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处理

合集下载

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

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应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相同;以及干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涉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涉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钝化膜由锌层表面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表面和从内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某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涉而抵消一部分,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一、准备
1、根据机械结构,把不锈钢产品拆分。

2、根据不锈钢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钝化剂。

3、检查不锈钢产品表面的污垢,涂抹油污。

4、根据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把表面抛光处理,把表面变得光滑。

二、钝化处理
5、根据不同类型的钝化剂,把不锈钢表面进行钝化。

6、在沸腾的水中加入钝化剂,使不锈钢酸化,把表面的活性物质熔解,从而实现不锈钢钝化的效果。

7、钝化后的不锈钢表面应该清洗干净,这样可以让他的外表更光滑,并且能把钝化剂清洗掉。

三、干燥和护理
8、把清洗后的不锈钢产品放入干燥的环境,然后用干布包裹起来,让其自然干燥。

9、把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物擦拭掉,然后用护理剂,把表面上涂抹一层薄薄的护理剂,使产品更坚固耐用。

四、安装
10、把钝化后的不锈钢产品安装到机械结构上,把零件固定住,确保安装的牢固。

11、把安装好的不锈钢产品进行检查,确保产品没有任何问题。

火箭 钝化处理

火箭 钝化处理

火箭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是指对火箭的外部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减少空气摩擦力,提高火箭的飞行效率。

在钝化处理中,通过改变火箭外部表面的形状和材料,使空气流经火箭时产生的阻力减小,从而提高火箭的速度和飞行距离。

钝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火箭表面的阻力,使火箭能够更加高效地穿越大气层。

在火箭进入大气层时,由于空气的阻力会导致火箭的速度下降,从而影响火箭的飞行效果。

通过钝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空气阻力,使火箭能够更加顺利地飞行。

钝化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改变火箭的外形设计、使用特殊材料、表面涂层等。

通过改变火箭的外形设计,可以减少空气流经火箭时产生的阻力。

例如,可以将火箭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使空气能够更加顺利地流经火箭,从而减少阻力。

同时,可以使用特殊的材料,如陶瓷材料,来减少火箭表面的摩擦力,进一步降低阻力。

此外,还可以在火箭的表面涂上特殊的涂层,如降低摩擦系数的涂层,来减少阻力。

钝化处理对于火箭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钝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火箭在大气层中的阻力,提高火箭的速度和飞行距离。

这不仅可以减少燃料消耗,还可以增加火箭的有效载荷,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因此,钝化处理在火箭设计和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钝化处理是一种对火箭进行特殊处理的方法,通过改变火箭的外形设计、使用特殊材料、表面涂层等方式,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火箭的飞行效率。

钝化处理对于火箭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提高火箭的速度和飞行距离,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这种处理方法在火箭设计和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胞钝化处理方法

细胞钝化处理方法

细胞钝化处理方法1.高温处理:这是最简单和常用的细胞钝化方法之一、将培养皿中的细胞暴露在高温条件下(通常为70-80摄氏度)数分钟至数小时,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内活性酶和蛋白质的活性。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单易行,并且适用于大多数细胞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温处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2.酶钝化处理:有些细胞系可能对高温处理比较敏感,这时可以使用酶钝化处理方法。

酶钝化处理是通过加入特定酶抑制剂来抑制细胞内的酶活性,常用的抑制剂有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抑制剂等。

这种方法相对复杂一些,需要选择适当的酶抑制剂和浓度,并进行适当的处理时间和温度。

3.低温处理:细胞在低温条件下通常会减缓其代谢活性,从而减少酶和蛋白质的活性。

将培养皿中的细胞冷藏在4摄氏度或更低温度(如-20摄氏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内的酶活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对温度较敏感的细胞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冷藏时间不能过长,以免细胞受到冻结损伤。

4.化学物质处理:一些化学物质可以抑制细胞内的酶和蛋白质活性。

例如,添加一定浓度的前胸腺素A2(PMA)可以抑制细胞经典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

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物质和浓度,可以实现有效的细胞钝化处理。

细胞钝化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要和细胞特性进行合理的判断。

在进行细胞钝化处理前,需要先了解细胞系的生长特点和对不同处理方法的敏感性。

同时,为了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处理条件,包括处理时间、温度和化学物质的浓度。

