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体系审核】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

合集下载

TS16949审核准备要点

TS16949审核准备要点

TS16949审核要点(准备要点)一、最高管理者审核要点:1. 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制订出来的?制订的依据是什么?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2. 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的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层级的目标为何?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是否可以测量?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在期限内达到?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3. 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成的质量目标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4. 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的?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5.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6. 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7. 顾客投诉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顾客满意呢?8. 组织有哪些激励员工的措施?最高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吗?9.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责?10. 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持续改进?有哪些地方需要持续改进?是否有具体规划?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如何?11.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产品质量的?监控的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2.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工作的绩效?目前采取的手段有效吗?13.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质量?又是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14. 是否制订了经营计划?哪些人知道公司的经营计划?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经营计划中?15. 所有的生产过程、各个班组(包括白班与夜班),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人员?当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有停止生产的权力?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最高管理者参与了吗?16. 当出现质量问题,该信息是否第一时间报告到有采取纠正措施权力的管理阶层?17. 是否设置了管理代表?管理代表的职责是什么?管理代表参加了哪些质量活动?18. 是否设置了顾客代表?顾客代表的职责是什么?顾客代表是否参加了组织内一些质量会议或质量活动?顾客代表是否就选择特殊特性、制定质量目标、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采纳了吗?二、管理者代表审核要点:1. 组织是否建立了书面化内部审核程序?内部审核的相关记录是否被维持?2. 组织是否对审核的方案进行策划?方案是否考虑到过程的重要性,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3. 是否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内部审核是否涵盖了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4. 审核员是如何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审核员有无审核自己的工作?5. 受审区域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审核员是否跟踪及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有效性?6. 是否有制造过程的审核计划,是否已经进行了制造过程审核?审核结果如何?7. 组织是否规定了适当频率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对产品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如何?8. 管理者代表是如何提升整个组织对顾客需求认知水平的?9. 管理者代表是否不定期或定期的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提出了哪些改进的建议?10. 当组织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时,管理者代表是否参与了处理?三技术办的审核要点1. 是否建立了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否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规定了过程的顺序和过程的相互关系?2. 是否建立了书面的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与培训程序?3. 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如何控制?4. 文件发放前是否经过批准?文件变更时是否重新评审与批准?5. 文件的更改和文件现行版本状态是否能够识别?6. 使用场所是否能够得到文件的最新版本?现场有失效文件吗?7. 外来文件是否能识别?是否在受控下发布?8. 由于积累知识或法律需要而保留的旧版文件能否识别?9. 是否对记录标识,储存,保护,保管期限和处置方法做出了相关规定?10. 是否建立了文件总清单?文件总清单是否定期的更换?11. 对顾客的工程标准或工程规格,包括顾客提出工程标准变更,,是否在不超过两周工作日完成评审,分发与执行?12. 是否保存了工程标准变更后,生产实施的日期记录?13. 工程变更完成后,相关的控制计划,FMEA等文件是否有作相应变更?14. 顾客,法规和当地政府是否规定了某些质量记录的最低保存期限?是否按规定执行?15.对于不合格品,采取了哪些处理方式?不合格品被纠正是否进行重新验证?为避免类似不合格品再次发生,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16.对于让步使用的不合格品如何控制?是否经过顾客同意?17.当不合格品在交货或开始使用后被发现,是否根据其影响采取了适当行动?18.返工产品有控制吗?如何控制?返工作业指导书和相关人员容易得到吗?22.当产品或过程与目前已经被顾客批准的产品或过程不同时,是否向顾客报告并取得顾客特许或偏差许可?23.组织是否形成纠正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与步骤?目前组织采用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4.是否制定了预防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与步骤?目前组织采用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5.是否对顾客退回产品进行试验/分析,如何分析?分析之后是否及时报告顾客?退回产品分析的资料是否被保存?26.产品放行,产品交付和产品交付后的活动是否实施控制?是如何控制的?27.是否对产品的系统、子系统、零部件或材料的各层次制定了控制计划?33.是否有试产控制计划和量产控制计划?这些控制计划得到很好的执行吗?34.当出现过程不稳定或过程能力不足时是否采用了指定的反应计划?这些采取的反应计划效果如何?35.当有任何的变更影响到产品、过程、测量、运输、供应来源或变更FEMA时,是否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36.当顾客要求时,更新后的控制计划是否提交顾客评审与批准?37.在控制计划中规定的统计技术,组织是否在应用,是如何应用的?38.所有的生产过程、各个班组(包括白班与夜班),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人员?当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有停止生产的权力?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四综合办的审核要点1. 是否建立并维持了书面的培训程序?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其能力是如何识别的?识别的依据是什么?2. 员工能力不够时,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培训?培训的有效性有评价吗?3. 组织如何来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如何要求员工为达成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有些什么有效的措施?4. 是否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合同工进行了培训?5. 是否对影响质量的岗位进行了资格鉴定,如:内审员,质量控制人员,实验室人员,设计人员,特殊过程人员,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量具校验人员,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的等?6. 有维持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吗?7. 有哪些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设备目前的状况如何?能否满足使用的规定要求?9. 产品需怎样的工作环境?这些工作环境能满足要求吗?组织是如何管理这些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是否考虑到人员的安全?10. 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11. 本组织的内部沟通有那些方式?这些方式沟通的有效性如何?12. 是否有激励员工的措施?是如何去激励员工的?这些激励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过程评估?13. 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即“项目管理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是否针对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的有效性指定了评价操作和过程效果的方法?14. 当出现公共设施中断,劳工短缺,主要设备故障时,组织是否准备了紧急应变计划?这些应变计划启动后,是否确保准时交货?A、人力资源1. 人力资源规划2. 企业用工制度3. 核心人才建设4. 人员招聘、甄选与录用B、培训1. 岗位素质描述2. 实施素质现状调查3. 形成人员素质状况矩阵4. 编制年度员工培训计划5. 实施培训资料汇总6. 实施培训有效性评价7. 未达到培训效果的处理8. 新员工/转岗员工培训资料9. 新产品/新工艺的投产前培训10. 特殊过程人员清单→资格证明11. 特殊人员的顶岗计划12. 个人培训档案C、内部、员工满意度、激励机制1. 员工激励政策的策划2. 形成员工激励政策方案3. 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4. 员工满意度分析报告5. 员工满意的改进措施6. 内部(工序间)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改进措施。

