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技术实验第三讲

合集下载

第三讲 小麦的生长阶段与结实器官

第三讲  小麦的生长阶段与结实器官

小麦幼穗分化过程示意图
1.幼穗的生长锥;2.苞叶原基;3.小穗原基;4.护颖原基;
幼穗顶端
小穗原基 小穗原基
苞叶原基
苞叶原基
小麦幼穗分化二棱期
5.小花原基分化期: 幼穗中部最先分化出的小穗,其护颖原基的内 侧出现第一朵小花的外颖突起和小花生长点(有说 先出外颖突起的),标志着进入小花原基分化期。 在一个小穗上,小花原基的分化自下而上进行; 在整个幼穗上,中部小穗先分化出小花原基, 而后上部和下部小穗才分化出小花原基。 6.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在小花外颖内侧几乎同时分化出内颖突起、 3个雄蕊突起和1个雌蕊突起。 本期末是拔节期。
4.胚芽鞘:与盾片同侧,着生于地中茎下端; 5.地中茎:由上胚轴伸长形成; 6.叶片: 一片完全叶,由叶片、叶鞘、叶耳、叶舌构成; 7.分蘖: 小麦分蘖节上长出的分枝,称为分蘖(tiller); 8.分蘖节: 由地表之下若干节间不伸长的节紧缩在一起构 成的节群, 位于地中茎之上;
种子着生于盾片上
(3)小花:
每枚小穗的两片护颖之内有数朵小花; 每朵小花由内颖(内稃)1片、外颖(外稃)1片、 雄蕊3枚、雌蕊1枚、 鳞片(浆片)2个组成; ①内颖和外颖: 每朵小花基部两侧有内外颖各1片,具有保护作用, 有芒品种外颖上着生麦芒; ②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③雌蕊:由子房和二歧羽毛状柱头组成; ④鳞片:位于子房与外颖之间,对花有启闭作用。
1.生长锥伸长期:
生长锥开始伸长,高度大于底径宽度,略呈锥状; 生长锥伸长,标志着幼穗开始分化; 一般出现在越冬期或返青期前。 2.单棱期(穗轴分化期): 生长锥进一步伸长,基部出现环状的苞叶原基突起, 两苞叶原基之间即穗轴原始节片。 分化顺序由下而上进行。 苞叶原基以后逐渐退化。 苞叶原基出现,表明穗轴开始分化; 一般出现在返青期前后。

田间试验方法详细介绍PPT

田间试验方法详细介绍PPT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田间试验设计的三原则: 田间试验设计的三原则:
(一)重复 重复是指试验中将同一试验处理设 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单位上。 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单位上。 同一试验处理所设置的试验单位数 称为重复数 重复数。 称为重复数。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重复的作用: 重复的作用: 1、估计试验误差。 估计试验误差。 2、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 降低试验误差, 精确性。 精确性。适当增大重复次数可以降低 试验误差。 试验误差。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第二节
田间试验的误差及其控制
一、试验误差及其控制
(一)试验误差 受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使观测值与试验处 理真值之间产生的差异称为试验误差 试验误差。 理真值之间产生的差异称为试验误差。 田间试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 田间试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 系统误差和 两种。 差两种。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按照试验的目的要求和试验地的具体 情况,将各试验小区在试验地上作最合理 情况, 田间试验设计。 的设置和排列,称为田间试验设计 的设置和排列,称为田间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作用是控制、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降 控制 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获得试 验误差的无偏估计, 验误差的无偏估计,从而对试验处理进行 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退 出
三、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田间试验设计的广义理解是指从制定方 田间试验设计的广义理解是指从制定方 案到资料整理分析的整个试验研究课题的设 案到资料整理分析的整个试验研究课题的设 计,包括确定试验方案、小区技术、资料搜 包括确定试验方案、小区技术、 集和整理分析方法等。 集和整理分析方法等。 田间试验设计的狭义理解则专指 田间试验设计的狭义理解则专指小区技 理解则专指小区技 术,特别是重复区和小区的排列方法。 特别是重复区和小区的排列方法。

