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总复习二轮地理限时训练:专题十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合集下载

精品(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

精品(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模)下图为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示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 1 550 mm。

其原因是( )A.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B.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C.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D.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2.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河湖C.土壤D.矿产答案:1.D 2.A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得出,该地是埃塞俄比亚,降水主要来自高原地形雨。

7—9月,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受低气压带控制,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

第2题,该国位于热带高原上,高原边缘气候闷热,高原面上较为凉爽,所以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

(2017·安徽宣城调研)下表反映了兰陵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

该流域4—10月的降水为924.6 mm,占全年降雨量的84%〔注: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据此完成第3~4题。

土地利用类型径流系数/%板栗54.58 0.65 63.26茶园183.47 2.18 111.32柑橘117.41 1.39 282.13农田346.00 4.11 13 744.30乔木林36.29 0.43 23.02竹林94.95 1.13 19.513.该流域最有可能位于( )A.长江三峡B.大兴安岭C.长江三角洲D.太行山区4.下列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的是( )A.茶园B.柑橘C.板栗D.乔木林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夏季降水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4%,计算可得,该地全年降水量在 1 000 mm以上,应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D两项错。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系列专题十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系列专题十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专题十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第1~2题。

1有关此农业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有效地缓解中部地区的水土流失②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得到就地转化③中、西部形成密切联系的产业链④各自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易地育肥”对草场建设的意义在于()①为产粮区提供大量畜力②减缓对草场的压力③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④为产粮区提供充足的有机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第1题,图示发展模式能充分发挥中部和西部的优势。

第2题,“易地育肥”在牧区或产犊区充分利用当地草场条件,以放牧方式饲养母牛、繁殖犊牛,犊牛断奶后,立即或者养到1岁后转移到精料条件较好的农区进行短期强度育肥,然后出售或屠宰。

对草场来说可以减缓对草场的压力,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

答案:1.B2.B3.(2013·山东文综,1~2)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第3~4题。

ab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解析:第3题,在流域开发过程中,植被减少,蒸发量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会增加。

故选C项。

第4题,该流域的三个阶段中,植被逐渐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逐渐下降,在经历相同的暴雨过程中,洪水汇集的时间逐渐缩短,故阶段Ⅰ对应曲线③,阶段Ⅱ对应曲线②,阶段Ⅲ对应曲线①。

答案:3.C4.C5.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提出“南方稳定,北方发展,新疆大发展”的指导方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的棉花产业发展迅速,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微测23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微测23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课件
第十二页,共23页。
第十三页,共23页。
名称 坎德拉 圣克鲁斯 诺伊达
法塔尔
科钦
印度七大产业加工区简介
成立年份
生产类型
1965
机器制造、纤维纺织、化肥、塑料、皮 革工业、食品加工
1975
电子、宝石、珠宝
1986
计算机软件、食品、纺织品、工艺品加 工、宝石、珠宝、塑料、橡胶制品
1986
电子制造、工程建设、纺织、食品加工、 化学制药、铁矿石加工等
材料三 粤港澳大湾区以珠江口为核心,由广州、佛山、深圳等 9 个 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十三五”期间,广东 重点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地铁、轨道交通、城际列车、 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实现广州与珠三角各市 1 小时 通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陆路 2 小时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陆路 3 小 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 12 小时通达。
(3)推测印度经济特区建设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十五页,共23页。
解析 (1)由“印度七大产业加工区简介”表格可知,印度产业以加工工业 为主,多为传统产业,缺乏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层次偏低。(2)材料还显示印度 经济特区建设还受到我国“深圳特区”的启发,因此本题可参照我国珠海、汕头 等经济特区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国家政策 的支持、大量廉价劳动力、国际产业转移等。(3)材料“印度成立的经济特区有 564 个,但只有 192 个经济特区是可以运作的”显示印度经济特区建设盲目,荒 废较多;印度经济欠发达,因此基础设施落后;部分经济特区地理位置较差;经 济特区建设与国家政策相关,因此还可能遇到政策不完善等问题。解决措施:首 先针对建设盲目,荒废较多,应合理规划经济特区布局,对现有经济特区进行整 合;其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加强人才培养,优化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效果不明显。

