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蜗器实验教学中的联系思维
前庭蜗器课件
耳鸣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 耳鸣。
耳聋
病变严重时可能影响听力,导致耳 聋。
平衡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平衡障碍,影响正 常行走。
前庭蜗器病变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耳镜检查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等,以便 做出初步诊断。
通过耳镜检查可以观察到前庭蜗器是否有病 变。
前庭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
该检查包括眼球震颤检查、前庭诱发肌源性 电位等,以评估前庭功能受损情况。
前庭蜗器的主要功能
听觉功能
耳蜗是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再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产生 听觉感知。
平衡功能
前庭是平衡感受器,能够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加速度的刺激,参与身体的 平衡和姿势的维持。
前庭蜗器与其它器官的关系
1 2
与耳蜗神经的关系
前庭蜗器与耳蜗神经紧密相连,耳蜗神经将前 庭蜗器感受的信号传递到大脑。
思考及练习题
请简述前庭蜗器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前庭感受器感知到的常见运动 形式。
请简要概括听觉器和前庭感受器的位置和组成。 请简述耳蜗的传音功能和感音功能。
参考文献
[前庭蜗器课件教案](https
//.example/vestibular_cochlear_teaching_plan.pdf)
前庭蜗器的病理改变
前庭蜗器病变的主要原因
病毒感染
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前 庭蜗器受损。
自身免疫反应异常
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细胞,可能导致前庭蜗器 受损。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前庭蜗 器病变。
前庭蜗器病变的主要表现
眩晕
前庭蜗器教学设计
前庭蜗器教学设计前庭蜗器是人体耳朵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负责感受和传递声音信号。
教学前庭蜗器需要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首先,我会使用简单且易于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前庭蜗器的结构和功能。
我会运用模型或图表等可视化工具来展示前庭蜗器的内部结构,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接下来,我会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触摸、感受前庭蜗器的形状和材质,并观察其细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前庭蜗器的构造和功能。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活动。
例如,我会使用音频播放器播放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听觉感受。
接着,我会让学生观察和解释前庭蜗器在不同声音刺激下的反应。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前庭蜗器对声音的感知和传递作用。
此外,我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讲解和演示前庭蜗器的相关知识。
他们可以通过丰富的经验和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前庭蜗器的结构和功能,并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们可以提出问题,与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加深对前庭蜗器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我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前庭蜗器的工作原理和意义。
最后,我会设置一些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们共同完成。
例如,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前庭蜗器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一个模型,展示给全班同学。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对前庭蜗器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展示给其他同学,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综上所述,前庭蜗器教学设计应该注重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并结合专业人士的讲解和案例分享。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前庭蜗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并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前庭蜗器课件
前庭蜗器的位置
前庭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内
前庭蜗器是内耳的前庭部分中的听觉器官,位于 耳蜗和半规管之间,它包括椭圆囊、半规管和耳 蜗三个部分。
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外侧
半规管是三个半环形细管,分别称为上半规管、 后半规管和外半规管,三者互成直角。
椭圆囊位于前庭的后上方
椭圆囊是前庭内的一个小而扁的囊状结构,它与 半规管相通,椭圆囊的底部与三个半规管相通, 椭圆囊的前壁和两侧壁有位觉感受器。
物质的食物。
适量运动
适当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前 庭功能,如瑜伽、太极等。
保持心情愉悦
01
02
03
减轻压力
积极应对压力,采取放松 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积极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社交互动
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参加社交活动,增加情感 支持。
避免噪音刺激
减少噪音环境
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 的环境中,如减少在喧闹 的场所停留时间。
