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十年耕地面积
北京市综合农业区划
北京市综合农业区划北京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综合所一九九二年五月目录前言 (4)一、十年农村经济的变化 (4)(一)农村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4)(二)农业生产结构和发展水平 (5)(三)农业生产布局 (9)(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布局 (10)(五)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10)(六)农业发展现状评价 (12)二、十年农业自然资源的变化 (13)(一)土地资源 (13)(二)气候资源 (13)(三)水资源 (13)(四)生物资源 (14)(五)农业自然资源开发现状评价 (14)三、北京郊区农业发展的功能和目标 (15)(一)功能 (15)(二)发展任务 (15)(三)指导思想 (15)(四)发展目标 (16)四、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16)(一)北京市综合农业区划的总体设想 (16)(二)综合农业区划分 (17)五、综合农业区划的实施 (21)(一)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布局与建设 (21)(二)促进郊区农业发展的几项重要措施 (23)(三)综合农业分区评述 (25)Ⅰ中山林果区 (25)Ⅱ延怀中低山林粮牧区 (27)Ⅲ延庆盆地粮果菜牧区 (29)Ⅳ门头沟低山林果区 (29)Ⅴ低山果林区 (30)Ⅵ山地平原过渡带粮果区 (35)Ⅶ平原粮牧区 (38)Ⅷ平原粮经牧区 (39)Ⅸ平原粮菜牧区 (42)Ⅹ近郊平原菜牧区 (43)北京市综合农业区划前言1982年编制了第一次北京市综合农业区划。
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京郊农村坚持“服务首都、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积极稳妥地进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城乡结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努力发展乡镇企业,既为首都市场提供了丰富食品,又为城市工业发展配套做出了贡献,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大大提高,郊区经济由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经济转化,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京郊农村经济的十年发展是对第一次农业区划的有力检验,证明了农业区划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和对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有力推进作用。
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年11月,先后有两次寒潮影响我国,中央气象台分别发布了蓝色、黄色寒潮预警。如图为两次寒潮天气过程中四个时刻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地理
2024.1
本试卷共11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古人认为夏至日“日影一寸,地差千里”,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通过测量进行验证,成为世界科学史上实测子午线的重要记录。如图为僧一行选定的四个测量地点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题详解】
从评价结果看,十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区评价分数变优,但是不能得出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结论,A错误。读图可知,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等省区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B正确。读图可知,产粮大省耕地质量有提高,也有下降,例如河南省、吉林省下降明显,C错误。读图可知,沿海各省补充耕地质量有提高,也有下降,例如海南、广西、附近、广东等都有所上升,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大西洋海域受本格拉寒流(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是东南信风离岸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影响,营养盐类和饵料丰富,数量更大,A错误;读图可知,南非印度洋海域分布有热带、亚热带生物区,沿岸、近海、深海生物区,生存环境多样,渔业资源类型更丰富,B正确;两处海域均受全球变暖影响,C错误;两处海域均位于绕好望角重要航线附近,均受南非及过往船只人类活动的影响,D错误。故选B。
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耕地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国耕地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议题,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十五”期间我国的GDP 年均增速达8.8%,人均GDP达1000美元。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的迅速扩张、产业结构的剧烈调整以及政府的决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引起了食物安全隐患和生态环境恶化,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所受的压力日益剧增,从而导致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末端治理”和以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高速经济发展已经不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因此,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人地系统和谐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如何持续保证有限耕地资源的数量、地力以及环境保护与管理,使其得到永续利用无疑更倍受关注。
作为21世纪的新型大学生,我们不应该仅仅从书本、网络中获取知识,更应该投身社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实事求是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利用暑假这段空闲时间,到湖北通山县的一个农村村进行实地调查,收益颇丰。
总结此次调研活动,我结合文献综述将成果、经验教训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耕地现状分析我国耕地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约占世界耕地总数的10%,但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巨大的人口数目使得人均占有耕地数十分少,约为世界平均数的1/10,且耕地抛荒滥占耕地仍很严重,耕地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从1996年12月31日的19.51亿亩,到2001年的19.14亿亩,再到2007年的18.26亿亩,耕地一年年地减少,已经迫近18亿亩红线,也迫近我们的心理防线。