TS16949各部门审核要点概要

TS16949各部门审核要点概要

ISO/TS16949各部门审核要点一、最高管理者审核要点:1、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制订出来的?制订的依据是什么?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2、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的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层级的目标为何?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在限期内达到?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3、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成的质量目标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4、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的? 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5、最商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6、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学习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7、顾客投诉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顾客满意呢?8、组织有哪些激励员工的措施?最高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吗?9、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责?10、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持续改进 ? 有哪些地方需要持续改进工作 ? 是否有具体规划 ? 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如何 ?11、量高管理者是如何控制产品质量的?监控的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12、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绩效?目前采取的手段有效吗?13、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质量?又是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14、组织是否制订了经营计划?哪些人知道公司的经营计划?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经营计划中?15、所有生产过程、各个班级(包括白班和夜班 ,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人员?当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 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最高管理者参与了吗?16、当出现质量问题,该信息是否第一时间报告到有采取纠正措施权力管理阶层?17、是否设置了管理代表?管理代表的职责是什么?顾客代表是否参加了组织内一些质量会议或质量活动?顾客代表是否就质量目标、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采纳了吗?二、管理者代表审核要点:1、组织是否建立了书面化内部审核程序?内部审核的相关记录是否被维持?2、组织是否对审核的方案进行策划?方案能否考虑到过程的重要性?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3、是否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内部审核是否涵盖了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4、审核员是如何选择的 ? 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 审核员有无审核自己的工作 ?5、受审区域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 审核员是否跟踪及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6、是否有制造过程的审核计划 ? 是否已经进行了制造过程审核 ? 审核结果如何 ?7、组织是否规定了适当频率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对产品进行审核 ? 审核结果如何 ?8、管理者代表是如何提升整个组织对顾客需求认知水平的 ?9、管理者代表是否不定期或定期的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 提出了哪些改进的建议 ? 10、当组织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时 , 管理者代表是否参与了处理 ?三、文控中心的审核要点:1、是否建立了质量手册?质量手册的否规定了 TS16949:2000的范围?是否规定了过程的顺序和过程的相互关系?2、是否建立了书面的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3、是否对 TS16949:2000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如何控制?4、文件发放前是否经过批准?文件变更时是否重新评审与批准?5、文件的更改和文件现行版本状态是否能够识别?6、使用场所是否能够得到文件的最新版本?现场有失效文件吗?7、外来文件是否能识别?是否在受控下发布?8、文控中心由于积累知识或法律需要而保留的旧版文件能否识别?9、是否对记录标识,储存,保护,保管期限和处置方法做出了相关规定?10、是否建立了文件总清单?文件总清单是否定期的更换?11、对顾客的工程标准或工程规格,包括顾客提出工程标准变更,是否在不超过两周工作日完成评审, 分发与执行?12、是否保存了工程标准变更后,生产实施的日期记录?13、工程变更完成后,相关的控制计划, FMEA 等文件是否有作相应变更?14、顾客,法规各当地政府是否规定了某些质量记录的最低保存期限?是否按规定执行?四、行政部 /人力资源的审核要点:1、是否建立并维持了书面的培训程序?2、员工能力不够时,是否提供了适当的的培训?培训的有效性有评价吗?3、组织如何来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如何要求员工为达成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有些什么有效措施?4、是否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和代理人员进行了培训?5、是否对影响质量的岗位进行了资格签定?如:内审员,质量控制人员,实验室人员,设计人员,特殊过程人员,关键设备人员,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等?6、有维持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的教育吗?7、有哪些公共设施和生产设备?这些设施设备目前的状况如何?能否满足产品的规定要求?8、设备是否被维护吗?是如何维护的?维护的效果如何?9、产品需怎样的工作环境?这些工作能满足要求吗?组织是如何管理这些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是否考虑到人员的安全?10、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11、本组织的内部沟通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沟通的有效性如何?12、是否有激励员工的措施?是如何支激励员工的?这些激励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过程评估?13、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是否针对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的有效性指定了评价操作?14、当出现公众设施中断,劳工短缺,主要设备故障时,组织是否准备了紧急应变计划?这些应变计划启动后,是否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运行?五、市场部审核要点:1、目前有哪些产品 /服务?这些产品 /服务的要求是什么?有没有与产品有关的法规法律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如何遵守的?2、在提供产品前,是否对标书,合约或定单进行了评审?评审了那些内容?评审的结果有记录吗?这些记录是否被维持?3、在合同评审时,是否对制造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是事对风险进行了分析?4、有没有口头或其它书面声明的合约或定单?这类合约或定单如何处理?5、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如何处理?变更处理的记录是否被维持?6、组织如何与顾客沟通?有哪些沟通方式?沟通的效果如何?7、有顾客指定的特殊性吗?这些特殊性如何控制?8、通过什么方法来获得顾客感受(满意感受,不满意感受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分析过吗?是如何来处理有关满意或不满意的?9、是否对顾客满意度进行了持续评价?而不是一年评价一次或两次?10、当接到顾客反馈的信息时是否迅速地通报制造,质量,工程和设计部门?这些信息(如客诉处理后是否回复客户?11、是否对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12、是否对顾客提供的工装,设备进行了永久性标识?六、设计开发部的审核要点:1、当有新产品的时候,是否有设计和开发计划?2、设计开发是否规定了设计与开发人员的权责?不同小组的组织接口是否理清?3、设计与开发的输入时,是否使用了以下信息,如以往成熟的设计项目,竞争对手的数据与资料,供应商反馈的信息,现场输入评审时是否对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耐久性,维护度,工时和成本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如何?是否对过程设计的区别,形成文件进行了评审?4、设计输入了那些内容?文件在发放前有评审吗?经过批准吗?产品设计的输出是否包含设计 FMEAS , 可靠性结果,产品的设计的评审结果?5、过程设计的输出是否包含规格和图纸,过程流程图 /配置图,过程 FMEAS ,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 过程批准的能力指标?输出时,是否考虑到产品设计输出,生产力,过程能力,质量目标,顾客要求和以往的开发经验?6、在开发的哪些阶阶段段进行了评审?哪些人员参加了评审?评审记录是否被维持?7、在设计与开发的哪些阶段进行验证?谁参加了验证?采用了哪些验证方法?验证结果如何?记录被维持了吗?8、设计与开发的确认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是否按照计划的安排来实施?顾客参加了设计与开发的确认吗?在设计与开发确认的性能试验活动?确认的记录是否被维持?9、在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是否有设计变更?有多少变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变更?变更后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有多大? J 是否对变更进行控制 ? 这些变更的记录是否被维持 ?10、对有专利的设计变更,是否与顾客共同商议并评价变更的影响程度?如果顾客要求,任何产品实现的变更,是否通知顾客?11、对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进行是如何控制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设计更改?12、特殊特性的开发,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控制计划的制定与评审是否经过跨功能小组采用多方论证方式来完成?13、是否对产品的特殊特性和过程参数的特殊需要特性进行了识别?14、特殊特性的符号是否在图纸, FMEA ,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上出现,他的的符号是否一致?15、是否制定了对设计与开发阶段的测量标准与方法?16、顾客要求时, 是否制定了原形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原型样件的制作是否使用了正式的工装, 人员, 与供应商?17、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方论证的方法?七、生产部审核要点1、是否对生产各服务的提供进行了策划?策划时输入了什么?输出了哪些文件?2、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是否对这样的过程(特殊过程实施了确认?过程控制的记录是否被维持?3、当可行时,是否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标识产品?有哪些标识方法?监视与测量后是否有产品状态的标识?能否唯一的识别出来?4、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了哪些防护措施?5、所有的过程操作的员工是否有局面的作业指导书,这些指导书是否在工作场所容易取得?作业指导书能指导作业吗?效果如何?6、当作业开始,材料变更,作业变更时,是否进行了作业准备验证?7、是否对制造过程中的机器设备进行预防性保养?8、在进行工具和和量具设计,制造和全尺寸检验时,组织是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源,如果工装的设计与制造被分包,是否实行分包制?9、是否有易损工装的更换计划?是否对工装进行状态标识,如生产中,修理中,处置中?10、是否排定每天的生产计划?如何临近生产计划的完成?生产计划完成的如何?当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有哪些应急措施?11、组织是否执行了顾客生产批准程序所批准的过程能力?当过程不稳定或过程能力不足时是否提出了适当的反应计划,是否提交顾客批准?12、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是否被执行?13、工具变换,机器维修等重要过程事件是否摘记在控制图上?14、当有外观项目时,是否在外观检查时有充足的照明,标准的样件?是否对从事外观判定人员进行了资格鉴定?15、生产现场的整齐与清洁是否被维持?产品所需求的工作环境(如湿度、温度等物理环境是否能满足?16、如果有返工作业,是否有返工作业指导书?来指导返工作业?17、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重大质量事故或频繁地发生了一般的质量问题时,生产部是如何处理的? 18、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理的?八、质量部审核要点1、如果需要是否有特定产品、专家或合同?如果有是否制定了质量计划?2、是否制定了接受准则,计数值抽样计划的接受准则是“零”吗?如果不是,是否经顾客批准?对影响产品实现的变更,是否进行了评价、验证和确认?3、组织是否确认了需要实施的监视和测量?是否提供了监视和测量的装置?这些装置是否符合产品测量的要求?4、临近和测量装置在使用前是否进行了校准或验证,这些校准能否证明追溯至国家或国际标准?这些记录是否被维持?5、当发现临近和测量装置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是否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6、组织是否对控制计划规定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分析的结果如何?7、测量系统分析是否采用参考手册规定的内容与方法?如果顾客要求,是否采用了顾客规定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8、是否保存在校准的记录?9、是否有内部实验室?实验室地否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 如实验室程序、实验室人员、实验室能力等? 10、对组织无法试验的项目,可委托外部实验室是否符合ISO17025或得到国家认可?11、在产品成实现过程的哪些阶段对产品的特性实施监控和测量?比如:来料、过程和最终产品?产品测量和临近的记录是否被维持?12、产品是否在全部测量完成,且经过有关授权人员批准后才放行?13、是否按控制计划规定频次进行全尺寸的检验与功能测试?14、全尺寸检查是否进行了设计记录所有零件尺寸的完整测量?15、是否有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规范或标准?16、紧急放行是否有权责人员批准?17、当出现重大事故时,质量部是否有停止生产的权利?质量部开具过《停工生产单》吗?组织是否制定了不合格品控制的措施?18、对于不合格品,采取了哪些处理方式?不合格品被纠正是否进行重新验证?为避免类似不合格品再次发生,是否采取了纠正 /预防措施?19、对于让步使用的不合格品如何控制?是否经过顾客同意?20、当不合格品在交货或开始使用后被发现,是否根据其影响采取了适当行动?21、返工产品有控制吗?如何控制?返工作业指导书和相关人员容易得到吗?22、当产品或过程与目前已经被顾客批准的产品或过程不同时,是否向顾客报告并取得顾客特许或偏差许可?23、组织是否形成纠正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的电动机与步骤?目前组织彩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4、是否制定了预防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与步骤?目前组织采用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5、是否对顾客退回产品进行试验 /分析,如何分析?分析之后是否及时报告顾客?退回产品分析的资料是否被保存?26、产品放行,产品交付和产品交付后的活动是否实施控制?是如何控制的?27、是否对产品的系统、子系统、零部件或材料的各层次制定了控制计划?28、对生产散装材料的过程是否制定控制计划?29、是否有试生产控制计划和量产控制计划?如果有设计责任,是否有样件的控制计划?这些控制计划得到很好的执行吗?30、当出现过程不稳定或过程能力不足时是否彩了指定的反应计划?这些采取的反应计划效果如何? 31、当有任何的变更影响到产品、过程、测量、运输、供应来源或变更 FEMA 时,是否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32、当顾客要求时,更新后的控制计划是否提交顾客评审与批准?33、在控制计划中规定的统计技术,组织是否在应用,是如何应用的?九、采购审核要点1、组织是如何初期评价选择供应用商的?初期评价的依据是什么?2、与供应商确定合格关系后,组织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连续评价?连续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是如何对供应商进行连续评价的?3、初期评价与连续评价的记录被维持了吗?4、对独占市场与顾客指定的供应商是如何控制的?控制的效果如何?5、采购文件如何控制?采购文件发放前是否相关权责人员的批准?6、采购产品验证了吗?是如何验证的?验证的准则是什么?是否有未验证的产品而直接投入生产线使用?7、如果组织到供应商处验证产品,这种情况如何控制?产品放行的方法有规定吗?8、对一些水准差的供应商怎样处理?是否频繁的更换供应商?组织是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培训或采取其它方式提升供应商水准?9、如出现合并、收购或加盟的供应商,是否对其 ISO/TS16949进行重新评审?10、采购的产品或材料是否符合生产法和销售法律法规的要求?11、是否有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的计划?是否建议所有的供应商在某一期限内必须符合 ISO/TS16949: 2000的要求?12、是否要求所有的供应商以符合本技术规范为目标?13、对顾客批准的供应商,如何控制?控制效果如何?14、是否对进货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如何控制?控制的方法是什么?控制效果如何?15、是否对供应商的交货质量绩效,退化款、超额运费等进行监控?16、是否要求供应商监控自身的过程绩效?17、当供应商不能准时交货时,是否要求其提出纠正措施?为确保供应商准时交货采取了哪些措施? 18、是否有外包过程,是如何控制的?十、仓库审核要点1、是否规定了材料进出的管理办法并遵守?2、是否规定了半成品,成品进出的管理办法并遵守?3、是否规定了产品搬运的方法并遵守?4、仓库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有标识?仓库的工作环境如何?5、在内部过程和交货目的地期间,是否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6、是否建立准时交货的生产计划?7、仓库材料的帐物是否一致?是否定期盘点?8、材料的进出是否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执行了吗?9、为检测产品仓储不良,组织是否按计划周期性的评价库存状况?当发现仓储不良时,如何处理?10、仓库是否制定库存优化的指标?目前库存状况如何?十一、十一、生产计划中心的审核要点 1、是否制定了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有哪类生产计划,比如: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2、是如何来监控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当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有哪些应急措施?3、是否有经常性的临时插单?这些临时插单如何处理?4、有无生产库存品,为什么时候有不按定单生产的情况?为什么要生产库存品?5、目前生产计划的完成率是多少?造成生产计划不能完成的原因有哪些?有改进的措施吗?6、有无根据产能工时来指定生产计划?十二、十二、各职能部门共同的审核点 1、各职能部门主管是否明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其它部门的组织接口是否明确? 2、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是什么?现在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 3、各部门是否定期的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采取过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有什么效果? 4、各部门地否规定了收集哪些数据和资料?这些收集的数据和资料有分析吗?对分析的结果如何应用的?是否用于持续改进? 5、本部门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持续改进?效果如何?持续改进的否包含产品特性,过程参数,价格,服务等? 6、本部门下一步打算做什么改进?。

