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视阈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

合集下载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蕴含的日本传统文化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蕴含的日本传统文化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蕴含的日本传统文化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摘要:本文试图借用研究日本国民性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菊与刀》的研究观点来解读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蕴含的日本传统文化。

同时,尝试提出自己关于反思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动画电影文化特征反思日本动漫包括漫画(漫画,manga)以及以其为蓝本的动画(animation)产品,脱胎于日本传统的绘画艺术,在近代借鉴西方漫画技法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电视制作技术和动画影片制作水平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动漫已成为最能够代表现代日本的文化载体。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首映,创下约2350万观影人次和304亿日元的票房收入,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同时获得2002年52届柏林电影金熊奖,200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唱片奖,毫无疑问《千与千寻》成为日本动漫文化的代表作。

《千与千寻》围绕一个名为千寻的10岁小女孩在灵异世界的经历而展开。

千寻和父母一起在森林里迷了路,父母由于偷吃食物变成了猪,千寻为了寻找父母来到了一个有着各色各样神灵的神秘小镇,为了生存,千寻替魔女汤婆婆工作,在这期间,她结识了小白、锅炉爷爷、小玲、无面男等朋友,在众人的帮助下千寻度过了一个个难关。

最后,汤婆婆终于履行诺言放走他们一家三人。

通过千寻的一段特殊经历,讲述她独自承受生活的压力,战胜种种困难,在感受了友爱、亲情之后,认识了自我的价值,获得了自我成长的过程。

电影向人们展示了日本传统民俗和民族性格,营造了富有神秘东方气息的民俗文化和神怪世界。

电影也反思了现代工业社会对大自然、人类的影响。

一、独具特色的日本传统文化(一)矛盾的民族性格结合研究日本国民性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美国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曾指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日本人……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没有任何过渡,却能够理所当然地并存,尖锐而和谐的矛盾。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当代大学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当代大学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当代大学教育胥梅(西北大学法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

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一、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精华(一)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尊师重教的风气孔子说:“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或说为十五岁以上能够自己“束发修饰”的、或说为自己送上十条干肉作学费的,孔子都愿意给予教诲。

孔子的教育对象不分种类、贵贱、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学习的都收为子弟。

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及《孔子家语》《论语》的记载,有姓名可查的,有80人。

颜回是平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路、子张、原宪、曾子、樊迟均为平民。

公冶长,坐过牢。

颜涿聚是“梁父之在盗”。

这些有罪之人,孔子也收了。

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

“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为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为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优秀范文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历史意义的课题,需要中华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其现代化,这是一个亟待解决历史意义重大的课题,百年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无不在为这一课题而奋斗终生。

其实,不论我们思考研究的结论如何,传统文化都走在其现代化的路上,所以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更显急迫,只有搞清楚这一问题,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清楚,自由度才能越大,才能避免走弯路,甚至回头路,有效的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健康发展。

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多种关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思潮,都曾在不同方面产生了好的和坏的影响,在当代学者中我最佩服和赞同邓晓芒教授的观点。

中国思想文化能否完成系统创新,从传统中转换出来,用创造性的历史工作,把中国真正引向世界,完成绵延百年却尚未完成的课题,是否构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那么要如何重新解读?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进行自我批判,以了解自身的限度,图谋克服和超越之道,而这种自我批判,又只有建立在对外来文化,尤其是与中国文化具有最大反差的西方文化的透彻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如果只是一头扎进传统中,我们现代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越古人的,更谈不上去实现什么现代化了。

继承五四,超越五四,从国民性批判提升到人性批判,把启蒙思想从一种救国方略提升为国人必备的一种普遍人性素质。

启蒙并不是一场运动可以一劳永逸地达到目标,而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哲学生活,,在这种态度,精神气质或哲学生活之中,对我们所是之内涵的批判同时也成为关于强加给我们的界限的历史考察,成为逾越这些界限的可能性的实验。

当这样一种启蒙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相碰撞相结合,深刻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注入民族血液,融入中国文化,我想“自强不息”这一传统文化元素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其现代化,中华民族的而精神面貌也就会焕然一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

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

各种观点十分活跃。

"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

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

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一)重视伦理道德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

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

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在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受到了深远的影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国内广泛传播和接受。

本文将对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探讨,了解当时教育改革的动态。

一、前言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时期。

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教育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

