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实现机理——基于苏南J村的经验考察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指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
它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农民经营的农田面积适度,劳动力适量的家庭农场。
农民在农田规模上不追求大而化之,而是根据自家的劳动力和农田资源合理规划经营面积,既确保了农田利用率,又减少了资源浪费。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实行的是科学管理模式。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充分运用农田分区种植、源种扩繁、节水灌溉等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进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注重的是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农业特点。
农民通过发展多种农业经营项目,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和转化的目的,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强调的是市场导向。
农民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可以有效促进农民的就业和增加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缓解了农村人口过剩的问题。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也可以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中,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并制定相关的农业补贴政策,推动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
也需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农业经营模式。
它在保障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应该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推动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指农户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家庭农场。
不同于大型农业企业,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通常规模较小,受限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限制,但也能保持较高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对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进行浅析。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表现为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
由于规模小,农户可以更容易掌控生产环节,进行精细管理,提高效益。
家庭农场通常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减少了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农户可以通过多种经营方式来扩大收入,如农业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了就业机会。
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家庭农场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流动,减轻了农村劳动力闲置和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体现了环境效益。
家庭农场通常地块较小,更容易进行绿色生产。
农户可以采用有机种植、无农药等环保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家庭农场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源、森林等资源,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效益。
在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家庭农场是重要的路径之一。
政府应该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和引导,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江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村 社 会 保 障体 系逐 步 建 立 , 农业 社 会化 的转 变 , 高 了 土 地 产 出率 、 源 利 用 提 资
王
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这些都 为发展农业 率 、 动 生产 率 , 进 了农 业上 规 模 、 劳 推 上 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 , 水平 、 增效益。 目前 , 全省高效农业 、 设
浙 江 温 州 市 解
闺 内 外 发 展 农 业 适 度 规 模
经 营 的做 法 美 国— — 美 国依 靠 得 天 独 厚 的 自
区 ,着重试验探索规模化集约经 营, 取 决 一家 一 户做 不 了 、做 不 好 的 问题 , 提 然 条件 、 代化 的装 备 与发 达 的 科 学技 现
营
18 9 3年 昆 山 陆 杨 乡 4 O个 种 粮 大 户 率 经 营 制 度 的 基 础 上 ,针 对 不 同 产 业 特 园 区达 到 7 个 ,园区 面积 大 多 在 1万 1 先创 办 了 家庭 农 场 , 开创 了 土地 规 模 经 点 、 不同区域情况 , 因地 制宜发展多种 亩 以上 。 营 的先 河 。 1 8 9 7年 , 国 务 院批 复 , 经 我 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加快发展合 省苏南无锡、 县 、 吴 常熟 三 县 ( )以及 作 经营型规模经营 ,培育农 民合作组 市 , 把 分 山东 平 度 市 、 京 顺 义县 、 东南 海 市 、 织 , 分 散 的农 户 组 织 起 来 、 散 的 作 北 广
坛
江苏农业适度规模
昀实跬与思考
高 峰/ 江苏省农业委 员会
0 全省 各 地 把推 进 苗 、 保 、 机 、 资 等 专 业 化 服 务 组 植 农 农 邓小平同志早在 19 9 0年 就 指 出 : 的 5 %左 右 。近 年来 , “ 国 社 会 主 义 农 业 的 改革 和 发 展 , 中 从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 为转 变农 业经营 织 , 实行 统 一种 子 种 苗 、 一 技 术 推 广 、 统 长 远 的 观点 看 , 有 两个 飞 跃 。第 一 个 方式 , 进农 业 增 效 农 民增 收 的重 要 举 统 一 机 收 机 种 、 一 肥 水 管理 、 一 植 要 促 统 统 进 截 0 1 提 飞 跃 , 废 除 人 民公 社 , 行 家 庭 联 产 措 , 一 步加 大推 进 力 度 。 止 2 1 年 保 服务 , 高 家庭 经 营 集约 化 水 平 。 目 是 实 承包 为主 的 责任 制 。第二 个 飞 跃 , 是适 底 ,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 3 5 前 ,全省农 民合作型规模经营 1 3 43 3 6万 应科 学 种 田和 生产 社 会 化 的需 要 , 发展 万 亩 , 占耕地 面 积 的 4 %。 9 适 度规 模 经 营 , 展集 体 经济 。 在 我 省 发 ” 亩, 土地 集 中型 规 模 经 营 1 8 . 亩 。 0 77万 基 础 好 —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特 别是 统 一 服 务 型 规 模 经 营 1 2 . 亩 , 0 93万 分
江苏农村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分析和探讨