TS16949过程审核管理办法

TS16949过程审核管理办法

过程审核管理办法9001:2000 and ISO/TS 16949:2002条文之要求. 本厂的程序受控文件为电子文件. 所有的覆印均列为不受控文件. 只有电子文档文件为最后的版本修订履历1.0目的按计划对量产产品或新产品的过程进行审核,以验证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0范围公司所有的量产产品或新产品的现场验证活动均适用于本程序。

3.0权限与职责3.1生产工程部:负责过程审核计划的制订,并负责组织实施。

3.2管理代表:负责过程审核计划的批准和监控过程审核。

3.3被审核部门:配合过程审核工作,并负责对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与改进。

4.0定义(无)5.0作业流程6.0作业流程说明 6.1 (P1):过程审核计划的确定 6.1.1量产产品的过程审核1) 每年底由生产工程部制定下一年度的量产产品的过程审核计划,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2) 量产产品的过程审核时机应在某种产品的批量生产时进行。

3)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增加过程审核频次,但必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更换地点生产。

●生产工艺的改变。

●内部发生重大的质量问题或顾客投诉增加。

●供货商更换等其它重大改变。

6.1.2新产品的过程审核1) 当公司有新产品开发时,开发部根据需要安排新产品的过程审核,并制定过程审核计划,具体时间按APQP 计划表执行。

2) 新产品的过程审核时机可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进行,如样件试制,试生产等。