细胞钝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的稳定状态,避免细胞在不需要的时候继续分裂或产生代谢产物。

这种处理方法在细胞保存、传代和下游实验准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细胞钝化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实验者获得高质量的细胞样品和准确的实验结果。

金属表面钝化处理工艺

金属表面钝化处理工艺

金属表面钝化处理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金属表面钝化处理工艺,这可就像是给金属来一场超级变身的魔法秀呢!你看啊,金属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战士,在各种环境里摸爬滚打。

但是呢,它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就像一个不穿铠甲就上战场的小兵,很容易被敌人(比如腐蚀、氧化这些坏家伙)给打败。

这时候,钝化处理工艺就闪亮登场啦,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裁缝,专门给金属量身定制最坚固的“防护服”。

这个钝化处理的过程啊,有点像是给金属做一场精心的SPA。

首先呢,要把金属表面的那些小杂质、小污垢都清理干净,这就好比是给战士先洗个澡,把身上的泥巴都冲掉,让它干干净净的准备接受变身。

然后呢,就开始涂抹钝化剂啦,这钝化剂就像是神奇的魔法药水,一沾到金属表面,就开始发生奇妙的反应。

你可以想象啊,金属表面的原子们就像一群听话的小木偶,钝化剂一来,就指挥着它们重新排列队形。

原本松散的原子排列,变得像紧密的方阵一样,整整齐齐,坚不可摧。

这就好比把一盘散沙变成了坚固的城堡,那些想要入侵的腐蚀因子,看到这样坚固的防御,只能望而却步,就像小偷看到了装满摄像头和保安的银行一样。

而且啊,这钝化处理后的金属,外观也会变得超级酷。

不再是那种灰头土脸的样子,而是像被打磨过的宝石一样,有一种低调的华丽。

就像是原本穿得破破烂烂的人,一下子穿上了一身高级定制的西装,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在工业的大舞台上,金属经过钝化处理就像是拥有了超能力。

不管是在潮湿的环境里,还是在充满各种化学物质的恶劣环境下,它们都能泰然自若。

就像一个武林高手,面对各种暗器和攻击,都能轻松化解。

这种工艺啊,也很像给金属打了一针预防针。

在还没有被腐蚀这个病魔入侵之前,就先给自己建立起强大的免疫防线。

而且这个“预防针”的效果还特别持久呢,不像我们人类打的有些预防针还得定期加强,它能让金属长时间保持健康状态。

说起来,钝化处理工艺就像是金属的守护天使。

默默地在背后保护着金属,让它们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钝化处理资料

钝化处理资料

概述钝化处理是化学清洗中最后一个工艺步骤,是关键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材料的防腐蚀。

锅炉经酸洗、水冲洗、漂洗后,金属表面很清洁,非常活化,很容易遭受腐蚀,所以必须立即进行钝化处理,使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减缓腐蚀。

用途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处理,清除各类油污、锈、氧化皮、焊斑等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大大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型号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

特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同时添加了高效缓蚀剂、抑雾剂,防止金属出现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抑制酸雾的产生。

特别适用于小型复杂工件,不适合涂膏的情况,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用法根据不锈钢的材质和氧化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用原液或按1:1~4的比例加水稀释后使用;铁素体、马氏体和镍含量低的奥氏体不锈钢(如420、430、200、201、202、300、301等)稀释后使用,镍含量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21、316、316L等)用原液浸泡;一般常温或加热到50~60度后使用,浸泡3-20分钟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和温度用户根据自己的试用情况确定),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成均匀银白色,形成均匀致密的钝化处理膜为止,处理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再用碱水或石灰水冲洗中和。

钝化处理:用铬酸盐溶液与金属作用在其表面生成三价或六价铬化层的过程,称为钝化,亦名铬化。

多用于铝、镁及其合金的处理,对钢铁也能形成铬化层,但很少单独使用,常和磷化配套使用,以封闭磷化层的孔隙,使磷化层中裸露的钢铁钝化,以抑制残余磷化加速剂的腐蚀作用,进一步增加防护能力。

钝化时一般用重铬酸钾溶液(2~4克/升,有时也加入1~2克磷酸),在80-90摄氏度浸啧2-3分钟取出,水洗即可在蚀刻不锈钢工艺中,我们常常遇着产品发黄,这里我们需要钝化工艺来处理。

