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
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
m o r n i n g ”来 嘲 讽一 个刚 起 床 的孩 子 。这种 略 带 嘲 讽 的 问 候体 现 了语 言 的 第 三 个 方面
一 一
的 重 要 作 用 。 语 法 现 象 反 映 了 情 景 运 用
中的 重 复 模 式 ,语 言 的 语法 结 构 与 人类 情
景 化 行 为 结 构 是 互 相 影 响 的 , 语 法 在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互 动 交 流 、 共 同 协 调 发展 中扮 演
语 法 , 语 法 来 源 于 语 言 实 践 ,所 以应 指 导 语 言 学 习 的 实 践 。 在 外 语 学 习 中 , 我
三 、语 言的 意义— — 语 义 语法 研 究 中 的 语 义平 面 ,是 指 对 句 子 进 行 语 义 分 析 。旬 中 词 语 与 客 观 事 物 ( 符
系是属于语义的 ( S e m a n t i c a 1 ) 。人 们 分 析 一 个 句 子 ,通 过 句 法 分 析 , 可 以找 出句 子 中 词 语 在 句 法 结 构 中 分 别 充 当什 么句 子 成 分 ,可 以 了解 句 子 的 层 次 构 造 , 也 可 以 得 出 句 子 的 句 型 等 等 。 但 析 句 并 不 到 此 为
用
在 一 个语 言环 境 中 ,与之 最适 应 、 最 协 调 的 语 言 就 是得 体 的语 言 ,它 可 以在 这 个 语 境 中 最有 效 地 体 现 出交 际 功 能 。所 以 , 如 果 学 生 对 语 用 学 的 基 础 知 识 不 了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精选)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精选)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三个维度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上展开:
1.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方式进行培养。
2.语言知识:涉及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以便于他们能用英语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如好奇心、勇气、合作精神等。
这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哪些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语感和运用能力,达到《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二级水平的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目标: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应该能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问候、自我介绍、购物、问路等。
3.情感目标:学生应该初步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4.德育目标: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5.文化意识目标:学生应该初步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以上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英语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步骤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等方面。
2.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习需求等,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
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与三个能力维度之间的关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三个能力维度之间的关系前几天有个学员问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作文能力、阅读表达能力等都是在英语中如何体现?”之前我也曾经给她的一些英语专业的朋友们说过这个问题,她们有的回答是“从语法、语篇层面看”,但有一个同学的答案则是“从词汇和句型层面看”。那么对不同学段英语教学而言,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这两个问题又能给英语教学带来什么启发?我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高考改革与语法和语用能力训练》,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构建核心素养。文章中我提到“外语学习中的语法教学和语篇理解两个能力具有密切联系”。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广大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同。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两个问题。我们知道,语言学习的三大能力是:听、说、读和写。
1.听:是对语言学习中听力、理解的一种基本方式
听,包括听语言材料和听学习过程两个方面。听,包括听语法知识,听语言技巧等。其中,听语法知识指的是语言学习者在阅读和听语音和语调方面的能力。在阅读中,通过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里各种成分及其关系,对信息理解进行加工;通过分析获取信息,并将信息与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分析信息源,综合判断信息来源与信息内容之间关系,从而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获取信息;在听语音、语调方面,有良好能力者能够以适当方式进行交流。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形态,是听力获得有效信息、发展自主交际能力、形成科学文化常识、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建立文化认同等各方面能力之基础。那么,在听语法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具体来说包括: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与结构;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根据语篇与语境,主动地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够理解语言模式差异及其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使用词汇和句型;在一定语境下进行有效交际;能够根据上下文信息表达自己(或他人)意思与意图。以上这些都是根据不同学段,在实现核心素养要求方面应当达到或者应该达到哪些水平所需要具备的标准。我们要从这样几个维度去构建相关素养。
语言文化交际:文学作品英译的几个维度
语言文化交际:文学作品英译的几个维度
作为语言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文学作品英译一直备受关注。然而,由于文学作品的
复杂性和多维性,翻译过程中存在多个维度需要考虑。这篇文章将从几个维度出发,介绍
文学作品英译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一个维度:语言和文化。文学作品是语言和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在翻译时必须考
虑原作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译者需要了解原作品中可能存在的文化隐喻、俚语、习惯用
语等,以便在翻译中进行恰当的传达。同时,译者还需要根据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
适当的翻译策略,比如直译、意译或者文化转换等。
第二个维度:风格和表达。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是作品所独特的特征,也是读者理
