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神经学
解剖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一、大纲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
2.理解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理解脊髓的位置、外形与内部结构4.掌握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5.了解脊髓的功能。
6.掌握脑干的外形、结构。
7.理解小脑、间脑的位置、外形与结构。
8.掌握端脑的外形与结构。
9.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
10.理解脑脊液及其循环。
11.理解脑和脊髓的血管。
12.了解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13.理解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14.理解脊神经丛的位置及分支、分布。
15.理解十二对脑神经的分布、性质及其功能。
16.了解内脏神经。
二、内容概要脑中枢神经脊髓1.神经系统脑神经按与中枢关系脊神经周围神经躯体感觉神经躯体神经躯体运动神经按分布范围内脏感觉神经内脏神经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位置——椎管内2) 2.脊髓 2) 8节 12节 腰髓5 5 1前角——运动神经元 灰质 后角——联络神经元 内部结构 侧角——交感神经元 前索 白质 后索 侧索位置——颅后窝内延髓 腹侧: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背侧:薄束结节,楔束结节,菱形窝 外形 脑桥 背侧:菱形窝 腹侧:基底部,小脑中脚 中脑 腹侧:大脑脚,脚间窝 背侧:上丘,下丘 灰质 脑神经核 内部结构 白质内侧面三面背外侧面下面外侧沟叶间沟中央沟顶枕沟额叶外形顶叶五叶颞叶枕叶岛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6.端脑主要脑回颞横回角回缘上回皮质灰质豆状核基底核尾状核杏仁体内部结构白质连合纤维——胼胝体侧脑室硬脊膜——硬膜外隙硬膜大脑镰硬脑膜小脑幕7.脑和脊髓被膜硬脑膜窦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软膜软脊膜软脑膜——脉络丛8.脑脊液循环(1)产生部位:各脑室脉络丛(2)循环途径:左室间孔中脑水管正中孔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9.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肌、腱、关节、皮肤的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节中枢突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10.躯干和四肢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皮肤的痛、温、触觉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节中枢突后角固有核交叉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11.头面部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痛、温、触觉感受器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群交叉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下1/3部12.视觉传导通路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杆细胞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枕叶距状沟两侧皮质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13.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 延髓锥体锥体交叉大部分交叉形成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躯干、四肢骨骼肌 小部分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14.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1/3 皮质核束内囊膝 脑干大部分终止双侧的 脑神经躯体运动核 头、颈、咽、喉肌15.脊神经器18三、测试题(一) 名词解释1. 灰质2. 白质3. 神经核4. 神经节5. 网状结构6. 内囊7. 纹状体8. 硬膜外隙9. 蛛网膜下隙10. 大脑动脉环11. 牵涉痛12. 上运动神经元13. 下运动神经元14. 交感干(二)填空1.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模式图
神经系统解剖学
中枢 脑
神经
神
脊髓
经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神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分源自神经 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解剖学
横断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脊髓和脊神经根
神经系统解剖学
1、颈丛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1)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2)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
神经系统解剖学
2、臂丛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纵隔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腹后壁的肌肉和神经
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
神经系统解剖学
大脑皮质分区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底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岛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的正中矢状切
神经系统解剖学
海马和穹窿
神经系统解剖学
大脑半球水平切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基底核
神经系统解剖学
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广泛区 域,分为嘴、膝、干、压四部 分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 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 上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1、大脑半球外侧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Ⅲ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规律: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换元
