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从助产术到以人为中心咨询法
从助产术到以人为中心咨询法——苏格拉底与罗杰斯对话法比较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与马斯洛一同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领袖。
他最为著名的创见是提出了非指导式咨询理念、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理论。
有人认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他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为重要的人。
以人为中心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被广为推崇,而且还被广泛应用到医疗、教育、管理、商业、司法、国际关系等领域,成为一种哲学思潮。
罗杰斯于1946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第55届主席。
罗杰斯的很多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国内很多心理学教科书都会介绍他的基本理论。
但是奇怪的是,与国内的“马斯洛热”相比,国内对罗杰斯的了解还很不深入,最近才有三本罗杰斯的汉译著作出版,分别是《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论人的成长》、《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为何国内心理学界都知道罗杰斯但是都对罗杰斯敬而远之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内心理学界和哲学界的界限比较分明,大家互不往来,所以处在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的罗杰斯就很难得到理解,相比而言,马斯洛由于不仅仅在心理学界有所建树,在管理学也影响深远,所以马斯洛的学说流传得更广些。
本文认为,罗杰斯继承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对话智慧,即助产术,将其运用到心理治疗领域之中,从而使一门新的学科,即心理咨询真正独立起来,确立了它的学科范式。
基于此,本文将着力于探讨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咨询法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的一致性。
一、什么是助产术助产术,苏格拉底又称之为“dialectice”,原初是“通过对话”、“相互对话技巧”之意,据林美茂老师介绍,日本哲学界将其译为“哲学问答法”;而在我国哲学界则将其译为“辩证法”。
由于辩证法一词用法太多,我们这里仍用助产术来代表苏格拉底的谈话法。
在柏拉图《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底宣称自己是“高贵、健壮的助产婆芬尼兰托的儿子”,1受助产术启发,苏格拉底将其运用到追求真理的对话之中。
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辅导理论
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辅导理论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作为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实践的重要依据,对于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种心理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辅导理论涵盖了众多流派和观点,其中一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应用价值。
精神分析理论是最早的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之一。
由弗洛伊德创立,这一理论强调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中隐藏着被压抑的欲望、冲动和创伤经历,这些潜意识的内容会通过梦境、口误、遗忘等方式表现出来。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精神分析理论主张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方法,帮助来访者揭示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问题,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然而,精神分析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其理论过于强调性本能的作用,且治疗过程往往较为漫长和复杂。
行为主义理论则将关注重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
它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环境塑造而成的。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
例如,通过给予奖励或惩罚,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行为主义理论常采用行为矫正技术,如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等,帮助来访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
但行为主义理论往往忽略了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主观体验。
认知理论关注的是人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贝克的认知疗法认为,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往往源于不合理的认知模式。
例如,过度概括、灾难化思维等。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认知理论强调帮助来访者识别和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
与行为主义理论相比,认知理论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心理过程,但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理论进行综合治疗。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价值。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心理咨询师应该为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接纳的环境,让来访者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疗愈。
心理学经典人物-罗杰斯
外国心理学经典人物及其理论——罗杰斯:人性治疗的大师摘要: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罗杰斯对人性一直持乐观态度,相信人们可以挖掘其潜能和获得幸福,这为人们了解人性提供了新视角。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主导, 促使患者去认识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目的, 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这一疗法对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就罗杰斯的生平和主要心理治疗观进行叙述总结,以加深对罗杰斯的认识。
关键词:罗杰斯生平心理治疗观来访者中心疗法自我感悟引文: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他是20世纪最卓越的,最有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之一。
罗杰斯心理治疗又称“非指导性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或“来访者中心治疗”。
马斯洛去世之后,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言人。
罗杰斯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人格的自我理论的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疗法的创立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倡导,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心理治疗观。