二、道德教育与国民精神道德教育被视为民国时期教育的重中之重。

当时的教育家们认为,培养出品德高尚、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国民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因此,道德教育成为了民国时期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家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

其中,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学生被要求坚守道德准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此外,学校也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组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实用教育与职业教育民国时期,实用教育和职业教育受到了广泛重视。

教育家们普遍认为,传统教育离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有所脱节,亟需改革。

为此,教育家们尝试推行实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学校开设各种实践课程,如实验课、实习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许多职业学校相继成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培训机会。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四、女性教育与儿童教育在民国时期,女性教育和儿童教育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

传统上,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教育的机会有限。

然而,在民国时期,女性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女子学校相继兴起,为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家们主张给予女性更多的教育资源,提高她们的素质。

与此同时,民国时期也加强了对儿童教育的关注。

为了培养下一代的有用人才,学前教育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成为了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幼儿教育专家。

五、综合实践教育与思维教育民国时期,综合实践教育和思维教育也开始兴起。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

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有两点重要思想:1、“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

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文化体系一样,既有它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它消极、落后的一面。

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给后人的文化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而后人总要对前人创造的成果进行重新审视,通过反复的筛选,作出明智的抉择。

传统文化给今天以启示,又必须不断接受现实生活的选择。

同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毛泽东更倡导“推陈出新”,没有创新,传统文化就丧失了生命力,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

只有对同现代文明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新,才有可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另外,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本国文化,扬长避短,融合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而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主要有这几点: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进行探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多种哲学思想体系,以及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承载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强调仁爱、孝道、忠诚、礼貌等道德规范,主张仁义道德、礼教知识以治国平世。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关系、家庭美德、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和谐之美。

道家思想则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身心合一、心灵宁静。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追求生活方式的简朴自然,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内心平和与自然之道的向往。

佛家思想源自印度,经过中国的传承和发展,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佛家强调慈悲、智慧、般若,主张禅定与悟道,它对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启迪了众多的文人学士、文化大家的心灵境界。

除了哲学思想之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体现在礼仪文化、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

中国的传统礼仪讲究礼貌、与人为善、尊重长辈、尊重师长,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家庭关系。

中国的文学艺术,如诗词歌赋、绘画雕塑、戏剧文化等,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与智慧,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传统。

中国的传统音乐舞蹈则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神韵,代代相传,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伦关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也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社会的一种态度,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深刻理解人文精神,还可以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首先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思想,分析了其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探讨了传统文化如何在研究生课程设计中发挥作用,并提出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方案。

文章还探讨了推动传统文化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实践路径探索与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强调了传统文化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之路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思想、综合素质培养、课程设计、应用、实践路径、案例分析、促进作用、中国国情、教育之路。

1. 引言1.1 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综合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人文素质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良好社会公民的基础。

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帮助研究生拓展视野,增强综合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升研究生的人文修养。

传统的人文素质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的优秀研究生。

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生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更加自信、自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

推动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
1 2 3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胡适认为教育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 文化的责任,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精 髓和价值。
促进社会文化进步
胡适认为教育应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培养具有先进思想和观念的人才来推动 社会的进步。
引领时代思潮
胡适认为教育应该引领时代的思潮和发展方向 ,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 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3
胡适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在中国现代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的思想 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和 改革的必要性,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时,他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 的教育和社会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 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2 胡适国民性改造 思想的核心内容
胡适的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与他的生活经历和学 术研究密切相关。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深入接触了西方文化 ,对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国民性改造的定义与目标
国民性改造是指通过对国民的教育和引导,改变其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 行为习惯等,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胡适认为,国民性改造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平等意识、 科学精神和法治观念的现代公民。
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胡适提倡新文化和新教育,主张教育平民化、实用化和科学化,对于当代教育而言,需要 更加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未来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教育的共同发 展。
胡适主张实用主义,认为实用主义可以推 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反对空洞的理论 和抽象的概念,主张用实际的效果来衡量 事物的价值。

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

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

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摘要】文化强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国文教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前国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此,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国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与当下社会需求相匹配。

国文教育也应与国际交流相结合,开阔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文教育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国文教育将为我国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关键词】文化强国、国文教育、教育改革、文化传统、社会需求、国际交流、作用、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国家需要重视国文教育,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