江苏农村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分析和探讨董金芝 盐城市国土资源局盐都分局摘要:农村土地要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能够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各种必要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实现理想的农村土地规模管理的经济效益。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面临新时代必然课题,是解决新时代的三农问题,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农业生产力高水平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管理内涵的分析和探讨,在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与剖析了江苏省各地农村的土地进行一定适度规模经营管理的现实状况、特别包括其制约发展的因素,从而能科学地提出了进一步实现农村土地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探讨与分析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0-0482-02一、引言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即改革开放的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指出,在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对于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要取得实效,一定要经历具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和适度发展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大集体经济为特征[1]。
同时进一步指出,在将来社会发展到某一定时期,农村在一定程度上要实现和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农村土地要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能够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各种必要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实现理想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
根据笔者对江苏省有关市县各地2017年城乡居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分析,在城乡在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第一产业的人均家庭收入占总收入的36%,第二、第三产业家庭经营的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64%,2018年这一比例有上升趋势,在农村,这一比例更为明显突出。
分析这一现象结果,充分说明当土地、产量规模等生产要素达到一定的水平阶段之后,由于各种必要的生产要素能够有机结合,便会产生“1+1>2”的“土地规模经济效应”。
江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
江苏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与分析
( ) 业适度 规模 经 营特 点 一 农
服 务 组织 两个 合 作社 ,通 过 统一 供应 生产 资 料和 提
供 专 业化服 务 实现创 收 3 0多万元 。
到 2 0 底 , 苏 省 多种 形式 的农 业 适 度规 模 0 9年 江 经 营面 积达 到 29 66万亩 , 占耕 地 面 积 的 3% 8 。其 特
用 , 励 公 众 环 境 保 护 工 作 , 举 揭 发 各 种 违 反 环 鼓 检
境 保护 法 律 法规 的行 为 ” 。同时 , 随着 信 息化 的 迅速
发展 , 来 越 多 的人 们 对 环境 问题 也 越 来 越有 深 刻 越 的认 识 , 们 对 环保 产 业 的 需求 也 出现 了空 前 的 高 人
点可 以总 结为 :
二、 发展 农业适度规模 经营 的模式
实践证 明, 通过 发 展农 业 适度 规模 经营 , 利 于 有
1服务 型适度 规模经 营规模 大但 紧密度差 。 、 据统 计 ,09年全 省 以农村“ 大 合作 ” 织 为主 体 的多 20 三 组 种形 式 的农 民合 作 组织 快速 发 展 , 全年 新增 农 村“ 三
道上 转 变 。 因此 , 量 公 众 的参 与 亦 有 助 于环 保 产 大 业 的发 展 , 且 可 以大 大 刺激 和 督 促 企 业 投 资 于环 而 保产 业 。
基金 的介 入 可 以实 现 环 保产 业 与 资 本 市 场 的 结合 ,
解 决生态 建设 资金 不足 的 问题 。 过政 策鼓 励 , 通 支持
涨, 期待 获 得 环保 产 品而 取代 非 环 保 产 品 己成 为潮
试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
摘要: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强烈关注。
本文通过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当前适度规模经营判断标准在设定和落实上不符合现阶段家庭农场发展要求。
为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共享、简化模型、调整补贴政策等措施,使以效益为导向的适度规模经营标准落地,使之成为可操作性较强的地方政府执行标准,促进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规模标准;效益导向家庭农场不仅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它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契合,已经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在有限的耕地资源和农户家庭人力资源约束下,探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度”在哪里,或者说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多大为宜,是破解小规模分散经营困境,完善家庭农场建设的关键。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大小、判断标准、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判断标准依然模糊。
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规模相关政策时并未充分考虑家庭农场的发展需求。
因此,仍有必要对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为政府部门引导家庭农场发展提出建议。
一、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概述(一)家庭农场与规模效益我国早期的家庭农场在经营特征上与种养大户类似,被认为是在较大经营规模基础上从事农业种养活动的农业企业。
之后家庭农场的企业化特征愈加明显,被看成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且具有科学化管理和企业化特征的经营实体。
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一词开始出现,被定义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形式,各学者紧扣家庭农场所特有的经营特征展开了更为深刻的讨论。
(二)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演进增加土地面积是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手段,但盲目追求大规模土地则可能对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益产生负面影响,“适度规模”才能确保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指拥有一定规模、能够实现多元经营、集约利用资源的农业生产单位。
