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电阻--优质获奖教案 (1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6导体的电阻(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6导体的电阻(共24张PPT)

1.6×10-8 1.7×10-8 2.9×10-8 5.3×10-8 1.0×10-7 4.4×10-7 5.0×10-7
2.07×10-8 2.07×10-8 3.80×10-8 7.10×10-8 1.44×10-7 4.4×10-7 5.0×10-7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6导体的电阻(共24张PPT)课件PPT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滑动变阻器
C
C
P
D
A
B
A
D P
B
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如图所示,A、B是绕在 绝缘桶上的两个端点,C、D是金属杆的两个端 点。电阻丝上能够与滑片P接触的地方,绝缘漆 已被刮去,使滑片P能把金属杆与电阻丝连接起 来。把A和C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当滑片P由B向 A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将由大变小。这是为 什么?你是否可以设计出另外几种连接方案,使 滑片P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大变小?
控制变量法
a
b
c
d
(3)电压表先测a的电压Ua,再测d的电压Ud
二、探究
实验探究(参考)
V
V
a
b
V
V
c
d
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 R跟长度 l成正比,跟横 截面积 S成反比,还跟材料有关.
二、探究
理论探究(参考)
1.理论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 2.理论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 3.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材料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原创课件) PPT

导体的电阻(原创课件) PPT

B组能力训练题6
6. 两导线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 3∶4,电阻率之比为5∶6,则它们的电阻之 比为_5_∶__9__。
解: R ρ L S
R1 ρ1 L1S2 5 1 4 5 . R2 ρ2 L2 S1 6 2 3 9
B组能力训练题7
7.已知铜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铂的电 阻率随温度有明显变化,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几乎 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则在下列空格处填上合适 材料:连接电路的导线用__铜____,电炉的电阻丝 用__合__金__,电阻温度计用__铂____,标准电阻用 _锰__铜__合__金___。
超导体: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
=0
R=0
怎样学好电阻定律?
1、研究内容:导体中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2、理论和实验依据:
(1)实验依据。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R与L、S的关系。
(2)理论推导。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推导R与L、S的关系。
3、三种表述:
(1)文字表述。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 跟它的长度L成正
【精讲精析】 如图 2-6-1 所示,设发生短路处 距离 A 处有 x m,据题意知,A、B 两地间的距离 l=40 km,电压表的示数 U=10 V,电流表的示数 I=40 mA=40×10-3 A,R 总=800 Ω.
图2-6-1
根据欧姆定律 I=UR可得:A 端到短路处的两根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第2节《导体的电阻》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第2节《导体的电阻》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第2节《导体的电阻》

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第2节《导体的电阻》。第十一章讲述电路及其应用。人类研究电现象的历史与力学研究同样丰富多彩,但电的世界比机械运动的世界更加错综复杂。在前几章我们对静电场进行了研究,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电现象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电学理论的重要基础。而本章将探究电荷流动所引起的效应。那么,电荷为什么会流动?电荷流动服从什么规律?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通过学习,我们将明白这些问题。《导体的电阻》一节主要讲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的特性、影响因素。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2.2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例 1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例 2 通过 I-U图像了解材料的电阻特性。”

二、说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电阻、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导体的电阻率。教材一开始以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紧接着教材通过 I-U图像分析了材料的电阻特性;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最后

教材讲解了导体的电阻率。教材安排有实验、拓展学习,以提高学生理解、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1

电阻

【教学目的】

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学重点】

理解电阻定律

【教学难点】

电阻率的概念

【教学媒体】

干电池组,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若干条,导线若干

【教学安排】

【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电阻的大小不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而是由电阻本身决定的。那么到底是电阻的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呢?又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内容】

1. 实验探究

(1)猜想: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材料/长短/粗细

等等(要求给出猜想的感受或理论依据,并对其函数关系做定性判断)(2)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1:实验中有很多的物理量,应采用什么方法?应怎么选择待测电阻丝?

——用控制变量法;所以要选择几根电阻丝,其中A、B、C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依次为1:2:4。每根电阻丝可选择接入电路的长度。D是另一种材料的电阻丝,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改变温度。

提出问题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由于长度、粗细都可以用倍数的关系,所以主要要测量读数的就是电阻值了。

11.2 导体的电阻 学案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学案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学习目标:

1. 理解电阻的定义,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

2. 会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3. 掌握电阻定律,知道影响电阻率大小的因素.

