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淡无味诊断详述
味觉障碍诊断详述
味觉障碍诊断详述
*导读:味觉障碍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味觉障碍是吃饭的时候觉得口中无味、提不起精神。
随着食欲的减弱,血液中的锌就更少了,就会引起脱油皮肤炎、脱毛、腹泻等症状。
味觉减退: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使老人味觉减退的因素有很多,因为食物的滋味不仅来自于舌头的基本味觉,而且与嗅觉、视觉、神经等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口淡无味:味觉异常是指有人在进食时,口中有异味感,或不进食口中也觉有异常味道。
这常常提示了可能得了某种疾病。
在中医中,因脾开窍于口、胃、心、肾等,脏腑之气亦循经上至于口,故口中气味异常,则是上述脏腑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
口淡是指口中味觉减退,淡而无味,或无法品尝食物的滋味。
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口淡。
最妥善的防御方法就是、注意多吃点锌含有量多的食物。
绿茶、末茶、干青鱼子、杏仁、牡蛎、小鱼等摄取一定量的锌(一天约15mg)的话,就可预防味觉障碍。
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多吃锌含有量多的饭菜。
多吃绿茶,抹茶、晒干的青鱼子、杏仁,柿子(贝),小鱼等经常摄取一定量的锌 (1
天约15mg),就可以防患味觉障害于未然。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味觉障碍的诊断,味觉障碍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味觉障碍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味觉完全丧失的中医辨治
味觉完全丧失的中医辨治作者:董汉良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3期病历简介患者,男,81岁。
2012年4月23日初诊。
味觉全无,食不知味,五味不辨已有1个月余,并去上海各大著名医院作了多种检查,结果是“无殊”两字。
有的说是神经调节失调,有的说是年高功能衰退,有的说从来没有见到过此症,有的说没有大碍照常能饮食就行,有的说无药可治。
为此,到处求医问药,后有同事推荐来笔者处就诊。
诊见患者年高憔悴,面色萎黄而带黑滞,精神神经无明显异常,思维清楚,对答如常,无痛无痒,也无其他特殊不适,大便顺畅,小便短涩,舌紫瘀,苔微腻,脉濡细。
自诉在发病前未有任何不适,似乎是突然觉得口中无味,后留意发现舌不知味,五味难辨,觉得非常奇怪,担心患了什么不治之症,故到处就诊,但无明显效果。
近日自觉味觉完全丧失,夜不能寝,饮食减少。
查阅其他医院的检查、治疗,无特殊信息可供,也无前医诊治可鉴。
根据四诊所得诊为脾肾两虚,痰瘀阻窍之证,试治:生晒参10g,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30g,陈皮6g,甘草5g,石菖蒲10g,白芷10g,桃仁10g,红花6g,丹参15g,刘寄奴6g,蒲公英15g,山楂15g,五味子10g。
10剂。
并嘱其:放松精神,照常饮食,消除顾虑,静心治疗;食用味香之品,并多咀嚼以刺激舌头味觉;注意休闲,并少量运动。
复诊:服药后自觉精神好转,稍有味觉但不明显,病有转机,仍宗原法,加以补肾养阴之品,方为:黄芪30g,生晒参15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山药30g,黄精15g,玉竹15g,枫斗6g,红枣30g,米仁30g,炙甘草5g,龟板10g,仙茅10g,仙灵脾15g,巴戟天10g,豆蔻10g。
10剂。
三诊:病情明显改变,食已知味,但诉大便时溏,口臭,即以原方加藿香10g,佩兰10g,刘寄奴6g,石菖蒲10g,川连6g,葛根30g,诃子15g,石榴皮15g。
7剂。
四诊:味觉恢复正常,心情舒畅,用初诊方中去生晒参,加党参15g。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口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
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口味异常是指病人口中的异常味觉。
询问病人口味的异常变化,可诊察内在脏腑的疾病。
(一)口淡
口淡是指病人味觉减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症状。
多见于脾胃虚弱证。
(二)口甜
口甜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的症状。
多见于脾胃湿热或脾虚之证。
(三)口黏腻
口黏腻是指病人自觉口中黏腻不爽的症状。
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蕴脾及寒湿困脾之证。
(四)口酸
口酸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
多因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所致。
(五)口涩
口涩是指病人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症状。
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所致。
(六)口苦
口苦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
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七)口咸
口咸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戒味的症状。
多见于肾病或寒水上泛的病证。