1、罗杰斯生平1902年1月8日罗杰斯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
是家中的六个子女中的第四个,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
罗杰斯12岁的时候,全家迁至一个离芝加哥30英里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期,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家务,卡尔变得孤僻、独立和自我约束。
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宗教,于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作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被选派到北京学习六个月,他说,他的新的经历扩展了他的思考,于是他对自己的一些宗教基础观念开始质疑。
大学毕业后,卡尔不顾父亲的反对,与海伦·埃莉雅特(Helen Elliot)结婚,并在纽约安家。
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咨询策略选择——以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为例
[ 章 编号 ] 17 — 64 (0 2 6 00 — 3 文 6 12 8 2 1 )1—0 7 0
文 化 背 景 时 存 在 一 定 的局 限 性 ,
中 心 疗 法 ” 在 我 国 应 用 的 局 限 性 。
在 美 国 文 化 背 景 中 产 生 的 “ 事 人 当
是 值 得 思 考 的 : 如 “ 事 人 中 心 疗 当 法 ” 所 倡 导 的 “ 值 中 立 ” 原 则 和 价 “ 指 导 性 ” 策 略 是 否 适 合 中 国 文 非
为 “ 人 为 中 心 治 疗 ” ( e n cnee hrp ) 名 称 以 p  ̄o — e trd teay 。
虽 数 度 改 变 .但 在 基 本 理 念 与 治 疗 实 施 的程 序 上 仍 维 持 用 一 些 外 在 的 指 标 来 衡 量 、 评 估 当 事 人 ; 反 对 教 育 的 、
以 罗 杰 斯 一 事 人中 心疗 法 一为 例 当
( ) “ 二 当事 人 中心 疗 法 ”的 咨询 与 治 疗原 则 和 策略
1. “ 值 中 立 ” 原 则 价 当 事 人 中 心 疗 法 重 视 当 事 人 的 主 观 经 验 世 界 , 反 对
往 心 理 医师 指 导 患者 的 心理 治 疗传 统 ,1 5 年 改 称 为 “ 91 当 事 人 中心 疗法 ” (l n— etrd tea y ,1 7 年 义 改 称 c e tc nee rp ) 9 7 i h
心 理 状 态 等 , 也 与两 方 人 有 著 差 异 。 因 此 , 我 们 在 内 开 展 心 理 咨 询 活 动 时 , 就 不 能 机 械 地 套 用 西 方 的 咨 询 事 人 巾心 辅 导 理 论 的 主 要 部 分 ,尤 其 是 其 理 念 方 面 , 与中 罔 文 化 有 相 好 的 契 合 性 。
浅谈教育教学中罗杰斯理论的应用
交流 。
我指导能力促进本身内在的健康成长。这一原理也适用于
教师和学 生、 父母与子女 以及一般人 与人之 间的关系, 因此 ,
又称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他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 是咨询
前 , 能感觉 到他 也在 思考 。 回去想想 , 但 “ 老师是真 的想和你 做朋友 , 我是真心 的想让你 的潜能发挥出来, 变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老师
眼 中的好学生 。 ”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
的 。每当他 犯错误的时候, 我就找他 , 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 原因 , 出建议帮助他改正 。由于他的转变, 提 班级的纪律好
学生沟通工作是有效 的尝试 。
下课的时候我请他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 了一会 , 等 他慢
吞吞地挪到 了办公室里。还是那- N模样, - 站没有站样, 坐
没有坐样。“ 其实你是一个很好 的孩子 , 怎么在上课 的时候 总是说话呢 ?这样不仅会影响你 自己的学习, 还会影 响其他 同学的学习, 这样怎行呢 ? 我没有说话 !” 老师这样说你 “ 没有别 的意思 , 只想你越来越好, 我们好 好谈谈好吗?” 他没 有说话。 我继续说, 人呢都会说话, “ 不过这话要看你怎样去
说 , 的时间、 说 语气对 了就是好话 , 对任何人都是好的, 反之 则是废 话, 说不说 都是没有用 的, 你想 说怎样 的话呢 ? ‘ 当
然 是说应该说的。 “ ” 那就是 了, 你认为上课 的时候那样说话 是 怎样 的话 ?” 他不说话 。“ 上课时, 老师是尊重你们 的, 因 为我们都是平等 的, 既然老师都尊重你 , 你是不是也应 该同 样尊重老师昵?也许有时候老师们 的口气是重 了, 感觉有些
第七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2015-1-16
8
第三节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步骤
一、心理失调及心理治疗的实质: 自我概念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自我概 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 个体的经验与自我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 1、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接体验、知觉到,被纳入到自我概 念之中。 2、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 3、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认,用于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的矛盾 。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 间的和谐,或者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2015-1-16
17
心理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生存与发展压力 促使因素:高考临近 诱发因素:暂时挫败 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 无非正常疾病史
2015-1-16
18
分析与评估
小安作为一名平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表现均很出色的学生,长期生活在优越 的家庭和学校、班级环境中,过多的赞许很容易使她对自己评价过高和给自己 定位过高。由于平时所受到的挫折不多,面对目前所出现的困难感到无所适从 ,进而全面否定自己。在经历对自己从肯定到否定的过程中,她经受不了这巨 大的反差, 产生了心理上的冲突。由于高考日益临近,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很 快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会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由此而来的紧张情绪随着时间 的流逝在日益加剧。 高考前的暂时失利给学生带来的紧张、焦虑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奇怪 。但求助者由于一次考试失利引起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并对其情 绪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是不多见的,何况两次考试成绩的差距就一般人看来完 全可以接受。这里面可能有深层的因素在发生作用。 关注到她产生问题的突然性和时间上的特殊性,求助者应该存在一定程度的心 理失调导致的心理适应障碍。
2015-1-16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卡尔·兰塞姆·罗杰斯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关于自我的理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的心理治疗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
罗杰斯用“无条件积极关注”来解释自我发展的机制: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他觉得自己仍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
