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2020-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
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
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
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
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
《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
非世所谓福也。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
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
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 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
重庆市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重庆市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遵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和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________这种联系从未断绝。
仅从文学艺术层面来说,从汉字的一点一画,到每个字的构形乃至字音、字义,无不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汉语作为最古老的表意文字,造就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美感。
同时,它在地域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也________。
戏曲被大家广泛熟知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依靠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代代相传,还有汉字这个工具使其能在中华大地传播开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手机、电脑的普及,让汉字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忽视。
提笔忘字逐渐成了常态,这将可能会导致再过几十年,许多的汉字都会被人们遗忘。
认真学习汉字、书写汉字,保持与汉字的“亲密接触”,________,心摹手追,这是学好汉字最根本的方法。
要知道,汉字关乎我们的精神血脉,不可________。
作为新时代主人的我们必须承担起传承发扬汉字文化的重任,正如一幅对联所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沧海横流不容置喙耳濡目染等闲视之B . 沧海桑田不容置疑耳提面命等量齐观C . 沧海桑田不容置疑耳濡目染等闲视之D . 沧海横流不容置喙耳提面命等量齐观(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汉字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忽视。
B .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手机、电脑普及,汉字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重视。
C . 科技的发展,使手机、电脑普及,汉字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重视。
D .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汉字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忽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弘扬汉字文化,人人践行;遵守汉字规范,字字珠玑。
重庆市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诗句。
(6分)(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叠词来感叹人个体生命短暂,但是人类生命和江月一样延绵不绝的句子是:“,。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展现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世界的两句诗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诗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秤竿以一当十槟榔(bīng)改弦更张(xián)B. 倾轧疾恶如仇纠葛(gé)车载(zài)斗量C. 龟裂非分之想糊弄(hú)人影幢幢(chuáng)D. 揣摩暗度陈仓粮囤(dùn)一声不吭(kēn)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但此举被论者称为“火中取栗”之举,因为一旦此举不能阻止股票下跌,则其必将陷于更大的困境。
B. 鄙人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建筑学专业,但是刚出道不久,要完成这样大型艰巨的设计任务,还是觉得绠短汲深,特别需要业界高手的指点。
C. 耸人听闻的上海踩踏事件说明我们的民众缺少了基本的防范意识,我们的群聚活动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指导和规范。
D. 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恒河沙数,要将这些档案管理好,必须注重培养管档人员的责任心。
警惕性,认真落实档案管理人员的年度培训制度,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
4.依次填入下边两段话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荀子阐发的“礼”的人文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而不是使礼制作为宗教的一种仪规。
试举一例以明之。
如,荀子对于人问“雩而雨何也?”回答说:“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则典故。
“雩”原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求雨仪式,,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仪式,只是认为不应当把它神化。
重庆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在评价诸葛亮时,借刘备“______”这一举动,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2)《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4)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话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大量非本小区人员居住在小区地下室,严重影响居民的安全保障!业主们忍无可...忍.,多次投诉街道综合治理办。
②中国渔政201船开始向北返航,离开钓鱼岛海域,我在右侧的甲板上看到,两艘日本巡逻舰还是不即不离....地随行在旁。
③李达康看着眼前这位和自己共事了十多年的问事,他深深感到,这次分离,他们很快就会相去无几....。
④应该看到,结构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一个成熟的产业需要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
⑤由于标签缺失、信息不足,少数不法经营者趁机以次充好、掺杂掺假,致使散装食品浑水摸鱼....、良莠不齐。
⑥不确定的研究成果,不应去蹭某个社会热点,只应有一说一,弃用“也许”“大概”等模棱两可....的词汇。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②③⑥D. ②④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教授肖耿6日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时认为,中国不应花过多努力考虑经济增长率B. 到非洲打拼了近40年,胡介国不仅拼得了数亿身家,还成为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尼日利亚成为名人C. 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D. 只要还有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4.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考试)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无可非议的议题,是对公民道德的考量,也是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能力的挑战。
B . 一次次见到如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一次次大饱朵颐,却似乎再没有馋涎欲滴的感觉,更没有当初对一顿红烧肉就如盼过年般朝思暮想的心情。
C . 宣城在市直单位推行的党员上岗戴党徽制度得到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姚玉舟认为这样做不仅能约束广大党员干部的危言危行,更方便群众监督。
D . 年轻人有热血有豪情,充满对未来的想象,但这不是浮躁的理由,年轻人更应当脚踏实地而不是天马行空地生活、工作,这样无悔青春,无悔时代。
2. (2分) (2018高一上·西湖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有专家认为,以标榜草根创新精神为幌子的山寨文化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
