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配备标准

合集下载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1. 引言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能训练和体育教育质量。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体育锻炼和培养健康的体魄,本文提出了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的要求。

2. 设施要求2.1 体育场馆要求- 学校应配备足够的室内和室外体育场馆,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

- 室内体育场馆要求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学生同时进行体育活动。

- 室外体育场馆要求平整、安全,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

2.2 器械设备要求- 学校应配备适合学生年龄和身体条件的体育器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跑步机、健身车、哑铃等。

- 器械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学生使用的安全性。

2.3 设施维护要求- 学校应配备专人负责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 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度,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3. 学生需求考虑3.1 学生年龄和体能需求-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体能需求合理配置体育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训练。

- 对于年幼的学生,应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器械设备和场地。

3.2 多样化的体育项目需求- 学校应配置多样化的体育设备,以满足学生参与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3.3 学生安全需求- 学校应确保体育设备的安全性,防止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 学校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体育设备,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

4. 资金投入考虑4.1 合理的预算- 学校应合理制定体育设备配置的预算,确保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符。

- 需要考虑设备的质量、数量和维护费用等因素。

4.2 资金利用效率- 学校应优先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体育设备,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可考虑与其他学校或机构共享设备,减少重复投资。

5. 结论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应充分考虑设施要求、学生需求和资金投入等因素。

通过合理配置和维护,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体育锻炼和培养健康的体魄。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要求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要求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要求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要求的详细说明。

通过制定明确的课程要求,旨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运动技能,以及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课程内容体育课程应涵盖以下主题和活动:1. 基本运动技能:学生应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接球、游泳等,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运动项目:学生应有机会参与各种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体育潜能。

3. 健身训练:学生应了解并实践基本的健身训练方法,如拉伸、力量训练、有氧运动等,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4. 团队合作:学生应参与团队活动,如集体游戏、合作项目等,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健康知识:学生应基本的健康知识,包括营养、饮食、心理健康等,以增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课程要求为了确保有效的体育教育,以下是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要求:1. 学校应为学生安排每周至少3个课时的体育课程,每节课不少于45分钟。

2. 学生应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按照课程安排参与各项运动项目。

3. 学校应提供适当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以支持学生的体育训练和活动。

4. 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比赛和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和竞争的机会。

5. 学校应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确保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安全性。

6. 学生应按时参加体育课程,缺课应提供合理的补课机会。

评估与考核为了评估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以下是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评估与考核方式:1. 学生将根据参与度、技能表现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2.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堂活动、小组项目、个人项目以及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3. 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一部分,并记录在学生的学业档案中。

结论通过明确的体育课程要求和评估方式,我们可以提供学生全面的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促进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发展。

小学体育学科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

小学体育学科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

小学体育学科课程标准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在现代教育形成过程中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一个不断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能不断地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能不断地体育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理解解和习惯一定的社会规范,学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已的行为,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体育课程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

体育知识是一种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学生的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谁知性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

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欣赏能力;2.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3.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4.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能力;5.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与科学锻炼的方法。

(完整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完整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一)、实验室功能、配置要求名称主要功能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要求规划建议一、实验室(理、化、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放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二、科学实验室满足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放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三、探究室(理、化、生、科学)满足新课程探究性教学要求,进行演示、分组、开放等探究性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实验员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员办公办公设备准备室(理、化、生、科学)为进行实验准备和简单仪器维修。

实验准备台、橱柜等仪器室(理、化、生、科学)存放实验仪器。

仪器橱柜药品室 ( 化、生 )存放实验药品。

药品柜危险药品室(化)存放危险实验药品。

危险药品柜培养室(生)进行组织培养。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生物标本陈列室存放、陈列动、植物模型、标本和资料,展示实践成果。

标本柜四、生物园地与学校环境绿化能有机结合,开展生物教学、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

五、数字化实验室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等数字化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六、音乐室进行声乐、器乐的学习和欣赏,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器乐排练室进行器乐的学习、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音乐器材室存放音乐器材。

七、舞蹈兼形体室进行舞蹈和形体教学、欣赏和排练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八、美术室(含书法室)进行绘画、书法练习、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美术器材室存放美术器材。

