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

合集下载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摘要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其结构主义理论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发端。

索绪尔为语言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而明确了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

从此,语言学不再隶属于其他学科,结构主义思想开始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观;理论层次1 引言索绪尔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学家,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索绪尔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及所占有的许多古代和近代第一手的语言文字资料,对近百年来欧美各国语言学界所涉及的各种语言学原理、研究方法予以总结并发表独到的见解[1]。

2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索绪尔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面临两条分岔路。

“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2]。

因此首先应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剔除掉任何非语言的,比如来自社会、物理和言语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此外,在对语言进行研究时,索绪尔还提出应对共时和历时研究加以区分,认为语言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共时的语言系统而排除历时因素的影响。

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研究而言,“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成为其思想的集中体现。

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派都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3]。

《普通语言学教程》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其语言观的精髓进行阐释。

2.1 三个术语言语、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三个概念上容易发生混淆的术语。

索绪尔认为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建立语言理论时遇到的第一条分岔路。

因此,索绪尔首先对三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和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

可以定位为循环中,听觉形象和概念相连接的那个确定的部分。

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1.引言1.1 概述功能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功能和结构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是如何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

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交际学派的兴起,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

在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看作是一个交际工具,通过语言交际,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

因此,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影响。

功能语言学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语言是如何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的?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是如何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的?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相比,功能语言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而不仅仅是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功能和作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功能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它强调语言与社会系统、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语言学的定义和背景,探讨它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随后,将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介绍其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最后,将总结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探讨它们在语言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及各部分下的子章节。

下面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1.1 概述(Overview):介绍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和基本概念,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Structure of the Article):本节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3 目的(Purpose):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正文部分(Main Body):2.1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2.1.1 定义与背景(Definition and Background):介绍功能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阐述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相关学者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精选)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精选)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精选)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上展开:1.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方式进行培养。

2.语言知识:涉及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以便于他们能用英语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如好奇心、勇气、合作精神等。

这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哪些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语感和运用能力,达到《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二级水平的目标。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应该能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问候、自我介绍、购物、问路等。

3.情感目标:学生应该初步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4.德育目标: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5.文化意识目标:学生应该初步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以上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英语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步骤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等方面。

2.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习需求等,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

4.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

5.评估教学效果: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

6.反馈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进行反馈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

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

m o r n i n g ”来 嘲 讽一 个刚 起 床 的孩 子 。这种 略 带 嘲 讽 的 问 候体 现 了语 言 的 第 三 个 方面
一 一
的 重 要 作 用 。 语 法 现 象 反 映 了 情 景 运 用
中的 重 复 模 式 ,语 言 的 语法 结 构 与 人类 情
景 化 行 为 结 构 是 互 相 影 响 的 , 语 法 在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互 动 交 流 、 共 同 协 调 发展 中扮 演
试 论 交 际语 言 中的 三 个 维 度
李美婧
【 摘
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要 】近年来 ,国内外有些语言学家在语法研 究中注意到区别三个 不同的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 面和语用平面,这是语法研 究方法上的新进展,有助于
语法学科的精 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如何在语言学习中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 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 ,这是摆在语
言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是值得进行深入探 索的。 【 关键词 】交际语 言;语法;语义;语用


引 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稳 定 性 和 传承 性是 由语 法来 保 证 。语 法 是 保 证 表 意 的 必 需 手 段 之 一 , 近 年 来 在 国 外 发 展 迅 速 的 互 动 语 言 学 也 从 哲 学 的 高 度 阐 释 了 语 法 的 重 要 作 用 ,认 为语 法 是 社
系是属于语义的 ( S e m a n t i c a 1 ) 。人 们 分 析 一 个 句 子 ,通 过 句 法 分 析 , 可 以找 出句 子 中 词 语 在 句 法 结 构 中 分 别 充 当什 么句 子 成 分 ,可 以 了解 句 子 的 层 次 构 造 , 也 可 以 得 出 句 子 的 句 型 等 等 。 但 析 句 并 不 到 此 为

