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24孝故事
二十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
【导语】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有不少孝⼦的故事,其中流传甚⼴的是“⼆⼗四孝”。下⾯是©⽆忧考⽹分享的⼆⼗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1.⼆⼗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
1.孝感动天。远古帝王舜年轻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对⽗母孝敬,对弟弟慈爱。他的孝⾏感动了天,于是就有⼤象和⼩鸟帮他耕种,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戏彩娱亲。春秋楚国的⽼莱⼦为了让⽗母开⼼,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彩⾐,拿着拨浪⿎戏耍,就像⼩孩⼀样。⼀次他跌了⼀跤,怕⽗母伤⼼,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母很⾼兴。
3.⿅乳奉亲。周朝郯⼦的⽗母年⽼时想吃⿅乳,郯⼦就⾝披⿅⽪,想混到⿅群中去取得⿅乳。不料猎⼈把他当做了真⿅,要⽤⼸箭射杀他。他连忙解释,猎⼈才知是⼈,对他⼤加赞扬。
4.为亲负⽶。春秋鲁国⼈仲由,年轻时家贫,⾃⼰常吃野菜,却从百⾥之外负⽶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做了⼤官,但是⽗母死了,他经常感叹:“现在我还想为⽗母亲去负⽶,却再不能了。”
5.啮指⼼痛。春秋鲁国⼈曾参少年时经常到⼭⾥去打柴。⼀天家⾥忽然有客⼈造访,母亲不知如何接待,就⽤⽛咬⾃⼰的⼿指。曾参忽然觉得⼼疼,明⽩是母亲在召唤,便赶快回家招待客⼈。
6.芦⾐顺母。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冬天继母的亲⽣⼦的棉⾐⾥是棉花,⽽他的棉⾐⾥是芦花。后来⽗亲发觉后要休掉妻⼦,闵损反⽽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分疼爱。
7.亲尝汤药。汉⽂帝⾝为⼀国之君,对母亲⾮常孝顺。⼀次母亲病重,汉⽂帝⽇夜守护,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好后,他都要先尝⼀尝,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一.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 鹿乳奉亲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
24孝故事
24孝故事
《二十四孝》是古代二十四名孝子在生活中行孝的故事集,计有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等共24个人物至孝的故事。
古人将他们的孝顺故事编写成《二十四孝》一书,成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故事如下: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三、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
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弟子规-孝的故事(24孝故事)
十三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 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 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 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 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
二十四孝
图解
一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 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 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 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 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 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 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 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 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 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六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 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 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 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 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 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 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 山。
七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 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 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 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 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 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 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中国古代24孝故事
中国古代24孝故事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在历史长河中,历史故事给我们的与带来诸多启发,只有深刻理解,才能体会到历史故事的现实意义,并从中有所收获。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24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24孝故事篇一: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中国古代24孝故事篇二: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中国古代24孝故事篇三: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
中国24孝故事
中国24孝故事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
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
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
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
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
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
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 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
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
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
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
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
****,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中国24孝故事
中国24孝故事
01 孝感动天
舜shùn,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gǔ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gǔ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héng,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n iè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
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中国24孝故事
中国24孝故事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24孝故事内容
24孝故事内容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三、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
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
