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2021年江苏省历史模拟试题汇编0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1.(2021·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一模·19)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责怪共产主义的力度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全部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
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
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 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考点】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解析】“铁幕”演说的15年后应当是指1961年,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月,故A项错误;1961年当时还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没有瓦解帝国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从材料“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苏联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世界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2.(2021·江苏南通、扬州二模·17)右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方案”,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
由此可知英国政府()A.期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B.宣扬美国救济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C.乐观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把握英国的阴谋【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方案【解析】欧洲联合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把握,而图片中强调了马歇尔方案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画面中的妇女踩上“马歇尔方案”的高跷,才能达到“更好的生活水准”,说明白美国救济欧洲的马歇尔方案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图片未涉及苏联,故C项错误;图片妇女虽然踩着高跷,但行动自由,并未受把握,且二战后英国急需美国救济,政府就算知道美国的阴谋,也不行能在此时揭露出来,故D项错误。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
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
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
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1)从材料一中获取信息:(2分*3点)材料二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
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2)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3分*3点)【答案】(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是冷战表现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①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崛起。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1)材料一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题干的核心信息是,“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
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
”关于美国对付苏联的方式,“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直接的胁迫代表了战争的方式,间接地方式代表了非战争的方式,也就是冷战的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知道。
(2)材料二主要内容是从两极格局形成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涉及到美苏争霸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关于各国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产生的影响,材料中没有明确指出,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冷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12分)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五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时空坐标■知识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阴影之中。
随着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较量、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线索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初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线索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中国的振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线索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俄罗斯国力得到恢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必备知识§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规划:二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
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2.评价(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
二、美苏“冷战”1.背景(1)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主要原因: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
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世纪90年代,某些地区的冲突和局部战争说明()①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插手别国事务②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暂时失衡③地区霸权主义引发危机和战争④被冷战掩盖的地区民族矛盾重新显现并逐渐激化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②③④D . ①③④2. (2分)“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 . 二战的结束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 . 柏林危机的爆发3. (2分) (2019高三上·嘉兴期末) 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
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对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由此可知()A . 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B . 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C . 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D . 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4. (2分) (2017高二下·葫芦岛期末) 下图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一页。
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 . “冷战”背景下新的力量已经孕育B . 北约与华约己经进入战争状态D . 世界格局巳由两级转变为多级5. (2分) (2019高二上·广安月考) 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又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
这三大保险法旨在()A .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B . 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C . 干预社会发展的过程D . 推动企业自觉科技创新6. (2分) (2017高一下·泉港期末) 观察漫画《奥巴马:通常一个失败源于一个错误的规则》。
2021高考江苏专用历史一轮点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扩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
这反映出()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D[结合所学知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超过千万,到1941年征兵时“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是受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的影响,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中美国面对二战威胁,进行征兵扩军的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B、C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
]2.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
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B[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促使德意建立法西斯国家,英法美联合,据此可知经济危机导致民主程度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集团,国际关系格局改变,故选B 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内容,也没有表现出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不同的团体,没有体现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引发二战,排除D项。
]3.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
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
可见当时英国()A.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C.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D.大萧条使社会混乱C[1931年和1932年正处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为了转嫁危机先后提高关税,英国的做法正是这种现实的体现,故C项正确;英国一再提高关税即已经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提高关税的行为,无法体现“优势凸显”,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社会混乱,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做训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2013·福建·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从题干材料来看,实际强调冷战也是一场战争,因此正确答案选D。
2.(2013·广东·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格局:冷战。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概括能力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信息看是要建立对付内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在马歇尔计划实施后,采取的带有保卫性的措施就是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项是二战后成立的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组织;B项是欧洲国家为在美苏冷战威胁下生存而建立的联合性区域组织;C项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组织,故正确答案选D。
3. (2013·上海·35)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
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
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答案] A[解析]二次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美苏两国的关系,由战时的同盟关系逐渐演变为敌对关系,冷战局面由此形成。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2.时空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 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明确历史事实,理解阶段 特点,体现时空观念。如2013年T20德国的分裂。