【学习课件】第三章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学习课件】第三章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主要是来自非试验因子的干扰,分为容易控制 和不易控制两大类
ppt课件
9
1.2 减少、排除和估计误差的原则及方法
1.2.1 试验设计减少误差原则 (1)设置重复:在试验中,同名小区出现的次数称
为重复。显然只有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2的试验才 能称为有重复的试验。设置重复的作用是:估计 误差和降低误差。
减轻土壤、气候等误差,增加数据的代表性和 正确性
ppt课件
10
(2)随机排列原则: 随机是指在一个重复区中的某一个处理究竟
安排在哪一个小区,不能由试验者的主观意志进 行排列,而完全是由机会决定的。随机的作用是 估计误差。随机排列是估计试验误差的重要手段, 也是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试验结果的前提。
降低土壤肥力、气候等误差,消除相邻小区间 群体竞争误差。
ppt课件
3
• 试验指标:在试验中用来判断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 标准。 • 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有影响,在试验中需加以考 察的条件,建成因素或因子。 • 试验处理:也叫水平,是指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 不同的数量级别,处理是试验中最基本的参试单位。 • 试验方案:是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所拟定的进行比 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具体就是指试验指标、 试验因素和处理,重复次数、对照以及设计方法的 确定等。
纪录
ppt课件
16
判断土壤肥力的方法:
目测法:看种植的材料生长是否一致,如生长势和整齐程度
来粗略判断肥力差异状况。
空白试验法:在整个试验地上种植单一品种的作物(以植株
较小而适于条播的谷类作物为好),在作物生长的整个过
程中,从整地到收获,采用一致的栽培管理措施,并对作
物生长情况作仔细观察。收获时将整个试验地划分为面积

田间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方法是在田间条件(生产或接近生产)下,对作物的品种和耕作栽培技术等进行试验的农学研究方法。

它是中间实验方法在农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是农业科学实验的主要形式。

不仅作物新品种的育成,新的农业技术措施的创造和新的农业科学理论的产生需要借助于田间试验法,而且优良作物品种和先进耕作栽培技术的推广,以及将新的科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也需要运用田间试验法取得可靠的依据。

田间试验方法:(1)试验点的选择。

在一个果树主栽区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的果园多个,至少包括有机质含量为高、中、低的土壤两个,以便最后经统计分析确定肥力分级以及不同肥力土壤上不同目标;产量相应的合适肥料用量。

(2)试验树的选择。

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同一品种间的生长结果常因自然条件、栽培管理和树龄、繁殖方法、砧穗组合等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不同年份乃至同一年份也会有差异。

第三讲 小麦的生长阶段与结实器官分解

第三讲  小麦的生长阶段与结实器官分解
期间籽粒含水量急剧增长,干物质积累不多,含水 率在70%以上;
期末籽粒达到“多半仁”、粒色由灰白转为灰绿、 胚乳由清水状变成清乳状,胚初步具备发芽能力。
坐脐--受精后2天左右,子房迅速膨大,籽粒呈灰白 色、 无光泽的倒锥形,称为坐脐。
多半仁--籽粒宽度、厚度增加不大,长度达到最大 值的3/4, 称为多半仁。
此时收获已晚。 由于麦从西熟,山东省一般在6月上旬~6月下旬收获。 历时20多天。
(三)生长阶段: 小麦的一生可分为三个生长发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从出苗到起身,主要是生根、长叶、增蘖。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从起身到开花,主要是长茎、长穗。
3.生殖生长阶段: 从开花到成熟,主要是授粉、受精、长粒。
而后上部和下部小穗才分化出小花原基。 6.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在小花外颖内侧几乎同时分化出内颖突起、 3个雄蕊突起和1个雌蕊突起。
本期末是拔节期。
7.药隔形成期: 每个雄蕊增大,即为花药。 花药由圆球状变成方柱状,中部出现纵向凹陷,
表明药隔形成,花药分室,每个花药形成4个花 粉囊。 8.四分体形成期:
③下胚轴:盾片节与胚根之间的部分;
胚芽鞘与盾片同侧,有保护第一真叶出土之功能,胚 芽鞘着生节之上的节间习称上胚轴,在条件适合时可伸 长形成地中茎。
由此可以判定,胚芽鞘、盾片、种子、种子根等,均 着生于地中茎下端;主茎的各真叶、分蘖节、次生根、 分蘖节上出生的分蘖等,均着生于地中茎上端。
本讲的学习,要求能正确地画出一株麦苗的示意图。
同 学 们 好! 作物田间技术 与生物学观察(一)
韩守良
第三讲
小麦(wheat)的生长阶段 与结实器官
一.麦苗的基本形态 二.小麦的生长阶段 三.小麦的结实器官