Ⅳ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周周围围神神经经系按统分(布PN和S)功能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1)躯体神经:指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神经。 (2)内脏神经: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神
经。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灰质
第五章 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分区; 2、掌握反射弧的组成; 3、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4、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特点; 5、掌握脊髓灰质与白质的分布; 6、掌握脑干的组成与外形; 7、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裂和分叶; 8、掌握浅、深通路的组成及特点; 9、掌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第五章 神经系统
6条纵沟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中央管:
①前角
2、灰质:呈“H”形或蝶形, ②中间带
第一节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部)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中枢神经系统(CNS) 脑干 脑桥
延髓 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部)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之一,它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本文将对人体解剖学的神经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见的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类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内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脊髓和脑脊液。
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指挥中心,大脑被分为左右半球,各个半球之间有大脑半球间沟。
小脑主要负责平衡、协调人体的运动,脊髓是人体最主要的控制中心之一,它连接了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
而脑脊液则是脑和脊髓中的液态,它有着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组织支配的器官和肌肉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两种类型: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负责向大脑传递身体上各种感觉信息,如痛感、视觉和听觉等。
而运动神经则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从而使我们能够自由地行走、踢球或乒乓球等。
神经系统的功能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六个方面:感受、传导、分布、控制、整合和调节。
•感受:人体通过感受器感受外界信息,包括温度、压力、声音、光线、化学和机械刺激等。
•传导:感知到的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以进行人体的内部通信。
•分布: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控制: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运动神经,调节人体的运动和生理活动。
•整合: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初步的感知与思考。
•调节:神经系统可以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进行调整和影响,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状态。
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脑部和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脑震荡、脑血管意外、运动神经障碍、神经肌肉疾病等。
其中一些疾病比较严重,例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内最为复杂、也是最为神奇的一个系统之一,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第10章-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 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泛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因 新鲜标本上呈粉灰色而称灰质。在大脑、小脑,由大量神经元 胞体和树突形成的灰质集中于表层,特称为皮质。
➢ 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 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在标本上呈亮白色而称为白质。
➢ 端脑是脑的最高 级部位,又称大 脑,由两侧大脑 半球借胼胝体连 接而成。两侧大 脑半球之间有大 脑纵裂将其分开, 纵裂底部为胼胝 体。大脑与小脑 之间由大脑横裂 隔开。
(四)端脑
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 大脑半球表面布 满大脑沟和大脑 回。脑回和脑沟 是对大脑半球进 行分叶和定位的 重要标志。每侧 大脑半球分内侧 面、上外侧面和 下面,以3条恒 定的沟分为5叶。
3.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 向下通脊髓中央管,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向下续脊髓中 央管,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三)间脑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间脑的两侧和背面被大脑半 球所覆盖,可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 脑和底丘脑。间脑的中间部分是一个矢状狭窄间隙,称 为第三脑室。
➢ 脊髓表面借前后两条位于正中的纵沟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前面的裂隙明显,称前正中裂,后面的称后正中沟。此外还有 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沟内分别连有脊神经的 前根和后根。