4. 能根据I -U 或U -I 图像求导体的电阻. 重难点:

会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掌握电阻定律,知道影响电阻率大小的因素.

教学流程:

一、电阻

1. 定义:导体两端 与通过导体的 之比.

公式:R =U

I .

2. 物理意义: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

3. 在导体的U -I 图像中,斜率反映了 . 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为探究导体电阻是否与导体横截面积、长度和材料有关,我们采用 法进行实验探究. 三、导体的电阻率 1. 电阻定律

(1) 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 与它的 成正比,与它的 成反

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 有关.

(2) 公式:R =ρl

S ,式中ρ是比例系数,ρ叫作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 电阻率

(1) 概念:电阻率是反映导体 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2) 影响电阻率的两个因素是 和 .

(3) 纯金属电阻率较 ,合金的电阻率较 .由于用电器的电阻通常远大于导

线电阻,一般情况下,可认为导线电阻为 .

3.超导现象

一些金属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 ,这种现象叫作超导现象.

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两端加上4 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0 mA ,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 Ω;如果给它两端加上10 V 的电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___ C ;如果要让导体的电流为15 mA ,则需要在其两端加上________ V 的电压.

2 导体的电阻-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第三册(2019版)教案

2 导体的电阻-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第三册(2019版)教案

2 导体的电阻-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2019版)

教案

1. 教学目标

1.掌握导体和电阻的概念;

2.理解导体的电阻与其材料、几何形状、长度以及温度的关系;

3.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

1.导体的电阻与其材料、几何形状、长度以及温度的关系;

2.电阻的计算方法。

3. 教学难点

1.对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的理解;

2.电阻的计算方法。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了解电流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需要用到的导体以及导体的特性。

4.2 观察实验

4.2.1 实验一

1.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导体长度不变,改变其直径的大小,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几何形状的关系。

2.实验设备:导体、万用表、电源。

3.实验步骤:

–选择一段相同长度的导体,并固定其长度;

–改变导体的直径大小,使用万用表测量不同直径大小的导体的电阻值;

–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导体的电阻与其直径的关系曲线。

4.实验结论:在导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电阻与导体的直径呈反比例关系。

4.2.2 实验二

1.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导体材料不变,改变其长度的大小,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大小的关系。

2.实验设备:导体、万用表、电源。

3.实验步骤:

–选择一种导体材料,并固定其材料;

–改变导体的长度大小,使用万用表测量不同长度大小的导体的电阻值;

–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的关系曲线。

4.实验结论:在导体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呈正比例关系。

4.2.3 实验三

1.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导体材料、长度不变,改变温度的大小,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教案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以及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但是利有一定的局限性,进入高中阶段,安排要学习更为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电阻率的测量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知道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科学思维: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能掌握不同分度的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理解螺旋测微器比游标卡尺的精度更高。

科学探究:知道电阻率的意义,掌握电阻率的测量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学习,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难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待测物体、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都学过长度的测量,还记得测量工具是什么?

如果要测量一个微小量,该如何测量呢,比如

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该如何测量呢?

这就用到这节课学习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了。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一)游标卡尺

1.介绍游标卡尺的结构。

2.游标卡尺的用法。

测量外径时,用外测量爪卡住待测物体;

测量内径时,用内测量爪撑住待测物体;测

量深度时,用深度尺抵住待测物体。

3.游标卡尺的分度。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的单位刻度(1mm )

与游标尺的单位刻度之间固定的微量差值来

提高测量精度的。常用的游标卡尺有10分

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游标尺上标的

并不刻线的条数,而是小数部分读数的数字。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沪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5章第1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实验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谈这节实验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编排在学生学习和了解了一些简单电路、电流和电阻等知识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学会实验变量的控制。这样的教学过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并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应用的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能从实验结果定性的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材料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实验设计和利用实验探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

学法: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新文档】导体的电阻评课-范文模板 (21页)

【最新文档】导体的电阻评课-范文模板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导体的电阻评课

篇一:功率评课稿

《电功率》听课记录及评课稿执教班级:三(2)班执教时间:201X年12月25日

一、复习导入

1、老师①什么叫电功它的两个单位是什么?换算关系②电流做功的实质?

