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2.docx

合集下载

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多少”的概念,能正确使用“比”字句进行表达。

(2)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并进行正确描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意识。

(2)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比多少”的概念,能正确使用“比”字句进行表达。

(2)使学生能够找出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并进行正确描述。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如水果、玩具等)、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两组实物(如水果、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提问:“哪一组物体多?哪一组物体少?”(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比多少”。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比多少”的表达方式,并举例说明。

(3)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强调“比多少”的表达要准确、简洁。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比多少”的表达方式。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多少”的表达方法。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比多少”进行描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课标要求:在学段目标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中,认识万以内的数。

在认数教学中,教学数的基本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注重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数感。

内容分析: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时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所以认数内容基础的基础。

《准备课》单元的内容为实验教材的《数一数》、《比一比》《比多少》内容合并而成的。

设置准备课的目的在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为后面学习正确数数和比较的大小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1.基本情况:所在班级有╳╳名学生,╳╳名男生,╳╳名女生。

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会写。

但是对于数的概念为不清楚。

所以,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2.生活经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数数的问题,因为,一年级学生知识与经验不足,不能准确的数出实物的个数。

3.学习态度:刚入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集中不了注意力,更不用说学习方式,所以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了解学生认数、读数情况并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在计数物品数量的过程中能准确数出实物的个数。

(3)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准确数出实物的个数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策略一:1、问答方式:跟学生提出问题方式导入新课,并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的情况。

2、自主学习:数一数,桌上有若干数数棒,有几个呢?你能说出你用什么方法数的呢?通过数小棒的游戏,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动动嘴,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的情况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合作探究:利用书本上的“美丽的校园”的情境图(大屏上显示),让学生观察并计算。

比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比多少(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多少”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 学会运用“比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两堆物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堆物品多,哪堆物品少。

2.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物品的多少,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比较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多少”的方法进行解决。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比多少”的方法。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比多少”的方法进行解决。

2. 学生通过解决拓展性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通过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比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拓展性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了“比多少”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比多少”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探究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理解“比多少”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探究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比多少”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本篇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比多少的概念。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比”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大小、快慢、多少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念,从而打好数学认知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理解“比多少”的概念,能够简单比较物品的大小、多少。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知识的呈现: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初步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如何帮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比多少”是什么意思?2.如何进行简单比较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法:通过教师提问、展示教具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比多少”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比多少”概念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比多少”的概念,通过几个实例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比较。

第二步: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教具或图片等方式呈现不同大小、数量的物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逐步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第三步:练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第四步: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多少”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步: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比多少”的关键概念。

六、课堂反馈与作业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进行小测验或提问,检查学生对“比多少”概念的掌握程度。

布置巩固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再次进行比较。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对“比多少”概念的理解与应用,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比多少(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概念,能够用“比多少”来描述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比多少”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数量,引出“比多少”的概念。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过程。

二、探究(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数量,让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找出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过程。

三、巩固(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数量,让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找出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过程。

四、拓展(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数量,让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找出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过程。

五、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比多少”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掌握了“比多少”的概念,能够用“比多少”来描述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比多少”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数一数_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数一数_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数一数_比多少》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对数量的感知和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准确地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比较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具:两组物体(每组物体的数量相同,但形状和颜色不同)。

2. 学具:每组学生一份相同的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出示两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物体,让学生发现两组物体的数量是相同的。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让学生发现两组物体的形状和颜色是不同的。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两组物体,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

《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比多少》(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并比较物体的数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比较物体的数量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内容:1. 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2. 使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1. 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2. 使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用于比较物体的数量。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学生尝试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

2. 邀请几名学生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模仿。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一组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两个物体的数量不同,如一张图片上有3个苹果,另一张图片上有5个苹果。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图片中物体的数量,让学生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如“苹果比橙子多”、“橙子比苹果少”等。

3. 邀请几名学生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模仿。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组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两个物体的数量不同。

2. 小组成员观察并比较图片中物体的数量,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并将结果记录在纸上。