《田间试验》PPT课件

《田间试验》PPT课件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有效果枝数:全株所有结果枝数的总和; ➢果针数:全株入土与未入土子房柄的总数; ➢饱果数:籽仁饱满的单、双仁荚果数; ➢饱果率:单双仁饱果数占总结果数的百分数;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 百果重:随机取具本品种代表性的饱果100 个称重,重复二次,误差不超过2%。
➢ 出仁率〔%〕=籽仁重〔g〕÷ 荚果重〔g〕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一、棉花裂铃调查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棉铃发育历程
➢ 体积增大期:受精-体积最大,20-30天 ➢ 棉子和纤维充实期:-硬桃,25-35天 ➢ 开裂吐絮期:开裂-吐絮,5天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一〕苗期调查:
➢ 株高 ➢ 真叶数 ➢ 苗粗 ➢ 单叶叶面积 ➢ 单株叶面积 ➢ 叶面积指数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田间试验》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主主要要内内容容
棉花裂铃调查 棉花田间测产与收获 玉米经济性状调查 大豆经济性状调查 花生经济性状调查 标本区作物观察〔大田作物与蔬菜作物〕 柿子品尝
✓ 选样点 ✓ 亩株数 ✓ 亩铃数 ✓ 籽棉产量 ✓ 皮棉产量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三、玉米经济性状调查
田间技术实验课程
1、玉米回忆和考种
出土期 三叶开花期
成熟期
玉米的生长从出苗到成熟要经过不同的时期,根据主要生长部位的不
同一般将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苗期是从出土

3 田间试验法

3 田间试验法

4 N2P2K1
2 N1P1K1
3 重复3 N2P1K2
处理数多时:不完全随机区组法: 处理数多时:不完全随机区组法:一次重复的全部处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区组,一个区组只包含全部处理的一部分, 上的区组,一个区组只包含全部处理的一部分,每个区组中 包含的处理进行随机排列。 包含的处理进行随机排列。 具体做法: 将区组也作为一个因子安排在正交表的任何一个空列上,然后把与 具体做法: 将区组也作为一个因子安排在正交表的任何一个空列上, 区组因子水平对应的处理分别归组(与区组1 区组因子水平对应的处理分别归组(与区组1水平对应的处理归为第 Ⅰ区组,与区组2水平对应的处理归为第Ⅱ区组‥‥‥),每个区组 区组,与区组2水平对应的处理归为第Ⅱ区组‥‥‥),每个区组 ‥‥‥), 就值包含全部处理的一部分,每个区组中包含的处理进行随机排列。 就值包含全部处理的一部分,每个区组中包含的处理进行随机排列。
第三章
第一节
田间试验法
田间试验的种类
田间试验法 在大田条件下,以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性状、产量、 在大田条件下,以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性状、产量、 品质等指标, 品质等指标,来对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因素进行 研究的试验方法。 研究的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的试验结果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 田间试验的试验结果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大田的实际情 况,可以直接指导生产,其它,试验方法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往往 可以直接指导生产,其它,试验方法所得到的试验结果, 需要经过田间试验的检验,才能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需要经过田间试验的检验,才能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A1 B3 B1 B4
A2 B1 B3 B2 B4 B2 B3
A2