1)一次钝化液的成分及工作条件组成及条件彩色钝化钝化后要漂白组成用条件彩色钝化钝化后要漂白液及温度的浓度及温度液及温度的浓度及温度铬酸 250~300G/l 200~250G/l 硫酸 10~20ML/L 24~30ML/L30~40ML/L 15~20ML/L 温度 30~40度室温2)二次印化溶液的组成及工作条件:氨三乙酸-氯化铵锌如果采用二次钝化工艺,钝化膜色泽均匀,五彩鲜艳,膜层细致,膜与镀锌层结合力好,防腐蚀性也比一次钝化好。

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

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应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相同;以及干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涉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涉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钝化膜由锌层表面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表面和从内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某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涉而抵消一部分,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压铸件钝化处理工艺

压铸件钝化处理工艺

压铸件钝化处理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压铸件钝化处理工艺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压铸件啊,就好比是咱生活中的一件宝贝,得好好拾掇拾掇,让它更光鲜亮丽、更耐用。

而这钝化处理工艺呢,就是给它穿上一层保护衣。

想象一下,压铸件就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娃娃,那是相当稚嫩的。

这时候,我们就得用特别的方法来照顾它。

钝化处理,就是让它变得更强大的秘密武器。

这处理工艺啊,其实说起来也不复杂。

就好像我们做饭一样,得有合适的材料和步骤。

首先呢,得把压铸件清洗得干干净净的,不能有一点杂质。

这就好比我们做菜前得把菜洗得干干净净,不然吃起来可就不得劲了。

然后呢,把它放到专门的溶液里泡泡,让它好好吸收一下。

这就像给菜加调料一样,得让味道渗进去。

在这个过程中,可不能马虎。

你想啊,如果没处理好,那压铸件以后可能就容易生锈啊、损坏啊,那不就可惜了嘛。

就像我们穿衣服,如果没洗干净就穿上,心里总觉得别扭不是?而且啊,这钝化处理的溶液也有讲究呢。

就跟咱吃药一样,得对症下“药”。

不同的压铸件可能需要不同的溶液来处理,这样效果才好呢。

要是用错了,那可就糟糕啦,就跟吃错药似的。

处理完了之后呢,还得好好检查检查。

看看这“保护衣”穿得好不好,有没有漏洞啥的。

这就像我们出门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打扮得咋样。

要是有问题,赶紧补救,可不能让它就这么出去“见人”。

咱再说说这钝化处理后的好处吧。

那可真是不少!它能让压铸件更耐腐蚀,就像给它打了一针预防针,不容易生病。

还能让它的表面更光滑,摸起来舒服得很呢。

这就好比我们给脸蛋做了个美容,看着就好看。

你说,这么重要的工艺,咱能不重视吗?咱可得把这压铸件当成宝贝一样好好对待。

别小看了这小小的钝化处理,它能让压铸件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呢!所以啊,朋友们,以后要是看到压铸件,可别只知道它是个啥东西,还得想想它背后的钝化处理工艺呢。

这可是让它变得更好的关键步骤啊!咱可不能小瞧了它,不然它可要闹脾气啦!这压铸件的钝化处理工艺,真的是很神奇、很重要的呢!。

不锈钢钝化工艺流程

不锈钢钝化工艺流程

不锈钢钝化工艺流程
不锈钢钝化是一种通过化学方法形成一层致密、均匀、不易脱落的氧化膜,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的工艺。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不锈钢钝化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清洗。

清洗是不锈钢钝化工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表面油污、锈斑等杂质,以保证后续处理的质量。

清洗通常采用碱性清洗剂,如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将不锈钢表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二步,酸洗。

酸洗是清洗后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皮和锈斑。

酸洗通常采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将不锈钢表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三步,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是不锈钢钝化工艺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不易脱落的氧化膜。

钝化处理通常采用浸泡法或刷涂法,浸泡法是将不锈钢表面浸泡在含氟化物的酸性溶液中,刷涂法是将含氟化物的酸性溶液刷涂在不锈钢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四步,中和。

中和是钝化处理后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中和不锈钢表面残留的酸性溶液,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中和通常采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将不锈钢表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不锈钢钝化处理后的产品表面将形成一层致密、均匀、不易脱落的氧化膜,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不锈钢钝化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是一种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钝态物质的化学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金属表面的腐蚀,提高金属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钝化工艺通常用于不锈钢、铝合金、镀锌钢等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