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和使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

2. 邀请几名学生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模仿。

3.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可以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的例子?”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的观察,让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并能够正确使用“比多少”的句式进行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准备课2《比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准备课2《比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准备课2《比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比多少”的意思。

2.能够辨认并掌握“多”和“少”之间的关系。

3.能够熟练运用“比多少”来进行简单的比较并给出答案。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比多少”的概念。

2.辨别多和少的差别。

3.进行简单的比较。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比多少”概念的图片和动画。

2.课件:辅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练习题目。

3.数学教辅书籍:供学生课后巩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包含多个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其中哪一个物品的数量多,
哪一个物品的数量少。

通过讨论引出“比多少”的概念。

2. 学习
教师通过举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比多少”的意思。

例如,拿出两堆卡片,一堆有5张,一堆有3张,让学生比较哪一堆多,哪一堆少。

3. 训练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比较操作。

例如,让学生比较班上男生和女生的
数量,判断哪一边多,哪一边少。

4. 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比较,例如比较家里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的
数量,让学生灵活运用“比多少”的概念。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比多少”的概念,能够辨别多和少的关系,同时也学会了简单的比较方法。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观察周围环境,找出不同事物的数量,并进行简单比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加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设计

一、2《比多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体验一一对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难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兔、小猪卡片各一张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10个圆片10根小棒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

出示:教师出示小兔、小猪卡片各一张,贴在黑板上。

提问:瞧,这都是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预设生1:小兔。

生2:小猪。

猜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猪和小兔它们要做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主题图。

认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生:盖房子,搬砖……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的方法,你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说一说图中各种事物的数量吗?生:3只小猪、4只小兔、4根木头、4根胡萝卜……2.揭示课题。

你们说得真好,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信息,那么哪些事物数量多,哪些事物数量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吧!(板书课题:比多少)操作指导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自控力,这一板块充分地利用主题图和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帮助学生复习旧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二教师引领,探索新知活动1一一对应,理解“同样多”1.初步感知“同样多”。

提问:认真观察图中有几只小兔?有几块砖?每只小兔搬几块砖?生:有4只小兔,有4块砖,每只小兔搬1块砖。

讲解:我们发现每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一一对应,小兔没有剩余,砖也没有剩余,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课件出示:小兔和砖一一对应的动画。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 教案6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 教案6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道“比多少”的意思。

2.能够根据问题比较大小,判断谁多谁少。

3.能够简单使用“比多少”进行比较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事物数量的敏感度,提高比较大小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将“比多少”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比较大小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比多少”相关的图片和示例题目。

2.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通过举例子简单介绍“比多少”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多少”的意义。

学习
1.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并回答问题,比较大小。

2.师生互动,讨论如何使用“比多少”解决问题。

3.老师出示各种实际情境下的比较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拓展
1.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比多少”的问题,分享给同学。

总结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比多少”的概念,提高了比较大小的能力,同时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并设计自己的“比多少”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比多少”的概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准备课2《比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准备课2《比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准备课2《比多少》一. 教材分析《比多少》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一课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比较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比较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数学知识接触较少,但对生活中的一些数量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难点:学生能理解比较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小组合作中思考数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一些生活用品,如水果、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引导学生注意到不同物品的数量是不同的,从而引出比较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图片,图片中包含了不同数量的物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品的数量的多少。

如:“这幅图片中有3个苹果,那幅图片中有5个苹果,你们觉得哪个多,哪个少?”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比较。

学生可以自带一些水果、玩具等物品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物品数量的多少。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比较的知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5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5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5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听懂比多少的基本概念,能正确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严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比多少的概念,能正确比较大小。

•难点:引导学生对比多少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多媒体课件或者制作的教学PPT。

2.教具:小熊等大小卡片、白板、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小熊等大小卡片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这两只熊谁更高?”引起学生思考。

