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一、诊断标准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作出诊断。

(一)临床诊断病例1.流行病学史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符合上述临床表现。

极少数病例皮疹不典型,部分病例仅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等,诊断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

(二)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V-A16、EV-A71等)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V-A16、EV-A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血清相关病毒IgM抗体阳性。

4.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二、鉴别诊断(一)其他儿童出疹性疾病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与儿童出疹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沙土皮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风疹以及川崎病等鉴别;CV-A6或CV-A10所致大疱性皮疹需与水痘鉴别;口周出现皮疹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

可依据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二)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临床表现与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病例表现相似。

对皮疹不典型者,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并尽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EV-A71的病毒学检查,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三)脊髓灰质炎重症病例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四)肺炎重症病例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肺炎鉴别。

肺炎患儿一般无皮疹,胸片可见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病情加重或减轻呈逐渐演变的过程。

三、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识别第2期和第3期,阻止发展为第4期。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文章目录*一、手足口病诊断标准*二、手足口病吃什么食物*三、手足口病日常注意事项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5、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7、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医|学教育网整理;或恢复期血清中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8、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手足口病吃什么食物1、病初。

嘴疼、畏食。

饮食要点:主要以一些水质食物为宜,如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人体营养需要。

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温和,味道要适宜。

用吸管吸食,可以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从而减少疼痛。

2、烧退。

嘴疼减轻。

饮食主要以泥糊状食物为宜。

如:牛奶香蕉糊。

牛奶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而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和维生素,帮助润肠通便。

3、恢复期。

饮食要少食多餐,营养要高。

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

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

不能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

手足口病日常注意事项1、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

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

手足口病危重型早期识别

手足口病危重型早期识别

神经源性肺水肿. 胸片
辅助检查
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 少数见Q-T延长, ST-T改变。
脑电图 弥漫性慢波, 少数可见棘慢波。
胸片 双肺纹增多、 网格/斑片状阴影、 部分单侧为著。
头颅MRI 脑干、 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危重型 先兆
高热 持续不退; 精神差、呕吐、无力、肌阵挛、抽搐; 呼吸或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低血压; WBC明显增高 高血糖

脑干脑炎→频繁抽搐 昏迷
↓ 中枢性ɑ-肾上腺素N兴奋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循环衰竭→休克
↓ 短时内大量血涌入肺循环
↓ 神经源性肺水肿 呼吸浅促/困难
↓ 肺出血
EV71感染 分期
2011年将EV71感染分为5期: 1.手足口出疹期;
2.神经系统受累期--重型; 3.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危重型; 4.心肺功能衰竭期--危重型;
心率、呼吸增快; 发绀、出冷汗、皮肤发花; 高血压、高血糖;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皮肤发花
心肺功能衰竭期
发病机制:
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心动过速/过缓; 呼吸急促、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进行性低血压或休克. 频繁抽搐、昏迷、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重症 诊断标准
重型
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 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无力/急性弛缓性麻痹、眼球运动障碍;惊厥; 脑膜刺激征可见,腱反射减弱/消失。
危重型 诊断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5.恢复期。

手足口病诊疗常规

手足口病诊疗常规

五、鉴别诊断
(五)暴发性心肌炎 以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需与 暴发性心肌炎鉴别。暴发性心肌炎无皮疹,有严重心 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发作表现;心肌酶 谱多有明显升高;胸片或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扩大,心 功能异常恢复较慢。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进行鉴别。
六、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重症治疗原则
吸氧、心电监护,适当应用抗病毒药物,控制 颅内高压,静脉免疫球蛋白,酌情应用糖皮质激 素,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严密观 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及早发现危重症征象。
早期机械通气的相关指征
高热,面部潮红、多汗,肢体抖动、易惊、昏迷, 血压进行性升高,心率改变(快或慢),呼吸节律的 改变,四肢末梢皮温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皮肤花斑、紫绀。出现肺水肿才上机,则12小时死 亡率>90%。机械通气关口前移是目前降低手足口病 死亡率的唯一可行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八、治疗(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 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3.病因治疗:可适当选用利巴韦林等 。
八、治疗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 颅压治疗,每次0.5-1.0g/kg,每4-8小时一次,2030分钟快速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 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噻米。
四、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 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 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 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