钝化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表面清洗:首先要将金属表面的油污、锈迹和其他杂质清洗干净,保证金属表面的纯净度。

2. 酸洗处理:经过清洗后的金属表面需要进行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迹,以保证钝化涂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3. 钝化处理:将经过清洗和酸洗处理的金属制品浸泡在含有钝化剂的溶液中,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钝态层,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4. 中和处理:经过钝化处理后,要对金属表面进行中和处理,以中和残留在表面的钝化剂和溶液,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5. 防锈处理:最后对经过钝化处理的金属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使其更加耐腐蚀和耐候。

钝化工艺流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对于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钝化工艺流程,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能和装饰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钝化的标准

钝化的标准

钝化的标准
钝化是一种金属加工表面处理技术,常用于金属表面处理,以提高金属表面耐腐蚀和
耐磨性能。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钝化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1. 目的:钝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粘附性,保
护表面金属不被外来材料侵蚀或损坏。

2. 表面品质:钝化表面应达到光洁度,耐蚀性和硬度要求,必须根据设备的实际情
况进行选择。

3.钝化的深度:钝化深度一般为30-100μm,最常用的是50μm,经过钝化处理的表
面硬度为250-320HV。

4.处理方法:常用的钝化方法有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非易失性钝化等。

5.使用时限:钝化表面有效使用时间必须依照实际应用情况,对各种环境和化学腐蚀
媒质的影响进行考虑。

6.其他要求:钝化表面一般不影响金属的质量和物理性能,但应考虑金属抛光性和色泽。

表面钝化后要进行除锈处理,不可以含有剩料和气泡,更不可以有氧化或腐蚀的痕迹。

钝化处理 阳极氧化 电泳

钝化处理 阳极氧化 电泳

钝化处理阳极氧化电泳
钝化处理阳极氧化电泳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钝化处理的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钝化处理的方法及技术。

3.熟悉钝化处理阳极氧化电泳技术。

二、实验原理
钝化处理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实现润湿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从而减少金属表面污染和腐蚀。

它是一种用化学物质改变金属表面性质和形态的技术。

钝化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可以有效减少金属表面的磨损和腐蚀,降低金属表面的污染,提高金属表面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钝化处理阳极氧化电泳是一种常用的钝化处理技术,通过在钝化前在金属表面施加低电压高流量的阳极氧化电流,可以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达到钝化的目的。

三、实验步骤
1.准备金属表面样品。

2.采用钝化处理阳极氧化电泳技术,将金属表面加以钝化处理。

3.电镀槽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并将样品放入槽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并调节pH值至2.5-3.5。

4.开始阳极氧化电泳,电压从5伏开始逐步增加,电流也在不断变化,一般为20-80mA/cm2,时间为30s-3min,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
可以适当调节。

5.放电结束后,取出样品,用重金属氧化物检验,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氧化物,如果没有,则表明钝化处理成功。

四、实验总结
本实验分析了钝化处理阳极氧化电泳技术的实验步骤。

从而了解了钝化处理的原理及其应用,以及此类技术的应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钝化处理阳极氧化电泳技术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污染和腐蚀,减少金属表面的磨损,提高金属表面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金属钝化处理

金属钝化处理

金属钝化处理金属钝化处理是将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氧化膜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材料在生产和使用中往往会受到腐蚀的影响,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通过进行金属钝化处理可以使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有效的保护性氧化膜,从而提高其抗腐蚀能力和耐用性。

本文将介绍金属钝化处理的原理、分类及其应用。

一、金属钝化处理的原理金属钝化处理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均匀、致密、质量稳定的氧化膜,从而保护金属材料不受腐蚀的损害。

金属钝化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电位,使其形成一层稳定、致密的氧化物膜,从而隔离金属材料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防止金属材料与外界环境的氧、水、酸性物质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金属材料的抗腐蚀、防锈等功能。

金属钝化处理中最常用的是电化学钝化处理,其原理是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一定的电压或电流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电化学钝化处理方法包括阳极氧化、电解电镀、阳极保护、阳极析氧化等方法。

二、金属钝化处理的分类根据钝化处理所需的涂层厚度、涂层成分、钝化方法等不同条件,可以将钝化处理分为以下几类:1、化学钝化化学钝化一般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将金属表面钝化,形成一层疏松的氧化膜。