解和欣赏作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英译时,译者需要保留原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确
保翻译后作品传达相同的情感和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点,译者需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和文
学修养,以便在翻译中运用适当的词汇、语法结构、句式等,来再现原作品的风格和表达。
第三个维度: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化的表述,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学作品通过传递作者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体验,对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英译时,译者需要不仅注重原作品的传承,还需有意识地将其与接受方的文
化联系起来,进行创新性的翻译。这种创新性的翻译可以是文化转换、新颖的表达方式等,以便将原作品更好地传递和传承给读者。
第四个维度:译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背景。译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背景不仅影响到译
者对原作品的理解,也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英译时,译者需要不断扩展自
交际心理学概念
交际心理学概念
1、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是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态度、情感、知识、思想、观点、意见、动作的过程;人醒着的时候大约70%的时间用在和他人的沟通上,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就是人际沟通的广度和深度
2、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
(1)双方理解的一致性:要求双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经验、教育程度、立场观点要有一定的共同点或相似性;
(2)双方要有沟通的兴趣和意愿;
(3)双方要有一定的沟通技能技巧;
(4)选择适当的沟通的渠道载体;
(5)重视沟通中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我们传送的信息要尽可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和兴趣;
(6)沟通的真实性,不受主客观不良因素影响;
(7)沟通要有及时的信息反馈;
3、非语言符号与空间距离
(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实现精细沟通;但是面部表情可以有意的控制,很多时候与内心的真实状态不一致;
(2)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很难控制自己的目光,是人内心情感状态的指示器;同时目光可以控制调节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
(3)距离:人与人是有距离的,人的亲疏程度在感情和空间上的距离都不同,可以通过空间的距离影响内心的距离;
4、人际认知:观察他人的特征和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对方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倾向的过程;(首先注意对方的相貌、仪表、着装、体态、表情、举止;然后经过交流了解到对方的社会职业、身份地位、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判断对方属于哪一类人,人格有什么特征,行为动机是什么)
5、人际印象:人们主要从三个维度形成和描述对他人的印象:(1)评价维度:好--坏;(2)力量维度:强--弱;(3)活动维度:积极--消极;
从“三维”适应性转换浅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
从“三维”适应性转换浅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
摘要:“三维”适应性转换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原则。该观点倡导,译者要在三维(即语言维?p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即包括原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交际语境、社会环境、作者、读者和委托人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做出适应性选择并给出整合适应度较高的译文。本文以该方法和原则为指导,以例证分析做途径,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分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并试图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本。
关键词:“三维”适应性转换翻译生态环境中国文化特色词。
1.理论基础
“三维”适应性转换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原则。该理论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应“新时代,新译论”的号召提出来的[1]。根据胡教授的解释,“三维”具体指的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该理论认为,在翻译活动中,原文本、原语和目的语所代表并呈现的一切(包括原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交际语境、社会环境、作者、读者及委托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合力构建了一
个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并将翻译过程看做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自我适应并做出适应性选择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译文的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相互转换,做出整合适应度最高的选择,即最佳选择。但是在这些翻译过程中,必须坚持“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
2.中国文化特色词
“文化特色词”又名“文化词汇”,指的是“有一定文化背景或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包括在一定历史阶段沉淀下来的谚语、典故、特殊的人物名称等,以及现行的熟语、习语”[2]。中国文化特色词就是具备一定中国文化内涵且中国独有的词汇。原外文出版社总编辑徐明强明确指出中国文化特色词即我们自己创造的、非通用的词语[3]。这些词的英译不同于一般词的英译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词一般都具有极深厚的文化内涵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英译这些词的时候要理解这些词的内涵意义,构建一个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即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仔细考虑译文的整合适应度:译文能否在最大限度保持原文语言风格的同时被英语国家读者接受;译文是否符合英语国家读者的文化习惯;译文能否准确传达原词含义。
口语交际教学应把握好四个维度
口语交际教学应把握好四个维度
作者:顾芹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年第08期
口语交际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口语交际训练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如何抓好学生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维度。
一、参与度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动口,在互动中学会交际,在交流中培养能力,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
