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内化的主体心理维度研究

合集下载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

我们需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等十四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念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理念和追求。

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价值体系。

这些价值观念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影响和塑造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那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如何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整体上是比较高的。

大多数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一系列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校园中也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活动,这也使得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还会受到个人成长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

家庭、学校、朋友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认同产生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将对子女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学校中,老师和同学的观念也会对大学生的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还受到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这种时代背景也会对大学生的认同产生影响。

社会的多元化、信息的多样化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考,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到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五个视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五个视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五个视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

围绕这个科学命题,我们展开了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研究。

从理论研究角度来讲,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需要把握以下五个视角。

一是政治视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即从思想政治上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这是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必须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要求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它的根本主张,即把该党成员和领导下的国家引向何处去,是其价值观的主题和核心。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必须加强对党的未来和前途,及其体现的理想和信念的理解和把握。

这既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也给所属成员以归宿感。

二是经济视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是受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导向和思想动力的问题。

人从本质上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社会关系又是由其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这里讲的经济视角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其社会价值观是不同的。

另一个是经济的所有制形式和组织运行形式。

比如公有制和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价值观就有本质的区别,在国有、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形式下,其社会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差别。

总之,实际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所有制形式和组织运行形式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

三是社会视角。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这说明社会价值观直接脱胎于社会,是社会组织的核心,是社会结构的纽带,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支柱。

精神支柱倒了,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入研究社会模式(比如“橄榄型”社会,“金字塔型”社会)、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尤其是正确处理社会各种矛盾)。

接受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

接受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

接受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接受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研究,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在个体内化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对内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内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我们还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论,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现状进行了总结。

本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就本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研究,可以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传承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接受理论、研究、方法论、影响因素、现状、展望、结论、引言、正文.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和思想主流。

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传播和弘扬备受重视。

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的宣传还不能真正打动人心、植根于人们的行为意识中,更需要在个体层面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

在这一背景下,接受理论作为社会学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探讨了人们如何接受并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的过程,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通过对接受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机制,促进核心价值观与个体情感认知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更好地落地生根。

.1.2 研究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对于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促进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情、意、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维度

知、情、意、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维度

知、情、意、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维度作者:冯楠楠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20年第08期[摘要]知、情、意、行是从主体维度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知”“情”“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认同的过程,“行”是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外显和确证,是主体认同的目的和主体发展的开始。

知情相生,知能促进情的生成;情意相融,情感和意志不觉转化;知行一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运用于行中,以科学有效地解决实践问题,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认知;情感;意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D64;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8-0011-07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1]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理论凝结、价值指引,更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其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植根于人民群众对象性实践活动之中。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也在于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

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需要经过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的逻辑环节:主体理性认知、情感认同、意志坚定、自觉践行,简称为知、情、意、行。

知、情、意存在于主观意识阶段,行是知、情、意主观意识的具体外化和深层发展阶段,是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成效的根本标准。

一、理性认知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的认知以至认同构成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

(一)什么是“知”?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要经历一个由物到观念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主体以内在思维方式主动把握客体的过程,它要通过反映、反射、表征得以达成。

心理学认为:“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2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表象到本质、片面到全面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它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诚信、友善和谐、公正法治、自由平等、敬业奉献这七大核心价值观。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实践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就探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一、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一直是人们所倡导的美德。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接受全面的高等教育后,更加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复兴的必要性。

因此,爱国主义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因素之一。

他们认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而个人的发展也应当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二、集体主义大学生是自主性很强的一群人,但在集体中应当服从组织和整体利益。

集体主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内,各个学生组织在各自的职责中发挥作用,同时也要和其他组织协作,形成整体的力量。

在校外,大学生也应当积极参与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的力量之一。

三、勤劳诚信勤劳和诚信是人们正面品质中最为基础的两种,大学生也明白这种重要性。

他们知道,通过努力工作和诚实守信的行为,才能够实现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

大学生应该牢记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也应该尽力去帮助他人。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同,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工作中,大学生应该尽力遵守规则和道德,保持诚信,增强自己的信誉。

四、友善和谐友善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应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在校内外,大学生之间应该友善相处,建立长期而深厚的情感联系。