耳石症
发病原因
耳石症是由于耳石脱落所致,常表现为眩晕发作与体位改变有关,且伴有眼 震颤和恶心呕吐等症状。
治疗方法
耳石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药物治疗等,其中手法复位是治疗耳石症 的首选方法。
04
前庭蜗器的检查方法
眼球震颤法
静态眼球震颤
在无外界刺激下,出现规律性的眼球水平或垂直 震颤,通常由前庭外周病变引起。
05
前庭蜗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内耳眩晕病的诊断与治疗
病史采集
观察症状
详细了解患者的眩晕发作情况,如发作时间 、频率、伴随症状等,以便确定诊断。
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有耳鸣、耳闷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以便鉴别诊断 。
感觉器官前庭蜗器课件
部位和程度。
影像学检查
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观察前庭蜗器的结构是否异常,是 否存在器质性病变。
听力测试
通过听力测试,评估患者的听力状 况,了解听力受损程度。
前庭蜗器病变的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和听力测试等检查 结果,医生可以对前庭蜗器病变做出诊断。
姿势调节
感受身体姿势变化,参与姿势调节和稳 定。
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症
当人体在移动或旋转时,前庭器官受到 过度刺激,可能导致晕动症,如晕车、 晕船等。
02
耳蜗器官的概述
耳蜗器官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耳蜗是听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将机械振动转换为听神经纤维的 神经冲动,进而产生听觉。
功能
耳蜗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声波并将其转 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感觉器官前庭蜗器课件
目录
• 前庭器官的概述 • 耳蜗器官的概述 • 前庭器官和耳蜗器官的相互关系 • 前庭蜗器病变的症状和诊断 • 前庭蜗器病变的治疗和预防
01
前庭器官的概述
前庭器官的定义和功能
01
02
定义
功能
前庭器官是人体感觉器官之一,负责感知头部的运动和身体平衡。
主要功能是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以及空间位置变化,参与身体 的平衡调节和空间定位。
前庭器官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
前庭器官由半规管、耳石器和前 庭神经等部分组成。
结构
半规管呈圆环形,一端开口,另 一端连通前庭神经;耳石器由耳 石和感受器组成;前庭神经负责 传递前庭器官的神经信号。
前庭蜗器教学课件ppt
听力学检查
总结词
听力学检查包括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耳声发射等, 能够评估外耳、中耳及内耳的功能。
详细描述
耳镜检查能够观察外耳道、鼓膜的形态和病变情况;声 导抗测试通过测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阻抗变化来评估中 耳的功能;耳声发射则是一种测量内耳功能的测试,通 过检测耳蜗对声音刺激的响应来判断听觉通路的完整性 。这些检查方法能够检测出外耳道阻塞、鼓膜穿孔、中 耳炎等外耳和中耳疾病,以及感音性耳聋等内耳疾病。
04
前庭蜗器疾病治疗
保守治疗
1 2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减轻炎症、消除水肿、改善循环等, 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物理治疗
采用电刺激、按摩、针灸等物理疗法,促进前 庭蜗器的功能恢复。
3
康复训练
针对前庭蜗器功能障碍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通过显微镜进行手术治疗,精准定位病变部位, 减少损伤和出血。
位置
位于头部两侧,靠近中耳和内 耳。
组成
耳蜗、前庭器和半规管。
毗邻关系
前庭蜗器与脑组织、面神经等重要 结构相邻。
前庭蜗器的功能
01
02
03
听觉功能
感受声音的振动,将声波 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 大脑进行解析。
位置觉功能
感受头部的运动和位置变 化,帮助维持身体平衡。
功能异常表现
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01
02
03
发病原因
可能与椭圆囊病变、耳石 脱落等因素有关。
症状表现
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 、恶心、呕吐等。
治疗建议
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等。
03
前庭蜗器检查方法
前庭蜗器实验教学中的联系思维
前庭蜗器实验教学中的联系思维刘希伟;刘洪付;胡涛【摘要】前庭蜗器体积较小、结构复杂精细、功能重要,要彻底看清其结构并了解其功能相对较难.为此,将联系思维引入前庭蜗器实验教学,以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三维解剖结构为基础,将与前庭蜗器毗邻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神经支配的连接及位置关系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其解剖结构的空间影像;进而理清毗邻器官结构、生物学功能与临床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前庭蜗器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全面拓展学生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及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期刊名称】《基础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21)001【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解剖学;前庭蜗器;实验教学;联系思维【作者】刘希伟;刘洪付;胡涛【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 烟台 264003;滨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滨州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
由于众多的概念、名词术语需要记忆;复杂的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需要掌握;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畏难情绪。
