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著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
读教育教学论著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读教育教学论著的心得体会读教育教学论著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教育教学论著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教育教学论著的心得体会1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一个优秀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位好老师。
最近,我在闲暇之际,静下心来读了一些教育大师的著作,感触颇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尤其是教师,读书更为必要。
君不见“人”字下面是空洞洞的部分,要填满它,惟有读书。
作为人,我们无法凭单薄的身躯与万物抗衡,如果想到“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人生就更一无是处了。
好在世界有了一笔财富——书籍,造物主又赐给人类读书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畅游书海之中,尽情享受生命,体味自然。
读书无需附庸风雅,读书本身就是感受快乐的过程,它让人满足,使人心安。
当今人皆趋利的时代,与其感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与其等着被物欲淹没,随波逐流,倒不如静下心来读点书,使自己开始浮躁的心灵受到洗涤,渐渐成熟起来。
因为读书,就是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在对话。
万丈红尘滚滚,我们的心容易被封尘,而读书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拂拭,得到净化。
“书香人生”是快乐人生,也是美丽人生。
袖长方能善舞,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自己首先必须捧起书来。
当今社会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
知识从质的角度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不得不抛去因“知识渊博”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去学习,去读书。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精选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精选
深入阅读教育教学论著,对于提升个人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一系列教育领域的经典著作后,我对于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论著中对于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和活动。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论著中关于合作学习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等方式,学生能够在相互帮助和竞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我发现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显著提升。
教育论著还涉及了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和评分方式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学习,我开始尝试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项目评价、表现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潜力。
此外,论著中对于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者、激励者和终身学习者。
在教学中,我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和激励学生。
通过阅读教育教学论著,我对于教育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运用从论著中学到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也将持续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精选 3 篇篇一: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专家,他在大量理论和实例研究基础上从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幼儿教育目标和方法。
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合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 应有健康的体格, 养成卫生的习惯, 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 应有研究的态度, 充分的知识,表意的能力; 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 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 消泯惧怕情绪。
字里行间,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
我认真拜读了《陈鹤琴》,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
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他强调了“做人”的基本条件: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 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 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 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丰富了“目的论”的内涵,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
这一目的论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做人的内涵——做一个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新人。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给了我不少启示。
教学方法多样性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
游戏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
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他强调了“做人”的基本条件: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 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 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 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丰富了“目的论”的内涵,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
这一目的论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做人的内涵——做一个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新人。
教育论著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教育论著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教育论著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教育论著读书笔记1暑假里应学校的要求,也为了给自己“充电”我读了袁振国老师的《教育新理念》。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根本生存技能、求知才能和社会标准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那么,调节自身的行为。
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
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的生活态度趋之假设鹜。
我想所有的教育都是容类贯穿的,不管你是教语文,数学,还是音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就拿我的音乐学科来说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教学过程就是老师运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亲密联络,兴趣常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泉。
我们要把日常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保持亲密的关系,使其内容、方法、学习方式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创造、欣赏等过程引导学生对音乐进展理解和感受。
重视听觉体验和听觉才能培养引导学生听懂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音乐有表现热情、欢快、活泼的,有表现思念、悲哀、思念的,也有表现雄壮、坚决有力的,音乐反映着各种不同的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体验与个人的经历、阅历、听音乐的时间、环境的不同虽然是同一乐曲也都会有不同的反映。
教学中可采用比照的手段,引导学生去鉴别两种不同情绪所标记的符号,所选择的节拍、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线条等都有什么不同,从不断的比照中感悟出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总结积累出听觉辨析与判断音乐的才能。
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表达了新时期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以审美为核心,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为重点,注重个性开展,重视音乐听、唱、奏、表演、创造的艺术理论,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美的综合音乐才能。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
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时常会感到教育教学论著的重要性。