6.1.3过程审核的内容可包括1) 生产过程是否按控制计划执行;2) 现场各工序的作业是否与作业指导书一致; 3) 生产过程确定的质量目标是否达成;4) 初始过程能力,稳定过程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5) 是否按FMEA 规定的反应计划执行;6) 工厂、设备及设施的有效性策划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6.1.4过程审核前准备工作1) 在审核前提前15天成立审核小组,确定审核组长及审核成员,并向被审核部门发出审核通知;2) 审核小组负责准备过程审核检查表;3) 被审核部门须做好接受审核的准备工作。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注意事项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注意事项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注意事项一、系统管理1.质量体系内审计划;2.质量体系内审记录;3.内审员资格证书;4.检查表 ;5.不符合项报告;6.内审报告;7.三审报告及改善措施;8.质量体系管理评审计划;9.质量体系管理评审记录;10.决议事项的跟进记录11.体系稽查计划12.体系不符合项目改善与追溯13.质量与环境目标数据分析二、设备维护1.主要生产设备清单;2.设备保养计划; 3.设备保养记录;4.设备寿命能力评估;5.设备精度三、品质过程管理系统仪器校正1.仪器清单;2.仪器校准计划;3.仪器校准记录;4.外校报告;5.内校人员资格证书;6.内校系统性文件;7.内校报告;教育训练8.年度培训计划;9.培训记录;10.签到表11.测试卷;12.品质管理人员岗前资质认定资料(培训及测试记录);产品审核13.产品规格书;14.BOM表 (BOM);、15.安规认证证书;16.样品检测报告;过程品质管理17.试产记录;抽检记录;巡检记录18.试产评估报告;19.各流程品质管理作业指导书20.检验标准;品质管理工具21.FMEA分析资料;22.产品质量控制计划(QC工程图);23.订单评审记录;供应商管理24.新供应商资格评定报告;25.现有供应商质量、交期、价格及服务定期评分表;26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27.进料检验标准、进料检验记录;28.不合格来料处理记录(含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29. 原材料过期重检记录;统计方法应用应用指引;30.CPK31.C测量记录及制程能力不足时的改进记录;PK32可靠性检测与产品环境检测33.产品可靠性及环境测试计划及记录34.客诉与改善、追溯35.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36.产品外包,是否组织评审,记录?如何控制?37.风险优先改善项目计划四、采购部1.原材料采购订单2.原材料规格承认书3.原材料保存周期规定4.原材料过期重检记录5.控制图表及超限处理记录6.供应商评审计划与实施7.不合格供应商的管理(合格供应商产品在经营过程中评估以后不符合供应商资格)五、制造系统1.作业指导书;2.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3.制程检验标准;4.制程检验记录;5.首件检验记录;6.制程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含纠正预防措施报告;7.制程检验不良统计报表(周报/月报,柏拉图)8.停线管理规定及记录9.输入与输出策化的有效性10.特殊过程记录维持11.产品过程标示,识别12.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的防护措施13.SOP现场的取得14.材料变更、作业变更、有否作作业准备验证15.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6.全尺寸测量检验时,组织提供的技术资源可否支持17.易损工装更换计划?工装标识,如生产中,修正中等;寿命制定18.生产计划监控,生产计划如何完成?若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应急方案有哪些?19.控制计划与过程流程图是否有效执行?20.当有外观项目检查时,是否在外观检查时有充足的照明、标准的样件?对从事外观判定的人员进行资格签定,证据?21.产品环境是否满足?22.不合格品重工,有无指导书?六、产品最终审核1.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2.成品检验标准3.成品检验记录4.不合格成品处理记录5.返工、返修记录6.重检记录7.纠正预防措施报告8.成品入库单10.数据分析11.产品环境检测七、工程1.客户沟通资料,记录2.工程更改记录,工程更改通知客户的时机3.工程更改的验证4.客户财产的保全5.订单评审记录6.产品特殊特性、过程参数识别,特殊特性在图纸、FMEA.作业指导书上的符号是否一致7.APQP,PPAP资料8.工装的管理符合性、适宜性八、市场部1.合同评审时,对制造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是否对风险进行分析2.只有口头的订单如何处理?3.客户要求发生变更时如何处理?变更处理记录4.组织与客户沟通记录。

TS16949体系审核各部门准备工作清单

TS16949体系审核各部门准备工作清单

TS16949体系审核各部门准备⼯作清单TS16949体系审核各部门准备⼯作◆ISO/TS16949:2002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法:○“多⽅论证⽅法”(即“项⽬管理⽅法”)应⽤于所有⼯作,强调横向职能协调;○“抓系统”+“系统抓”层层保证、定期讲评的⼯作⽅法○“抓系统”由贯标⼯作组(品质保证部)对各职能部门进⾏检查和指导体系运⾏;○“系统抓”各职能部门围绕本系统⼯作对各分部门、车间进⾏检查和指导体系运⾏;○定期进⾏贯标⼯作例会,进⾏如下⼯作:¨讲评体系运⾏状况、¨采取纠正措施、¨管理流程协调、¨难点问题攻关、¨履⾏考核激励⼿段、¨下步⼯作安排等。

⼀、品质保证部A、质量体系⽂件控制1. 体系⽂件的总控清单;外来技术⽂件的总控清单。

2. 体系⽂件的保管和责任3. 体系⽂件和资料的标识(图号/编号、更改、受控、存档责任件)4. 体系复制/分发/回收和借阅规定5. 体系⽂件的更改(更改权限、更改标识、相关⽂件的同步更改、版本状态⼀览表)6. ⽣产现场体系⽂件的使⽤和管理7. 体系⽂件的存档管理8. 贮存条件(防⽕、防潮、防霉、防蛀、防损坏、防窃)9. 电⼦⽂件的管理10. 存档范围/存档期限的规定(⼀览表)11. 存档及借阅规定12. 企业内部⽂件和顾客⽂件保密规定13. ⽆效⽂件的处理14. 体系⽂件有效性定期检查B、质量记录控制1. 质量记录总控清单2. 记录表单清样3. 记录要求(标识、正确、完整、清晰、⽇期、签名、审核)4. 存档责任(涉及产品安全性的在产品更新换代后保存15年)5. 贮存条件(防⽕、防潮、防霉、防蛀、防损坏、防窃)6. 电⼦⽂件的管理规定7. 存档范围/存档期限的规定(⼀览表)8. 借阅规定9. 失效记录的处理C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 ⼀、⼆⽅ISO/TS16949审核员的资格2. 内审年度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3. 按部门审核检查表4. 审核实施(审核记录表、⾸末次会议记录等)5. ISO/TS16949体系审核报告6.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计划7. 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C2、产品审核1. 产品审核年度分⽉计划(覆盖所有产品)2. 产品审核缺陷分级指导书3. 产品审核报告4. 产品审核QKZ趋势分析5. 导出纠正和预防措施D、持续改进过程(领导推动、全员参与)1. 制定年度优先持续改进计划(注意与纠正措施的区别)¨顾客关⼼的项⽬(质量、成本、交付)¨特殊产品、过程特性2. 成⽴项⽬⼩组采⽤相应统计技术实施KVP项⽬3. 有形、⽆形效果验证4. 开展群众性改进活动(体现全员参与)□品质保证部负责“QCC”□党委⼯作部负责“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综合管理部负责“六改善活动”□产品开发部负责“零缺陷⼯程”5. 最⾼管理层要亲⾃组织,必须营造持续改进的⼯作氛围。

TS16949的审核流程及要点

TS16949的审核流程及要点

TS16949的审核流程及要点审核流程第一步:品质竞争力调查与评估企业的顾客在哪里,品质竞争能力如何;这是贯彻ISO/TS16949依然要做的第一步,而且必须是正确地做。

在这一步的进程中,重点是要理解品质经营的概念与原理;并用SWOT分析法进行企业品质管制体系的评估。

第二步:品质差距与原因评估出顾客的需求与期望,比对企业实际的品质竞争力;得出企业的差距。

要用因素分析法,指导企业查找差距的原因;并用相关的管理方法弥补一些暂时性的技术差距。

对管理、观念等软体方面的差距,实现一一对应提升改进。

在这一步的进程中,主要是瞭解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现代资讯的功能作用;能用差距目标管理法快速提升企业的系统管理。