一直以来,口语交际课的主角往往是那些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少数学生,他们侃侃而谈、能言善辩,而大多数学生则充当了“忠实听众”。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一方面,教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图画解说、自我介绍等丰富多样的交际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在交际活动中发展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怀有一颗博爱之心,真正对学生一视同仁,多创造机会,多打造平台,实施积极肯定的评价,激励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给我翅膀,我就飞翔”。例如,对于那些表达欲望和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看到自身的价值;对于那些在交际训练中因受挫而感到沮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他们不会因为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更要时刻关注他们,专门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让他们走出自卑,大胆、自信地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难免会“出错”,有的回答得不如期望中的完美,有的甚至答非所问,对于那些出错的学生,教师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变狂风暴雨般的批评训斥为春风化雨般的启发提示,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畏惧,重新解决问题。
英语教学中情境交际意愿培养的三个维度
英语教学中情境交际意愿培养的三个维度
作者:孙志青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年第08期
交际意愿不仅与学习者的性格特征有关,还与交际状态密切相关。情绪、心理因素、环境和其他因素对交际者的状态都有潜在影响。这些因素与实际交际行为直接相关。Maclntyre(1999)研究了状态可变因素对交际意愿的影响,认为个性特质交际意愿和状态交际意愿是互补且相融合的。个性特质交际意愿为个体做好将自身置于交际情境中的准备,状态交际意愿预示着他是否决定启动交际。也就是说,前者将个体带入有可能发生交际的情境,后者决定着交际是否发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者已被放置在交际情境中,教师除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外,还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状态交际意愿或情境交际意愿,努力使交际启动发生。下面我们将以Kang(2005)的情境交际意愿基本结构为框架,讨论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境交际意愿。
一、安全感
交际对象(此处指教师和学生)是影响学生交际安全感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学生如果觉得教师或其他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或其他学生相互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关系时,学生就会感到没有安全感。因此,教师不妨在第一次课上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或大范围提问,让学生展示其语言水平。同时,课内和课后注意观察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和交往关系,为日后进行分组交际活动的人员安排做准备。我们让学生自己选定同桌,组成固定交际对象,这既便于学生课堂讨论,又有利于学生课后完成口头作业。有的学生反映熟悉了交际对象后,除完成规定练习外,他们还会时常约定用英语交流日常事务,增加锻炼机会。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支持(如认真听、微笑、给予积极回应),对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交际意愿也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语篇.语境.语域
语言.语篇.语境.语域
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其基本单位是语篇。语篇所处的环境是情景语境,它属于一定类型的文化语境。语场、语旨与语式这三个情景变量分别与语义系统中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相联系。语域是以语篇为实例的语言变体,是特定情景类型所特有的意义潜势。
标签:语言语篇语境语域
一、语言与社会符号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问题是“人们是怎样使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往中的各种活动的”。韩礼德多次强调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应该用符号学的观点来解释语言,并通过把语言看成一种社会符号来研究语言在使用中是如何产生意义的。“社会”的意思是“从社会角度来看语言”。“符号系统”的意思是“语言是符号,但它不是孤立的符号的组合,而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众多语言交际符号系统之一。”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包括六个基本元素:语篇、情景、语域、语码、系统和社会结构。
(一)语篇:是人们所从事的语言交际的范例,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是不断的意义选择的结果,是意义潜势的一种实现。语篇同时还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符号过程,是构成社会系统的各种意义进行交换的符号过程。
(二)情景:社会符号学的情景是指赋予语篇以生命的环境。从本质上讲,社会符号学的情景概念是一种符号结构,是构成文化的符号系统的意义集合体。这一符号结构可以解释为由语场、语旨与语式三个维度构成的复合体,分别指伴随语言正在进行的社会活动、所设计的人物角色以及语言所采用的符号。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人们交换意义的社会符号环境。
(三)语域:韩礼德用语域来指语篇的语义变体。语域是某一种文化成员通常赋予某一社会语境的语义资源配置,是某一社会语境可以得到的意义潜势。
语言的维度
语言的维度
作者:马锐
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23期
摘要:可以显现而无法言说的事物,的确默默存在于宇宙当中。作为描述宇宙万象的语言,维度是一个很重要概念,它将语言的层次性,以及语言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统一起来。本文试图从语言维度的广义讨论上研究语言的本性,力求使语言这一概念内容更为全面、准确。
关键词:语言维度广义化表述方式
我们把语言当作是人类的专属工具,甚至在定义语言范畴的时候,常常是以人的意识作为主要判别依据的。正因为如此,语言才有了以下的表征。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的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语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衍生体,那就是文字。文字的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并加快了人类思想的传播和深化,扩张了基础语言的延展幅度。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搭载体,如果仅仅将语言约束于人类的认知范畴内,其意义内涵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语言的本性是什么,语言形成的目的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将语言广义化,尝试找出它更为一般的表述方式。
一、语言的形成基础和边界条件
在这里,我们将语言广义化,不再限定于人类的专属精神行为。从语言形成的物质角度看,它是不拘泥于声波这一种形式的,声波只是较为普遍的表达方式,也是比较古老的方式。既然将语言广义化,我们就将产生语言的实体扩展为整个生物界,这里面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生物学领域是有既定的分类标准的,在这里我们不再赘述。现在我们便可以分析生物界中的语言,从而探讨它的共性基础是什么。