国文教育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国家文化传统的基础,也是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国民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国文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加强国文教育,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国文教育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国文教育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国文教育不仅传授文字、语言和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

国文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国文教育的地位不可小觑。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国文教育也是培养国民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文教育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近年来中国文化研究概况述评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近年来中国文化研究概况述评

作者: 王和
出版物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
页码: 25-36页
主题词: 中国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民性;中国文化研究;民族文化;外来文化;民族心理;人文思想;中国社会科学
摘要: <正> 一般来讲,一个文化运动或重视研究文化的思潮的兴起,必然包含有对自我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再估价的内容;这种思潮兴起本身,就是固有文化处于转变和迅速发展时期的一种表现。

我们感觉:中国目前就正处于这样一个'文化转变期'。

这一点也许现在还比较模糊,相信几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就会很清楚。

一、研究的起因从世界和中国的历史来看,一个民族或国家对自我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再估价,大致是基于三种原因: 第一、由于自身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条件的。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社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对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古代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均居于领先地位。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依然承袭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各国,甚至落到被动挨打的地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作用。

文化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相反,则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直到现在,部分传统思想仍然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发展。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今天,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主要对文化的涵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做出界定;第二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历时态考察,主要从五四时期我国思想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伦理观、海外新儒家的主张以及国内学界的见解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共时态分析,第一小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主要论述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思想,第二小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主要讲传统文化中阻碍现代化事业但仍然影响当代中国的思想,从而得出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观点;第四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论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传统文化现代化中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根基矛盾冲突协调发展【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G122【DOI】:CNKI:CDMD:2.2008.048958【目录】:•摘要5-6•Abstract6-10•引言10-11•第1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20• 1.1 文化的涵义11-14• 1.2 传统文化的意蕴指向14-16•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16-20• 1.3.1 重视伦理道德16-18• 1.3.2 倡导和谐统一18• 1.3.3 追求稳定18-19• 1.3.4 强调以人为本19-20•第2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历时态考察20-33• 2.1 五四时期我国思想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20-23• 2.1.1 陈独秀激进主义的文化观20-21• 2.1.2 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21-22• 2.1.3 胡适的“全盘西化”论22-23• 2.2 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伦理观23-27• 2.2.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24-25• 2.2.2 马克斯·韦伯对儒教伦理与西方宗教伦理的对比研究25-27• 2.3 海外新儒家的主张27-31• 2.3.1 杜维明的新儒学思想及其特点28-29• 2.3.2 刘述先的新儒学思想及其特点29-30• 2.3.3 余英时的新儒学思想及其特点30-31• 2.4 国内学界的见解31-33•第3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共时态分析33-40• 3.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根基33-36• 3.1.1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与现代化33-34• 3.1.2 注重人格尊严、强调道德自觉的主张与现代化34-35• 3.1.3 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与现代化35• 3.1.4 以义为重的义利观与现代化35-36• 3.1.5 尊崇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与现代化36• 3.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36-40• 3.2.1 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经济发展观与现代化的冲突37• 3.2.2 根深蒂固的血缘宗法思想与现代化的冲突37-38• 3.2.3 传统道德观与现代化的冲突38• 3.2.4 淡薄的法制观念与现代化的冲突38-39• 3.2.5 严重的守旧意识与现代化的冲突39-40•第4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40-48• 4.1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40-44• 4.1.1 从唯古崇古到锐意创新的文化价值取向40-41• 4.1.2 从均平思想到层级富裕思想的经济价值取向41-42• 4.1.3 从官本位到多元化的政治价值取向42-43• 4.1.4 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的道德价值取向43-44• 4.2 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4-48 • 4.2.1 创新传统民本思想,推进社会民主法治化44-45• 4.2.2 实现传统“义分则和”思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45-46• 4.2.3 弘扬“以诚载道”的传统,建立仁爱互助的人际关系46• 4.2.4 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使社会充满活力46 • 4.2.5 倡导传统“和合”文化,实现社会安定有序46-47• 4.2.6 阐释“天人合一”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7-48•结论48-49•参考文献49-52•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52-53•致谢53-54•研究生履历54。

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发展趋势作为一个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往往被注重尊崇,而在当今日渐开放的社会中,传统文化也在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通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家庭观念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强调严谨的家教、敬老爱幼、男女有别等等,这些观念对于培养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至关重要。