同时,他们也应该尊重个体差异,实现不同之间的和谐共存。

这种友善的关系和和谐的状态不仅可以提升自身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五、公正法治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完善自己的法律意识,学会如何依法维权和保护自己的权益。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三个维度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第一个维度是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通过讲述国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还可以开设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使其在日常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个维度是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乡村等地方去参与实践,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和魅力,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第三个维度是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书画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读书会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行为准则。

学校还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弘扬优秀典范、严格管理制度等途径,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使其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每个方面。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心理机制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心理机制探讨

作者: 陈立新[1]
作者机构: [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190-19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心理机制
摘要:通过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心理机制的基本形态、动力系统、运作过程的规范性分析,来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过程的心理活动规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是经由整合定向机制、观念建构机制、监控调节机制的功能耦合,在驱动力、引导力、压力的多重力量作用下,由依从阶段发展到认同阶段,最终形成信仰的渐进过程。

内化过程的心理活动规律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层面及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层面及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层面及维度作者:尹滔来源:《科教导刊》2016年第10期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指的是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信念、尺度、原则,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从三个层面、两个维度来理解,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层面,内隐认同和外显认同两个维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社会调查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67Abstract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means regarding them as his or her own belief,measurement and principle and internalizing them as a value to practice consciously.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n be interpreted from three levels, i.e., cognitive identification,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behavioral identification; and two dimensions: implicit identification and explicit identification.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value identification; social investigations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价值认同,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即价值主体对自身身份、价值的一种定位即价值主体在对某种价值观念的认知、评判等活动的基础上,将这些价值观吸纳、接受,并对自身已经存有的价值观进行重构,外化为行为的一种过程。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54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蔡心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如何在新环境中立足,如何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开展,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当代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平台首先,必须要利用好课堂将大学教育工作落实。

高校课堂教学通常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不同课程侧重点不同,但是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堂,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点在于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讲解与分析。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课程。

而专业课程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来说,专业课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显示器。

例如:一个大学生热爱学习,品学兼优这肯定与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课程双重教育有关。

因此,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平台,要从思想政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方面入手,为实现其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索有效的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方法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接触网络信息已经是家常便饭。

《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网民已经达到6.18亿,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了45%,而其中学生群体是最主要的网络群体,所占例子27.7%。

目前,我国60%以上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超过了2个小时。

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系统,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关的教育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网络信息当中,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网络的开发性与虚拟性,让网络不仅可以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也可以成为敌对分子宣传腐化思想的平台。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宣传推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也成为了当前热门话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与传承者,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和发展。

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之中,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也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了引领社会发展的总原则和价值取向。

它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提供了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利益、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实质,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与调整。

他们身处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也呈现出多样性。

一些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还会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与价值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而另一些大学生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与多元化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存在一定的保留和偏差。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承担者和传播者,其对该体系的心理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态度、行为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并就此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现状,为相关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引导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认知、态度、行为表现、影响因素、个人发展、现状、研究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群体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培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而大学生作为受过较好教育和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弘扬。

研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对于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融入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必要开展对大学生心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探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原因和特点,为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支柱,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深入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情况,分析他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表现,探讨影响他们认同程度的因素,以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研究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一思想的价值引领。

在分析内化的来源及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心理学中内化的相关理论,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包括五个阶段,即图式认知、情感认同、意志同化、信念顺应及行为固化。

根据这五个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机制【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068(2018)04-0062-0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欧晓静,左倩倩(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4期Vol.16No.4【收稿日期】2018-06-05【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社科规划办项目“获得感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路径优化研究”(编号:Ahsky2017026)、安徽工程大学党建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编号:BL048)和安徽工程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3YQ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欧晓静,女,1987年生,安徽芜湖人,助教,教育学硕士;左倩倩,女,1988年生,安徽芜湖人,助教,法学硕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隽永,并且包含内容广泛、分支较多,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面简称“核心价值观”)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支撑,探讨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有利于大学生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从而更好地为日后实践做指导。

自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从此核心价值观便成为时代热词,也成为学界钻研的重点议题。

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可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必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通过这种心理活动的变化和沉淀,最终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信念,从而自觉转化至行为习惯。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

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在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上流行的主流价值观念。