➢脊髓保留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 脊神经对应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段。根据脊神经的数目, 脊髓可分为:8个颈节(C)、12个胸节(T)、5个腰节 (L)、5个骶节(S)和1个尾节(Co)。脊髓有两个膨 大部:颈膨大自C5至T1,腰骶膨大自L2到S3。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神经系统是人体中的控制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在解剖学中,学习神经系统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大脑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控制中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的外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大脑皮质,负责思维、记忆、情感等功能。
大脑内部包括脑室系统、灰质和白质,其中脑室系统是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的地方。
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势。
小脑的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小脑蚓,有助于增加表面积以提高功能。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脑干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起到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的作用。
脊髓通过脊神经与全身各部分相连,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5.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的集合神经细胞体的地方,包括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站点。
6.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通道,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指令传达到全身各部分。
通过了解以上神经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对于揭示人体神经系统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愿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
1、脑干
❖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 背侧丘脑 ❖ 上丘脑 ❖ 下丘脑 ❖ 后丘脑 ❖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 后丘脑 metathalamus: ❖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
颞叶
❖ 颞上沟、颞下沟 ❖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2、大脑半球内侧面
内侧面
❖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 延续部分
❖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
叶后端 ❖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 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分隔 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
❖ 连通:中脑水管 →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 → 蛛网膜下隙
4、端 脑 The Telencephalon 五 叶
❖ 额叶 frontal lobe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
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 颞叶 temporal lobe 外侧沟以下 ❖ 枕叶 occipital lobe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
(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 岛叶 insular lobe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
神经解剖学-神经组织
1.细胞膜(cellmembrane)
神 经 元 的 细 胞 膜 又 称 神 经 元 膜 ( n e u r o n a l m e m b r a n e ) ( 图 4-2),同其他细胞膜一样作为屏障紧密包裹着细胞质,也是由 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神经细胞通过神经元膜进行神 经冲动的发生、传导、物质运输、代谢调控以及细胞外物质识别 等多种功能。神经元膜是可兴奋膜,刺激后能产生明显的电位变 化,进行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元膜在某些部位形成特化结构, 如在突触部位增厚形成突触前膜或突触后膜。
(5)线粒体(mitochondrion)
线粒体几乎分布于整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以及最 小的突起分支和末梢(图4-2)。线粒体是神经元氧化供能的中 心。多数神经元缺乏储存糖原的能力,其能量主要依赖于循环的 葡萄糖供给,因此,人脑的血液供应被阻断几秒钟就会失去知觉。
线 粒 体 是 动 物 细 胞 中 除 细 胞 核 以 外 唯 一 含 有 线 粒 体 D N A (mtDNA)的细胞器,而且含有蛋白质合成系统(mRNA、 rRNA及tRNA)等,但仅有少数蛋白质由mtDNA编码翻译,大 多数线粒体蛋白质还是由核DNA编码。神经元内线粒体有储存钙 的功能,对钙的调节起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与 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 病等密切相关。
滑 面 内 质 网 ( s m o o t h e n d o p l a s m i c r e t i c u l u m , S E R ) 在 神 经细胞中也很多,由不规则分支和融合的管或池组成,不仅分布 于神经元的胞体,还延伸到树突和轴突内。有的神经元滑面内质 网紧靠细胞膜下,形成较宽的扁平囊,称膜下池 (hypolemmalcistern),可能与膜的离子调节运输有关。滑 面内质网具有多种功能,除运输蛋白质、合成脂肪和胆固醇外, 还可调节细胞内物质(如钙)的浓度,也是细胞所需膜脂的主要 合成场所。
神经解剖学学习要点