今天,尽管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价值在社会中依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2. 语言文字汉字是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它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汉字文化传承了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体现了固有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

今天,虽然汉字已经被替代了一部分,但是仍被大部分中国人所使用,它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力量。

3. 传统文艺传统文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

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五音十三弦的古琴,再到京剧、杂技等艺术形式,这些文艺形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文艺的传承与发展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下遭到了挑战,但是它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 国家层面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直非常重视。

政府一方面加大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资助力度,另一方面强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监管,例如整顿市场,“一票难求”的古董艺术品,不断修复古建筑,打击非法盗掘文物等等,这些举措均是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2.弘扬文化精神,推动文化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需要发扬其文化精神,推动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创新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例如文学创作,可以将大量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成分引入到现代文学,在文学创作中加强古籍知识的渗透,丰富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

国民性理论与中国文学现代性

国民性理论与中国文学现代性

国民性理论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作者:郝鑫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7期摘要:“国民性”是英语“national character/ national characteristic”的日译,也被译为民族性或国民的品格。

国民性理论最初(晚清时期)是被作为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理论而引入国内的,因此国民性理论是推动中国历史朝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的一大动力。

关键词:国民性;现代文学;鲁迅[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1一、国民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欧洲国家将国民性作为理解人类差异的首要准则,以帮助其建立种族和文化优势,作为征服东方国家的理论依据,但另一方面国民性理论却使得被征服国家丧失了发言权。

因此从晚清“国民性”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开始将其作为基础对民族国家未来的问题进行了诸多的思考。

其中以梁启超为代表,他在《新民说》中提出的国民性改造问题。

当然,当时有许多像梁启超一样的知识分子,也都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批评欧洲国家的同时,又不得不屈从在欧洲人用来维系自身种族优势的话语—国民性理论,因此有关国民性的说法也是有褒有贬的。

在1911年前后有大量文章都不同程度的讨论了这个问题,且代表作品有:《论中国之民族气质》(1919)、《论中国国民之品格》、《中国国民性及其特点》(1917)等,而这些作品目的就在于试图以对民众的启蒙来实现国家的崛起,例如蔡元培就指出中国的国民缺乏自我意识,必须通过启蒙教育唤醒他们。

而国民性理论也同时给了梁启超、鲁迅等作家提供了一套强有力的自我批判语言,同时也肩负起改造中国国民性的历史重任。

二、鲁迅与国民性改造晚清时期,无数知识分子都在救国的道路上苦苦探索中国极弱的原因,他们最终都将目光投向“国民性”,鲁迅就是其中之一。

鲁迅认为中国人的病根已经不在于身体,在于精神层面的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这些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我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教育。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要有公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等品德。

这对现代教育起着积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因此在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正、正直、宽容和忍耐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教育。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是崇尚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家庭的价值观念。

这个传统价值观对现代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都存在着家庭关系紊乱以及缺乏家庭纽带的问题。

通过强调孝道教育,教导学生尊重家庭和父母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家庭责任和家庭观念,增强学生的家庭关系意识。

再次,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思维方法的培养。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包括论证、分析、综合等等。

这些思维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信的培养。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有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等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的重要素材。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加深对自己文化传承的认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自己文化身份认同的自信心。

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教育、孝道教育、思维方法培养以及文化自信的培养,都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育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学生在接受现代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受益于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文化瑰宝,而在外来文化不断侵袭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
三、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诗言志、文载道,诗词本身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抑扬顿挫富有韵律,因而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学生的心灵塑造与情操陶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四、课堂渗透,陶冶情操
六、创新教学情境,传承传统文化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不应该仅仅使用一种途径进行传承,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到良好的熏陶。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空间教学情境,在教室后面的小黑板或者墙壁上张贴一些古代名人的画像以及其代表作,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接受有效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创设音乐情境,在学习《明月几时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听一下王菲的同名歌曲。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唯美的意境中学习古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教学。教师还可以创设一种影像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影像资料,增强学生的理解,提高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小学语文课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开展与传统文化的对话。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及时反馈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 结果,及时反馈教学情 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 法,不断提高传统文化 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06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应用中的实践案例
CHAPTER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经典诵读
通过朗读、背诵经典诗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 的兴趣和语感。
故事讲解
讲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增加文化积淀。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助 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 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传统文 化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跨文 化交流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可以推动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教育方法 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促进跨文化交流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多 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03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CHAPTER
传统文化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
经典诵读课程
许多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 通过让学生诵读古代经典文献, 如《论语》、《大学》等,以培 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选修课程
在校园内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朗诵等,营造浓厚的 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梳理文化资源
01
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挖掘其中具有教育价值
的内容,为教育应用提供丰富的素材。
开发特色课程
02
根据教育资源的特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文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分别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学而优则仕”“非所宜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出批判性的分析,启发大家重新思考传统文化与我们未来的关系,通过理性做出判断,更好的让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社会。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开始越发的关注精神生活,越发关注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说大义,谈古今。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必然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第一,“学而优则仕”儒家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两千年之久,它的理念即便是仅为知识分子学习,也早已渗入民间,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社会。

