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溶液-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1
溶液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质量或体积) B、称量(称取或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第17页
试验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100克。
问:需要哪些器材?
1、计算:需要氯化钠_1_0__克,水__9_0__克。
注意:玻璃棒搅拌时不要碰到杯壁!
2、称量:用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
氯化钠
用量筒量取所需水。
3、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后装瓶,并贴上标第1签8页 )
1、用托盘天平称量前,首先应该把游码放 在 零刻度线 处,再检验天平是否左右平衡,假 如天平未到达平衡,能够调整 平衡螺母,使天平 平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 左 盘。称干燥固 体药品时,必须在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纸 ; 称易潮解药品,必须放在 烧杯里称量。称量质 量一定药品时,先把 砝放码在 盘右,游码移至 预定示数,再用 药添匙加 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第27页
过滤法:(操作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边缘;
滤液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嘴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要斜靠在滤纸三层处; 漏斗下端管尖要紧靠烧杯内壁。
第28页
水体净化方法
A、沉淀法 B、过滤法 C、蒸馏法
第29页
⑴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 克(瓶除外)其 中溶质质量为 克。
⑵欲配制6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稀硫酸,
需要这种硫酸 毫升,加水
毫升。
第21页
1、小李从100克10%食盐溶液中取出30克溶液,则
取出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A、10% B、1% C、33% D、3.3%
2021届高中化学竞赛理论辅导课件-物理化学(入门)溶液
§ 3. 1 引 言
3. 分类:
气态溶液 物态 固态溶液
液态溶液
溶液的导电性
电解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本章主要讨论液态的非电解质溶液
2020年9月20日
§ 3. 1 引 言
4. 溶剂(solvent) A 和溶质(solute) B 对于气体或固体溶于某液体构成的溶液,习惯 上将液体叫做溶剂,而将溶于其中的气体或固 体叫做溶质,如果是两种液体构成的溶液,则 称其中量多的液体叫溶剂,量少的液体叫溶质。
B
B
•
质量分数wB n xB =
B
n
B
B
=
物质B的质量 / M B (物质B的质量 / M B )
B
2020年9月20日
§ 3. 1 引 言
•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molaity) mB
xB =
nB nB
=
物质B的质量 / M B (物质B的质量 / M B )
B
B
mB与xB的关系为:xB
xB
=
M (M A
cA B M
B
)cB
对于极稀溶液
xB
=
M AcB A
mB
=cB A
2020年9月20日
§ 3. 2 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本节要目
2020年9月20日
§ 3. 2 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一、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
1887年,拉乌尔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稀薄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此结论称
b)式中p为该气体的分压。对于混合气体,
在总压不大时,亨利定律分别适用于每一种气体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讲义(全).doc
2009年云南师大附中高中化学奥赛培训■理论部分初赛基本要求1.有效数字。
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有效数字。
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密度。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浓度与固体溶解度及其计算。
溶液配制(浓度的不同精确度要求对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及溶质一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操作、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溶剂(包括混合溶剂)与溶质的相似相溶规律。
4.容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滴定曲线与突跃(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高猛酸钾、重铅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滴定基本反应与分析结果计算。
(缓冲溶液)?5.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离能和电负性。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
主族与副族。
过渡元素。
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d、ds. p、f•区。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
对角线规则。
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
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半金属。
主、副族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主要形态。
钳系元素的概念。
7.分子结构。
路易斯结构式(电子式)。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预测。
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解释。
共价键。
b键和兀键。
大兀键。
共轨(离域)的一般概念。
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
8.配合物。
配合物与配离子的基本概念。
路易斯酸碱的概念。
重要而常见的配离子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轻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不饱和炷等)。