交际心理学概念

交际心理学概念

交际心理学概念1、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是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态度、情感、知识、思想、观点、意见、动作的过程;人醒着的时候大约70%的时间用在和他人的沟通上,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就是人际沟通的广度和深度2、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1)双方理解的一致性:要求双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经验、教育程度、立场观点要有一定的共同点或相似性;(2)双方要有沟通的兴趣和意愿;(3)双方要有一定的沟通技能技巧;(4)选择适当的沟通的渠道载体;(5)重视沟通中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我们传送的信息要尽可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和兴趣;(6)沟通的真实性,不受主客观不良因素影响;(7)沟通要有及时的信息反馈;3、非语言符号与空间距离(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实现精细沟通;但是面部表情可以有意的控制,很多时候与内心的真实状态不一致;(2)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很难控制自己的目光,是人内心情感状态的指示器;同时目光可以控制调节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3)距离:人与人是有距离的,人的亲疏程度在感情和空间上的距离都不同,可以通过空间的距离影响内心的距离;4、人际认知:观察他人的特征和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对方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倾向的过程;(首先注意对方的相貌、仪表、着装、体态、表情、举止;然后经过交流了解到对方的社会职业、身份地位、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判断对方属于哪一类人,人格有什么特征,行为动机是什么)5、人际印象:人们主要从三个维度形成和描述对他人的印象:(1)评价维度:好--坏;(2)力量维度:强--弱;(3)活动维度:积极--消极;三个维度里面评价维度是最终要的(例如真诚的、宽容的、幽默的、聪明的、热情的、亲和的、助人的等等都属于评价),而在评价维度里面,热情--冷淡印象是形成印象的中心印象;在中国伦理道德里面,中国人很看重诚朴善良--阴险浮夸的评价维度;6、印象形成的主要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人际认知过程,影响重大,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会逐渐减弱;(2)近因效应:根据最近获得的信息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陌生人交往首因效应强烈,熟人之间交往,近因效果突出;(3)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好百好,一坏百丑的印象效果;(4)定型效应:对一类人或者一个群体形成的固定印象,例如商人精明世故,学者清高脱俗,浙江人细腻,山东人豪爽等等;7、行为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立场不同,人对同样行为所做的归因也不同。

口语交际教学应把握好四个维度

口语交际教学应把握好四个维度

口语交际教学应把握好四个维度作者:顾芹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年第08期口语交际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口语交际训练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

如何抓好学生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维度。

一、参与度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动口,在互动中学会交际,在交流中培养能力,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

一直以来,口语交际课的主角往往是那些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少数学生,他们侃侃而谈、能言善辩,而大多数学生则充当了“忠实听众”。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一方面,教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图画解说、自我介绍等丰富多样的交际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在交际活动中发展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另一方面,教师要怀有一颗博爱之心,真正对学生一视同仁,多创造机会,多打造平台,实施积极肯定的评价,激励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给我翅膀,我就飞翔”。

例如,对于那些表达欲望和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看到自身的价值;对于那些在交际训练中因受挫而感到沮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他们不会因为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更要时刻关注他们,专门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让他们走出自卑,大胆、自信地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去。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难免会“出错”,有的回答得不如期望中的完美,有的甚至答非所问,对于那些出错的学生,教师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变狂风暴雨般的批评训斥为春风化雨般的启发提示,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畏惧,重新解决问题。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语言表达运用”是整个高考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转的一片风景,下面是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言文字运用:(13-17题,20分,力争14分以上)[约20分钟] 【总原则】读题要细心,对所用的语言材料要逐字认真看,忌一目十行。

尤其是对选对与选错的题干要求,一定要把握正确,不能大意。

另外要充分调动已有的解题灵敏性和思考的兴奋点,确保在一定成就感的状态下完成。

熟语部分熟语:看《高考一轮》上的词语辨析,重点是错题本、笔记本、《天天练》及模拟试卷中所整理出重点词语。

【友情提醒】成语是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

成语使用的主要考虑角度:切忌望词生义、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注意使用时的重复等。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

