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二:专题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检测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 新三民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三民主义D. 邓小平理论【答案】B【解析】ACD错误B正确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以下各项对苏俄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评价正确的是()A. 进一步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将小农经济升级改造成集体经济D. 寻找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答案】D【解析】A错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终止了战时共产主义B不合题意与题干无关C错误 1928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展将小农经济逐渐改造为集体经济D正确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目的是通过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积极性以恢复生产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弊端3.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下列观点不属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的是()A. 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B. 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C. 在所有制方面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答案】C【解析】本题属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属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的是ABD不合体题意三者均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不符合题目要求C符合题意选项不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符合题目要求4.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③后者都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④都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正确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错误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④错误这些理论不能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5.某小组在学习《经济学常识》时围绕社会主义经济间题展开讨论绘制了一张图表对如图判断正确的是()A. ①和②都没有涉及到价值规律的问题B. ②和③都承认发展商品经济会导致资本主义C. ③和④都强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作用D. ②和④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索【答案】D【解析】A错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揭示了价值规律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求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B错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强调国家市场为主体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并非否定商品经济C不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求发展市场经济不符合实际D正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索这符合实际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不包括()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 科学发展观【答案】A【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的内容A符合题意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BCD不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7.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关于毛泽东思想说法正确的是()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②是毛泽东个人创立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③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产物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A. 新民主主义文化B.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毛泽东思想【答案】D【解析】AC不合题意新民主主义文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B不合题意 D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9.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中国共产党人走出这条道路()①是立足特定条件下中国国情的结果②坚持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③源于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④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保证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走出这条道路是立足特定条件下中国国情的结果而不是源于共产党人不忘初心④错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10.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 ( )①实事求是②群众路线③艰苦奋斗④独立自主A. ①②③B.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②④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①②④正确③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③排除故本题选B.11.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毛泽东思想是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B.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产物D.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答案】C【解析】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表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故选C1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1921年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A. 放弃社会主义的目标B. 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 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C【解析】ABD错误新经济政策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也没有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更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正确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13.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 新三民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三民主义D. 邓小平理论【答案】B【解析】二、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14.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用“实事求是“四个字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这个词语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撰的《汉书》本义是指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毛泽东推陈出新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把它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改造世我们今天常常针对什么问题使用“实事求是”这个词语?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我们今天所说的“实事求是”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的规律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规律办事(2)从“实事求是”这个词的用法可以看出我们要大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但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扬弃” 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结合起来【解析】(1)我们今天所说的“实事求是”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的规律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规律办事(2)从“实事求是”这个词的用法可以看出我们要大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但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扬弃” 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 专题检测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政治 专题检测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新人教版选修2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21年5月,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增加社会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

”这说明,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 ( ) A.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B.重视生产力发展C.依靠工人阶级D.维护农民阶级2.在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将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的资本家经营。

这些企业的性质属于 ( ) A.社会主义性质B.混合所有制C.私有制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3.斯大林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的规律是客观规律,它们反映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生活过程的规律性。

否认这个原理的人,实质上就是否认科学,而否认科学,也就是否认任何预见的可能性,因而就是否认领导经济生活的可能性。

这就要求我们( ) A.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B.要敢于创造规律,增强活动的预见性C.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才能尊重客观经济规律D.增强活动的预见性是科学把握规律的前提4.“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B.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C.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差距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不成熟5.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到1950年,苏联经济恢复、新建大企业6 200个,工业年增长速度达到23%,国民经济实际增长64%。

这表明( ) A.苏联的经济模式具有局限性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C.苏联已经实现现代化D.卫国战争使苏联经济逐渐发展起来6.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

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 ( )①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②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③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仅包括个人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7.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 ) A.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进而战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经济政策C.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秩序D.是人民政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标志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

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检测2: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检测2: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这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意义有()A.巩固了工农联盟B.恢复了国民经济C.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D.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2.斯大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关系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B.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D.正是由于存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3.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

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此看法最恰当的是()A.其观点是正确的B.其观点是错误的C.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也更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D.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4.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方针C.颁布1936年宪法D.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5.“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这段话表明我国当时()A.以俄为师B.以苏为鉴C.与苏联结盟D.与苏联矛盾激化6.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党内和国内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遇到严峻的挑战。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专题检测1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专题检测1