例题:
A.口淡
B.口苦
C.口涩
D.口甜
E.口咸
1)燥热津伤常见口味为
2)心火上炎常见口味为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口涩是指患者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症状。
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所致。
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口苦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
多见于肝胆火旺、湿热内蕴致胆气上逆、心火上炎。
味觉变化反应身体状况
味觉变化反应身体状况口淡:口淡无味、饮食不香、食欲差,多是脾胃虚寒或脾虚失运。
有时感冒的人也会出现口淡无味,是外来的风寒邪气影响了脾的功能,疏解感冒,口淡就痊愈了。
口腻:口中黏腻不爽,多伴有舌苔厚腻,是湿邪困脾。
过食肥甘厚味(如肥肉、糖等)影响了脾胃消化功能,也会有口腻的感觉。
口中黏腻时可多食薏米粥化湿醒脾。
口酸:因肝之味为酸,口酸大多反映消化不良或肝气犯胃。
也有食积内停导致口中有酸腐味,服用助消化药物即可治愈。
口甜:指口中自觉有甜味,又称口甘,平时饮食不注意,损伤了脾胃功能,湿浊之气上泛,以致口中甜腻。
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会觉得口中发甜。
可多食苦味食物,如苦瓜、蒲公英等,或用泽兰、佩兰代茶饮以燥湿化浊。
口苦:多为肝胆蓄热、胆气熏蒸所致。
常见于急性炎症的患者,尤以肝胆病者为甚。
可饮用苦丁茶来清热泄火。
口咸:是自觉口中有咸味,多见于久病肾虚。
可用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金锁固精丸等。
口(辛)腥:口辛不多见,多为腥味,常提示肺病,常见于结核咳血或肺脓疡,宜到医院诊治。
口辣:口中有辛辣味,或舌体麻辣,是热觉与痛觉的综合感觉,多为肺热壅盛或胃火上攻所致。
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常有口辣的感觉。
口臭:若口中有臭气,此是消化不良,胃中有宿食所致,宜用加味保和丸,或多食山楂以助消食。
口臭还常见于胃中有火,口腔、牙龈痈肿者。
口香:当胰腺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阻碍,人体血糖的升高,致使唾液内糖量升高,似觉口中有清香的甜味。
若自觉口香者,要警惕是否患了糖尿病,宜到医院检查。
口涩:多见于胆郁肝热或脾胃衰败患者,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或上夜班后,因唾液腺分泌减少,也会出现口涩,另外各种癌症后期也有引起味觉苦涩的可能。
健康养生 如何从口中酸甜苦辣判断身体状况
健康养生如何从口中酸甜苦辣判断身体状况如何从口中酸甜苦辣判断身体状况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味觉感觉到酸甜苦辣,如果你生病了,那么你可能吃什么都感觉不到味了,除了这个,也有的时候,就算你什么都不吃,却还是觉得口苦、口甜、口咸等,专家说,这可能就是你身体患有什么疾病的原因。
口苦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
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的代谢有关。
口苦还可见于癌症。
美国医学家德维斯医生还发现,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食物的味觉,而对食物发苦的感觉与日俱增,这与病人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内成分改变有关。
中医认为,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黄等症,多为胆热上蒸所致。
口甜口甜,指口中自觉有甜味,又称口甘。
此时即使饮白开水亦觉甜,或甜且带酸。
口甜常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糖尿病患者,前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加而感觉口甜,后者则由于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觉得口中发甜。
中医认为,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阴口甜,前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后者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津受灼所致,表现为口甜口干而饮水不多、气短体倦、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
口酸口酸,就是感觉嘴里有酸味,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话,可能就和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有关系。
中医觉得,口酸多为肝胆之热侵脾所致,常常会感到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状。
口辣口辣,是口中自觉有辛辣味或舌体麻辣感。
常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
因为辣味是咸味、热觉及痛觉的综合感觉,所以自觉口辣的病人舌温可能偏高,口辣的病人舌粘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
吃不出食物味道可能是疾病征兆
吃不出食物味道可能是疾病征兆
中医认为口中乏味是脾作祟,口重反伤味蕾,细嚼慢咽、增大运动量都可“余味无穷”。
味蕾是探测防御器,“没味道”甚至可能暗藏肿瘤威胁。