通常将金属阳极保护或通过酸洗等化学方法处理。

化学钝化处理适用于不同金属有不同的方法,例如钢铁、铜、铝、镁合金等常用金属。

2、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利用外加电流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氧化膜,保护金属材料不受腐蚀损害。

通常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使用电解池,将金属材料作为阳极进行电解。

阳极保护方法主要适用于锌、铝、镁等贵金属。

3、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表面制造一层均匀致密的氧化层的方法。

通常采用含有二氧化硫、磷酸等化学物质的电解液,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阳极氧化方法主要适用于铝、镁等金属材料。

4、阳极析氧化阳极析氧化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在金属表面产生氧化膜的方法。

通常使用两种不同金属材料做阳极,使金属材料的阳极电位有所不同,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

不锈钢2b处理与钝化处理

不锈钢2b处理与钝化处理

不锈钢2b处理与钝化处理不锈钢2B处理与钝化处理引言: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航空航天等领域。

不锈钢表面处理是保证其耐腐蚀性能和美观度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不锈钢2B处理和钝化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不锈钢2B处理1. 原理:不锈钢2B处理是指将不锈钢表面进行机械研磨和抛光,使其表面光洁度提高,达到特定的要求。

该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研磨、抛光和去除氧化皮等工艺步骤实现。

2. 方法:(1)研磨:采用砂轮或砂带对不锈钢表面进行研磨,去除表面的凹陷、氧化皮和污渍,提高表面光洁度。

(2)抛光:利用抛光机械或化学方法对研磨后的不锈钢表面进行进一步处理,消除研磨痕迹,提高表面光洁度和光泽度。

(3)去除氧化皮:采用酸洗或电解抛光的方法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皮,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3. 应用:不锈钢2B处理后的表面光洁度高,适用于要求外观质量较高的应用场合,如建筑装饰、家居用品、厨具等。

此外,2B处理还可作为不锈钢表面处理的基础,用于后续的电镀、喷涂等工艺。

二、不锈钢钝化处理1. 原理:不锈钢钝化处理是指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钝化处理通过在不锈钢表面形成氧化铬膜,阻断氧、水、盐等腐蚀介质的进一步侵蚀。

2. 方法:(1)化学法:采用浸泡、喷涂等方法,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进行钝化处理。

通过调整处理液的成分和温度来控制钝化膜的形成和性能。

(2)电化学法:利用电解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加电流使不锈钢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电化学钝化方法具有钝化速度快、膜层均匀性好等优点。

3. 应用:不锈钢钝化处理后的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因此,钝化处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中对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设备和构件。

同时,钝化处理也可以提升不锈钢的装饰性,使其具备更好的外观质量。

结论:不锈钢2B处理和钝化处理是不锈钢表面处理的重要方法。

手术器械钝化处理流程

手术器械钝化处理流程

手术器械钝化处理流程
那天,我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奶奶,无意间看到手术室里摆满了
银光闪闪的手术刀。

哇,它们怎么都这么亮啊?
我好奇地问医生,“医生叔叔,这些手术刀怎么这么亮啊?”
医生笑着告诉我,这叫钝化处理,就是把手术刀变得不那么锋利,
这样就不会伤害到病人了。

“啊?手术刀不锋利了还能用吗?”我更好奇了。

医生解释说,先要把手术刀上的血迹和污渍都洗掉,然后再放到一个嗡嗡响的机
器里。

这个机器就像个大力士,能把手术刀磨得钝钝的。

“哈哈,原来手术刀也要做按摩啊!”我笑着说。

医生叔叔听
了也笑了,说这样处理后的手术刀就安全多了,可以再次使用。

我觉得医生叔叔们真的很辛苦,要保护病人的安全,还要照顾
这些手术刀。

回家后,我一定要告诉小伙伴们,手术刀是怎么变得
这么亮的,让他们也知道钝化处理的重要性。

adc12钝化处理工艺

adc12钝化处理工艺

ADC12的钝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清洗:首先对ADC12工件进行清洗,清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这可以提高工件表面的浸润性和附着力,有利于后续的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将清洗干净的ADC12工件放入钝化液中进行处理。

钝化液的成分和浓度根据具体要求而定,一般包括硝酸、氢氟酸、铬酸等强氧化剂。

在钝化过程中,工件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能够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能和绝缘性能。