③如何测电功?

[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适时适度的点评]

2、看漫画(课件)

做功的快慢与做功多少和时间都相关

[评:学生很兴奋,并进行积极的思考]

3、电流通过电风扇半小时做功7201Xj,洗衣机2分钟做1201Xj ①电流通过哪个

做功多?②哪个做功快

[评:教师让学生通过计算类比的方法引出课题,给学生的印象较深]

二、新授过程:

1、电功率

①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电功率②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里③公式:p=w/t=u·i(电功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④单位:瓦特(w)千瓦(kw) 1kw=1000w

[评:较具体,强调单位的一致,同一导体,同一时间]。例题:一盏电灯连在220v的电路中,电流为68ma,求:电功率?若通过100h做功是

多少焦耳?多少千瓦时?

[评:此题是很好的,引导同学们注意单位一致]

2、额定功率:

演示实验:让同学观察灯泡的亮暗在不同电压下,灯泡的亮度是不一样的

[评:让同学来观察灯泡的亮度引入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评:应着重强调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都是固定的,是由厂家给的] 实际电压和实际功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导体的电阻(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导体的电阻(教案)

导体的电阻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2、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重点: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难点: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

【自主预习】

1、定性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它的电阻,这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有关,同是220的灯泡,灯丝越粗用起来越亮,说明导体电阻跟有关,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用铁丝,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有关。

2、定量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实验的结论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在长度、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

3、电阻定律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成正比,与它的成反比;导体的电阻与构成的材料。

4. 电阻定律关系式R= 。式中ρ是,与导体的有关,是表征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在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的条件下,ρ越大,导体的电阻。ρ叫做这种材料的。

5、电阻率的大小有关因素 纯净金属的电阻率 ,合金的电阻率 。连接电路的导线一般用电阻率较小的 或 来制作,必要时可在导线上 。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利用此性质可以制作 ,精密的电阻温度计是用 做成的。有些合金如 和 ,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 。 【典型例题】 一、电阻定律的应用

【例1】 如图2-6-4所示,一段粗细均匀的导线长1 200 m ,在两端点A 、B 间加上恒定电压时,测得通过导线的电流为0.5 A ,若剪去BC 段,在A 、C 两端加同样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变为0.6 A ,则剪去的BC 段多长?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3-11.2 导体的电阻-学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3-11.2 导体的电阻-学案

导体的电阻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知道电阻定律。

2.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以及与温度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培养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

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运用。

【学习难点】

电阻率的物理意义。

【学习过程】

一、新课学习

(一)电阻

1.引入目的: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2.度量方式:____________

3.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无关。

4.矢量标量:_________

5.单位:_________

1Ω=_________V/A

1MΩ=_________kΩ=_________Ω

6.测量方法:_________。

7.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_________,跟导体的电阻R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

(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获得多组实验数据。

(3)探究导体的电阻还跟材料有关。

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与它的长度??___________,与它的横截面积??___________;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___________有关。

决定式:___________

适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导体的电阻率

1.意义:反映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6节 导体的电阻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6节 导体的电阻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学案

导体的电阻

1.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材料、温度等有关。

2.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电阻定律的表达式R =ρl S

是电阻的决定式,公式R =U I

是电阻的定义式。

一、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与导体电阻有关因素的测量方法 (1)电阻丝横截面积的测量

把电阻丝紧密绕在一个圆柱形物体上(例如铅笔),用刻度尺测出多匝的宽度,然后除以圈数,得到电阻丝的直径,进而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或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电阻丝的直径,进而得到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2)电阻丝长度的测量

把电阻丝拉直,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 (3)电阻的测量

连接适当的电路,测量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电阻丝的电流I ,由R =U

I

计算得到电阻。

2.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1)实验探究 项目

内容

实验目的 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实验电路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b 、c 、d 与a 分别有一个因

素不同

实验原理

串联的a 、b 、c 、d 电流相同,电压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测量出它们的电压就

可知道电阻比,从而分析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有关因素

①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一条导线可看成有相同长度的多段导线串联,由串联电路的性质可分析出导体的电阻R ∝l 。