中老年人味觉功能降低
吃东西有没有味道,其实就是考察味蕾这个“探头感受器”灵不灵敏。
味蕾还是人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像儿童吃到苦的东西就会吐掉,就是因为味蕾给出了警示。
老年人味蕾萎缩是自然现象。
女性45岁、男性55岁后约有2/3的味蕾开始萎缩,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功能继续降低,这就是很多老年人“食不知味”的真正原因。
一些口腔内的疾病,例如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或口腔溃疡等,不但影响吃东西,同时也可能干扰人的味觉。
除了老年人正常的味觉功能衰退外,很多时候“口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疾病信号。
手术患者或放疗、化疗患者都会觉得口淡,不想吃东西。
这是手术以及药物引起的,而肿瘤压迫中枢神经也可能出现味觉减弱。
有关研究印证,相当多早期癌症病人,会有味觉减弱的现象,大约1/4的晚期癌症病人突然消瘦与异常的味觉有关,味觉异常会导致厌食。
研究同时发现,在糖尿病、甲状腺肿瘤和青光眼的病人中,“味盲”者要比正常人高出许多倍。
由此认为,味觉障碍可能是患有某种疾病的“警报”。
另外,口淡也可能发生在身体炎症的初起或消退阶段,尤其是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溃疡等都会伴随“食不知味”;内分泌疾病及长期发热的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的缺乏、蛋白质及热量。
从味觉异常看疾病
从味觉异常看疾病
从味觉异常看疾病
人口腔内是没有异味感觉的,一旦口中觉得有异常味道,则有可能是患了某种疾病。
口苦:口苦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胃热炽盛及心火上炎证,尤以肝炎、胆囊炎者居多。
常伴发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心烦喜呕、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赤黄、舌质偏红等。
治疗上可用中成药逍遥丸,也可用小柴胡颗粒。
口甜:因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引起各种消化酶分泌异常,致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高,而使一些人感觉口腔内有甜味。
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中糖分也会增高。
这种情况多为脾胃湿热熏蒸或脾胃气阴两虚所致,前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使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出现口甜而渴、贪食易饥、口舌生疮、大便干结等症;后者则多是年老体弱或外病伤及脾胃,致使气阴两伤、内生虚热、脾津受灼,出现口甜、口干、气短体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
治疗上可用参苓白术散。
口咸:口咸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和口腔溃疡等病的患者,其唾液多呈碱性,故觉有咸味。
口咸者常有神疲力乏、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等阴虚火旺症状或萎靡不振、畏寒肢冷、夜间尿频、阳痿带下等肾阳虚症状。
中药宜用知柏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
口淡:口中总觉淡而无味,此属阳虚气弱,常有怕冷、精神不振,本症以补中益气丸治疗有效。
口酸:口酸多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肝胃不合、肝胃蕴热或肝胆之热犯脾所致。
常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多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饭后腹胀等症,可用中药保和丸加白术治疗.。
嘴没味是怎么回事呀
嘴没味是怎么回事呀苏广田副主任医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治疗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辩证,嘴没有味道,一般多与脾的功能失调有关,脾虚或者是脾胃阳虚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常伴有饮食少,腹胀,腹泻,胃部冷痛,四肢厥冷等症状。
可以适当的口服健脾益气、温阳的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是脾气虚引起的,可以口服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
如果是脾胃阳虚,可以口服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等进行治疗。
味觉异常是指有人在进食时,口中有异味感或不进食口中也有异常味道,这常常提示了可能有某种疾病的影响,中医认为应脾开窍于口,肾、心、胃等,脏腑之气易循经脉上至口,故口中气味异常,则是上述脏腑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应。
口淡无味是指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中发淡而无法尝出饮食滋味,多伴有有食欲不振等症状。
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虚、脾胃虚寒的患者,外科大手术后病人食欲不振,也会常常觉得口舌淡而无味。