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

”“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

褒贬失当。

如:“由于目睹家乡农民生活艰难,加上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如雷贯耳,他的心中甚感迷惘与失望。

”“如雷贯耳”是褒义词,只能形容名声大,不能形容腐败。

语境不合。

成语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这就必须与所在的语境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犯不合语境的毛病。

如:“王润兴饭庄早已琵琶别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 “琵琶别抱”专指旧时妇女改嫁。

重复赘余。

成语的部分意思与句中的某个词意义重复,造成成分赘余。

如:“至于马先生所担心的会让人贻笑大方更是无稽之谈。

” “贻笑大方”表示内行的人笑话(一般用以表示谦虚)。

前面不能再加“让人”。

【小窍门】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2、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
两个方面: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理解能力即通过观察、思考、研究,了
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信息,从而能力客观地识别、接受、理解多样性;应用能力即将所学到的多元文化信息和知识,运用于实际形式,以更加完
善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及协调。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从多维度进行评定,可划分为三个维度:
一、语言能力:包括目标文化的语言能力,如流利的语音、文字,以及熟悉该文化的习俗及礼节。

二、客观性:指对目标文化的客观理性解读、之间融合及比较,以及包容多元文化的观念和维度。

三、跨文化能力: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能够以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更好地接受、理解、适应、运用。

篇章、语境和批判维度的学术话语研究

篇章、语境和批判维度的学术话语研究

篇章、语境和批判维度的学术话语研究摘要:社会研究者研究学术话语的主要途径分为三类。

篇章研究主要集中在篇章的意义和结构,如体裁分析、语料库分析和多模态分析。

语境研究从比较广泛的情境出发,如社会学和社会历史维度、人种志的研究。

批判性话语分析和学术文化研究,把批判态度引入学术话语研究。

这三种维度各有侧重,又彼此重叠,为解释学术话语如何在大学语境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学术话语;篇章;语境;批判一、话语分析问题话语分析显示特定社会情境的动态变化和惯例,研究具有社会理论导向的问题,确定社会边界的机构化思维方式。

话语分析在延展语篇和语境两极之间,强调具体的语篇和机构的社会实践。

(一)话语和现实世界James Gee[3]构建了小写d话语(discourse)和大写D话语(Discourse)。

小写d话语指使用中的语言,我们使用语言扮演老师、话语分析者、出租车司机等社会身份;大写D话语比较宽泛,包括语言和其它社会因素,指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合适的方式行动、交往、思考、判定价值观、交谈。

话语是存在的方式,作为社会群体成员,我们通过话语创造机构、活动和价值观。

(二)作用者和社会结构Fairclough[4]3认为话语结构是相对稳固的语言社会结构,是相对稳固的社会活动结构网络中的一个元素。

要理解如何用语言交往、语言为什么嵌入社会和文化活动,就必须借助语言的话语结构。

Fairclough提出的话语结构类似Gee所说的大写D话语,是特定社会领域和机构构建意义的体裁和风格。

在高等教育中,研究、教育、评估体裁和对这些活动的正式期望提供了参与者交往的框架。

但是这些体裁象征着价值观,因为他们代表占据支配地位群体的价值观,并通过重复加强了这些价值观。

话语不只是表达态度、观念和理解;这些态度、观念和理解本身就是由话语决定的。

我们不仅由话语塑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还对话语施加影响,从而使人类作用者和社会结构之间达成平衡。

“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精选)

“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精选)

“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精选)第一篇:“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精选)“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摘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称为三维目标。

它们互相渗透、不可偏废。

作为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促进者、能力的培养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互相渗透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称为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是“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魂”,过程和方法就是让“魂”附于“体”的过程和方法,同知识和能力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健康、高尚的形象。

这三个方面互相渗透,不可偏废。

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文学性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应把这三个方面融为一体,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知识和能力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看。

掌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

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应用,要从多方面应用知识的角度来学习知识,促进语文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

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将知识要求转化为能力要求。

例如,在学习课文时,要让学生去看、去听、去说、去想、去感受,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逐渐培养学习自主性。