加之,实验课上学生观察标本和模型时受当时知识储备所限常常重结构、轻功能,忽略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更考虑不到这些知识在以后工作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失去深入探究人体奥妙的兴趣。
所以,如何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记忆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更好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将联系思维引入解剖学实验教学,并以前庭蜗器的实验教学作为案例进行整体实验教学设计。
具体设计思路及方案如下。
之所以选择前庭蜗器,是因为其体积较小、结构复杂且精细、功能重要,要彻底看清其结构并了解其功能相对较难。
耳朵-前庭蜗器
2.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位于前庭后方,为3个半环形互相垂直排列的骨管,分别称为前、后和外骨半规管。每个骨半规管都有两个骨脚,分为单骨脚和壶腹骨脚。壶腹骨脚端膨大处称骨壶腹。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并成总骨脚,因此3个骨半规管只有5个骨脚与前庭相连。
3. 前庭vestibule居骨迷路中部,是骨半规管与耳蜗之间不规则的腔隙。前部有孔通耳蜗。后上部有5个小孔通3个半规管。前庭可分4个壁: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前者由镫骨底封闭,后者由第二鼓膜封闭;内壁,即内耳道的后部,前庭蜗神经穿此壁;前壁较窄,是蜗螺旋管入口,由此入蜗螺旋管的前庭阶;后壁有半规管的5个开口。
四、皮肤 皮肤skin被覆全身表面,柔软而富有弹性,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组织相连,具有保护、感觉、吸收、排泄、调节体温及物质代谢等功能。 (一)皮肤的微细结构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层。 表皮epidermis 是皮肤的浅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根据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结构特点,从基底层到表面可分为五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一)骨迷路 骨迷路由后外向前内分为骨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 1. 耳蜗cochles位于前庭的前内侧,形似蜗牛壳。由一条蜗螺旋管环绕蜗轴螺旋状盘旋约两圈半而成,尖向前外,称蜗顶;底朝后内,称蜗底。
蜗轴是耳蜗中央呈圆锥形的骨质中轴,它向蜗螺旋管内伸出骨螺旋板,板内的基部有蜗轴螺旋管,内藏蜗神经节,蜗轴的骨松质内有蜗神经穿过。 蜗螺旋管是由骨密质围成的骨管,在蜗底通向前庭处,管腔较大,在通向蜗顶处,逐渐细小,以盲端终于蜗顶。骨螺旋板突入蜗螺旋管内,未达蜗螺旋管的对侧壁,其缺空处由膜迷路的蜗管填补封闭。因此,蜗螺旋管可分3个部分:近蜗顶侧的管腔因起自前庭称为前庭阶;中间是蜗管;近蜗底侧的管腔为鼓阶。前庭阶在前庭处的外侧有前庭窗,为镫骨底所封闭。鼓阶的外侧壁上有蜗窗,为第二鼓膜所封闭。前庭阶与鼓阶内均含外淋巴,在蜗顶处借蜗孔相通。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培训课件
右鼓膜(外侧观)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
5
第二节 中 耳
中耳
鼓室tympanic cavity 咽鼓管auditory tube 乳突窦mastoid antrum 乳突小房mastoid cells
鼓室内侧壁(右侧)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
6
一、鼓室
(一)鼓室壁
上壁 盖壁 下壁 颈V壁 前壁 颈A壁 后壁 乳突壁 内侧壁 迷路壁
声波→颅骨→骨迷路→前庭阶和鼓阶的 外淋巴→蜗管的内淋巴→基底膜上的 螺旋器→蜗神经→听觉中枢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
24
小结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略呈“S”形弯曲 前下方有光锥
中耳
鼓室 咽鼓管 乳突窦 乳突小房
有六壁 有两口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
25
内耳
骨迷路 膜迷路
前庭 骨半规管 耳蜗
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鼓室内侧壁(右侧)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
11
颞骨岩部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
12
第三节 内 耳
骨迷路
内耳
(迷路labyrinth)
前庭 骨半规管 耳蜗
椭圆囊和球囊
膜迷路 膜半规管
蜗管
右侧骨迷路及膜迷路(前前庭外蜗器侧专题面知识)
13
一、骨迷路bony labyrinth
(一)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
蜗螺旋管
16
耳蜗 cochlea
蜗顶
蜗底
蜗轴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
蜗螺旋管 前庭阶
骨螺旋板 鼓阶
17
膜半规管
二、膜迷路
内淋巴管
椭圆囊
球囊
Hale Waihona Puke 连合管右侧膜迷路(前外侧面) 前庭蜗器专题知识
感觉器官前庭蜗器
椭圆囊和球囊
02
主要维持身体平衡,感受头部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头部位置
。
前庭神经
03
传递前庭器官产生的神经信号。
耳蜗
基底膜
传递声音信号至大脑。
毛细胞
感受声音振动,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
耳蜗神经
传递毛细胞产生的神经信号至大脑。
05
前庭蜗器的功能障碍及治疗
梅尼埃病
诊断
梅尼埃病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特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主 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 诊断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听力学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前庭神经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血管 扩张剂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耳聋与听力康复
诊断
耳聋是指听力下降或丧失,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炎症、外伤、遗传等。诊断 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听力学检查等。
治疗
