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解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兄弟》和《风筝》

合集下载

黑布林《风筝》读后感

黑布林《风筝》读后感

黑布林《风筝》读后感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

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

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

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鲁迅《风筝》读后感

鲁迅《风筝》读后感

鲁迅《风筝》读后感鲁迅《风筝》读后感1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

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

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

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鲁迅《风筝》读后感2读《风筝》有感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鲁迅《风筝》赏析

鲁迅《风筝》赏析

鲁迅《风筝》赏析鲁迅《风筝》赏析原文;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人性之悲 手足之爱——《风筝》主题新解

人性之悲 手足之爱——《风筝》主题新解
文 中后 来 的 补 救 , 弟 弟 的宽 恕 , 体 现 了 兄 弟 间 浓 浓 讨 则 的手 足 之 情 。 正可 谓 : 性 之 悲 , 足 之 爱 。 人 手 『 者通 联 : 肃 庄浪 县 水 洛 中 学1 作 甘
从 游戏 的意 义上 看 . 风筝 本 是 孩 子 们 最 爱 的 玩 具 .
看到“ 游戏 ( ) 风筝 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 , 具是儿童 玩
的 天 使 ” 才意 识 到 自 己当 年 所 犯 的 错 误 何尝 不 是 时 这 封 建 陈 腐 思 想 对 他 的 天性 的扼 杀 呢 ?这 又何 尝 不 是 人 性 之 悲 ? 这一 点 而 言 , 就 我们 可 看 出 鲁迅 对 中 国 旧 式 教
其 主 要 意 思 比 较 明 显 : 的却 含 而 不 露 . 要 意 思 蕴 藏 有 主
在 语 段 的 字 里 行 间 。 读 懂 某 一 语 段 的 主 要 意 思 . 握 要 把
童 天 性 的扼 杀 。 且 , 为 兄 长 的 鲁 迅 也 是 受 害 者 . 况 作 他 身 受封 建 礼 教 的毒 害 . 他 不 喜 欢 放 “ 筝 ”认 为 那 是 使 风 .
解的语段时 . 往思路混乱 . 往 思维 “ 卡壳 ”理 不出头绪 , .
说 不 出 一 个 究 竟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不 善 于 联 系 前 后 语 句 的 内 容 及 相 互 关 系 来 进 行 整 体 思 考 而 造 成 的 .结 果 似 是而非 , 棱两可 , 里糊涂 . 模 稀 以至 理 解 错 误 。
童 精 神 的 虐 杀 ” 撕 风 筝 并 非 偶 然 , 非 随 意 , 中 写 。 并 文
道 :我 以 为 这 ( 筝 ) “ 风 是没 出息 孩 子 所 做 的玩 艺 。 什 么 ”

鲁迅《风筝》赏析

鲁迅《风筝》赏析

鲁迅《风筝》赏析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

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

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

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

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

例如,文章开头“我”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着,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

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

这段文字不仅叙述了故乡早春的景象,而且在这一景一物的描写中,都凝聚“我”对故乡的赞美之情。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廖别的故必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这就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如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

”我“在这里进行了反思。

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味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

“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地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

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悲哀”。

另一个特点,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

例如描写“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放的风筝“惊呼”,“跳跃”,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表现了出来。

浅谈鲁迅小说《风筝》的精神

浅谈鲁迅小说《风筝》的精神

浅谈鲁迅小说《风筝》的精神作者:胡轩于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02期摘要: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众多作品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每次学习他的作品,都能从他的作品中可深刻认知到那个时代的发展以及其思想情感的迸发。

在学习并反复阅读鲁迅作品《风筝》时,不仅文章具有的文学魅力所吸引,更是被文章中鲁迅内心深入情感的表达多折服。

基于此,笔者将自身的感受进行了简述,以期与同学们实现探讨。

关键词:鲁迅;《风筝》;精神1923年鲁迅与其弟弟失和,而这一事件给予了鲁迅深刻的影响与沉痛触动,《风筝》与《我的兄弟》这两篇文章就是作者在基于兄弟失和事情发生之后,所做的关于兄弟情感的两篇回忆性文章。

而笔者通过对《风筝》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被文章所深深的吸引。

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探讨与资料的查阅中对《风筝》有了全新的认知。

基于此,笔者以期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索,对鲁迅小说《风筝》所具有的精神与情感实现更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一、对《风筝》的简述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种类众多且在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1]。