B2 B3 B4 B1

田间试验设计技术ppt课件

田间试验设计技术ppt课件
和露地试验 。
第三节 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一、代表性 代表性是指试验区的条件,应该能够代表该项成果将来应 用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
二、正确性
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能够把品 种或处理间的差异真实地反映出来。
三、重演性
重演性是指通过田间试验所获得的试验结 果,在相同或类似的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或 大面积生产时,可以获得相同或相似的试验 结果。
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以及各测量小区产量 高低及 分布情况来估计土土壤肥力差异及分布状况,单 位间变异系数大,则说明土壤差异大,否则反之。 通常认为,当空白试验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10% 或15%时,才符合试验地对土壤肥力均匀一致的 基本要求。
(二)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
(三)改进操作和管理技术,使之标准化。
1
组合起来,即处理组合。例如有两个因素的试验A因 素有3个水平,B因素3个水平,则处理共有9个。
2.不完全实施方案 的多因素处理: 如果进行多因
素试验时,若完全实施,则处理数太多,难以实施, 往往采用部分实施方案,例如采用正交设计方法, 只将全部处理组合中的一部分处理用来进行试验。
四、试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防止不注意试验设计,随心所欲地进行试验。 (二)注意试验设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试验设计要周到、细致、全面地用文字固定 下来。 (四)在进行试验设计时,应使其设计具有一定的 可塑性。 (五)在进行处理设计时,处理间的级别要适当。 (六)在进行试验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设置对照。 (七)恰当处理试验设计的繁简程度。
完全随机设计优缺点:
优点:设计简单,统计分析简便;重复次数 富有弹性。各处理的重复次数可以相等,也可以 不等,可不进行缺区估计;估计试验误差的自由 度增至最大,而对检验显著性要求的临界F之减 到最小,因而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

2019秋田间技术第二三讲 共65页

2019秋田间技术第二三讲 共65页
用来嫁接的枝或芽叫接穗或接芽。承受接穗的植株 叫砧木。
嫁接繁殖优点
① 保持优良品种接穗的性状,且生长快, 树势强,结果早。
② 增强栽培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 ③ 利用砧木调节树势,使树体矮化或乔化。
④ 多数砧木可用种子繁殖,繁殖系数大。
嫁接成活原理
砧木和接穗伤口表面,死细胞的残留物形成一层褐色的 薄膜,覆盖着伤口
六、标本区作物观察
标本区:禾谷类和十字花科作物,下周测试。
七、田间操作与作业
1、玉米测产与收获;玉米植株性状调查; 2、果树嫁接; 3、棉花植株性状调查; 4、萝卜、白菜定株调查; 5、试验报告必须规范化。
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必 须用实富 丰富你的人生
砧木处理:要求砧木离皮。首先在砧木 适当部位切一“T”形切口,深度以切断韧 皮部为宜。
接穗削取:在芽上方0.5cm处横切一刀,再在芽下 方1.0cm处向上斜削一刀,削到与芽上面的切口相遇, 用右手扣取芽片。
A
B
C
D
注意芽片不
带木质部
“T”形芽接示意图
2、带木质部芽接(砧木、接穗均不离皮)
接穗削取:用刀在接穗芽 的下方约1.0cm处以45°角 斜切入木质部,在芽上方 1.2cm处向下斜削一刀,至 第一切口。取下盾形芽片。
抗旱、抗涝、耐盐碱等; ④ 能满足特殊要求,如矮化、乔化、抗病; ⑤ 资源丰富,易于大量繁殖。
接穗采集和贮运
接穗的采集:为保证品种纯正,应从良种母本园或 经鉴定的营养繁殖系的成年母树上采集接穗。
接穗的贮藏:芽接用的接穗,采下后要立即剪除叶 片,保留叶柄,以减少水分蒸发。剪去梢端幼嫩部 分,每百枝打捆,挂标签,写明品种与采集日期, 用湿草、湿麻袋或湿布包好,外裹塑料薄膜保湿更 好,但要注意通气。

第三讲 农药常用计算及安全合理使用

第三讲 农药常用计算及安全合理使用

农药的常用计算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一、农药的常用计算农药的常用计算可分为稀释计算和药效计算两种。

(一)农药的稀释计算商品农药除了低浓度的粉剂、颗粒剂和超低容量喷雾的油剂等可直接使用外,一般都要稀释到一定的浓度才能使用。

1.农药的浓度表示法及换算农药的浓度表示法主要有百分浓度(%)、百万分浓度(ppm )、倍数法(药液或药粉中稀释剂的用量为原药剂用量的倍数)。

几种浓度之间的换算方法如下:(1)百分浓度与百万分浓度的换算:百万分浓度(ppm )=百分浓度(%)×10000即 1%=10000ppm(2)倍数法与百分浓度之间的换算百分浓度(%)=稀释倍数原药剂浓度 ×1002.农药的稀释计算(1)求原药剂用量:原药剂用量=所配药液浓度所配药液浓度所配药剂重量⨯ (2)求稀释剂用量稀释剂用量=所配药液浓度所配药液浓度原药剂浓度- ×原药剂重量 (3)求稀释倍数原药剂浓度稀释倍数=原药剂重量所配药剂重量或=所配药剂浓度原药剂浓度 (二)药效计算 在应用新品种农药时,要了解其对病虫草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影响,或长期存放的农药是否有效?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田间做药效试验。