神经解剖学学习要点神经解剖学学习要点⼀、神经系统总论复习1、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如何划分?端脑间脑脑(颅腔内)中脑脑桥脑⼲延髓⼩脑脑神经(12)躯体神经或交感神经脊神经(31)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灰质、⽩质、⽪质、髓质、神经节、神经核、纤维束、神经和⽹状结构的定义?灰质:泛指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处(脊髓灰质)⽩质:泛指神经纤维的集聚处(脊髓⽩质)⽪质:灰质在脑表⾯成层配布(⼤、⼩脑⽪质)髓质:在脑内,⽪质深⽅的⽩质神经核:(在⽪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成⼀团纤维束:起⽌、⾏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束神经纤维⽹状结构,RF: 灰质和⽩质混杂的部位,即神经元胞体夹杂于神经纤维之间神经节:神经元胞体集聚处,神经节有感觉神经节和内脏运动神经节之分神经: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合⽽成,由结缔组织被膜包裹1、⽩交通⽀与灰交通⽀的区别。
⽩交通⽀:由脊髓灰质中间外侧核细胞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有髓鞘⽽发亮⽩⾊。
连于胸1~腰3脊神经前⽀与对应的交感⼲神经节之间灰交通⽀:灰交通⽀是由椎旁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缺乏髓鞘⽽呈灰⾊。
连于31对脊神经前⽀与交感⼲之间三、中枢神经复习1、脊髓的位置、脊髓两个膨⼤、脊髓圆锥、终丝的概念。
两个膨⼤颈膨⼤:C4 - T1 节段,发出臂丛,⽀配上肢肌腰骶膨⼤:L2 - S3节段,发出腰骶丛,⽀配下肢肌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的部分。
终丝:圆锥以下,⾮神经组织,在第2骶椎⽔平以下,硬脊膜包绕终丝⽌于尾⾻背⾯2、脊髓的内部结构都包括什么?脊髓内部结构包括:灰质、⽩质和⽹状结构脊髓后索,薄束位于内侧,见于脊髓后索的全长(T5以下占据整个后索),楔束位于外侧(仅见于T4以上)传导躯⼲、四肢的本体感觉(肌、腱和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和精细触觉(⽪肤的两点间距离辨别觉和物体的纹理觉)4、脑⼲内脑神经核团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掌握相关核团的名称、位置、主要功能。
(1)⼀般躯体运动核①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阶段,中脑⽔管腹侧。
神经名词解释解剖学
神经名词解释解剖学
解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结构的科学,它涉及研究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和器官之间的关系。
在神经解剖学中,重点研究和描述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结构和组织。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脑解剖学,研究大脑的结构、脑叶、脑回、脑室以及不同脑区的功能。
这包括大脑皮层、白质纤维束、基底节等。
2. 脊髓解剖学,研究脊髓的结构、分段、灰质和白质的组成,以及脊髓神经的起始和终止点。
3. 神经节解剖学,研究神经节的结构、位置和功能。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负责传递神经冲动的细胞集群,如脊神经节和颈神经节等。
4. 神经通路解剖学,研究神经系统中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和通
路。
这包括感觉通路、运动通路、自主神经系统等。
5. 神经血管解剖学,研究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和血管解剖。
这包括脑动脉、脑静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等。
6. 神经发育解剖学,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期和婴儿期的神经发育。
通过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和神经外科等领域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
8-解剖学部分-神经系统
(三)突触传递特性 (四)神经递质及受体
三、反射
(一)概述 1、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2、反射弧组成 3、反射的基本过程(如图)
(二)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式(如图) 2、会聚式(如图) 3、链锁式(如图) 4、环状式(如图)
四、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受器
(二)外周神经常用术语
1.神经: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2.神经节:由周围神经中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有 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 3.网状结构:由中枢神经内白质和灰质相混合而成, 中枢神经内分散的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纤维网眼 内。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在神经系发生史上相当古 老,它们主要分布在脑干内。 4.神经核:位于脑各部内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灰质 团块称神经核。
(二)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较 长突起(主要为轴突) 和包在外面的髓鞘及神 经膜组成。根据髓鞘的厚 薄,分为有髓纤维 和无髓纤维(髓鞘薄,在光镜下看 不见)。髓 鞘的有无和厚薄与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有关, 即髓鞘厚的纤维传导的速度快。 (三)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的末端在畜体 各组织或器官内形成 的特殊装置,称神经末 梢,有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 神经末梢。感觉 神经末梢连同其特殊装置一起称感受器。
延髓的背侧与小脑之间有第4脑室, 两侧由前 向后依次有面神经根、前庭耳 蜗神经根、舌咽神经 根、迷走神经根和 副神经根;锥体前端的两侧有外 展神经 根,后部两侧有舌下神经根。延髓在机 能上是生命中枢所在地,呼吸、心 跳等 均直接由延髓控制,它还有唾液分泌、 吞咽、 呕吐等中枢。
2.脑桥
脑桥位于延髓的前端,在中脑的后方、小 脑的 腹侧。背侧面凹,为第4脑室底壁的前部; 腹侧有 横行隆起,又分为背侧的被盖和腹侧及 两侧的基底 部。基底部呈横行隆起,由纵行和 横行纤维构成。 脑桥的两侧有粗大的三叉神经 根。第4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 前 方通中脑导水管,后方通脊髓中央管,内充满 脑 脊髓液。第4脑室内有第4脑室脉络丛,脉络 丛,可 产生脑脊髓液。第4脑室底呈菱形,也 称菱形窝 。
神经解剖学重点总结
神经解剖学重点总结神经解剖学完整版重点总结引言神经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总结神经解剖学的主要内容。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分为大脑皮层、脑白质和基底神经节。
脑白质主要传递神经冲动,而大脑皮层负责高级认知和意识活动。
脊髓负责传递神经冲动,同时也是许多反射弧的中心。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神经从大脑直接发出,分布在头颈部;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分布在全身各部位。