罗杰斯认为:如果一个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得到了无条件积极关注,就会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无拘束地发展一切潜能,并成为一个健康人格的人。
后来,罗杰斯把这一原理应用于心理治疗,提出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态度也应该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样才有利于来访者克服障碍,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来,在面对来访者时一直使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心理咨询理念。
正如罗杰斯所言:咨询师并非专家,并不比来访者更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
因此,咨询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咨询师的态度,以及气氛的创造和咨访关系的建立。
作为度麦学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只需要为来访者创设一种温暖、接纳、真诚的氛围,就能使来访者享受到被尊重的体验。
无数成功的案例证实:来访者的信任与配合才是咨询效果的有力保证,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获得来访者信任与配合的最佳途径。
在此,我想分享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案例。
那是一个年轻的男孩,他来到度麦学苑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整个人的感觉像缩成一团的刺猬,带着强烈的防备。
我请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并轻声询问他来这里想要解决的问题.看得出来,他很想回答,却几番犹豫不敢说出口.我没有催促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一会儿看我一眼,一会儿又低下头想想,终于在五分钟后猛然抬头问了我一句话:“老师,你不会骂我吧?”感受到他的紧张不安和恐惧,我坚定地摇了摇头,轻轻地说:“不会。
罗杰斯知识点总结
罗杰斯知识点总结一、罗杰斯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1.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调整,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基于内在的动机和自我认知。
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心理学观念,强调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需求,并对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调整进行了深入研究。
2. 自我概念罗杰斯提出了“自我概念”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是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它包括了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自我实现罗杰斯将自我实现理论引入心理学领域,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潜在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
他强调了自我实现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4. 无条件的积极肯定罗杰斯提出了“无条件的积极肯定”的理论,认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和肯定,而不是基于某些条件的肯定。
他认为,只有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得到无条件的积极肯定,个体才能在心理上健康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调整。
5. 客观感知罗杰斯重视个体的客观感知,认为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客观感知是基于现实的经验和知觉,而不是基于社会期望或规范。
他提出了客观感知的概念,强调了个体对自我和环境的严肃思考和客观认知的重要性。
二、罗杰斯的实践应用1. 客户中心疗法罗杰斯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形成了“客户中心疗法”的治疗模式。
客户中心疗法强调了治疗师对客户的无条件接纳和积极肯定,鼓励客户自我实现和自我调整,主张治疗过程中的真诚、尊重和理解。
客户中心疗法的实践应用,对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心理治疗带来了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2. 教育实践罗杰斯的理论也被运用于教育领域,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与理论》读书报告.docx
《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与理论》摘要当事人中心治疗法奠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可说是存在主义疗法的分支。
《当事人中心疗法实践、运用和理论》讲述了人在本质上是可信赖的,人有不需治疗者直接干预就能了解及解决自己困扰的极大潜能,只要能投人治疗关系中,他们就能朝向自我引导的方向成长。
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他的自我理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理的具体运用。
这种疗法是只要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最佳的心理环境或心理氛围,他们就会动员自身的大量资源去进行自我理解,改变他们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简单来说就是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疗法。
关键词当事人;治疗法;自我理解;人本主义引言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当由社会价值观念内化而成的价值观与原来的自我有冲突时便引起焦虑,为了对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理防御,这样就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和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的能力,从而使人的心理发育处于不完善的状态。
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根本原则就是人为地创造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气氛,使就诊者能在这种理想气氛下,修复其被歪曲与受损伤的自我实现潜力,完善自我,最终重组健康的心理。
非指导咨询在很多新的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游戏治疗对儿童的使用,还有集体治疗方面有许多新的探索。
非指导当事人中心治疗在教学上的运用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当然,非指导咨询更多的还是在咨询治疗的运用。
当事人中心治疗法是建立在对人类关心行为近距的、亲临的、特殊的观察上的,这些观察是超越了某些文化的限定或影响。
(一)作者简介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非指导式心理治疗,又被称为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发展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基本治疗态度是:无条件的彻底接纳、真诚、同理地了解。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理论罗杰斯的现象学理论不是一个人格理论,而是关于心理治疗和行为改变的过程。
然而,人格理论总是从治疗理论发展来的。
罗杰斯的观点代表了现象学的人格的研究取向,即强调为什么我们能够且应该根据人们对自己及周遭世界的看法来理解他们。
提出罗杰斯的理论是因为它关注自我概念及与其有关的经验,也因为它有意将临床的直觉与客观的研究结合起来。