3.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 史,距离当今时间比较近,并且与当今社会密切相连,所 以史料丰富多样。高考命题要求考生能够在真实、可 靠的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进而养成历史理 解、历史解释及历史反思的能力,是值得注意的。例如 2016年T2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冷战”局面形成
第八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政治格局的演变
【命题坐—命题人揭秘核心素养 本单元江苏卷高考命题的重点,五大核心素养命题 均可体现,突出表现在:
1.唯物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 演变纷繁复杂,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此起彼伏。有国家 实力的抗衡,也有意识形态的对立。只有用唯物主义的 观点和思维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如2014年T19对世 界格局的辩证认识。
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和史料 实证的学科素养。
高考复习专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实质都是为了遏 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 位。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是美国 “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 美国的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 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 共同反苏反共。
家,遏制“共产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其实质是遏制苏联,称 霸全球 ③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实行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帮 助西欧恢复经济;其目的是扶持和控制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 冷战” 的战略轨道 ④军事上:北约的建立: 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 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 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 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确立: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 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 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 塔体制。 (2)影响: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苏冷战:
(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
具体表现:全面的“冷战” ①德国分裂:(欧洲)
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的分裂:(亚洲)
1948年在美、苏的控制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8月朝鲜半岛南 部建立大韩民国,9月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社会主义阵营
• 社会主义阵营,是指二战后,由苏联为首的,横 跨欧亚大陆的,起初由12个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 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 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长期对峙,是冷战时期的 主要内容。由于社会主义阵营成员主要在欧洲东 方,西方国家称之为东方集团,或称之为苏联集 团。此外又称为共产主义集团。
第25课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点: 1、雅尔塔体系,分析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变为 战后的主要原因; 2、“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 织,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 事措施; 3、德国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 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美苏两国对峙的表现形 式
•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 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二战时的同盟 关系变成二战后的敌对关系。于是形成了 二战后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极 格局。
• • • •
一、从盟友到对手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概念: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 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时刻,在苏联的雅尔 塔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会议上美、英、苏三国讨 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 问题,达成若干协议,会后根据会议中的协议, 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 ◆基础:美苏均势 •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 ◆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 2、冷战开始: • (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政 治表现): •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 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 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 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 式开始。 •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 一切敌对行动。
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2015·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一模·23)(13分)马克思认为现代的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消除所有生产和资本积累障碍的进程,但全球化不能消除不同国家发展的不稳定现象和不平等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四没有世界金融中心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因为有形贸易发展的同时,无形贸易如利息、股息、运输、保险、旅游等也在迅速发展,这些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首先是国际货币制度,……它维护了国际汇率的稳定,解决了国际储备和国际支付的不足问题,尤其使战后10年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使美国处于主动地位。
美国可以借此优势掌握全球金融,通过美元消耗、占有了别国的资源。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请回答:(3)据材料四,指出在现代世界市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看待世界货币体系的作用的?(4分)【考点】(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析】(3)第一小问核心,据材料四中“没有世界金融中心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这些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首先是国际货币制度”概括得出;第二小问看待,据材料四“它维护了国际汇率的稳定,……尤其使战后10年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使美国处于主动地位。
美国可以……通过美元消耗、占有了别国的资源”中概括得出,结合所学,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3)核心:国际货币(或国际金融)。
(1分)看待: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国际金融的稳定和战后的经济恢复。
(2分)货币操纵国借此掠夺世界资源。
(1分)2.(2015·某某某某、某某、宿迁、某某一模·23)(14分)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
高考历史试题汇编(按考纲顺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江苏省2008-2015年)
两极格局的形成1.(2013·江苏单科·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 .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 .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 .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 .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考点】冷战格局【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地图中找出关键信息:时间1945——1949;地点欧洲德国被占领。
战后形成美苏冷战格局,在欧洲主要是冷战,没有热战;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德国在该时期被分区占领,最终导致德国的分裂,而其统一是在东欧剧变时期,故BCD 表述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选A.。
【答案】A2.(2011·江苏单科·17)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 .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 .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 .多极化世界的来临【解析】“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
说明A 、C 、D 表述错误。
【答案】B3.(2010·江苏单科·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世界体系的理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二战后盟国由战时联合走向分裂对峙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故此题应该选择D。
【答案】D4.(2009·江苏单科·19)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考点专练(有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考点专练(有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二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提出B. 北约成立C. 马歇尔计划实施D. 华约成立2.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主要是指()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军政对抗3.1971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得意:“回首往事,风雨25年,完成战后复兴的日本经济,在技术革新和振兴出口两只车轮驱动下,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进。
”从战后的国际情势来看,下列属于日本战后“风雨25年”经济发展机遇的是( ) A.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B.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下,日本政府清除军国主义残余C.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主义势力的盟友D.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4.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个时代中()A.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B.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的事务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5.下图为冯特君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俄、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据此可知()A.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B.美俄中欧日间相互制衡C.美国为核心的多种力量相牵制D.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6.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苏联宣布解体。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A.欧洲开始走向联合 B.社会主义从理论实践的破产C.世界多极化开始出现 D.两极格局结束7.《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中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专题攻略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习题(含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7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1946年4月,杜鲁门发表演讲:“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懂得,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经济困扰无论出现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孳生地。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觉得,向正在医治因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而遭受损伤的朋友和同盟者伸出援助之手是正确的。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美国( )A.以和平发展为己任B.以称霸世界为目的C.以帮助盟友为义务D.以对抗苏联为根本2.(2017江苏南通一模)1948年4月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