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图。

回答1~2题。

1.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的因素有( )①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②东部的交通条件③西部的劳动力价格④西部的资源状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解析:第1题,西部的劳动力价格和西部的资源状况会促进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而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和东部的交通条件会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

第2题,读图可知,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产业以转出为主,京津地区和西北地区产业以转入为主。

东部沿海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A错;中部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错;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正确;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错。

答案:1.A 2.C20xx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等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下表是近年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代表性事件。

据此完成3~5题。

公司名称事件所属行业谷歌决定在美国而非中国生产家庭娱乐设备IT电子通用电器开始在美国纽约和肯塔基建立工厂,生产精密电池IT电子福特汽车把在中国的部分零部件和欧洲整车生产转移到美国汽车3.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技术外传B.重塑美国制造C.解决就业D.遏制制造业的国际分工4.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 )①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②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③美国本土市场扩大④美国政府的支持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美国制造业“回巢”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 )A.海外市场萎缩B.成本优势丧失C.自主创新增强D.区域合作加强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制造业“回巢”发生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回归产业主要是IT电子、汽车等,这些产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多,可以为美国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C正确。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大单元十区域协调发展与区际联系pptx课件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大单元十区域协调发展与区际联系pptx课件

主干精讲 1.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 比较地理事物之间异同点,要求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相对应的地 理事物。区域差异分析类问题往往给出大量的材料,把两片区域或两 种事物、现象等进行对比,分析其共同和不同的特点。 (1)比较分析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思维流程为:
(2)比较分析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其思维流程为:
1.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 是( )
A.人口惯性的影响 B.环境条件的改善 C.青壮年人口迁出 D.康养产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区,依托国家 “一五”计划发展起来,形成了工业体系,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随时 间的推移,导致2005~2010年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因此主要原因是人口惯性的影 响,故A正确;环境条件的改善,可能导致生育愿望的提高,但不是老龄人口增 加的原因,故B错误;材料显示嘉峪关工业比重较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 青壮年人口外迁可能性较小,故C错误;康养产业的发展是随着老龄人口增加相 匹配的,因此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答案选择A。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1.读图,分析19世纪鲁尔区发展成为重要工业区的有利条件。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水资源及煤炭资源,市场广阔。
2.说出20世纪中期,导致鲁尔区一度衰落的原因。
提示:传统产业衰落,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生态环境恶化。
3.简述鲁尔区再度振兴所采取的措施。
提示: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治理环 境污染,加强生态管理。
大单元主题突破
主题1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典题导悟 [2022·全国甲卷,4~6]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 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 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二是稳 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 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 求。据此完成1~3题。

高考地理复习专项突破训练7---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高考地理复习专项突破训练7---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高考地理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专项突破练7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1.(2019·日照3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埃塞俄比亚面积为110.36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为1.05亿。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传统的出口商品为咖啡、牛羊皮革等,很多国家对该国产品实行进口零关税。

“东方工业园”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是中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埃塞俄比亚政府“持续性发展及脱贫计划”的一部分。

2012年,来自珠江三角洲的中国某鞋业制造商在“东方工业园”开办了工厂,日产鞋子6 000双,主要出口欧美地区。

下面图1为埃塞俄比亚位置示意及该国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亚的斯亚贝巴气候资料图。

(1)分析埃塞俄比亚畜牧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说出“东方工业园”吸引我国鞋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3)说明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

答案(1)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大,地处高原,草原广阔;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水热条件适合牧草生长;海拔较高,气候温凉,适宜牲畜生长。

(2)皮革产量大,制鞋原料丰富;劳动力数量多、价格较低;距离欧美较近,产品运输距离较短;进入欧美市场享受免关税待遇,价格竞争力强;土地价格低。

(3)有利: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

不利: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就业机会。

2.(2019·湖南湘潭一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遵义市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平均海拔720米,曾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

“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了盐巴钱”是凤冈县人民过去生活的写照。

凤冈县结合当地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以茶产业推动扶贫战略落地,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获得“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的称号。