语文(心得)之如何理解和实施语文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
语文论文之如何理解和实施语文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简称“三维”。维度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即: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叫一维。比如,直线是一维。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由此可见,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紧密地结合起来,构成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就是这次课程改革语文新课标中所强调的三个维度。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理解和实施这三个维度呢?对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一、如何理解和实施“知识和能力”过去的语文教学单纯强调工具性,偏重文字、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讲解,由此而派生出大量的、繁琐的、重复的而效果不佳的机械性训练,而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形成了上课灌知识、下课背知识、考试考知识的局面,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教师的教学是机械灌输,学生的学习是死记硬背,其结果是教师费时费力教学效率差,学生费时费力学习能力弱。新课标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为目标,淡化语法修辞知识,强化能力培养,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不过,这里要强调的是新课标不是反对学习知识,而是反对学习死的、不切实用的知识。因此,我们在理解和实施“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切不可有所偏废。语文界的同仁都知道,语文学科本来就是缺少必要的高效的知识体系,与数理化相比,它本身就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探索力度,构建新的实用的知识体系,否则会架空语文。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这么一个共识:会“语法、修辞、逻辑”的人的语感要比不会的人强得多。所以说,有些语文知识新课标虽已明确不考,但不是说不教、不学,而是要把它教活、学活。二、如何理解和实施“过程和方法”过去语文教学忽视学习过程的检查,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只片面地注重学习结果——考试成绩,导致不少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由于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出现逃课、逃学等不良现象。这些屡见不鲜的事例再度警示:如果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如果学习
论生活语言情境的三个维度
37
2019.2
•小学
答:“你说的有道理”“你们小组的观点很好”。
2.关注习得性无助的儿童。
对于习得性无助的儿童,他们缺乏交往能力,缺乏自信与勇气。往往不能参与到集体的语言交往中来。能说会道的学生抢着说,而“默不作声”的学生整个过程都不讲话。小组讨论变成一两个孩子的个人观点。若干年后,不参与讨论,不会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他们的心智也许会退缩闭锁,遇事依赖别人,陷入思维恐慌。对于习得性无助的孩子来说,应该帮助他们,让他们明白遇到了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加上“怎么憋了半天不说话”“她从来都
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她很害羞,不喜欢说话”的帽子。学生受到心理暗示,内心受阻,再不会融入讨论的主题。
3.建立“议事”机制。
儿童学习如何讨论和通过讨论学会学习,会为将来与人共同工作、生活打下基础。课堂里需要建立一个“议事”机制。从小懂得不能情绪化讨论,就事论事;用真诚的态度与人交流,认真倾听;不纠缠,不傲慢,更不固执己见、取笑别人;彼此尊重,吸收别人的观点;修正甚至颠覆自己原有的想法都是文明的行为。
我们教儿童学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好好说话,就是学习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成为有教养的人。
一、真实性:日常生活语言训练的基础
真实性是指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符合儿童日常生活实际和心理期待。作为儿童语言成长和发展的条件,语言训练中教师所创设的“真实的世界”实际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现实的”成分,即既存的、符合儿童生活实际的、未做加工的;一种是“理想的”成分,是对未来现实的一种超越性的想象。总之,“真实”的情境除了当下生活之外,还有期盼和梦想。
探究交际语言教学中的交际能力
探究交际语言教学中的交际能力
作者:王伊阳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38期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交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在交际情境中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的知识。本文主要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从海姆斯、卡纳尔和斯温、巴赫曼三个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来论证交际能力的概念,以期通过一些教学应用来实现这些能力。
关键词:交际能力交际语言教学教学应用
一、介绍
费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学的实际现象或数据区分为语言和假释。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从句法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能力与表现的区别。语言学家的任务是研究能力而不是表现。自1927—2009年,语言人类学家戴尔·海姆斯扩展了能力的概念,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以来,他不仅关注语言的语法可能性,而且关注语言的可行性和得体性。同时,交际语言教学为学习者获得交际能力提供了一种途径。如何在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把语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是下面讨论的基本概念。
二、交际能力理论
1.“能力”的摇篮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先对语言和假释这两个术语进行了区分。索绪尔提出,语言学应该关注共同的社会规范、抽象系统(他称之为语言)、说话人的语言能力,而不考虑个别话语的特殊现实,他称之为假释。后来乔姆斯基称之为能力是语言使用者对规则系统的基本知识。而表现是指语言在具体情况下的实际运用。
2.交际能力的定义
乔姆斯基对能力的定义仅限于语法知识。在海姆斯看来,学习者获得的句子知识不仅是语法上的,而且还适合于表演一系列的言语行为,以便参与言语活动。因此,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它定义了说话者需要知道什么,才能在一个言语社区中具有交际
生活化语言情境下口语交际的三个维度
生活化语言情境下口语交际的三个维度
作者:张严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9年第11期
[摘要]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因此,教师就要善于从生活化语言情境出发,创设恰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提升口语交际质量。教师在创设生活化语言情境的时候要关注情境的真实性,情感性与整体性等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生活情境;真实性;情感性;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89—01
