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模拟试卷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合集下载

2020级人教版本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级人教版本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在冬天,用手拿铁块比拿木块感觉更凉一些,这是因为()A.金属铁块温度比木块低B.铁块密度比木块大C.铁块是热的良导体,木块是热的不良导体D.铁块的硬度比木块大2.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分别对这两个烧杯同时进行加热(液体均未沸腾),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液体的比热容是B液体的两倍B.B液体的比热容是A液体的两倍C. 10 min末A液体比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D. 20 min末B液体比A液体温度高3.在以前广州人喜欢将香皂放在衣柜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衣服也会透出淡淡的肥皂味来.这表明了()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具有间隙4.如图,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下列现象所包含的道理与之相同的是()A.磁铁吸引铁块B.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水银C.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D.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5.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D.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6.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把它和分子、夸克、原子等各种物质微粒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夸克、α粒子B.分子、夸克、原子、α粒子C. α粒子、分子、原子、夸克D.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7.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B. (a)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C. (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D. (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8.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宽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A.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C.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9.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10.2010年,两名俄裔科学家发现纳米材料石墨烯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家.最近,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解决了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问题,解决散热问题是利用石墨烯的()A.导热性好B.熔点高C.硬度大D.密度小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住宅小区房屋的窗户玻璃都是双层的,且两层玻璃间还充有惰性气体,这是因为惰性气体()A.容易导电B.不容易导热C.能增加房间的亮度D.增大玻璃的密度12.如图,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50 mL的水,再注入50 mL的酒精.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夏天,用塑料泡沫箱装运海鲜,可达到减少装载质量和保鲜的目的.其中分别利用了塑料泡沫密度较小和__________(选填“隔热”“导热”或“绝缘”)效果较好的特性;利用石墨稀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______(选填“强”或“弱”).1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能.15.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很小,其直径尺寸的数量级约为________ m.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________相同.(选填“体积”、“质量”)(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3)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算出加热6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J.(5)色拉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J/(kg·℃).(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四、计算题(共3小题)17.用酒精灯加热水,从室温加热至80 ℃,需要5分钟,用同一盏酒精灯加热同质量的另一种液体,也从室温加热至80 ℃,只需3分钟,求这种液体的比热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8.热水质量20 kg,温度80 ℃,与质量30 kg,温度30 ℃冷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求:混合后温度.19.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2.52×107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C水=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当手拿铁块时,手上的热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拿铁块和木块时,感到铁块比木块凉一些.2.【答案】B【解析】(1)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升高相同温度时,B加热时间是A加热时间的2倍,则B吸收热量是甲吸收热量的2倍,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可知,A和B的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B 的比热容是A的2倍,故B正确,A错误;(2)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误;(3)20 min末B液体的温度为80摄氏度,而A液体在10 min末温度达到80 ℃,因不知道其沸点,在继续加热过程中,无法知道其温度是否继续升高,故D错误.3.【答案】A【解析】香皂放在衣柜里,香味分子扩散到衣柜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衣服也会透出淡淡的肥皂味来.这表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B、C、D错误.4.【答案】B【解析】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原因是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表现为较大的引力.A项,磁铁吸引铁块,是因为磁体具有吸引磁性物质的性质,故所包含的道理与之不相同;B项,两滴水银靠在一起,由于分子引力的作用,就会变成一大滴水银,故所包含的道理与之相同;C项,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故所包含的道理与之不相同;D项,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有较大的斥力的原因,故所包含的道理与之不相同.5.【答案】B【解析】A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不符合题意;B项,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水蒸气,与比热容无关,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由此使得海边昼夜温差小,不符合题意;D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不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因此从大到小的顺序应为: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7.【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a)和(b)中都是水并且水的质量都是相等的,所以内能的大小就取决于水的温度,由于(b)中的温度高于(a)中的,所以(b)中的内能大.℃(c)和(d)中都是煤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的大小取决于质量,质量大得内能大,所以(c)中的内能大.8.【答案】C【解析】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故C符合题意.9.【答案】B【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10.【答案】A【解析】石墨烯是一种新发现的材料,它的物理性质是拉力好、导电性和导热性好、硬度大、熔点高等,根据它的这些特性我们就能知道它的用途.本题要求解决散热的问题,所以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热性好的特点,A符合题意.11.【答案】B【解析】房屋窗户采用双层玻璃的目的有两个:隔音、保温.惰性气体是否导电与隔音、保温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惰性气体不容易导热,能够起到保温的目的,B符合题意;惰性气体对房间的亮度几乎无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间亮度,C不符合题意;有无惰性气体对玻璃的密度没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A【解析】由于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体积的总和,说明是在混合时水分子进入到酒精分子的间隙中去了,或者说明是酒精分子进入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说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3.【答案】隔热强【解析】为了达到保鲜的目的,夏天应隔热,塑料泡沫正好具有较好的隔热性;利用石墨稀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强.14.【答案】分子势能内【解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5.【答案】分子10-10间隙【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十分微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16.【答案】(1)质量(2)加热时间(3)温度(4)2.1×104(5)1.9×103【解析】(1)为了便于比较水和色拉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水和色拉油的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色拉油的质量相同;(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中,我们控制水和牛奶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我们是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热6 min水的温度变化量为Δt=45 ℃-20 ℃=25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2 kg×25 ℃=2.1×104J;(5)因为加热6 min水和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由Q=cmΔt可得:c===1.9×103J/(kg·℃).17.【答案】解: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设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Q,加热5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5Q,加热3 min液体吸收的热量为3Q,水与液体都从室温加热到80 ℃,它们升高的温度℃t相同,水与液体质量m相同,℃Q=cmΔt,℃液体与水的比热容之比:====,液体的比热容:c液=c水=×4.2×103J/(kg·℃)=2.52×103J/(kg·℃);答:这种液体的比热是2.52×103J/(kg·℃)【解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应用热量公式可以求出液体的比热容.18.【答案】解:设冷水温度从t01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为Q1;热水温度从t02降低到t,放出的热量为Q2;由于不计热损失,则Q吸=Q放,即:cm1(t-t01)=cm2(t02-t)即:4.2×103J/(kg·℃)×30 kg×(t-20 ℃)=4.2×103J/(kg·℃)×20 kg×(80 ℃-t)解得:t=50 ℃.答:水混合后的温度为50 ℃.【解析】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最后温度相同.知道热水的质量和初温、冷水的质量和初温,又知道水的比热容,利用热平衡方程Q吸=Q放求水混合后的温度.19.【答案】由题知,Q吸=50%×2.52×107J=1.26×107J,由Q吸=c水mΔt可得:Δt===30 ℃答: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30 ℃.【解析】由题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吸=c水mΔt 求水的温度可升高值.。

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事件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B.分子很小,可以用一般的显微镜看到C.分子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D.分子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3.爆米花是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水份内能不变B.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粒壳爆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增加C.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D.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4.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5.九月的七实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桂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6.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7.人们经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下列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A.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B.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C.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D.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9.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则分子间距离最远的和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A.甲、乙B.乙、丙C.丙、甲D.甲、丙1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D.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1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建筑工地上尘上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1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13.烟花三月,瘦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14.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分子之间有引力时无斥力,有斥力时无引力15.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这样铜块和铝块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密转焊接”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B.铜块高速旋转时把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焊接完成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D.铜块和铝块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的二、填空题(共3小题)16.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大轮胎的内能.17.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他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的较慢,A和B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如果要你从A、B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________液体.18.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 2 min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________(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象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20.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包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实验的现象_______(能/不能)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2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2 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1)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标号”)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C.比值定义法 D.类比法(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质量是0.5 kg的铝壶内装2.5 kg的水,其温度为20 ℃,如果共吸收5.47×105J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J/(kg·℃))23.在野外施工中,需要把质量为4.2千克的铝合金构件温度从10 ℃升高到63 ℃或以上.现只有保温瓶中1.2千克温度为90 ℃的热水可以利用,不计热损失,请设计一个加热构件的方案.同学甲设计的方案和运算如下:将铝合金构件直接放人90 ℃热水中,在不考虑热损失的前提下,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构件吸收的热量.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放=cm1(tl-t)、Q吸=Cm2(t-t2),将数值代入计算,得出构件与热水在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t=56.2 ℃.显然,这种方案不能使构件达到规定的温度.同学乙设计的方案是把90 ℃的热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让构件先放人第一份90 ℃的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取出,再放入第二份90 ℃的热水中,再使构件与热水达到热平衡.通过计算表明,这一方案可使构件的最后温度达到61.7 ℃.问:(1)怎样才能让构件达到63 ℃呢?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2)若采用最佳加热方案,构件最后的温度可达69.5 ℃.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工业上也可以用这一方法用冷水来冷却某些构件,请简要说明这种最佳冷却方案.24.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 2.52×107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C水=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项,晒太阳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项,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C项,两手互搓,使手暖和,两手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C不合题意;D项,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即对空气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2.【答案】C【解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3.【答案】D【解析】A项,玉米膨胀,其内部水分对外做功,水分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B项,玉米膨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C项,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D项,玉米爆开前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增加内能,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5.【答案】A【解析】A项,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项,扩散现象本身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B正确;C项,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快,扩散就越明显,故C正确;D项,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还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故D正确.6.【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增大或减小气体体积,也就是改变分子间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发生变化,但力一直存在.此A、B两选项错误;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存在分子势能.当拉伸或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势能相应变化.并且无论是拉伸还是压缩固体,势能都是增大的.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7.【答案】A【解析】A项,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符合题意;B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不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D项,灌注海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不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C错误,D正确.9.【答案】C【解析】利用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物质的状态,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某一位置附近运动,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分子可以任意运动,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液体分子间距离介于固体和气体之间,分子间有较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正确答案是C.10.【答案】B【解析】A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不符合题意;B项,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水蒸气,与比热容无关,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由此使得海边昼夜温差小,不符合题意;D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不符合题意.11.【答案】A【解析】A项,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是由于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此选项符合题意.B项,尘土飞扬,是指固体颗粒尘土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项,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项,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此选项不符合题意.12.【答案】B【解析】A、C、D柳絮飞扬,树叶飘落、雪花纷飞都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荷花飘香,是气体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该选项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烟花三月,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14.【答案】D【解析】分子动理论: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D选项错误.15.【答案】B【解析】A项,当铝件与铜件相互摩擦做功,两者的内能会增大,温度急剧升高,故A正确;B项,铜块高速旋转,具有较大的动能,此时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铜块温度升高,故B错误;C项,焊接完成,能使铜块和铝块成为一个整体,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故C正确;B项,铜块和铝块增加的内能是由铜块的机械能转化而来的,故D正确.16.【答案】做功【解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所以汽车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使轮胎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轮胎的内能.17.【答案】B1∶2B【解析】由图象知:两种液体由20 ℃升高到相同的末温度80 ℃时,A液体用时10 min,B液体用时20 min,B液体升温慢;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所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所以当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之比为Q A:Q B=1:2,∵Q=cmΔt,∴两种液体比热容之比为===.因为B的比热容大,所以做冷却液体用B液体好.18.【答案】不会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解析】据图中的温度时间图象可知,当加热至2 min时,两种物质的温度恰好相同,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它们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据图象中的信息分析可知,乙在2-4 min时间内,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即乙是晶体,甲物体吸热后,温度一直上升,没有熔点,是非晶体;根据乙图像水平线对应的温度值可以得到乙的熔点是60 ℃等.19.【答案】(1)相同(2)加热时间(3)甲【解析】(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甲升高 4 ℃,乙升高8 ℃时,需要的加热时间相同,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与乙吸收的热量,甲升高温度小于乙升高温度,所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20.【答案】(1)水和酒精混合液体积变小(2)分子间有间隙(3)不能【解析】(1)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2)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3) 这个实验的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但并不能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21.【答案】A煤油【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加热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因此该实验是采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来探究的,故采用了控制变量法;(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煤油;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煤油加热时间短,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较多,煤油吸收的热量较少.22.【答案】解:m铝=0.5 kg,m水=2.5 kg,∵Q吸=cmΔt,∴Q吸=Q铝吸+Q水吸=c铝m铝Δt+c水m水Δt,∴Δt===50 ℃.∴t=t0+Δt=20 ℃+50 ℃=70 ℃.答:水温将升高到70 ℃.【解析】知道铝壶和水吸收的热量、铝壶和水的质量、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的变形公式求铝和水温度的升高值.23.【答案】(1)操作方案:将保温瓶中t=90 ℃的热水分若干次倒出来.第一次先倒出一部分,与温度为t0=10 ℃的构件充分接触,并达到热平衡,构件温度升高到t1;将这部分温度为t1的水倒掉,再从保温瓶倒出一部分热水,再次与温度为t1的构件接触,并达到热平衡,此时构件的温度升高到t2;再将这些温度为t2的热水倒掉,然后再从保温瓶倒出一部分热水来使温度为t2的构件升温,直到最后一次将剩余的热水倒出来与构件接触,达到热平衡,最终就可使构件的温度达到所要求的值;验证:如将1.2 kg热水分5次倒出,每次倒出m0=0.24 kg,在第一次使热水与构件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Q1=c0m0(t-t1),Q1′=cm(t1-t0)∵Q1=Q1′∴c0m0(t-t1)=cm(t1-t0)即:4.2×103J×0.24 kg×(90 ℃-t1)=0.88×103J×4.2 kg×(t1-10 ℃)解得:t1≈27.1 ℃,同理:t2≈40.6 ℃,…,t5≈66.0 ℃.(2)用冷水对构件进行流水喷淋( 或用流水法进行),因为这样能充分地利用资源,使物体间内能更有效地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降温.【解析】(1)操作方案:直接将铝合金放入保温瓶的热水中,利用热平衡方程得出的末温不能达到要求,可以将热水分若干次加热铝合金,直到最后一次将剩余的热水倒出来与构件接触,达到热平衡,最终可使构件的温度达到所要求的值.验证计算:如将1.2 kg热水分5次倒出,每次倒出m0=0.24 kg,在第一次使热水与构件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构件吸热Q1=c0m0(t-t1),水放热Q1′=cm(t1-t0),因为Q1=Q1′,得出提升后的温度t1,同理求出t2、t3、t4、t5进行判断.(2)为了能充分地利用资源,使物体间内能更有效地转移,可以用冷水对构件进行流水喷淋( 或用流水法进行).24.【答案】由题知,Q吸=50%×2.52×107J=1.26×107J,由Q吸=c水mΔt可得:Δt===30 ℃答: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30 ℃.【解析】由题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吸=c水mΔt 求水的温度可升高值.11 / 11。