化学竞赛辅导课件--溶液
2.在100克水中加入2克氯化 钠和3克氯化钾,完全溶解 后,溶液的质量是———— 克,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
——————。
2/.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MgCl2 。工业 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
( D)
A. 104.2 g
B. 132.6 g
C. 76.8 g
D. 53.04 g
右图为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已知硫酸钠晶体
(Na2SO4·10H2O)在温度为T3 K 时开始分解
为无水硫酸钠。现有142g温度为T2 K的饱和硫
酸钠溶液,当温度降为T1 K或升为T4
K(T4>T3)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则温度为
占3/5,乙份的质量占2/5。在 甲份中蒸发M克水或在乙份中 加M克溶质都会成为饱和溶液。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150g)
3.将含A物质的溶液450克,蒸 发310克水后溶液恰好饱和, 若另取45克这种溶液加入16克 A,充分搅拌未完全溶解,再 加9克水也恰好饱和(发生以
上变化时溶液的温度均为 t℃),则A物质在t℃时的溶 解度 —40—克
(1) 7.5克胆矾溶于100克水中
(2) 5.1克氢氧化钙放入100克水中
(3) 50克8%氢氧化钠溶液加入50克水
(4) 配制20℃的高锰酸钾饱和溶液(20℃时 高锰酸钾溶解度为6.4克)
(A) (4)(2)(3)(1)
(B) (4)(1)(3)(2)
(C) (1)(4)(3)(2)
(B )
(D) (1)(4)(2)(3)
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 A. 甲(状态2)>甲(状态1) B. 乙(状态1)>甲(状态3) C. 甲(状态1)=乙(状态2) D. 乙(状态3)>丙(状态3)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第二讲-溶液
丁达尔现象——光散射现象
当光束通过分散系统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
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见光的波长约在
400~700 nm之间。 (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系统,由于粒子大于入射 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使系统呈现混浊。 (2)当光束通过胶体溶液,由于胶粒直径小于可 见光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
化学上利用渗透作用来分离溶液中的杂 质,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
注意:非电解质稀溶液的△p,△Tb ,△Tf 以及π 的实验值与计算值基本相符,但电解质溶液的实 验值与计算值差别相当大。阿累尼乌斯认为,这 是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的结果。有些 电解质(如醋酸、氨水、氯化汞等)电离度很小, 称为弱电解质;有些电解质(如盐酸、氢氧化钠、 氯化钾等)的电离度相当大,称为强电解质。现 代的强电解质溶液理论认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 中是完全电离的,但由于离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离子的行动并不完全自由,所以实际测定的“表 观”电离度并不是100 %。
V
M BV
三、溶液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2、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又叫“质量摩尔浓度” 用1kg溶剂A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表示的 浓度称为质量摩尔浓度,用mB 表示,单位 为mol· -1,即: kg
nB mB = mA mB = M B mA
(3-13)
三、溶液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3、物质的量分数又叫“摩尔分数” 溶液中某一组分B的物质的量(nB )占全部 溶液的物质的量(n)的分数,称为B的摩 nB 尔分数,记为xB 。 xB = (2-14)
Kb /(K· mol-1) kg· 0.512 2.53 2.79 2.93 3.63 5.80 5.95
(4)溶液的渗透压
如图3-2所示,用一种能够让溶剂分 子通过而不让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 膜(如胶棉、硝酸纤维素膜、动植 物膜组织等)把纯水和蔗糖溶液隔 开,这时由于膜内外水的浓度不同, 因此单位时间内纯水透过半透膜而 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比从蔗糖 水溶液透过半透膜而进入纯水的水 分子数多,从表观看来,只是水透 过半透膜而进入蔗糖溶液。这种让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单方向的扩 散过程,称为渗透。
高中化学复习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专题练习:专题二-溶液
第二讲溶液1、现有50 g 5 %的硫酸铜溶液,要使其溶液浓度提高至10 %,应该采取措施有:(1)可蒸发水g。
(2)加入12.5 %的硫酸铜溶液g。
(3)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g。
(4)加入蓝矾晶体g。
2、在1 L水中溶解560 L(标准状况)的氨气,所得氨水的密度是0.9 g/cm3,该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物质的量浓度是(2),质量摩尔浓度是(3),摩尔分数是(4)。
3.在10℃时,向100g25.2%的稀硝酸中先后加入固体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共20.4g,恰好完全反应,把所得溶液蒸发掉39.5g水后,刚好成为饱和溶液,求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以及该溶质在10℃时的溶解度各是多少?4、Na2CrO4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现有100 g 60℃时Na2CrO4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40℃(2)0℃时,析出晶体多少克?(0—20℃析出晶体为Na2CrO4·10H2O,5、在20℃和101 kPa下,每升水最多能溶解氧气0.0434 g,氢气0.0016 g,氮气0.0190 g,试计算:(1)在20℃时202 k Pa下,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以mL·L-1表示)。
(2)设有一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氧气25 %、氢气40 %、氮气35 %。
总压力为505 k Pa。