根据该法案,美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3.2亿美元的援助,并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
该法案( )A.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B.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C.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D.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3.(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三模)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召开华沙会议,苏联领导人要求“加强斗争,反对新的战争威胁,号召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对抗美帝国主义从政治和经济上奴役欧洲的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这一事件( )A.导致了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C.打破了美国对东欧的经济封锁D.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4.(2018江苏徐州考前)1947年,曾任美国某陆军部部长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挑战性时机,承担着领导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和机遇将最大限度地激发美国的领导能力,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
这说明该陆军部部长主张美国( )A.遏制苏联,承担领导世界责任B.复兴西欧,提升美国领导地位C.开展援助,阻止经济萧条蔓延D.输出民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5.(2018江苏南通二模)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突破含解析
专题17 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化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高考预料2024年高考可能结合当今世界热点对本专题进行考查,突出时代特征,利用新材料从宏观角度考查国际格局的演化以及大国关系的变更,从微观角度考查美苏冷战以及欧洲一体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考试会留意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题型会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2024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1)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缘由的是A. “马歇尔支配”从欧洲吸引救济使美国财政盈余B. 古巴导弹危机的惊慌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 美国深陷越南斗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学问,“马歇尔支配”并非从欧洲吸引救济,而是美国给欧洲供应救济,解除A。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一次对抗,危机仅持续了13天,不行能给美国的财政造成赤字,解除B。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而图表截止时间是1968年,解除C。
结合所学学问,20世纪60年头正值美国陷入越南斗争的泥潭,军费开支浩大,给美国造成财政赤字,故选D。
2.(2024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实行最终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旧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说明的实力。
据题干史料“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实行最终一次“2+4”会谈”可知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旧存在,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题干时间是1990年9月,解除;C项错误,德国统一时间是1990年10月,解除;D项题干未谈到,解除。
江苏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
专题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本资料收集整理了江苏省各地市及部分重点学校2015-2016学年度期中、期末、模拟、学业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知识点顺序分类汇编而成,是考前50天复习练习重要的辅助资料。
一、选择题1.(2016·江苏学业水平·27)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掌握政权后,美国不顾该国已是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事实,单方面中止了捷克斯洛伐克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权利,对它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并极力鼓动其追随国撤回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减税义务。
这一史实说明()A.国际贸易受美苏冷战局势影响B.经济对抗是美苏冷战唯一形式C.关贸总协定原则从此完全废弃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形成2.(2016·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9)学者在剖析二战后美国相关政策时,说“欧洲所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复兴计划。
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缩小国家间的差别,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
……只要美国援助是被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只要欧洲仍然是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经济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
”此观点强调美国应该()A.为遏制苏联平等对待欧洲盟友B.为实施冷战推行马歇尔计划C.为复兴经济推行知识经济模式D.为控制欧洲设计复兴新途径3.(2016·江苏苏锡常镇一模·18)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
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
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
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
这一情形反映出()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4.(2016·江苏常州一模·20)亨廷顿认为某一世界格局不具有稳定性,因为“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讲)-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
【考点定位】(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突出考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冷战”的相关政策及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着重考查欧共体的形成、演变及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突出考查多极化趋势下当今世界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名师点击】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以实力确立了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制。
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整个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知识网络】1、背景(一)两极格局2、表现3、影响1、原因(二)多极化趋势出现2、表现3、影响1、背景三)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2、表现3、影响【考点详解】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50年代中期)(一)背景1、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成为主要矛盾;2、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4、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二)具体表现:1、政治:(1)美国: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关系公开破裂,标志着“冷战”的开始;(2)苏联:成立情报局2、经济:(1)美国:1948年“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学%(2)苏联:成绩经济互助委员会,与美国抗衡3、军事:(1)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2)苏联:成立华约(1955年: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三)影响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2、美苏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高考历史热点难点突破专练专题0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专题0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重难易错易混点】1.本讲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之一。
美苏“冷战”形成与影响、欧洲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及大国关系的演变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
2.高考命题以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主要通过设置新材料、新情景,考查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本讲内容与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密切相关。
高考特别注重对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下的阶段特征、政治格局演变与经济格局演变的内在联系的考查;也注重将国际格局演变与大国关系和综合实力消长、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地区热点等问题的密切联系起来命题考查。
预计2012年高考,仍会从以上角度进行命题考查。
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苏联的“应对”:政治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起重要作用军事上,华约组织(1955年)——两极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包括“冷战”和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即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对峙。
例1.(2011年福建省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答案:C。
解析:扣住材料关键词时间“20世纪50年代”即可解决问题。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发表,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开始实施,“特种战争”1961年发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形成于1955年,同时说明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故选C项。
例2.(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1)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
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答案:C。
专题十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的演变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中国 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表现 (1)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