土地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土地违纪违法的纪录居高难下,2007年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查处违规违法案件3.1万件,涉及土地330万亩,全年违法案件查处9.24万件。
核实耕地面积问题浅议
本生产 单位 。实行责任制 以后 , 原来的生产队变成 了居 民组 ,
在承包到户及以后的延包 过程 中 , 都是按照 已经基本失 真的 原账面面积数据对耕地进 行的分配或调整。因为这项工作涉
地面积数据失真( 或差异 ) 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
掌握 的数据为准逐 级上报 。四是耕地面积 动态变动 情况复
杂 。耕地面积是一个动态数据 , 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至今 已 第 十年时间 , 十年来 , 耕地 面积在实际上发生 了较大变化。基建
是 历 史原 因 。应该 说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建 国 以来 , 国 我
最好的方法就是 由各级农业普查机构组织相关部 门联合 行动 , 采取 以居 民组 为起 点, 以各村 民委 员会现行掌握的账 面面积为基础 , 以分登记抽 户实测 为手段 , 以航测 、 查数据 为参考依据评估的办法进行核查 , 实到村级 。 详 核 关键词 : 农业普 查 ; 耕地面积 ; 抽样方法
( 葫芦岛市统计局 , 辽宁 葫 芦岛 150 ) 2 0 0
摘 要 : 业普 查工 作 的 一 项 重要 任 务 就 是 查 准 、 实农 业 用地 面积 指 标 。在 农 业 用 地 面积 指 标 中 , 地 面积 作 农 查 耕
为直接 涉及 农民群众切 身利益的指标 , 是重点和难点 。第二次全 国农业普 查要取得成 功, 必须查准、 查实耕地 面积 。
及到千家万户农 民群众 的切身 利益 , 民群众十分关注 。所 农 以当时各地都结 合各 地的实际情况做 了十分 细致 的工作 , 采 取 了多种多样 的办法 , 虽然形式不 一 , 但必须做 到基本公平 合理 , 否则群众通不过 。因此可以说 , 各居 民组在分 地时应该 基本掌握了 比较 准确 的耕地面积资料。但 由于涉及农 民切身
资料:耕地面积统计方法
耕地面积统计方法内容提要:目前我国耕地统计数据有国家统计局的年报数据、国土资源部的年度变动数据、卫星遥感数、土地详查数和农业普查数等。
不同口径数据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口径不一致;统计标准不统一;工作条件的限制;行政干扰等。
参照国际上有关耕地面积统计的做法与经验,以及世界各国有关农业用地统计的项目、口径和定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研究报告提出了改进我国耕地面积调查的基本思路。
一是按照科学性、标准化、完整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有利于各类耕地的有效利用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来确定我国耕地面积统计口径和调查方法的原则。
二是重新确定我国耕地面积统计的口径范围和指标体系。
提出了耕地总资源、常用耕地面积和临时性耕地的概念。
经测算,我国耕地总资源为19亿亩左右,这个数据可作为土地部门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使用.常用耕地面积为18亿亩左右,可作为计划、统计计算耕地复种指数和综合生产能力使用。
今后我国耕地统计总的发展方向是以普查为基础,摸清家底,建立耕地样框。
在此基础上,建立年度变更调查制度,实施对地抽样调查。
研究背景耕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要素,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水平。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2,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和有效利用耕地资源,耕地生产力不断提高,使我国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为搞准耕地资源状况,政府统计部门也作了大量的工作。
从目前看,耕地的统计有基于统计报表制度的常规统计、每10年一次的农业普查以及国土资源部每年进行的土地变更情况调查,由于不同统计方法取得的数据不一致,这就给耕地数据的使用造成了混乱。
因此,开展耕地统计方法的再研究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意义重大。
一、开展耕地统计方法再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现行耕地统计难以客观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必要开展耕地统计方法的再研究。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Vol.39,No.1 2021年1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综合利用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崔雪梅崔贵玉2(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200; 2.阳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北张家口075800)摘要:1949年以来,北京的城市化管理与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特色。
本文使用ENVI软件对2009年、2013年、2017年的北京遥感影像图进行处理,同时采用ArcMap来进行辅助制图,进行土地产出量的分析制图。
通过分析分类结果可知,北京市最近十年来耕地逐年减少,建筑用地却在逐年增加;同时,水域面积逐年增加,林地总体趋势也表现为逐年增加。
通过北京土地产出率图分析得出,北京近郊土地产出量最大,山区次之,市区最小。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保护耕地妥全、加强土地审批制度、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等措施。
关键词:北京市;遥感影像;GIS;ENVI中图分类号:F301.2;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21)01-0079-04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1.01.024Research on Land Use Change in BeijingCUIXuemei,CUI Guiyu(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063200,China;2.