它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能够满足家庭生活需求,还能够为社会提供农产品。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对农业生产的贡献、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规模较小,资源利用效率低。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中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现有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规模较小,很难实现规模经营,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其次是缺乏科技支持,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受技术、资金等制约,现有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往往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支持,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再者是市场营销不畅,产销环节薄弱。
由于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规模较小,很难直接面向市场,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困难,市场营销不畅。
最后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现有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往往缺乏社会保障,农民的收入来源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未来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发展应该走科技兴农、绿色兴农之路。
一是推动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科技支持力度,推广农业生产中的现代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是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
政府应该支持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进行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应该加强对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保障,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四是推动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间的合作发展。
政府应该鼓励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间的合作,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提高规模效益。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指以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为基本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的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进行浅析。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能够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大规模农业企业面临着农产品过剩和资源环境压力大的问题。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可以利用小农户的优势,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农业技术,形成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大规模农业企业往往采用大面积的单一种植模式和大量的化肥农药使用,造成了土壤的退化和水体的污染。
而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采用小规模、多样化的种植方式,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农田和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外流,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对社会效益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还能够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对于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促进城乡经济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还能够传承和保护传统的农业文化,提升农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认同感。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社会效益,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能够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农业现代化
个 人 多地 少 的 国 家 ,也 曾面 临种 田 1 . 3 8亩 的 水 平 ,更 低 于 世 界 平 均 3 . 3 进夏溪花木 市场连接带动 周边 5万 多
效益低 下、农 业停滞不前 的困境。为 亩 的 水 平 ,在 资 源 有 限 的 条 件 下 ,要 户农户从 事花木生产经 营 ,辐 射面积 达2 改 变这 一 现 状 ,日本 自上 世 纪 7 0年 代 实现推进农业现 代化 ,就必须要大 力 2 _ 5万亩 。连 云 港 市 加快 发展 多种
允许农 民以转包、出租 、互换、转让、 万个 ,入社农户 比例 6 7 . 5 %,农村社 种粮 大户稻 麦产量普遍 比周边农户高 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 会 保障体 系初步 建立 ,农业社会化服 1 0~ 1 5 %, 每亩节本增收 1 0 0 元左右。 逐步促进 家庭经营率先 向采用先进科 务体 系逐步健 全 ,加快 发展农业 适度 张 家港市塘桥镇种 田大户吴米其经 营
业 建设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
励土地 向种养 大户、专业合作社 为主 悄地 发生一系列 变化 ,现代 农业 的格
流 转 ,全 面 推 进 经 营 机 制 创 新 , 目前 局 正 在一 步 一 步地 向 前迈 进 。
农 业 现 代 化呼 唤 农 业
适 度 规 模 经 营
全省入社 农户 占总农户数 3 5 % 以上 ,
( 二 )加 快 了科技 普 及。粮 棉 油
产 综 合 机 械 化 水 平 已达 7 8 % ,旱 涝保 规模 经 营 主 体 收 入 主 要 来 源 于 农 业 生
从 国内经验看 ,规模经营 搞得好 收农 田、高标 准农 田分别 占耕地 面积 产 ,为追 求粮棉油产 量和效益 的最 大 的地 方 ,农 业发展就快 ,现代 化水平 的 7 2 %和4 5 %,农 业科 技 贡 献率 达 化 ,对农业新 品种 、新技术 的需 求 比
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实例分析与对策建议
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实例分析与对策建议在生产上,家庭农场是指家庭自然资源被零星利用,对于生产来说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型态。
在我国,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家庭农场在苏南地区得到了较快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苏南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首先,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会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家庭农场的盈利能力通常会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家庭农场还会根据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改善农场的收入情况。