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经常出现,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为斜上清浅的,后者则属于邪退正虚的征象,歧义与口苦显然不同,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也会有口淡,辨证多属于胃湿浊或寒邪,虽属实证,但要注意不宜使用酷寒凉性的药物,经临床测定,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均不敏感,味觉乏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临床上主要分为脾虚和湿组两种类型。
有些人察觉在一段時间内无论吃啥东西,一直觉得沒有一切味儿,假如我们沒有立即开展干涉,那麼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大家的胃口,而且这类群体一般精神面貌也不是特别好,但是也有一些人不清楚自身怎么会出現这类状况,也不知道到底应当怎样开展调养。
嘴唇无味儿是啥原因第一:味蕾转变实际上和大家的心态溫度许多要素有立即的关联,只能清除这种要素,我们才可以把它和病症联络起來,例如少年儿童通常比成人的味蕾比较敏感水平高些,同一个人夜里会比早上高一些。
第二:口淡:实际上许多人到手术治疗以后食欲不佳,也也有口淡的主要表现。
口淡在发炎感染中也常出現。
实际上大家出現这类病症,通常是由于脾胃虚寒造成的。
六年级朋友嘴里无味
六年级朋友嘴里无味
六年级的小朋友嘴巴无味可能是出现了胃部炎症,也可能是精神因素导致,不排除是味蕾损伤的或者维生素缺乏的可能性。
1、胃部炎症:小朋友不规律饮食、经常暴饮暴食、经常吃一些生冷性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部出现炎症,比如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会导致胃部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还会伴随着消化不良症状,从而会有脾胃不足以及口中没有味道等。
需要谨遵医嘱服用促进胃动力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还可以选择抑制胃酸的药物治疗,比如多潘立酮、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养胃舒颗粒等,都可以帮助胃部炎症症状得到改善,有助于嘴巴无味症状改善。
2、精神因素:如果精神受到创伤或者是情绪比较焦躁抑郁,以及六年级学习压力比较大,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处于下降状态,也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不排除会有内分泌紊乱以及嘴巴无味。
通常需要配合医生完善心理疏导,然后学会自我放松。
3、味蕾损伤:如果经常吃一些含有化学添加剂或者是含有调料的材料,比如油炸性的汉堡包食物或者是烧烤类的食物,会刺激到舌头组织达到麻木神经效果,出现味蕾损伤,会出现嘴巴无味。
4、维生素缺乏:小朋友经常性挑食偏食或者是不爱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会导致体内出现维生素缺乏,可能会导致口腔组织出现萎缩迹象,从而干扰到正常的味蕾,容易出现嘴巴无味。
具体是哪种情况引起,最好是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
揭秘口中6种异常味道
揭秘口中6种异常味道揭秘口中味道的6种异常本文揭秘口中味道的异常,人能够感知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其中甘就是甜,辛是刺激胃的,那就是辣的。
还有一种口中味道异常,就是平时大家经常讲嘴里没有味儿,吃啥都不香,这个中医叫什么叫口淡。
吃五谷杂粮,你得知道啥味儿的呀,吃青菜,水果儿,你得知道啥味儿的呀,吃海鲜啥味道的呀,如何能够感知得到,这里边儿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脾,所以“口者脾之窍”,也能知五谷之味。
口中味道感知的异常,可能是寒证可能是热证;可能是虚证也可能是实证。
1. 口淡1.1外感病引起:先说说口淡无味,嘴里没味儿吃啥都不香,这外感病引起的占了一部分,感冒了,发烧了,头疼脑热,就胃口吃东西,再好的食物吃到嘴里也没味儿。
所以这种口淡无味是外感病引起的,以祛邪为主,驱邪外出,但是别忘了扶正。
1.2肝炎引起:还有得肝炎的人吃都没有味儿,肝炎是咋来?病毒啊,还是外感对不对?1.3性肠胃炎引起:外感病的常见情况非常多,不仅仅是刚才我说的感冒和肝炎,包括我们坏肚子,急性肠胃炎拉稀,得这些疾病嘴里肯定没味儿。
1.4脾胃虚弱引起:那嘴里没有味儿,吃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脾胃虚弱,有的人从小吃东西吃,伤了脾胃了,父母追着给孩子喂饭,就吃吃就吃脾吃坏了,长大以后,特别瘦弱,脾胃特别差,1.5生了一场重病大病引起生了一场重病大病,在恢复期或者恢复有很长时间,嘴里没味,吃东西,这个时候也简单,应该用一些健胃消食,调和脾胃的药,比方说可以用一些焦三仙、鸡内金,用一些消导的药如保和丸。
2.口酸嘴里边酸,嘴里经常感觉到酸,泛酸咋回事呢?这个一个是肝热则口酸;还有一个肝胆之气往上反导致的问题,往往用小柴胡汤效果就挺好或者用小柴胡颗粒,今天很容易买到。
因为生气发脾气,郁闷导致了肝热肝火或者长期的情绪不佳,郁闷压抑导致的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嘴里泛酸或者吃饭的时候生气发脾气了或者发脾气的时候吃饭了导致啊脾胃受伤了,胃胀,胃疼,胃堵的反酸。
食欲下降诊断详述
食欲下降诊断详述*导读:食欲下降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食欲下降发生的缓急、持续时间以及进展情况,有无其他伴随表现如发热、恶心、呕吐、咽下困难等,有无腹泻、便秘、腹痛,有无服用药物史以及饮酒史,有无结核、胃炎、肝炎、肾脏病、糖尿病史,有无精神创伤史及明确的诱因,体重有无改变。