清洗和干燥:完成钝化处理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残留物和杂质。

最后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工件内部的水分,保证工件的质量和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钝化处理工艺的具体参数和方法可能因生产厂家和市场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材料规格和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色谱柱钝化处理

色谱柱钝化处理

色谱柱钝化处理:
色谱柱的钝化处理可以增强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钝化处理方法:
1.物理钝化:通过物理方法对色谱柱进行钝化,例如使用涂层或者填充剂对色谱柱表
面进行处理,以减少柱子的磨损和污染。

2.化学钝化:使用化学物质对色谱柱进行钝化,例如使用硅烷化试剂对硅胶基质的色
谱柱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保护膜,增强抗腐蚀和抗氧化的能力。

3.电化学钝化:通过电化学方法对色反相色谱柱进行钝化,例如使用恒电位仪对色谱
柱进行电化学还原或者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或者还原膜,增强色谱柱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热处理钝化:通过加热或者热处理的方法对色谱柱进行钝化,例如在高温下对色谱
柱进行热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或者碳化膜,增强色谱柱的抗磨损和耐高温性能。

什么是钝化处理_注意事项

什么是钝化处理_注意事项

什么是钝化处理_注意事项钝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材料的防腐蚀,使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减缓腐蚀。

那么你对钝化处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钝化处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钝化处理化学清洗中最后一个工艺步骤,是关键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材料的防腐蚀。

如锅炉经酸洗、水冲洗、漂洗后,金属表面很清洁,非常活化,很容易遭受腐蚀,所以必须立即进行钝化处理,使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减缓腐蚀。

在自动控制领域,还有一种专用名称“通道钝化”。

在故障安全系统(F-SYSTEM)中如果-> F-I/O 检测到故障,则将受影响的通道或所有通道切换至 -> 安全状态,即该 F-I/O的通道被钝化。

钝化处理的技术原理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止腐蚀的效果钝化处理是化学清洗中最后一个工艺步骤,是关键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材料的防腐蚀。

如锅炉经酸洗、水冲洗、漂洗后,金属表面很清洁,非常活化,很容易遭受腐蚀,所以必须立即进行钝化处理,使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减缓腐蚀。

钝化处理的主要用途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处理,清除各类油污、锈、氧化皮、焊斑等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大大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型号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

钝化处理的基本特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同时添加了高效缓蚀剂、抑雾剂,防止金属出现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抑制酸雾的产生。

特别适用于小型复杂工件,不适合涂膏的情况,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钝化处理的操作方法根据不锈钢的材质和氧化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用原液或按1:1~4的比例加水稀释后使用;铁素体、马氏体和镍含量低的奥氏体不锈钢(如420、430、200、201、202、300、301等)稀释后使用,镍含量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21、316、316L等)用原液浸泡;一般常温或加热到50~60度后使用,浸泡3-20分钟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和温度用户根据自己的试用情况确定),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成均匀银白色,形成均匀致密的钝化处理膜为止,处理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再用碱水或石灰水冲洗中和。

钝化处理流程

钝化处理流程

不锈钢钝化处理流程
除油脱脂----流动清水冲洗干净----活化---流动清水冲洗干净----钝化----流动清水冲洗干净----中和----流动清水冲洗干净----过纯水----烘干包装
工序说明:
1.除油脱脂,如果确信工件表面无任何油污,可省略此步。

2.活化,浸泡时间为2-5分钟,如果确信工件表面无任何锈蚀,焊斑等杂质(比如刚抛光的工件),可省略此步。

3.钝化,必经工序。

浸泡时间为30分钟,时间越长钝化膜越完整。

4.中和,浸泡时间为3分钟,如果表面形状简单,没有锣纹,没有盲孔,可省略此步。

5.过纯水,必经工序,时间为3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
一.钝化的意义及机理简介
一般来说,易离子化的金属容易氧化,即容易腐蚀,而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有些金属如铝、镁、铬等虽然易离子化,但由于它们在大气或水中容易生成一层腐蚀产物的薄膜,从而却提高了耐蚀性。

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状态发生变化,使其溶解速度急剧下降,使耐蚀性提高,此种工艺过程称为钝化。