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of Yuanyang County,Zhangjiakou075800,China)Abstract:Since1949,Beijing's urb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have developed at an extraordinary speed and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eras.This paper uses ENVI software to process the2009,2013,and2017 Beijing remote sensing image maps,at the same time,ArcMap is used for auxiliary mapping and analysis and mapping of land output.By analyzing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it can be seen that in the past ten years,Beijing's cultivated land has decreased year by year,while construction land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at the same time,the water area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the overall trend of forest land has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Beijing*s land output rate map,it is found that the output of land in the suburbs of Beijing is the largest,followed by mountainous areas and the smallest in urban areas.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measures such as protecting the security of cultivated land, strengthening the land approval system,and making full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are proposed.Keywords:Beijing;remote sensing image;GIS;ENVI在我国首都确定为北京之后的短短几十年中,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城市化行政管理稳步加速,并再次创造了中国的步伐。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
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
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资源的概况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
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
在“谁来养活中国”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
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
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
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报告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报告1. 引言1.1 概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受到破坏和侵占的情况日益严重。
为了加强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分析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探讨耕地保护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调查和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建议。
在全面了解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和展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农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1.3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耕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威胁。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由于城市化建设、工业化发展和土地承包经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已经连续多年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土地被非农业用地占用的现象也日益普遍。
一些地区存在着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耕地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维护永久基本农田的安全稳定,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能,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只有抓好耕地保护,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字数:254】2. 正文2.1 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是农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保护状况。
北京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北京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摘要: 本文以北京市城八区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8年、1998年和2008年三期landsattm遥感数据,研究分析北京城八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以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土地转移矩阵作为指标,分析北京城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揭示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速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方向,最后结合研究区的自然环境、交通、社会及政策制度等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驱动力分析;1.引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能体现人类活动的过程,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作用机制的认识。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1-4]。
我国正处于高速的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的过程使得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发生。
因此,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正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3-5]。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人口的涌进,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势必影响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