罗杰斯强调个人经验,以及成为“功能完全发挥的个人”的重要,他的理论对咨询员、教师和商业主管人员的培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对人的看法是坦率的,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反,但又与他的治疗观和研究观密切相关。
罗杰斯理论的精神使他在人类潜能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客观与实证研究的强调影响了罗杰斯,但是他的理论却来源于对个人的深入研究,然后理论又应用于个人。
罗杰斯在一生中花了大量时间从事个人治疗,而且通常利用临床资料来开始他的研究。
和心理分析理论一样,罗杰斯的理论包含了对所有人的假设,但是他的理论尤其针对个体差异及个体整体功能的研究。
与分析心理对潜意识的强调不同,罗杰斯的理论强调的是意识。
个人的现象世界,就是他所经验到的世界里,在意识的层面所包含的资料,可以用来了解并预测行为。
心理学家能够通过营造一种支持的气氛,来逐渐了解个人的私有世界。
罗杰斯对人的看法: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
我们基本是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前进的。
当人能自由去发挥功能、自由地经验、去实现作为积极的社会性动物的基本本性时,人就是可以信赖的、基本上是有建设性的人。
罗杰斯对科学。
理论及研究方法的看法:根据罗杰斯的现象学立场,个体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觉知这个世界的。
个体对他觉知到的环境做出反应,而这一环境可能和研究者本身对环境的定义不相符合。
个体的现象场包括意识的与无意识的知觉,但是决定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意识的或可以成为意识的知觉。
尽管现象场是个人内在的私有世界,但我们也能试着去觉知个体的世界。
卡尔·罗杰斯心理学思想述评
卡尔·罗杰斯心理学思想述评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2012级应用心理一班姓名:李厚儒学号:201241909134课程论文题目:《卡尔·罗杰斯心理学思想述评》课程名称:西方心理学史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力于人本主义人际关系的研究。
晚年他对教育改革和维护世界和平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1987年因手术后并发症去世。
罗杰斯担任过美国许多心理学重要学术团体的领导人,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如先后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向他颁发了首届“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又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专业贡献奖”。
在美国心理学史上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者,至今仍没有出现过第二人。
有学者将罗杰斯列为“二战”以后最有影响的100名心理学家中(第四位)。
80年代初,罗杰斯被视为“当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学者”,超过了弗洛伊德而位居第一。
罗杰斯一生勤于治学,著作惊人。
先后出版著作16部,学术论文200多篇。
代表作有:《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咨询与心理治疗》、《来访者中心治疗》、《论人的成长》、《学习的自由》、《一种存在的方式》、《在80年代学习的自由》。
一、主要思想介绍(一)人性观人性观是罗杰斯整个理论的出发点。
大致说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积极肯定人的本性。
他认为,人性不仅是乐观的、积极的,而且是富有建设性的。
以心理治疗患者为例,罗杰斯发现,患者“个人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建设性地处理他意识到的生活的所有方面,……我们可以说:在每一个有机体中,在任何程度上,都有一股向着建设性地实现它的内在可能性的潜流”。
而文化影响是造成人的恶行的主要因素。
其次,强调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罗杰斯把人看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实体;是不断变化着的一组巨大的潜能,而不是一群固定的特征。
罗杰斯认为,人的变化并不完全是在消极地适应于社会、文化,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化达到对社会文化的控制和创造。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和局限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和局限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事人中心疗法是适用的?”罗杰斯在《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曾给出了8个建议性的标准,但这个标准已被罗杰斯的研究证明没有特征性帮助。
关于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的观点则是从实践经验中揭示的。
当事人中心疗法对2岁的孩子和65岁的老人使用过;对一般的适应问题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最严重的诊断为精神病的心理障碍使用过;对正常的个体和神经症的个体使用过;对高度依赖的个体和自我功能很强的个体使用过;对低阶层、中等阶层、高等阶层的人使用过;对智能不太高和高智商的人使用过;对健康的个人和有身心疾病特别是过敏症的人使用过。
只有两种类型没有尝试——智力缺陷者和违法者。
海默维茨的研究提示,内心自我惩罚的男性比起其他人能够更好地利用当事人中心的经验。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并没有得出结论说当事人中心疗法适合某些人,不适合某些人。
临床经验表明,这种疗法并不会给当事人带来伤害。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即便当事人感觉当事人中心疗法不太成功,他也不会因失败而对他的问题更加烦恼。
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的研究显示,以人为中心疗法与其他疗法疗效相同,但有更多的当事人明确表示将再次选择该方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非常广泛——在某种程度上它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
接纳、尊重、深刻理解的氛围,无论当事人是“正常”的、神经症,还是精神病,以人为中心疗法对个人成长都是有益。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治好每一种心理障碍。
自1940年罗杰斯将他的理论方法引进心理治疗以后,开始对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力。
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心理治疗的应用,更扩大到人类关系领域,包括婚姻咨询、集体咨询、教育、行政管理、人际关系培训以及国际关系的研究等,特别适合用在危机处理的初始阶段。
在多元化环境下也具有应用价值。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注意事项1.移情问题当当事人越来越深地探索自己时,对自我的威胁倾向于有必要把这些威胁投射到另一个人——治疗师身上,内在的威胁感也会使当事人有必要体验到更多的依赖感或“攻击性依赖”的态度。
心理咨询之以人为中心疗法
人性同样也是先天的,是这个物种的共同属性。 对于人的本性,我们不能去反对它,而应该接受 它,并且按我们本性的指引来过生活。同时,他 认为人的本性事实上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是指 向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的。虽然罗杰斯 也承认人可以为恶,而且常常为恶,但他强烈地 认为,那不是人的本性的反映,而是别有原因。 所以“以人为中心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 强调人要顺从自己的本性去生存。
1940年,罗杰斯接受了俄亥俄州立大学临床心理 学系的聘请,从临床部门转到学术部门。在那里, 他开始形成和检验自己的精神治疗方法。1942年, 罗杰斯出版了他最著名的著作《心理咨询和心理治 疗:临床实践中的最新概念》,书中指出了一些重 大的、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分析疗法很不相同 的治疗理念。
在其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罗杰斯的思想 一直在不断变革,然而构成他的体系关键 内核的那个基本信念——人的幸福建立在 充分占有人的本性,“是他自己”之上— —却始终没有改变。
