. 密度的应用: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特性,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工程设计中,密度的差异可以用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矿产勘探中,通过测量地下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其成分和性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密度差异来分离混合物,如水和油的分离。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例如天平的不准确度、容量瓶内气泡的产生等。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精确的天平:选择精确度较高的天平进行称量,以减小称量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2:总复习力学(一)
——测密度实验
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l )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 ( 2 与3、1与 3 )或4 与5 ( 5与6 、4 与6 )的体
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 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体积
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3) 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某同学要测定一个不沉入水的木块密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用细线拴住小铁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V l ;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刻度V 2;
C.把木块和铁块系在一起放入量筒,并让它们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面的刻度V 3;
D.用天平测出木块质量为m I ;
E.用天平测出铁块质量为m 2;
(1)请选择必要的步骤,并将正确顺序的步骤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有关实验步骤中的数据表示木块的密度ρ木
=__________.
3.为了鉴别某金属块的材料,先将该金属块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然后将它放进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以及量筒中水面先后的位置如图5所示。
该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kg.它的体积是______cm 3
,算出它的密度后查表可知该金属可能是_______。
4. 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定石子密度,实验记录如下: (1)杯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 1=200g ;
(2)放入石子后,杯子、水、石子总质量m 2=215g ; (3)取出石子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 3=190g
由上述数据可求得, 石子的质量是 g, 石子的体积是 ㎝3
, 石子的密度是 g/㎝3
5.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如图6,液体的体积为 cm 3
; (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30g ,则液体的质量为 g ;
(3)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m 3。
6.小明同学为测定酱油的密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格,表格中已经记录了最初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图9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图10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酱油的体积。
请根据图中显示的情况,帮助小明完成实验数据表格的填写。
7.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
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
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
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 /
m 3
,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
图6
8.小明想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为 g .然后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一些到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20ml ,再测出烧杯
和剩下的植物油的质量为17.4g ,则该植物油的密度为
g/cm 3
.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小明忘记将游码调回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质量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9.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
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 为g 。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6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 为mL 。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 -V ”图像,如图7所示。
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g/cm 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
10.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小花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是体积为________cm 3;接着她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然后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是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
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g 。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g/cm 3,用
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1.小明想测量每天早晨妈妈做的豆浆的密度.他从学校借来了天平和量筒,借助家里的玻璃杯测量豆浆的密度.他测豆浆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A .称物体质量前,调节好天平. B .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 1. C .将适量豆浆倒入杯中.
D .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 2 .
E .将杯中豆浆倒入量筒中,测出豆浆的体积V.
F .计算豆浆的密度ρ= .
(1)若按上述步骤测量,所测出的豆浆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明调整了实验步骤,根据合理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在称物体质量之前,
将
图
6
图7
图8
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25甲所示,此时,小明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才开始称量.小明测量的结果,如图25乙—丁所示,根据图示数据
可以计算出豆浆的密度是 kg/m 3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08怀柔一)
12. 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蜡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表示出测量的结果。
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 1水;
(3)将蜡块和铁块用细线拴好,先将测铁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体积V 2 (4)再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测出水、石块、蜡块的体积总体积V 3; 实验结论:蜡块的密度 = . 13.桌上有如下器材: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量筒、记号笔、足量的水、足量的牛奶。
大C 同学想利用以上器材测出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把两个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
然后向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牛
奶。
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将盛水的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记为V 1。
(4)将盛牛奶的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记为V 2。
根据实验,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牛奶 =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14.如图13所示,是小刚同学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瓶中装满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 1
步骤二.将石块用细线系好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测出瓶、水、和石块的总质量m 2 步骤三.将石块取出,测出剩余水和瓶的总质量m 3
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 =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图25
乙 丙 丁
豆浆 豆浆 20g 10g 50g 20g
ml 40
20
50 30 10
甲 m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