而《风筝》则是鲁迅于1925年所做的有关描述兄弟情的回忆性散文。

在该散文中魯迅以简短的12段将其内心情感深深的释放。

在该散文中,作者由“北京的冬季”以及空中飞舞的风筝,联想到“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从而回忆起过去的自己并不爱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当时“我”年幼的弟弟喜爱放风筝,当某一天“我”发现弟弟偷偷的做风筝,而作为兄长的“我”对其没出息的行为给予了惩罚并为感到这种行为的不对。

指导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这使作者感到内疚。

当“我”想要弥补时发现已经无能为力,弟弟对往事的淡忘使得作者的内心得不到宽恕感到沉痛,以至于作者在多年后的冬天倍感寒冷。

二、《风筝》中具有的精神通过对《风筝》仔细的阅读,以及结合鲁迅的其他作品,作者发现鲁迅常以“兄长”的身份得以体现,如《弟兄》中的兄长“张沛君”、《狂人日记》中的“大哥”以及《风筝》中的“我”等等,从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在家庭发生变故后,对自身自责与身份的肯定,“养家”以及照顾家里的每一个人成为其重要的使命[2]。

【课外阅读】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课外阅读】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课外阅读】从《我的兄弟》到《风筝》鲁迅的《野草》大部分作品用象征的手法写生活中的感受,有些颇近于寓言;而《风筝》一篇则近于回忆散文,只不过并非一味叙事,倒是抒情议论的成分比较多。

散文诗写法很多,其中也有这么一种。

本篇鲁迅写自己早年压制自己的小弟弟,不让他放风筝,粗暴地折断了他暗地里自糊的风筝;后来他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精神的虐杀”!思想成熟以后的作者就此事向小弟弟表示道歉,而他却把这件事全盘忘却了。

按照中国的宗法传统,长子具有主要的继承权,同时也就承担主要的家庭责任。

长子在家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父亲去世了,他就是家长,弟弟们须听命于他,“长兄如父”。

鲁迅(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的父亲死得早,于是长兄鲁迅就成了家庭里最重要的人物,负有教育和带领两个弟弟的责任。

他后来认识到乃是“精神的虐杀”的举动,当年却以为是为了小弟弟好,防止他贪玩,没出息。

这样的事情在许多家庭里都发生过。

现在全是独生子女了,固然再也没有哥哥来压制弟弟、妹妹一类事情了,但父母对子女实行“精神的虐杀”,仍然每天都在发生,大家都见怪不怪。

单是这一点,就说明《风筝》一文至今仍然有现实意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稍后作为“野草之九”发表于《语丝》周刊第12期(1926年2月2日);而鲁迅先前在1919年9月9日《国民公报》“新文艺”栏发表的《自言自语》第七部分的《我的兄弟》,就已经写过这件往事了,只是稍微简单一点。

鲁迅把这件事看得很严重,一再作自我批评。

《我的兄弟》全文如下: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

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鲁迅《风筝》《我的兄弟》阅读训练及答案

鲁迅《风筝》《我的兄弟》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风筝①鲁迅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己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沿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

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杂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董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鲁迅思想成长的过程——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鲁迅思想成长的过程——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生命成长的过程——从《我的兄弟》到《风筝》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鲁迅是一位文章大家,大概因此,经常有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应该怎么写,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题目却是“不应该那么写”,介绍了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家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

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

这是应该删去的。

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

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鲁迅说“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那么,他是充分肯定了这样的学习写作的方法了。

(《且介亭杂文二集》)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先生在鲁迅的启发下,写了一本《跟鲁迅学改文章》(岳麓书社2005年版),将鲁迅的原稿与改定稿一一对照,从而显示鲁迅是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的。

其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语文课本里的选文。

老师和同学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不妨看看朱正先生这本书,琢磨琢磨鲁迅何以如此这般修改,这对我们加深对鲁迅写作用心的理解和学习写作,都是大有益处的。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两度,甚至几度重写,形成多个文本。

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是很有趣味的,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

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到80年代,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