注意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
皮肤有无黄染、脱水、水肿、色素沉着,有无心脏增大,有无肝淤血,肝颈静脉回流征是否阳性;有无肝硬化、脾肿大及腹水征,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肿块。
主要与进食障碍鉴别。
进食障碍在儿童期是一类颇受家长及医师重视的问题。
据对528例独生子女的调查,因心理卫生方面问题导致进食障碍发生率高达78.64%,其原因主要是喂养方法不当、过分溺爱、依赖过度、孩子执拗任性、凭兴趣进食、缺乏温暖等。
一、偏食偏食是指小孩只喜欢吃某些食物,而不吃另一些食物。
小儿偏食与家长和周围人的饮食习惯,以及大人日常对食物的评论在小孩心理上留下的好恶印象有关。
如有的家长自己就有严重的偏食习惯,甚至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
还有些家长只重视给孩子补充蛋白质,而忽略了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造成小孩偏食的另一原因是家长不懂儿童营养的基本知识,为孩子准备的膳食很单调,单调的食物多次重复,对儿童的神经系统造成不良的刺激,即便是小孩爱吃的食物,吃得过多,也会产生厌恶感,从而造成偏食。
二、厌食厌食是食欲抑制的严重形式。
小儿厌食的发生与内外环境的影响有关。
如正在进食时,发生一些不快的事或听到不愉快的声音,可引起食欲抑制,甚至厌食。
最突出的是,在儿童和少年中存在一种严重的以厌食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在临床上称为神经性厌食。
这是一类故意节食使体重明显减轻的进食障碍。
这种毛病最常发生于青少年女性。
起初,患者担心自己身体发胖,有的人身体已明显消瘦时还以为自己太胖,因而主动控制自己的食量,或采取过度运动、引起呕吐、腹泻等方式以减轻体重。
严重时可使体重减轻25%以上,最终引起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
口香诊断详述
口香诊断详述*导读:口香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口香,指口中自觉有一股香味,如水果香味,多见于糖尿病(消渴症)的重症。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
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
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
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
口香的鉴别诊断:(一)口苦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
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的代谢有关。
口苦还可见于癌症。
美国医学家德维斯医生还发现,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食物的味觉,而对食物发苦的感觉与日俱增,这与病人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内成分改变有关。
中医认为,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黄等症,多为胆热上蒸所致。
(二)口甜口甜,指口中自觉有甜味,又称“口甘”。
此时即使饮白开水亦觉甜,或甜而带酸。
口甜常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糖尿病患者,前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加而感觉口甜,后者则由于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觉得口中发甜。
中医认为,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阴两虑口甜,前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后者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津受灼所致,表现为口甜口干而饮水不多、气短体倦、不思饮食、皖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
(三)口咸口咸,是自觉口中有咸味,犹如口中含盐粒一般,多见于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或口腔溃疡。
口腔内7种味觉,对应不同疾病
口腔内7种味觉,对应不同疾病我们都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入口之后,我们的味蕾会感觉到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许多人把这味道比作人生,颇有哲学的意味。
而今天小编想说说,我们口中的味道和疾病的关系。
中医认为,口腔味觉的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心脾的功能。
如果心气不和,脾气不足,运化失常,就会出现口味异常。
因此,口腔异味经常是某些疾病的信号。
应该引起注意。
口甜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含量过多,舌部味蕾受刺激而产生甜感。
一般认为,此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口苦口腔出现苦味,多数肝胆热症和肠胃热症。
此症多由胆气蒸腾所致,多见于各种炎症急性发作期。
口苦与胆汁排泄失常有关。
有些癌症患者由于舌微循环障碍,舌尖感受甜味的味蕾萎缩,加上唾液成分的改变,所以常有口苦之感。
口咸主要是肾阴不足、虚火上浮的一种表现。
症状多见腰膝疲软、午后潮热、舌红少苔。