试验选择病虫杂草发生较重的地块,取一定的面积或一定的株数划分为3个区,中间一个区不施药为对照区,其余两个区中,一区施用常用的质量可靠的农药,作为标准区,另一区施供试药剂,作为供试区,这样的药效对比试验,应反复2-3次。

如不设重复,则小区面积应该在一分以上。

施药前后区分别取样调查,记载害虫数量和被害率或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程度,然后按计划试验的药剂浓度和每亩使用量施药,记载施药日期、气候条件等。

施药后定期检查防治效果,对杀虫剂一般每隔24小时检查一次,视情况需连续检查几项。

1杀虫剂的药效计算法(1)对地面非钻蛀性害虫①死亡率或虫口减退率(%)=(1-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100②校正死亡率或校正虫口减退率(%) =对照区死亡率对照区死亡率测定区死亡率--1(2)对钻蛀性害虫或地下害虫①防治效果(%)=(1-对照区被害率施药区被害率)×100 ②虫株减退率(%)=(1-害率对照区施药后增加的被害率处理区施药后增加的被 )×100 施药后增加的被害率(%)= 调查总株数施药后新的被害株数×100 2.杀菌剂的药效计算方法相对防治效果(%)=(1-率对照区病情指数或发病率防治区病情指数或发病)×100实际防治效果(%)=(1-对照区病情指数增加值防治区病情指数增加值)×100 增产率=(对照区产量防治区产量-1)×1003.除草剂药效计算法一般施药后10.20.30天各调查一次,以对角线取样法,每小区各取3-5点,每点不少于1m 2,统计各点内各种杂草株数(或鲜重)平均后按下式计算除草效果。

田间试验方案

田间试验方案

田间试验方案第1篇田间试验方案一、方案背景为确保农业生产中新品种、新技术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规范田间试验操作流程,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特制定本田间试验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相关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农业生产者提供一套科学、规范、人性化的田间试验操作指南。

二、试验目标1. 验证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2. 评估新品种、新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三、试验内容1. 新品种试验:选取具有潜力的新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观察其生长、产量、抗病性等性状。

2. 新技术试验: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节水灌溉、化肥减施、生物防治等,评估其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综合配套技术试验:将新品种与新技术相结合,探讨最优的农业生产模式。

四、试验地点与时间1. 试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区域,确保试验结果的普遍性和参考价值。

2. 试验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周期,合理安排试验时间。

五、试验设计1. 试验组设置:设置新品种试验组、新技术试验组和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组,同时设立对照组。

2. 重复次数:每个试验组至少进行3次重复,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 随机区组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确保试验误差的均匀分布。

六、试验操作1. 土壤处理:试验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施肥等处理,保证土壤肥力适宜。

2. 播种与种植:按照试验设计,进行播种和种植,确保各试验组的一致性。

3. 田间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

4. 观测与记录:定期对试验田进行观测,详细记录作物生长、产量、抗病性等数据。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收集:收集各试验组的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2.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3. 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统计分析,评估试验效果。

八、试验成果应用与推广1. 编制试验报告:整理试验数据,编制详细的试验报告,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有关田间试验方法

有关田间试验方法

有关田间试验方法水稻机插秧技术涉及农机、农艺等领域,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水稻生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因此,水稻机插秧技术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加以完善。

本章对机插秧技术的有关试验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供各地参考。

一、秧苗发根力测试方法秧苗的发根力是秧苗素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过测试发根力,可对不同的育秧方式,不同的肥水管理措施进行优化选择.发根力一般用剪去原有不定根后秧苗3~5天的发新根数表示。

测试方法为:在落谷后15天,选取有代表性的秧苗20株。

剪去所有根系,插入盛有清水的杯中,上罩薄塑料袋保湿,以防水分过度蒸发导致秧苗干枯。

而后置于室内,在插后5天观察各苗发生的新根数(根长≥5mm),平均单株新发根数≥3.3根,说明秧苗发根力较强,否则秧苗发根力为弱。

二、机插水稻产量的测定方法在成熟期收获前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田块5个,具体方法如下:1、割方在选定的田块上,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割方,每点收割2m2 (距边行至少5m),按点收获、脱粒、晾晒(至含水率13.5%)、适当筛除空秕粒后称重,记录并求平均,再依此求出亩实际产量。