2018年9月,凤冈县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

下图示意凤冈县的地理位置。

(1)指出凤冈县大力发展茶产业的有利条件。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十二)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十二)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二)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

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

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图为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D.快速化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2.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D.中小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地理位置③矿产资源④人口数量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A.优化产业结构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5.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水平B.发展历史C.地理位置D.交通运输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

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所示),这种做法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区域可持续发展(讲)(含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区域可持续发展(讲)(含解析)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考向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命题规律(1)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热点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地区分布差异及解决措施。

(2)以生态环境破坏区、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沿海赤潮、咸潮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3)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2017•江苏卷)图12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A.日照市B.潍坊市C.青岛市D.威海市24.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A.单位GDP消耗大B.城市调控能力好C.单位GDP污染小D.城市发展水平低【答案】23.CD 24.BC【解析】23.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越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越低,说明可持续发展水平越好。

读图可知,青岛和威海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低,因此其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

24.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高,说明M类城市单位GDP污染小、单位GDP消耗小、城市调控能力好、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

【例2】(2016•浙江卷)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7、8题。

7. 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8. 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 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 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 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7. B 8.A【解析】试题分析:7.从题干信息看,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人均GDP增长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二含解析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二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十二)一、单项选择题(2020·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期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读图,完成1~2题.1.“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③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C.劳动力资源丰富D.市场需求量大解析:第1题,“一带一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

我国处于东部,是著名的“世界工厂",产能大,需加强对外合作以输出过剩产能,①对;中亚地区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依赖国际市场,②对;欧洲经济发达,人才济济,但受老龄化严重影响,需引进国际劳工,③错;南亚地区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进口区域,④错。

据此分析,①②对,选A。

第2题,乳畜业的主导因素是饲料供应和市场远近.“一路一带”的西端是西欧,该地是乳畜业发达地区,主要原因是该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其他社会经济因素都不是主导因素。

据此分析选D。

答案:1.A 2.D(2019·吉林延边二中高三)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兴起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是把名家书法墨迹镌刻在木板或者石板上,然后拓印成墨本并装裱成册的技艺,整个生产过程由纯手工完成。

其工序可分为选稿、选材加工、雕版、拓印和装帧。

雕刻木材主要为平原地区生长缓慢、木质较硬、纤维较短的梨木和桃木。

很长一段时间内,衡水市从事法帖雕版拓印技艺的人员较少,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将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技艺得以重新发展。

高中地理高考试卷考点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知识汇总,带参考答案共二十六页

高中地理高考试卷考点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知识汇总,带参考答案共二十六页

地理高考试卷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知识汇总,带参考答案本文收集整理了高中地理高考试卷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并配上详细参考答案,内容全共二十六页。

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并对过答案,对学习高中地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知识,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喜欢这份文档。

第一部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资源跨区域调配(2016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与2003年相比,2013年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解析:1.AC 2.AD 1.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用水量应该增加,但从题中右图可知其在减少,说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A对。

供水总量可直接从题中左图计算得出,2003年为8.3+25.4+2.1=35.8;2013年为3.9+17.9+8.0+ 3.5=33.3,显然供水总量减少,B 错。

工农业用水量减少,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增加,用水结构变化明显,C对。

环境用水增幅最大,故D错。

2.南水北调为该市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地下水的开采,缓解了北方城市用水紧张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另外,由于调水路线较长,修建调水工程投资大,南水北调水的使用成本高。

(2014浙江文综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3~4题。

3.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解析:3.D 4.A 第3题,把长江水调往北方,可能导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次生盐碱化,不会解决盐碱化问题,①项错;南水北调东线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丙河段水量较过去增多,有利于改善航运条件,②项正确;丙至戊段中,丙丁之间北高南低,无法自流,丁至戊段南高北低,可自流,故③项错误;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平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戊地用水紧张,④项正确。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2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协调20190112126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2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协调20190112126

专题提升练12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协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