罗杰斯于1987年2月去世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代表人物:罗杰斯人物简介
强调个体自我实现
• 认为个体行为受到自我实现倾向的驱使 • 自我实现是个体心理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重视个体情感和认知体验
• 认为情感和认知体验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 通过关注个体情感和认知体验,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治 愈
尊重个体主观性和自主性
• 认为个体在心理治疗中应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 • 尊重个体的主观体验和选择,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值
罗杰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实践和发展
•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效果和有效性 •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和技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 拓展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如教育、管理等 •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其他心理学理论的融合和整 合
• 被誉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代表人物 • 对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 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心理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对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5
罗杰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挑战与争议
罗杰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
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验证
•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价和验证存在难度 • 难以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其治疗效果的显著性
• 1924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 • 192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 193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 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受到卡尔·罗杰斯的影响,开始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职业生涯的起步与发展
职业生涯起步
• 1931年开始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心理学讲师 • 1935年晋升为心理学教授 • 1940年加入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和心理咨询 中心主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需 求,促进其适应和发展。
组织与团队发展
员工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 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团队建设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增强团队 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领导力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和关心员工,提高领 导效能。
存在主义哲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也受到存在主义 哲学的影响,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 责任。
现象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还受到现象学的 影响,关注个体经验的直接性和真 实性。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发展历程
起源
影响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 代的美国,由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 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 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其他 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3
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可以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和预防工作,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 压力的能力。
教育领域
教师与学生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强调尊重和理解个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个人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成长,培养其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主动参与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通过自我探索来促进个人成 长。
关系中心
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治疗的核心,这种关系应该是 安全、尊重和开放的。
长期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以帮助患者逐步解 决心理问题。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
卡尔 兰塞姆 罗杰斯
在他12岁时,全家迁往芝加哥西部的农村。罗杰斯喜欢农场的生活,到了高小阶段.他对农业科学发生了兴 趣。
罗杰斯于17岁时考入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农学,但于他具有强烈的宗教倾向,大学二年级时转攻历史,以便从 事基督教的研究和牧师职业。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儿童出生以后,随着身心的成长,由最初 的物我不分、主客不分,到逐渐把自我与环境区分开来,并在语言的帮助下进一步分清了主我(I)和客我(me)。
罗杰斯用“无条件积极”来解释自我发展的机制。所谓无条件积极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体验.即使自 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他觉得自己仍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罗杰斯认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在婴幼儿时期得到无条件积极。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员有影响的三大教育学说之一。在关于“教 学模式”的归类研究中,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被列在“个人权式”之首,足见他对教育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反对传统教育压抑人性、重知轻情,主张剪重学生的自我潜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些观念和精神已融人到了当代西方教育的体系中。
