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一、引言在中小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施体育教育,我们需要合理配备体育器材。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标准的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指南。
二、体育器材分类中小学校体育器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基础设施类: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桌等。
基础设施类: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桌等。
2. 运动器械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拍等。
运动器械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拍等。
3. 健身器材类:如哑铃、跳绳、健身球等。
健身器材类:如哑铃、跳绳、健身球等。
4. 安全保护类:如防护垫、头盔、护膝等。
安全保护类:如防护垫、头盔、护膝等。
三、体育器材配备标准1. 基础设施类理想的情况下,每个中小学应该至少拥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和几个乒乓球桌。
这些基础设施应该定期维护,保证其完好无损,且适合使用。
2. 运动器械类每个班级应配备足够的篮球、足球和乒乓球拍。
保证每个学生在体育课或者课余时间都能有机会使用到这些器材。
3. 健身器材类每所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如哑铃、跳绳、健身球等。
这些器材可以在体育课上,或者在课余时间供学生使用。
4. 安全保护类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保护器材,如防护垫、头盔、护膝等,以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
四、体育器材采购与维护采购体育器材时,应注重其质量和耐用性。
所有器材都应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并通过相关的质量检测。
同时,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五、结语体育器材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教育质量。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中小学的体育器材配备,努力实现全面、科学、合理的配备,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一)体育场地
1.小学
2.九年制学校
3.初级中学
4.完全中学
5.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最新指南: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配备准则
最新指南: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配备准则引言为了推进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我国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配备、管理和维护工作,旨在为学校提供专业、详细的配备准则。
一、体育设备配备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体育设备安全可靠,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研究和锻炼环境。
2. 功能性原则: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需要,选择具有多种功能、适应性强、易于操作的体育设备。
3. 科学性原则:遵循人体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和锻炼意志品质的体育设备。
4. 环保性原则:优先选择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体育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体育教学和锻炼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体育设备的投资成本。
二、体育设备配备标准1. 基本体育设备:包括篮球架、足球门、乒乓球台、羽毛球架、跳绳、毽子等,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进行配备。
2. 健身器材:包括跑步机、健身车、仰卧起坐器、哑铃、杠铃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配备。
3. 游泳池: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配备游泳池,满足学生游泳教学和锻炼需求。
4. 体育场地: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配备足够的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锻炼空间。
5. 体育用品:包括运动服装、运动鞋、球类、跳绳、毽子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运动用品。
三、体育设备管理维护1. 建立健全体育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管理责任人和使用责任人。
2. 定期对体育设备进行巡检、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建立健全体育设备使用记录,定期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4. 加强体育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学生安全。
5. 定期组织体育设备更新改造,提高体育设施水平。
四、体育设备配备流程1. 需求评估: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需求,进行体育设备配备评估。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标准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分成三部分:体育运动场地要求、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要求、体育器材等三部分。
一、体育运动场地1场地内容:应包括田径运动场、室内活动场、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场、器材室。
2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序号名称主要性能高中初中小学1田径运动场四道100m直跑道,300m~400m环形跑道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2四道100m直跑道,250m环形跑道-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3四道60m直跑道,200m环形跑道--1个,18班(不含18班)以上4室内活动场(略)760m2650m2360m25器械活动场地装有爬杆、平梯等200m2150m2100m26室外篮、排球场篮、排球场的比例为2∶1每六个班配1每六个班配1每六个班配1(或相应面积的体育活动场地)二、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小学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初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高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24个班以上40平方米,30个班以上60平方米,36个班以上100平方米,60个班以上120平方米。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自己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
1.小学
2.九年制学校
3.初级中学
4.完全中学
5.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
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体育教育,制
定专业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标准内容
1. 体育场地:校园内应有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等基本场地,并保证场地的平整和安全。
2. 器械设备:应提供足够数量和种类的器械设备,如篮球、足球、排球、跳绳等,以满足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需求。
3. 安全设施:必须有健全的安全设施,如护栏、安全垫等,以