在积累应用中,要让学生多读读多记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和对短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

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奠定必要的能力基础。

学生的语文能力一般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他们要接触许多来自语言文字方面的信息,必须要有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二是他们有时想把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看法传递出来,还要与他人沟通思想,这都需要言语或写文章来表达。

因此,掌握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它不如知识和能力好把握,因而在教学中不易落实。

搭配的学问吴正宪三维目标

搭配的学问吴正宪三维目标

搭配的学问吴正宪三维目标一、搭配的定义和重要性1.1 搭配的概念搭配是指词语之间在语法和语义上的合理组合,形成固定搭配的词组。

搭配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语言更加准确、生动,并提升文化内涵。

1.2 搭配的重要性搭配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正确的搭配能够使表达更加准确、流畅,增加语言的表达力。

同时,搭配也是语言文化的体现,通过学习搭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二、吴正宪三维目标的概述2.1 吴正宪三维目标的定义吴正宪三维目标是指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别是语法目标、词汇目标和交际目标。

2.2 吴正宪三维目标的重要性吴正宪三维目标的实现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它能够帮助学习者全面提升语言能力。

语法目标使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词汇目标使学习者丰富词汇量,交际目标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

三、搭配在吴正宪三维目标中的作用3.1 搭配在语法目标中的作用搭配是语法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搭配能够使语法结构更加准确、地道。

通过学习搭配,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3.2 搭配在词汇目标中的作用搭配是词汇目标中的关键内容,掌握正确的搭配能够丰富词汇量,使词汇运用更加地道。

学习者通过学习搭配,能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表达,提高语言的表达力。

3.3 搭配在交际目标中的作用搭配在交际目标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通过学习搭配,学习者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他人的表达,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四、搭配的学习方法和技巧4.1 多读多积累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搭配的知识。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搭配的用法,还能够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4.2 记忆和运用学习者可以通过记忆和运用搭配来巩固学习成果。

可以通过写作、口语练习等方式来运用搭配,提高搭配的熟练度。

4.3 创造性运用学习者可以通过创造性运用搭配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沟通模式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沟通模式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沟通模式一.人际交往心理学起源学科起源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

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

因此,研究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就应运而生。

二.人际交往学简介一.基本理论: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比行为更为深层的东西,是个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的关联性和必然性规律。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口语交际的目标.doc

口语交际的目标.doc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上述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整合了“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知识能力目标更为科学口语交际的知识能力目标体现了基础性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这既强调了信息化社会中口语交际能力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口语交际是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同时指出“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在学段目标中提出了“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等要求。

从“基本”“初步”“逐步”“努力”等要求不难发现,知识能力目标重视基础知识,关注基本能力的培养,尊重小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想。

口语交际知识能力目标的基础性特点告诉我们,口语交际教学应当立足基础,面向全体。

口语交际是一种日常交际的基本手段,教学时应当避免书面化倾向。

口语交际教学不能成为能言善道的学生的专属,而应当面向绝大多数学生,充分激发全体学生的交际兴趣,广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知识能力目标体现了多元化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而且要形成“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发展合作精神”。

上述要求,较之以往“听说”单项能力的要求显得更为多元、丰富。

其中既有以听说为核心的言语能力要求,如“倾听”“表达”,也有以言语为主的综合能力要求,如“表达”“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合作精神”。

专业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专业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专业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前言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挑战,学者们不断研究并提出了专业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对其主要观点进行阐述。

一、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交际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由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该理论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文化的比较,分析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六个维度,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以及放纵与禁制。

其中,权力距离指的是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权力分配程度;不确定性规避反映了社会对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衡量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体现了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认知;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揭示了不同文化对未来与现在的关注;而放纵与禁制则描述了社会对自发性的态度。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在这六个维度上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例如,当我们与一个来自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使用直接的语言和姿势,以避免冒犯对方。

二、融入理论融入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德尔·赫斯特和让·吉尔·马尔蒙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融入对方文化,以达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融入理论主张,人们可以通过扮演类似对方的角色,学习和模仿对方的行为方式、礼仪规范、语言等,以增加在跨文化环境中适应性和理解力。