2. 比大小活动(10分钟)•带着学生一起比较课室中不同物品的大小。

•请学生两两成组进行大小比较演示。

3. 比多少的概念介绍(10分钟)•通过课件或白板,引导学生了解比多少的基本概念,例如:“3比1”、“4比2”等形式。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比较多少的含义。

4. 练习与讲解(15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解释他们为什么这样选择。

5. 拓展活动(10分钟)•给学生提出新的比多少问题,鼓励他们进行讨论。

•让学生用多样的物品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 练习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总结比多少的概念,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比多少的理解更加深入,能正确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练习比多少的题目,并结合实际生活综合应用。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本教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比较、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习题1、2、3、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1、情景图、各种图片、2、学具:各种图片、铅笔、橡皮、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片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2、学生讲故事。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

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同学们讲得真好。

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

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

2、小组交流。

(我知道有4个萝卜,3个苹果;我知道有3只小猪,4只小兔;有4根木头,4个小凳;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

你们记住了吗?(板书:同样多)看舂,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谁愿意说说?0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我还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还剩1根木头)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木头多,小猪少)(板书:多少)很好,还可以怎么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

I(板书课题:比多少)3、同桌互相说一说。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3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3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听懂、会说“比多少”、“比……多”、“比……少”的用法。

能正确把握“比多少”的概念。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于比较大小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听懂、会说“比多少”、“比……多”、“比……少”的用法。

2.能正确理解“比多少”的意义。

教学难点1.让学生正确区分“比多少”、“比……多”、“比……少”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教学准备1.教学软件:数字图书馆。

2.教学实物:计算器、拼图。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利用数字图书馆展示一组班级里同学们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讨论身高高低的不同(比多少)。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1.观看身高比较的视频教学,了解“比多少”的概念及用法。

2.在教学实物计算器上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练习,让学生体会“比多少”、“比……多”、“比……少”的具体应用。

步骤三:巩固与延伸1.学生分组,用拼图游戏进行身高比较,巩固“比多少”的概念。

2.要求学生完成一道书面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针对今天所学内容,老师进行小结梳理,并强调“比多少”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比多少》,要求学生书写答案并交到老师手中。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新颖,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分组练习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避免出现个别学生被忽视情况的发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设计理念】第一学段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开始,考虑到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遵循本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数数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并将助人为乐,团结合作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数学课堂的始终,使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高,更好的完成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比多少》。

【教材分析】《比多少》位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知识点涵盖课本第6-8页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在准备课“数一数”中已经初步认识了1-10,并且能够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初步建立了数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与前面的“数一数”有着内在联系,也是后面学习有关比较数的大小和加减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进行新课《比多少》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一数”,对数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入学前通过对物体的感知,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在判断时,学生往往凭直觉,对于比较两个数的具体方法还未完全掌握,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只能靠数一数或者猜测的方法进行比较。

基于此,本节课我们将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来比较事物的多少,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比较物体的数量,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在“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2《比多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多少”的概念。

2.能正确理解和解答有关“比多少”的问题。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比多少”的概念,并能自主解答问题。

2.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积极参与,与同学一起完成任务。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练习册。

3.数学工具:尺子、橡皮、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比多少”的概念,让学生感受给定量的大小关系。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向学生介绍“比多少”的概念,通过实际图片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

•学生观察图片,与同桌讨论,总结出“比多少”的特点。

3. 巩固练习(20分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做题方法,鼓励学生正确思考。

4. 拓展应用(10分钟)•设置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比多少”问题,如多个物体的长度比较等。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展示优秀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分享思考过程。

六、课后作业•布置练习册上相关题目作业,巩固“比多少”的概念。

•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多观察,尝试用“比多少”的方式描述给定物体的大小关系。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比多少”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准备课:比多少》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比较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量的多少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比较概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们对于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的多少,以及如何进行比较,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的多少,以及如何进行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多少,引导学生关注数量的多少。