多见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患者,有时也可以出现在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者身上。
口酸多是肝胆之热乘脾所致。
口酸反映了脾胃气弱,多见于胃炎和消化道溃疡。
有些胃肠道异常病人的胃酸分泌过多,也往往有口酸的感觉。
口淡口淡感到淡而无味,多见于脾胃虚寒或病后脾虚运化无力者;此外,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长期发热的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质及热量不足都可导致舌部味蕾敏感度下降产生口淡的感觉。
有了这个症状的人常常是食欲不振,进食无味。
口辣肝火偏旺、肾虚痰热者口腔多感觉辣味。
多是肺热或胃火上炎所导致。
在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者中也能出现。
口香多见于糖尿病重症患者。
患者口腔中常常感觉有一股果味萦绕,此时应该去医院及时检查,对症治疗,切莫大意。
112.口淡
112.口淡112.口淡口淡是指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发淡而无法尝出饮食滋味而言,又称口淡无味。
一般皆伴有纳谷不香,食欲不振等症状。
前人又称本症为“口不知味”。
常见证候脾胃气虚口淡:口淡,食不知味,不欲饮食,神疲短气乏力,脘痞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
湿困脾胃口淡:口淡粘腻,饮食无味,纳呆,胸脘痞闷,恶心欲吐,便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气阴两虚口淡:口不知味,咽干口燥,纳谷不馨,精神倦怠,气短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无脾胃气虚口淡与湿困脾胃口淡:前者由饮食失节、大吐大泻、久病失养等原因,致使脾胃之气虚惫,运化转输失职,故不欲饮食,口淡无味;后者或因外湿入侵脾胃,或因饮食所伤,脾运不健,湿浊内生,湿阻中焦,故口淡粘腻,纳谷不知滋味。
前者为脾虚不运,后者为湿阻不运。
鉴别时,前者除口淡外,尚有神疲短气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脾虚症状;后者兼有口中粘腻、恶心胸闷,苔腻脉濡等湿阻脾胃症状,两证不难区分。
脾胃虚弱者,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焦谷、麦芽等;香砂六君子汤(柯琴方,录自((古今名医方论》卷1) 人参一钱(3g) 白术二钱(6g) 茯苓二钱(6g) 甘草七分(2g) 陈皮八分(2.5g) 半夏一钱(3g) 砂仁八分(2。
5g) 木香七分(2g) 上加生姜二钱(6g),水煎服。
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
主治:脾胃气虚,湿阻气滞证。
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本方由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而成,故名“香砂六君子汤”。
木香与砂仁皆辛温芳香,归脾胃之经,其中砂仁长于行气化湿,木香长于行气止痛,二药配人六君子汤中,则行气止痛,燥湿健脾之功益著,适宜于脾胃气虚,湿阻气滞,脘腹胀痛之证。
‘六君子汤与本方之组成虽均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二方益气健脾,燥湿和胃之功相类似,然彼因重用半夏、白术,故侧重于燥湿化痰,脾肺兼治;本方则重用白术、茯苓,而侧重于健脾化湿,专于治脾。
内科学_各论_症状:口淡无味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口淡无味>>>
病因:
P> 口淡多见于炎症的初起或消退期, 尤以消化系统炎症常见。还可见于大手术 后的恢复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因 这些疾病使味蕾敏感性下降,故表现为口 淡。中医学认为口淡是由脾胃气虚所致, 伴食欲减退,乏力。
内科学症状部分:口淡无味>>>
诊断:
(1)口苦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见于急性炎
(3)口酸 口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时时泛酸。多 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所致,见于胃炎,胃及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认为口酸多为肝胃不 和或肝胃蕴热所致。 (4)口甜 口甜是指口中自觉有甜味。口甜常见 于糖尿病患者和消
内科学症状部分:口淡无味>>>
诊断:
化系统功能紊乱者。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口 甜是因为患者血中含糖量增高,唾液中糖 分增高所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时可引起 各种消化酶分泌异常,当唾液中淀粉酶含 量增高时即会出现口甜。中医学认为口甜 多为脾胃湿热熏蒸和脾胃气科学症状部分:口淡无味>>>
身体部位: 口。
内科学症状部分:口淡无味>>>
科室: 中医科 消化内科。
内科学症状部分:口淡无味>>>
简介:
味觉异常是指有人在进食时,口中有异味 感,或不进食口中也觉有异常味道。这常 常提示了可能得了某种疾病。在中医中, 因脾开窍于口、胃、心、肾等,脏腑之气 亦循经上至于口,故口中气味异常,则是 上述脏腑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 口淡是指口中味觉减退,淡而无味,或无 法品尝食物的滋味。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口 淡。
谢谢!