耳聋的治疗以听力康复为主,可以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辅助设备来改善听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语言训练、唇读等手段来提高交流能力。对于重度耳聋患者 ,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咽鼓管异常
咽鼓管异常可导致鼓室压力失衡,引起听力下降和耳朵不适。
听骨链
1 2
听骨链组成
听骨链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传递声音并增 强听力。
听骨链异常
听骨链异常可导致听力损失,如传导性耳聋。
3
听骨链畸形
听骨链畸形可导致先天性耳聋或传导性耳聋。
04
内耳
前庭器官
半规管
01
主要维持身体平衡,感受头部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
共鸣作用
耳道内的空气柱能产生共鸣效应 ,增强声音的,可以通过纤 毛的运动将耳垢排出耳道。
《前庭蜗器北医》课件
拥有一流的教授团队和现代化的医学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体验。
3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成果
在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创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前庭蜗器与北医
1 前庭蜗器在北医的研究
北医的专家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前庭蜗器的结构和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 科学依据。
2 北医对前庭蜗器的贡献
前庭蜗器的定义及作用
1 前庭蜗器的构成
2 前庭蜗器的功能
由耳蜗骨、蜗膜、及蜗室组成,是人体内 的重要听觉器官之一。
负责平衡感知、空间定向和姿势调节,对 人类的日常生活起着关键作用。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重要性
1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历史
成立于1912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医学教育领域的翘楚。
2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资源
《前庭蜗器北医》PPT课件
# 前庭蜗器北医 ## 简介 - 前庭蜗器的定义及作用 -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重要性 ## 前庭蜗器 - 前庭蜗器的构成 - 前庭蜗器的功能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历史 -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资源 -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成果 ## 前庭蜗器与北医 - 前庭蜗器在北医的研究 - 北医对前庭蜗器的贡献 ## 结束语 - 前庭蜗器的重要性
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北医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前庭蜗器相关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
前庭蜗器的重要性
1 前庭蜗器的贡献
前庭蜗器的功能对于身体的平衡感知和空间定向至关重要,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了稳 定的基础。
2 北大医学部的未来发展
展望未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将继续致力于前庭蜗器的研究和医学教育的创新,为人类的 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解剖学-前庭蜗器
教案
(续页)
(3)咽鼓管:是连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
其作用是使鼓室的气压与外界的大气压相等,保持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
临床意义:由于小儿咽鼓管短宽,管径较大,接近水平位,所以小儿咽部感染可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4)乳突小房:位于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
小腔彼此相通,向前上方开口
1.前庭是位于骨迷路中部略呈随圆形的空腔。
前庭后方与3个骨半规管相
通,前方通耳蜗,外侧壁上有前庭窗和蜗窗。
2.骨半规管为3个“C”形互成直角排列在3个平面上的弯曲小管,分别称前、
后和外半规管。
每个半规管均有两脚,都开口于前庭,其中一脚形成膨
大称为骨壶腹。
2.膜半规管
(1)特点:膜半规管位于3个骨半规管内,但管径较细。
(2)壶腹嵴:每个膜半规管膨大的膜壶腹内有与管相垂直的壶腹嵴,壶腹嵴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位觉感受器。
人体解剖学之前庭蜗器护理课件
04
前庭蜗器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日常护理指导
保持清洁
定期清洁前庭蜗器,避免感染和炎症。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化妆品,以免 损伤前庭蜗器。
保持干燥
定期检查
保持前庭蜗器干燥,避免潮湿环境,以防 霉菌滋生。
定期进行前庭蜗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专业护理操作流程
准备工具
准备专业的前庭蜗器护理 工具,如耳勺、棉签等。
清洁方法
采用正确的清洁方法,避 免过度清洁或清洁不足。
注意事项
在专业护理操作过程中, 需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以免造成损伤 。
护理过程中的沟通与注意事项
沟通技巧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释护理目 的和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注意事项
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 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同时 ,应遵循医德,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 利。
人体解剖学之前庭蜗器护理课件
• 前庭蜗器概述 • 前庭蜗器疾病的病因与症状 • 前庭蜗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前庭蜗器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 前庭蜗器疾病预防与保健
01
前庭蜗器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前庭蜗器,又称耳,是听觉和平 衡觉的感受器,由外耳、中耳和 内耳三部分组成。
功能
听觉和平衡觉的感受,声音的传 递和平衡的调节。
常见疾病类型
听力障碍