试问在20℃时,该混合气体的饱和水溶液中含氧气的质量分数为多少?6、已知CO 2过量时,CO 2与NaOH 反应生成NaHCO 3(CO 2+NaOH =NaHCO 3)。
参照物质的溶解度,用NaOH (固)、CaCO 3(固)、水、盐酸为原料制取33 g 纯NaHCO 3。
(1)若用100 g 水,则制取时需用NaOH g 。
(2)若用17.86 g NaOH (固),则需用水 g 。
请设计一个从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备纯硝酸钾晶体的实验(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及实验步骤)。
8、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 /100g 水)取23.4 g NaCl 和40.4 g KNO 3,加70.0 g H 2O ,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50.0 g H 2O ,维持该温度,过滤析出晶体。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
● 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1.008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Li BeB C N O F Na Mg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RaY La Lu -6.9419.01222.9924.31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210]126.979.9035.454.00320.1839.9583.80131.3[222]He Ne Ar KrXe Rn相对原子质量Rf Db Sg Bh Hs Mt7~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有效数字位数少至3~4位,为什么?第2题(12分)将H 2O 2慢慢加入到SbF 5的HF 溶液中得一白色固体A ,A 是一种盐类,其阴离子呈八面体结构。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一、近几年来我国化学竞赛试题的特点1、试题对能力考查力度加大,选拔功能更强了我国化学竞赛一直以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促进化学教学改革、探索发现科学人才的途径为目的,同时,也有选拔大学免试保送生和选拔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的功能。
单从选拔功能上看,近几年的赛题有了新的变化:(1)化学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2)化学试题联系化学发展前沿;(3)化学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4)化学试题广泛联系其他科学与技术。
这些变化使得偏重于考查化学知识的立意转变成为以考查竞赛选手能力为主的立意,即主要考查竞赛选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试题尽可能使竞赛选手身处陌生情景,利用原有的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新情境下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战略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以达到考查竞赛选手学、识、才三者统一的水平。
这将使赛题的选拔功能更强,有助于吸引和选拔更多资优学生参与化学竞赛。
2、试题结构合理,题型更新了我国化学竞赛试题最开始的主流试题是构成题。
这种题型是由题干和若干个问题组成,题干提供解题或形成试题的信息,问题的提出和排列则是由命题人根据竞赛选手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精心构筑而成的,故名构成题。
一般而言,问题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最难的问题常常仅占该题总分的1/5左右,但该试题常常流于知识的罗列,试题设置或并列或递进,造成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大多数试题以考查知识的深浅度为主,也不利于选拔创新人才。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化学竞赛试题中逐渐减少了构成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主流试题——“科学猜谜题”,且权重越来越大。
所谓“科学猜谜题”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猜谜游戏,其“谜面”是在试题中建构未知知识信息,猜谜人——化学竞赛选手的智力强弱表现在能否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这些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最后创造性地形成谜底,即得出答案。
一般“科学猜谜题”是竞赛选手不知道的知识,是竞赛选手根据信息得出的“新知识”(有可能其知识细节对竞赛选手而言还不甚明了,但这些都不妨碍解题)。
【高中化学奥赛课件】溶液
解:
1 rGm BfGmB 200.8 194.4
B
6.4kJ mol 1 0
此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能自发进行。
又 rGm RTln K P
KP
exp
6.4 103 8.314 298
13.24
2先 求P正*和P异* 298K
lg
P正*
3.9714
1065 T 41
3.9714
1065 298 41
0.1726
7
P正* 0.6721 P
lg
P异*
3.9089
1020 298 40
0.04459
P异* 0.9024 P
P正 P正* x正
P异 P异* x异
KX
x异 x正
P异 P正
P正* P异*
KP
P正* P异*
13.24 0.6721 9.86 0.9024
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如果一
种物质溶解在两个同时存在互不相溶的液体里,
达到平衡后,该物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等于常
数。”
即(
)T,P 下,
CB CB
K
(4-13)
23
CB, CB 分别为溶质 B 在溶剂, 相中的浓度
K:分配系数 注:分配定律仅适用于在两溶剂中分子形态相 同的部分。 分配定律的应用:(萃取效率) 萃取:用另一种与溶液不相溶的溶剂,将溶质 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过程称作萃取。
n=4 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 0.2283 kg.mol-1;化 学式为 C12H20O4 。
19
例题16:(1)求4.4%葡萄糖(C6H12O6)的水溶液, 在300.2K的渗透压。(2)若将水用半透膜隔开, 问在溶液一方需要多高的液柱才能使之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第2讲 溶液【竞赛要求】分散系。
胶体。
溶解度。
亨利定律。
稀溶液通性。
溶液浓度。
溶剂(包括混合溶剂)。