内科学症状部分:口淡无味>>>
检查项目: 白细胞分、血常规、纤维胃镜、胃钡餐造、 十二指肠。
口淡
口淡之人常因脾胃虚弱及湿阻中焦引起,因此在平素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之品以防损伤脾胃,助湿。
谢谢观看
口淡
病症名
01 概念
03 中医应用
目录
02 解读
病症名。指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淡而无味,常伴有不思饮食。
概念
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淡而无味,常伴有口内淡而无味,常伴有不思饮食。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口淡无味。 一般皆有纳谷不香,食欲不振等症状。前人又称本症为“口不知味”。
中医应用
二、分型论治
一、病因病机
三、调护
1、脾胃虚弱 饮食失节、大吐大泻、久病失养等原因,致使脾胃之气虚惫,运化转输失职,不欲饮食,口淡无味。 2、湿阻中焦 外湿入侵脾胃,或因饮食所伤,脾运不健,湿浊内生,湿阻中焦,故口淡黏腻无味。
1、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口淡,食不知味,不欲饮食,神疲短气乏力,脘痞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藿香、蔻仁、谷麦芽等。 2、湿阻中焦 临床表现:口淡粘腻,饮食无味,纳呆,胸脘痞闷,恶心呕吐,便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治法:芳香辟浊,化湿醒脾。 方药: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
中医教你闻异味辨疾病
中医教你闻异味辨疾病口味异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的味觉异常,如口酸、口苦、口咸等等,这往往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之一。
若脏腑发生病变,在出现全身症状的同时,也往往会出现口内味觉异常。
因此,患者口味异常可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依据之一。
当然,在诊治口味异常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口苦:临床观察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在现代医学中则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
这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甜味阈升高、苦味阈降低,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二、口淡: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外科大手术后病人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舌淡而无味。
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现,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现,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其意义与口苦显然不同。
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常有口淡,辨证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虽属实证,但要注意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
经临床测定,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阈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
三、口甜: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
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
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四、口涩: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可出现口涩。
肝胆郁热伤阴或脾土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
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或通宵不眠之后,唾液腺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
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
五、口酸: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常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多有关。
有人测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正常人增高,PH偏于酸性反应。
六、口咸: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复习资料中医诊断学(第七章)
口味异常辨治“口者,脾之窍也,能知五谷之味。
又诸经皆会于口,病则口中之味随各经而异。
”口内症状,一般实证多于虚证,热证多于寒证。
又因口内津液,通于五脏,故脏气偏胜,便有不同味觉反应于口,口中味觉异常,常常是辨证的依据和参考。
近代名医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中对口证叙述甚详,可供临证参考应用,学习归纳如下。
口苦——胆热、心热、肝热证常见口苦。
《内经》称为“胆瘅”。
如说:“此人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为之苦。
”又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宜龙胆泻肝汤,方书曰:“心热则口苦,或生疮”,宜凉膈散、泻心汤。
总之,口苦一内热多见,偏于肝胆二经。
一般不作为主证治疗,热泻则口苦自除。
现今临床胆汁反流相关性疾病中多伴见口苦一症。
口甘——口内常觉味甜,饮白开水也甜,系脾经湿热,《内经》称之为“脾瘅”,并谓“治之以兰”。