2.教学新课: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比较,并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的多少。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比较概念的理解。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比较概念。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比”这个概念,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关系–能够用大小关系对物体进行排序2.过程与方法:–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交流的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掌握大小关系的描述语言2. 难点•进行大小关系的描述•对物体进行排序三、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准备大、中、小不同大小的物体•准备学生名字卡片2. 导入•让学生拿出他们的名字卡片,比较大小•引导学生讨论名字卡片的大小关系•提出“比”这个概念3. 学习活动•呈现各种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进行比较,描述大小•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这个词进行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大小关系的排列4. 拓展活动•让学生找出教室中不同物体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描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大小关系•设计其他比较大小的游戏活动四、教学评估1. 方法•观察学生的表现•组织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参与情况•通过口头提问,考察学生对“比”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2. 标准•能够用“比”这个词进行描述•能够正确进行物体的大小关系排列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的概念容易理解,但在描述大小关系和进行排序时还存在难度。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练习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比”的概念。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多少(16)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多少(16)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多少(16)——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概念,能正确运用“比多少”进行物体的数量比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多少”的概念,能正确运用“比多少”进行物体的数量比较。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多少”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多少”的概念,能正确运用“比多少”进行物体的数量比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比多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多少”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让学生进行“比多少”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物体的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讲解“比多少”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比多少”是用于比较物体数量的。

(2)通过实例,讲解“比多少”的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比多少”进行物体的数量比较。

3. 实践活动(1)分组让学生进行“比多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比多少”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比多少”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比多少”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比多少”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比多少”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比多少”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准备课-优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准备课-优质教案

1.认数:1、2、3、4、5、6、7、8、9、10。

2.学会数数的方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

3.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

4.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数数的情况,学会数数的方法。

2.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学校,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因此,老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如在“数一数”时,老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时,老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人和物的数量。

也可以将插图制成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一组一组的人和物。

老师可以一边播放一边表述: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欢迎新同学的到来。

你们仔细看看这里有些什么呢?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教材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

数数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去数,不要只数一种。

3.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数,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使大家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出示主题图,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多让几个学生加以补充,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

在说到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以故事情景导入,学生比较的感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同样多”。

(1)图上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多少块砖?
(2)1只小兔搬1块砖,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

你们记住了吗?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也同样多?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两人交流后指名回答。

2.教学“多”“少”
(1)小猪的只数和木头的根数比,哪个多?你是怎样想的?
(2)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

(3)教师示范完整的表达: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多,还可以怎样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少。

(5)追问:小猪的只数和凳子的个数哪个多?小兔的只数和胡萝卜的根数哪个多,你是怎样比的?
(6)教师示范完整的表达。

3.动手操作
同桌两人合作
要求:
一人先摆学具,同位与他摆得同样多。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一人先摆学具,同位摆得比他多或少。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思考:
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摆的同样多,谁摆得多?谁摆得少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方法
在多种方法中让学生发现对齐摆,即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比较容易比较。

4.说出生活中“同样多”“多”“少”的例子
【设计意图】在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得出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谁多,谁少,我并没有安排学生动手把他们摆出来,因为这样只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知道了它们的数量,很少有同学会想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

而最后我安排学生动手摆学具,是学生在不知数量的情况下探索比较的方法,这一过程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动手操作+思维活动
方法应用
画一画
画的比少一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
【设计意图】简单的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评价,是让学生发现在本课中自己做得好的一面或不好的一面;或哪些地方学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

教学反思:
1.利用有情节的两种素材,小兔与所搬的砖,小猪与所搬的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紧紧抓住一一对应感受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

2.主要让学生用完整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结果,训练学生规范表达的能力。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7.267.26.202009:4609:46:39Jul-2009:46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09:467.26.202009:467.26.202009:4609:46:397.26.202009:467.26.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26.20207.26.202009:4609:4609:46:3909:46:39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Sunday, July 26, 2020July 20Sunday, July 26, 20207/26/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9时46分9时46分26-Jul-207.26.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

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
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

20.7.2620.7.2620.7.26。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09:4609:46:397.26.2020Sunday, July 26, 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