研究者后来找到了40年代的文本,就将这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

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又重写了一遍。

写人叙事有技巧

写人叙事有技巧

三、比较两文的结构
《我的兄弟》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我的兄弟》 《风筝》眼前景物——想到故乡景物——想到与风筝有 风筝》眼前景物——想到故乡景物——想到与风筝有 关的往事——最后首尾照应(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关的往事——最后首尾照应(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给我们的启示:“文似看山不喜平。” 给我们的启示:“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曲折有趣、 波澜起伏的文章,就像幽深壑谷、起伏峰峦,给人以新、 奇、美的感觉,引人探胜访幽,充满无穷的诗意美。 使文章曲折的方法主要有:设置悬念、抑扬顿挫、 尺水兴波、逆笔生辉、巧埋伏笔、制造误会等。
一、比较两文的标题 《我的兄弟》无艺术可言。 我的兄弟》 《风筝》以“风筝”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作为 风筝》 风筝” 情绪载体,意与象俱,思与境谐,文章更为生色。 给我们的启示: 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 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的“眼睛”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会使 文章生色,让人一接触标题,就有迫不及待、 文章生色,让人一接触标题,就有迫不及待、 非读不可的感觉。 非读不可的感觉。 总的说来拟题要求简洁、生动、新颖、 总的说来拟题要求简洁、生动、新颖、 深刻、醒目。 深刻、醒目。
人物描写的作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 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 性格特点。 (2)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 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3)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 体现人物性格。 (4)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 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5)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 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对比 北京冬季的风筝图:积雪、灰黑色的秃树 枝——灰暗、阴冷、肃杀 ——灰暗、阴冷、肃杀 故乡早春的风筝图:杨柳发芽,山桃吐蕾, 活泼的孩子——生机盎然,明快温和 活泼的孩子——生机盎然,明快温和 对比的作用: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 特征 。

比较《追风筝的人》与《兄弟》

比较《追风筝的人》与《兄弟》

比较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084李颖瑜200830401108不能承受之兄弟情——《追风筝的人》与《兄弟》的比较内容摘要:《追风筝的人》与《兄弟》所讲述的都是处于底层环境中的兄弟感情,两本书里的兄弟情都历经了苦难:战争、文革……而相依存,却都因为外因而经历了疏离。

在这些动乱的社会背景之下所展现的感情愈加有着它的深刻性和感动,这兄弟情都是沉重的,而在沉重之外依旧显露出温情。

关键词:兄弟情苦难温情破裂阿富汗作家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与余华的《兄弟》都是以两个少年为主角,以他们的情谊作为一个主题。

《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无法面对哈桑,于是用计逼走了哈桑。

不久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被迫与父亲逃亡美国。

二人兄弟般的情谊便被彻底阻隔了。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回到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好友竟然是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

残忍与美丽交织。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二人相依为命,但是却因为一个女人,林红而分离。

多年以后,宋钢去世,只留下李光头举目无亲地目睹着刘镇的变迁。

它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的坚实。

两本书都是放在一个苦难的背景下进行的写作,《追风筝的人》的大背景是阿富汗战争,《兄弟》的大背景是文革。

正是因为这背景的残忍才更加凸显出真情的珍贵。

哈桑与少爷阿米尔是和同样的奶水长大的,所以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兄弟;李光头与宋钢是重新组合的家庭形成的兄弟,相依为命直到成人,因此也永远是兄弟。

但是作者的重点并不是只为了表现苦难,《追风筝的人》前部分是闲适平静的,哈桑与阿米尔形影不离,一起追风筝,一起在树上刻下友谊。

对比解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兄弟》和《风筝》

对比解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兄弟》和《风筝》

对比解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兄弟》和《风筝》钱理群,著名文学教育家。

本刊顾问。

1939年3月诞生于重庆,祖籍杭州。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

198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近年关注中小学教育问题。

鲁迅是一位文章大家,大概因此,经常有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应该怎么写,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题目却是“不应该那么写”,介绍了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家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

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

这是应该删去的。

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

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鲁迅说“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那么,他是充分肯定了这样的学习写作的方法了。

(《且介亭杂文二集》)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先生在鲁迅的启发下,写了一本《跟鲁迅学改文章》(岳麓书社2005年版),将鲁迅的原稿与改定稿一一对照,从而显示鲁迅是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的。

其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语文课本里的选文。

老师和同学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不妨看看朱正先生这本书,琢磨琢磨鲁迅何以如此这般修改,这对我们加深对鲁迅写作用心的理解和学习写作,都是大有益处的。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两度,甚至几度重写,形成多个文本。

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是很有趣味的,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

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到80年代,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

对比阅读: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对比阅读: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对比阅读:从《我的兄弟》到《风筝》作者:钱理群来源:《语文建设》2009年第07期鲁迅是一位文章大家,大概因此,经常有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应该怎么写,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题目却是“不应该那么写”,介绍了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家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

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

这是应该删去的。

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

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鲁迅说“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那么,他是充分肯定了这样的学习写作的方法了。