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表现:美苏的衰落;日本经济的崛起;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 展;中国的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
考点二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核心词:欧共体、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 1.欧共体 背景:二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过程:签订《巴黎条约》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签订《罗 马条约》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 共同体(1967 年)。 影响: 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区 域集团化趋势在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体现。世界政治多极化是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必 然导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
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①美国之外的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 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2)表现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②欧盟在 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的步伐。④俄罗斯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 和恢复大国地位。⑤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在国 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1.演变
两极格局形成 两极格局瓦解 演变趋势
二战改变了国际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原因 力量对比;美苏 欧共体、日本、中国和 对抗 “冷战 政 ” 治 杜鲁门主义—— 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东 欧剧变、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 多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极格局的形成1.(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一模·19)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
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
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 )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考点】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解析】“铁幕”演说的15年后应该是指1961年,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1961年当时还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没有瓦解帝国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从材料“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苏联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世界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5·江苏南通、扬州二模·17)右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
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A.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B.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C.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解析】欧洲联合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而图片中强调了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故A 项错误;画面中的妇女踩上“马歇尔计划”的高跷,才能达到“更好的生活水准”,说明了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图片未涉及苏联,故C项错误;图片妇女虽然踩着高跷,但行动自由,并未受控制,且二战后英国急需美国援助,政府就算知道美国的阴谋,也不可能在此时揭露出来,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3)(13分)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演变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
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
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材料三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演变的主要原因。
(4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的关系”的主题,论证材料三的观点(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考点】(1)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图片1信息“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可知,此时的国际格局是两极格局;根据图片2信息可知,出现了多个力量中心,因此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趋势是两极格局形成到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二小问,主要原因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
(2)解答此题,首先理清线索,然后整合要点作答。
第一步,提取材料三的观点,即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第二步,结合史实,分阶段论证观点,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伴随西欧复苏、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苏关系破裂和美国相对削弱,国际格局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并初步发展;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形成相对的“单极世界”,但欧、日、俄、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并存的局面。
【答案】(1)趋势:两极格局形成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2分)原因:苏联解体,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
(2分)(2)观点: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
(1分)论证: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确立了两极格局。
然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西欧复苏、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苏关系破裂和美国相对削弱,国际格局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形成相对的“单极世界”。
但欧、日、俄、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并存的局面。
(8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7)1962年5月15日戴高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如果欧洲不包括法国人的法国,德国人的德国以及意大利人的意大利,我不相信这个欧洲还能有什么存在的现实性。
……现在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由此可见,戴高乐( )①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观②不满马歇尔计划对法国控制③反对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④表达对欧洲联合的强烈愿望A.①② 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解析】由材料内容其强调欧洲是欧洲人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可看出其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观,故①正确;马歇尔计划只是在二战后的最初几年时间里,大概在1952年左右就已经结束,与本题时间不符,故②错误;其强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就是在反对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故③正确;欧洲是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欧洲,既强调不受制于美苏,又强调联合,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2015·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模·20)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
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
这意味着日本(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解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材料中“多之又多的现金”、“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就是其体现,故A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一条腿的国家”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故B项错误;“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故C项错误;“很快失去”没有依据,理解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5·江苏南通一模·18)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级和政治上的五极。
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该学者观点可高度概括为多极化,故A项正确;日本还没有成为政治大国,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实力还没有显著增强,故C项错误;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70年代还是欧共体,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3)(13分)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演变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请回答:(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的关系”的主题,论证材料三的观点(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考点】(2)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2)解答此题,首先理清线索,然后整合要点作答。
第一步,提取材料三的观点,即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第二步,结合史实,分阶段论证观点,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伴随西欧复苏、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苏关系破裂和美国相对削弱,国际格局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并初步发展;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形成相对的“单极世界”,但欧、日、俄、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并存的局面。
【答案】(2)观点: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
(1分)论证: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确立了两极格局。
然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西欧复苏、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苏关系破裂和美国相对削弱,国际格局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形成相对的“单极世界”。
但欧、日、俄、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并存的局面。
(8分)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2015·江苏泰州一模·19)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于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
……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