九、体育(风雨)活动室进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活动的场所。

体育器材室存放体育器材。

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 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2、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 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健康行为包括体 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 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 ,主要体现在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用 眼、作息和卫生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控 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 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 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1、有规律地参与校内外体育锻炼。 2、运用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健 康管理的能力增强。 3、情绪调控能力增强,心态良好,充 满青春活力。 4、善于沟通与合作,适应多种环境。
1、积极应对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表现出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勇于争先 的精神。 2、做到诚信自律,公平公正,规则意 识强。 3、具有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正 确看待比赛的胜负。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参与体育学练、展示或比赛对个 人品德塑造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遇到困难或挑战自身身体极限且 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与同伴一起顽强拼搏;遵守体育游 戏、展示或比赛规则,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充 满自信,乐于助人,表现出良好的礼仪,承担不同角色并认真履行职责,正确 对待成败;能将体育运动中养成的良好体育品德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2、学练体能和多种运动项目的 知识与技能能进行体育展示或 比赛。
3、运用所学知识观看体育展示 或比赛。

体育专业课规章制度

体育专业课规章制度

体育专业课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条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促使学生在体育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条学校设立相关部门负责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确保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五条学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相关规定,制定有关体育专业课程的课程设置方案。

第六条体育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学生需同时修读理论课和实践课。

第七条体育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需按照学校规定修读相应课程。

第三章教学内容第八条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第九条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第十条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体育训练、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等相关实践技能的培养。

第十一条学校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章教学方法第十二条体育专业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体验性教学等。

第十三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四条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五章考核评价第十五条体育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部分。

第十六条平时考核主要包括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方面,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第十七条期末考核主要包括笔试考试、实践考核等形式,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第六章教学管理第十八条学校负责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质量的监督等。

第十九条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计划,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

第二十条学生要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等。

第七章复习指导第二十一条学校将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复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专业指引:中小学校体育设施配备标准

专业指引:中小学校体育设施配备标准

专业指引:中小学校体育设施配备标准引言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确保学生享有安全、舒适的体育设施,本指引提供了关于中小学校体育设施配备的详细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为学校提供指导,以确保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满足教学需求,同时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

一、总体要求1.1 体育设施配备原则中小学校体育设施配备应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所有设施符合安全标准,防止运动伤害。

- 功能齐全:满足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的需求。

- 因地制宜:根据学校规模、地形地貌和可用资源合理规划。

- 经济实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考虑设施的经济性和维护成本。

1.2 配备标准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我国全日制中小学校(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并根据学校类型(如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分类指导。

二、基本体育设施配置2.1 场地设施- 田径场:至少设置一条直线跑道和一片跳远场地。

- 篮球场:至少设置两片,以便进行分组教学。

- 排球场:至少设置两片,同样便于分组教学。

- 足球场:根据学校规模和需求可选配,需要保证足够的教学空间。

- 乒乓球台:至少两张,以满足乒乓球教学需求。

2.2 室内设施- 体育馆:根据学校规模配置,内设篮球场、排球场或羽毛球场等。

- 游泳池: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供学生学习游泳和进行水上活动。

- 健身房:提供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设备。

- 舞蹈/体操房:供学生进行舞蹈和体操训练。

2.3 辅助设施- 更衣室:男女分开,满足师生更衣需求。

- 淋浴间:提供热水,保障师生卫生需求。

- 休息区:为师生提供休息和放松的空间。

- 储藏室:储存体育器材和设备。

三、特殊需求体育设施配置3.1 残疾人士设施- 无障碍通道:确保残疾学生可以安全进入体育场馆。

- 专用设备: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的运动设施,如轮椅篮球场地。

3.2 特色项目设施- 攀岩墙:适用于有攀岩课程的学校。

- 弓箭场:适用于有弓箭教学的学校。

- 武术场地:适用于教授武术的学校。

初中实验室和功能室配备标准

初中实验室和功能室配备标准

初中实验室和功能室相关标准目录初级中学实验室、功能室配备标准相关说明1.教学仪器配备: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发的配备标准进行配备。

一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除二人配合实验外,其它实验按一人一组配备。

二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按二人一组配备。

三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按二人一组配备。

2.音乐、美术、体育器材配备: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学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3.本标准实验室间数分为“基本设置”和“标准设置”两个层次。

“基本设置”是学校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标准设置”是学校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应达到的规范要求。