这些神经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确保身体的正常功能。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们具有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结构。
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进行信息传递,维持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神经管是最早形成的结构,将来会在脊柱和脑部发展成为脊髓和大脑。
神经细胞的发展和迁移以及突触的形成都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可或缺的过程。
神经解剖学应用神经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神经系统结构的了解,医生能够准确地定位病变,制定治疗方案。
结论神经解剖学是理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学科。
它为我们提供了对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深入认识,对医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对神经解剖学的重点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根据您提供的资料进行总结,具体内容请以教材为准。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作为人体的信息传递和处理中枢。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体解剖学中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1.大脑结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分为脑干、小脑和大脑半球。
脑干负责控制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血压调节。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的运动。
大脑半球是大脑最大的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们负责感知、思维、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
2.脊髓结构脊髓位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连接器。
脊髓通过传递神经信号实现大脑与周围各个部位的交流。
它也负责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腿部的踢蹬。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它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
1.脑神经脑神经是从大脑和脑干发出的一组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颈部。
它们负责控制头部和颈部的感觉和运动,如面部表情、咀嚼和眼球运动等。
2.脊神经脊神经是从脊髓发出的一组神经,分布在全身。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都与脊髓的一个节段相连。
它们负责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其中,8对颈神经连接到颈部和上肢,12对胸神经连接到胸部,5对腰神经连接到腰部和下肢,5对骶神经连接到骨盆和下肢,还有1对尾神经连接到骶骨上。
三、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具有感受、传导和传递神经信号的功能。
它们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1.细胞体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要部分,包含核和细胞器。
它负责合成和储存大量神经递质,以传递信号。
2.树突树突是细胞体的突出部分,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号。
3.轴突轴突是神经元的延伸部分,负责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如肌肉)。
4.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们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重新吸收来传递信号。
神经纤维是一组轴突的集合,根据直径和髓鞘的有无可分为不同类型。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笔记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笔记
一、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负责调节和管理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和整合来自身体各部分的信息,并控制身体的运动。
1. 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由大脑、小脑、脑干和间脑等部分组成。
大脑负责思考、感觉、运动、学习和记忆等功能;小脑负责协调身体的运动;脑干负责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间脑则参与情感和内分泌的调节。
2. 脊髓
脊髓是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主要通道,传递大脑对身体的控制信息和身体对大脑的感知信息。
脊髓还包含了许多反射回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刺激作出反应。
三、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和神经节,负责将脑和脊髓与身体各部分联系起来。
周围神经系统可以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1. 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负责管理身体的皮肤、肌肉和骨骼等部分的运动,以及感知外界的刺激。
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位于脊髓和脑中,通过神经纤维与身体各部分相连。
2.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系统。
交感神经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调动身体的资源,而副交感神经则负责在非
紧急情况下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和脑干中。
2024版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通讯
化学性突触
神经元网络
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实现神经元之间的 连接与通讯,具有单向传递的特点。
大量神经元通过复杂的连接形成网络, 实现信息的整合、加工和传递。
电突触
通过直接传递电信号实现神经元之间 的连接与通讯,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