2020学年九年级初中全册人教版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学年九年级初中全册人教版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2.物体间的热传递总是从()A.体积大的物体向体积小的物体传递B.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C.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3.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A.几个埃B.几个微米C.几个毫米D.几个厘米4.铜球和铅球相互接触时,铜球将热量传递给铅球,这是因为()A.铜球的温度较高B.铜球具有的内能较多C.铜球具有的热量较多D.铜的比热容较大5.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A.甲B.乙C.一样大D.无法判断6.(多选题)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无关C.把一块铁块分成两块,大的那块的比热容大D.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8.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划火柴点火C.烧水时水温升高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9.塑料捆扎带是日常用品.如图所示,先将捆扎带打个结,然后两手用力反方向一扯,它就会在打结处断开.关于这个现象的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是捆扎带对外做功的结果C.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因而被扯断D.用力一扯,手移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捆扎带在惯性作用下扯断的10.家庭厨房使用不锈钢铲子,手柄由木质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木质材料的()A.隔热性好B.绝缘性好C.密度大D.导电性好11.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分别对这两个烧杯同时进行加热(液体均未沸腾),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液体的比热容是B液体的两倍B.B液体的比热容是A液体的两倍C. 10 min末A液体比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D. 20 min末B液体比A液体温度高1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柳枝摇曳B.荷花飘香C.树叶纷飞D.瑞雪飘飘1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D.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14.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15.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分子又由________组成的,原子又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17.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__.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18.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因此白天海边的风多是________(选填“从陆地吹向海面”或“从海面吹向陆地”).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__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为了比较甲、乙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甲吸收的热量______乙吸收的热量.(2)汽车发动机需要散热,根据实验可知,应该选用吸热能力更强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效果会更好.21.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请解答下列问题:①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②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③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_______c乙.,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 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3.将500 g温度为80 ℃的水兑入2.5 kg温度为20 ℃的水中,假设没有热量的损失,那么平衡后的水温为多少?24.将质量为5千克的铜加热,铜的温度升高了20 ℃,求:铜吸收的热量Q吸.[c铜=0.39×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1)由图可知,在时间t内,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在时间t,吸收的热量相同,A的温度变化ΔtA=20 ℃,B的温度变化ΔtB=40 ℃,因为A、B的质量相同,由Q吸=cmΔt得c=,则cA∶cB=ΔtB∶ΔtA=2∶1,故A正确、B错;(2)由图可知,A、B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A的时间长,A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2.【答案】C【解析】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后,就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热传递结束.3.【答案】A【解析】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几个埃,(1埃=0.1纳米=10-10米)4.【答案】A【解析】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传递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传递方向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最终两物体的温度相等.即只有在温度不同时,两物体之间才会发生热传递,能否发生热传递和内能、比热容等无关.故B、C、D错误,A正确.5.【答案】B【解析】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图象可知,初温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大的是甲,因使用的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c=,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所以c甲<c乙.6.【答案】AC【解析】A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符合题意;B项,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由于水蒸发从周围吸热,会使人感觉凉爽,与水比热容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符合题意;D项,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为冰时,对外放热,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不符合题意.7.【答案】B【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A、C、D错误,B正确.8.【答案】C【解析】A项,锯木头锯条发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项,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项,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项,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9.【答案】C【解析】先将捆扎带打个结,然后两手用力反方向一扯,打结处由于发生摩擦,温度升高,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的内能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因而被扯断.10.【答案】A【解析】由于木质材料的隔热性能较好,所以用在手柄上,避免烫手.11.【答案】B【解析】(1)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升高相同温度时,B加热时间是A加热时间的2倍,则B吸收热量是甲吸收热量的2倍,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可知,A和B的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B 的比热容是A的2倍,故B正确,A错误;(2)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误;(3)20 min末B液体的温度为80摄氏度,而A液体在10 min末温度达到80 ℃,因不知道其沸点,在继续加热过程中,无法知道其温度是否继续升高,故D错误.12.【答案】B【解析】A项,柳枝摇曳;C项,树叶纷飞;D项,瑞雪飘飘是固体的宏观运动形式,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B项,荷花飘香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荷花的香味,故B符合题意.13.【答案】D【解析】A项,对物体加热,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中物体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所含”,故B错误;C项,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的冰也有内能.故C错误;D项,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故D正确.14.【答案】B【解析】A项,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组成;故A错误;B项,原子核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故B正确;C项,组成固体的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D错误.15.【答案】A【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会减少.16.【答案】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有质子和中子组成.17.【答案】增加减少焦耳(J)【解析】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减少;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18.【答案】大从海面吹向陆地【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同样的道理,夜晚的风向则正好相反.19.【答案】a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是压缩空气做功如摩擦生热则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解析】(1)猜想:a是主要原因;(2)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筒壁,使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20.【答案】(1)等于(2)甲【解析】(1)在此实验中,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由表中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甲吸收的热量对应乙吸收的热量.(2)由Q=cmΔt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的物质比热容大.因为甲和乙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温相同,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变化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大,即甲吸热的能力更强.21.【答案】(1)a(2)吸收的热量相同(3)<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解析】(1)依题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可知,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甲乙的质量,故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是不合理的,应当装入等质量的甲乙液体,所以步骤a错误;(2)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应当控制加热时间,所以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两种液体吸收相等的热量.(3)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观察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温度变化较大;因使用的是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c=可知,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当升高温度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小.所以c甲<c乙.22.【答案】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V==0.001 cm3,已知油膜的面积为S=3 m2,所以汽油分子的直径d==≈3.3×10-10m.答:汽油分子的直径约3.3×10-10m.【解析】已知“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计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进而根据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3.【答案】解:根据题意可知,不计热量的损失时:Q吸=Q放,由Q吸=cm(t-t0),Q放=cm(t0-t)得,cm冷水(t-t0冷水)=cm热水(t热水-t),即:4.2×103J/(kg·℃)×2.5 kg×(t-20 ℃)=4.2×103J/(kg·℃)×0.5 kg×(80 ℃-t),解得:t=30 ℃.答:热平衡后的水温为30 ℃.【解析】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最后温度相同.知道热水的质量和初温、冷水的质量和初温,又知道水的比热容,利用热平衡方程Q吸=Q放求水混合后的温度.24.【答案】解:铜吸收的热量Q吸=cmΔt=0.39×103J/(kg·℃)×5 kg×20 ℃=3.9×104J.答:铜吸收的热量Q吸为3.9×104J.【解析】根据公式Q=cmΔt可求直接求得铜吸收的热量.。

2020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甲、乙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在沸水里加热一段时间.先取出甲将其投入一杯冷水里,当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升高20 ℃.再取出甲块,立即将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0 ℃.若不计热的损失,则由此可判断( )A . 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 . 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 . 甲的比热容跟乙相等D . 无法确定比热容大小2.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 . 电子 B . 中子C . 质子D . 核子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沙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 A . 热量 B . 密度C . 比热容D . 温度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C . 把一块铁块分成两块,大的那块的比热容大B . 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D . 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 .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 .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 . 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6.在冬天,用手拿铁块比拿木块感觉更凉一些,这是因为()A . 金属铁块温度比木块低 C . 铁块是热的良导体,木块是热的不良导体B . 铁块密度比木块大 D . 铁块的硬度比木块大7.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把它和分子、夸克、原子等各种物质微粒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夸克、α粒子 B . 分子、夸克、原子、α粒子 C . α粒子、分子、原子、夸克 D . 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 . 大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小水珠就是一个个水分子C . 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D . 将一铁块锉成极细的铁粉就是铁分子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 . 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 D . 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 B . 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 . 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D . 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11.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B . (a)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C . (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D . (c )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d )容器中煤油的内能1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 . 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 . 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 .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 . 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小名同学早晨起床时,闻到了妈妈炒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14.在改变内能的实验中(1)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是通过__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_______.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________,空气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瓶内水蒸汽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5.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F都会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________.气体容易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_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在“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中:(1)设计实验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用水和煤油做实验,应使水和煤油的________相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是为了________.(2)实验所需的器材有:电加热器、________、搅拌器、天平、电源、计时的秒表、水和煤油;(3)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数据:比较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较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17.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18.小丽需用温度为40 ℃的水泡脚,便把90 ℃的热水与10kg20 ℃的冷水混合,设混合过程没有热量损失,问:需要90 ℃的热水多少千克?19.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第一个装有200 g水,第二个装有200 g酒精,若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根据加热时间与其对应的上升到的温度作成如图所示,求:(1)这个电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c水=4.2×103J/(kg·℃),不计热损失](2)酒精的比热容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先后将甲乙两金属块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不计热的损失,℃Q吸=Q放,℃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甲金属块比乙多降低了20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金属块降低的温度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小,故B正确.2.【答案】A【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3.【答案】C【解析】我国新疆某些地区都是沙漠或沙石,没有水,中午时,由于沙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快,故中午沙石的温度很高;同样,到了傍晚,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时,沙石的温度降低的也很快,故夜晚和早上温度很低,需穿皮袄,跟热量、密度和温度无关.4.【答案】B【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A、C、D错误,B正确.5.【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A项,为保证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正确.B项,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相同,故B错误.C项,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液体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故C正确.D项,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液体的容器相同,故D正确.6.【答案】C【解析】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当手拿铁块时,手上的热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拿铁块和木块时,感到铁块比木块凉一些.7.【答案】D【解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因此从大到小的顺序应为: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8.【答案】C【解析】分子非常小,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灰尘、小水珠和铁粉都是能够看到的物体,不是分子,因此A、B、D选项说法不正确,C选项说法正确.9.【答案】D【解析】A项,对物体加热,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中物体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所含”,故B错误;C项,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的冰也有内能.故C错误;D项,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故D正确.10.【答案】A【解析】(1)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是不一定有机械能,故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C都是错误的;(2)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有,内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11.【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a)和(b)中都是水并且水的质量都是相等的,所以内能的大小就取决于水的温度,由于(b)中的温度高于(a)中的,所以(b)中的内能大.℃(c)和(d)中都是煤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的大小取决于质量,质量大得内能大,所以(c)中的内能大.12.【答案】D【解析】A项,两种液体虽然质量和初温度相同,但是不同物质,内能多少不能比较.此选项错误;B项,物质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此选项错误;C、D项,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 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较小,乙的比热容较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13.【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小名同学能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答案】(1)做功内能热传递(2)白雾做功减小降低液化做功【解析】(1)甲图中,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中,能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中,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5.【答案】减小间隙【解析】由引力图线可知,分子之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由斥力图线可知,分子之间的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气体容易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间隙.16.【答案】(1)℃质量和初温℃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2)温度计(3)质量不同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解析】(1)℃要探究物质的比热容,需要控制物质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比较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要使水和煤油质量和初温相同;℃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供热是相同的.(2)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质量、温度计测温度.很明显题目中给出的器材缺少温度计.(3)1、2号烧杯的液体种类都是水,初温和末温即升高的温度相同,质量不同,加热时间即吸收的热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质量不同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17.【答案】℃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 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解析】℃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18.【答案】设需要90 ℃的热水质量为m,20 ℃水质量为m,由题意得:Q吸=Q放,有cmΔt1=cmΔt2;所以,m1===4 kg.答:需要90 ℃的热水4 kg.【解析】由题意可知,若不计热量损失,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计算.19.【答案】(1)水在5 min内吸收的热量:Q吸=c1m1(t1-t01)=4.2×103J/(kg·℃)×0.2 kg×(35 ℃-15 ℃)=1.68×104J,不计热损失,所以电加热器5 min放出的热量Q放=Q吸=1.68×104J,电加热器1 min放出的热量:Q放===3.36×103J;(2)酒精在4 min内吸收的热量:Q吸′=4×Q放′=4×3.36×103J=1.344×104J,根据Q吸=cm(t-t0)可知,酒精的比热容:c2===2.2×103J/(kg·℃)答:(1)这个电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是3.36×103J;(2)酒精的比热容是2.2×103J/(kg·℃).【解析】(1)从图象中找出水的初温和末温,根据公Q吸=cm(t-t0)求出水在5 min内吸收的热量,即电加热器5 min放出的热量,再除以5即可得出每分钟放出的热量;(2)因为是相同的电加热器,所以可以求出酒精在4 min内吸收的热量,再根据公式Q吸=cm(t-t0)求出酒精的比热容.。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有关内能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质量一定,体积、状态一定的物体的内能不变,它的温度一定不变C.内能是物体动能和势能的统称D.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也相同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別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3.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和少层石墨烯的统称.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 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电阻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那么,石墨烯材料不适合用来做成()A.精密仪器中的导线B.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C.手机的屏幕保护层D.房间的玻璃4.关于热量,正确的说法是()A.热量表示物体热的程度B.热量表示热能的多少C.热量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变化D.热量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5.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引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A.