生活是学生口语交际的源头,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出生活化的语言交际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质量。教师在创设生活化口语交际情境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要体现真实性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所谓的真实性情境就是指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该符合儿童的日常生活与心理期待。教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也只有在真实的活动中学习并运用上他们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出接近真实的情境,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我最爱的一种水果》一课为例,在课前准备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带到课堂上来,然后,教师让学生们把这些水果放在讲桌上,并以看水果,摸水果,闻水果,猜水果,尝水果,说水果的形式展开教学,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们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他们的一切感官都被调动,交际意识与表达参与的意识被激发,各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语言、文化、交际:文学作品英译的几个维度
语言、文化、交际:文学作品英译的几个维度
作者:张容姣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国家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我国文学作品英译中的问题,以及具体的翻译策略,是提高我国文学作品英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根本保障。因此,文章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探索文学作品汉英翻译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翻译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文学作品;英译;语言;文化;交际
文学作品中,不仅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风格等内容,而且蕴含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智慧、精神等各种元素。将我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是提高我国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最佳方式,也是使更多英语世界的读者了解我国文学、历史、文化、精神等内容的有效途径。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且复杂的元素,也为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的现状,并借助其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英译的维度进行探讨,进而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策略进行系统性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在当前我国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促进我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一、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现状及翻译维度考量
(一)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现状分析
在“文化走出去”这一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文学作品英译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无论是在文学翻译实践领域,还是在翻译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和成果。但从整体上看,以上两个领域,尤其是文学翻译实践领域,在发展速度、规模,尤其是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读者中的接受度和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的地位等方面所取得的效果,还远不能用“成功”来形容,甚至可以说是成绩平平。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分析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和背景,是理解和解释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有效沟通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并探讨在不同语境下的交际问题。
一、社会语境
社会语境是指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语境会对交际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因此,在与中国人交流时,应当注意尊重对方的长辈,避免触犯文化习俗。
此外,社会语境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关系、社会地位等因素。在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垂直社会关系较为明显,人们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程度更高。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水平社会关系较为平等,人们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重视程度更高。因此,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人们对权利、责任和尊重的理解会有所不同。
二、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语言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场合。不同的语言语境会对交际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正式的场合,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规范的语言,遵循语言规范和礼貌用语。而在非正式的场合,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与对方建立更亲近的关系。
此外,语言语境还涉及到语言的直接性和间接性表达风格。在一些
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人们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强调坦率和直接性。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和中国,人们更倾向
于间接表达,强调委婉和含蓄。因此,在不同的语言语境中,了解并
适应当地的语言表达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三、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念、习俗和信仰。文化的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试论交际语言中的三个维度
李美婧 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语言学家在语法研究中注意到区别三个不同的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这是语法研究方法上的新进展,有助于