教育教学论著是写作者对教育和教学实践的深刻思考和总结,它们提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技巧和策略,为我这样的教师在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在教育教学论著中,重点思想包括学习如何利用新技术和媒介,如何设计有效的课程和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创造一个积极、包容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这些思想给我提供了许多新的想法和方法,帮助我更加有创意的教授课程,让我的学生更具参与性和热情。
在读教育教学论著时,我总是尝试去思考和探究作者的思想和理念,并尝试将这些思想和理念应用到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理解到,阅读论著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去思考和质疑其中的理念及其可行性,使得自己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的不足,并在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我认为,一篇好的教育教学论著理论性深厚但也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用简单直接的方式传达出最新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要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质疑,让读者能够自主掌握知识与方法。
最后,我认为,让教育教学论著发挥更强的实践指导作用,还需要更多的与实际教育教学密切结合的论著出现。
当我们将
教育教学论著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即可真正提升教学教育的效果,并真正把我们所希望的教育理想的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利用教育教学论著的思想与方法,我们将能够创造更具包容性、多元化和适应性的学习氛围,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优秀的教育并发挥自己的潜力。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在教育教学论这门课程中,我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育教学论的重要性,它对于提高我们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此,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学习教育教学论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我认识到教育教学论与教育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育教学论从理论的角度对教育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提供了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教育教学论通过研究教育活动的本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等,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与此同时,教育实践又是教育教学论的检验和丰富,它为教育教学论提供了实证的依据和实践的反馈。
因此,教育教学论与教育实践密切关联,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构成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动力。
其次,通过学习教育教学论,我对于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等。
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制定一个教学计划,更是一种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方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而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梳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再次,教育教学论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教育教学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教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和变革日新月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教学论通过研究教育目标和方法,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提高。
教育教学论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潜能。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11篇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11篇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1阅读学习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这本书之后,我感触颇深。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书中提到的使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媒体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给他们以产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也变得主动起来。
运用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
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
而好的板书也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教育理论中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我们自身都颇有重要意义。
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
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竞争日益激烈并讲求实效的今天,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好教育理论的同时,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2大学时在学校那座十二层图书馆里,不经意间在一个角落里瞟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当时并没有在意这本在图书馆里安静的陈列的作品。
读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论著逐渐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这些论著,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教学的深刻内涵,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以下是我阅读教育教学论著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教学的本质教育教学论著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培养人。
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育教学的目标阅读教育教学论著使我认识到,教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我们要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
三、教育教学的方法教育教学论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1.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情境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拓展教育教学空间。
四、教育教学的评价教育教学论著强调,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我对教育教学评价的一些心得体会:1. 多元化评价:评价应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发展性评价: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3篇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范文3篇推荐文章大学生入党心得体会范文3000字感想热度:大学生入党心得体会2000字相关范文热度:讲道德有品行做四有老师心得体会范文热度:讲道德有品行做四有老师心得体会优秀范文热度: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心得体会范文热度:认清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应用性、循环性三个特征,是开展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面是带来的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十一长假期间,我读了《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
我由衷地敬佩这位世纪老人对20世纪中国教育做出的卓越贡献,赞叹他的伟大思想和超凡智慧仍然对新世纪的教育具有振聋发聩的巨大影响。
也如该书编者概括的:“叶圣陶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改革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改革思想。
” 真是“叶老不老,永远的叶圣陶!”轻轻合上书,不仅让我对“教育与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好人生是我们每一个人孜孜以求的。
好教育引导人们求真向善臻美,引导人生向自由与光明的境界缓缓飞升。
好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而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目的的教育。
对美好人生充满向往,充满信心,无限相信良好教育的力量,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的精神修养。
教育对人生到底应该起什么作用呢?叶老在1934年时就已经阐释过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不算老生常谈,自有其积极的时代价值。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人生,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
这是叶圣陶先生一贯的教育思想。
叶老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再次鲜明地申述了这一思想:“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