西方的封建制度[注: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

]中,君王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直接的统治整个国家,更多的是自己封地的领主和其他领主效忠的对象。

这一结构的先天缺陷就是国家结构松散,且君主缺乏人才参与国事,导致战事的频发,生产力发展落后。

相比而言,中国的封建制度在文官的选取方面远远优于同时期的西方。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普通人通过读书,通天文,晓地理,得治国安邦之术,而后辅佐君王。

它一方面是高度大一统的体现,另一方面,确实是聚拢全国人才的有效方法:君主完全掌握国家的一切,朝廷作为权利中枢集中管理国家,国家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所需的人才来辅佐君王,这一切使得我们国土可以很辽阔,人民可以相对长期的处于战乱较少的状态下,集权统治使得一切都更加平稳。

民众通过读书获得才能,在施展才能的同时获得地位,这样,官在民众中的地位就高于常人,也就形成了“官本位”。

“官本位”的思想使得民众阶层,包括普通的地主阶层与统治阶层越发分化。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涵盖了伦理道德、教育教化、艺术美学等各个方面。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中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本文将从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的内涵、历史演变和现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的内涵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强调了审美与教化的联系,认为审美过程是一种对心灵的教化,通过审美的过程,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修养和升华。

传统审美教化思想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注重人的修养。

这种思想认为,人的内在修养是审美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通过不断地审美修养,才能培养和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和艺术情趣,使人产生美好情感和价值取向。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强调教育的作用。

这种思想认为,审美教化是一种教育过程,可以通过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

也可以通过美的教育,使人具有美的情感和美的品味,培养人的美好品性和高尚品格。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注重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

这种思想认为,审美教化是一种文化传统和价值传递,可以通过对美的追求和表现,传递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美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和文化精神。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可以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等方面来说明。

道家文化也对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家文化强调心灵的升华和自然的和谐,认为审美是一种超然的体验,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和融合,感受自然之美,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不仅在古代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通过对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可以增强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文化繁荣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性视阈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李巧玲1李继宏2(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以其博大精深对国民性产生极大影响。

本文通过探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国民性,寻求现代教育改革的立足点,以期站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促进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的转型。

关键词:国民性;传统文化;现代教育一、传统文化及其特征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历史悠久而被世界称颂,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中国特有的环境之下,深深扎根于中国的黄土地,主要特征如下:(1)强烈的民族性。

它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其他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

(2)内容的完整性。

我国传统文化历时五千年,体系完整庞大,保罗了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自然科学思想,还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以儒家为主体的对外的兼容性。

文化成分方面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多种成分而形成。

(4)永久的传承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历经选择和过滤,仍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永不停止地传承下去。

[1]虽然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演绎, 中国传统文化却仍然保持某种同一性的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国人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理论基础。

它能融入到国人的心理、思维、道德、审美、生活等一切活动中,发挥着程度不同、功能不一的社会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心理个性、人格、价值观念的发展方向。

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他们认识、了解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教育。

[2]二、中国的国民性国民性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

国民性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

每个国家的民族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它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发生重大影响。

下面简要分析一下我国国民性的主要特点:(1)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

古代中国人把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份内事,把治国平天下当作自己的崇高追求,这主要是受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缺乏公心,“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中国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事大多漠不关心。

作者简介:1李巧玲(1988.01--),女,硕士,河南开封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2李继宏(1963.09--),男,山东阳谷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等。

(2)道势兼顾的人格两重性。

大多数古代知识分子善于权衡,采用兼及双方的中庸之道来应对道与势的选择:对君主保持敬畏,但又不践踏道的原则,这就是中国旧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3)主体意识的泯灭。