4.标准中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的间数指标,初级中学是以学校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54班(4 —18个平行班),每班50人参考设计的。

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可参照本标准中12个班的数据指标执行.学校规模大于54个班的,以本标准中54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学校每增加12个班时,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各增加一套。

5.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除要认真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同时还应符合其它相关的法规标准。

注:多功能大教室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小教室能容纳两个班的学生,面积为人均1㎡。

实验室、功能教室的配置一、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的功能: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

它包含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等配套设施。

(一)物理实验室设备注:二个以上实验室的学校,至少有一个实验室必须有现代化设备,其余的逐步装备完善。

(二)环境及设计要求1.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

2.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演示台和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200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体育学(0403)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体育学(0403)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体育学(0403)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一、学科方向与特色1.学科方向。

具有4个学科方向,参照《体育学一级学科简介》。

2.学科特色。

本学科应结合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发展实践,突出学科特色发展与社会贡献,反映学科发展方向和服务国家、区域需求。

同时,按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发展,体现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地位和社会声誉。

二、学科队伍3.人员规模。

专任教师不少于40人。

其中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少于30%。

每个学科方向梯队配备合理,人员不交叉申报,正高级职称不少于3人(民族传统体育学方向除外)。

4.人员结构。

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不少于3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少于30%,其中不少于50%的教师获得外单位博士学位,且具有一定数量的海外经历教师。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体育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入选省部级重要人才计划,且具有重要的学术头衔和学术兼职,原则上要求在同学科或相近学科博士点担任博士生导师并已完整培养1届博士生。

近5年主持或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且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出版学术专著或主编普通高校全国规划教材1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少于4篇;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或相当)奖励1项。

学术骨干不少于4人,在体育学4个学科方向相应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

近5年,每位学术骨干主持或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且科研经费不少于6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少于3篇。

已完整培养1届硕士生,或参加过博士生指导小组工作并协助完整培养1届博士生,培养质量较好,能承担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三、人才培养6.培养概况。

近5年,在体育学一级学科内不少于5届硕士毕业生,且已授予学术学位总数不少于100人,所培养的研究生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本学科为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的,除了到达以上要求外,且博士生源较好,近5年已授予博士学位数量不少于10人。

体育学科各项赋分标准

体育学科各项赋分标准
体育学科各项赋分标准
学科单位姓名赋分标准
评价内容
总分
评分标准
得分





教学50分源自各项计划15分1、全年计划详实(2分)
2、学期计划符合本校的实际(2分)
3、有无学生档案(1分)
5、体育组工作计划具体(2分)
6、过程性材料齐全(4分)
7、教案设计科学书写工整详略得当环节齐全(4分)
教学
35分
1、教师是否按教案上课(5分)


50分
口令
10
1、稍息立正,看齐、向左、右、后转,齐步走—立定,跑步走—立定,向左、右、后转走(每项1分,共10分)
自编操
1、自编操6节、编排科学合理(2分)
2、动作娴熟、标准、到位(2分)
3、自喊自作,节奏分明、声音洪亮(1分)
技巧
1、前滚翻—后滚翻—肩肘倒立—头手倒立---上、下垫的姿态(每项2分,共10分)
理论测试
时间90分钟,分值25分
优秀
90分以上(45周岁以上教师85分以上就为优秀)
良好
80分以上(45周岁以上教师75分以上就为良好)
及格
60分以上
不及格
60分以下
总分等级
2、教学时间分配合理(2分)
3、教学目标明确(2分)
4、教师教法方法灵活,学生学法合理多样(6分)
5、教学重、难点突出、解决得当(5分)
6、教师示范标准、到位、指导合理(4分)
7、程序、环节合理(3分)
8、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和蔼(4分)
9、师生双边活动配合默契(2分)
10、能够达到预计的运动负荷(2分)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特制定本配置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我国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一、体育设备配置总体要求1. 体育场地与设施:学校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和学校实际,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和设施,保证学生体育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需要。

2. 体育器材:学校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体育器材,并根据学生人数和体育教学需要,合理配置体育器材。

3. 维护与管理:学校应对体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确保体育设备的安全、完好和有效使用。