书中积蓄的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3篇)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教育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探讨教育的本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通过学习教育教学论,我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教育教学论时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教学论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传授知识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因此,教育教学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教学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然而,教育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教育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教学论认为,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因此,评价应该是多样化的,并且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的提升。
最后,教育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据,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7篇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7篇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1《守望教育》是一本抒发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一个“爱教育者”的真挚情怀。
书中说“正是凭着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和对人的完善的关照,我们才会对现实的教育、现实中的人的命运心怀依恋,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种深切的人文幽思,对我们的点滴思考坚持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以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作者对教育热情、思考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教授在《守望教育》这本书中用教育随笔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他从生活中从一些常人皆知的小事出发,洋洋洒洒,别开生面的微言大义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他对教师生命权的注重,对孩童世界的寻找他用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刘铁芳的《守望教育》一书,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述了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让每个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追问,在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
在《研究性教学: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引入他们属己的“问题意识”之中,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问题意识。
这样,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
这也让我们对于现阶段正在研究的“问题意识”的课题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选择、创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论著⼼得体会教育教学论著⼼得体会范⽂(通⽤5篇) 我们在⼀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篇⼼得体会,让⾃⼰铭记于⼼,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论著⼼得体会范⽂(通⽤5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教育教学论著⼼得体会1 作为⼀个初上教师⼯作岗位的教师,我不禁怀着对教育事业挚爱的热忱,同时⼼⾥也诚惶诚恐,⾯对着天真可爱的孩⼦们,我能否扮演好教师的⾝份。
福禄培尔的《⼈的教育》是我的指导⽼师推荐给我的,当时看到这么厚厚的⼀本书,随意翻了⼏页,发现并不是什么教学实例与教育理论的结合,⽽是纯理论的⼀本书,真的怀疑⾃⼰是否有耐⼼看下去。
但当我静下⼼来看这本《⼈的教育》时,我觉得⽼师的推荐是真知灼见的。
福禄培⼉是19世纪上半页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19世纪新教育的倡导者之⼀,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
他是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的教育理论主张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并与裴斯泰洛齐⼀样充满着对⼉童深刻的爱。
福禄培⼉创⽴了“幼⼉园”这个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被看作是幼⼉教育的开端。
在《⼈的教育》中,他认为⼈和⾃然的发展法则相同。
他把⼉童成长看作是⼀个整体的发展过程,认为⼉童的发展是多⽅⾯的,所以教育内容也应该是多⽅⾯的。
他把⼉童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婴⼉期,第⼆童年期,第三少年期。
婴⼉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照料⼉童,发展他们的外部器官。
⼉童期的主要任务是进⼀步发展外部器官和发展语⾔,还要重视⼉童的游戏、艺术教育和在⼤⾃然中的活动。
少年期是学校教育时期,主要是向少年传授知识,陶冶他们的意志,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曾经以为在师范校园⾥学习了3年,对于⾃⾝各⽅⾯的内涵都有了很⼤的补充,应该修炼得⼋⾯玲珑了。
但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学⽣的那⼀双双渴望新知的眼睛,听到学⽣那五花⼋门、新奇古怪的问题,我也懵然了。
福禄贝尔就在书中告诉我“⽗亲、教师和⼉童的教导者们,你们不要以关于这个⾃⼰还不知道,这⼀点我⾃⼰还不知道等话来回答孩⼦。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优秀读书笔记(通用10篇)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优秀读书笔记(通用10篇)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优秀读书笔记(通用10篇)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一方面,社会根据其自身需要对教育的功能作出选择,从而确定教育目的,实现教育价值。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优秀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优秀读书笔记篇1假期读了冯恩洪校长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感悟很深,对我触动很大。
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其中关于教师自我提高,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部分。
在这部分中冯校长告诉我们:在三尺讲台上,我们同样可以品味一流人生,创造一流业绩。
我们不但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而且要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同时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讲台。
要发展自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
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学习,经验积累需要反思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学会合作双赢,做复合型的教师,你就会成功。
对照冯校长的告诫,反思自己在这两方面的做为,感觉到距最好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在读书学习方面,感觉自己做的很不够。
一是读书少,二是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更少。
平时总感觉时间少,拿各种原因给自己找理由,现在想起来,如果把平时上网看新闻等的上网时间拿来读书,也能通读几部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着作了。
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教中学够了,正是这种对自己满足的心态,使自己变得懒惰。
现在读了冯校长的书后,觉得从现在开始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过去教师们常讲: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不努力跟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
只有改变观念,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更长时间地照亮别人,发展自己。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算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挤时间来读几本教育教学学理论名著,除了学校发的读物外,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网上找一些适合自己的读物来学习,还要做好笔记,以便能不断地提醒自己,特别是要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争取用不长的时间(一个学期),使自己的理论素质有所提高,同时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学校服务。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
深入研读一系列教育教学论著后,我对教育的本质和教学的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些论著不仅汇集了教育界的先进理念,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教育洞察。
在阅读这些论著时,我被其中关于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所吸引。