2、考查产量构成因素在割方取样测产后的同一田块上,另外再连续取生长基本一致、茎蘖数大致相同的10穴:(1)考查总的有效穗数、穴平均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在20粒以上)。

(2)考查每穗总粒数、空秕粒数和结实率。

从10穴总有效穗数中随机选取50个单穗进行集中脱粒,晒干后用清水漂,将漂浮的空秕粒和水下的饱粒分别晒干,统计各自粒数。

(3)考查千粒重。

从饱粒中数出1000粒2份,称重,两份的平均重量即为千粒重。

以上测定结果记录于表1。

三、机插质量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机插质量应满足以下指标:漏插率≤ 5%,伤秧率≤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85%,插秧深度0~ l cm。

如机插质量指标达不到上述要求,则应调整机器并测量带土苗秧块规格(标准秧块宽27.5~28 cm,床土厚2.0~2.5 cm,苗床秧块绝对含水率20~35%,空格率≤5%),经调整后指标达到正常后方可作业。

田间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方法

第六章田间试验研究方法第一节田间试验的特点和要求第二节田间试验的误差与土壤差异第三节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第四节试验的布置与实施第五节大田示范试验技术第一节田间试验的特点和要求.田间试验的特点一田间试验的特点z研究的对象和材料z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进行间试的任务二.田间试验的任务z自然环境条件,研究新的品种和新的生产技术z评定优良品种优良特性及其适应区域z鉴定增产技术措施及其适应的环境三.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条件有代表性结果要可靠结果能重复第二节田间试验的误差与土壤差异–田间试验的误差–试验地的土壤差异一.田间试验的误差间试验的差1.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z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z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的不一致z试验外因素引起的差异2.控制田间试验误差的途径z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z规范化操作和管理技术z控制试验外因素引起的差异二.试验地的土壤差异1.形成土壤差异原因z土壤形成的基础不同z土地利用上的差异22.土壤差异的表现z梯度形式z斑块状差异3.土壤差异的测定z目测法z空白试验三.试验地的选择和培养•土壤肥力要均匀一致•中选田块要有土地利用的历史纪录•最好选平地,或同一方向倾斜的缓坡地但要平坦最好选平地或同方向倾斜的缓坡地但要平坦位置适当四周阳光充足•—•拟作试验田块,最好进行空白试验•试验地采用轮换制第三节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¾试验小区的面积¾试验小区的形状¾重复次数¾对照区的设置¾保护行的设置一.试验小区的面积•一般变动在6~60m2,示范性小区不少于330m2330•试验种类、作物的类别、土壤差异的程度与形式、育种工作的不同阶段、试验地面积和试验过程中的取样需要•边际效应•生长竞争二.试验小区的形状•一般小区长宽比可为3~10:11米310米3~10•重视边际效应的试验采用方形小区1米1米三.重复次数通常3~6次,一般3~4次四.对照区的设置z与处理比较z估计和矫正试验田的土壤差异五.保护行z保护试验材料z防止边际效应影响z禾谷类至少种4行以上,一般2~3行z为早熟的品种第四节试验的布置与实施–试验地的布置–田间管理与观察–试验中的取样测定一.试验地的布置•计算试验地总长度和总宽度•划分重复、小区、走道和保护行等•利用“勾股弦”定律划出直角534二.田间管理与观察•气候条件的观察记载•田间农事操作的记载•作物生育动态的记载•收获物的室内考种与测定三.试验中的取样测定•取样方法合理,保证样本有代表性•样本容量适当•分析方法要标准化第五节大田示范试验技术–大田示范试验的意义和特点–大田示范试验技术–数据分析(略)一.大田示范试验的意义和特点•小区试验结论的验证•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评价•新技术成果的宣传二.大田示范试验技术1.试验设计–推荐施肥区–习惯施肥区–推荐品种区–主栽品种区–空白对照区–规定对照区小区面积约0.035~0.07ha一般不设重复、只进行直观比较2.布点选地–大田示范试验地总面积与推广面积一般不小于0.1%–兼顾不同生产条件–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在推广地区有代表性–交通方便3.试验管理–具有生产性和试验性的双重特点,应遵循两个原则:•除试验因素外,不同处理的各项管理措施要力求一致•按大田生产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要求及时进行管理4.收获测产–收割样方或样段测产–密植作物,如小麦取样面积不小于10~15m 2,3523中耕作物如米取样面积不小取3~5个样方,每个样方2~3m 2。