无论是从道德还是从势其本身都是以取消独立性提倡依附性为前提,区别在于,一个是依附于封建政治伦理道德原则,另一个是依附于君主的权势,这种依附性势必是古代知识分子主体意识泯灭的根本原因。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典型代表。

尽管如此,在传统文化的包袱及政治上的专制下大多数的知识分子的人格仍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独立性。

[3]另外,中国国人还具有勤劳节俭、讲究礼貌、知足常乐和孝悌仁爱的特点。

例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管子.牧民》)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待劳动及个人生活的态度,要求人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是中国“礼仪之邦”的写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孝顺父母,兄弟和睦,尊已爱人,这是中国老百姓对待亲朋好友的原则。

三、现代人及现代教育转型(一)现代人现代人即当今时代的人,在我国历史上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人。

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转型社会中的国民心态危机”,这一危机主要呈现出以下四种倾向:(1)“物欲化”倾向。

现代人的金钱观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2)粗俗化倾向。

人们在这种倾向中渐渐失去了好好做人的勇气,只能“入乡随俗”地说粗话、做粗事。

(3)“淡漠化倾向”。

无私的助人为乐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搀扶摔倒老人都需要写入法律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4)躁动化倾向。

统计显示现代人经常感觉急躁、浮躁甚至躁郁,做事没有恒心、不安分,缺乏理智,做事往往带有盲动性的特点。

总之,“转型社会中的国民心态危机”是一种新的国民性迷失,国人正义感、责任感淡化,荣辱观、是非观混淆,公德心减弱,个人行为失范。

(二)现代教育转型所谓现代教育,就是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

现代教育主要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表现为现代需要提倡和应用的教育思想、制度、管理体系、内容、方式、方法等。

首先,现代教育需要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并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满足全民学习的需要。

精髓之处在于: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化,强调学生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我们的传统教育如何才能顺利地转向现代教育?在教育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从立足传统这一时代创造的起点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汲取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构造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重的教育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为未来作准备的,它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更是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

我国的传统文化富含生命哲学,是富含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有所思考的人文主义文化。

因此,它是孕育、陶冶和训练人类思维素质的重要源泉。

[4](2)教育观念的“中庸之道”。

教育观念、教育口号切忌极端化,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我国教育曾经深受影响。

在教育改革的问题上应尽量权衡利弊,多一些“中庸之道”;少一点理想色彩,多一点切实行动。

(3)借鉴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德育模式。

传统德育的基本模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描述了一个由内圣而外王的人格递次成长、实现的步骤和过程,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保持了逻辑上的贯通性和结构上的完整性。

[5]而现代德育目标大而空,内容上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社会伦理道德甚至还有法律教育等,方法上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严重违反了道德上知情意行浑然一体的规律性。

另外,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隔阂,也是造成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

所以现代学校德育改革可借鉴传统德育的模式,加强家庭德育的一贯性,协调学校与家庭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增强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6](4)对师生及学习的启示----教师不应是传授知识的“严师”,而应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师生双方应在人格上相互平等,生活上相互关心,教学上互相学习。

学习的内在价值要高于其工具性价值,我们应发扬古人的学习态度,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

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观念令人担忧。

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立志(信仰)是第一要义。

这是传统德育给予我们的又一启示。

四、结束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但是,发展绝不能以民族精神走向崩溃为代价。

“振兴中华”当然需要振兴经济,但更包含着民族精神的振兴,包含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弘扬,并在时代不断进步中逐渐丰富和发展,这才是“振兴中华”的精神上的立足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丢掉,教育的现代化转型亟需借鉴其精华之处。

总之,在教育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个,应时刻坚守小平同志的教导,“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地方忍耐一些,甚至牺牲速度,也要把教育的问题解决好。

”参考文献:[1] 周岩.我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教育导刊.1997( 8-9期合刊):32[2] 倪怀庆.关于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3):77--82[3] 赵剑英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 冯发扬等.著土思维[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5] 欧阳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9(9):27[6] 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12National Vis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modern educationLi Qiaoling Lijihong(Liaocheng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tific Institute, Shandong Liaocheng 252000 )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in content, with its broad and profou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national character.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national charact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seek a foothold for modern education reform, in order to stand a cornerstone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promote a people-centered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Keywords: National character;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edu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