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分析其内在动因和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宣传和弘扬,大学生对其认同程度呈现出明显的提升趋势。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这些价值观念在大学教育中得到强化和传播。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不断崛起,大学生对自身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也在增强,从而使他们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

大学生群体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基础。

他们大多受过相对全面的教育,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

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上更加向往未来,更加渴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共同理想不谋而合,从而增强了大学生对其的心理认同。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不仅体现在思想上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的践行。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传播者和实践者。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时代的新生代,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言行举止往往会对社会产生示范效应,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能够有效带动社会整体的道德风尚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和实践路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心理机制和实践路径:
1. 认知塑造:个体通过教育、媒体、家庭等途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

认知塑造可以通过教育课程、宣传活动等方式进行。

2. 情感共鸣:个体通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情感价值进行共鸣,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认可。

情感共鸣可以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分享他人的经验和感受等方式来促进。

3. 社会化过程: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分享和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参与社会团体、社会活动和团队合作等途径,逐渐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化过程可以通过社会群体的互动和社会参与来实现。

4. 行为实践:个体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文化艺术创作等方式来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

行为实践不仅可以促进个体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也可以增强个体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体验。

以上仅是一些可能的心理机制和实践路径,实际过程可能因个体的差异、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不同的个体可能在不同的心理机制和实践路径上有所侧重。

为了有效促
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教育、宣传和实践措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个维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个维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个维度作者:王洁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26期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促使人们思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引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三十年的奇迹?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凝练,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育者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重大时代问题。

高校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重点要把握好实践唯物主义维度、主体性维度、超知识性维度、文化传承维度等四个维度。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者维度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价值方面的态度和取向,即人置身于其中的价值情思,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

价值观对个人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动力所在;对国家、社会而言,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使人们思考:引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它是否能够保持它的生命力,并继续提供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推动力?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凝练,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肩负着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高校教育者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重大时代问题。

高校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重点要把握好四个维度。

一、实践唯物主义维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以往似乎只注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一面;而生活实际的发展则使人们认识到它同时也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彰显国家力量、凝聚人民意志的价值观念。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价值指引和行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行动。

本文将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度展开探讨。

一、教育培育的维度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环节。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这需要从小培养。

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课程、教育活动和学校文化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育培育的维度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

家庭是最早的教育场所,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子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身作则,用行为影响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尊重他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

社会教育则是利用社会资源对公众进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而网络教育则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让更多的人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

二、制度建设的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只有在健全的制度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这些价值观。

政府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体系,切实维护核心价值观的权威和实效。

在教育领域,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坚决杜绝不良教育行为。

在文化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文化传承的主流,同时抑制低俗文化的传播。

在社会领域,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和参与,营造尊重劳动、学习、诚信的社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 化的 过程 , 即包括 自上 而下 的 以政 府为 主 导 的外 部宣 传 教育 和 自下 而 上 的 以国 民为 主体 的内在 能 动反 映 , 二者 缺

不 可 。而 主 体 所 固 有 的心 理 结 构 为 从 下 而上 推 进 社 会
识 的真 理 性 和 实践 行 为 正 确性 的 内在 坚 信 、 确信 ” , 作 为
堂 塞堡墨墨壅墼!
总第 5 0 2 期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值 观信 仰 内化 的主体 心理 维 度研 究
口 李 华
摘 要 : 信 仰 是主 体 基 于 自身的 思 维结 构 以及 体验 感悟 , 自主 建 构起 来 的价 值观 世 界 。信 仰 内化是 一 个 双 向逆
反 同化 的过 程 , 即 包 括 自上 而 下 的 以政 府 为 主 导 的 外 部 宣 传 教 育 和 自下 而 上 的 以 国 民 为 主 体 的 内 在 能 动 反 映 , 二 者 缺 一 不 可 。 主 体 心 理 构 成 了 实 现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国 民 信 仰 内化 的 着 力 点 和 抓 手 。

主 义核 心价 值 观 信 仰 内化 提 供 了可 能 性 。 主体 的心 理 结
构 大致 包 括 理 性 认 同 、 非 理性 确 信 、 信 仰 确 立 以 及 行 为 外 化 四个 相 互关 联 的要 素 , 这 四 个 要 素 通 过 大 脑 的 自组 织 运
种 精 神性 的 力 量 直 接 渗 透 到 了个 体 的价 值 选 择 中去 。 因此 , 要 使 国 民在 情 感 上 自愿 地 接 受 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 值