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6.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铅块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7.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8.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C.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D.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9.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的高度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D.物体的温度10.用相同的加热器对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加热,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B.加热相同的时间,乙液体升高的温度高C.用甲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D.用乙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12.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13.(多选题)糖炒栗子时,栗子在翻炒一段时间后纷纷爆裂开来,透出诱人果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水分内能不变B.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栗子内能减少C.栗子主要通过与铁锅的热传递,使其内能改变D.栗子主要通过铁锅对其碰撞做功,使其内能改变14.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则分子间距离最远的和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A.甲、乙B.乙、丙C.丙、甲D.甲、丙15.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二、填空题(共3小题)16.一杯热水放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但其比热容________(填“变”或“不变”),喝掉一部分后,其质量减小,但________仍不变.17.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18.电熨斗通电后,热了起来,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均填“温度”、“内能”、“热量”或“热现象”).三、实验题(共3小题)19.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 ℃,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4)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20.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 2 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1)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标号”)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C.比值定义法 D.类比法(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2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________相同.(选填“体积”、“质量”)(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3)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算出加热6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J.(5)色拉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J/(kg·℃).(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四、计算题(共3小题)22.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 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3.将质量为4 kg的冷水与质量为3 kg温度为80 ℃的热水混合后,末温度为40 ℃,不计热量损失,则(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24.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项,物体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故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B项,质量一定,体积、状态一定的物体的内能不变,即它的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都不变,所以它的温度一定不变,故B正确;C项,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项,物体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故物体的温度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2.【答案】D【解析】A项,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更大,由公式c=可知,甲液体比热容较小,此选项错误;B项,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温度时,甲需要的时间较短,也就是甲需要的热量少,此选项错误;C项,加热时间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此选项错误;D项,由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温度高于乙液体温度,此选项正确.3.【答案】B【解析】A项,石墨烯是纳米材料,且电阻比铜或银更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合做精密仪器中的导线,故A不符合题意;B项,石墨烯的电阻率太小,不适合做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故B符合题意;C项,石墨烯是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几乎是完全透明,适合做手机的屏幕保护层,故C不符合题意;D项,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因此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以适合做房间的玻璃,故D不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是温度,故A选项是错误的;表示热能多少的量是内能,故B选项是错误的;伴随热量变化的不一定是物体的温度的变化,比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虽也有热量的变化,但是温度是保持不变的,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热量是用来表示吸收或者放出热的多少的,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D.5.【答案】B【解析】A.用砂轮磨刀具时,刀具对砂轮做功,砂轮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B.热空气将瓶塞冲出,热空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符合题意;C.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内能增大,不符合题意;D.电炉通电后,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电阻丝的内能,内能增大,不符合题意.6.【答案】A【解析】对于理想实验一定要明确,来源于实际实验,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所以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是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实际的现象,故它们都是事实;“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无法通过观察得出,但是我们可以由合理的外推得出,故是一种推论.7.【答案】B【解析】A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即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项,原子的直径为d=10-10m=10-10×109nm=0.1 nm,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以纳米为单位的,就是研究的原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有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B项,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它具有的内能越大;故B正确,C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小;故C正确;D项,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够说具有(或含有);故D错误.9.【答案】D【解析】因为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越多,其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势能就越大,因此,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10.【答案】D【解析】A项,由图象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比甲用的时间长,所以乙比甲吸热多,故A错误;B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高的温度较高,故A错误;C项,D利用比热容较大的液体作为冷却剂,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因为乙的比热较大,所以更适合作冷却剂,故D 正确.11.【答案】A【解析】A项,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所以内能增加,故A正确;B项,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来修饰,故B错误;C项,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D项,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加,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12.【答案】D【解析】A项,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选项A说法不正确;B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B说法不正确;C项,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C说法不正确;D项,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选项D说法正确.13.【答案】BC【解析】栗子内水份受热膨胀对外壳做功爆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会减少,故A错误,B 正确;炒栗子的过程中,栗子从铁锅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故C正确,D错误.14.【答案】C【解析】利用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物质的状态,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某一位置附近运动,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分子可以任意运动,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液体分子间距离介于固体和气体之间,分子间有较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正确答案是C.15.【答案】C【解析】物质三种状态中,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分子可以在任意空间内自由运动,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间的排列紧密,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分子间距离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形状.16.【答案】不变比热容【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只有在状态发生变化时,比热容才会变化,与物质的温度和质量无关,故水温降低时水的比热容不变;水的质量减小时,比热容也不变.17.【答案】做功内能热传递【解析】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利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试管内水的内能,是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直至沸腾.18.【答案】温度温度热量内能【解析】电熨斗通电后,热了起来和今天天气很热,反映了物体的冷热程度,所以这个“热”指温度;物体吸热,温度升高,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故“热”指热量;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这里的“热”指内能.19.【答案】(1)B(2)98小于(3)不同(4)①质量②升高的温度③物质的种类④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⑤控制变量法【解析】(1)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为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吸热的多少、物质的质量、加热时间和方式,与酒精的多少无关,所以B选项多余.(2)在丙图中,水的沸点为98 ℃;因为沸点低于100 ℃,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在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不同液体升高的温度不同,说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4)①比较1、2记录,发现液体的种类相同,1杯水的质量是2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8分钟;2杯水的质量是1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4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因此第1杯水吸收的热量多,故说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②比较3、4记录,3杯煤油的质量是2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4分钟;4杯煤油的质量是200 g,升高4 ℃用的时间是2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因此第3杯水吸收的热量多,故说明: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变化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③1杯中水的质量是2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8分钟,3杯中煤油的质量是2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4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因此第水吸收的热量多,故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相同.④综上所述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的种类有关;⑤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多个因素有关,所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20.【答案】A煤油【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加热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因此该实验是采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来探究的,故采用了控制变量法;(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煤油;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煤油加热时间短,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较多,煤油吸收的热量较少.21.【答案】(1)质量(2)加热时间(3)温度(4)2.1×104(5)1.9×103【解析】(1)为了便于比较水和色拉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水和色拉油的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色拉油的质量相同;(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中,我们控制水和牛奶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我们是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热6 min水的温度变化量为Δt=45 ℃-20 ℃=25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2 kg×25 ℃=2.1×104J;(5)因为加热6 min水和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由Q=cmΔt可得:c===1.9×103J/(kg·℃).22.【答案】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V==0.001 cm3,已知油膜的面积为S=3 m2,所以汽油分子的直径d==≈3.3×10-10m.答:汽油分子的直径约3.3×10-10m.【解析】已知“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计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进而根据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3.【答案】解:(1)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cm2(t热-t)=4.2×103J/(kg·℃)×3kg×(80 ℃-40 ℃)=5.04×105J;(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5.04×105J,∵Q吸=cmΔt∴Δt===30 ℃∴冷水的初温:t冷=t-Δt=40 ℃-30 ℃=10 ℃.答:(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5.04×105J;(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10 ℃.【解析】首先根据Q放=cm(t0-t)求出热水放出的热量,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吸=Q放,根据Q吸=cm(t-t0)求出冷水的初温.24.【答案】Q吸=c水mΔt=4.2×1O3J/(kg·℃)×0.2 kg×50 ℃=4.2×1O4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热量公式Q吸=cmΔt即可求解.。

2020年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三章内能 单元试题及答案

2020年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三章内能 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6分)1.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之间距离很大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我们不敢大口地和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6.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C的冰内能为零B.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内能增加D.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8.关于分子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越大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物体的温度降低,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D.物体的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二、填空题(14分)9.小明在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与那些因素有关”时,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水和另一种液体(C水>C液),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了放热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在降低相同温度的情况下,甲所需的时间比乙所需的时间_____(选填“长”或“短”).10.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这是因为水的_____,此过程中是通过_____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11.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 min 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____________(填“会” “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象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1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0.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为3×107J/kg.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________J;在烧水过程中,________热效率最高(选填“0~2min”、“2~4min”或“4~6min”),其值为________.13.美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变化,夏天人们一边品尝“油焖大虾”,一边喝着免费啤酒,十分惬意.一个热气腾腾的“油焖大虾”放入口中,舌尖上除了感觉到美味外,舌尖的温度也升高了,舌尖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改变了舌尖的内能.当打开易拉罐拉环时,会听到“嘭”的一声,这一过程是内能转化为_____能.14.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2kg的干泥土从40℃降温至20℃,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J,干泥土的内能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三、作图题(4分)1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如图给出了甲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图象,试在图中画出乙液体大致图象(已知c甲>c乙).(_______)16.如图甲所示,将装有90℃热牛奶的奶瓶放入20℃的水中,5min后,水和牛奶的温度均为40℃,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______)四、实验题(18分)17.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______________;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这表明____________吸热本领更强.18.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的初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秒表测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min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思考:(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式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19.(提出问题)水和空气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好?(猜想与假设)小明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水的导热性能好;猜想二:空气的导热性能好.(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上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结论)(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评估与交流)(2)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除了要控制它们的初温相同外,还要控制它们的________相同.(3)热牛奶放在水中温度下降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内能.(4)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_的.(实验拓展)(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下列两种冷却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_A.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分钟,然后加适量冷牛奶B.先将适量的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6)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明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________叫做冷却速度.五、综合题(18分)20.热传导热传递是指热力学过程中改变系统状态的方式之一,另一种方式为做功.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如图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这种现象就是热传导现象.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__________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2)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__________.(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因为_______.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布朗运动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____)A.花粉的 B.墨汁的C.分子的 D.固体小颗粒的(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方法)【参考答案】1.D2.A3.C4.D5.A6.D7.CD8.CD9.甲长10.比热容大热传递11.不会甲可能是非晶体、乙是晶体12.6×1060~2min63%13.热传递机械14.3.36×104减小15.见解析所示16.17.质量受热均匀吸收相同的热量快水18.②14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A①19.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质量热传递减少慢A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20.温度传导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21.C永不停息地提高水的温度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2020—2021学年度初中物理全册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2021学年度初中物理全册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和少层石墨烯的统称.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电阻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那么,石墨烯材料不适合用来做成()A.精密仪器中的导线B.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C.手机的屏幕保护层D.房间的玻璃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0 ℃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3.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4.(多选题)糖炒栗子时,栗子在翻炒一段时间后纷纷爆裂开来,透出诱人果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水分内能不变B.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栗子内能减少C.栗子主要通过与铁锅的热传递,使其内能改变D.栗子主要通过铁锅对其碰撞做功,使其内能改变5.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确定6.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硬度较小B.隔热性好C.导热性好D.导电性好7.已知铝、铁、铜的比热容依次减小,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铝、铁、铜金属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最后()A.三块金属的温度都相等B.铝块的温度高C.铁块的温度高D.铜块的温度高8.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D.质量9.家用冰箱的外壳用隔热材料制成的,它们是()A.热的良导体B.既不是热的良导体,也不是热的不良导体C.热的不良导体D.既可能是热的良导体,也可能是热的不良导体10.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D.原子核不能再分1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不同的()A.温度B.内能C.质量D.热量1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13.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14.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内能C.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D.抛起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打假卫士吕长富潜心钻研大家业务.其中,真假芝麻油的鉴别方法很简单,首先,纯芝麻油透明无物,散发着浓浓的芝麻香味,说明芝麻油分子在________;其次,操作上只需要一碗清水、一根筷子即可,方法如图所示.倒一碗清水,再用筷子蘸一滴芝麻油贴近水面滴上,如果浮在水面的油立刻散开,为纯正的麻油,而掺假麻油油滴小而厚,不易散开.鉴别原理:纯正的芝麻油的分子间引力比劣质芝麻油的分子间引力________,所以会迅速散去.17.