【知识梳理】一、分散系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细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质,把分散质分开的物质称分散剂。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常把分散系分为三类,见表2-1。
表2-1 分散系铵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系类型分散质粒子直径 / nm分散质主要性质实例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分子分散系 <1小分子、离子或原子均相*,稳定,扩散快,颗粒能透过半透膜 糖水糖水胶体分散系高分子溶液1~100大分子均相,稳定扩散慢,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蛋白质水溶胶1~100分子的小聚集体多相,较稳定,扩散慢,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Fe(OH)3]胶体[Fe(OH)3]n水粗分散系>100分子的大聚集体多相,不稳定,扩散很慢,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泥水泥土水*在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一部分称相。
分子分散系又称溶液,因此溶液是指分散质分子、离子或原子均匀地分散在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
溶液可分为固态溶液(如某些合金)、气态溶液(如空气)和液态溶液。
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是液态溶液,特别是以水为溶剂的水溶液。
二、溶解度和饱和溶液 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易溶于水的固体的溶解度用100 g 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g )表示;一定温度下,难溶物质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常用来表示难溶物质的溶解度。
例如298 K 氯化银的溶解度为1×10-5 mol ·L -1。
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未溶解的溶质跟已溶解的溶质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在饱和溶液中,存在着下列量的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常数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常数3、溶解度与温度溶解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其平衡移动的方向服从勒沙特列原理。
一个已经饱和的溶液,如果它的继续溶解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时溶解度增大;如果它的继续溶解过程是放热的,升高温度时溶解度减小。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溶解度与压强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度受压力的影响很小。
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受压力影响很大。
对于溶解度很小,又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和它的分压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这个定律叫亨利(Henry )定律。
其数学表达式是:C g = K g ·p g (2-1)式中p g 为液面上该气体的分压,C g 为某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其单位可用g ·L -1、L (气)·L1(水)、mol ·L -1表示),K g 称为亨利常数。
5、溶解平衡任何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总是或多或少地溶解,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对于难溶或微溶于水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与结晶的速率相等,便建立了固体和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简称溶解平衡。
三、溶液的性质 1、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某些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数目,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这些性质称为依数性。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和渗透压。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9世纪80年代拉乌尔(Raoult )研究了几十种溶液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发现: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气压p 等于纯溶剂蒸气压p 0A 与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x A 的乘积,即:p = p 0A ·x A (2-2)这就是拉乌尔定律。
用分子运动论可以对此作出解释。
当气体和液体处于相平衡时,液态分子气化的数目和气态分子凝聚的数目应相等。
若溶质不挥发,则溶液的蒸气压全由溶剂分子挥发所产生,所以由液相逸出的溶剂分子数目自然与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而气相中溶剂分子的多少决定蒸气压大小,因此有:纯溶剂的蒸气压溶液的蒸气压= 1出溶剂物质的量分数为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A x即: p = p 0A ·x A由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x B 与x A 之和应等于1,因此p = p 0A ·x A 式可作如下变换: p = p 0A (1–x B )p 0A –p = p 0A ·x B∆p = p 0A x B (2-3)这是拉乌尔定律的另一表达式,∆p 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
对于稀溶液而言,溶剂的量n A 远大于溶质的量n B ,n A + n B ≈n A ,因此(2-3)式可改写为:∆p = p 0A ·ABn n 在定温下,一种溶剂的p 0A 为定值,ABn n 用质量摩尔度b 表示,上式变为: ∆p ≈ p 0A ·Mb/1000 = K ·b (2-4)式中K = p 0A ·M /1000,M 是溶剂的摩尔质量。
(2-4)式也是拉乌尔定律的一种表达形式。
(2)液体的沸点升高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当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就沸腾,这个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T 0b )。