钝化往往伴随阳极电位突然升高,从而使阳极反应难以进行,使金属腐蚀速度减慢或停止。

由于钝化能显著提高金属的耐蚀性,故在机械、电子、仪器、日用品、军工器械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于钝化机理目前存在多种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薄膜理论,另一种是吸附理论。

薄膜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

正是由于这一层膜的存在,将基体金属与腐蚀介质分开,达到保护基体金属,使其不被继续受腐蚀。

吸附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主要是氧的吸附层。

正是由于这一吸附层的存在,使金属耐蚀性提高。

但是上述这两种理论均不能完全解释全部钝化现象,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表面钝化处理方法
铝及铝合金工件,无论是化学氧化法或阳极氧化法制取的氧化膜都是多孔的,易受污染,耐蚀性不高。

例如,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是一种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多于L膜,其微孔数量达4~77×109个/cm2,比表面积非常高。

因此,使得氧化膜的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空气中或者使用环境中的腐蚀介质或污染物极易被吸附到膜孔内,所以未经封闭处理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和抗污染能力均不高。

即使氧化膜在染色后也应进行钝化或封闭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

1.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工件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2.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工件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3.氧化膜的封闭处理
氧化膜的封闭实际上就是封闭氧化膜的微孔,孔处理。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方法很多,如下:降低其表面活性,因此也称为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分述如下:
(1)水合封闭法水合封闭的基本原理是氧化膜和孔壁的A1203在较高温度的热水或水蒸气
中发生水合反应,生成水合氧化铝(A1203·H20),使氧化膜体积膨胀,其体积将增大约33%以上。

由于膜的体积膨胀而使孔径变小,从而封闭膜孔。

其反应式:
Al2O3十H2O→2AlO(OH)→Al2O3·H2O
水合封闭法又分高压蒸汽封闭法和沸水封闭法两种。

高压蒸汽封闭的效果比沸水封闭好,主要反映为封闭速度快,不受pH值影响,封闭后的氧化膜耐蚀性好,而且封闭质量稳定,特别是在封闭染色氧化膜时不会出现流色现象,因此尤其适合于染色氧化膜的封闭处理。

高压蒸汽封闭的主要缺点是所需高压蒸汽设备投资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大型工件封闭处理时不能连续生产,厚氧化膜封闭时易破裂,因此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而沸水封闭则恰好相反,因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操作方便,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封闭方法。

1)封闭工艺规范
①高压蒸汽封闭法工艺规范如下所示。

蒸汽压力1—3x105Pa
蒸汽温度100~110℃
时间20~30min
操作注意事项:蒸汽温度不可过高,否则易使氧化膜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

②沸水封闭法工艺规范如下所示。

封闭用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PH值 5.5~6.5
温度95~98℃
时间每1um厚的氧化膜约需2~3min
通常封闭的时间需要20~30min
操作注意事项:封闭用水应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不用自来水,因为普通自来水易生水垢吸附于孔中,使膜的透明度下降。

普通自来水中的C1-、SO2-4、Cu2+等均对封闭膜孔有不利影响。

2)影响沸水封闭质量的因素
①水质。

水中的杂质离子或不纯物会严重降低封闭后氧化膜的耐蚀性,对其外观也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用水的质量,保证其电阻率≥5x105Ω·cm。

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前道工序残留在制品表面的酸或清洗水将有害离子带入封闭槽,为此最好在进入沸水封闭槽前先经过一道去离子水洗,以减少封闭槽的污染。

为了保证封闭质量,应定期测定封闭水中的有害离子含量。

②温度。

水温越高封闭速度越快,但长时间沸腾会加大水的消耗,因此温度最好控制在95~98℃。

当温度低于90℃时封闭速度将显著减缓,特别是低于80℃时,水合反应产物将不是一水合氧化铝(A12O3·H2O),而是三水合氧化铝(A12O3·3H2O),后者很不稳定p致使氧化膜的耐蚀性能很差。