这种理念主张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倡导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这种转变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潜能。
论著中还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究等方式,不仅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还能够在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合作学习成为了我们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此外,论著中对教育技术的运用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利用教育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创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因此,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以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
通过阅读这些教育教学论著,我更加坚信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业。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积极吸收和应用这些论著中的先进理念和有效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也将努力探索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的教育策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教育教学书籍读书笔记(通用17篇)
教育教学书籍读书笔记教育教学书籍读书笔记(通用17篇)教育教学书籍读书笔记篇1最近我读了这样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的理论阐述和学术语汇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学著作。
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
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新教育之梦》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
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
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
但是作者在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
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教师间合作的渴望和信心。
“只有双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除了竞争,合作也是非常重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要合作,教师也要学会合作。
教师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
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读教育论著心得体会(三篇)
读教育论著心得体会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对于教育的讨论从不曾停止。
在教育理论的阐述中,有许多经典的教育论著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思考。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论著,通过对其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启发和体会。
这本教育论著主要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对新教育的探索。
作者认为传统教育注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导致了学生的无趣和无效的学习。
他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传统教育往往以老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判,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到厌倦和迷茫,无法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
这意味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
教师的角色也在新教育中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认为新教育的理念非常积极和可取。
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
在新教育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
他们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然而,新教育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新教育需要更多的教师资源和教育设施。
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掌握学科的专家,而在新教育中,教师需要更多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的支持。
同时,新教育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另外,新教育也面临对传统评价体系的挑战。
教育教学专著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教育教学专著的读后感教育教学专著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学专著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教学专著的读后感1做教师这些年,可能性格所致,一直以一种淡然对待这份工作,不为利益、荣誉所动,但心中始终有一份责任,那就是让我的学生在经历初中阶段的人生成长中没有遗憾。
翻开《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全兵法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最大的收获。
翻开首页,一段段文字让我对教育,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中,作者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吧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高瞻远瞩看教育,如果作为教师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不能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什么是最糟糕的伤残?了无生气、不负责任、欠缺野心和渴求,这才是真正的伤残!""如果我们不停的朝前走,就会不断的满足,就会快乐幸福,"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前面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在等待我们去收获!教书育人自古以来经久不衰,她的魅力就在于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培养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对人的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教育教学论著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
family and friends are hidden treasures. seek them and enjoy the riche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教育教学论著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篇一:教育教学论文读后感】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
从教几年来,所教学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遇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也尽一一体会,总结过去,甚感工作越来越难做,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对教育却还津津乐道,珍爱有加,师生关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潇洒和轻松,自己的认真和负责为何就不能起到与别人相同的结果呢。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
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教育论著读书心得精选(9篇)
教育论著读书心得精选(9篇)书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和自己对话,更加了解自己,你知道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该从哪几个角度入手吗?教育论著读书心得的内容均为小编收集和整理的,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教育论著读书心得篇1《学记》的精髓是对教育原理、原则、方法的论述。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能够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只有既明白了教育成功的方法与失败的原因的人才能做老师。
善教的老师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不施加压力;为学生带给解决问题的空间但不代其做出结论。
引导而不逼迫、多鼓励不讽刺打击,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学起来就感到容易了;启发而不祥解,学生就会用心去思考。
这不就是所谓的循循善诱吗?这些不就是新课改的理念吗?我们的祖先多么有远见、多么伟大呀!“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是呀,作为教师,务必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是贪多嚼不烂还是不肯多读?是见异思迁还是浅尝辄止?教师只有究其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优势,纠正其学习中的过失,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同时更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
《学记》中所提到的教学方法,大都贴合此刻的教学规律,它所坚持的教育的全面性、连贯性,注重培养人的自主发展潜力,对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着用心地、现实地好处。