二、具体设备配置要求1. 体育场地与设施1.1. 田径场:- 应设置标准跑道,包括直线和曲线段。

- 应有足够数量的观众席。

1.2. 足球场:- 应符合国际足联或中国足球协会的标准。

- 应有足够数量的更衣室和休息室。

1.3. 篮球场:- 应设置至少2个标准篮球场。

- 场地照明应满足夜间比赛和训练的需要。

1.4. 排球场:- 应设置至少2个标准排球场。

- 场地地面应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2. 体育器材2.1. 基础体育器材:- 跳绳、皮筋、毽子、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标枪、铁饼、铅球、跳箱、鞍马、高低杠等。

2.2. 专项体育器材:- 足球:足球门、角球旗、训练器材等。

- 篮球:篮球架、篮筐、训练器材等。

- 排球:排球柱、网架、训练器材等。

- 乒乓球:乒乓球桌、乒乓球拍、训练器材等。

2.3. 健身器材:- 跑步机、健身车、仰卧起坐器、蝴蝶机、史密斯机、哑铃、杠铃等。

三、维护与管理3.1. 定期检查:学校应定期对体育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 维护保养: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安全、完好。

3.3. 使用与存放:学校应合理规划体育器材的使用与存放,避免器材受损和丢失。

3.4. 安全教育:学校应对师生进行体育设备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体育学科常规要求

体育学科常规要求

体育学科常规要求一、课前常规:1.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认真钻研教材。

2.体育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对象,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3.体育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教学设计要体现出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要求超前两周备课。

4.教师应于课前安排和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教学用具;对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做好情况记录。

5.体育教师应做到仪表庄重(不允许戴墨镜和帽子上课),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上课地点,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课程准时开始。

二、课堂常规1.上课预备铃响后,学生在指定位置集合,做到快、静、齐。

教师应及时到位。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勤人数,向任课教师报告。

2.上课有礼节,师生相互致礼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安排好见习生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活动。

3.每次上课,教师应详细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迟到的学生应向老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方可列入队尾。

迟到或早退5分钟作迟到或早退论处。

4.学生必须穿轻便服装、球鞋或布鞋上课(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拖鞋、不准戴帽子、围巾、手套等),不准携带尖利物品,否则作违纪论处。

5.体育教师应做到上课目标明确,讲授无误,重难点突出,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注重实效;要注意学生共同发展和个体进步;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安排运动量,使课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

6.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重视直观教学,积极恰当的运用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等都能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7.体育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恰当地渗透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锻炼习惯。

8.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严格课堂纪律,不责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小学体育新三年级上册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

小学体育新三年级上册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

小学体育新三年级上册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一、课程标准1.1 课程概述小学体育新三年级上册学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形成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课程目标-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引导学生养成科学锻炼的生活方式。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程要求2.1 教学内容- 体育基础知识:学习体育常识,了解运动生理、运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 运动技能:学习跑步、跳绳、投掷、跳跃、基本体操等基本运动技能。

- 团队竞技:参与篮球、足球、排球等团队竞技活动。

- 身体素质训练:进行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方面的训练。

2.2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法:以实际操作、实践锻炼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

-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竞技性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运动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激励评价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2.3 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运动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

-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和运动技能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2.4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

- 设施设备:保证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齐全,满足教学需求。

-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机会。

三、课程实施与监管- 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体育教育课程的2023年设置标准

体育教育课程的2023年设置标准

体育教育课程的2023年设置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规定体育教育课程的2023年设置标准。

根据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和需求,我们将提供一套简单、易行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

以下是体育教育课程的设置标准。

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体育规则、技巧和基本术语的学习。

2. 体育健身: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 运动技能:学生应掌握至少一项常见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

4. 团队合作:通过团队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比赛和竞技: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培养竞争精神和体育道德观念。

6. 体育文化:了解体育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能水平和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体育道德观念,培养公平竞争的价值观。

5. 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评估方式1. 体育技能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技巧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2. 体育项目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项目中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3. 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4. 学习反馈:定期提供学生的学习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方向。

教材和资源1. 教材选择:选择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育教材,内容丰富、易于理解。

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3. 运动场地和设备:确保学校有适当的运动场地和设备,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

教学方法1. 多样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3. 实践体验:安排学生参与实际体育活动和比赛,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学校体育学规章制度文案