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四、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到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到家中有事,当即弃官返乡。回到家中,知道父亲已重病两日,经医诊治,疗效甚微。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如果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担忧,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亲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4孝故事大全
24孝故事大全
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2. 戏彩娱亲: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3. 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4. 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5. 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
6. 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常常虐待他。
7. 亲尝汤药: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
8. 拾葚异器: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正逢王莽叛乱,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又遇饥荒,柴米昂贵,怎么办呢?蔡顺只好每天拾桑葚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问:“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被他的孝心深深感动,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自己的老母。
9. 埋儿奉母:东汉时期的郭巨,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饿死,打算埋掉自己的儿子,以保全母亲的性命。挖坑时,意外地挖到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郭巨得以用这些黄金赡养老母亲和供养妻子。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中国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中国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中国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0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04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24孝故事内容详细
有关“24孝故事”的详细内容
有关“24孝故事”的详细内容如下:
1.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
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2.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
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3.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
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4.哭笋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
汤。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5.鹿乳奉亲:郯子取来鹿乳奉养亲生父母。
6.芦衣顺母:周闵损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少年时父亲去世,母亲纺纱谋生很辛苦。他常
跟随母亲外出采摘蒲苇编织草席卖钱供家用。一天他发现母亲给他的衣服是用芦苇编成的,既不保暖又不透气,便决心不再穿它。从此他发奋读书求取功名,终于当上了鲁国的上卿大夫。
7.亲尝汤药: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对母亲非常孝顺。一次母亲病重,汉文帝日夜守护,天
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好后,他都要先尝一尝,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拾葚供亲:汉代的蔡顺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一天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把红
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他说黑桑葚让母亲吃,而红桑葚自己吃。军士们就送给他米和牛,让他孝敬母亲。
24孝的故事详细白话文
1. 孝感动天。远古帝王舜年轻时, 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 但舜仍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 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鸟帮他耕种, 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 戏彩娱亲。春秋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 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色彩衣, 拿着拨浪鼓戏耍, 就像小孩一样。一次他跌了一跤, 怕父母伤心, 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父母很高兴。
3. 鹿乳奉亲。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时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不料猎人把他当做了真鹿, 要用弓箭射杀他。他连忙解释, 猎人才知是人,对他大加赞扬。
4. 为亲负米。春秋鲁国人仲由, 年轻时家贫, 自己常吃野菜,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经常感叹: “现在我还想为父母亲去负米,却再不能了。”
5. 啮指心痛。春秋鲁国人曾参少年时经常到山里去打柴。一天家里忽然有客人造访, 母亲不知如何接待,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 明白是母亲在召唤, 便赶快回家招待客人。
6. 芦衣顺母。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冬天继母的亲生子的棉衣里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后来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 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十分疼爱。
7. 亲尝汤药。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对母亲非常孝顺。一次母亲病重, 汉文帝日夜守护, 天天为母亲煎药, 每次煎好后, 他都要先尝一尝, 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 拾葚供亲。汉代的蔡顺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一天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他说黑桑葚让母亲吃,而红桑葚自己吃。军士们就
弟子规-孝的故事(24孝)
五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 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 “孝哉,闵子骞!”(《论语· 先进》)。他生母早 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 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 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 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 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 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 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 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 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 他如亲子。
二十一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 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 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 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 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 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 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 他官至司空。
二十二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 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 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 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 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 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 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 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 守制三年。