2024/1/26
10
2024/1/26
03
CATALOGUE
解剖学神经系统 ppt课件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元与突触 • 感觉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2
2024/1/26
01
CATALOGUE
神经系统概述
3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024/1/26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生活质量。
常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如营养神经药物、改善 循环药物等)、物理治疗(如针灸、 按摩等)、手术治疗(如神经修复 或移植等)。
14
2024/1/26
04
CATALOGUE
运动神经系统
15
运动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01
运动神经元
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发出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
行为学实验
设计和实施行为学实验,研究神 经系统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5
神经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药物筛选技术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寻找能够影响 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研究药物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分子 机制。
人体解剖学之神经系统PPT课件
交感干神经节
骨胳肌 运动终板
二、颈丛 (一)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C1-4前支 (二)颈丛的分支
枕小神经
浅皮支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耳大神经
1.枕小神经 (C2) 2.耳大神经 (C2-C3)
颈横神经
3.颈横神经 (C2-C3) 锁骨上神经
(颈皮神经)
4.锁骨上神经 (C3-C4)
腓骨长,短肌 腓浅神经 L5,S1
股二头肌
坐骨神经 S1
小腿三头肌 胫神经
S1,S 2
(三)临床常用检测的肌肉运动及其节段神经支配
上肢神经定位诊断所检测的运动相关肌肉及神经支配
运动
肌名称
神经
神经节段
肩外展 屈肘 桡侧伸腕 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屈指 拇指外展
三角肌 肱二头肌 桡侧腕伸肌 肱三头肌 拇长屈肌,指深屈肌 拇短展肌,第一骨间背侧肌
腋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血-神经屏障: 存在于神经内膜毛细血管 壁的水平
三、周围神经再生
神经纤维溃变 顺行溃变 逆行溃变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第一节 脊神经 一、概 述
(一)脊神经的构成、分部和纤维成分
前根—运动 后根—感觉 脊神经节
一、神经节 脑神经节 脊神经节(背根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节
387 18-1
二、神经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聚集构成神经 神经膜
神经内膜 神经束膜 神经外膜
髓鞘:由施万细胞的 突起卷绕神经元轴突 多层
神经的血管 ①外来系统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2、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多巴胺 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
合的受体。
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
*
39
18
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 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
出颅腔。
书:p159 表2-5
*
39
19
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 Ⅰ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Ⅷ 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 运动神经 Ⅲ 动眼神经:眼球 Ⅳ 滑车神经:眼球 Ⅵ 外展神经:眼球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Ⅶ 面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 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 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
*
39
41
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 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 总和。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
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 和生殖等功能。
*
39
33
第二节 神经生理
一、神经纤维生理
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
人体解剖学第十四章神经系统
一、脊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结构示意图
一、脊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在脊髓圆锥下方,腰、骶、尾部的脊神经根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因成人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而只有马尾,故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第 4、5腰椎之间进行穿刺,可避免损伤脊髓。
脊髓在外形上无明显的节段性,通常把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 根丝附着的一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因脊髓的两侧连有31对脊神 经,故将脊髓也分为31个节段,即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 个骶节和1个尾节。
表14-1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从胚胎第4个月开始,人体脊柱的生长速度快于脊髓,致使成人脊 髓与脊柱的长度不相同,脊髓节段逐渐高于相应的椎骨。了解脊髓节 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对确定脊髓病变的部位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 意义。成人这种对应关系的大致推算方法如下表所示。