田间试验主要技术

田间试验主要技术

田间试验主要技术田间试验是农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验证农业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它通过在田间地块上设置不同处理,观察和比较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田间试验的主要技术包括试验设计、土壤准备、播种和施肥、管理和观测等环节。

试验设计是田间试验的基础。

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常见的试验设计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分层设计等。

在试验设计中,要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合理选择试验因素和水平,并设置适当的重复次数和对照处理,以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

土壤准备是田间试验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土壤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田间试验前,需要对试验地块进行充分的土壤调查和分析,了解土壤的性质、肥力状况和养分含量等。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调整土壤pH值和改善土壤结构,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播种和施肥是田间试验中的关键步骤。

根据试验设计,将不同处理的作物种子均匀地播撒在试验地块上。

同时,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在适当的时期进行施肥,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

施肥应根据试验设计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施肥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管理和观测是田间试验中的重要环节。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田间管理和观测。

这包括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证试验地块的正常生长条件。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试验地块进行观测和记录,包括植株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等指标。

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至关重要。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是田间试验的重要环节。

在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和显著性,得出对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田间试验是农业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合理的土壤准备、正确的播种和施肥、细致的管理和观测,以及准确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可以获得可靠的试验结果和科学的结论,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棱中期:
小穗原基不断增大,从侧面看, 小穗原基与苞叶原基形成等大 的棱,二列状明显可见,二棱 状最为明显;从正面看,先出 现的小穗原基呈扁圆状,宽度 略大于苞叶原基。
二棱末期:
苞叶原基停止发育, 并随着小穗原始体体 积的增大而逐渐被掩 盖,二棱状已不太清 晰。幼穗呈现明显的 两排伸长的小穗原基, 即进入二棱末期。
冬小麦幼穗分化及生长发育 观察
回顾:分蘖发生规律
小麦穗的结构
小花 小穗轴 护颖
小穗 穗轴
小花结构
雌蕊 雄蕊
内稃
浆片
外稃
初生期
二棱初期
护颖原基 形成期
药隔形成期
伸长期
二棱中期 小花原基 形成期
单棱期 二棱末期
雌雄蕊原 基形成期
幼穗分化 各时期
小麦幼穗分化
A.生长锥伸长期 B.单棱期 C.二棱期 1.前期 2.中期 3.末期
与幼穗分化的雌雄蕊分化期对应。
诊断:手摸有棱或剥开观察。
• 拔节期生育特点 根、叶继续生长,分蘖继续两极分化, 伸长节间依次伸长。 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 期,影响株高、茎杆强壮。 • 主攻方向 穗足、穗齐、穗大、不倒伏。
拔节期管理:促根健长(中心)、稳穗增粒
控旺— 表现:叶色浓绿/长势强/群体70-80万
小麦幼穗分化的二棱期
二棱期(小穗分化期)
特点:在苞叶原基继续向上分化的同时,生长锥中下部 的两苞叶原基之间,又出现半球形的光滑突起,称为小穗 原基,此后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分化。北京地区二棱期发 生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正值小麦起身期,并与春生第 二叶出现相对应。
二棱初期:
生长锥中下部的两个苞叶原基之间最初出现 小穗原基时为二棱初期,此时幼穗尚未形成 由小穗原基组成的二列状,由小穗原基和苞 叶原基构成的二棱状也不明显,小穗原基小 于苞叶原基。
小穗 原始体
苞叶 原始体
二棱末期
小穗 原始体 苞叶 原始体
颖 片 分 化 期
小穗 原始体
颖片 原基
北京地区约在四月上旬出现。在实际观察中,中下穗位一、 两个小穗颖片原始体的出现,常常作为进入二棱末期的标志。
单棱期
顶端分生组织
小穗分生组织
圆顶
二棱期
叶突起
护颖原基
小花分化期
小穗生长锥
小花原基
2.出土后的曲枝催芽 出土后不要急于上架,因为葡萄的顶端优势很强, 若出土后立刻上架,使葡萄在直立状态下催芽, 则上部的芽眼过旺,中部的芽中庸偏弱,而下部的芽 受到抑制甚至不能萌芽,造成严重减产。如果让 枝条在大致水平、顶端略低的状态下催芽,则枝 条上下的芽萌发均匀,结果枝都能正常结果,这 也是葡萄曲枝催芽能增产的原因。 但是,也不可以在芽长得很大时再上架,那样 上架时会碰掉很多芽,造成损失。正确的做法是: 出土后先别上架,让枝条躺在地面上催芽,当芽 长到花生米大小时再上架引缚。
外稃原基
颖片原基
小花分化期
顶端分生组织
小穗分生组织
外稃原基
护颖原基
小花分化期
雌雄蕊分化期
雌 雄 蕊 分 化 期 的 典 型 特 征
小麦生长发育观察
1. 生育时期观察