某单位要选一种汽车散热器的冷却液,图中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吸热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请你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判断________液体比热容较大,如果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________液体更好.18.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 4.2×107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56 ℃,则每天需要________ 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在某次研究物质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2)在上述实验中,若想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下一步的在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比较两者所用的时间.20.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们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1)探究实验中,选择“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吸收热量多少的.(2)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3)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4)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5)同学们在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21.如图,小明家的老式电暖器坏了,他上网查到了这种型号电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管(发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而放出热量,只能直立使用.(1)小明思考,导热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大还是小呢?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导热油和水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①根据图象,从开始加热到第4 min时,导热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②要使导热油、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2)电加热管应安装在电暖器________(选填“上”或“下”)部,所以只能直立使用.四、计算题(共3小题)22.质量是0.5 kg的铝壶内装2.5 kg的水,其温度为20 ℃,如果共吸收5.47×105J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J/(kg·℃))23.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4.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 2.52×107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C水=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项,石墨烯是纳米材料,且电阻比铜或银更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合做精密仪器中的导线,故A不符合题意;B项,石墨烯的电阻率太小,不适合做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故B符合题意;C项,石墨烯是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几乎是完全透明,适合做手机的屏幕保护层,故C不符合题意;D项,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因此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以适合做房间的玻璃,故D不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A项,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项,一切物体具有内能,物体可以发生机械运动,则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故B正确.C项,运动的物体有机械能,也有内能,故C错误;D项,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D错误.3.【答案】B【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因此水的温度低于沙石的温度,故A、C、D错误,B正确.4.【答案】BC【解析】栗子内水份受热膨胀对外壳做功爆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会减少,故A错误,B 正确;炒栗子的过程中,栗子从铁锅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故C正确,D错误.5.【答案】C【解析】方法一:先后将甲乙两金属球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甲金属球比乙多降低了t℃,即甲金属球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球,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金属块降低的温度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小.方法二:(赋值法)设甲乙两金属块初温为50 ℃,水温为10 ℃.投入甲,水温由10 ℃升高5 ℃变为15 ℃,甲末温15 ℃,降低了35 ℃.投入乙,水温由15 ℃升高 5 ℃变为20 ℃,乙末温20 ℃,降低了30 ℃.∴甲多降低了35-30=5 ℃∴甲比热容较小.6.【答案】B【解析】寒冬,气温很低,露天自来水管内的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很容易把水管胀破,也就是常说的“冻破”;包上发泡塑料后,塑料的导热性能差,有效防止了寒气的入侵,起到了保护的作用.7.【答案】D【解析】由题知,c铝>c铁>c铜,∵Q吸=cmΔt,铝、铁、铜金属块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Δt铝<Δt铁<Δt铜,即:铜块的温度变化大,∵铝、铁、铜金属块的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的温度最高.8.【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质量、热量、比热以及内能的大小无关.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说明物体间没有温度差.9.【答案】C【解析】热沿着物体传递的方式叫传导;我们把善于导热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不善于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家用冰箱的外壳是金属制成的,冰箱外壳不善于导热,故应该是热的不良导体,故选C.10.【答案】A【解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11.【答案】A【解析】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热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时,热传递停止,不再发生热传递.所以甲、乙两个物体之间能够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的温度不相等.12.【答案】B【解析】A、C、D柳絮飞扬,树叶飘落、雪花纷飞都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荷花飘香,是气体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该选项符合题意.13.【答案】D【解析】A项,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选项A说法不正确;B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B说法不正确;C项,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C说法不正确;D项,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选项D说法正确.14.【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结果是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两物体温度相等后,热传递停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两物体内能不要一定相等;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所以B选项正确.15.【答案】C【解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与其本身的机械能无关.A项,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质量、位置以及运动状态有关;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具有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大小无直接关系,故A错误;B项,物体静止不动,组成物体的分子因永不停息的运动而具有内能,故B错误;C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故C正确;D项,物体机械能的大小,对其内能大小没有影响,故D错误.16.【答案】做无规则运动小【解析】芝麻油会散发出浓浓的芝麻香味,说明芝麻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纯正的芝麻油的分子间引力比劣质芝麻油的分子间引力小,所以会迅速散去.17.【答案】乙乙【解析】(1)由图象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m相等),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Q相等),甲升高的温度大.由公式c=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2)根据Q=cmΔt,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比热容大的更适合做冷却液,故乙做冷却液更好.18.【答案】2 500【解析】知道水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初温和末温,根据Q放=cm(t0-t)的变形公式m=求出每天需要水的质量.解:由题意知,水放出的热量:Q放=Q=4.2×107J,由Q放=cm(t0-t)得,每天需要水的质量:m===2 500 kg19.【答案】(1)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使沙子受热均匀(2)继续给水加热,直到与沙子的温度相同【解析】(1)由Q吸=cmΔt得,升高的温度Δt=,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子的温度变化较大.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使沙子能够均匀受热.(2)由于沙子的吸热能力弱,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高,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给水加热直到与沙子的温度相同,并比较两者所用的时间.20.【答案】(1)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升高温度(2)质量(3)升高的温度(4)种类(5)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解析】(1)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放出的热量才相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才会相同,故用同样的加热器的目的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放出的热量才相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才会相同,故用同样的加热器的目的是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中,比较物质升高的温度,来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2)比较1、2记录,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3)比较3、4记录,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不同,且是升高的温度越多时,加热时间越长,即吸收的热量越多,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时,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4)比较1、3记录,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的种类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说明吸收的热量与种类有关.(5)用能直接观察的温度计示数显示不能直接观察的热量变化,采用的是“转换法”;实验中要控制加热情况相同,水和煤油的质量等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21.【答案】(1)①等于②水(2)下【解析】(1)①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4 min),酒精灯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导热油和水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②由图可知,导热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如温度都升高40 ℃,导热油需要的时间约为3分钟,水需要的时间为4分钟,即水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2)电暖器的电加热管应当安装在电暖气的下方,加热电暖器下方的油,发生对流,使油快速升高温度.22.【答案】解:m铝=0.5 kg,m水=2.5 kg,∵Q吸=cmΔt,∴Q吸=Q铝吸+Q水吸=c铝m铝Δt+c水m水Δt,∴Δt===50 ℃.∴t=t0+Δt=20 ℃+50 ℃=70 ℃.答:水温将升高到70 ℃.【解析】知道铝壶和水吸收的热量、铝壶和水的质量、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的变形公式求铝和水温度的升高值.23.【答案】∵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 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解析】∵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24.【答案】由题知,Q吸=50%×2.52×107J=1.26×107J,由Q吸=c水mΔt可得:Δt===30 ℃答: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30 ℃.【解析】由题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吸=c水mΔt 求水的温度可升高值.11 / 11。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2.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J/(kg·℃)]()A. 4.2×104J B. 1.26×104J C. 8.4×104J D. 8.4×107J3.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入睡.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情况是()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4.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沙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温度6.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B.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C. 0 ℃物体内能为零D.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8.给自行车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少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加C.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D.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少9.物体的内能是指()A.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B.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C.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0.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11.(多选题)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 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12.下列事件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13.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硬度较小B.隔热性好C.导热性好D.导电性好14.如图所示,在用塞子封闭的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子中出现了雾.下面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瓶内空气内能减少℃瓶内空气的温度降低℃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雾℃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A . ℃℃℃℃B . ℃℃℃℃C . ℃℃℃℃D . ℃℃℃℃1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 . 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物理学中,把物体在________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________表示.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相同,也是________.17.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做的“水球”实验.而在地球上,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很难形成如此大的水球.最后,王亚平向水球内注射少许红色液体,没过一会儿整个水球变成一个大“红宝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18.如下图所示,有两个瓶子,其中一个空瓶子,另一个瓶子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使这两个瓶子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个叫________现象,在实验开始前,________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填“A 或B”),若实验温度分别为℃0 ℃,℃4 ℃,℃20 ℃,℃30 ℃,则在___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2)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表,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3)如图乙是实验得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_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较慢,________的比热容较大.(4)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500 g水温度升高20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 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获得.且效率为70%,则至少要消耗________ g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20.如图,在某次研究物质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2)在上述实验中,若想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下一步的在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比较两者所用的时间.21.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 .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 ℃,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4)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在冬天为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要供给4.2×106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中水的温度是80 ℃,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0 ℃,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千克80 ℃的水?23.在野外施工中,需要把质量为4.2千克的铝合金构件温度从10 ℃升高到63 ℃或以上.现只有保温瓶中1.2千克温度为90 ℃的热水可以利用,不计热损失,请设计一个加热构件的方案.同学甲设计的方案和运算如下:将铝合金构件直接放人90 ℃热水中,在不考虑热损失的前提下,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构件吸收的热量.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放=cm1(tl-t)、Q吸=Cm2(t-t2),将数值代入计算,得出构件与热水在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t=56.2 ℃.显然,这种方案不能使构件达到规定的温度.同学乙设计的方案是把90 ℃的热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让构件先放人第一份90 ℃的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取出,再放入第二份90 ℃的热水中,再使构件与热水达到热平衡.通过计算表明,这一方案可使构件的最后温度达到61.7 ℃.问:(1)怎样才能让构件达到63 ℃呢?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2)若采用最佳加热方案,构件最后的温度可达69.5 ℃.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工业上也可以用这一方法用冷水来冷却某些构件,请简要说明这种最佳冷却方案.24.热水质量20 kg,温度80 ℃,与质量30 kg,温度30 ℃冷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求:混合后温度.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采蜜,是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之中,它们能闻到阵阵的花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答案】C【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变化,利用吸热公式Q吸=cmΔt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5 kg×(60 ℃-20 ℃)=8.4×104J.3.【答案】C【解析】冬天用热水泡脚时,水的温度比脚高,所以热量会从水转移到脚上,使脚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4.【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结果是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两物体温度相等后,热传递停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两物体内能不要一定相等;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所以B选项正确.5.【答案】C【解析】我国新疆某些地区都是沙漠或沙石,没有水,中午时,由于沙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快,故中午沙石的温度很高;同样,到了傍晚,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时,沙石的温度降低的也很快,故夜晚和早上温度很低,需穿皮袄,跟热量、密度和温度无关.6.【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7.【答案】A【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A项,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A正确;B项,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管温度有多低,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物体的内能并不为零,故C错误;D项,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8.【答案】C【解析】气筒打气时,气筒的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使筒壁温度升高.9.【答案】D【解析】由内能的概念可知,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0.【答案】D【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是等效的.所以,在没有明确内能增加的过程情况下,无法判断是采取哪一种形式使其内能增加的.11.【答案】AC【解析】A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符合题意;B项,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由于水蒸发从周围吸热,会使人感觉凉爽,与水比热容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符合题意;D项,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为冰时,对外放热,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不符合题意.12.【答案】A【解析】A项,晒太阳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项,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C项,两手互搓,使手暖和,两手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C不合题意;D项,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即对空气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13.【答案】B【解析】寒冬,气温很低,露天自来水管内的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很容易把水管胀破,也就是常说的“冻破”;包上发泡塑料后,塑料的导热性能差,有效防止了寒气的入侵,起到了保护的作用.14.【答案】C【解析】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当瓶塞被崩起时,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在瓶口看到的“白气”;故合理顺序为℃℃℃℃.15.【答案】A【解析】A项,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所以内能增加,故A正确;B项,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来修饰,故B错误;C项,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D项,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加,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16.【答案】热传递Q焦耳【解析】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符号为Q;国际单位是焦耳,符号J.17.【答案】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王亚平向水球内注射少许红色液体,没过一会儿整个水球变成一个大“红宝石”,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8.【答案】扩散B℃【解析】(1)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2)B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如果把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19.【答案】(1)秒表(2)加热时间升高的温度(3)水水(4)4.2×1042【解析】(1)由实验可知,要准确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需的器材有测量质量的天平和测量时间的秒表;(2)由于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沙子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以利用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液体升高温度的多少,判断液体的吸热本领;(3)由图象知,加热相同的时间,水的温度较低,则水温度升高得较慢,说明水的比热容较大;(4)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5 kg×20 ℃=4.2×104J;由Q吸=ηQ=ηmq得:4.2×104J=70%×m×3.0×107J/kgm=0.002 kg=2 g.20.【答案】(1)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使沙子受热均匀(2)继续给水加热,直到与沙子的温度相同【解析】(1)由Q吸=cmΔt得,升高的温度Δt=,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子的温度变化较大.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使沙子能够均匀受热.(2)由于沙子的吸热能力弱,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高,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给水加热直到与沙子的温度相同,并比较两者所用的时间.21.【答案】(1)B(2)98小于(3)不同(4)℃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控制变量法【解析】(1)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为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吸热的多少、物质的质量、加热时间和方式,与酒精的多少无关,所以B选项多余.