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五年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室五年发展规划
重症医学科2013-2017学科建设规划
我院ICU于1996年正式成立,2008年分配3名大学毕业生,2009年从其他科室调入2名医师。
现仍处于全开放式模式,ICU在这种模式中仅发挥了看护作用。
重症医学科是危重病医学专科的临床基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加强学科建设,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如下:
1 建设目标
尽快制定ICU的规范,使ICU的建设和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
有计划地培养一支专业ICU队伍。
包括制定相应的医师、护士培训目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等,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协调好ICU 与其他专科的关系,明确ICU的治疗对象,并在临床治疗上给予具体界定。
通过对医院资源的整合及共享,全面培养初中级人员重症救治水平。
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使科室人才梯队和技术后备力量更趋合理。
将我科建设成以“危重病救治和多脏器支持替代治疗”为特色的一流学科。
争取危重病救治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成为烟台市西部危重病救治中心。
2、具体任务
①按照《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在重症医学科建设布局,设备采购上积极向上级医院学习,取长补短,将我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成现代化科室。
科室力争开放床位28张,争取床位:医师:护士比例为1:1:3。
根据床位需求,增加医护人员、设备数量。
②重点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加强初级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展床边带教,专业轮转,严格执行危重病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③建立资源整合信息平台,综合调配人员及设备。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最大效益。
成立危重病抢救治疗小组,建立相关制度,制订疑难病例及危重病联合讨论制度,负责全院危重病的会诊及救治,推动医院危重病医学的发展。
④积极参加省市重症学会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
⑤继续开展现有的特色技术,为进一步提高重要脏器的监测与支持水平,巩固专科优势,每年开展一项新技术,通过高新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搭建高水平的救治平台,将科室建设成以危重病救治和多脏器支持替代为特色的一流学科,体现综合医院的救治水平。
⑥积极引进人才,使我科人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梯队更为合理。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每月至少2次科室内业务讲座。
多争取外出学习机会,计划每年派送1至2名医护人员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
不定期聘请其他相关兄弟科室人员或外院专家来我科授课。
举行科室内操作技术竞赛、理论考核竞赛等,提高医护人员工作及学习积极性。
1、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抓住三级医院评
审的契机,改变现ICU的管理模式为半开放模式,提高全科人员的积极能动性,建立较为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2、按照统一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相关配
套措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最大效益,推动学科均衡健康发展。
3、每月举行2次业务学习,综述本专业最新进展,或针对临床工
作中遇到的疑难危重病进行病例讨论学习或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讲课。
4、定期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培训。
5、在不耽误正常工作情况下,积极参加省市重症学会举办的各种
学术会议或培训,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并实际应用于临床。
6、继续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技术,经皮穿刺微创气管切开技术的临
床应用。
7、为使危重病人能够及时到相关科室做必要的检查,购进一台转
运呼吸机。
8、积极协助相关科室危重病人的救治,提高科室人员的综合业务
水平。
9、不断收集资料,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1、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虚心向相关科室学习,巩固ICU的半
开放模式,不断提高科室的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
2、轮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培训,并作相关内容的汇报。
3、强化上年度业务学习及法律法规、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制度。
不
定期进行考核考试并登记在册。
4、引进2名硕士研究生,培养2-3名本科生,进一步加强梯队建
设,为实施ICU封闭做准备
5、严格执行危重病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历书写与管
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
实行疑难病例及危重病联合讨论制度。
6、选派一名医疗业务骨干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
2-3名护士到上
级医院学习。
7、开展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技术,加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有创动静脉压的实时监测。
8、开展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技术。
9、强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所致血行性感染、留置导尿管
所致泌尿系感染的预防监控。