拔节期(生理)——基部节间开始伸长,
也叫起身期。 (农艺)——基部第一节露出地表 1-1.5cm, 全田50%植株达到此状态。
二、春季施肥
1.施肥量:基肥一般在果实采收后的9~10月 份进行最好。这样可储存营养,增强树势, 为次年高产打基础。可由于北方冬季开沟 培土过冬,有的秋季不再施用,改在春季施 用,这对施肥要求更高。肥料必须充分腐熟 的。用量一般根据树龄和负载量确定:一 般一亩地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过磷 酸钙30~50公斤。
蔬菜土壤耕作与施肥
一、土壤耕作
• 1季节:秋耕、春耕和夏耕 • 2深度:深耕:翻耕深度在25~30cm,每年 • 至少一次。 • 浅耕:翻耕深度在18~20cm ,每 • 季(茬)生产开始前必须进 • 行的土壤耕作。


二、施基肥
• • • • •
• •
1.基肥种类 堆肥、厩肥、饼肥及缓效磷肥 2.施肥方式 撒施、条施、穴施 3.施肥量
措施: a.迟水肥(拔节后施肥水)
(<70万时浇补肥,
第3节伸长前进行)
b.深锄(1-2节伸长时) 促弱— 表现:色淡 措施:早水肥(起身末施肥水) 在第1节伸长时浇水。(提前)
作业
• • • • • • • • • • • • • 小麦生长发育观察-起身期(到田间) 小麦幼苗考察: (1)株高 (2)初生根条数 (3)次生根条数 (4)主茎叶龄(概念和判断技巧) (5)春生叶数 (6)单株分蘖数(注意分蘖是否出现死亡症状) (7)各级分蘖数 (8)单株叶面积 (9)叶面积指数(LAI) 观察小麦幼穗分化单棱期和二棱期并作图。 小麦田间总茎数调查。
总施肥量的50% ~ 60%, 一般3000 ~ 5000kg/667㎡
撒施基肥
蔬菜苗床管理
播前处理效果
• 左:干籽直播
11
右:浸种催芽
苗床管理
• 1. 间 苗 补 苗
预备苗→取苗→开穴→放苗→拥土→浇水
9
(3)
2. 畸 形 苗
(2) (1)
(1)完整幼苗
(2)没有真叶和生长点
10
2.施肥方法:葡萄是深根性果树,通常在土壤 中的垂直分布最密集的范围是20~80cm, 所以施肥深度一般深30~50cm。基肥一般 采用树盘撒施或沟施。施肥时在葡萄行间的 一侧挖40~60cm的施肥沟,施肥沟远近以 沟内少量见根为原则。沟内撒上肥料后将沟 填平即可。
3.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不仅有利于根系养分 的吸收,还能有效地预防晚霜冻害。
(3)有一片真 叶,没有 生长点
作业:
• 1.每班 2.观察番茄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几片叶、畸形 苗)。
12
第三讲
• • • • 葡萄出土与春季施肥 蔬菜土壤耕作与施肥 蔬菜苗床管理 小麦幼穗分化观察与田间苗相观察
葡萄出土与春季施肥
一、葡萄出土
1.出土时间 根据物候期,当地温和昼夜气温平均达 到10℃时葡萄芽眼开始萌发,一般规律是 在杏树开花时葡萄出土上架。出土不宜过 早或过晚,过早容易造成葡萄枝条风干,过 晚可能因为机械损伤造成芽眼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