兰草即佩兰,取其芳香清化。
前人认为:“盖瘅者,热也,宜泻黄散、三黄汤”治之。
故经常口甘味甜,以清热化湿为主,从脾论治。
口酸——口中常有酸味,并非泛酸口苦所致。
方书云:“肝热则口酸,肝乘脾亦口酸,宜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甚者当归龙荟丸。
”口咸——秦伯未曰:“肾热则口咸,宜滋肾丸”,口中终有咸味,饮白水也咸,常属肾中虚火,当滋阴清热,引火归原。
现多选用六味地黄丸,或酌加知母、黄柏、肉桂等品。
口辣——口中有辛辣味,或舌上有麻辣感,皆属肺热。
古人云:“肺热则口辛,宜甘桔汤、泻白散。
甚而喉腥者,宜加减泻白散。
”故以桑白皮、桔梗、地骨皮、黄芩、麦冬、五味子、知母、甘草等清泄肺热。
口淡——口淡无味,纳谷不馨。
外感引起的,以祛邪为主;内伤多有脾胃虚弱或病后运化不健的,以调运中焦、健脾和胃为治。
一般不作为主症,若胃虚夹有湿浊,恶心泛泛,可于主方中加入芳香和中之品。
呕血中医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做包括肛查在内的全面体格检查,吐泻物性状的观察或化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遵循诊断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原则,迅速做出判断。
吃东西没味道不是病毒造成!5种原因可能大脑、肝肾出问题
吃东西没味道不是病毒造成!5种原因可能大脑、肝肾出问题「吃东西没味道」、「感觉很清淡」,味觉障碍作为新冠病毒的感染症状之一,在各国引起讨论。
不过日本专家表示,除了病毒外,还有其他因素有可能造成味觉障碍。
发生味觉障碍的原因兵库医科大学任智美讲师解释,人之所以会有味觉,是透过舌头的味觉细胞所感知,再通过神经传递给脑部,因此能感受到食物的滋味。
若是在上述步骤中发生了异常,比方说因为颜面神经麻痹而导致神经受到影响,或是因为脑梗塞使脑部出现异常,就有可能会产生味觉障碍。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指出,除了味觉衰退,感受不到咸味等特定的味道之外,不管什么都觉得很难吃、明明没吃食物嘴中却有味道、吃不出来是什么味道等都是味觉障碍的一种。
此外,味觉障碍大多是慢慢地降低对味道的感觉,因此也有自己难以发觉的情况,有出现症状时间拖得越久越难治疗的倾向。
味觉障碍可能代表的疾病征兆若出现味觉障碍,时间拖得越久越难以治疗。
特别是对高龄者来说,由于五感的敏锐度都会降低,较难有所自觉,因此家人要多留意高龄者的变化,越早察觉,赶紧接受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也不要忽视还有隐藏着其他疾患的可能性,会引起味觉障碍的疾病如下:舌炎、口干症、贫血等舌头表面发炎与贫血均会对舌头表面造成影响,因此影响味蕾感受;此外,唾液分泌减少,将使得食物味道不易融出,也会让舌头较难感受到味道。
肝、肾出了问题若肾脏机能不佳,也会因为锌从尿液中大量排出,因此影响到味觉。
脑中风、脑出血、颜面神经麻痹、听觉神经瘤、糖尿病可能因神经障碍影响了味觉传达。
消化器官疾病失智症(认知症)任智美建议,若高龄者表示「不好吃」、比平常还要用更多的调味料时,就要怀疑是味觉障碍。
若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前往医院门诊接受检查。
若放着不管,有可能会因为食欲不彰而使得营养不足,或因为过度摄取盐分与糖分而产生高血压、糖尿病等生活习惯病。
预防味觉障碍发生的办法若要提到如何预防味觉障碍才好,便不可不考虑锌。
造成味觉障碍最大的原因就是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淡无味诊断详述
*导读:口淡无味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指口中味觉减退,淡而无味,或无法品尝食物的滋味。
口淡无味的鉴别诊断:
(1)口苦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
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代谢有关。
口苦还可见于癌症。
中医认为口苦者多属热症,常见于胃热炽盛及心火上炎症,尤多见于肝胆火旺,胆气上逆的病症。
(2)口咸
口咸是指自觉口中有咸味。
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咽炎和神经官能症等。
在中医中,口咸展寒、肾病较多见。
同时伴有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等症。
(3)口酸
口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时时泛酸。
多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所致,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认为口酸多为肝胃不和或肝胃蕴热所致。
(4)口甜
口甜是指口中自觉有甜味。
口甜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者。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口甜是因为患者血中含糖量增高,
唾液中糖分增高所致。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时可引起各种消化酶分泌异常,当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高时即会出现口甜。
中医学认为口甜多为脾胃湿热熏蒸和脾胃气阴两虚所致。
(5)口辣
口辣,是口中自觉有辛辣感或舌体麻辣感。
辣味是咸味、热觉、痛觉的综合感觉。
常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低热者、观察患者舌体可见舌质红而表面无舌苔,由于舌体表面无舌苔覆盖保护,故病人对咸味和痛觉、温度觉敏感,自觉口辣。
中医认为口辣多为肺胃热盛、阴虚火旺所致。
临床上引起感觉器官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也可以是局部病变,甚至是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所以当感觉器官功能异常时尤宜慎重。
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感觉器官功能异常时,至医院检查是很必要的。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口淡无味的诊断,口淡无味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口淡无味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