(2)在丙图中,水的沸点为98 ℃;因为沸点低于100 ℃,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在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不同液体升高的温度不同,说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4)℃比较1、2记录,发现液体的种类相同,1杯水的质量是2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8分钟;2杯水的质量是1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4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因此第1杯水吸收的热量多,故说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比较3、4记录,3杯煤油的质量是2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4分钟;4杯煤油的质量是200 g,升高4 ℃用的时间是2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因此第3杯水吸收的热量多,故说明: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变化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1杯中水的质量是2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8分钟,3杯中煤油的质量是200 g,升高8 ℃用的时间是4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因此第水吸收的热量多,故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相同.℃综上所述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的种类有关;℃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多个因素有关,所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22.【答案】解:由Q放=cmΔt得:m===100 kg.答:每小时需要供给散热器100千克80 ℃的水.【解析】已知进入散热器的水温和流出散热器的水温,从而可以计算出水的温度变化,知道所需要的热量,进而利用放热公式Q放=cmΔt,求每小时需要水的质量.23.【答案】(1)操作方案:将保温瓶中t=90 ℃的热水分若干次倒出来.第一次先倒出一部分,与温度为t0=10 ℃的构件充分接触,并达到热平衡,构件温度升高到t1;将这部分温度为t1的水倒掉,再从保温瓶倒出一部分热水,再次与温度为t1的构件接触,并达到热平衡,此时构件的温度升高到t2;再将这些温度为t2的热水倒掉,然后再从保温瓶倒出一部分热水来使温度为t2的构件升温,直到最后一次将剩余的热水倒出来与构件接触,达到热平衡,最终就可使构件的温度达到所要求的值;验证:如将1.2 kg热水分5次倒出,每次倒出m0=0.24 kg,在第一次使热水与构件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厨房中的一些现象或做法与其对应知识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表明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煲汤﹣﹣利用降低锅内气压来提高水的沸点C.燃气灶点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炒菜时﹣﹣主要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菜的内能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过程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B.﹣10℃的酒精不能蒸发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就能沸腾D.炎热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先熔化、再汽化形成3 . 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四起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D.刮风时,黄沙扑面4 . 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分别对这两个烧杯同时进行加热(液体均未沸腾),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液体的比热容是B液体的两倍B.B液体的比热容是A液体的两倍C.10min末A液体比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D.20min末B液体比A液体温度高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B.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小的物体也会放出热量C.热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值日的同学擦黑板时粉尘满天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6 . 关于一枚铁钉和一块泡沫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钉的质量一定大B.铁钉的密度一定大C.泡沫的质量一定大D.泡沫的密度一定大7 .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就会下降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8 . 质量、温度都相同的两块不同材质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A.比热容大的金属块的温度一定高B.比热容大的金属块的温度一定低C.比热容大的金属块的温度可能低D.两块金属块的温度可能相同9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B.游泳后,从水中上岸时感到冷,是身上的水汽化吸热所致C.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D.水沸腾时若继续吸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二、多选题10 .关于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发现了杠杆原理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牛顿总结了力和运动的关系D.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燃料热值越大D.扩散现象表明,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 . 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烧杯中的水不断地蒸发,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在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三、填空题14 . 如图所示,在用塞子密封的瓶子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空气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子中出现________,原因是瓶内空气内能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水蒸汽遇冷_________(填物态变化).15 . 夏天,一块冰放在室外慢慢熔化,其内能会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利用了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冰块的内能。

2020届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模拟试卷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届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模拟试卷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住宅小区房屋的窗户玻璃都是双层的,且两层玻璃间还充有惰性气体,这是因为惰性气体()A.容易导电B.不容易导热C.能增加房间的亮度D.增大玻璃的密度3.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内能C.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D.抛起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较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6.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B.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C.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7.给自行车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少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加C.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D.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少8.给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加压,当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即使钢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透出来.这是因为()A.构成钢瓶的分子间有空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间有斥力D.金属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这说明()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10.关于传导的方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B.热量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C.内能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内能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11.物体的内能是指()A.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B.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C.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2.小明把一个新鲜柠檬、一瓶酸奶放在冰箱里,过了一晚,他从冰箱拿出的酸奶瓶上闻到有柠檬的香味.此现象能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酸奶瓶对柠檬分子有引力C.柠檬的温度高于酸奶瓶的温度D.柠檬的内能大于酸奶瓶的内能1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香水瓶盖打开后,满屋充满香味B.糖放入水中后,整杯水都变甜了C.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14.下列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B.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C.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D.小球由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1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2020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D.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2.如图所示,实验室内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一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一段时间(热量损失不计,且液体均未沸腾),则加热过程中甲乙两支温度计升高的温度之比为(C煤油=2.1×103J/(kg/℃))()A. 1∶2 B. 2∶1C. 1∶1 D. 1∶4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4.小红发现自己关于热传递、热量、温度的笔记有些错乱,请你帮助她把正确的挑选出来()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少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D.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含有热量少的物体5.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在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的物体内能多,冷的物体内能少B.任何物体不论冷热都有内能C.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7.下列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B.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C.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D.小球由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8.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9.家庭厨房使用不锈钢铲子,手柄由木质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木质材料的()A.隔热性好B.绝缘性好C.密度大D.导电性好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 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磁铁能吸引铁钉1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2.甲、乙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在沸水里加热一段时间.先取出甲将其投入一杯冷水里,当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升高20 ℃.再取出甲块,立即将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0 ℃.若不计热的损失,则由此可判断()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的比热容跟乙相等D.无法确定比热容大小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14.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 . 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 . 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D . 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15.液体和固体很难压缩,其原因是( )A . 压缩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 . 分子间没有间隙C . 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D . 分子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 二、填空题(共3小题)16.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___(选填“沙子”或“水”)温度升高的多.1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弯曲的钢棒,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________,这一实验表明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18.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_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 甲________Q 乙.(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转换法和________.20.如图1所示是“比较不同物体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A和B,将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同时加热.用停表测出液体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所用的时间.表1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1)组装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___.(2)加热液体A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为________ S.(3)上述实验中,加热时间较长的液体,其比热容较________(填“大”或“小”).(4)小红想用与小明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则她在实验中应控制________(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度”)相同.2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四、计算题(共3小题)22.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5 kg的-50 ℃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c水=4.2×103J/(kg·℃),c冰=2.1×103J/(kg·℃))24.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对物体加热,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中物体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所含”,故B错误;C项,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的冰也有内能.故C错误;D项,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故D正确.2.【答案】A【解析】因为加热条件下,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即Q甲∶Q乙=1∶1,根据题意得m甲∶m乙=1∶1,根据Q吸=CmΔt得,Δt=,====.3.【答案】B【解析】A项,炒菜时加点盐,菜有了咸味是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符合题意;B项,细菌在活动,细菌是物体,它包含很多的分子,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符合题意;C项,污染整个水库是污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能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符合题意;D项,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整个房间里能闻到香味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A项,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项,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故B错误;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故C正确;D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5.【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B 项,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C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D项,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6.【答案】B【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有关;内能和机械能没有必然联系.A项,由于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内能的大小无法判断,故A选项错误;B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B选项正确;C项,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等因素有关,故C选项错误;D项,由于内能和机械能无必然联系,所以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故D选项错误.7.【答案】C【解析】A项,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项,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C项,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使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D项,小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是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结果;故D错误.8.【答案】D【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是等效的.所以,在没有明确内能增加的过程情况下,无法判断是采取哪一种形式使其内能增加的.9.【答案】A【解析】由于木质材料的隔热性能较好,所以用在手柄上,避免烫手.10.【答案】D【解析】磁铁能吸引铁钉,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属于分子间的作用力.11.【答案】D【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所以A、B 选项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宏观的机械运动无关,所以C选项错误;分子的运动又称为热运动,所以物体的温度升高,内部分子运动剧烈,内能一定增加.12.【答案】B【解析】先后将甲乙两金属块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不计热的损失,∴Q吸=Q放,∴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甲金属块比乙多降低了20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金属块降低的温度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小,故B正确.13.【答案】D【解析】A项,两种液体虽然质量和初温度相同,但是不同物质,内能多少不能比较.此选项错误;B项,物质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此选项错误;C、D项,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 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较小,乙的比热容较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14.【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增大或减小气体体积,也就是改变分子间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发生变化,但力一直存在.此A、B两选项错误;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存在分子势能.当拉伸或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势能相应变化.并且无论是拉伸还是压缩固体,势能都是增大的.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15.【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小,分子之间的斥力变大,所以很难被压缩.16.【答案】比热容沙子【解析】(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2)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较小,即沙子温度升高的多.17.【答案】增大热传递【解析】酒精灯对铜棒进行加热时,两者之间发生热传递,铜棒的温度升高,而铜棒的另一端连接着水,由于温度差也会和水之间发生热传递,使得水温升高,内能增大.18.【答案】温度增大减少【解析】物体的温度升高,则其内能增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而温度降低时则会相反.19.【答案】(1)相同升高的温度(2)小于(3)甲(4)控制变量法【解析】(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应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这种方法叫转换法.(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从开始加热到42 ℃,甲需要的加热时间短(3 min),乙需要的加热时间长(4 min),由于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所以甲吸收的热量小于乙吸收的热量.(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即加热相同时间),甲升高的温度小于乙升高的温度,根据Q吸=cmΔt可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4)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时,需控制液体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因此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20.【答案】(1)电加热器(2)80(3)大(4)加热时间【解析】(1)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让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或加热器;(2)图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秒表,即大盘刻度单位为s,小盘刻度为分,所以现在的时间是1 min20 s=80 s;(3)由表知:AB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25 ℃时,A液体用时80 s,B液体用时120 s,B液体升温慢,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公式c=知,B液体的比热容大;(4)实验用相同的酒精灯对AB加热,在相等时间内,AB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控制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控制吸收相同的热量.21.【答案】(1)相同(2)加热时间(3)甲【解析】(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甲升高 4 ℃,乙升高8 ℃时,需要的加热时间相同,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与乙吸收的热量,甲升高温度小于乙升高温度,所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22.【答案】∵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 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解析】∵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23.【答案】解:(1)由Q吸=cmΔt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30 ℃,水的初温为80 ℃,升高30 ℃后,水的温度为110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所以水吸热后,温度不会升高到110 ℃,水的末温为100 ℃;(2)由Q吸=cmΔt得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12 ℃;答: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冰块升高的温度为12 ℃【解析】(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求出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100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已知冰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可以求出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24.【答案】Q吸=c水mΔt=4.2×1O3J/(kg·℃)×0.2 kg×50 ℃=4.2×1O4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热量公式Q吸=cmΔt即可求解.。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样大2.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3.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这说明()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4.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5.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6.为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其中合理的是()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7.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的高度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D.物体的温度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不吸热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10.(多选题)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11.由c=,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12.现在相同的热源下,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c水>c煤油),并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图象.如果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能正确反应出煤油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13.下面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小D.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一定比铝高14.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15.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B.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分子又由________组成的,原子又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1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液体扩散快慢与液体温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首先“探究液体扩散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在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相同体积的热水、温水和冷水,用三个滴管同时往三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热水最先全部变红,温水其次,冷水最后变红.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实验中,如果每杯水的体积不同,其他操作不变,应怎样判断扩散的快慢?________.18.李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_______,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在“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中:(1)设计实验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用水和煤油做实验,应使水和煤油的________相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是为了________.