问题 的 提 出
的心理 以及行 为 有强 大的精 神 吸引力 。
在 主 体 从 理 性 思 维 的 角 度 认 识 到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观 教 育是 当前 中 国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值 体 系建 设 的核 心 , 而其 切人 点 就 是将 社会 主 义核 心 价
1 .规 范 是 实 现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信 仰 内化 的 理 性
感觉 到公 共 权 力机 构 办 事 是 “ 门 难进 、 脸难看 、 话难听 、 事
难办” 。 建立 和谐 的 干 群关 系 , 提 高 政 府 的 公 信 力 对 于 商业 领域 , 需 要 建 立 公共 透 明 的市 场 制度 和法 规 体 系 , 将 准人 和退 出机 制关 联 , 严格 执 法 , 处 理各 种 制假 贩 假 、 商 业 欺诈活动 , 建 立 和 谐 有 序 的 市 场 经 济 环 境 。 对 于 社 会 领
中, 因此需 要 改 变工 作作 风 , 实现 为 人 民服 务 , 让 人 民 不 再
现 社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观信 仰 内化 的机 制进 行探 讨 , 以期 为 进 一 步 推 进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观信 仰 内化 提 供 一种 可 能
的途径 。
二、 主体 心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 内化的机理
吸 收 了改 革 开放 形 成 的时 代精 神 , 构 成 了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
域, 不 断推 进 基 本 公 共服 务 的均 等 化 , 解决 看 病 、 住房 、 上
学 等 民生 问题 , 建 设 公 正 的 和 谐 社 会 。 通 过 i个 层 面 相 互
协作 , 共 同推 进 , 让 人 民在 衣食 住 行 上 真 正 感 受 到社 会 主
值 观 内 化 为 国 民信 仰 。 实 际 上 , 信 仰 内 体满 足 于 主体 的需 求 , 主体 会 对接
触 到 的客 体 持 以一定 的态度 , 并 以带 有 特殊 色 彩 的主 观体 验 和 外 部 形式 表 现 出来 , 达 到一 定 情 感 感 悟 ” 1 2 1 , 进 而使 人 们 在 情 感 上 更加 主动 地 接 受这 一 客 体 。这样 , 这种 “ 对 知
基 础 。 规 范 是 指 一 个 社 会 经 过 历 史 积 累 和 实 践 验 证 而 形 成 的约定 俗成 标 准 , 具 有 训 练 个 人 品 行 和 组 织 社 会 秩 序 的
功能。
社 会 主 义 核 心价 值 观 从 国家 、 社 会 和 个 人 三个 层 面 , 用 2 4个 字 高 度 概 括 了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的 主 要 内 容 。它 以 中华 民族 源远 流 长 的爱 国 主义 文化 传 统 为基 础 ,
观, 就需 要从 两个 大 的层次 上着 手 。

行, 就 可 以 为实 现社 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 观 的信 仰 内化 提供 由 规范、 信条 、 信 仰到 准则 的认 识模 式 。 基于上述考虑 , 本 文试 图从 主 体 心 理 维度 人 手 , 对 实
是 促 使 我 国 人 民 形 成 对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积 极
关 键词 : 社会 主 义核心 价值观 ; 信仰 ; 主 体 心 理
作 者 简介 : 李 华, 北 京电子科 技 职业 学 院基 础 部讲 师 , 文 学硕士 。 ( 北京 l 0 0 1 9 2 )
中 图分类 号 : G 4 l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7 — 5 9 6 8 ( 2 0 1 5 ) 0 4 — 0 0 6 4 — 0 2
正 面 的感 性 认 识 。 作 为 社 会 成 员 , 他 的 交 往 对 象 包 括 政 府
公共 权 力 机 构 、 商 业 以及 社 会 。对 于政 府 公 共 权 力 机 构 , 需 要 确 立 善 治 的理 念 , 尊 重 人 民历 史 主体 地 位 , 发 展 完 善 协 商 民主 ,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让 他 们 参 与 到 政 策 讨 论 和 决 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