学校体育学规章制度文案

学校体育学规章制度文案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学校体育学的教学和管理,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1、体质健康;2、体能发展;3、运动技能;4、运动意识;5、体育知识;6、团队协作能力;7、竞技精神;8、个人潜力;9、终身运动意识。

第三章学校体育学的课程设置1、学校体育学的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等因素相适应,教学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

2、学校体育学的课程设置应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技能训练、比赛训练等内容。

第四章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方法1、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轻重适宜,循序渐进。

2、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方法应包括讲解、示范、练习、指导、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运动的魅力。

第五章学校体育学的考核评定1、学校体育学的考核评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素质和水平。

2、学校体育学的考核评定应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章学校体育学的管理1、学校体育学的管理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学校体育学的管理应建立健全体育设施和器材,确保教学设施完善。

3、学校体育学的管理应强化学校与家庭、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第七章学校体育学的安全保障1、学校体育学的安全保障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

2、学校体育学的安全保障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事故预防。

3、学校体育学的安全保障应加强师生身心健康检测,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和有序。

第八章学校体育学的宣传推广1、学校体育学的宣传推广应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2、学校体育学的宣传推广应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3、学校体育学的宣传推广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中小学体艺工作管理制度

中小学体艺工作管理制度

中小学体艺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中小学的体艺工作管理,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素质和艺术修养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1 中小学设立体艺部门,分别负责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教学管理以及学生体艺活动的策划和指导等工作。

1.2 体艺部门包括体育教学管理和艺术教学管理两个分部,每个分部由专职人员主持,负责本部门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体艺活动的组织指导。

1.3 各校设立体艺委员会,由体艺部门主任、教学领导、学科教师和活动指导老师等组成,负责协调学校体艺工作的开展和发展。

三、师资队伍3.1 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和艺术老师,其中体育教师要持有体育专业相关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艺术老师要持有相应的专业学位。

3.2 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和艺术老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3 对教师的绩效进行考核,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教学管理4.1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

4.2 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和艺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艺术修养。

4.3 加强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和指导,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体育和艺术教育。

4.4 定期组织体育比赛和艺术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五、学生管理5.1 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体能评估,建立学生的体质档案,定期进行跟踪评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5.2 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进行组织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5.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习惯培养,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积极开展家长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讲座,引导家长关心和支持学生体艺发展。

六、活动管理6.1 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艺术展示,包括校内赛事和校际赛事,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提高师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和艺术创造力。

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是保障学生体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风险。

因此,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应该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配备。

比如,在田径运动中,学校应该配备不同规格和重量的铅球、标枪、铁饼等器材,以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需求。

在球类运动中,学校应该配备不同尺寸和重量的篮球、足球、排球等器材,以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体能水平。

其次,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根据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配备。

比如,在田径运动中,学校应该配备起跑器、跳高架、撑杆等器材,以支持学生的田径训练。

在球类运动中,学校应该配备篮球架、足球门、排球网等器材,以支持学生的球类运动训练。

另外,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应该充分考虑到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选择质量可靠、结构稳固、安全耐用的器材进行配备,以确保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

比如,在器械健身训练中,学校应该配备经过严格检测和认证的器械设备,以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最后,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场地条件。

根据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场地条件,选择合理的器材进行配备,以确保器材的使用效果和经济合理性。

比如,在器械健身训练中,学校可以选择多功能器械设备,以节约场地和经济成本。

总之,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理的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可以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效果,降低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风险,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场地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一、引言体育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体育课程的开设,学生能够培养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协作能力等。

本文将从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目标体育课程设置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体质水平、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等。

此外,通过体育课程的设置,还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三、内容体育课程应包括多种体育项目,既要注重基本体育项目的训练,如跑步、跳远、投球等,也要引入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篮球、足球等。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特色项目,如太极、瑜伽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四、分层教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分层教学原则。

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类,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

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在体育方面获得更好的成果。

五、综合实践体育课程应充分融入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校际体育竞赛、社区体育活动等实践性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动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体育创新体育课程设置应不断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另外,还应引入先进的体育设备和技术,如体育VR等,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七、职业规划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还应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通过开设体育相关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行业,并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和辅导,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八、评价体系体育课程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动作技能、体质素质、运动成绩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体系应建立科学、客观的标准,避免将成绩评价过于功利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九、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通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试
行)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
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

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二、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一)体育场地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一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