因此,近几十年来,对北京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春阳、夏兵、牛树奎都对北京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做出了研究分析,但是研究的时间段多是截止到2002年左右,而如今城市都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北京又历经了2008年的奥运会,其适宜的条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导致土地需求量的增加,这也势必带来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
2.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2.1研究区概况北京市地处华北大平原的西北部,其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西部山地,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
地理位置为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 117°30′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一)
一、中国农业资源概况中国国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千公顷。
平原、盆地约占 31%,高原和丘陵约占 69%。
疆域由南到北相距 5500 多公里,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其中绝大部份处于温带,适宜农、林、牧、渔等各业生产的发展。
中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种植,是稻、粟、稷、荞麦、大豆、茶、桑、苎麻、青麻、梨、桃、柑桔、荔枝、龙眼、山查、猕猴桃等的起源地之一,名贵品种多样。
中国拥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杉、松、柳、杨等树种,其中水杉、银杉、水松、杜仲等名贵树种为中国特有。
全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40%,大部份可以用来放牧。
家养畜禽有牛、马、驴、骡、猪、羊、狗、鸡、鸭,其中,伊犁马、秦川牛、关中驴、滩羊、梅山猪、北京鸭等举世闻名。
中国有海岸线 18000 多公里,江河湖泊等淡水水域面积达 1600 多万公顷。
中国水产资源丰富,其中海洋水资源有鱼类、头足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鲳鱼、对虾等都是名贵品种。
淡水水产量属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经济鱼类品种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鱼等50 多种,东方对虾、中华绒螯蟹、鲥鱼、鳗鲡等驰名中外。
中国的盆景、石雕、竹编、刺绣等农副产品也是种类繁多,蜚声中外。
XX 年,全国总人口为亿人,其中乡村人口 79563 万人,占总人口的%。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和剥削,农业生产发展极其缓慢,生产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生产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经过几十年努力,特殊是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和绝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许多主要农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市场供给充足,告别了全面短缺的状况,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一、前言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自然条件的约束下不得不面临着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全球21%人口的困境。
自1994年莱斯特·布朗发表《谁来养活中国》以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性论题。
受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的食物需求不断增加,仅2010—2016年,中国谷物、谷物粉及大豆的进口量增长了1.65倍,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增长了5倍。
根据预测,未来中国食物自给率仍将下降,大豆、谷物及谷物粉和奶制品的进口规模将持续上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耕地经历了快速的变化。
耕地一旦非农化之后,尤其是转为建设用地之后,下垫面的改变使其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为可耕种状态,因而建设用地扩张侵占耕地的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比较了中国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和集中连片优质农田的分布,发现二者具有高度重合性。
据Tan等对145个大中城市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扩张多是占用优质耕地,1990—2000年这些被城市占用的耕地能够生产的粮食单产相当于全国耕地平均粮食生产水平的1.47倍。
He等计算之后发现,1992—2015年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粮食减产导致了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2%。
在建设用地扩张的过程中,学者注意到农村居民点在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中建设用地却快速增长的现象,认为农村建设用地扩张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减少的影响更大。
与此同时,一些生态脆弱、耕地立地条件较差地区的耕地扩张趋势十分显著。
比如在新疆地区,1990—2015年耕地增加了近53%,2000—2015年内蒙古地区耕地增加近23%。
耕地从复种指数较高、质量较好的南方和中部地区向复种指数较低的西北和东北转移的趋势已经被许多学者注意。
有些学者采用统计年鉴数据或者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来描述这种耕地空间格局的变化,后来则多以遥感数据,比如Landsat专题绘图仪/增强型绘图仪(TM/ETM)数据、HJ-1卫星电荷耦合器件(CCD)数据等。
耕地面积估算
作者: 傅饶木一架直升飞机在万里晴空中匀速巡航。
机仓里,坐着以中⺌国国⺌家土地局副局⺌长李元为首的一干人马,手里的照⺌相机、录影机正在紧张拍摄,模型似的河流、村落和土地从机腹下缓缓流过……。
通⺌过这架奇特的“侦察机”,统⺌治中⺌国大地的最⺌高政⺌府部门,正在“侦察”自己治⺌下的所谓“莫非王土”──由于官僚机⺌构的层层虚报隐瞒,无论是国⺌家总⺌理、省长还是各级土地局⺌长,今天已没有谁能够说清或查清自己权⺌力范围内土地使用的基本情况。
中⺌国的耕地急速流失。
一九九五年八月,总⺌理李⺌鹏正在听取国⺌家土地局的汇报,突然想起他有一次从飞机上看到大量土地闲置,便灵机一动,亲自调拨一架直升飞机给土地局,要他们从空中去调⺌查。
中⺌国的耕地面积是个谜。
官⺌方公布的耕地面积是“约十五亿亩”,只见耕地不断被鲸吞蚕食,但报上来的统计数字永远是“约十五亿亩”──平安无事,没有警讯,就象一个人只看见自己遍体流⺌血却丝毫不觉疼痛一样,神⺌经传导失灵。