(《且介亭杂文二集》)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先生在鲁迅的启发下,写了一本《跟鲁迅学改文章》(岳麓书社2005年版),将鲁迅的原稿与改定稿一一对照,从而显示鲁迅是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的。

其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语文课本里的选文。

老师和同学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不妨看看朱正先生这本书,琢磨琢磨鲁迅何以如此这般修改,这对我们加深对鲁迅写作用心的理解和学习写作,都是大有益处的。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两度,甚至几度重写,形成多个文本。

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是很有趣味的,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

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到80年代,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

研究者后来找到了40年代的文本,就将这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

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又重写了一遍。

鲁迅的《风筝》原文及赏析

鲁迅的《风筝》原文及赏析

鲁迅的《风筝》原文及赏析鲁迅的《风筝》原文及赏析《风筝》原文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解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兄弟》和《风筝》作者:钱理群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1期钱理群,著名文学教育家。

本刊顾问。

1939年3月诞生于重庆,祖籍杭州。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

198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近年关注中小学教育问题。

鲁迅是一位文章大家,大概因此,经常有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应该怎么写,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题目却是“不应该那么写”,介绍了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家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

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

这是应该删去的。

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

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鲁迅说“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那么,他是充分肯定了这样的学习写作的方法了。

(《且介亭杂文二集》)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先生在鲁迅的启发下,写了一本《跟鲁迅学改文章》(岳麓书社2005年版),将鲁迅的原稿与改定稿一一对照,从而显示鲁迅是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的。

其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语文课本里的选文。

老师和同学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不妨看看朱正先生这本书,琢磨琢磨鲁迅何以如此这般修改,这对我们加深对鲁迅写作用心的理解和学习写作,都是大有益处的。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两度,甚至几度重写,形成多个文本。

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是很有趣味的,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

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到80年代,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

研究者后来找到了40年代的文本,就将这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

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又重写了一遍。

这就有了三篇可对读的文本:《自言自语》里的《火的冰》与《野草》里的《死火》,《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与《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自言自语》里的《我的兄弟》与《野草》里的《风筝》。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对读的方法来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我的兄弟》一文不长,照录如下——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

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

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

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

他仍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啊!我的兄弟。

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我们现在就来对照解读。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写作时间和文章题目:作者在1919年写了《我的兄弟》,为什么时隔六年,到1925年又写《风筝》?不过是童年的一段生活,这样一直念念不忘,一写再写,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写同一件事,为什么要把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这大概是我们一开始阅读就要提出的问题。

但我们不要急于求答案,还是先细读文本,最后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的兄弟》共分九段,《风筝》则有十二段。

我们就分段来对比解读。

一.“回忆的套子”的设置《我的兄弟》第一段第一句就直接进入回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而在《风筝》里,第三段才有类似的叙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

”也就是说,《风筝》在进入故事的叙述之前,还有两段描写,而且我们注意到,写的是作者写文章时的外在景物和内在的“惊异和悲哀”的心情。

《我的兄弟》在文章结尾写到请求兄弟原谅就煞住了,而《风筝》又多出一段:回到开头所写的自己的心情上,还是“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如果说,《我的兄弟》是一篇单纯的客观叙述,那么《风筝》却外加了一个“套子”,将全篇的回忆笼罩在“我”回忆时的主观心境里,以“悲哀”始,又以“悲哀”终。

这样一个“回忆的套子”的精心设置,是《风筝》一文的最大特点,作者的写作旨意正蕴涵其中。

这是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是应该紧紧把握住的。

但我们还是不能立刻进入“套子”的细读与分析:其含义只有读完了正文,才能理解。

二.变叙述为描写正文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我”和“兄弟”冲突的由来:《我的兄弟》的第一、二段,《风筝》的第三段。

《我的兄弟》第一段只有短短的两个叙述句:“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尽管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我”和“兄弟”的冲突的由来,但是却过于简单了:“我”为什么“不喜欢”,怎样“不喜欢”,“兄弟”为什么“喜欢”,怎样“喜欢”,都省略了。

这恰恰是《风筝》要大做文章之处。

《风筝》里不仅有“我”的心理分析与描写:“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而“嫌恶”放风筝(注意:这是为下文埋伏笔);而且有“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为风筝的起落,忽而“出神”,忽而“惊呼”,忽而“跳跃”;还特意强调了“兄弟”的年龄(“大概十岁内外”),描写他的外貌:“多病,瘦得不堪”。