包括先天性聋、老年性聋、噪声性聋等。
前庭功能障碍
如晕车、晕船、晕机等。
梅尼埃病
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膜迷路的积水,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 性听力下降、耳鸣和(或)耳闷胀感。
疾病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2015M031)作者简介:刘希伟,女,1967-04生,本科,高级实验师,E-mail :liuxiwei6816@126.com 收稿日期:2018-09-10前庭蜗器实验教学中的联系思维刘希伟1,刘洪付2,胡涛3△(1滨州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烟台264003;2滨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3滨州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通讯作者)摘要:前庭蜗器体积较小、结构复杂精细、功能重要,要彻底看清其结构并了解其功能相对较难。
为此,将联系思维引入前庭蜗器实验教学,以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三维解剖结构为基础,将与前庭蜗器毗邻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神经支配的连接及位置关系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其解剖结构的空间影像;进而理清毗邻器官结构、生物学功能与临床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前庭蜗器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全面拓展学生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及创新意识。
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解剖学;前庭蜗器;实验教学;联系思维中图分类号:R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450(2019)01-0044-04DOI :10.13754/j.issn 2095-1450.2019.01.15Corelative thinking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vestibulocochlear organLIU Xiwei ,LIU Hongfu ,HU Tao (Department of Anatomy Laborator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3,China )Abstract :Although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is very small ,it possesses an elaborate structure and important biological functions.Inorder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m clearly ,a new teaching model called corelative thinking was established and applied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vestibulocochlear organ.Teachers led students to create a spatial image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anatomic structure of outer ear ,middle ear and inner ear ,and their adjacent tissues ,organs ,blood supply and innerv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structure functions with clinical disease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protection of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in daily life.With these measures ,the students ’overall thinking ,corel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were devel-oped.This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promoted the interest of anatomy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but also enhance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Key words :anatomy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relative thinking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
由于众多的概念、名词术语需要记忆;复杂的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需要掌握;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畏难情绪。
加之,实验课上学生观察标本和模型时受当时知识储备所限常常重结构、轻功能,忽略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更考虑不到这些知识在以后工作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失去深入探究人体奥妙的兴趣。
所以,如何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记忆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更好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将联系思维引入解剖学实验教学,并以前庭蜗器的实验教学作为案例进行整体实验教学设计。
具体设计思路及方案如下。
之所以选择前庭蜗器,是因为其体积较小、结构复杂且精细、功能重要,要彻底看清其结构并了解其功能相对较难。
从联系思维的角度,我们的实验教学中设计充分考虑前庭蜗器的解剖学位置及结构功能特点。
以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三维解剖结构为基础,以将来的临床应用为着眼点,构建前庭蜗器与毗邻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神经支配的关联关系,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其解剖结构的空间影像;串联与毗邻器官生物学功能相关的知识点。