③时间。

封闭所需时间与膜厚有关,通常每1um约需2~3min,对于一般的阳极氧化膜总的封闭时间大约为20~30min。

当水质条件好时可取下限。

④PH值。

PH值越高封闭速度越快,但过高的PH值会引起膜层粉化,使表面出现粉霜。

PH值一般控制在5.5~6.5之间,最佳为5.8。

可用醋酸或氨水调节PH值。

可在沸水封闭液中加入一些添加剂作为封闭助剂,如镍、钻等金属盐和重铬酸钾、水玻璃及三乙醇胺等,添加封闭助剂不仅可以提高封闭质量,而且还有抑制粉霜的作用。

在使用封闭助剂时应特别小心,如果封闭助剂选择不当,或加入过量都会对封闭质量产生极不利影响。

(2)重铬酸盐封闭法重铬酸盐封闭的基本原理是,在重铬酸盐水溶液中,氧化膜吸附了重铬酸盐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性铬酸铝[Al(OH)CrO4]和重铬酸铝[Al(OH)Cr2O7],这些生成物填充进膜空隙,从而起到封孔作用。

重铬酸盐封闭法一般用于防护性阳极氧化膜,氧化膜经封闭后呈现黄色,其耐蚀性较高。

但该法不适用于装饰性或染色的氧化膜。

重铬酸盐封闭溶液的配方及工艺规范如下:
重铬酸钾(K2Cr207)含量15~l00g/L(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
pH值6~7.5(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调节)
温度90~98℃
时间 5~30min
操作注意事项:
①封闭液中重铬酸钾的含量越高,封闭后的氧化膜耐蚀性越好。

②经阳极氧化的铝制品工件,在封闭处理前必须仔细漂洗,以免将残留在工件表面的酸性液带入封闭槽,否则会对氧化膜的封闭质量和外观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还应防止工件与槽体接触,否则会损坏氧化膜。

③对封闭液中杂质应进行限制,当封闭液中SO2-4超过0.2g/L时,会使氧化膜的颜色变浅或发白,可加入适量的铬酸钙(CaCrO4)沉淀过滤排除;当SO2-4为0.02g/L时,会使氧化膜的颜色发白,耐蚀性下降,可添加硫酸铝钾[K2Al2(SO4)4·24H2O]0.1~0.5g/L进行调整。

当CL->1.5g/L
时,会对工件氧化膜产生腐蚀,封闭液需稀释或更换。

(3)水解金属盐封闭法水解金属盐封闭的原理是,除了封闭过程中AL203的水合反应外,主要是利用金属盐被氧化膜吸附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充填在膜子L内,从而达到封闭氧化膜的目的。

水解金属盐封闭不影响氧化膜的色泽,而且由于金属离子与有机染料分子之间会形成金属络合物,从而增加了染料的稳定性和耐晒度。

因此,水解金属盐封闭法特别适用于染色或着色的防护、装饰性氧化膜。

(4)双重封闭法所谓双重封闭是指先用金属盐溶液预封,然后再用热水或重铬酸钾溶液封于染色或着色的氧化膜。

(5)低温封闭法低温封闭法又称为常温封闭或冷封闭,是近年来铝型材行业使用最普遍的封闭方法。

低温封闭大多采用Ni—F溶液体系,其反应机理很复杂,但与水解金属盐封闭法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存在AL2O3;的水合反应和Ni(OH)2沉淀析出的双重作用,只是由于F-的存在使封闭反应过程可在低温下实现。

操作注意事项:
①低温封闭溶液除上述基本组成外,还常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PH缓蚀剂、铝离子络合剂以及粉霜抑制剂等助剂来进一步提高封闭质量。

为了消除由于镍的沉积而带来的氧化膜偏绿,通常还加入约0.1g/L的CO2+加以改善。

②低温封闭溶液在长期使用过程中Ni2+和F-的消耗速度不一致,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除定期检测Ni2+含量外,还应定期检测游离F-的含量,始终控制其含量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

③低温封闭溶液对SO2-4和NH4+比较敏感,当SO2-4≥5g/L,NH4+≥4g/L时会影响封闭质量,此时应稀释溶液以消除其影响,或全部更换槽液。

④溶液的pH值可用醋酸或氨水(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

封闭后用50~60℃的热水漂洗或经漂洗后用热风吹干可起到强化封闭、加快干燥和防水迹的作用。

(6)有机物封闭法有机涂层封闭方法在铝型材行业应用已十分普遍,其目的是大幅度提高铝材的防腐蚀性能和外观装饰性;同时,阳极氧化膜又是有机涂层的理想基底层。

早期曾采用熔融蜡、干性油、树脂等对铝阳极氧化膜进行封闭处理,它们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封闭,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有机物封闭主要是指有机涂层封闭,典型的方法有静电涂漆、电泳涂漆及其他涂漆方法,获得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