专题综合检测(1)通过引用史料,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进行正确评判.(2)结合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的相关内容,分析对农村改革的指导意义.(3)结合《论十大关系》的相关阐述,分析对于今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按__________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 )。

A。

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D。

军事主义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照军事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故D项正确。

答案 D2。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农民暴乱,发生兵变,百害无一利C。

为了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有利有弊.答案 D3.新经济政策在商业方面的内容是 ( ).A。

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B。

实行国家垄断经营C.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D.贸易国有化解析B、C、D三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只有A项是新经济政策在商业方面的内容。

答案 A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俄共(布)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而制定并实行的新的方针政策B.维护农民的利益,顺应农民的要求,巩固苏维埃政权C。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D。

开启世界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苏共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而制定并实行的新的方针政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改善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答案 A5.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人教版政治选修2:专题4 专题综合测评4

人教版政治选修2:专题4 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综合测评(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A. 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商品买卖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掌握涉及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解析】题中要求回答的是最主要的措施。

在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中,从实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来看,重点是固定粮食税。

所以A项可选。

【答案】 A2.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是() A.列宁的英明决策B.维护苏维埃政权的需要C.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D.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解析】新经济政策是由当时苏俄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根本原因,D项入选。

其他选项也是原因,但这些原因最终还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所以不符合要求。

【答案】 D3.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

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列宁把这些变化当成()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B.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C.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解析】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这也是他认识的局限性。

【答案】 B4.斯大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关系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B.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D.正是由于存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斯大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关系的认识。

A项表述错误。

B、C两项没有体现二者的关系。

D项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检测7: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检测7: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专题四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苏俄曾经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照军事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这一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政策C.共产主义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 D解析此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苏维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聚力量。

A、B、C三项不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排除。

2.十月革命后,为了应对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下列属于该政策的是()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③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④工矿企业收归国有,由各级政府统一安排生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③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

3.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实行()A.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B.是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C.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D.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需要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由题中观点可知,新经济政策使无产阶级同农民相结合,巩固了工农联盟,C项正确。

4.1906年,列宁曾提出: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

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

上述材料体现了列宁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的认识是()A.认为要消灭资本主义,必须消灭市场经济,消除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B.认为商品货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C.认为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是消灭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源D.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应遵循市场规律答案 B解析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

从题干材料看,这是1906年列宁的讲话内容,故B项正确。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学业分层测评)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学(0004)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学业分层测评)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学(0004)

学业分层测评(十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以“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的观点,实际上是()A.更注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B.更注重计划对资源配置的作用C.计划和市场并重D.实行市场经济【解析】“国家市场为主体”实际就是国家计划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实际就是市场调节为补充,所以上述观点更偏重于强调计划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故选B项。

【答案】 B2.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问题上,毛泽东的认识比斯大林更为科学,表现在()A.看到了两种所有制的存在B.认识到了商品生产的命运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密切联系C.反对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分析D.认为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存在密切联系【解析】A项属于二人的共同主张,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3.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了有些________也是商品的论断,发展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范围的理论。

()A.消费资料B.生产资料C.生活资料D.精神资料【解析】斯大林认为,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毛泽东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

【答案】 B4.毛泽东指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这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A.价值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价值法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C.要自觉认识和运用价值法则来管理经济D.价值法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必须遵循的规律【解析】毛泽东的论断主要强调在依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社会中,价值法则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必然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认识和利用价值法则来管理经济。

故应选C项。

A、D两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B项说法欠妥。

【答案】 C[能力提升]5.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11月9日给全党各级领导发出《关于读书的建议》,在1958~1960年期间带头读书,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重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见解。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专题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专题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检测卷(含答案)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

据此回答1~2题。

1.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克服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把富农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集中物力、财力,战胜敌人D.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2.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 )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商品买卖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掌握涉及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3.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是( )A.列宁的英明决策B.维护苏维埃政权的需要C.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D.苏俄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致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B.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C.加强了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6.1921年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战时行为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经济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7.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农民暴乱,发生兵变,百害无一利C.为了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8.新经济政策在商业方面的内容是( )A.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B.实行国家垄断经营C.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D.贸易国有化9.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俄共(布)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而制定并实行的新的方针政策B.维护农民的利益,顺应农民的要求,巩固苏维埃政权C.马克思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D.开启世界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10.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带来哪些变化( )①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②把在小生产基础上的私人资本主义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③新经济政策与此前单一的计划经济相比较,是一种退却④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检测4: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检测4: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专题检测(四)一、选择题1.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克服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把富农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集中物力、财力,战胜敌人D.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2.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掌握涉及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3.下列对列宁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①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②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领导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④首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新经济政策在商业方面的内容是()A.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B.实行国家垄断经营C.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D.贸易国有化5.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是()A.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C.商业方面实行国家垄断经营D.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6.关于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科学地认识到计划的作用B.科学地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C.片面强调计划的作用D.国民经济的计划可以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7.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上,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A.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B.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表现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8.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所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这里所说的“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是指()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C.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D.农业和工业9.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