(2)实验所需的器材有:电加热器、________、搅拌器、天平、电源、计时的秒表、水和煤油;(3)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数据:比较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较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20.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________相同.(选填“体积”、“质量”)(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3)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算出加热6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J.(5)色拉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J/(kg·℃).(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1.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及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该实验中________(需要/不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2)加热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数据如表所示K100看表可知:水和煤油的初温都是20 ℃.加热3min后,煤油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水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由此得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3)除了采用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之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答: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将质量为4 kg的冷水与质量为3 kg温度为80 ℃的热水混合后,末温度为40 ℃,不计热量损失,则(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23.热水质量20 kg,温度80 ℃,与质量30 kg,温度30 ℃冷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求:混合后温度.2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 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 ℃?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 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 ℃?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故A正确;B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B错误;C项,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1 kg砂石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故C错误;D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比热容值,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故D错误.2.【答案】A【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会减少.3.【答案】B【解析】液体变成固体时由于分子间距离减小而使体积减小;液态的蜡凝固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减小了,由此可说明多数物体从液体变为固体时体积减小.4.【答案】A【解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盛有热水易拉罐下的复写纸温度比较高,其分子运动比较剧烈,所以纸上的颜色比较深;故选项A 正确,选项B、C、D错误.5.【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 ℃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B项,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但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C项,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但吸热,故内能增加且温度不升高,故C错误;D项,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6.【答案】C【解析】因为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的多,用煤油做实验效果更明显.7.【答案】D【解析】因为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越多,其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势能就越大,因此,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8.【答案】C【解析】物体吸收了热量,可能用来加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表现在物体的温度的升高;也可能用来改变物体的状态;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所以,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与此相反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故A、B错误;C正确;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故D错误.9.【答案】D【解析】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C错误,D正确.10.【答案】AC【解析】A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符合题意;B项,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由于水蒸发从周围吸热,会使人感觉凉爽,与水比热容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符合题意;D项,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为冰时,对外放热,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不符合题意.11.【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比热的公式c=是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t0)变形而来,可以利用它计算物质的比热容.12.【答案】D【解析】A项,读图可知,图象不是一条直线,即温度与时间不成正比,故不合题意;B项,读图可知,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图象,但与水的吸热升温图象相比,二者变化情况相同,故不合题意;C项,读图可知,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图象,且与水的吸热升温图象相比,相同时间内,煤油升温更慢,故不合题意;D项,读图可知,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图象,且与水的吸热升温图象相比,相同时间内,煤油升温更快,符合题意.13.【答案】B【解析】A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A错误;B项,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B正确;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岩石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岩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河水是凉凉的,而岩石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故C 错误;D项,根据Q=cmΔt可知,物体温度的变化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比热容的大小以及质量有关,因此只确定比热容、热量的关系,不确定质量关系时,无法比较铜与铝温度变化的高低,故D 错误.14.【答案】B【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因此水的温度低于沙石的温度,故A、C、D错误,B正确.15.【答案】C【解析】冷水和热水混合后,如果不计热损失,冷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直到温度相同.热水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因为不知道水的质量,但是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16.【答案】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有质子和中子组成.17.【答案】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在相同时间内,观察每杯水变红的体积大小,根据体积大小的关系来确定扩散的快慢.【解析】热水最先全部变红,温水其次,冷水最后变红,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如果每杯水的体积不同,其他操作不变,可以根据在相同时间内,观察每杯水变红的体积大小,根据体积大小的关系来确定扩散的快慢.18.【答案】做功;机械能.【解析】水蒸气把锅盖顶起,对锅盖做功,这样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19.【答案】(1)℃质量和初温℃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2)温度计(3)质量不同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解析】(1)℃要探究物质的比热容,需要控制物质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比较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要使水和煤油质量和初温相同;℃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供热是相同的.(2)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质量、温度计测温度.很明显题目中给出的器材缺少温度计.(3)1、2号烧杯的液体种类都是水,初温和末温即升高的温度相同,质量不同,加热时间即吸收的热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质量不同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20.【答案】(1)质量(2)加热时间(3)温度(4)2.1×104(5)1.9×103【解析】(1)为了便于比较水和色拉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水和色拉油的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色拉油的质量相同;(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中,我们控制水和牛奶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我们是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热6 min水的温度变化量为Δt=45 ℃-20 ℃=25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2 kg×25 ℃=2.1×104J;(5)因为加热6 min水和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由Q=cmΔt可得:c===1.9×103J/(kg·℃).21.【答案】(1)需要(2)24 ℃12 ℃水(3)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方法【解析】(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需使水和煤油的质量和初温要相同.(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都是20 ℃.加热3min后,煤油升高的温度为24 ℃,水升高的温度为12 ℃.由此得知:对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的温度上升的比煤油慢,(或升温相同时,水加热的时间比煤油长,)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3)由Q=cm℃t可得c=,判断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水和煤油两种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温度变化的不同;也可以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液体吸热能力的大小.22.【答案】解:(1)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cm2(t热-t)=4.2×103J/(kg·℃)×3kg×(80 ℃-40 ℃)=5.04×105J;(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5.04×105J,℃Q吸=cmΔt℃Δt===30 ℃℃冷水的初温:t冷=t-Δt=40 ℃-30 ℃=10 ℃.答:(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5.04×105J;(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10 ℃.【解析】首先根据Q放=cm(t0-t)求出热水放出的热量,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吸=Q放,根据Q吸=cm(t-t0)求出冷水的初温.23.【答案】解:设冷水温度从t01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为Q1;热水温度从t02降低到t,放出的热量为Q2;由于不计热损失,则Q吸=Q放,即:cm1(t-t01)=cm2(t02-t)即:4.2×103J/(kg·℃)×30 kg×(t-20 ℃)=4.2×103J/(kg·℃)×20 kg×(80 ℃-t)解得:t=50 ℃.答:水混合后的温度为50 ℃.【解析】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最后温度相同.知道热水的质量和初温、冷水的质量和初温,又知道水的比热容,利用热平衡方程Q吸=Q放求水混合后的温度.24.【答案】解:由题意可知:冷水吸收热量Q吸=6.72×105J,冷水的质量m冷=2 kg,冷水的初温t0=25 ℃,由Q吸=cm(t-t0)得,吸热后水的终温:t末=+t0=+25 ℃=80 ℃+25 ℃=105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则水升高后的温度为100 ℃;(2)热水质量m热=1 kg,热水的初温t0′=70 ℃,若不计热损失时,Q吸=Q放且Q=cmΔt,得cm冷(t-t0)=cm热(t0′-t),混合后水的终温:t===40 ℃.答:混合后水的末温为40 ℃.【解析】(1)根据热量公式Q吸=cmΔt可计算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然后根据水的沸点判断水的末温;(2)冷水吸热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列出等式后可计算混合后终温.。

2020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质量之比为1∶2的甲、乙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1,那么甲乙比热容之比为()A. 1∶1 B. 1∶2C. 2∶1 D. 1∶42.下面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小D.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一定比铝高3.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B.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C.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4.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A.电子B.中子C.质子D.核子5.关于内能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A.刚刚出炉的铁水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B.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C.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6.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的高度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D.物体的温度7.在冬天,用手拿铁块比拿木块感觉更凉一些,这是因为()A.金属铁块温度比木块低B.铁块密度比木块大C.铁块是热的良导体,木块是热的不良导体D.铁块的硬度比木块大8.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9.液体和固体很难压缩,其原因是()A.压缩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D.分子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10.如图所示,实验室内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一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一段时间(热量损失不计,且液体均未沸腾),则加热过程中甲乙两支温度计升高的温度之比为(C煤油=2.1×103J/(kg/∶))()A. 1∶2 B. 2∶1C. 1∶1 D. 1∶411.在以前广州人喜欢将香皂放在衣柜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衣服也会透出淡淡的肥皂味来.这表明了()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具有间隙12.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由此可知()A.单位质量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B. 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kg·∶)C. 1 kg的铝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JD. 1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13.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1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B.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C. 0 ∶物体内能为零D.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15.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二、填空题(共3小题)16.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 ∶的水变成45 ∶的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 ∶,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 ∶.使1.5 kg温度为10 ∶水吸收了热量6.3×105J,水温将升高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18.打假卫士吕长富潜心钻研大家业务.其中,真假芝麻油的鉴别方法很简单,首先,纯芝麻油透明无物,散发着浓浓的芝麻香味,说明芝麻油分子在________;其次,操作上只需要一碗清水、一根筷子即可,方法如图所示.倒一碗清水,再用筷子蘸一滴芝麻油贴近水面滴上,如果浮在水面的油立刻散开,为纯正的麻油,而掺假麻油油滴小而厚,不易散开.鉴别原理:纯正的芝麻油的分子间引力比劣质芝麻油的分子间引力________,所以会迅速散去.三、实验题(共3小题)1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试验中最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而不用酒精灯,用电加热器加热好处是________.20.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21.在一节物理校本研究课中,小明同学与小芳同学要比较甲、乙两种比热容的大小,他们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了初温和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加热的方式选择下列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更科学.A.用两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甲、乙液体的烧杯加热B.用两只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加热(2)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小明认为要把甲、乙两种液体都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小芳认为要加热到相同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仅小明可行”、“仅小芳可行”或“两人都可行”)(3)根据你第(2)问做出的选择,说出应该这样判断得出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四、计算题(共3小题)22.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5 kg的-50 ∶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c水=4.2×103J/(kg·∶),c =2.1×103J/(kg·∶))冰24.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已知:m甲∶m乙=1∶2、Q甲∶Q乙=1∶1、Δt甲∶Δt乙=2∶1;根据Q=cmΔt得,c=,所以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2.【答案】B【解析】A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A错误;B项,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B正确;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岩石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岩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河水是凉凉的,而岩石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故C 错误;D项,根据Q=cmΔt可知,物体温度的变化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比热容的大小以及质量有关,因此只确定比热容、热量的关系,不确定质量关系时,无法比较铜与铝温度变化的高低,故D 错误.3.【答案】C【解析】原于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4.【答案】A【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5.【答案】D【解析】A项,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 ∶的冰块也有内能,A错误;B项,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分子个数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B错误.C 项,0 ∶的冰化成0 ∶的水,虽然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所以内能增大,C错误;D项,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D说法正确.6.【答案】D【解析】因为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越多,其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势能就越大,因此,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7.【答案】C【解析】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当手拿铁块时,手上的热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拿铁块和木块时,感到铁块比木块凉一些.8.【答案】C【解析】A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此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其内能一定不为零;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而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故B 错误;C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等效的;故C 正确;D项,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9.【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小,分子之间的斥力变大,所以很难被压缩.10.【答案】A【解析】因为加热条件下,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即Q甲∶Q乙=1∶1,根据题意得m甲∶m乙=1∶1,根据Q吸=CmΔt得,Δt=,====.11.【答案】A【解析】香皂放在衣柜里,香味分子扩散到衣柜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衣服也会透出淡淡的肥皂味来.这表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B、C、D错误.12.【答案】C【解析】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是指1 kg的铝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0.88×103J,所以C的说法正确.A项,单位质量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这里的单位质量不一定是 1 kg,选项A错误;B项,1 kg的铝温度升高 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kg·∶),热量的单位为J,所以热量的单位错误,所以B错误.D项,1 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升高到”错,应为“升高了”,故D错.13.【答案】A【解析】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14.【答案】A【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A项,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A正确;B项,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管温度有多低,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物体的内能并不为零,故C错误;D项,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15.【答案】C【解析】A项,用锯片锯木头,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锯条发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合题意;B项,铁丝反复弯折,是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C项,用冰袋降温,是水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D项,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16.【答案】B水凝结成冰,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因此改变【解析】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形状无关,故A、C、D情况下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会发生改变,所以选项B正确.17.【答案】6090【解析】(1)已知,m甲∶m乙=2∶1,c甲∶c乙=3∶1,甲、乙两金属吸收的热量:Q甲∶Q乙=1∶1,由Q吸=cmΔt得,两种金属升高温度之比:====,已知:Δt甲=10 ∶,所以Δt乙=60 ∶;(2)由Q吸=cmΔt得理论上水升高的温度:Δt水===100 ∶由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水只能升高90 ∶.18.【答案】做无规则运动小【解析】芝麻油会散发出浓浓的芝麻香味,说明芝麻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纯正的芝麻油的分子间引力比劣质芝麻油的分子间引力小,所以会迅速散去.19.【答案】(1)温度计秒表(2)升高的温度(3)水热量损失小【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需要测量温度和加热时间,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2)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试验中最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而不用酒精灯,用电加热器加热好处是热量损失小.20.【答案】(1)相同(2)加热时间(3)甲【解析】(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甲升高4 ∶,乙升高8 ∶时,需要的加热时间相同,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与乙吸收的热量,甲升高温度小于乙升高温度,所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21.【答案】(1)B(2)两人都可行(3)小明: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比热容大小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末温,末温低的比热容大.【解析】(1)在比较甲、乙两种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中,为保证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用两只相同的酒精灯很难保证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有并且热量的散失,所以用两只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加热效果更好,故选B. (2)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大说明吸热能力弱;也可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因此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出液体的吸热能力;(3)小明的方法是:加热时间长,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公式c=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比热容大;小芳的方法是:加热时间相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公式c=可知,升高温度越低,比热容越大.22.【答案】∶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 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解析】∶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23.【答案】解:(1)由Q吸=cmΔt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30 ∶,水的初温为80 ∶,升高30 ∶后,水的温度为110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所以水吸热后,温度不会升高到110 ∶,水的末温为100 ∶;(2)由Q吸=cmΔt得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12 ∶;答: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冰块升高的温度为12 ∶【解析】(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求出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100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已知冰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可以求出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24.【答案】Q吸=c水mΔt=4.2×1O3J/(kg·∶)×0.2 kg×50 ∶=4.2×1O4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热量公式Q吸=cmΔt即可求解.。