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4. 维护保养:对器材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性
和可用性。
实施方法
1. 制定配备计划: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制定合理的体育
器材配备计划。
2. 定期检查更新:定期对器材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更新老化或
损坏的器材。
3. 培训教师:对体育老师进行相关器材使用和维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管理和维护能力。
目标效果
1. 提升体育教育质量:通过专业标准的配备,提升学校体育教
育的质量和水平。
2. 培养学生兴趣:丰富的器材设备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
兴趣,促进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3. 保障学生安全:健全的安全设施和定期维护能够有效保障学
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以上为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希望各学校能够认
真落实,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解析
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一间。
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
4.完全中学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12个班(含12个
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一间。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标准(完整资料).doc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分成三部分:体育运动场地要求、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要求、体育器材等三部分。
一、体育运动场地1 场地内容:应包括田径运动场、室内活动场、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场、器材室。
2 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序号名称主要性能高中初中小学 1田径运动场四道100m直跑道,300m~400m环形跑道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2 四道100m直跑道,250m环形跑道-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3 四道60m直跑道,200m环形跑道-- 1个,18班(不含18班)以上4 室内活动场(略)760m2 650 m2 360 m2 5器械活动场地装有爬杆、平梯等 200m2150 m2 100 m2 6室外篮、排球场篮、排球场的比例为2∶1每六个班配1每六个班配1每六个班配1(或相应面积的体育活动场地)二、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小学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初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高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24个班以上40平方米,30个班以上60平方米,36个班以上100平方米,60个班以上120平方米。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权威解读: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规范
权威解读: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规范一、背景及意义体育器材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配备原则1. 全面性原则: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应满足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所需,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2. 实用性原则:器材应具有实用、耐用、安全等特点,能够满足教学和训练需求,降低维护成本。
3. 多样性原则: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体育项目和学生兴趣,合理配备多种类型的体育器材。
4. 科学性原则: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学生身体发展特点和体育项目特点,合理选择器材。
5. 环保性原则:器材选购应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和学生的危害。
三、配备标准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制定的《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对各类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体育器材: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毽子等。
2. 专项体育器材:如田径、体操、武术、游泳、射击、射箭等项目的器材。
3. 健身器材:如单杠、双杠、肋木、跳箱、仰卧起坐器等。
4. 辅助器材:如标志物、测量仪器、体育教学模型等。
四、配备与使用1. 合理规划: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体育器材配备计划,确保器材数量和种类满足教学需求。
2. 规范采购:器材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器材。
3. 安全管理:加强对体育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器材安全使用。
4. 科学使用:教师应熟悉各类器材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提高器材使用效率。
5. 定期评估: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评估,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人数,调整器材配备。
五、监督与保障1. 政府监管:教育、体育等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监管,确保政策落实。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 07]7号)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现有涉及中小学建筑、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政策规定,制订本《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校)。
本《标准》从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国家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各地应当按照本《标准》对中小学校进行核查,尚未达到本《标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达到标准要求。
各地在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时,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
少数因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困难达不到本《标准》规定的部分要求的地区,应制定与之相应的办法,确保学校体育场地的需要。
各地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高于本《标准》的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标准。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一)任职资格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
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
1.小学
2.九年制学校
3.初级中学
4.完全中学
5.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
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最新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和器材标准