罗杰斯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西方重要的人格理论家之一,他强调人格的完整性,强调人格中自我的作用, 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因此对自我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罗杰斯尝试运用Q分析技术来了解人的自我概念 相机体经验,为他的人格理论的某些关键概念成为可操作的技术,因而受到主流心理学家们的重视。许多人仍对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深感兴趣,并在各自的实践中验证和发展其理论观点。
5我是谁——一例来访者中心疗法治疗情绪障碍的案例报告--罗杰斯
我是谁——一例来访者中心疗法治疗情绪障碍的案例报告罗杰斯(CarlR.Rogel3,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美国应用心理学会创始人之一。
1902年生于芝加哥郊区的一座橡树园,其父母都是虔诚的信教徒,慈爱,懂感情。
幼年的罗杰斯容易害羞,但很聪明,特别喜欢科学和农艺。
1919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农业,但他又很快就放弃了,并受父母的影响决定改学宗教。
1924年他取得了历史学学位后前往纽约的“联合神学院”读研究生,准备当个牧师。
在纽约的学习非常有意思,但他很快又发现宗教的无力,他发现最重要的还是人,所以就经常和神学院的几个同学去哥伦比亚大学旁听心理学课程。
随着对心理学热情的加深,后来他就毅然离开了教堂,不顾父母的反对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正式学习心理学,于1931年获得临床心理学的学位(哲学博士PH.D)。
自1928年起罗杰斯就在纽约的“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工作,后来出版了儿童问题的临床治疗》一书,在该书中他已经对传统的指导疗法提出怀疑。
由于工作的出色,1940年被聘为俄亥俄州州立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并出版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不同于主流的精神分析疗法的一些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只有来访者才能充分深刻认识自己,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就要依靠来访者自己来指导治疗过程”,他称之为“来访者中心疗法”。
直到现在,这仍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心理疗法之一。
此后他被好几个大学聘为教授,并于1944年任美国应用心理学会主席,1946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第一次颁发的特殊科学贡献奖,1972年又获该学会颁发的杰出专业贡献奖,在美国心理学界获得这两项殊荣的只有他一人。
1968年他辞去教授之职,创立了加州“人的研究中心”并一直在那工作,提出并完善了“人格的自我理论”。
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在;战之后最有影响的100位心理学家中,罗杰斯排名第四。
罗杰斯一生著述颇丰,先后出版了《来谈者中心疗法》、《成为一个人》、《卡尔·罗杰斯论人的力量》、《卡尔·罗杰斯论交朋友小组》、《卡尔·罗杰斯论个人权力》、《存在的方式》等学术著作,均已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感悟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
感悟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发表时间:2009-07-21T11:11:45.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陈晓秀(华中农业大学医院湖北武汉 430070)[导读] 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罗杰斯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方法。
【摘要】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罗杰斯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不同,不是靠探究潜意识领域或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不正常的行为,而是动员当事人主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理解,改变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
1 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由罗杰斯一手发展起来的。
卡尔.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其人生经历使其坚信:人最终必须信任、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1.1 以人为中心疗法基本理论1.1.1 在个体的自我开始形成以后天生就有一种实现趋向,这一实现趋向主要表现为要求自我实现,而机体估价过程总是与实现趋向一致,信任机体估价过程,依赖他的指导,就能发展出一种健康的自我概念,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真实经验的歪曲和否认,从而促进自我实现。
1.1.2 由于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摄入、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价,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分时,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同时会运用防御过程(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一致。
如果防御成功,个体也不会出现明显的适应障碍。
1.1.3 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由于别的原因,个体无法通过防御机制使之与自我概念协调,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自我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即个体面对内在矛盾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自我不再能发挥其机能。
而自我发展较好,无效、有害的自我概念较少的个体,能够较为开放地对待任何经验,因而不太可能感到威胁和焦虑。
浅谈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今年开始进入了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辉煌“十三五”收官,壮阔“十四五”启航,中国在经济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无法疏解,就会成为心理困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因此,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量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对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咨询师技能的高要求。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潮是21世纪的当今社会很重要的一种心理理念,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手段。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人本主义起初是“万物之灵”的意思;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本主义建构“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思潮,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之后便迅速发展起来。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之后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发起人是马斯洛,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人本主义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流派主张的环境万能论,另一方面又反对精神分析流派的性本能决定论,它摒弃研究人的问题行为,转而关注正常人,强调人的积极价值和人自身的成长与发展[1]。