②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多条长度、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的导体紧紧束在一起,由并联电路的性质分析出导体的电阻R ∝1S

③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由实验探究得到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导体电阻不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2节导体的电阻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2节导体的电阻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

课题导体的电阻单元11 学科物理年级高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以探究决定电阻的因素为载体,既要研究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更重的是突出探究过程,因此,要求教师既要让学生有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时间,又要考虑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方法。教学中可以采取实验探究重方法,理论探究重思维的策略,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再进一步通过逻辑的推理得到电阻定律,让学生体验逻辑思维的力量。

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2.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导体的电阻规律,能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物理观念,体验逻辑思维的力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控制变量,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科学探究: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电阻温度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维品质。

重点理解电阻定律以及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难点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电阻定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

阻的大小决定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

出示图片:电线

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长度越短,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如图,为了减小输电线上电能的损耗,人们尽量把输电线做得( )一点答案:粗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教案(新教材粤教版):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教案(新教材粤教版):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实验十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目标要求 1.熟悉“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2.掌握测电阻率的电路图及误差分析.

实验技能储备

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由R =ρl S 得ρ=RS l =πd 2R

4l ,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 、直径d 和金属丝的电阻R ,即可

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0~50 Ω),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过程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多次,求出其平均值l .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填“左”或“右”)端.

(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

(6)将测得的R 、l 、d 值,代入公式ρ=πd 2R

4l 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4.求R 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1)用R =U

I 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2)用U -I 图线的斜率求出. 5.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测量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

电压表两端点间的被测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属丝拉直,反复测量多次,求其平均值.

(3)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电阻》教案(精选12篇)

《电阻》教案(精选12篇)

《电阻》教案(精选12篇)

《电阻》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试验,使同学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试验的力量。培育同学良好的试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同学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供应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试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试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试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依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试验电路。

问:(1)采纳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设计试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便利地转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同学争论的基础上,老师给出完整的试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同学分组试验的留意事项:

(1)为便于试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试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试验,调整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看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AB 之间分别接入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而长短不

同的电阻)

[问题引导]

1、实验室只能提供一根长的电阻丝,没有两根长

短不一的电阻丝,能否探究R与L的关系?说说你

的想法?

2、根据R=U/I、测得U和I,才能求R,想想看

能否少测一个量,让实验简单一些?在学生充分

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得出优化后的实

验设计方案。

在保证电流I相等的前提下,电压U之比,

反映了对应的电阻R之比。设计表格:

(进行实验)

依据优化的实验方案,分小组进行实验。巡视,解决学生实验操作中的困难。

(处理数据,交流结果)

保证电流I相等的前提下,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实质反映的是电阻之比:U1/U2=R1/R2=L1/L2

结论(1)在电阻的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的条件下:R与L成正比。

(反思拓展)

引导1:反思我们刚才的实验中,把一长段电阻丝看成是长短不一的两段电阻丝串联,在电流相等的情况下探究R与L的关系,利用了串联电路的特点。

从串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我们也可以做如下推导:一个长为L,阻值为R的电阻,可以看成是n个长为L1,阻值为R1的电阻串联而成。这样很容易就有:L=nL1,R=nR1

显然R与L成正比例。

引导2:探究R与S的定量关系, 是否也可以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逻辑推导得到呢?

一个横截面积为S,阻值为R的电阻,可以看成是n个横截面积为S1,阻值为R1的电阻并联而成。这样很容易就有

结论(2)S=nS1,R=R1/ n

显然R与S成反比例。

(结论整合)1、设一个正比例系数ρ,就能得到等式:R =ρL/S

2、正比例系数ρ应该有它的物理意义?单位是什么?ρ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同样长度、同样横截面积、不同材料的铜丝和铁丝各一根,它们的电阻值相等吗?(正比例系数ρ反映的是导体材料本身的性质,单位是:Ω·m 把ρ定义为电阻率)

【思考】哪些金属容易导电,哪些金属不容易导电,它们各自的电阻率呈现什么特点?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去借鉴和吸收他人成果完善自己的设计

培养学生简化、优化实验的意识和素质探究时,并没有测S,这样做将控制变量再一次灵活运用。达到立足简陋条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探究,获取高层次成功体验的目的!生生合作,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得到数据所包含的物理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