第三步:体系评估企业能进行实际品质经营状况的评估,确定企业体系与经营对应的一致;突出工作效率在经营中的保证作用。

在这一步的进程中,以组织机构、机制为重点;系统学习ISO9000标准中品质管制体系的功能性原理与概念。

第四步:用ISO9000夯实管理体系与基础不要以为通过了ISO9001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就健全了;实际相当多的企业是形式主义的通过,所以所有企业全部都要返工。

用ISO9000标准来健全企业的品质管制体系,实际上是拾遗补缺的方法来健全自己的体系;根本不是重新建立一个新体系。

第五步:对五个专业子体系进行全面提升ISO/TS16949是ISO9000标准在一个特定行业的深入,结合该行业的特点,整合了相关的多个标准,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

它主要增加的内容有MSA(测量系统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式)、SPC(统计程序控制)、FMEA(失效模式与後果分析)、APQP&CP(产品品质先期策划及控制计画)。

所以在实施中,要突出五个专业子体系的全面提升:1、产品品质先期策划与控制体系(用企业实际语言描述);2、潜在失效模式与後果分析体系(用企业实际语言描述);3、测量系统分析与控制体系(按企业实际描述与讲述);4、统计程序控制体系(按企业实际描述与讲述);5、生产件批准体系(用企业语言描述)。

TS16949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TS16949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 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 的基础。
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 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 ISO9001或ISO1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14
第二部分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步骤
一、审核计划 二、审核准备 三、审核实施 四、审核报告 五、跟踪验证
15
与内部审核有关的标准条款要求
8.2.2 内部审核
组织必须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 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计划的安排(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
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的要求; b)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过程分析
内部审核 流程,活動
谁做?
谁负责:管理者代表、 顾客代表、品质部 谁配合: 各部门
输出
审核结果 纠正和预防措施
绩效测量指标
不符合项及时整改率
19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管理流程图
制订年度内审计划
实施内审
批准
N
Y 任命组长
制订审核实施计划
审核、批准
N
Y 分发实施计划
审核准备
开不合格项报告 分析原因
组织必须审核每个制造过程以确定其有效性。
17
8.2.2.3 产品审核
组织必须按规定的频次,在生产和交付的适当阶 段对产品进行审核,以验证符合所有规定的要求,如 产品尺寸、功能、包装、标签。

ts16949基本流程

ts16949基本流程

ts16949基本流程TS16949是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最高标准。

下面将介绍TS16949的基本流程。

1. 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组织需要确定实施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需要制定质量政策和目标,以确保组织的质量方向与标准要求一致。

其次,需要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适用性,包括确定相关的法规和客户要求。

最后,需要确定指导文件和程序,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阶段。

首先,需要建立和维护质量手册,其中包括质量政策、目标和组织结构等信息。

其次,需要进行流程管理,包括制定和维护流程图、流程文件和工作指导书等,以确保流程的规范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最后,需要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目标的达成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 检查阶段检查阶段是对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估阶段。

首先,需要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核应由经过培训的内部审核员进行,并由独立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

其次,需要进行管理评审,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符合性。

最后,需要进行外部审核,由认证机构进行审核和认证,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4. 改进阶段改进阶段是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阶段。

首先,需要进行非符合品管理,对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其次,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持续改进,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最后,需要进行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的评估,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总结起来,TS16949的基本流程包括规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改进阶段。

通过这些流程,组织能够建立和维护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TS16949各部门审核要点