八十年代中期,中⺌央开始警⺌觉各地隐瞒耕地面积,“目前,全⺌国人口这本‘大账’已经查清。
但土地资源长期以来没有准数,至今仍然家底不明”(《人⺌民日报》社⺌论“实事求是摸清土地家底”),但是,对各级地⺌方⺌官⺌员来说,隐瞒耕地面积有明显的利益:提高单产,以示政绩;少报建设占地,隐瞒中⺌饱;基层乡镇政⺌府还可把私瞒的土地变成自己的“小金库”,以应付各种黑色和灰色开支;对中⺌央政⺌府也不是没有好处,比如可以不断宣布“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基本上解决了占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人口的温饱问题”,等等,既是“社⺌会主⺌义的优越”,也是“共⺌产党⺌的英明”,可是,有人估计,近年耕地减少数应在年均两千五百万亩以上……但中⺌央政⺌府至少进行了十年的努力,仍然查不清“家底”,而这期间农业危⺌机应接不暇,农村骚⺌乱暴⺌动此起彼伏,邓小⺌平发出警⺌告:九十年代要出问题就出在农业上!国⺌家土地局检⺌查组从飞机上对“家底”拍照、录像了不少,但清晰度不够,也无法定位定量,于是又向中科院购⺌买卫星数据,联合几所高校,开始制⺌作十七个城市的监测图。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
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
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
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b、望天田。
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
c 、水浇地。
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
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
d、旱地。
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
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
e 、菜地。
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
守住耕地红线[8篇]
守住耕地红线[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守住耕地红线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守住耕地红线第一篇如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如今的中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的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守住18亿亩土地红线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1)粮食安全与耕种保护的重要性“谁来养活中国人?”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持续扩大。
在相当时期内,中国都将面临土地供需矛盾尖锐的现实挑战。
鉴于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中国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按照耕地保有量1.2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5亿吨左右的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
众所周知,城镇化、工业化对用地需求甚殷,土地出让,可能会比庄稼地里来钱快。
但是,要是不坚守18亿“红线”,粮食供求逆转,今年物价的飙升该至何种地步?(1) 耕地现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耕地。
中国是一个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人均耕地仅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194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仅为1.1亿吨,1996年突破了5000亿公斤大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自1958年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粮食播种面积连续3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是重要资源保障条件。
”2006年以来,中国耕地减少过快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5.6亿亩以上。
2006至2009年间全国共补充耕地1600多万亩,多于同期建设占用的1250多万亩耕地,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一、总则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编制和实施北京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配置本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首都的发展建设,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以及保障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大力组织开展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综合整治,保障了首都的发展建设和人民生活及各项生产的用地需要。
但是,由于我市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较少、后备土地资源匮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各类用地矛盾集中的时期。
为此,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为指导,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北京市生态建设规划》及有关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和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按照中央提出的对土地资源实行严而又严的保护与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为主,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和方针,科学地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全市各项土地利用活动。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我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走节约用地和内涵挖潜的路子,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占用耕地和开发整理复垦耕地相平衡。
资料:耕地面积统计方法(借鉴类别)
耕地面积统计方法内容提要:目前我国耕地统计数据有国家统计局的年报数据、国土资源部的年度变动数据、卫星遥感数、土地详查数和农业普查数等。
不同口径数据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口径不一致;统计标准不统一;工作条件的限制;行政干扰等。