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通知卫发明电〔2010〕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我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结合我国手足口病诊疗实际经验,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相关资料,研究制定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现印发给你们,以指导医疗机构科学、有效地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卫办医政发〔2008〕197号)同时废止。

卫生部办公厅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

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手足口病临床路径 2016官方版

手足口病临床路径 2016官方版

手足口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手足口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ICD:B08-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13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卫发明电〔2010〕)。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急性起病,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三)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13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及《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卫发明电〔2010〕)。

1.隔离: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隔离。

2.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3.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4.重症病例的治疗:(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控制颅内高压,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4)呼吸、循环衰竭前期转ICU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8.401手足口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2)血生化、心肌酶学、活化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3)手足口病RNA检测;(4)肝胆B超、胸片、心电图。

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治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2.1临床诊断病例(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2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二)证候诊断1.湿热郁阻证: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咽痛、流涎,倦怠,纳差,乏力、或大便秘结。

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可观察指纹。

2.湿热郁蒸证: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肺脾湿热证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生甘草、白茅根。

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2.普通病例:湿热郁蒸证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推荐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薢、水牛角。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中药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三)局部疗法:口咽部疱疹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1日2─3次。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中医症状/体征疗效痊愈: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时下降二个等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时下降一个等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时无改变或恶化者。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发热急性传染病,其型别甚多,但主要以柯萨奇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该病虽可在多年龄组引起感染,但常在婴幼儿中造成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以出疹、发热为特征,斑丘疹常发生于口腔黏膜及手、足远端部位。

本病如无合并症,一般预后良好。

2、诊断原则手足口病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确诊时须有血清及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3、诊断依据3.1.1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患者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史。

3.1.2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

3.1.3 手、足、口皮肤、粘膜出现典型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并伴有卡他性症状。

3.2临床表现3.2.1 典型病例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数在38℃左右,持续2—3天,少数病人3—4天以上。

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几乎都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

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

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患儿有流涎拒食。

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

手足远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一般无疼痛和痒感,愈后不留痕迹。

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

3.2.2不典型、散发型病例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检查。

3.2.3合并症有的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肺水肿等,但以无菌性脑炎、心肌炎等最为常见。

3.3实验室检查3.3.1 血液检查的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

3.3.2 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最新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最新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 6.46/10万~51.00/10万之间。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

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

手足口病的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

手足口病的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

手足口病的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与国际标准综合步骤,制定了对手足口病的定义、监测、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对手足口病的相关要求。

一、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要求,手足口病定义为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特点是口腔、手掌和脚底出现疱疹或溃疡性损伤。

病症多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咽痛、口腔溃疡、皮疹等。

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是否为手足口病。

二、监测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要求各国建立手足口病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内容包括疫情报告、病例登记和实验室诊断等。

各国应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手足口病的发生情况。

此外,对于疑似病例,要进行详细的病例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确保准确判断病例是否为手足口病。

三、预防与控制为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暴发,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

首先,加强公众宣传,提高大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其次,建立健全的卫生监督制度,特别是在学校和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加强卫生管理和环境消毒措施。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还鼓励研发有效的疫苗,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治疗与护理在手足口病的治疗方面,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要求医务人员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针对儿童患者,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疼痛和发热症状,可以使用退烧药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总结起来,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标准对手足口病的要求主要包括定义、监测、预防与控制以及治疗与护理等方面。