TS16949各部门审核要点

ISO/TS16949各部门审核要点一、最高管理者审核要点:1、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制订出来的?制订的依据是什么?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2、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的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层级的目标为何?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在限期内达到?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3、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成的质量目标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4、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的?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5、最商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6、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学习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7、顾客投诉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顾客满意呢?8、组织有哪些激励员工的措施?最高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吗?9、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责?10、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持续改进?有哪些地方需要持续改进工作?是否有具体规划?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如何?11、量高管理者是如何控制产品质量的?监控的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12、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绩效?目前采取的手段有效吗?13、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质量?又是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14、组织是否制订了经营计划?哪些人知道公司的经营计划?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经营计划中?15、所有生产过程、各个班级(包括白班和夜班),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人员?当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最高管理者参与了吗?16、当出现质量问题,该信息是否第一时间报告到有采取纠正措施权力管理阶层?17、是否设置了管理代表?管理代表的职责是什么?顾客代表是否参加了组织内一些质量会议或质量活动?顾客代表是否就质量目标、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采纳了吗?二、管理代表审核要点:1、组织是否建立了书面化内部审核程序?内部审核的相关记录是否被维持?2、组织是否对审核的方案进行策划?方案能否考虑到过程的重要性?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3、是否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内部审核是否涵盖了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4、审核员是如何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审核员有无审核自己的工作?5、受审区域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审核员是否跟踪及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有效性?6、是否有制造过程的审核计划?是否已经进行了制造过程审核?审核结果如何?7、组织是否规定了适当频率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对产品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如何?8、管理者代表是如何提升整个组织对顾客需求认知水平的?9、管理者代表是否不定期或定期的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提出了哪些改进的建议?10、当组织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时,管理者代表是否参与了处理?三、文控中心的审核要点:1、是否建立了质量手册?质量手册的否规定了TS16949:2000的范围?是否规定了过程的顺序和过程的相互关系?2、是否建立了书面的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3、是否对TS16949:2000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如何控制?4、文件发放前是否经过批准?文件变更时是否重新评审与批准?5、文件的更改和文件现行版本状态是否能够识别?6、使用场所是否能够得到文件的最新版本?现场有失效文件吗?7、外来文件是否能识别?是否在受控下发布?8、文控中心由于积累知识或法律需要而保留的旧版文件能否识别?9、是否对记录标识,储存,保护,保管期限和处置方法做出了相关规定?11、是否建立了文件总清单?文件总清单是否定期的更换?12、对顾客的工程标准或工程规格,包括顾客提出工程标准变更,是否在不超过两周工作日完成评审,分发与执行?13、是否保存了工程标准变更后,生产实施的日期记录?13、工程变更完成后,相关的控制计划,FMEA等文件是否有作相应变更?14、顾客,法规各当地政府是否规定了某些质量记录的最低保存期限?是否按规定执行?四、行政部/人力资源的审核要点:1、是否建立并维持了书面的培训程序?2、员工能力不够时,是否提供了适当的的培训?培训的有效性有评价吗?3、组织如何来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如何要求员工为达成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有些什么有效措施?4、是否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和代理人员进行了培训?5、是否对影响质量的岗位进行了资格签定?如:内审员,质量控制人员,实验室人员,设计人员,特殊过程人员,关键设备人员,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等?6、有维持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的教育吗?7、有哪些公共设施和生产设备?这些设施设备目前的状况如何?能否满足产品的规定要求?8、设备是否被维护吗?是如何维护的?维护的效果如何?9、产品需怎样的工作环境?这些工作能满足要求吗?组织是如何管理这些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是否考虑到人员的安全?10、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11、本组织的内部沟通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沟通的有效性如何?12、是否有激励员工的措施?是如何支激励员工的?这些激励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过程评估?13、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是否针对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的有效性指定了评价操作?14、当出现公众设施中断,劳工短缺,主要设备故障时,组织是否准备了紧急应变计划?这些应变计划启动后,是否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运行?五、市场部审核要点:1、目前有哪些产品/服务?这些产品/服务的要求是什么?有没有与产品有关的法规法律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如何遵守的?2、在提供产品前,是否对标书,合约或定单进行了评审?评审了那些内容?评审的结果有记录吗?这些记录是否被维持?3、在合同评审时,是否对制造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是事对风险进行了分析?4、有没有口头或其它书面声明的合约或定单?这类合约或定单如何处理?5、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如何处理?变更处理的记录是否被维持?6、组织如何与顾客沟通?有哪些沟通方式?沟通的效果如何?7、有顾客指定的特殊性吗?这些特殊性如何控制?8、通过什么方法来获得顾客感受(满意感受,不满意感受)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分析过吗?是如何来处理有关满意或不满意的?10、是否对顾客满意度进行了持续评价?而不是一年评价一次或两次?11、当接到顾客反馈的信息时是否迅速地通报制造,质量,工程和设计部门?这些信息(如客诉)处理后是否回复客户?12、是否对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13、是否对顾客提供的工装,设备进行了永久性标识?六、设计开发部的审核要点:1、当有新产品的时候,是否有设计和开发计划?2、设计开发是否规定了设计与开发人员的权责?不同小组的组织接口是否理清?3、设计与开发的输入时,是否使用了以下信息,如以往成熟的设计项目,竞争对手的数据与资料,供应商反馈的信息,现场输入评审时是否对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耐久性,维护度,工时和成本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如何?是否对过程设计的区别,形成文件进行了评审?4、设计输入了那些内容?文件在发放前有评审吗?经过批准吗?产品设计的输出是否包含设计FMEAS,可靠性结果,产品的设计的评审结果?5、过程设计的输出是否包含规格和图纸,过程流程图/配置图,过程FMEAS,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过程批准的能力指标?输出时,是否考虑到产品设计输出,生产力,过程能力,质量目标,顾客要求和以往的开发经验?6、在开发的哪些阶阶段段进行了评审?哪些人员参加了评审?评审记录是否被维持?7、在设计与开发的哪些阶段进行验证?谁参加了验证?采用了哪些验证方法?验证结果如何?记录被维持了吗?8、设计与开发的确认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是否按照计划的安排来实施?顾客参加了设计与开发的确认吗?在设计与开发确认的性能试验活动?确认的记录是否被维持?9、在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是否有设计变更?有多少变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变更?变更后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有多大?J是否对变更进行控制?这些变更的记录是否被维持?10、对有专利的设计变更,是否与顾客共同商议并评价变更的影响程度?如果顾客要求,任何产品实现的变更,是否通知顾客?11、对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进行是如何控制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设计更改?12、特殊特性的开发,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控制计划的制定与评审是否经过跨功能小组采用多方论证方式来完成?13、是否对产品的特殊特性和过程参数的特殊需要特性进行了识别?14、特殊特性的符号是否在图纸,FMEA,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上出现,他的的符号是否一致?15、是否制定了对设计与开发阶段的测量标准与方法?16、顾客要求时,是否制定了原形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原型样件的制作是否使用了正式的工装,人员,与供应商?17、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方论证的方法?七、生产部审核要点1、是否对生产各服务的提供进行了策划?策划时输入了什么?输出了哪些文件?2、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是否对这样的过程(特殊过程)实施了确认?过程控制的记录是否被维持?3、当可行时,是否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标识产品?有哪些标识方法?监视与测量后是否有产品状态的标识?能否唯一的识别出来?4、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了哪些防护措施?5、所有的过程操作的员工是否有局面的作业指导书,这些指导书是否在工作场所容易取得?作业指导书能指导作业吗?效果如何?6、当作业开始,材料变更,作业变更时,是否进行了作业准备验证?7、是否对制造过程中的机器设备进行预防性保养?8、在进行工具和和量具设计,制造和全尺寸检验时,组织是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源,如果工装的设计与制造被分包,是否实行分包制?9、是否有易损工装的更换计划?是否对工装进行状态标识,如生产中,修理中,处置中?10、是否排定每天的生产计划?如何临近生产计划的完成?生产计划完成的如何?当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有哪些应急措施?11、组织是否执行了顾客生产批准程序所批准的过程能力?当过程不稳定或过程能力不足时是否提出了适当的反应计划,是否提交顾客批准?12、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是否被执行?13、工具变换,机器维修等重要过程事件是否摘记在控制图上?14、当有外观项目时,是否在外观检查时有充足的照明,标准的样件?是否对从事外观判定人员进行了资格鉴定?15、生产现场的整齐与清洁是否被维持?产品所需求的工作环境(如湿度、温度等物理环境)是否能满足?16、如果有返工作业,是否有返工作业指导书?来指导返工作业?17、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重大质量事故或频繁地发生了一般的质量问题时,生产部是如何处理的?18、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理的?八、质量部审核要点1、如果需要是否有特定产品、专家或合同?如果有是否制定了质量计划?2、是否制定了接受准则,计数值抽样计划的接受准则是“零”吗?如果不是,是否经顾客批准?对影响产品实现的变更,是否进行了评价、验证和确认?3、组织是否确认了需要实施的监视和测量?是否提供了监视和测量的装置?这些装置是否符合产品测量的要求?4、临近和测量装置在使用前是否进行了校准或验证,这些校准能否证明追溯至国家或国际标准?这些记录是否被维持?5、当发现临近和测量装置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是否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6、组织是否对控制计划规定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分析的结果如何?7、测量系统分析是否采用参考手册规定的内容与方法?如果顾客要求,是否采用了顾客规定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8、是否保存在校准的记录?9、是否有内部实验室?实验室地否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如实验室程序、实验室人员、实验室能力等?10、对组织无法试验的项目,可委托外部实验室是否符合ISO17025或得到国家认可?11、在产品成实现过程的哪些阶段对产品的特性实施监控和测量?比如:来料、过程和最终产品?产品测量和临近的记录是否被维持?12、产品是否在全部测量完成,且经过有关授权人员批准后才放行?13、是否按控制计划规定频次进行全尺寸的检验与功能测试?14、全尺寸检查是否进行了设计记录所有零件尺寸的完整测量?15、是否有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规范或标准?16、紧急放行是否有权责人员批准?17、当出现重大事故时,质量部是否有停止生产的权利?质量部开具过《停工生产单》吗?组织是否制定了不合格品控制的措施?18、对于不合格品,采取了哪些处理方式?不合格品被纠正是否进行重新验证?为避免类似不合格品再次发生,是否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19、对于让步使用的不合格品如何控制?是否经过顾客同意?20、当不合格品在交货或开始使用后被发现,是否根据其影响采取了适当行动?21、返工产品有控制吗?如何控制?返工作业指导书和相关人员容易得到吗?22、当产品或过程与目前已经被顾客批准的产品或过程不同时,是否向顾客报告并取得顾客特许或偏差许可?23、组织是否形成纠正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的电动机与步骤?目前组织彩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4、是否制定了预防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与步骤?目前组织采用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5、是否对顾客退回产品进行试验/分析,如何分析?分析之后是否及时报告顾客?退回产品分析的资料是否被保存?26、产品放行,产品交付和产品交付后的活动是否实施控制?是如何控制的?27、是否对产品的系统、子系统、零部件或材料的各层次制定了控制计划?28、对生产散装材料的过程是否制定控制计划?29、是否有试生产控制计划和量产控制计划?如果有设计责任,是否有样件的控制计划?这些控制计划得到很好的执行吗?30、当出现过程不稳定或过程能力不足时是否彩了指定的反应计划?这些采取的反应计划效果如何?31、当有任何的变更影响到产品、过程、测量、运输、供应来源或变更FEMA时,是否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32、当顾客要求时,更新后的控制计划是否提交顾客评审与批准?33、在控制计划中规定的统计技术,组织是否在应用,是如何应用的?九、采购审核要点1、组织是如何初期评价选择供应用商的?初期评价的依据是什么?2、与供应商确定合格关系后,组织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连续评价?连续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是如何对供应商进行连续评价的?3、初期评价与连续评价的记录被维持了吗?4、对独占市场与顾客指定的供应商是如何控制的?控制的效果如何?5、采购文件如何控制?采购文件发放前是否相关权责人员的批准?6、采购产品验证了吗?是如何验证的?验证的准则是什么?是否有未验证的产品而直接投入生产线使用?7、如果组织到供应商处验证产品,这种情况如何控制?产品放行的方法有规定吗?8、对一些水准差的供应商怎样处理?是否频繁的更换供应商?组织是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培训或采取其它方式提升供应商水准?9、如出现合并、收购或加盟的供应商,是否对其ISO/TS16949进行重新评审?10、采购的产品或材料是否符合生产法和销售法律法规的要求?11、是否有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的计划?是否建议所有的供应商在某一期限内必须符合ISO/TS16949:2000的要求?12、是否要求所有的供应商以符合本技术规范为目标?13、对顾客批准的供应商,如何控制?控制效果如何?14、是否对进货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如何控制?控制的方法是什么?控制效果如何?15、是否对供应商的交货质量绩效,退化款、超额运费等进行监控?16、是否要求供应商监控自身的过程绩效?17、当供应商不能准时交货时,是否要求其提出纠正措施?为确保供应商准时交货采取了哪些措施?18、是否有外包过程,是如何控制的?十、仓库审核要点1、是否规定了材料进出的管理办法并遵守?2、是否规定了半成品,成品进出的管理办法并遵守?3、是否规定了产品搬运的方法并遵守?4、仓库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有标识?仓库的工作环境如何?5、在内部过程和交货目的地期间,是否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6、是否建立准时交货的生产计划?7、仓库材料的帐物是否一致?是否定期盘点?8、材料的进出是否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执行了吗?9、为检测产品仓储不良,组织是否按计划周期性的评价库存状况?当发现仓储不良时,如何处理?10、仓库是否制定库存优化的指标?目前库存状况如何?十一、生产计划中心的审核要点1、是否制定了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有哪类生产计划,比如: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2、是如何来监控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当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有哪些应急措施?3、是否有经常性的临时插单?这些临时插单如何处理?4、有无生产库存品,为什么时候有不按定单生产的情况?为什么要生产库存品?5、目前生产计划的完成率是多少?造成生产计划不能完成的原因有哪些?有改进的措施吗?6、有无根据产能工时来指定生产计划?十二、各职能部门共同的审核点1、各职能部门主管是否明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其它部门的组织接口是否明确?2、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是什么?现在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3、各部门是否定期的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采取过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有什么效果?4、各部门地否规定了收集哪些数据和资料?这些收集的数据和资料有分析吗?对分析的结果如何应用的?是否用于持续改进?5、本部门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持续改进?效果如何?持续改进的否包含产品特性,过程参数,价格,服务等?6、本部门下一步打算做什么改进?。