读图,完成第1~2题。

1.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区域不利生产条件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机肥B.平整土地,修筑不同规模梯田C.开挖运河,扩大河水灌溉面积D.综合规划,作物播种收割统一2.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此举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提高土地的利用率B.避免农田生态退化C.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D.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答案1.A 2.D解析第1题,M区域地处热带,植被茂盛,土壤中酸性物质含量较高,酸性强,应增施石灰及有机肥改良酸性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第2题,实施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属于混合农业。

该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避免农田生态退化;农作物与牧草等绿色植物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与单一种植作物相比,交替种植作物与牧草,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规模的扩大。

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南昌是江西省的行政中心,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4.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3.D 4.A解析第3题,南昌市是省级行政中心,有资金、技术优势,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A项合理;九江市位于长江沿岸,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B项合理;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C项合理;生态“蓝肺”主要侧重于湿地环境的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因此不能大力发展工业。

2019版总复习二轮地理限时训练:专题十二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Word版含解析

2019版总复习二轮地理限时训练:专题十二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2018·辽宁辽南协作校一模)“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

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

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C.适宜精耕细作,商品率高,收益高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2.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D.发展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解析:1.B 2.A 第1题,由材料“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可知,投入资金多,不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A项错误;“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B项正确;由材料“被延迟”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可知,说明投入资金较大,商品率高,收益高,但不适宜精耕细作,C项错误;为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不能提前上市时间,D项错误。

第2题,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是该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但不是农户进一步发展的措施,A 项不合理,符合题意。

(2018·陕西黄陵中学一模)目前全球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七成左右。

在中国,三大城市群以5%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总量的四成。

下图为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总GDP比较(单位:亿元)。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12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12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12 区际XXX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体系构建高频考点命题方向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

1.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为切入点,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原因及影响。

2.结合汽车产业的转移、电子产品的转移等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2.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解析:第1题,陶瓷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

20世纪90年代之前,“珠三角”地区(佛山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珠三角”地区培植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成为必然。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部分劳动力投入大、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将外迁,释放的生产要素得以投入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中。

第2题,由材料可知,在明清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说明景德镇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产业基础好。

答案:1.A 2.C(xx·全国甲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

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阿凡题1086707(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解析:第3题,家电组装工业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成本是这类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

高三地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高三地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地理20XX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命题趋向】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第二部分是分析区域在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第三部分是了解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分布之间的矛盾,跨区域调配资源的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是东亚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1)根据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追求人地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点。

(2)依据图表和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差异。

(3)结合我国重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析说明工程对调出地与调入地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意义。

(4)东亚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多侧重典型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典型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特征、成因及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原因的分析,从2007、20XX年来看,比重不断减小。

2.从考核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常有,题目多以区域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柱状图和表格等形式呈现信息资料,以考查自然条件的影响、社会现象变化的成因分析等。

3.从能力考查上,主要侧重于考生对图表、文字材料的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对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的识记能力和迁移能力,对自然、社会现象和事物分布成因的分析、论证能力以及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命题趋势:从近几年的高考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趋势:逐渐增加的内容有:(1)我国重点农业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海南岛、东南丘陵等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环境和谐发展,其实,就是突出两个方向,即优化结构,增加收入,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逐渐减少的内容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从以上的变化可以推测出,其命题趋势明显地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农业的发展、农业问题、产业结构、产业转移是现在国家尤其关注的,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由于大多数重大工程相继完工,因此,关注力有所下降。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6)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6)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2019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城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

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B.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2、(2019山东菏泽高三模拟)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

目前.中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读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回答1-2题。

1. 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②海水淡化③跨流域从他国调水④改进灌溉技术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2.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的最佳海运路线及季节是( )A.马六甲海峡冬季B.霍尔木兹海峡冬季C.马六甲海峡夏季D.霍尔木兹海峡夏季3、(2019山东邹城高三摸底)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