各国应根据这些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手足口病管理体系,以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018版)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018版)
➢通过0A传公卫科陈俊素
手足口采样
• (二)病原学标本 • 咽拭子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如下: • (1)使用的棉拭子和试管等应灭菌。 • (2)用无菌棉拭子适度用力在咽喉部擦拭,获得上
皮细胞。
• (3)把拭子放入有外螺旋盖并装有2ml病毒运输液
的冻存管中,注意多出部分可折断。
咽拭子采集
请注意采样完后把多出部分折断后放入病毒采样螺旋中, 并盖严管盖,立即放入冰箱急冻室。
•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粪-口途径、呼吸道飞
沫传播
• 易感性: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
儿童为主
• 流行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流行高
峰的地区差异性
临床表现
• 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 病程:7-10天 • 儿童常见传染病
•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
• 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需手足口病相关病原学和
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
第1期(出疹期)
•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
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 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 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
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 结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 时可见瘀点、瘀斑。某些型别肠道病毒如CV-A6和CVA10所致皮损严重,皮疹可表现为大疱样改变,伴疼 痛及痒感,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
聚集及暴发疫情监测-2
• 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
➢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
口病病例;
➢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医学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医学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五)物理学检查
(一)胸X线检查。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 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二)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 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三)脑电图。 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 慢波。
(六)诊断标准1
(一)临床诊断病例 1、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 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 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 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 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 染源 ,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途径;呼吸道; 直接接触口鼻分泌物和疱疹液。 三、易感人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 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 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 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 病毒有免疫力,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四、流行季节: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 发病高峰。
(六)诊断标准4
(三)聚集性病例 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 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 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 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 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 足口病病例。
(七)临床分类1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 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 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 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 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 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风疹又称“风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风疹病毒引起,传染性 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一 次得病,可终身免疫。潜伏期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 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 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 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 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 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 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
•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 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 见。 • 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 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 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 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
2.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 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
• 年龄 • 新生儿 • <1岁 • 1-3岁 • 4-7 岁 • 8-14岁 呼吸 40-45 30-40 25-30 20-25 18-20 脉搏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呼吸:脉搏 1:3 1:3-1:4 1:3-1:4 1:4 1:4
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 此病流行的报道。 •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 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 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 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 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

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缓和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常出现爆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 A, CVA〕的2、4、5、7、9、10、16 型等,B组〔Coxasckievirus B, CVB)的1、2、3、4、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等。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9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9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9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但也可感染成人。

自从1960年首次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报道以来,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人口流动和旅游业的发展,手足口病的爆发也日趋普遍。

因此,本文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9,将介绍该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以及预防控制策略。

一、流行病学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Coxsackievirus A16)和肠道病毒16型(Enterovirus 71)。

该疾病主要在夏秋季发生,尤其在亚热带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流行。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经飞沫、直接接触和粪口途径。

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感染群体,特别是五岁以下儿童。

成年人也可能感染,但症状通常较轻。

二、临床表现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

发热通常在感染后1-2天开始,持续3-5天。

口腔溃疡主要位于舌头、口腔后部和软腭,可能导致食欲减退和进食困难。

皮疹通常在口腔溃疡出现后1-2天内出现,主要分布在手掌、脚底和臀部。

皮疹可能呈现红斑、丘疹或水疱的形式,也可伴有疼痛或瘙痒感。

在一些儿童中,手足口病可能引起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并导致严重并发症。

三、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手足口病。

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对于初步诊断是关键的。

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和检测、血液学检查和核酸检测。

病毒分离和检测可以通过咽拭子、口腔溃疡或粪便样本进行。

血液学检查可帮助评估炎症指标和免疫功能。

核酸检测是诊断手足口病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PCR 检测病毒的核酸。

四、治疗原则手足口病通常属于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

治疗的原则主要是缓解症状、预防继发感染和减轻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发热,可以使用退热药进行控制。

对于口腔溃疡和疼痛,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剂和含氯己定的漱口液来缓解症状。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脱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
一、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

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
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
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
肿等。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
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
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
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
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三、留院或住院指征
(一)留院指征。

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留观。

乡镇卫生院如发现符合留观指征患者,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
内;
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3.发热、精神差。

(二)住院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住院,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
构。

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

四、小儿危重患者的早期发现
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
病例,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必要的辅助检
查,有针对性的做好救治工作。

(一)年龄小于3岁;
(二)持续高热不退;
(三)末梢循环不良;
(四)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五)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八)高血压或低血压。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疤疹而传播。

【消毒】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
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50℃立即灭活。

75%酒精、5%来苏儿不能将其灭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