《学记》为我们教师的教与学带给了宝贵的经验,是教师教学的法宝。
教育论著读书心得篇2在这段时间,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
在此我们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教学论著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教学读书笔记是关于教学的一种记录,可以是看到的书籍的感悟。
大家在看到书籍后有什么想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在四月里,阅读了由北师大出版的《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
该书就幼儿园教学反思与评析这一热门话题,以“体现课程改革的整体性”、“体现教师课堂教学探索的丰富性”、“体现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过程性”、“体现教学的知识、策略及技能的个性与共性”为目的,选取了近三十个真实案例,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评价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多个领域的活动组织过程,以及反思与评析。
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强,所举的近三十个案例生动而务实,都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如有对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价值评价并形成教学主题的《蜗牛》;有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整合各领域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美丽的蝴蝶》;有让墙饰反映幼儿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秋天的故事》;有通过适宜的材料投放支持幼儿跨越学习难点的《赶小猪》;有迁移已有经验让幼儿在主动学习中熟悉新材料的《七彩橡皮泥》等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充分发挥墙饰的教育和互动功能的《采摘前后》。
活动的展开与墙饰的布置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活动前让幼儿猜一猜说一说玉米、花生等农作物长在哪里?长什么样?怎样采摘?,再把猜想画下来布置墙饰“采摘前的猜想”,然后带着问题去田间采摘农作物。
回来后对比猜想进行验证,并把新经验画下来,形成第二面墙饰——“采摘后我们知道”。
第三步,引发“它们做成什么?怎么吃?”的新问题,让幼儿去超市了解农作物在生活中的用途,形成第三面墙饰“它们可以这样吃”。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将科学探究的线索,贯穿于整个采摘活动,通过猜想验证、整理信息、分享经验,充分发挥了墙饰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作用。
这样一个活动,每个环节都相互支持、相互衔接,幼儿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在三面墙饰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不仅扩展了幼儿的学习空间,还有机地整合了科学、社会、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所举的近三十个案例中,从每个活动的生成背景到组织过程,再到成果呈现都非常的详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活动后分三个层面的反思与评价。
首先是执教者作为当事者对自身教学组织的梳理与反思,然后是同伴作为旁观者对活动的评价与建议,最后是专家理性的总结与指导。
如果说执教者的反思多停留在实践层面的话,专家的总结则更具有理论的高度。
这样分层次的评价,既清晰又全面,引导我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去认识和思考教学的价值,既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有很大的启发。
合上书本,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因为这些案例的设计理念新颖,环节清晰,方法灵活,我们不妨根据书中的建议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的改动,也尝试一下,我想,在实践中去理解书中的理念,应该会更有成效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合作学习”已经深入了“学会学习”的课堂。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更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快乐的法宝。
但正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一书中所说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重“学习”轻“合作”,学生“作”而不“合”;重“形式”轻“实效”,合作徒具其形;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合作不充分;重“学生”轻“教师”,教师“放”而不“导”。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思想,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作了一些尝试,采用到一些书中提到的策略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感受。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合作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副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记录工作。
组长为1号,副组长为2号,两名组员依次为3号、4号。
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
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号学生发言。
这样做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发展。
二、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学前提要求为了让合作学习的内容更具讨论价值,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安排设计合作讨论的问题,只有适当的、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才能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中我大都会在关键处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适合展开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再进行汇报交流。
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可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
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2号补充,1号总结。
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把握合作学习最佳时机,学时拓思维首先是课文的重难点处。
一般说来这些地方具有挑战性,学生也更愿意去讨论解决问题。
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针对课题提问“为什么说叶欣是战士而不说是护士?”学生合作解决的意识和欲望都会更加强烈。
其次,在学生对课文出现迷惑时,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当小女孩质疑“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疑问,不妨让他们抓住课文讨论下,这样有助于扩展他们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认识。
最后在学生讨论出现分歧和矛盾处,也要展开讨论。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
从教几年来,所教学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遇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也尽一一体会,总结过去,甚感工作越来越难做,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对教育却还津津乐道,珍爱有加,师生关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潇洒和轻松,自己的认真和负责为何就不能起到与别人相同的结果呢。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
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总体看,班级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或太活跃,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长期以来,辩证法已在对待学生身上不起作用了。
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
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
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而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活中,多为一点论,把后进学生看得一无是处,师生互相埋怨,甚至和自己对着干,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
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
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期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师生关系也有很大改善,与学生的友谊加深了。
俗话说得好,“要得公道,打个巅倒”,几年来,我常觉得教师在地位上就是与学生不一样,教师就要高一层,就是权威,所以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不得顶撞和不满,如有违反,那就是对老师的无理,就是不听话。
所以师生平等很难在现实中体现,殊不知,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
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我相信往后的教学生涯不再是枯燥无味,更不会是苦与累的集合,正如他所说,应该是一种幸福和享受,我会努力的。
在这段时间,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
在此我们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下面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
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