据此回答1~2题。

1.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克服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把富农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集中物力、财力,战胜敌人D.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2.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商品买卖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掌握涉及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3.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是()A.列宁的英明决策B.维护苏维埃政权的需要C.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D.苏俄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致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B.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C.加强了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6.1921年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战时行为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经济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7.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农民暴乱,发生兵变,百害无一利C.为了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8.新经济政策在商业方面的内容是()A.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B.实行国家垄断经营C.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D.贸易国有化9.新经济政策的实施()A.俄共(布)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而制定并实行的新的方针政策B.维护农民的利益,顺应农民的要求,巩固苏维埃政权C.马克思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D.开启世界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10.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带来哪些变化()①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②把在小生产基础上的私人资本主义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③新经济政策与此前单一的计划经济相比较,是一种退却④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这里所说的“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是指()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C.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D.农业和工业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据此回答12~13题。

12.“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B.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C.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差距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不成熟13.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斯大林改变了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认识。

他认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他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分工B.多种经济成分和社会分工的存在C.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D.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14.下列对经济规律认识正确的是()A.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消灭的C.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但不能利用规律D.经济规律反映的是自然界或社会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15.在经济方面,下列成就是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取得的是()A.先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后实现了工业化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C.苏联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D.苏联建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6.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培养了大批专家③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④经济上管理过死,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这段话表明我国当时()A.以俄为师B.以苏为鉴C.与苏联结盟D.与苏联矛盾激化18.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A.国家发展的资本主义B.国家控制的资本主义C.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资本主义19.《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要坚持通过体制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其前身是()①个体农业②没收的官僚资本③改造的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改造的个体手工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0.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毛泽东曾经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做过积极的探索,得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对今天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回答21~22题。

21.毛泽东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军政费用占国家预算全部支出的30%。

这个比重太大了。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它降到20%。

以便抽出更多的资金,多开些工厂,多造些机器。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不但会有很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可能有自己的原子弹。

”这里讲的是要处理好()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C.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D.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22.毛泽东等人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系列思想原则,历经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检验,至今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这一现实意义体现在()①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②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③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④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会上他坚持了()①列宁关于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的主张②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的主张③斯大林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4.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论人民民主专政》③《论十大关系》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①“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②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③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④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题号1 2 3 4 5 6 7 8 911112131415161718192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列宁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列宁上述论述的理解。

(14分)27.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领导者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后来又暴露出一些问题,中国的经济建设既要向苏联学习,又要对其教训引以为戒。

试述毛泽东对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18分)28.材料一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材料二“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1)上述材料涉及的有关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是怎样论述的?(10分)(2)《论十大关系》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意义?(8分)【答案解析】1.C[苏俄为应对战争而集中物力、财力,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此C项正确。

A 项是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B、D两项不是其目的。

]2.A[题中要求回答的是最主要的措施。

在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中,从实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来看,重点是固定粮食税,所以答案选A。

]3.D[新经济政策是由当时苏俄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根本原因,D项可入选。

其他选项也是原因,但这些原因最终还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所以不符合要求。

] 4.A[B、C、D三项观点都是两种政策的共同之处,A项正确表明了新经济政策的新措施。

] 5.A[B、C、D三项是两种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区别,应排除。

]6.A[A项正确地讲明了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可选;B项是对此错误的认识;C项的观点说恢复了资本主义经济与新经济政策的目的不符;D项说是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误。

] 7.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有利有弊。

]8.A[B、C、D三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只有A项是新经济政策在商业方面的内容。

]9.A[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苏共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而制定并实行的新的方针政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改善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0.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到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进步。

故答案选D。

]11.C[斯大林所说的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是指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故应选C项,其他不符合题意。

]12.C[A、B、D三项都是现象,不是本质,要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是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表现,不符合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