TS16949体系审核要点.

TS16949体系审核要点.

TS16949体系审核要点.TS审核要点一、最高管理者审核要点:1.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幺?是如何制订出来的?制订的依据是什幺?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2.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的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层级的目标为何?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幺?目标是否可以测量?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在期限内达到?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3. 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成的质量目标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4.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幺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的?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5.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6.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什幺途径什幺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7. 顾客投诉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顾客满意呢?8. 组织有哪些激励员工的措施?最高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吗?9.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责?是否建立了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否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规定了过程的顺序和过程的相互关系?2.是否建立了书面的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与培训程序?3. 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如何控制?4. 文件发放前是否经过批准?文件变更时是否重新评审与批准?5. 文件的更改和文件现行版本状态是否能够识别?6. 使用场所是否能够得到文件的最新版本?现场有失效文件吗?7. 外来文件是否能识别?是否在受控下发布?8. 文控中心由于积累知识或法律需要而保留的旧版文件能否识别?9. 是否对记录标识,储存,保护,保管期限和处置方法做出了相关规定?10. 是否建立了文件总清单?文件总清单是否定期的更换?11.对顾客的工程标准或工程规格,包括顾客提出工程标准变更,,是否在不超过两周工作日完成评审,分发与执行?12. 是否保存了工程标准变更后,生产实施的日期记录?13. 工程变更完成后,相关的控制计划,FMEA等文件是否有作相应变更?顾客,法规和当地政府是否规定了某些质量记录的最低保存期限?是否按规定执行?四行政部的审核要点1.是否建立并维持了书面的培训程序?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其能力是如何识别的?识别的依据是什幺?2. 员工能力不够时,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培训?培训的有效性有评价吗?3.组织如何来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如何要求员工为达成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有些什幺有效的措施?4. 是否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和代理人员进行了培训?5.是否对影响质量的岗位进行了资格鉴定,如:内审员,质量控制人员,实验室人员,设计人员,特殊过程人员,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量具校验人员,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的等?6. 有维持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吗?7.有那些公共设施与生产设备?这些设施设备目前的状况如何?能否满足产品的规定要求?8. 设备是否被维护吗?是如何维护的?维护的效果如何?9.产品需怎样的工作环境?这些工作能满足要求吗?组织是如何管理这些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是否考虑到人员的安全?10. 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11. 本组织的内部沟通有那些方式?这些方式沟通的有效性如何?12.是否有激励员工的措施?是如何去激励员工的?这些激励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过程评估?13.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是否针对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的有效性指定了评价操作和过程效果的方法?14.当出现公共设施中断,劳工短缺,主要设备故障时,组织书否准备了紧急应变计划?这些应变计划启动后,是否确保准时交货?五市场部的审核要点1.目前有哪些产品/服务?这些产品/服务的要求是什幺?有没有与产品有关的法规法律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如何遵守的?2.在提供产品前,时否对标书,合约或定单进行了评审?评审了那些内容?评审的结果有记录吗?这些记录是否被维持?3. 在合同评审时,是否对制造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是否对风险进行了分析?4. 有没有口头或其它书面声明的合约或定单?这类合约或定单如何处理?5. 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如何处理?变更处理的记录是否被维持?6. 组织如何与顾客沟通?有哪些沟通的方式?沟通的效果如何?7. 有顾客指定的特殊性吗?这些特殊性如何控制?8.通过什幺方法来获得顾客感受(满意感受,不满意感受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分析过吗?是如何来处理有关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9. 是否对顾客满意度进行了持续评价,而不是一年评价一次或两次?10.对于在组织控制下的顾客财产是如何管理的?当发生异常时,是否第一时间报告顾客?异常报告的记录是否被维持?11.当接到顾客反馈的信息时,是否迅速地通报制造,质量,工程和设计部门?这些信息(如客诉处理后是否回复客户?12. 是否对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13. 是否对顾客提供的工装,设备进行了永久性标识?六设计开发部的审核要点1. 当有新产品时,是否有设计和开发计划?2. 设计开发是否规定了设计与开发人员的权责?不同小组的组织接口是否理清?3.设计与开发的输入时,是否使用了以下信息,如以往成熟的设计项目,竞争对手的数据与资料,供应商反馈的信息,现场问题报告等?在设计输入评审时是否对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耐久性,维护度,工时和成本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如何?是否对过程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了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了评审?设计输入了那些内容?文件在发放前有评审吗?经过批准吗?产品设计的输出是否包含设计FMEAS,可靠性结果,产品的特殊性产品的定义,产品设计的评审结果?5.过程设计的输出是否包含规格和图纸,过程流程图/配置图,过程FMEAS,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过程批准的能力指标?组织在进行过程设计输出时,是否考虑到产品设计输出,生产力,过程能力,质量目标,顾客要求和以往的开发经验?6. 在开发的哪些阶段进行了评审?哪些人员参加了评审?评审记录是否被维持?7.在设计与开发的哪些阶段进行验证?谁参加了验证?采用了哪些验证方法?验证结果如何?记录被维持了吗?8.设计与开发的确认在什幺情况下进行?是否按照计划的安排来实施?顾客参加了设计与开发的确认吗?在设计与开发确认时,是否跟踪了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确认的记录是否被维持?9.在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是否有设计变更?有多少变更是什幺原因引起的变更?变更后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有多大?是否对产品寿命期间内的变更进行控制?这些变更的记录是否被维持? 10.对有专利的设计变更,是否与顾客共同商议并评价变更的影响程度?如果顾客要求,任何产品实现的变更,是否通知顾客,并得到顾客的同意?11.对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进行是如何控制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设计更改?特殊特性的开发,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控制计划的制定与评审是否经过跨功能小组采用多方论证方式来完成?13. 是否对产品的特殊特性和过程参数的特殊特性进行了识别?14.特殊特性的符号是否在图纸,FMEA,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上出现,他们的符号是否一致?15. 是否制定了针对设计与开发阶段的测量标准与方法?16.顾客要求时,是否制定了原形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原型样件的制作是否使用了正式的工装,人员,与供应商?17. 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方论证的方法?七生产部的审核要点1. 是否对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进行了策划?策划时输入了什幺?输出了哪些文件?2.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是否对这样的过程(特殊过程实施了确认?是如何确认的?特殊过程控制时的记录是否被维持?3.当可行时,是否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标识产品?有哪些标识方法?监视与测量后是否有产品状态的标识?当有追溯要求时,能否唯一的识别出来?4. 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了哪些防护措施?5. 所有的过程操作的员工是否有书面的作业指导书,这些指导书是否在工作场所容易取得?作业指导书能指导作业吗?效果如何?6. 当作业开始,材料变更、作业变更时,是否进行了作业准备验证?7. 是否对制造过程中的机器设备进行预防性保养?8.在进行工具和量具设计、制造和全尺寸检验时,组织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源,如果工装的设计与制造被分包,是否实施了控制?如何控制? 11.是否有易损工装的更换计划?是否对工装进行状态标识,如生产中、修理中、处置中? 12.是否排定每天的生产计划?如何监控生产计划的完成?生产计划完成的如何?当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有哪些应急措施? 13.组织是否执行了顾客生产批准程序所批准的过程能力?当过程不稳定或过程能力不足时是否提出了适当的反应计划,当顾客要求时,该计划是否交顾客批准? 14. 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是否被执行? 15.工具变换、机器维修等重要过程事件是否摘记在控制图上? 16.当有外观项目时,是否在外观检查时有充足的照明、标准的样件?是否对从事外观判定的人员进行了资格鉴定? 17.生产现场的整齐与清洁是否被维持?产品所需求的工作环境(如湿度、温度等物理环境)是否能满足? 18.如果有返工作业,是否有返工作业指导书?来指导返工作业? 19.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重大质量事故或频繁地发生了一般的质量问题时,生产部是如何处理的? 20.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理的?待续……。