同时,融入理论也提倡拓展自己的认知视野,接纳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减少误解和冲突。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布鲁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是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学习来形成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经验,对对方的言行进行认知和解读。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分析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和背景,是理解和解释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并探讨在不同语境下的交际问题。

一、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语境会对交际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此,在与中国人交流时,应当注意尊重对方的长辈,避免触犯文化习俗。

此外,社会语境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关系、社会地位等因素。

在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垂直社会关系较为明显,人们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程度更高。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水平社会关系较为平等,人们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重视程度更高。

因此,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人们对权利、责任和尊重的理解会有所不同。

二、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语言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场合。

不同的语言语境会对交际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正式的场合,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规范的语言,遵循语言规范和礼貌用语。

而在非正式的场合,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与对方建立更亲近的关系。

此外,语言语境还涉及到语言的直接性和间接性表达风格。

在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人们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强调坦率和直接性。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和中国,人们更倾向于间接表达,强调委婉和含蓄。

因此,在不同的语言语境中,了解并适应当地的语言表达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三、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念、习俗和信仰。

文化的差异会对交际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个人主义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念,人们注重个人自由、独立和个人成就。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如中国和日本,集体主义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念,人们注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和家庭观念。

文化语境还涉及到对时间、空间和身体接触的不同理解。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准确性和效率,追求时间管理和计划性。

音乐教学中的三维对话

音乐教学中的三维对话

音乐教学中的三维对话音乐教学是一种分层次的、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

音乐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中的三维对话尤为关键,它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学质量的高低,更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维度分别探讨音乐教学中的三维对话,以期为音乐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关于三维对话的新思路和实践方法。

教师维度:教师作为音乐教学的主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紧密的互动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快、自由的氛围下学习音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多问问题,多鼓励,多赞美,多引导,多举例说明等。

教师与学生的三维对话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融入音乐艺术的世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素材和资源,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来感知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自我管理对话。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

只有学生具备了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

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对话,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维度:学生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他们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是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互动能够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

在学生的三维对话中,特别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解读语法三维要素,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解读语法三维要素,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解读语法三维要素,提升学生语用能力赵一庆(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浙江义乌322000)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片面侧重形式、孤立使用教材和忽视语境创设的现状,通过几组教学设计实例剖析,基于三维语法框架提出立足语言结构、着眼单元整体和聚焦真实语境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提高语法教学成效,进一步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法结构;语用能力;语法教学一、引言语法是语言的精髓,是造句的机器,语法学习也因此可以挖掘学生无限的语言创造潜能(S.Thornbury,2003)。

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

”旨在促进学生在运用中逐渐掌握语言形式、规则,让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展开交际活动,因此语法教学应进一步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1991)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维语法框架,即语言的结构、意义和运用。

这三者本属于语言系统中的三个层面,交际语言的三个维度,分别与传统的语言学中的形态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对应。

这三个元素相辅相成、互为交融(如图1.1)。

对于英语语法教学而言,三者缺一不可。

图1.1三维语法框架三维语法框架主张联系语言意义和运用来阐释语言的形式现象。

作为语法学习者,首先要从结构出发,搞清语言结构和规则,通过重复、模仿等操练方法来学习语法;接着,运用相应语法进行有意义的训练;最后,达到能在特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语法知识的目的。

三维语法框架在结构、意义和运用这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对语法和语法教学进行了阐述,要求语法教学必须与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言运用的情境相结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现状就目前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而言,教师仍然多采用“告知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活动往往割裂了语法结构、意义和运用的联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巴兹尔·哈蒂姆2010.5.23