2020年初中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年初中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在玻璃注射器内吸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然后排出内部的空气,并用橡皮塞封住注射孔.这时人无论怎样用力推动活塞,也难以使其体积发生微小的变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该液体压缩成固体了,所以体积不变B.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很难被压缩C.说明该液体分子的体积大,压缩不动D.说明液体分子间有引力,所以很难被压缩2.如图所示,在用塞子封闭的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子中出现了雾.下面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①瓶内空气内能减少①瓶内空气的温度降低①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雾①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3.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的大C.牛奶的温度变化比水慢D.甲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象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上课时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同学都闻到了气味B.红墨水滴入水中,杯中的水过一会儿就变红了C.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D.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5.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春天,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D.摩擦起电过程创造了电荷6.烟花三月,瘦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7.禁烟令于2011年5月在我国生效.小小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地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间有作用力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空隙D.分子很小8.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引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A.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9.下列粒子最小的是()A.分子B.电子C.花粉D.飞尘10.状态一定的某物质的比热容()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11.下列事件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12.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C.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1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D.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14.关于传导的方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B.热量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C.内能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内能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15.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A.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D.密度较小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植树造林既可以优化生态环境,减少雾霾,又可调节气温.据报道,一万平方米的森林每秒钟吸收的太阳能约为1.2×105J,如果这些太阳能全部被初温为25 ①,质量为50 kg的干泥土所吸收,那么可使这些干泥土的温度升高到________ ①.[干泥土的比热容c=0.8×103J/(kg·①)].17.用燃气灶烧水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泡茶时满屋都可闻到茶的清香,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18.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 ①的水变成45 ①的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多少和初温都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 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①,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①,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4)仔细分析水温变化规律则,时间为30 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A.42 ① B.44 ① C.46 ① D.48 ①20.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________相同.(选填“体积”、“质量”)(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3)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算出加热6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J.(5)色拉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J/(kg·①).(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1.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 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3)若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________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些.(4)甲、乙两种液体中,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四、计算题(共3小题)22.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 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3.在冬天为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要供给4.2×106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中水的温度是80 ①,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0 ①,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千克80 ①的水?2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①的水吸收1.26×105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5 kg的-50 ①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①?(c水=4.2×103J/(kg·①),c冰=2.1×103J/(kg·①))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物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液体分子间间隙较小,分子间存在较大的斥力,所以液体难以被压缩.2.【答案】C【解析】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当瓶塞被崩起时,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在瓶口看到的“白气”;故合理顺序为①①①①.3.【答案】A【解析】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结果温度相同,即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故A正确;由图像可以看出,水下降的温度比牛奶升高的温度要小,即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的小.故B、C不正确;将凉牛奶放入热水中时,牛奶吸热、温度升高,水放热、温度降低,直至两者的温度相等,因此甲是水的温度变化图象.故D不正确.4.【答案】D【解析】A项,上课时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同学都闻到了气味,是气体分子的运动;B项,红墨水滴入水中,杯中的水过一会儿就变红了,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项,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是液体分子的运动;D项,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是由于分子的引力.5.【答案】C【解析】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以再分;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答案C正确.6.【答案】A【解析】烟花三月,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7.【答案】B【解析】抽烟时,烟雾会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分子在空气中运动,从而使抽烟者周围的人们也会吸入烟雾,造成被动吸烟,所以选项B合题意.8.【答案】B【解析】A.用砂轮磨刀具时,刀具对砂轮做功,砂轮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B.热空气将瓶塞冲出,热空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符合题意;C.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内能增大,不符合题意;D.电炉通电后,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电阻丝的内能,内能增大,不符合题意.9.【答案】B【解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电子是非常小的.花粉和飞尘都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由大量的微观粒子组成,所以最小的粒子是电子.10.【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故A、B、C不正确;D正确.11.【答案】A【解析】A项,晒太阳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项,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C项,两手互搓,使手暖和,两手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C不合题意;D项,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即对空气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12.【答案】B【解析】A项,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A错误;B项,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项,铁、水、空气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传递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叫磁场,它不是由分子组成的,故C错误;D项,根据分子动理论,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另外,物质在固态时体积不一定最小,例如水凝固成冰,体积要增大,故D错误.13.【答案】B【解析】A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不符合题意;B项,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水蒸气,与比热容无关,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由此使得海边昼夜温差小,不符合题意;D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不符合题意.14.【答案】B【解析】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15.【答案】A【解析】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16.【答案】28【解析】已知泥土吸收的热量、质量和比热容,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0)可求泥土升高到的末温,知道泥土的初温,进而可求末温.解:由题知干泥土吸收的热量:Q吸=1.2×105J根据公式Q吸=cm(t-t0)得:干泥土升高的温度:Δt===3 ①,末温:t=t0+Δt=25 ①+3 ①=28 ①.17.【答案】热传递做无规则运动【解析】用燃气灶烧水时,水从燃气灶的火焰上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泡茶时满屋都可闻到茶的清香,是茶的香气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所以香气飘满屋子,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8.【答案】B水凝结成冰,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因此改变【解析】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形状无关,故A、C、D情况下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会发生改变,所以选项B正确.19.【答案】(2)33 ①57 ①泡沫塑料(3)降低相同温度比较时间(4)A【解析】(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 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33 ①,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57 ①,可以得到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泡沫塑料.(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在水温降低相同时,比较所需时间的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4)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 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42 ①.故选A.20.【答案】(1)质量(2)加热时间(3)温度(4)2.1×104(5)1.9×103【解析】(1)为了便于比较水和色拉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水和色拉油的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色拉油的质量相同;(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中,我们控制水和牛奶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我们是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热6 min水的温度变化量为Δt=45 ①-20 ①=25 ①;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①)×0.2 kg×25 ①=2.1×104J;(5)因为加热6 min水和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由Q=cmΔt可得:c===1.9×103J/(kg·①).21.【答案】(1)质量(2)等于(3)甲(4)乙【解析】(1)要研究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应控制两个烧杯中所装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质量相等;(2)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因此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3)根据图象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些;(4)根据c=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越小,比热容越大,即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22.【答案】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V==0.001 cm3,已知油膜的面积为S=3 m2,所以汽油分子的直径d==≈3.3×10-10m.答:汽油分子的直径约3.3×10-10m.【解析】已知“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计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进而根据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3.【答案】解:由Q放=cmΔt得:m===100 kg.答:每小时需要供给散热器100千克80 ①的水.【解析】已知进入散热器的水温和流出散热器的水温,从而可以计算出水的温度变化,知道所需要的热量,进而利用放热公式Q放=cmΔt,求每小时需要水的质量.24.【答案】解:(1)由Q吸=cmΔt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30 ①,水的初温为80 ①,升高30 ①后,水的温度为110 ①,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①,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所以水吸热后,温度不会升高到110 ①,水的末温为100 ①;(2)由Q吸=cmΔt得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12 ①;答: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①;冰块升高的温度为12 ①【解析】(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求出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100 ①,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已知冰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可以求出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I)卷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I)卷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就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想推理而得出结论,研究以下规律或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怎样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B.牛顿第一定律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沙漠地区早晚的温差为何较大2 . 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小明针对下面观察到的现象做了以下推测,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扫地时灰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海绵容易被压缩推测分子间有间隙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D.将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某小球时,小球被排斥推测该小球一定带电3 . 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吸引D.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4 . 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5 .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水 4.2×103水银0.14×103酒精2.4×103沙石0.92×103煤油 2.1×103铝0.88×103冰 2.1×103铜0.39×103A.北方冬天地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温度变化一定时,放出的热量更多,从而使地窖里的温度不会太低.B.2kg的水温度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C.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质量、温度和内能不变,密度、体积和比热容改变D.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低6 .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C.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D.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一样7 . 冬日的南宁街头,常有糖炒板栗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下列关于糖炒板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板栗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炒板栗时,锅中的沙子升温快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大C.铁锅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D.炒板栗时热量从低温的板栗传给高温的铁锅8 . 美丽的蓟州,山清水秀、景色怡人。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初三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初三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及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1.关于同一种固态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2.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也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3.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4.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5.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发现了()A.电子B.中子C.质子D.夸克6.物体间的热传递总是从()A.体积大的物体向体积小的物体传递B.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C.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7.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A.质量较小B.凝固点较低C.沸点较高D.比热容较大8.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D.质量9.小红发现自己关于热传递、热量、温度的笔记有些错乱,请你帮助她把正确的挑选出来()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少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D.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含有热量少的物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它是机械能B.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C.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0 ℃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二、填空题(共5小题)1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能.12.当神舟号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它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13.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 ℃的水变成45 ℃的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33.4 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 g,大约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不考虑水分子间空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10-29m3),这说明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15.如图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气缸A内密封有压缩的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________运动,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2)实验中记录下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描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b物质是________,分析图象还判断出________(水/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3)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17.质量是0.5 kg的铝壶内装2.5 kg的水,其温度为20 ℃,如果共吸收5.47×105J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J/(kg·℃))1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5 kg的-50 ℃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c水=4.2×103J/(kg·℃),c冰=2.1×103J/(kg·℃))19.小丽需用温度为40 ℃的水泡脚,便把90 ℃的热水与10kg20 ℃的冷水混合,设混合过程没有热量损失,问:需要90 ℃的热水多少千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A,B,C错误,D正确.2.【答案】D【解析】A项,温度越高的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多,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多少,不是含有热量多,故A错误;B项,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C 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D项,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因此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故D正确.3.【答案】C【解析】A项,用锯片锯木头,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锯条发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合题意;B项,铁丝反复弯折,是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C项,用冰袋降温,是水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D项,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4.【答案】B【解析】A项,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但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B项,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故B正确;C项,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但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故C错误;D项,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5.【答案】A【解析】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6.【答案】C【解析】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后,就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热传递结束.7.【答案】D【解析】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生物体即使吸收较多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体温不会升的过高;同理在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即使放出较多的热量,体温也不会过低,所以生物体内的水分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8.【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质量、热量、比热以及内能的大小无关.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说明物体间没有温度差.9.【答案】C【解析】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A项,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项,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故B错误;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故C正确;D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10.