这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

于是,我们又知道了《风筝》与《我的兄弟》相比,在写作上的变化:变叙述为描写,变简陋直书为精心经营文字,周密安排文章布局。

不过《风筝》也有删削,比如《我的兄弟》第二段谈到“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这层意思在《风筝》里却没有说及,大概是为了集中笔墨谈兄弟之间的冲突,就不提父亲了。

(二)“我”和“兄弟”的冲突:《我的兄弟》第三、四、五段,《风筝》第四段。

依然是变简单的叙述为具体、丰富的描写。

比如在《我的兄弟》里,只是这么一句:“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到《风筝》里就发展成为一个过程描写:先是“我忽然想起”多日不见小兄弟:然后,记起了“曾看见他在后园拾枯竹”;这才“恍然大悟”似的赶到那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有了这样一番曲折,就为下文“我”的不满的大爆发,以及粗暴的行为,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紧接着的冲突,在《我的兄弟》里也是三言两语就交代完了:“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

”但在《风筝》里,却演化成了充满戏剧性的紧张的场景描写:先是小兄弟的“惊惶”,“失了色”,以至“瑟缩”:接着是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和“愤怒”中的一系列动作:“折断”、“掷”与“踏扁”——注意:这里的用词比《我的兄弟》里的“踏碎”、“拆”、“撕”都要重得多、狠得多,使人感到被折断与踏扁的,不只是风筝,更是小兄弟的心。

或许更要注意的,是“我”在踏扁了风筝以后的心理描写,这恰恰是《我的兄弟》里所省略不写的:“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

”这里的“长幼”与“力气”,正是和上文的“十岁内外”与“瘦得不堪”相呼应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突然出现的“敌”与“胜利”这样的描写战争的词语,这就暗示了这场冲突的“战争”实质:这是典型的长者对幼者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下文提出的“虐杀”的概念,已经逐渐形成了。

还有“兄弟”的反应。

《我的兄弟》是这样写的:“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风筝》则写道:“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由“哭”、“悄然”到“绝望”,份量显然重了许多,这说明:兄弟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或许是更为严重的。

这也为下文提出“精神的虐杀”的概念作了铺垫。

问题更在于“我”的反应。

《我的兄弟》写得也很简单:“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就不知道了。

”《风筝》在写了“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以后,又加了一句:“也没有留心”,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小兄弟“以后怎样”,他的感情有没有受到伤害,是没必要“留心”的。

这样,从《我的兄弟》到《风筝》,鲁迅的描写不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而且还加强了力度,这场兄弟之间冲突的内在的严重性就逐渐突显出来。

这就孕育着下文感情的爆发,我们读者的阅读心理也随之沉重起来。

(三)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我的兄弟》第六、七、八、九段,《风筝》第五、六、七、八、十、十一段。

这一部分的篇幅和份量,在《我的兄弟》里和前面两部分差不多,而《风筝》却篇幅更大,份量也更重。

可以看出,这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才是《风筝》描写的重点。

先是反思。

《我的兄弟》也说得很简单:“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仅仅是“错”,“错”在哪里,没有交代。

但《风筝》却说自己轮到了“惩罚”,那就不只是“错”而可能有“罪”。

而且也十分严肃地说出了其中的缘由:“我”接受了西方新的现代儿童观,“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映照下,原先“我”所坚持的“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观念,就显得陈旧而荒谬,不攻而自破了。

这样,觉悟的“我”,再反观“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前文所写的对风筝,更是对小兄弟心灵的“折断”、“掷”、“踏扁”,以及“我”的“愤怒”、“傲然”,一下子都露出了狰狞面目,“我”终于猛醒:这是“精神的虐杀”!这一判断,是全文最浓重的一笔。

这件事在《我的兄弟》里,仅仅是幼时兄弟之间的冲突,但在《风筝》的反省中,就成了一个“精神的虐杀”的事件。

这有点出乎我们读者的意料,因此特别具有震撼力,但由于作者在前文的具体描写中已经作了足够的铺垫,所以这又是我们能够接受的。

这就是作者用笔的力量。

由此引发的,是“我”的,其实也是“我们”读者的沉重之感:“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又并不“断绝”,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一再地重复“很重很重”,这都是对人的心灵“很重很重”的“惩罚”。

鲁迅对自己的解剖,是很锋利,也很残酷的。

于是又有了“补过”的努力。

《我的兄弟》的叙述依然只有一句:“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

”到《风筝》里就有了更为细致也更有层次的过程性描写。

先是“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童年游戏的时代已过,再也追不回,补不过来了,虽然“嚷着,跑着,笑着”,心却是痛着的。

这令人心酸的一笔,是《我的兄弟》里所没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