十 行佣供母
中国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中国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一、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顺。相传他的父亲瞽(gǔ)叟得继母,继母生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全顶时,他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了。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记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祖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两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 1 -
三、情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四、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父死后,他把家产分成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点粮食供养母亲。”当他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24孝人物及故事简介
24孝人物及故事简介
《二十四孝》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孝道故事的书,其中包含了24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一个孝子为人物核心,表现了他们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和尽孝的行为。以下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及故事简介:
1、孝感动天(舜):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2、亲尝汤药(刘恒):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3、啮指痛心(黄香):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芦衣顺母(闵损):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从破缝飞出。父亲返家后,准备休掉不贤的继母。这时,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以贤妇对待闵损。
5、鹿乳奉亲(郯子):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是封建道德所宣扬的五伦之首、百善之先。“二十四孝”的编者,据说是元代福建延平府尤溪县的郭居敬。他曾选辑虞舜以下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为每个故事配上一首诗,用来做儿童的启蒙读物,“二十四孝”
的名称便是由此而来。二十四孝故事编定成书之后,在我国流传数百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它对旧时代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但是,我们当代人必须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二十四孝故事虽然在表面上是以宣扬孝道的面孔出现,其实质仍然是为巩固封建统治、忠于封建君主、维护封建宗法秩序而服务,这种孝道所蕴含的“移孝作忠”的封建旧俗,禁锢了人们的
头脑,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华民族形成沉重的愚忠愚孝的积习,这是我们必须予以批判的。
但是,批判二十四孝中的封建糟粕,并不等于我们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的孝与孝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以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为代表的优良习俗,则是我们要继承并且发扬的,这种传统美德在今天和今后都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老敬老的良好风气,推动社会进步,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01、孝感动天
队队耕田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定位,孝感动天心。
[原文]
虞舜,姓姚,名重华。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陶于河滨,器不若窳;渔于雷泽,烈风雷雨弗迷。虽竭力尽瘁,而无怨怼之心。尧闻之,使总百揆,事以九男,妻以二女。相尧二十有八载,帝遂让以位焉。
[译文]
虞舜,姓姚,名字叫重华。他是盲人瞽瞍的儿子,他的品性非常孝顺。舜的家中,父亲生性顽劣,母亲脾气很坏,还有一个名字叫象的弟弟,则一贯傲慢无
礼。舜到历山的农田去耕作时,大象帮助他犁田,鸟儿飞来帮他播洒种子,他的孝顺已经把天地感动到了这种程度。他到河边去制作陶器,生产出来的器皿都十分精致;他到名到雷泽的湖畔去捕鱼,遇到狂风暴雨,昏天黑地,可就是迷失不了方向。他对父母的孝顺竭尽全力,尽心尽意,而且从来都没有丝毫怨恨的想法。当时的君主尧听到舜的事情后,便让他全面管理国家大事,并且让他的九个儿子去辅佐舜,把两个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舜辅佐尧管理国家二十八年后,尧把王位禅让给了他。
02、亲尝汤药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汉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原文]
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病三年,帝为之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译文]
汉文帝,姓刘名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早年被封为代王。汉文帝的生母姓薄,人称薄太后,汉文帝对母亲始终竭力奉养,从来没有丝毫怠慢。薄太后得了一场大病,时间长达三年,汉文帝为母亲的病常常衣带不解,觉也不睡,十分操劳。给母亲治病的汤药,都要由他亲口尝过之后,才给母亲吃。汉文帝仁孝的举动传遍了天下。
03、啮指心痛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原文]
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
啮指以悟汝尔。”
[译文]
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有一次,曾参到山里面去打柴,家里面有客人来了。曾参的母亲不知怎么办才好,盼望着曾参回来却不见踪影,情急之中咬起了自己的手指。在山中打柴的曾参忽然感觉到一阵心痛,背起柴禾便急急忙忙往家赶。回到家里,跪在母亲面前,询问家里有什么事情,他的母亲回答说:“家里来了一位有急事找你的客人,我没有办法,只好咬手指头,让远在山中的你有所感悟。”
04、单衣顺母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原文]
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
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革引。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改悔。
[译文]
闵损,字子骞,孔子的学生。很小的时候,亲生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为他娶了一位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冬天来临,后母给他自己生的两个儿子穿的是棉絮做的棉衣,给闵损穿的却是塞满芦花不能御寒的衣服。父亲外出时,让闵损为他驾车,可是闵损由于寒冷,坐在驾车的位置上却连车绳都抓不牢,掉在了地上。他的父亲询问清楚闵损寒冷的原因后,非常气愤,想要休掉闵损的后母。闵损却对父亲说:“母亲在的时候,只不过我一个儿子受冻寒,母亲如果去了,那么三个儿子都会衣衫单薄。”后母听到闵损的话语后,幡然悔悟,从而改变了自己的错误做法。
05、为亲负米
负米供甘旨,宁忘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原文]
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家贫,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礻因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译文]
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早年家里很穷,一家人曾经把野菜当作主食来糊口度日。为了奉养双亲,他还经常赶到百里之外,买了粮米来亲自背着走回来。后来,双亲相继去世,他南游到了楚国,做了大官,平时随从的车骑就有一百辆,还囤积了上万钟的粟米,居室内坐的地方垫着舒服的厚褥子,吃饭的时候可以摆出许多大鼎,里面装满煮好的精美的食物。尽管生活优裕了,子路却经常叹息道:“现在虽然想把野菜当作主食,想为双亲去背米,却再也办不到了。”
06、鹿乳奉亲
老亲思鹿乳,身挂鹿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原文]
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中,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
[译文]
郯子,品性非常孝顺。他的父母年纪都很大,并且都患有眼病,听说鹿乳可以治眼病,便有了吃鹿乳的念头。郯子十分了解父母的心思,并且按父母的心思努力去做。他披了一张鹿皮,到深山老林里,混入鹿群之中,趁便挤取母鹿的乳汁,拿回来供双亲享用。有一次,猎人看见披着鹿皮的郯子,把他当成真的鹿了,正要开弓射击时,郯子急忙直起身子,走向前去对猎人讲明了身披鹿皮的实情,才得以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