脊髓节段
对应椎骨
推算举例
上颈髓C1~4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如第3颈髓节对第3颈椎体
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体 如第5颈髓节对第4颈椎体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如第6胸髓节对第4胸椎体
下胸髓T9~12 腰髓L1~5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如第11胸髓节对第8胸椎 体
平对第10~12胸椎体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活动 时,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称反射。执行反射活 动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感觉)神经、 中枢、传出(运动)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若反射弧任何一部分损 伤,反射活动即出现障碍。因此临床上常用检查反射的方法来诊 断神经系统的疾病。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2对脑神经进出颅的孔、管、裂有哪些?答:筛孔通嗅神经,视神经管通视神经,眶上裂通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展神经,圆孔通上颌神经,卵圆孔通下颌神经,内耳门通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颈静脉孔通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管通舌下神经。
2. 舌的神经支配有哪些?答:舌的神经支配:①舌黏膜的一般感觉:舌前2/3受下颌神经支配,舌后1/3受舌咽神经支配;②味蕾:舌前2/3受面神经支配,舌后1/3受舌咽神经支配;③舌肌:受舌下神经支配。
3. 下丘脑包括哪些主要结构?下丘脑的主要结构有视交叉、视束、灰结节、乳头体、漏斗和垂体。
其内有视上核、室旁核等。
4.内囊是由宽厚的白质纤维板构成,在水平切面上,开口呈向外开放的“V”型,它分为3部:①内囊前肢:主要有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通过;②内囊后肢:主要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听辐射和视辐射通过;③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
当营养内囊的小动脉破裂(脑出血)或栓塞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和双眼对侧视野偏肓(视辐射受损),即“三偏“症状。
5.试述躯干与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
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或: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是脊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肌、腱、关节及皮肤的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同侧的后索内组成薄束和楔束上升,至延髓,两束分别终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第二级神经元是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内的神经元,由其发出的纤维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的两侧上升,构成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向上经脑桥、中脑,终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是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的神经元,由其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6.试述躯干与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1.感受器:位于皮肤内。
2.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为假单极神经元。
其周围突布于感受器内,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后角。
3.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后角。
其纤维斜升1~2个脊髓节段交叉至对侧上行为脊髓丘脑束,经脑干终于背侧丘脑腹后核。
4.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核,其纤维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感觉中枢。
7.试述视觉传导通路。
8.简述腰椎穿刺的部位,穿刺针由表及里要通过那些解剖结构层次。
腰椎穿刺临床上常在腰3~4或腰4~5椎之间作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时,穿刺针由表及里需经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硬脊膜、蛛网膜,到达蛛网膜下隙进行抽取脑脊液。
9.简述坐骨神经的行程及分支坐骨神经是全身最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于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和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大腿肌后群内下行至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的本干分支分布于髋关节和大腿肌后群10.简述手的神经支配。
与手的运动和感觉有关的神经有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
正中神经在手区分布于第1、2蚓状肌和鱼际(拇收肌除外),掌心、桡侧3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指背的皮肤。
桡神经分4~5支指背神经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3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皮肤。
尺神经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尺侧两个半指背皮肤。
手掌支分布于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
浅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皮肤。
深支分布于小鱼际、拇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及第3、4蚓状肌。
1.成人脊髓的位臵(B)。
A、上端平枕骨大孔与中脑相连B、下端成人平齐第一腰椎下缘C、下端成人平齐第三腰椎下缘D、下端成人平齐第二骶椎下缘E、上端与小脑相连2、脊髓灰质的侧角是(D)。
A、感觉神经中枢B、运动神经中枢C、内脏活动中枢D、交感神经中枢E、副交感神经中枢3、楔束传导上半身(B)。
A、浅感觉B、深感觉C、本体感觉和粗触觉D、深感觉和浅感觉E、浅感觉和精细触觉4、脊髓后角的神经元是(C)。