巴兹尔·哈蒂姆2010.5.23
LOGO
巴兹尔·哈蒂姆
&
伊恩·梅森
焦 琳 毕颖
LOGO
哈蒂姆与梅森
• •

英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 赫里奥特—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苏格兰翻译研究中心 (Center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in Scotland)从事 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研究方向:政治论文话语以及相关的跨文化方向的问题。 著述: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话语与译者》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
LOGO
三、语境的符号维度
符号实体(sign entity)与翻译
• 符号是一种物质载体,它与我们意识中的某一思想内容、某一类事物或某一 个别事物的概念或意念相联系。
• 哈蒂姆和梅森认为符号不应被看成只与某个词或某个概念相关, 而应看成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现象,在特定文化的集体潜意识中 确定自己的意义。所以,符号不再是单个的符号,而成为汇聚意 义的符号实体。所以,他们认为翻译应以符号实体为转换单位。 译者在符号翻译中还涉及到的一些重要的程序: • 第一阶段辨认(identification) :译者识别原语系统内的符号实体; • 第二阶段信息(information) :译者把握原语信息核心; • 第三阶段解释(explication) :译者通过同义词、增补或释义等手段 补足译语中无法找到等值的原语意义; • 第四阶段转换(transformation) :译者补足原语中“意图”或“地位” 等符号意义的表达。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简称SFL)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领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

它的理论基础是以英国语言学家迈克尔·霍尔迪(Michael Halliday)为首的一群学者发展起来的,主要通过研究语言的实际功能和用途,来揭示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是“功能”,这意味着语言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实际使用方式,而不仅仅是其形式结构。

与传统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相比,SFL强调语言的社会和交际功能。

它将语言视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的途径来实现和反映社会的目标和需求。

因此,SFL主张在研究语言时,应该将语言放置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并关注语言的真实用途。

SFL理论框架包括三个层次:语言的文本层面、意义的交际层面以及社会语言实践的层面。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构架的核心。

在文本层面,SFL关注如何通过选择和组织语言单位来创造意义的。

在意义的交际层面,SFL关注语言如何用于社会交流和构建社会关系。

在社会语言实践的层面,SFL关注语言如何反映和实现社会目标和需求。

SFL强调语言的系统性。

它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由不同的组成要素互相作用构成。

SFL将语言单位分为三大类:语言功能、语言结构和语言实现。

语言功能包括三个维度:情感、说服和交际。

语言结构包括文法、词汇和音系。

语言实现包括言语、文本和对话。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语言系统。

SFL还引入了“言语功能”的概念,即语言在具体语境中实现特定目标和功能的能力。

这个概念体现了语言使用的实际目的和需求。

SFL认为语言具有多种的言语功能,如:陈述、询问、命令、请求等,每种功能都对应着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文本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SFL的文本分析着重于揭示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语篇结构。

通过文本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功能、结构和实现方式,从而揭示语言的意义和社会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
李美婧 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语言学家在语法研究中注意到区别三个不同的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这是语法研究方法上的新进展,有助于
语法学科的精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

如何在语言学习中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语言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是值得进行深入探索的。

【关键词】交际语言;语法;语义;语用
一、引言
尽管对于语言的产生有过很多假设和推测,但语言的确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

人类需要语言这个工具表达内心思想,抒发情感;用来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各项生产劳动;语言也是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最典型地体现人类行为的选择。

语言是交际工具,学外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同的语言群体之间的人们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学外语应把交际放在首位。

语法是人们在语言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该种语言的语句构成形式及方式,即使用某种语言的人在说话造句的时候都要遵守的句法规则。

在语言与语法的关系上应是先有语言,后有该种语言的语法,语法来源于语言实践,所以应指导语言学习的实践。

在外语学习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语言与语法的关系。

学语法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学习语言,为了把意思表达的更清楚,它应该是为语言服务的。

在教授和学习语法时,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学生能否产生正确的语法形式的问题。

因为形式只是语言三要素(形式、意义和用法)的一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都会影响语法技能。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法的复杂性。

二、语言的形式——语法
语言形式包括各种看得见或听得见的语言单位:语音(或手势语中的手势)、书写符号、屈折词素、虚词(如of)及句法结构。

音位学(phonology)研究的是语音或音位;字系学(graphology)研究的是字位(grapheme),即语言书写体系中最小的区别性单位;符号学(semiology)研究的是符号或手势语;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的是词素,即最小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