10、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并购进一台咳痰机的基础上,加强呼吸系统病人的救治,并形成特色。
11、加强科研,发表数篇论文。
重症医学科2015年学科建设规划
1、强化ICU的半开放模式,积极准备向封闭模式转型。
2、每月举办两次业务学习,综述本专业最新进展,或针对临床工
作中遇到的疑难危重病进行病例讨论学习或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讲课。
3、选派中级职称医疗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学习,护理人员到上级医
院进修。
4、购进一台PiCCO监测模块,开展PiCCO监测技术。
选派1-2名
医师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PiCCO监测技术。
5、成为医院高年资住院医师的危重病抢救技术训练的培训平台。
医院住院医轮转后期阶段要在重症医学科内进行至少一个月的培训,并给予考核,为晋级的必备条件。
6、制定科研课题,争取通过成果鉴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论
文。
重症医学科2016年学科建设规划
1、通过多脏器功能支持及监测手段的完善,争取将危重病的救治
成功率进一步提高,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将我科建设成以危重病救治和多脏器功能支持替代治疗为特色的一流学科。
2、增加血浆置换肝替代技术的使用数量及熟练程度。
3、每月举行2次业务学习,综述本专业最新进展,或针对临床工
作中遇到的疑难危重病进行病例讨论学习或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讲课。
4、强化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培训。
5、选派优秀的医务人员到先进医院进修学习,带动我院重症医学
科的发展,扩大我科在市内、省内的影响力。
6、购进床边彩超,随时无创监测患者容量及循环功能。
7、根据临床相关科室发展情况,积极申购ECMO设备并开展课题
研究。
8、引进或培养高学历人才1-2名,鼓励高级职称人员不断提高理
论和实际临床水平。
重症医学科2017年学科建设规划。
1、完成ICU的全封闭管理模式,使我院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跃上新
的台阶。
2、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项目,成熟开展各项业务,搭建高水平危
重病救治平台,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
3、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善。
4、每月举行2次业务学习,综述本专业最新进展,或针对临床工
作中遇到的疑难危重病进行病例讨论学习或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讲课。
5、选派中级职称医疗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学习,护理人员到上级医
院进修。
6、强化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培训。
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1 ICU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护理部及各职能科室的关怀和帮助下,经ICU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成工作指标情况。
全年共抢救病人895人次,比去年同期多67人次。
二严格落实核心制度,狠抓护理安全
严格落实交接班及查对制度,把护理安全作为重点来抓,对工作中潜在的每一个危险环节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制订了应急预案,带领大家认真学习并组织演练。
随时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完善各班职责及质量标准,全面细化了各项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班班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随时整改,使护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我院的ICU是全院的ICU,全院危重病人在这里集中抢救治疗,收住的病人病情重且变化快。
护士每天的工作就是与死神作斗争、分分秒秒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
监护躁动病人,还要防脱管、防坠床,再加上各种仪器报警声,精神高度紧张,还有病人繁琐的生活护理如翻身、叩背、吸痰、大小便处理、擦身、洗头、口腔护理等,一天下来经常是心身疲惫。
工作没有规律性,遇上抢救病人,还要加班加点。
越是到节假日病人越多,因为医生和家属都认为病人放在ICU他们更放心一些,
我们的护士经常要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照顾病人。
越是夜班、交接班时间越来病人,所以经常下不了班,同志们从无怨言,遇上加班随叫随到,从不推辞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加强全科护理人员的培训,重视业务学习,尤其是近两年进科的护士,随时抽查学习笔记,每月组织讲课和业务考核,使每人每一项抢救技术逐步过关,以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加强科室梯队建设,排班采取老中青结合,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业务骨干作用及年轻同志的体力优势。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个别年轻护士业务还不够精,还有待于继续提高。
2专职医师还没有完全到位,未全面开展工作。
八下年工作计划。
1、专职医师能尽快全面开展工作。
2 、加快护理人才培养:除科室加强业务培训外,争取安排2-3名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大医院的工作方法和先进的技术,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重症医学科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在院班子的领导下,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围绕医院为中心,在医院“创三甲”工作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群策群力,求真务实,踏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1、认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反复学习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
制度,并落实到实处。