2心理咨询的内涵心理咨询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包括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狭义指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
罗杰斯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2]。
心理咨询实质上是“助人自助”,第一个“助”的发出者是咨询师,第二个“助”的发出者是来访者。
首先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提高自知、自控、自我行动的能力;其次,来访者通过与咨询师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来访者能从中获得帮助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最终能进行自我指导、自我改变,自我提升,从而有效地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人生课题,最终走向成熟。
咨询师的帮助,来访者的自助,完美地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作者:刘蓉郑碧茹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31期摘要以人为中心疗法来源于人本主义理论,是人本主义疗法中最重要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
本文的目的在于尝试着从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理论内容出发,来探讨以“人为中心”疗法所具有的独特的技术,最后对该理论进行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以“人为中心”疗法自我概念自我实现趋向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以“人为中心”疗法来源于人本主义理论,是人本主义疗法中最重要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
该理论是由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创立的,罗杰斯创立该理论的初衷在于反对传统的指导式心理治疗法,以及只注重人的潜意识的精神分析法和完全不考虑人的意识的行为主义疗法,该理论创立的初期叫做非指导性疗法。
在经过了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之后,罗杰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关于心理治疗过程的理论。
本文的目的在于尝试着从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理论内容出发,来探讨以“人为中心”疗法所具有的独特技术,并对该理论进行简单的评价。
1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观点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他的“自我理论”在心理咨商与心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其具体的理论观点有:(1)认为有机体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罗杰斯认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这种倾向不仅要在生理上、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增长和发展自己。
人不仅仅追求原始欲望的满足,在所有的欲望和冲动都得到满足和发泄后,仍要不懈地前进。
人永远都不会满足自己现有的成绩,会不断地去创造去建设。
而人正是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创建过程中增进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并且实现了自我。
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就应趋向人类的这一倾向。
(2)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及其与相关环境关系的了解和看法。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人在其生活的环境中与自己、与他人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的观念。
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积累而成。
作为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在婴儿时期是浑然一体的,在与环境、他人的交互作用中才逐步分出他人、他物的自己,进而发展了他对自身的知觉和与自我有关的各种评价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对生活中的体验或经验可能会产生三种结果:①符合个体的需要,与自我概念相结合,融为一体;②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对其不加理会;③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认,用于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的矛盾。
当新的体验与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一致时,或被视为对自我概念的威胁时,就容易产生上述后两种结果。
自我概念非常刻板的人,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容易遇到困难。
罗杰斯认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过程,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减轻病人内心的压力,使其不致于歪曲或拒绝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体验。
(3)认为有机体心理失调的原因在于价值条件化: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对于自己都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是来自有机体“自身内部”的自我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获得真实的自我;另一种评价是价值条件化评价,是建立在他人评价内化或内投射基础上的评价,来源于个体对他人积极评价的需要,来源于个体对社会评价条件的认同,来源于个体对社会评价条件的认同,不仅不去接受个体的自我经验,很多情况下,不管个体的自我经验如何,只去满足客观评价的需要,这一过程属于非真实地反映自我实现的倾向,并妨碍着真实的自我实现倾向。
由此也常常出现通过价值评价之后,个体把不是自己的价值内化成了自己的价值,把个体原来的真实自我,变成虚假的自我,形成真实自我与虚假自我之间的矛盾,使得个体好象带着面具生活,而失去真实的自我。
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必须寻找逼迫真实自我蜕变成虚假自我的价值条件,以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化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从而寻找真实的自我。
2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技术及应用“以人为中心”疗法所提倡的技术并不是如面质、解释之类的具体的治疗技巧,它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技巧:(1)提出应建立一种良好的咨访关系。
罗杰斯认为治疗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治疗者和当事人之间是否建立了一个安全、自由的关系。
罗杰斯在实践中发现治疗关系对来访者人格的改变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治疗者所采用的具体的治疗技术的作用,治疗的成功与否不倚赖于治疗者具体的治疗技巧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建立了安全、自由的治疗关系。
那么要怎样才能建立这样的一种关系呢?罗杰斯认为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非常的重要,因为治疗者的主观态度会影响治疗关系的质量。
关于治疗者的态度,他认为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①真诚。