A、传出神经元B、交感神经元C、联络神经元D、运动神经元E、副交感神经元5、脊髓外侧索的上行传导束是(B)。
A、皮质脊髓束B、脊髓丘脑侧束C、楔束D、皮质脊髓前束E、薄束6、脊神经节位于(B)。
A、脊神经前根B、脊神经后根C、脊神经D、脊神经前支E、脊神经后支7、薄束位于脊髓白质的何处(A)。
A、后索B、侧索C、前索D、白质前连合E、前索外侧8、第四脑室正确的是(A)A、底为菱形窝B、无脉络丛C、有成对的正中孔D、下通中脑水管E、上连第三脑室9、中脑背侧出脑的神经是(A)。
A、滑车神经B、三叉神经C、动眼神经D、面神经E、展神经10、锥体交叉位于(C)。
A、中脑B、脑桥C、延髓D、脊髓E、间脑11、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有几对(C)。
A、二对B、三对C、四对D、五对E、六对12、属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C)。
A、下丘B、楔束核C、锥体D、菱形窝E、乳头体13、与中脑相连的脑神经是(C)。
A、展神经B、面神经C、滑车神经D、三叉神经E、副神经14、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是(E)。
A、三叉神经B、前庭蜗神经C、展神经D、面神经E、迷走神经15、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D)。
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舌咽神经D、展神经E、舌下神经16、连于脑干背侧面的脑神经是(D)。
A、舌下神经B、三叉神经C、展神经D、滑车神经E、动眼神经17、连于端脑的脑神经是(C)。
A、视神经B、动眼神经C、嗅神经D、滑车神经E、三叉神经18、与间脑相连的脑神经是(C)。
A、嗅神经B、动眼神经C、视神经D、滑车神经E、展神经19、中脑内有(C)。
A、面神经核B、疑核C、动眼神经核D、展神经核E、下泌涎核20、动眼神经副核位于(A)。
A、中脑B、脑桥C、延髓D、丘脑E、下丘脑21、视交叉属于(C)。
A、丘脑B、中脑C、下丘脑D、端脑E、脑桥22、颞横回是(B)。
A、视觉中枢B、听觉中枢C、听觉语言中枢D、视觉语言中枢E、运动性语言中抠23、视觉中枢位于(A)。
A、距状沟周围皮质B、颞横回C、中央前回D、中央后回E、扣带回24、躯体运动中枢位于(C)。
A、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B、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C、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D、中央前回E、中央后回25、每侧大脑半球分叶是(C)。
A、三叶B、四叶C、五叶D、两叶E、六叶26、区分额叶与顶叶的是(D)。
A、外侧沟B、顶枕沟C、中央前沟D、中央沟E、中央后沟27、大脑半球的哪个叶在表面看不到(C)。
A、额叶B、顶叶C、岛叶D、颞叶E、枕叶2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C)。
A、扣带回B、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C、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D、颞上回E、额下回29、属于大脑基底核的是(C)。
A、薄束核B、疑核C、豆状核D、视上核E、室旁核30、纹状体的组成是(E)。
A、豆状核与杏仁体B、杏仁体与尾状核C、苍白球D、豆状核的壳与尾状核E、尾状核与豆状核31、旧纹状体是指(D)。
A、乳头体B、杏仁体C、壳D、苍白球E、尾状核32、内囊膝的内容(C)。
A、丘脑中央辐射B、皮质脊髓束C、皮质核束D、视辐射E、听辐射33、供应内囊血液的中央动脉来自(E)。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基底动脉E、颈内动脉34、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不包括(C)。
A、内囊B、基底核C、丘脑D、侧脑室E、胼胝体35、位于大脑外侧沟深处的是(B)。
A、额叶B、岛叶C、颞叶D、枕叶E、顶叶36、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经何部位渗入上矢状窦(C)。
A、正中孔B、室间孔C、蛛网膜粒D、中脑水管E、外侧孔37、供应大脑半球外侧面的主要动脉(B)。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基底动脉E、前交通动脉38、不参与大脑动脉环组成的结构(E)。
A、大脑前动脉B、前交通动脉C、颈内动脉D、大脑后动脉E、大脑中动脉39、第三脑室与侧脑室间借哪个孔相通(C)。
A、外侧孔B、正中孔C、室间孔D、中脑水管E、棘孔40、脑室有几个(E)。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E、五个41、脑脊液的产生部位(C)。
A、脑表面的动脉B、脑静脉C、脑室内的脉络丛D、室管膜E、脑表面的脉络丛42、脊神经节的性质(B)。
A、运动性B、感觉性C、交感性D、副交感性E、混合性43、关于脊神经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共31对B、都是感觉性C、在椎管内分前、后两支D、所有前支均混合成丛E、均属躯体神经44、支配臂部屈肌群的神经是(B)。
A、桡神经B、肌皮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腋神经45、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C)。
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肌皮神经E、腋神经46、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E)。
A、肌皮神经B、桡神经C、尺神经D、正中神经E、腋神经47、分布于脐平面的皮神经是(D)。
A、第7肋间神经B、第8肋间神经C、第9肋间神经D、第10肋间神经E、第11肋间神经48、布于男性乳头平面的胸神经前支是(B)。
A、第三B、第四C、第五D、第六E、第七49、脑干自上而下依次分为(A)。
A、中脑、脑桥、延髓B、脑桥、中脑、延髓C、延髓、脑桥、中脑D、中脑、延髓、脑桥E、延髓、中脑、脑桥50、支配大腿内侧群肌的神经是(A)。
A、闭孔神经B、股神经C、坐骨神经D、阴部神经E、臀下神经51、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是(B)。
A、生殖股神经B、股神经C、闭孔神经D、坐骨神经E、髂腹股沟神经52、三叉神经的性质是(A)。
A、混合性B、运动性C、感觉性D、交感性E、副交感性53、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B)。
A、上颌神经B、下颌神经C、舌下神经D、面神经E、舌咽神经54、三叉神经运动纤维行于(D)。
A、眼神经内B、动眼神经内C、上颌神经内D、下颌神经内E、面神经内55、支配面肌的神经是(A)。
A、三叉神经B、面神经C、舌咽神经D、迷走神经E、副神经56、传导舌前2/3味觉的神经是(B)。
A、舌下神经B、舌神经C、迷走神经D、面神经E、下颌神经57、前庭蜗神经的性质是(A)。
A、感觉性B、混合性C、运动性D、交感性E、副交感性58、传导舌后1/3味觉的神经是(A)。
A、舌咽神经B、迷走神经C、三叉神经D、面神经E、副神经59、迷走神经所含的主要纤维是(E)。
A、交感性B、副交感性C、运动性D、感觉性E、混合性60、滑车神经支配(A)。
A、上斜肌B、下斜肌C、外直肌D、内直肌E、上直肌61、支配舌肌的脑神经是(C)。
A、舌咽神经B、下颌神经C、舌下神经D、迷走神经E、面神经62、下颌神经是什么神经的分支(A)。
A、三叉神经B、面神经C、舌咽神经D、迷走神经E、副神经63、管理腮腺分泌的神经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