同时,将前庭蜗器与临床相关疾病以及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前庭蜗器的重要意义贯穿起来,全面拓展学生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及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趣味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前庭蜗器(三维结构)构成及毗邻关系前庭蜗器又称耳,包括前庭器和听器两部分。
两者的功能虽然不同,但在结构上关系密切。
按部位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和内耳[骨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膜迷路(蜗管、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收集和传导装置,是前庭蜗器的附属器;内耳是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存在的部位。
听觉感受器(蜗管)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觉感受器(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重力变化和运动速度刺激的感受器。
然而,在人的头面部外观上,只能看到前庭蜗器的耳廓和部分外耳道,而前庭蜗器的主要部分则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在鼓室内侧壁和内耳道底之间,其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由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组成。
学生要看清和理解其结构,至少应通过以下途径:多个不同解剖方位的实物标本、模型(实物放大10-20倍)、挂图、图谱及三维动画。
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联系、想象、记忆,形成前庭蜗器三维结构的初步影像。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三维解剖结构为基础,将与前庭蜗器毗邻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神经支配的连接及位置关系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其解剖结构的更为丰富的空间影像;进而理清毗邻器官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主要内容包括:中耳鼓室和内耳。
中耳鼓室有六个壁(外侧壁-鼓膜壁,内侧壁-迷路壁,上壁-鼓室盖,下壁-颈静脉壁,前壁-颈动脉壁,后壁-乳突壁),内有三块由关节和韧带连结的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还有2块运动听小骨的肌肉(镫骨肌、鼓膜张肌),且面神经的分支-鼓索(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腺体分泌)从中穿过。
内耳又称迷路,由骨迷路和套在里面的膜迷路构成,骨迷路沿颞骨岩部的长轴从前内侧向后外侧依次可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它们互相通连,长度却不足2cm。
耳蜗形如蜗牛,尖(蜗顶)朝向前外侧,底(蜗底)朝向后内侧的内耳道底,耳蜗由位于中间的蜗轴和外周的蜗螺旋管构成,蜗轴内藏有蜗神经节,蜗神经汇集后由内耳道底穿出连于脑。
骨半规管由三个半环形骨管组成(前、后、外半规管),它们分别位于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内。
因为前、后半规管的单骨脚汇合成一个总骨脚,所以三个半规管共有5个口连于前庭。
前庭是骨迷路的中间部分,连接骨半规管和耳蜗,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腔隙,长度大约0.5cm。
其前部有一孔通连耳蜗,后部通连三个半规管的5个小孔。
前庭的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于镫骨底相连接,前庭的内侧壁就是内耳道底。
在内侧壁上有前庭嵴、椭圆囊隐窝和球囊隐窝、蜗管隐窝,分别容纳膜迷路的椭圆囊、球囊及蜗管的前庭盲端。
在总骨脚开口处的前方有前庭水管内口,前庭水管由此至内耳门后外侧的前庭水管外口,膜迷路中的内淋巴导管经此管至内淋巴囊。
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由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组成,它们互相通连,其内充满内淋巴。
椭圆囊和球囊内感觉上皮汇集成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它们属于位觉感受器,分别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感受人头部静止的位置和直线变速运动引起的刺激,其神经冲动的传导分别沿前庭神经的椭圆囊支和球囊支传入中枢。
膜半规管内膨大的膜壶腹上有隆起的壶腹嵴,也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变速旋转运动产生的刺激。
三个膜半规管内的壶腹嵴相互垂直,可将人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变化转化为神经冲动,经前庭神经的壶腹支传入中枢。
蜗管位于蜗螺旋管内,盘绕蜗轴约两周半。
在水平断面上呈三角形,由上壁、外侧壁和下壁构成,其上壁为前庭膜,将前庭阶和蜗管分开,其外侧壁上有丰富的血管,与内淋巴的产生有关,蜗管的下壁由骨螺旋板和螺旋膜组成,与鼓阶相隔,在螺旋膜上有螺旋器(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
蜗轴内蜗神经节的周围突就分布于螺旋器上的毛细胞,感受听觉冲动,并将冲动通过中枢突形成的蜗神经,颈内耳门入颅,伴随前庭神经入脑[1]。
由于中耳鼓室和内耳是前庭蜗器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及掌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联系学习过的颅骨中颞骨的解剖学结构及颅底的内面观和外面观,让学生知道颅骨上的名词术语与前庭蜗器中结构的对应关系,如颞骨岩部弓状隆起的下面就是前骨半规管,且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等。
至于鼓室的六个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将鼓室想象成一间有门(鼓膜)有窗(前庭窗)有通气管(咽鼓管通向鼻咽部侧壁的咽鼓管咽口,鼓室向后通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房间,这种形象的比喻,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会有极大的帮助。
2前庭蜗器与临床疾病的关联前庭蜗器及毗邻器官结构、生物学功能与临床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功能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