【TS16949体系审核】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7p

【TS16949体系审核】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7p
图示: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
关于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做到以下工作:
一、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1、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清单;
2、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及相关责任;
3、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标识、分发、回收、借阅、更改、存档等(不一一赘述)
1、内审计划(含年审计划和实施计划)
2、内审报告;
4、不符合项的纠正、预防措施和效果验证;
5、产品审核计划;
6、产品缺陷审核报告;
7、持续改进的过程;
8、实施KVP项目、开展QCC活动等,营造持续改善的氛围;
9、管理评审的计划、输入、输出、报告等;
四、不合格品的控制
4、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文件的管理和使用;
5、定期检查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
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记录
1、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记录清单;
2、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记录的标识、存档、储存、电子档管理、借阅、失效等管理;
三、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实验和检验的四种状态规定;
2、各种检验状态标识的管理责任;
3、不良品的判定权限、依据以及反应计划等;
五、测量仪器的控制
1、计量仪器管理人员资格、责任、权限;
2、计量仪器的台账、检定计划、检定记录、保养制度、管理规定等。
以上是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的一些解答,供大家做参考,如果对于TS16949体系仍有疑问,您可登陆盈飞无限官网资讯中心了解详细内容。
【TS16949体系审核】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

TS16949审核前需准备的事项(范本)(共五则范文)

TS16949审核前需准备的事项(范本)(共五则范文)

TS16949审核前需准备的事项(范本)(共五则范文)第一篇:TS16949审核前需准备的事项(范本)TS16949审核前需认真准备的事项:1.所有工作现场(所有车间、仓库、实验室/检验现场)必须提前一天打扫清洁干净、整齐;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摆放整齐,通道通畅、划线清晰;所有产品/材料均标识/状态/批号清楚。

2.审核当天生产量可减少,以达成生产井井有条,所有相关工作指导书必须放置工作现场,人员必须配上岗证上岗。

以下是审核前必须符合或有的最低要求:1、质量方针公告/意义解释2、2012年公司战略计划(经营计划)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3、各部门统计本部门的绩效指标定期检讨4、2012年内部审核资料完整(过程方法)5、2012年管理评审资料完整6、2012年产品审核/过程审核资料完整7、2012年合同/订单评审资料汇总8、2012年合格供方名单/相关资料汇总10、2012年检验记录(进料检验记录、首检/过程巡检记录、最终检验记录相关资料)归档11、2012年设备保养计划/执行,设备故障统计分析,及相关措施。

特种设备的年检。

关键设备的易损件安全库存表。

12、2012年顾客满意度计划/执行/统计分析及改善13、2012年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计划/执行(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考核资料及证书的整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规定,各岗位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14、2012年检测仪器校正计划/执行15、每月缺陷收集/优先减少计划16、不合格品评审处理单(填N张以上)17、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填X张以上)18、持续改进单/合理化建议(分别填4/2张以上表格即共6个案例)19、防错措施列举20、APQP/PPAP资料汇总完整21、采购供方材料100%供货追踪记录,新供方的开发评审的完整资料。

22、所有供方的交付实际表现的监控(每月)23、公司产品100%交付记录24、各部门记录收集/汇总/归档25、X-R/ P图(2012年每月X张)26、文件受控清单/分发收回/作废记录完整,技术文件发放/回收/作废记录27、仓库整理、每月单据(出入库)收集、归档28、8D报告(填X张以上29、员工满意度/员工激励措施(机制)资料完整30、生产计划制定依据,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分析,及重大延误的整改措施31、每月质量损失成本的统计分析32、顾客投诉汇总分析及整改资料33、作业文件执行情况检查,有效性的检查以及与CP的一致性检查和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16949体系审核】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
关键词:TS16949体系审核
导语:TS16949是国际汽车行业的一个技术规范,其针对性和适用性非常明确:此规范只适用于汽车整车厂和其直接的零配件制造商,那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要讲究方法的,首先要用多角度论证的方法用到各项工作当中,要善于协调横向的职能部门;其次要抓住整个管理系统,落实“层层责任制、定期评审”的思路和方法;再次是要做好贯标的宣传引导工作,将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深入到所有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脑海里;好了,讲了这么多,让我们来看一下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
图示: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
关于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做到以下工作:
一、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1、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清单;
2、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及相关责任;
3、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标识、分发、回收、借阅、更改、存档等(不一一赘述)
4、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文件的管理和使用;
5、定期检查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
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记录
1、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记录清单;
2、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记录的标识、存档、储存、电子档管理、借阅、失效等管理;
三、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内审计划(含年审计划和实施计划)
2、审核实施检查记录表;
3、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4、不符合项的纠正、预防措施和效果验证;
5、产品审核计划;
6、产品缺陷审核报告;
7、持续改进的过程;
8、实施KVP项目、开展QCC活动等,营造持续改善的氛围;
9、管理评审的计划、输入、输出、报告等;
四、不合格品的控制
1、实验和检验的四种状态规定;
2、各种检验状态标识的管理责任;
3、不良品的判定权限、依据以及反应计划等;
五、测量仪器的控制
1、计量仪器管理人员资格、责任、权限;
2、计量仪器的台账、检定计划、检定记录、保养制度、管理规定等。

以上是TS16949体系审核品管部要准备哪些工作的一些解答,供大家做参考,如果对于TS16949体系仍有疑问,您可登陆盈飞无限官网资讯中心了解详细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