参照国际上有关耕地面积统计的做法与经验,以及世界各国有关农业用地统计的项目、口径和定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研究报告提出了改进我国耕地面积调查的基本思路。
一是按照科学性、标准化、完整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有利于各类耕地的有效利用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来确定我国耕地面积统计口径和调查方法的原则。
二是重新确定我国耕地面积统计的口径范围和指标体系。
提出了耕地总资源、常用耕地面积和临时性耕地的概念。
经测算,我国耕地总资源为19亿亩左右,这个数据可作为土地部门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使用.常用耕地面积为18亿亩左右,可作为计划、统计计算耕地复种指数和综合生产能力使用。
今后我国耕地统计总的发展方向是以普查为基础,摸清家底,建立耕地样框。
在此基础上,建立年度变更调查制度,实施对地抽样调查。
研究背景耕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要素,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水平。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2,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和有效利用耕地资源,耕地生产力不断提高,使我国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为搞准耕地资源状况,政府统计部门也作了大量的工作。
从目前看,耕地的统计有基于统计报表制度的常规统计、每10年一次的农业普查以及国土资源部每年进行的土地变更情况调查,由于不同统计方法取得的数据不一致,这就给耕地数据的使用造成了混乱。
因此,开展耕地统计方法的再研究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意义重大。
一、开展耕地统计方法再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现行耕地统计难以客观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必要开展耕地统计方法的再研究。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第1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分层作业pptx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河南驻马店调研]耕地休耕弹性边界是指休耕面积与当地耕地面积 的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17—2036年耕地休耕最大面积与休耕规模弹性 边界图(含预测)。据此完成9~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江苏省耕地休耕最大面积变化趋势的形成原因是( C ) A.自然灾害增多,粮食单产下降 B.农业结构调整,耕地数量增加 C.城镇化发展快,耕地资源减少 D.休耕规模弹性边界扩展,耕地减少 10.耕地休耕最大面积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表现在( D ) A.粮食品质上升 B.粮食单产提高 C.粮食多样化突出 D.粮食供给压力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2023重庆渝中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比起普通水稻,海水稻具有抗渍涝、抗 盐碱、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势。适宜海水稻种植的土壤含盐量一般 ≤6‰,引含盐量≤3‰咸水灌溉,可以提高亩产量,种植海水稻后可以降低 土壤的盐碱度,改良土壤。2020年,江苏如东入选袁隆平团队建立的海水稻 试验示范种植基地。2020年秋,如东“超优千号”海水稻平均亩产超过802.9 千克,取得重大突破。(注:1亩=1/15公顷)
D.市场需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3题,全球气候在近几十年间的变化并不足以引起农业生产格局的转变,A 错误;近几十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快,土地占用多,而 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承担起了粮食主产的重任,B正确;人 口分布时空格局的变化不是造成农业生产格局转变的主要因素,C错误;南北土 地生产力的差异变化不大,D错误。 第4题,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人均耕 地多,A正确;高速铁路的建设主要满足客运需求,与成为商品粮基地无关,B错误; 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改善是作物种植范围北移的原因,C错误;新品种、新 技术广泛应用影响产量,不是商品粮基地的主要成因,D错误。 第5题,“北粮南运”主要依靠铁路运输,随着市场需求的膨胀,原有的铁路运输已 经不堪重负,铁路运输成为“北粮南运”最为棘手的问题,B正确;气候条件、生产 水平对“北粮南运”的制约力小,A、C错误;南方对北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膨胀,会 加速“北粮南运”的进程,不会起到制约作用,D错误。
闻喜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 - 事业单位真题
闻喜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事业单位真题1:法人、个体工商户也享有人身权,包括()。
单项选择题姓名权和名誉权名誉权和经营权经营权和隐私权名称权和名誉权2:(1)有关人员受到处分(2)小学生接种疫苗(3)有关部门进行调查(4)某防疫站购进过期药品(5)小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单项选择题2—4—5—3—14—2—5—3—14—2—5—1—35—2—4—3—13:要想使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单项选择题必须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护4:双核家庭:指夫妻双方婚前都曾是各自家庭中的“核心”(独生子女),婚后都不知道该以“非核心”的方式行为处事,于是家里就出现了两个“核心”。
下列属于双核家庭的是()。
单项选择题新婚的小王与小刘仍都带着独生子女时的逞强个性,互不相让逢年过节,老周夫妇都把各自的兄弟姐妹请到家中团聚,其乐融融小王与小李都是独生子女,两人组建家庭后,夫唱妇随,相敬如宾小许对娇妻的事事好强感到有些压抑与不快,新婚的甜蜜日渐淡化5:第一段[]处恰当的措辞是()。
单项选择题自我自动自律自然6:公告的行文主体通常是()。
单项选择题各个企事业机关各类人民团体国家机关的高层组织一般的国家机关7:民族问题经常是与宗教问题相联系的,宗教是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族多教,一教多派,都可能导致民族宗教冲突。
宗教社会学的“冲突派”学者认为,宗教是社会分裂的根源。
他们的这些看法不免有失偏颇或夸大,但问题的严重性却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单项选择题宗教问题是国际政治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紧密相关对民族宗教冲突的恶果不能夸大,但也不能忽视其严重性诸多因素使得民族宗教矛盾激化8: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漂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一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