【答案】D【解析】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两者没有关系.11.【答案】分子势能内【解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2.【答案】做功机械能【解析】神舟号飞船穿越大气层时,飞船与空气摩擦做功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3.【答案】B水凝结成冰,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因此改变【解析】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形状无关,故A、C、D情况下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会发生改变,所以选项B正确.14.【答案】202×1024大量分子【解析】(1)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总=50 g+3.4 g=53.4 g,水的质量为:m=m总-m0=53.4 g-33.4 g=20 g.(2)∵ρ=,∴v===20 cm3=2×10-5m3,水的分子个数:n==2×1024.所以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15.【答案】右变小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解析】当拔去销钉后,气缸内的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向右运动,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导致了温度计的示数下降.16.【答案】(1)质量吸收相同的热量(2)煤油水(3)控制变量【解析】(1)实验课题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所以要保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2)水和煤油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温度变化较慢,由乙图知,a为水,b为煤油;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热量更多,水的吸热能力更强.(3)用能直接观察的温度计示数显示不能直接观察的热量变化,采用的是“转换法”;实验中要控制加热情况相同,水和煤油的质量等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17.【答案】解:m铝=0.5 kg,m水=2.5 kg,∵Q=cmΔt,吸∴Q=Q铝吸+Q水吸=c铝m铝Δt+c水m水Δt,吸∴Δt===50 ℃.∴t=t0+Δt=20 ℃+50 ℃=70 ℃.答:水温将升高到70 ℃.【解析】知道铝壶和水吸收的热量、铝壶和水的质量、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的变形公式求铝和水温度的升高值.18.【答案】解:(1)由Q吸=cmΔt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30 ℃,水的初温为80 ℃,升高30 ℃后,水的温度为110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所以水吸热后,温度不会升高到110 ℃,水的末温为100 ℃;(2)由Q吸=cmΔt得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12 ℃;答: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冰块升高的温度为12 ℃【解析】(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求出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100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已知冰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可以求出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19.【答案】设需要90 ℃的热水质量为m,20 ℃水质量为m,由题意得:Q吸=Q放,有cmΔt1=cmΔt2;所以,m1===4 kg.答:需要90 ℃的热水4 kg.【解析】由题意可知,若不计热量损失,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卷(有答案)(总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关于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五月,牡丹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那么的运动B.两手摩擦,手会发热,说明做功可以改植物体的内能C.〝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构成的D.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进程中,温度一定不变2.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植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添加,一定是温度降低了D.温度相反的1 kg水和1 g冰,内能相反3.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添加,同时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温度降低,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添加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添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作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4.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实际基本观念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罕见物质是由少量的分子、原子构成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植物体的内能5.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线B .水和牛奶最后的温度相反C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6.用两个相反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2 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据此判别甲物质10 min 吸收的热量为( ) A .0.84×105J B .1.2×105J C .2.52×105JD .都不是,不能计算7.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反,比热容之比c 甲∶c 乙∶c 丙=3∶4∶5,让它们吸收相反的热量后,降低的温度之比为( ) A .3∶4∶5 B .5∶4∶3 C .15∶14∶13D .20∶15∶128.由Q =cm (t -t 0)得c =Qm t -t 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假定质量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减小一半B .假定质量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增大一倍C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有关D .假定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9.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 kg 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 A .4.2×103J B .8.4×104J C .1.26×105JD .2.1×105J10.如下图,用两个相反规格的电加热器区分同时加热A 、B 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初温都相反.实验进程中两种液体均未沸腾,数据记载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异样加热B 液体大C.降低相反的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比B液体多D.异样加热120 s,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1.〝热〞在物理中有〝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意义,请指出以下〝热〞字的含义.(1)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2)明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__ __.(3)晶体熔化要吸热的〝热〞是指__ __.12.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 __.将两块外表洁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下图),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 _ _(选填〝引力〞或〝斥力〞).13.用两个相反的电加热器,区分给质量、初温都相反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下图.依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假设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降低了__ __ ℃.(气压为1个规范大气压)14.如下图,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进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__ __能.15.如下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的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1)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__ __;说明热传递可以改植物体内能的是__ _.(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__ __;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的是__ _ _.16.如下图,甲气球装入大批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接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平安无事.(1)在加热进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__ __,且水蒸发进程需求__ __热,所以甲气球的温度降低得慢.(2)在加热进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应用__ _的方式改动气体的内能.三、实验与探求题(17题12分,18题10分,共22分)17.为了比拟水和沙子吸热身手的大小,小明做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反的烧杯中区分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反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反的酒精灯区分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载如下.(1)在此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 __,请再罗列一个相似思想的实验:.(请仿制下面的句式填)(2)剖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反的水和沙子,降低相反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 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假设加热相反的时间,质量相反的水和沙子,__ __ (选填〝沙子〞或〝水〞)降低的温度更高,所以白昼在海边会吹__ __(选填〝海风〞或〝陆风〞).(4)有一次小明在白昼进入森林游玩时迷了路,经过思索,他__ __(选填〝顺风〞或〝顺风〞) 走了下去,终于走出了森林.18.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反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反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降低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降低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2)实验中选用相反的酒精灯加热,可以以为相反时间内水和沙子__ __相反.(3)请应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降低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4)沙子在1.0 min~1.5 min内降低的温度有清楚异常,其主要缘由是__ __.(5)小明再用50 g水和100 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降低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区分画出50 g水和100 g水的Q­Δ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剖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 __之比相等.四、简答题(9分)19.小红发现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熄灭时发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的.(1)〝暖气〞是经过什么途径改动了室内气体内能的?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住宅小区房屋的窗户玻璃都是双层的,且两层玻璃间还充有惰性气体,这是因为惰性气体()A.容易导电B.不容易导热C.能增加房间的亮度D.增大玻璃的密度3.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内能C.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D.抛起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较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6.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B.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C.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7.给自行车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少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加C.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D.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少8.给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加压,当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即使钢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透出来.这是因为()A.构成钢瓶的分子间有空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间有斥力D.金属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这说明()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10.关于传导的方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B.热量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C.内能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内能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11.物体的内能是指()A.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B.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C.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2.小明把一个新鲜柠檬、一瓶酸奶放在冰箱里,过了一晚,他从冰箱拿出的酸奶瓶上闻到有柠檬的香味.此现象能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酸奶瓶对柠檬分子有引力C.柠檬的温度高于酸奶瓶的温度D.柠檬的内能大于酸奶瓶的内能1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香水瓶盖打开后,满屋充满香味B.糖放入水中后,整杯水都变甜了C.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14.下列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B.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C.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D.小球由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1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某单位要选一种汽车散热器的冷却液,图中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吸热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请你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判断________液体比热容较大,如果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________液体更好.17.内能的改变会影响物体内部________的变化,从而引起热膨胀、熔化、凝固、蒸发等各种热现象.18.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选填“做功”、“热传递”)三、实验题(共3小题)19.为研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两种液体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写出图中所示装置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液体温度,数据如表所示:(3)加热4分钟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是________.20.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2)实验中记录下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描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b 物质是________,分析图象还判断出________(水/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3)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__.21.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比较________(填烧杯号)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析比较1、2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3)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综合(1)、(2)、(3)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结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系.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在冬天为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要供给4.2×106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中水的温度是80 ℃,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0 ℃,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千克80 ℃的水?23.将质量为5千克的铜加热,铜的温度升高了20 ℃,求:铜吸收的热量Q吸.[c铜=0.39×103J/(kg·℃)].24.小丽需用温度为40 ℃的水泡脚,便把90 ℃的热水与10kg20 ℃的冷水混合,设混合过程没有热量损失,问:需要90 ℃的热水多少千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不正确.B 项,空中飞行的飞机和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无法比较,因为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状态等有关.故B不正确.C项,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因为内能和动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两者的大小没什么关系.故C不正确.D项,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D正确.2.【答案】B【解析】房屋窗户采用双层玻璃的目的有两个:隔音、保温.惰性气体是否导电与隔音、保温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惰性气体不容易导热,能够起到保温的目的,B符合题意;惰性气体对房间的亮度几乎无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间亮度,C不符合题意;有无惰性气体对玻璃的密度没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B【解析】A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即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项,原子的直径为d=10-10m=10-10×109nm =0.1 nm,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以纳米为单位的,就是研究的原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有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与其本身的机械能无关.A项,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质量、位置以及运动状态有关;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具有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大小无直接关系,故A错误;B项,物体静止不动,组成物体的分子因永不停息的运动而具有内能,故B错误;C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故C 正确;D项,物体机械能的大小,对其内能大小没有影响,故D错误.5.【答案】C【解析】A项,100 g水和50 g水状态相同,物质种类相同,所以比热容相同.故A错误;B项,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热值不同,与比热容没有关系.故B错误;C项,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由公式c=知,铝的比热容比铁大.故C正确;D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放热情况无关,故D错误.6.【答案】C【解析】原于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7.【答案】C【解析】气筒打气时,气筒的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使筒壁温度升高.8.【答案】A【解析】给钢瓶内的油施加相当大的压强时,瓶内的油能从厚厚的钢瓶壁里渗出来,说明钢瓶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9.【答案】B【解析】液体变成固体时由于分子间距离减小而使体积减小;液态的蜡凝固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减小了,由此可说明多数物体从液体变为固体时体积减小.10.【答案】B【解析】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11.【答案】D【解析】由内能的概念可知,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2.【答案】A【解析】把一个新鲜柠檬、一瓶酸奶放在冰箱里,由于它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会有部分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这就形成了闻到从冰箱拿出的酸奶瓶上具有柠檬的香味的现象.这是分子发生扩散的结果.13.【答案】C【解析】A项,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水味,是气体分子的扩散,属于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项,把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是固体分子的扩散,属于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项,在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是物体的运动,是可见的,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D项,公共场所吸烟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故D不符合题意.14.【答案】C【解析】A项,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项,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 错误;C项,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使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D项,小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是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结果;故D错误.15.【答案】D【解析】A项,两种液体虽然质量和初温度相同,但是不同物质,内能多少不能比较.此选项错误;B项,物质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此选项错误;C、D项,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较小,乙的比热容较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16.【答案】乙乙【解析】(1)由图象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m相等),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Q相等),甲升高的温度大.由公式c=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2)根据Q=cmΔt,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比热容大的更适合做冷却液,故乙做冷却液更好.17.【答案】分子的运动及结构【解析】物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能的改变会使得分子运动发生变化以及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热膨胀、熔化、凝固、蒸发等各种热现象的发生.18.【答案】做功热传递【解析】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可以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改变了手的内能,使手变凉.19.【答案】(1)加热相同时间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2)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容器底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3)两种液体温度都到达沸点【解析】(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加热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确保加热相同时间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2)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可知,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因此该装置的错误之一是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容器底;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则甲乙液体的质量一定不相等;(3)因为当液体温度到达沸点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加热4分钟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说明两种液体温度都到达沸点温度.20.【答案】(1)质量吸收相同的热量(2)煤油水(3)控制变量【解析】(1)实验课题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所以要保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2)水和煤油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温度变化较慢,由乙图知,a为水,b为煤油;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热量更多,水的吸热能力更强.(3)用能直接观察的温度计示数显示不能直接观察的热量变化,采用的是“转换法”;实验中要控制加热情况相同,水和煤油的质量等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21.【答案】(1)①③(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解析】(1)①杯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12 min,③杯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1杯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12 min,2杯的质量是15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故说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3)3杯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4杯的质量是300 g,升高5 ℃用的时间是3 min,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有关.22.【答案】解:由Q放=cmΔt得:m===100 kg.答:每小时需要供给散热器100千克80 ℃的水.【解析】已知进入散热器的水温和流出散热器的水温,从而可以计算出水的温度变化,知道所需要的热量,进而利用放热公式Q放=cmΔt,求每小时需要水的质量.23.【答案】解:铜吸收的热量Q吸=cmΔt=0.39×103J/(kg·℃)×5 kg×20 ℃=3.9×104J.答:铜吸收的热量Q吸为3.9×104J.【解析】根据公式Q=cmΔt可求直接求得铜吸收的热量.24.【答案】设需要90 ℃的热水质量为m,20 ℃水质量为m,由题意得:Q吸=Q放,有cmΔt1=cmΔt2;所以,m1===4 kg.答:需要90 ℃的热水4 kg.【解析】由题意可知,若不计热量损失,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