因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溶剂,所以在T 0b 时,溶液的蒸气压小于外压。
当温度继续升高到T b 时,溶液的蒸气压才等于外压,此时溶液沸腾。
T b与T 0b 之差即为溶液的沸点升高值(∆T b )∆T b ∝∆p∆T b = k ∆p ≈ k ·p 0A ·Mb/1000 = K b ·b即: ∆T b ≈ K b ·b (2-5)式中K b 是溶剂的摩尔沸点升高常数。
不同溶剂的K b 值不同(表2-2)。
利用沸点升高,可以测定溶质的分子量。
在实验工作中常常利用沸点升高现象用较浓的盐溶液来做高温热浴。
(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在101 k Pa 下,纯液体和它的固相平衡的温度就是该液体的正常凝固点,在此温度时液相的蒸气压与固相的蒸气压相等。
纯水的凝固点为0℃,此温度时水和冰的蒸气压相等。
但在0℃水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水的,所以水溶液在0℃不结冰。
若温度继续下降,冰的蒸气压下降率比水溶液大,当冷却到T f 时,冰和溶液的蒸气压相等,这个平衡温度(T f )就是溶液的凝固点。
T 0f -T f = △T f 就是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同样,它也是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Tf≈ K f ·b (2-6)式中K f 是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不同溶剂的K f 值不同(表2-2)。
利用凝固点降低,可以测T 0b T b图2-1溶液的沸点升高温度溶液纯溶剂 蒸气压101.3kPa定溶质的分子量,并且准确度优于沸点升高法。
这是由于同一溶剂的Kf 比Kb大,实验误差相应较小,而且在凝固点时,溶液中有晶体析出,现象明显,容易观察,因此利用凝固点降低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应用很广。
此外,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在生产、科研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严寒的冬天,汽车散热水箱中加入甘油或乙二醇等物质,可以防止水结冰;食盐和冰的混合物作冷冻剂,可获得-22.4℃的低温。
表2-2 常用溶剂的Kf 和Kb溶剂T0f/K K f/(K·kg·mol-1) T0b/K K b/(K·kg·mol-1)水** **373**苯** ** ** **环己烷** ** ** **乙酸** ** ** **氯仿** **萘** ** ** **樟脑** ** ** **从热力学观点看,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乃是熵效应的结果。
如水在沸点时的相变过程:H2O(1)H2O(g) △r G0m= 0。
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有T b= △r H0m/(S0m[H2O(g)]-S0m[H2O(l)])加入难挥发的溶质后,使液体熵值增加,而S0m[H2O(g)]和△r H0m却几乎不变,于是式中分母项变小,导Tb升高。
对凝固点降低,可作同样的分析。
(4)溶液的渗透压如图2-2所示,用一种能够让溶剂分子通过而不让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膜(如胶棉、硝酸纤维素膜、动植物膜组织等)把纯水和蔗糖溶液隔开,这时由于膜内外水的浓度不同,因此单位时间内纯水透过半透膜而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比从蔗糖水溶液透过半透膜而进入纯水的水分子数多,,从表观看来,只是水透过半透膜而进入蔗糖溶液。
这种让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单方向的扩散过程,称为渗透。
半透膜糖水图2-2溶液的渗透压由于渗透作用,蔗糖溶液的体积逐渐增大,垂直的细玻璃管中液面上升,因而静水压随之增加,这样单位时间内水分子从溶液进入纯水的个数也就增加。
当静水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单位时间内,水分子从两个方向穿过半透膜的数目彼此相等,这时体系达到渗透平衡,玻璃管内的液面停止上升,渗透过程即告终止。
这种刚刚足以阻止发生渗透过程所外加的压力叫做溶液的渗透压。
19世纪80年代,范特荷甫对当时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比较后发现,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相似,可表示为:π=Vn RT (2-8)式中π是溶液的渗透压,V式溶液体积,n是溶质的物质的量,R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
渗透作用在动植物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动植物体都要通过细胞膜产生的渗透作用,以吸收水分和养料。
人体的体液、血液、组织等都有一定的渗透压。
对人体进行静脉注射时,必须使用与人体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等渗溶液,如临床常用的0.9 %的生理盐水和5 %的葡萄糖溶液。
否则将引起血球膨胀(水向细胞内渗透)或萎缩(水向细胞外渗透)而产生严重后果。
同样道理,如果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将导致植物枯死,所以不能使用过浓的肥料。
化学上利用渗透作用来分离溶液中的杂质,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
近年来,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普遍应用于海水、咸水的淡化。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p,△Tb ,△Tf以及π的实验值与计算值基本相符,但电解质溶液的实验值与计算值差别相当大。
如0.01 mol·kg-1的NaCl溶液,△Tf 计算值为0.0186 K,而实际测定△Tf值却是0.0361K。
阿累尼乌斯认为,这是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的结果。
有些电解质(如醋酸、氨水、氯化汞等)电离度很小,称为弱电解质;有些电解质(如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钾等)的电离度相当大,称为强电解质。
现代的强电解质溶液理论认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但由于离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离子的行动并不完全自由,所以实际测定的“表观”电离度并不是100 %。
2、分配定律(1)分配定律在一定温度下,一种溶质分配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浓度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规律就称为分配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K = cαA/cβA(2-9)式中K为分配系数;cαA为溶质A在溶剂α中的浓度;cβA为溶质A在溶剂β中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