(最新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和器材标准一、引言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确保体育课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制定了最新的中小学校体育设备和器材标准。
本标准涵盖了体育设备和器材的种类、性能、规格和数量等方面的要求。
二、体育设备和器材的种类与要求1. 田径类1.1 跑步设备- 要求:标准400米跑道,包括直线跑道和弯道,跑道应符合国际田联规定的标准。
1.2 跳跃设备- 要求:跳高、跳远和三级跳远设备,包括横杆、跳板和沙坑等,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
1.3 投掷设备- 要求:铅球、标枪、铁饼和链球等投掷设备,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
2. 球类2.1 篮球设备- 要求:至少2个标准篮球架,篮球场地尺寸应符合国际篮联规定。
2.2 足球设备- 要求:至少1个标准足球门,足球场地尺寸应符合国际足联规定。
2.3 排球设备- 要求:至少1个标准排球架,排球场地尺寸应符合国际排联规定。
2.4 乒乓球设备- 要求:至少2个标准乒乓球桌,乒乓球场地尺寸应符合国际乒联规定。
3. 体操类3.1 体操器械- 要求:包括单杠、双杠、高低杠、平衡木、跳马、鞍马等器械,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
3.2 瑜伽垫- 要求:每名学生配备1块瑜伽垫,材质应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4. 游泳类- 要求:具备标准游泳池,池水应符合国家游泳池水质标准。
三、体育设备和器材的性能与规格1. 安全性- 要求:所有体育设备和器材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无毒、无害、无污染。
2. 可靠性- 要求:体育设备和器材应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和可靠性,能够承受日常教学和活动的磨损。
3. 准确性- 要求:投掷、测量等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保证教学和比赛的公正性。
四、体育设备和器材的数量与配置1. 田径类- 要求: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配置足够的跑步、跳跃和投掷设备。
2. 球类- 要求: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生兴趣,配置足够的篮球、足球、排球和乒乓球设备。
(完整版)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完整版)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中小学校提供详细的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以确保学生们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场所。
器材配备标准以下是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的详细要求:1. 球类器材:学校应配备足球、篮球、排球等常见球类器材,并确保器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球类器材:学校应配备足球、篮球、排球等常见球类器材,并确保器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2. 田径器材:学校应配备跑道、跳高、跳远以及投掷器材等田径器材,以支持学生们进行田径运动的训练和比赛。
田径器材:学校应配备跑道、跳高、跳远以及投掷器材等田径器材,以支持学生们进行田径运动的训练和比赛。
3. 网球和乒乓球器材:学校可以酌情配备网球和乒乓球器材,提供给对此感兴趣的学生使用。
网球和乒乓球器材:学校可以酌情配备网球和乒乓球器材,提供给对此感兴趣的学生使用。
4. 健身器材:学校可以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如杠铃、哑铃等,用于体育锻炼和健身训练。
健身器材:学校可以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如杠铃、哑铃等,用于体育锻炼和健身训练。
5. 体育馆和操场设施:学校应配备体育馆和操场设施,包括室内外运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等,以提供学生进行各类体育活动的场地。
体育馆和操场设施:学校应配备体育馆和操场设施,包括室内外运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等,以提供学生进行各类体育活动的场地。
6. 安全设备: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保护垫、头盔、护膝等,以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安全设备: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保护垫、头盔、护膝等,以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结论中小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要求对于学生们的体育教育和锻炼至关重要。
学校应根据本文档提供的标准,合理配备各类器材和设施,以满足学生们的体育需求,并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一、引言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旨在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明确的配备依据和指导。
二、体育器材配备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体育器材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2. 功能性原则:选择具有多种功能、一物多用的体育器材,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
3. 适应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发展状况和体育课程需求,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4. 普及性原则:尽量选择普及性高、易于推广的体育器材,使更多学生受益。
5.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体育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体育器材的购置成本。
三、体育器材配备类别及标准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将体育器材分为以下六大类:1. 田径类器材:如跳高、跳远、投掷等所需器材。
2. 球类器材: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所需器材。
3. 体操类器材:如单杠、双杠、平衡木、跳马等所需器材。
4. 游泳类器材:如游泳衣、泳帽、泳镜、救生圈等所需器材。
5. 武术类器材:如剑、刀、枪、棍等所需器材。
6. 其他类器材:如瑜伽垫、哑铃、跑步机等所需器材。
各类器材的具体配备标准如下:1. 田径类器材: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每校至少配备1套标准田径器材。
2. 球类器材: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每校至少配备1套标准球类器材。
3. 体操类器材: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每校至少配备1套标准体操器材。
4. 游泳类器材: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每校至少配备1套标准游泳器材。
5. 武术类器材: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每校至少配备1套标准武术器材。
6. 其他类器材:根据学校特色和需求,合理配备其他类器材。
四、体育器材的维护与管理1. 体育器材的维护: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器材的正常使用。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1.小学2.九年制学校3.初级中学4.完全中学5.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1.小学体育器材(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下面是赠送的励志的100句经典话,需要的朋友可以学习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励志的话】平凡却无私的人啊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
也许,命运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偏爱着你那是因为善良的她想让你尽快长大感知人间悲喜,聆听世间哀乐。
虽然有时跌倒,有时失败但请记住跌倒不是失败,失败不是否定。
平凡却无私的人啊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命运只是用透明的方式倾向与你那是因为,慈爱的她想让你尽早成熟看尽人间繁华,尝便世间甘苦。