所谓真诚是指治疗者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
也就是说咨询或治疗者在工作时不是扮演职业角色,而是真实而自然的自己,言语交流和行为都应是自然的而不做作的,使当事人感受到一种被信任感,这样才能充分交流情感和思想。
而咨询者也应该让当事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不应有任何虚假的成分。
在罗杰斯看来,治疗者与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的一致性及其表达的程度,也就决定了当事人通过治疗所取得的进步的程度。
②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指的是无论在治疗的什么时候,治疗者都要表现出无条件的绝对尊重和接纳,要乐于接受当事人可能会有的混乱、恐惧、愤怒、蔑视、痛苦等情感,以及明知故犯的错误等问题。
这种关注是无条件的,不管当事人的情感正确与否或合适与否,治疗者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深厚而真诚的关心表示给当事人,尊重当事人个人,使他体验到无论怎样表现都不会感到有威胁的气氛。
这一态度向当事人传达的信息是,治疗者乐于接受他们此时此地真实的自我。
有关研究表明,在治疗中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态度出现越多,治疗就越容易成功;这种态度出现越少,当事人的创造性和积极的变化就可能越少。
③共情。
共情是指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当事人,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去看待他们的问题,从情感上去体会他们的痛苦和不幸。
就好像这些东西是发生在咨询者的身上一样,并与当事人沟通这种理解,使当事人能够更准确地倾听他们自己内心的呼声。
这样就能够创造一个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气氛,使他的思想、情感和人格沿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发展。
(2)强调应以当事人为中心。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是以治疗者为中心的,治疗者常以专家或权威自居,被治疗者经常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但罗杰斯认为,最了解自己的只有当事人自己,因此当事人自己对找出更好地应付现实生活的途径负有责任和能力,最终的决定与选择依赖当事人本人,而治疗者则是为其“提供便利者”。
(3)提倡非指导性的技巧。
以人为本的疗法中并不提倡使用诸如解释这一类的指导性技巧,而是引导当事人充分描述自己,体验自己的情感状态,反省主观意识,进行经验开放,使得自我能够准确地感觉和知觉到经验或体验,从而找寻回真实的自我。
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疗法”,它没有任何特殊的技术,治疗者既不会诊断,也不评价,而仅仅是提供一种理解的气氛,从而使当事人在这种理解的气氛中,根据自己的体验做出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行为选择。
这也就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上的独特性。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人为中心疗法”中治疗者不讲究具体的技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
在建立治疗关系和帮助当事人宣泄情感上,治疗者须掌握一定的会谈技术。
治疗者常用的会谈技巧有鼓励、重复及对患者感情的反映。
重复不是简单的回声式的回应,而是对当事人谈话所涉及的内心真实的自我体验进行有重点的突出或重复,使其尚未意识到的或仅有模糊意识的内心感受被发掘出来。
3 对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简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无论是与先前流行的精神分析技术,还是后来的行为治疗原理和方法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该理论的创立,实现了心理治疗从技术性的治疗向注重治疗者和来访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转变,这无异于在心理治疗领域进行了一场革命。
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治疗者对待当事人的态度应该是真诚的以及重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些观点的提出都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的心理治疗技术,很多心理学家都承认自己在主要方面接受了罗杰斯的治疗方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把人性和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首位,坚持以人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潜能为依据,强调发挥和实现这些潜能的重大意义,指出个人作为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动作用,促进了以人为本的治疗思路,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心理治疗理论,对于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以“人为中心”疗法极大地促进了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以“人为中心”疗法由于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片面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主体选择性。
这使得在治疗过程中,既不诊断也不评价,过分依赖当事人的自我指导能力,而忽视了双方的互动和咨询师的指导作用。
此外,由于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的理论思维是引导个体充分描述自己,反省主观意识,显现自我,这就使得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治疗效果会受到个体教育程度、治疗者的意识水平、人格特点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中国人的社会化过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与自我克制等训练,在人的价值观上强调群体利益高于各恩利益,种群我意识而贬“自我”意识。
在人际关系中,它反对表现个人、追求忍辱负重、重人情、讲面子、行中庸之道。
岳晓东在对部分在北京的高校心理辅导员与大学生进行了一项有关在大陆开展学生辅导事业的调查,发现了一些在中国社会普及心理辅导所面临的文化冲突。
由此,我们在应用“以人为中心”疗法时,是不能简单照搬的,而应该将之加以吸收、扬弃,以发展出适应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格特征的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1]龙晓东.评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11.[2]邹海蓉,刘辉.罗杰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学科视野版),2005.12.[3]张德山.“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与应用.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21(3).[4]佘瑞琴.以人为本的心理疗法——患者中心疗法.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5]杨平,周和岭.论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灵魂[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15(2).[6]唐淑云,吴永胜.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9).[7]皮斯.人本主义论——咨客中心疗法[J].心理治疗技术.[8]汪新建,熊世育.评介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的哲学基础.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17(9).[9]王松花.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