B . 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能否和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阻止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悲剧重演,不仅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势,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C . 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D . 国家今后或许将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3. (2分)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话语情境,在语言表达方面最为得体的一项是()A . 采访节目: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刚刚因病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 . 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学生紧握老师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违了。
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C . 某名作家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王老师,拜读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D . 某校新闻网: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重庆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2020 年秋高二(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1.D(A 项,说的是传统的批判性思维,并非恰当理解;B 项,说的也只是批判性思维作为思维技能的特征;C 项,“有倾向性、态度以及情境意识”不排除只是个人偏见。
)2.A(除了论证技能的训练以及好奇心的培养,知识的储备也很重要。
)3.D(复杂多变情境是素养要面对的思维场景,不是其本身的特征。
)4.①材料一厘清了核心素养中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材料二论证情境才是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②材料一与材料二是培养目的与方法途径的关系,前者回答“是什么”,后者回答“怎么办”。
(每点2 分,共4 分)5.①情境是复杂、不确定而真实的,为思维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观察、观念形成、反思、行动的机会和实践。
②思维素养是综合性品质,需要多种灵活的关联,要求思维场景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③杜威书中例子涉及的情境是复杂而不确定的,沟有宽窄之分,木头也有有无之别。
而从思维的参与也是复杂的,有假设计划、观察、观念、行动检验等复杂的思维参与。
(每点 2 分,共 6 分)6.B(阴气来源于从地下、坟墓中出来的土罐。
)7.B(“先抑后扬,暗示痴迷土罐也是一种美好品质”错,不是先抑后扬,而是对比突出自己对土罐的痴迷程度。
)8.①人对于自己痴迷的东西总是难以把控的,痴迷是优点,往往也是一种缺点。
②人对于执念之物,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
③物之所得所失,皆有缘份,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④人皆有一死,万物归为尘土,物我相容,合二为一。
(每点 2 分,任答 3 点满分,共 6 分)9.①改用或化用经典语句。
如:“神归其位,物以类聚”。
②有趣的比喻。
如:把芦苇的大土罐比作军队里的将领,把“我”收藏的各色土罐比作群兵,既生动形象又让人忍俊不禁。
③文白夹杂,庄谐并出。
如:“让外人观之叹我收藏之盛,让我抚之念兄友情之重。
”既让人觉得郑重其事又让人觉得滑稽幽默。
④夸张。
如:作者看到大土罐时,“馋涎欲滴,过后耿耿于怀”。
20212021学年届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
2020-2021学年届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2)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3)天姥连天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5)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6),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二)文言文阅读。
(15分)贤士隐居者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
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①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
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念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
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生活,而茂刚刻意念书,足迹何尝妄出,尤邃于《周易》。
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
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
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
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
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
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
他饮食布帛亦然。
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
苟一日之用足,则②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
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家至贫,常整天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
不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望其面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何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
重庆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重庆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上·南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西安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_____,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
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_____,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已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
难道2000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技艺。
这种制度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工料、工艺如何____,不管是玉器、青铜器,还是瓷器丝绸,()。
“纵观中外历史,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就会强烈。
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工匠精神被标举,是必然结果。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群_ 的人,需要一个具有匠心的群体。
”参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络绎不绝呼之欲出推陈出新卓尔不群B . 不绝如缕惟妙惟肖推陈出新特立独行C . 不绝如缕惟妙惟肖革故鼎新特立独行D . 络绎不绝呼之欲出革故鼎新卓尔不群(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2020-2021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
《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
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
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
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
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
他们创作了许多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史论,并借此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史记》画面,其论史的角度、观点都有新意。
宋代诗歌好议论说理,贯彻到以《史记》人物为原型的咏史诗创作中,就是翻案之风更甚于唐,且比唐人翻得更有深度。
王安石的《商鞅》《贾生》等诗,就以古鉴今,用古喻今,巧妙而有针对性地创作咏史诗为当时政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