语法学科的精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如何在语言学习中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语言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是值得进行深入探索的。【关键词】交际语言;语法;语义;语用
一、引言
尽管对于语言的产生有过很多假设和推测,但语言的确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人类需要语言这个工具表达内心思想,抒发情感;用来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各项生产劳动;语言也是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最典型地体现人类行为的选择。语言是交际工具,学外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同的语言群体之间的人们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学外语应把交际放在首位。语法是人们在语言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该种语言的语句构成形式及方式,即使用某种语言的人在说话造句的时候都要遵守的句法规则。在语言与语法的关系上应是先有语言,后有该种语言的语法,语法来源于语言实践,所以应指导语言学习的实践。在外语学习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语言与语法的关系。学语法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学习语言,为了把意思表达的更清楚,它应该是为语言服务的。在教授和学习语法时,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学生能否产生正确的语法形式的问题。因为形式只是语言三要素(形式、意义和用法)的一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都会影响语法技能。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法的复杂性。
二、语言的形式——语法
语言形式包括各种看得见或听得见的语言单位:语音(或手势语中的手势)、书写符号、屈折词素、虚词(如of)及句法结构。音位学(phonology)研究的是语音或音位;字系学(graphology)研究的是字位(grapheme),即语言书写体系中最小的区别性单位;符号学(semiology)研究的是符号或手势语;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的是词素,即最小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不过,在语言形式范畴里,形态学仅限于研究屈折词素(如现在分词-ing)和虚词(如the);句法学(syntax)研究的是单词和词素的组合规则,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固性,一条规则往往涉及一整类词、词组或句子结构。语法是许多时代的产物,它同基本词汇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有很大的稳固性,变化极其缓慢。整个语法的建构也极其缓慢,是个相对封闭的体系,语言
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是由语法来保证。语法是保证表意的必需手段之一, 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的互动语言学也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语法的重要作用,认为语法是社会生活组织的一个系统,它的完整性与其在人类行为组织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强调语法对于日常互动与认知中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语法现象反映了情景运用中的重复模式,语言的语法结构与人类情景化行为结构是互相影响的,语法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语言的意义——语义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Semantical)。人们分析一个句子,通过句法分析,可以找出句子中词语在句法结构中分别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可以了解句子的层次构造,也可以得出句子的句型等等。但析句并不到此为止。如果不根据句法分析的结果,进一步了解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即通过句法平面深入到语义平面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那末,还不能算完成了析句的任务。意义是语言的第二个方面。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的是语言编码的意义。这里考虑的是脱离了语境的基本的指示意义,是在词典里可以查到的意义。例如,当一个学生问你cousin的含义时,你可能会回答:“Your cousin is the son or daughter of your aunt and uncle.”虽然意义的表达贯穿语言的所有三个方面,但它的基本单位是单词(词项)、派生词素(如non-)及由多个词组成的词汇语法单位——即语义上是一个整体但还未融合成单一形式的字符串,例如and so forth。有些语言教学大纲的编写者把意念(notion)这个更笼统的范畴也包括在意义当中,它表达的是空间(方位、距离、运动、大小)和时间(时间、持久度、顺序)等概念。
把语义学当作是对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的研究可能更为恰当,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单词或一个词汇语法的字符串在交际中的意义可能和它在词典里的不一样。例如,当你早晨遇到亲友时,“Good morning”是一个友好而得体的问候语。但如果在某个特定的环境
下,比如下午也用这句话来表达问候,便犯了一个不经意的语义错误,因为本来应该说“Good afternoon”的。但是,一个单词或一个词汇语法的字符串的含义只是一种潜在的意义。尽管已经意识到了是下午,一个人仍可以用相同的问候语“Good morning”来嘲讽一个刚起床的孩子。这种略带嘲讽的问候体现了语言的第三个方面——语用学(pragmatics)。
四、语言的运用——语用
在一个语言环境中,与之最适应、最协调的语言就是得体的语言,它可以在这个语境中最有效地体现出交际功能。所以,如果学生对语用学的基础知识不了解,那么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就不可避免了。语用学研究的不是语言编码的意义,而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意图。它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功能(如许诺、邀请、同意、反对及致歉)和话语模式(如那些促进语篇衔接的模式)。相同的语法结构在不同语境中会完成不同的功能,例如,“I am cold”可以是陈述、抱怨、请求到温暖的环境中去、建议关上门等。而不同的语法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完成相同的功能,例如,向别人询问时间可以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这些表达形式完全合乎语法,只是如何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得体使用。因此,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切忌讲单个的或孤立的词,一个词的词义是通过与其他词的连用来确定的,绝不能按字面推测词的意思。因此,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必须认识到学好英语不仅仅要学会正确地使用英语的词汇和句子,而且还要学会得体地使用它们,通过对语用学和语义的研究,讲出符合交际情景要求的英语。
参考文献:
[1]彭建武.认知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4).
[2]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Svorou,S.The Grammar of Spac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4.
作者简介:李美婧(1982—),吉林双辽人,硕士,讲师,现供职于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