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②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③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④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提高大气环境质量④增强能源供应安全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2019山东菏泽高三模拟)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最有可能反应的地理事件是( )A.班加罗尔软件公司林立B.辽宁鞍钢借鉴鲁尔区经验C.广东部分企业迁至越南D.海外车企占领中国市场2.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②优惠的税收政策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市场广阔A.④①B.①③C.②③D.①④5、(2019河南郑州高三期中)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4-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答案:1.D 2.A 解析:本组题以桑基、蔗基、果基鱼塘用地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工业 化、城镇化对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主要考查市场 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珠江三 角洲地区对蔬菜、花卉的需求增加,市场价格上涨,农民为了提高 经济收入,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了桑基、蔗基鱼塘。第2题,主要 考查产业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塘农业是传统的典型生态农 业模式,是在当地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现代农业发 展要求,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由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工 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塘生产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因 此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下来的很少。
专题十五 区域பைடு நூலகம்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2-
高考命题规律
2020 年高考必备
命题 角度 1
区域农业发展
命题 区域工业化与
角度 2 城市化
命题 资源的跨区域
角度 3 调配
命题 角度 4
产业转移
命题 区域经济发展 角度 5 与“一带一路”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ⅠⅡ Ⅰ Ⅱ ⅢⅠⅡⅢ ⅠⅡ Ⅲ ⅠⅡ Ⅲ 卷卷 卷 卷 卷卷卷卷 卷卷 卷 卷卷 卷
-14-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
成第10~12题。
年降雨量/mm
<200 200~400 400~800 ≥800
粮食生产集中度/%
2010 年
2.9 2.8 45.9 48.4

2019高三地理二轮练习专项综合测试6--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2019高三地理二轮练习专项综合测试6--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2019高三地理二轮练习专项综合测试6--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A、干旱面积广B、有两大地形单元C、重要的石油出口国D、地质灾害频繁解析:乙国为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有三大地形单元,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干旱面积广大;主要出口农产品(羊毛和小麦)和矿产品(铁矿石);地质灾害相对较少。

答案:A2、对中国和印度的共同特征描述贴切的是()A、地广人稀B、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雨热同期D、工业强国解析: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故用地广人稀来描述不正确;印度和中国都分布着种植面积较广的水稻,水稻种植业发达符合两者的共同特征;两国的季风气候都比较典型,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十分明显;两个国家都是在二战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工业还需进一步发展。

答案:C3、甲国有效利用土地百分比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严寒②地势起伏明显③多沼泽和冻土④多冰川和积雪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解析:甲国为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加上多沼泽和冻土,故其土地利用率不高。

答案:C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4~6题。

4、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解析:图中A地区是宁夏平原,该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种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专题十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题号
考点
中难区域经济发展1、2、3、4、12 5、13、14
区际联系6、7、8、10、11 9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2018·辽宁辽南协作校一模)“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

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C.适宜精耕细作,商品率高,收益高
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
2.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
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D.发展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详细分析:1.B 2.A 第1题,由材料“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可知,投入资金多,不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A项错误;“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B项正确;由材料“被延迟”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可知,说明投入资金较大,商品率高,收益高,但不适宜精耕细作,C项错误;为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不能提前上市时间,D项错误。

第2题,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是该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但不是农户进一步发展的措施,A项不合理,符合题意。

(2018·陕西黄陵中学一模)目前全球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七成左右。

在中国,三大城市群以5%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总量的四成。

下图为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总GDP比较(单位:亿元)。

据此回答3~5题:
3.京津冀城市群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资源能源短缺
B.内部发展不平衡
C.环境污染严重
D.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4.导致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基础薄弱
B.传统产业衰落
C.交通联系不便
D.产业联系较弱
5.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 )
A.加速产业转型振兴传统工业
B.扩大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C.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移升级
D.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
详细分析:3.B 4.D 5.C 第3题,根据主要城市的GDP产值,京津冀城市群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B项正确,京津冀城市群资源能源较丰富,A项错误;工业区都有环境污染严重问题,C项错误;内部差异大,经济发展后劲充足,D项错误。

第4题,导致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产业联系较弱,不能发挥大城市带动作用,D项正确。

区域内经济基础较好,A项错误;传统产业衰落不是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B项错误。

区域位于平原地区,交通联系比较便利,C项错误。

第5题,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移升级,C项正确;城市产业转型是发展新兴工业或第三产业,A项错误;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