不过,在语言形式范畴里,形态学仅限于研究屈折词素(如现在分词-ing)和虚词(如the);句法学(syntax)研究的是单词和词素的组合规则,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固性,一条规则往往涉及一整类词、词组或句子结构。

语法是许多时代的产物,它同基本词汇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有很大的稳固性,变化极其缓慢。

整个语法的建构也极其缓慢,是个相对封闭的体系,语言
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是由语法来保证。

语法是保证表意的必需手段之一, 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的互动语言学也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语法的重要作用,认为语法是社会生活组织的一个系统,它的完整性与其在人类行为组织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强调语法对于日常互动与认知中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

语法现象反映了情景运用中的重复模式,语言的语法结构与人类情景化行为结构是互相影响的,语法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语言的意义——语义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

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Semantical)。

人们分析一个句子,通过句法分析,可以找出句子中词语在句法结构中分别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可以了解句子的层次构造,也可以得出句子的句型等等。

但析句并不到此为止。

如果不根据句法分析的结果,进一步了解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即通过句法平面深入到语义平面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那末,还不能算完成了析句的任务。

意义是语言的第二个方面。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的是语言编码的意义。

这里考虑的是脱离了语境的基本的指示意义,是在词典里可以查到的意义。

例如,当一个学生问你cousin的含义时,你可能会回答:“Your cousin is the son or daughter of your aunt and uncle.”虽然意义的表达贯穿语言的所有三个方面,但它的基本单位是单词(词项)、派生词素(如non-)及由多个词组成的词汇语法单位——即语义上是一个整体但还未融合成单一形式的字符串,例如and so forth。

有些语言教学大纲的编写者把意念(notion)这个更笼统的范畴也包括在意义当中,它表达的是空间(方位、距离、运动、大小)和时间(时间、持久度、顺序)等概念。

把语义学当作是对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的研究可能更为恰当,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单词或一个词汇语法的字符串在交际中的意义可能和它在词典里的不一样。

例如,当你早晨遇到亲友时,“Good morning”是一个友好而得体的问候语。

但如果在某个特定的环境
下,比如下午也用这句话来表达问候,便犯了一个不经意的语义错误,因为本来应该说“Good afternoon”的。

但是,一个单词或一个词汇语法的字符串的含义只是一种潜在的意义。

尽管已经意识到了是下午,一个人仍可以用相同的问候语“Good morning”来嘲讽一个刚起床的孩子。

这种略带嘲讽的问候体现了语言的第三个方面——语用学(pragmatics)。

四、语言的运用——语用
在一个语言环境中,与之最适应、最协调的语言就是得体的语言,它可以在这个语境中最有效地体现出交际功能。

所以,如果学生对语用学的基础知识不了解,那么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就不可避免了。

语用学研究的不是语言编码的意义,而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意图。

它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功能(如许诺、邀请、同意、反对及致歉)和话语模式(如那些促进语篇衔接的模式)。

相同的语法结构在不同语境中会完成不同的功能,例如,“I am cold”可以是陈述、抱怨、请求到温暖的环境中去、建议关上门等。

而不同的语法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完成相同的功能,例如,向别人询问时间可以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这些表达形式完全合乎语法,只是如何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得体使用。

因此,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切忌讲单个的或孤立的词,一个词的词义是通过与其他词的连用来确定的,绝不能按字面推测词的意思。

因此,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必须认识到学好英语不仅仅要学会正确地使用英语的词汇和句子,而且还要学会得体地使用它们,通过对语用学和语义的研究,讲出符合交际情景要求的英语。

参考文献:
[1]彭建武.认知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4).
[2]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Svorou,S.The Grammar of Spac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4.
作者简介:李美婧(1982—),吉林双辽人,硕士,讲师,现供职于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
作者:李美婧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刊名:
网友世界·云教育
英文刊名:Net Friends
年,卷(期):2014(9)
1.彭建武认知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05(04)
2.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 2001
3.Svorou S The Grammar of Space 1994
引用本文格式:李美婧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期刊论文]-网友世界·云教育 20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