虽然有时哭泣,有时逃避但请记住哭泣不是永久逃避不是永恒平凡却无私的人啊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命运只是施舍于被它偏爱的人那是因为严厉的她不想让你溺爱长大,感受人们欢呼,享受世界鼓舞虽然有时悲愤,有时无助。
但请记住悲愤不是瑕疵,无助只是一时平凡却无私的人啊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命运一直把你视为人生主角那是因为,善辩的她认为你有主宰人生的天赋赢得万千赞扬,胜的万千赞赏虽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
权威指南: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备标准
权威指南: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备标准引言为了推动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中小学校配备体育设备提供权威、专业的指导,确保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体育设备配备标准一、基础体育设备1. 田径场:包括标准跑道、跳远区、铅球区、标枪区等。
2. 篮球场:至少2个标准篮球场。
3. 排球场:至少2个标准排球场。
4. 足球场:至少1个标准足球场。
5. 乒乓球台:至少4张标准乒乓球台。
6. 体操器械:包括单杠、双杠、平衡木、跳马等。
7. 健身器械:包括跑步机、动感单车、仰卧起坐器等。
二、游泳馆设备1. 游泳池:至少1个标准游泳池。
2. 更衣室:男女更衣室各1个。
3. 淋浴间:男女淋浴间各1个。
4. 游泳池辅助设备:救生员椅、游泳池消毒设备等。
三、体育器材1. 体育教学器材:如跳绳、毽子、实心球、哑铃等。
2. 体育测量器材:如身高体重仪、血压计、心率计等。
3. 体育训练器材:如跑步机、划船机、动感单车等。
4. 体育康复器材:如按摩器、拉伸器等。
四、其他设施1. 体育教室:至少2个标准体育教室。
2. 体育器材室:用于存放和管理体育器材。
3. 体育办公室:用于体育教师办公。
4. 体育用品店:提供体育用品销售和租赁服务。
配备要求1. 设备质量:所有体育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安全、耐用。
2. 设备数量:根据学校规模、学生人数和体育课程需求,合理配置体育设备数量。
3. 设备维护:建立健全体育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保养设备。
4. 设备更新: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适时更新体育设备。
总结本指南旨在为中小学校配备体育设备提供权威、专业的指导,确保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认真贯彻执行本指南,不断提高学校体育设施水平,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其合理配备标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也得到了明确规定。
下面将从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
首先,对于中小学的运动场地,校园内应配备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基本运动场地。
足球场的标准尺寸为100米×60米,篮球场标准尺寸为28米×15米,排球场标准尺寸为18米×9米,田径场标准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
此外,学校应配备足球门、篮球架、排球网、跳高杆、撑杆跳杆等器材设施,保证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需要。
其次,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器材设施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例如,足球场应配备足球、球门、球网等器材,篮球场应配备篮球、篮球架、篮球网等器材,排球场应配备排球、排球网等器材。
此外,田径场应配备标准的跑道、跳远、三级跳、铅球、标枪等器材,保证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需要。
另外,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安全设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配备足够的急救箱、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识等设施,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此外,学校应定期对运动场地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场地的平整、无障碍、无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
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合理配置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和安全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2
3
器械体操区
100平方米
150平方米
200平方米
200平方米
5.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场地类别
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
≤18班
24班
30班
36班以上
田径场(块)
300米(环形)1块
300米(环形)1块
300米(环形)1块
400米(环形)1块
篮球场(块)
2
2
3
3
排球场(块)
1
2
2
3
器械体操区
台
2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一间。
卷
1
15
小体操垫
块
20
★
16
低单杠
付
1
17
爬竿或爬绳
付
1
18
毽子
只
40
★
19
短跳绳
根
40
★
20
长跳绳
根
8
★
21
小篮球
只
20
★
22
小篮球架
付
1
23
小足球或软式排球
只
20
★
24
小足球门或排球架
付
1
25
乒乓球台
张
1
26
乒乓球拍或板羽球或羽毛球拍
付
20
★
27
乒乓球或羽毛球网架
付
2
28
乒乓球或板羽球或羽毛球
只
8
2
跨栏架
付
10
3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特制定本配置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我国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一、体育设备配置总体要求1. 体育场地与设施:学校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和学校实际,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和设施,保证学生体育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需要。
2. 体育器材:学校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体育器材,并根据学生人数和体育教学需要,合理配置体育器材。
3. 维护与管理:学校应对体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确保体育设备的安全、完好和有效使用。
二、具体设备配置要求1. 体育场地与设施1.1. 田径场:- 应设置标准跑道,包括直线和曲线段。
- 应有足够数量的观众席。
1.2. 足球场:- 应符合国际足联或中国足球协会的标准。
- 应有足够数量的更衣室和休息室。
1.3. 篮球场:- 应设置至少2个标准篮球场。
- 场地照明应满足夜间比赛和训练的需要。
1.4. 排球场:- 应设置至少2个标准排球场。
- 场地地面应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2. 体育器材2.1. 基础体育器材:- 跳绳、皮筋、毽子、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标枪、铁饼、铅球、跳箱、鞍马、高低杠等。
2.2. 专项体育器材:- 足球:足球门、角球旗、训练器材等。
- 篮球:篮球架、篮筐、训练器材等。
- 排球:排球柱、网架、训练器材等。
- 乒乓球:乒乓球桌、乒乓球拍、训练器材等。
2.3. 健身器材:- 跑步机、健身车、仰卧起坐器、蝴蝶机、史密斯机、哑铃、杠铃等。
三、维护与管理3.1. 定期检查:学校应定期对体育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 维护保养: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安全、完好。
3.3. 使用与存放:学校应合理规划体育器材的使用与存放,避免器材受损和丢失。
3.4. 安全教育:学校应对师生进行体育设备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
1.小学
2.九年制学校
3.初级中学
4.完全中学
5.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
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