2、树立优质服务理念。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三好一满意的
标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增加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水平。
3、医疗服务工作中做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服务理念,
对患者关心、热心、善心、耐心,处处用心做事,处处体现坦
诚。
ICU的护理工作繁重而且繁琐,我们的护士不怕脏累,真
正做到了优质护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4、杜绝一切医疗差错级及事故,强化了病人转运过程医生全
程护送及呼吸机调节。
5、坚决杜绝科室人员向病人索要、收受红包、回扣和吃请等
一切不良行为。
6、积极调整医疗结构,争取有效措施,想办法降低医疗费用。
积极协调各科室加快病床周转,尽量减少病人住院天数。
7、积极为全院各科室化疗病人或浅静脉穿刺困难病人建立
picc通路或中心静脉通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8、对每位医生进行了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
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动脉置管技术培训,急危重病人一入ICU,马上就能建立各种生命支持技术,为病人救治赢得了时间。
9、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我科主要开展了经皮穿刺气管
切开术,机械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营养全合一方
式输注,气管导管囊上吸引冲洗预防V AP发生等技术,提高
了我院的急危重病人救治水平。
10、协助神经外科成功救治一例MODS患者,提高了医院声誉,
多次为困难脱机病人成功撤离呼吸机,体现了我科医护人员
扎实的基本功。
11、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科室人员利用专家
会诊,参加市内及国内听课,医院业务培训,相关临床科室
查房等方式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科内
定期不定人开展业务讲座,督促全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院各级领导和临床科室的大力协助,在此,我科医护人员表示极大感谢,相信我科以创三甲为契机,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2013年工作计划
1 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抓住三级医院评审的契机,改变现ICU的管理模式为半开放模式,提高全科人员的积极能动性,建立较为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2、按照统一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最大效益,推动学科均衡健康发展。
3、每月举行2次业务学习,综述本专业最新进展,或针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危重病进行病例讨论学习或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讲课。
4、定期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培训。
5、在不耽误正常工作情况下,积极参加省市重症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或培训,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并实际应用于临床。
6、继续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技术,经皮穿刺微创气管切开技术的临床应用。
7、为使危重病人能够及时到相关科室做必要的检查,购进一台转运呼吸机。
8、积极协助相关科室危重病人的救治,提高科室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9、不断收集资料,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重症医学科科室人员(医疗)及变动情况表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科室组织机构
一、科委会成员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丁春艳
成员:贾克旨姜云云姜珍珍于倩孙晓娜田仁军王海艳矫进宁于欣
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贾克旨
组员:刘信红吴志平王玉兰
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臧正明
副组长:丁春艳
成员:姜云云姜珍珍于倩孙晓娜田仁军王海艳矫进宁于欣
四、病案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
成员: 贾克旨丁春艳刘信红
五、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
成员:贾克旨丁春艳于倩
六、输血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
成员:贾克旨丁春艳姜云云于倩七、药事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
成员:贾克旨丁春艳
八、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
成员:贾克旨丁春艳
九、教学管理小组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
成员:贾克旨丁春艳
十一、科研管理小组
组长:赵鲁新
副组长:臧正明
成员:贾克旨丁春艳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评价表科室:年度:
重症医学科工作分工
1.赵鲁新:全程陪同接待,负责介绍科室情况及总体协调,完善各项资料盒。
2.贾克旨:负责医疗质量控制登记本的完善,负责所带小组病案质量的检查,负责全程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及反馈。
3.臧正明:负责科务会议记录本的完善,负责医院感染相关登记本的检查及反馈。
4.刘信红吴志平:负责医疗检查三基知识的提问或考试。
负责医疗安全隐患的排查及反馈。
5.丁春艳贾克旨于倩:负责医院感染知识的提问,做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登记本的登记及反馈。
6.姜云云姜珍珍:负责法律知识的考试,负责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与反馈。
7.孙晓娜田仁军王海艳:负责输血知识的提问及临床输血的排查和反馈。
8.矫进宁于欣:负责呼吸机有关知识的提问及科室常备抢救设施的检查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