此外,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家庭内部的分工问题也受到很大的关注。
家庭农场的分工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的劳动分配来实现的,家庭成员根据自身能力与经验选择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农具制作、动物饲养等工作,从而增加家庭农场的效率与收入。
如今,苏南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已遭遇了很多问题,比如种植结构不合理、农具落后、农村劳动力流失等,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为此,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家庭农场的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合理性。
如果在苏南地区家庭农场里,种植的作物都是同一种作物,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经营的风险。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家庭农场种植多样化的农作物,调动家庭农场用地的种植潜力,提高家庭农场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增加农具设备的使用率。
家庭农场中,农具设备的运用率很低,从而降低了家庭农场生产效率。
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家庭农场购买更先进的农具设备,增加家庭农场使用农具的比例,从而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
最后,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流失,从而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子女回乡务农,并根据不同农民的农业技能和能力,引导他们专业从事农业工作,从而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家庭农场在苏南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主要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强家庭农场的管理,同时鼓励家庭农场的发展,以促进苏南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生产 力及农户经 营水平下 , 以规模经 营农 户 获取最
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下 , 实现劳动力 、 土地 、 资本 、 技 术、 经 营 管 理 信 息 等 各 种 生 产 要 素 的优 化 配 置 ( 马佳 等 , 2 0 1 0; 孟展等 , 2 0 1 3 ) 。也 有 部 分 学 者 结 合 不 同地 区 的情 况 和数 学 模 型 估 算 , 提 出 了对 土 地经营规模 的度量标准 。其中, 钱克 明等( 2 0 1 4 ) 分 析 了在保 证 种粮 大户 家庭 收入 与城镇 居 民基 本 致 和充分 利 用 “ 黄箱” 政 策 等 条件 下 , 我 国种 粮
现有研 究 中 , 有 学 者 对 适 度 规 模 的 内涵进 行 了解读 , 认 为适 度 规模 经 营是 指 在 一 定 的 自然地
适度规模时 , 扩大生产规模带来规模报酬不变 ; 当 生产 规模 超过 适 度 规模 时 , 扩 大生 产 规 模 就会 带 来规 模报 酬递 减 。但土 地作 为农 业生 产 的最基本 要素 , 往往 表 现 出缺乏 弹性 的特 征 , 使 得农 业规模
陕西农业科学 2 0 1 5 , 6 1 ( 0 6 ) : 1 1 3—1 1 5, 1 2 0
S h a a n x i J o u na r l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家 庭 农 场适 度 规模 经 营 的理 论 及 实 证 分 析
的新 型农 业 经营 主体 , 并先 后从农 业 补贴 、 土地 流 转、 职业 培训 等方 面提 及对 家庭 农场 发展 的扶 持 ,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浅析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的大规模农场,集中在家庭的小规模经营上。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在适度规模内经营农业生产,实现家庭自给自足和市场销售的双重目标。
首先,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以小规模经营为特征的,与传统农业大规模经营相比,更注重生产的品质和环保意识,减少了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为注重品质的保障和提高。
其次,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不同于农业企业家和大规模农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面临的市场是区域市场。
家庭农场客户基本上都是当地居民和城市人民,因此,家庭农场有应对市场的需求,逐步调整其规模和品种结构,符合市场需求。
最后,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有着自给自足的企业运营理念。
家庭农场的经营往往以自给自足为基础,亦或者以自给自足为一种方式来进行。
在实现家庭自给自足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销售来提高收入水平,形成自产自销的生态循环。
然而,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素质和家庭农场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和改进,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政策和支持力度,以增加家庭农场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当前农业市场供需失衡和运营风险高,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和包容性政策引导,调节市场发展和生产方式。
总的来说,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型,符合现代社会和市场需求的调整。
家庭农场在完成自给自足的同时,通过市场销售提高了自身的生活和经济条件。
在未来,家庭农场还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科学技术和市场运营,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成为一个既注重质量,又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共3篇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共3篇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1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将目光投向了家庭农场经营。
不难发现,家庭农场在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
然而,由于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规模大小也千差万别。
在现实生产中,很难仅仅从单一规模或销售模式角度来衡量家庭农场的效益,适度规模也成为了家庭农场经营者面临的新问题。
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保持家庭农场独立自主性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组织化程度、优化结构、提高绩效等方式,使农产品生产规模适度扩大,开拓新销售市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经营管理模式。
实现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从资源、技术、市场、管理四个方面统筹规划,具体来说,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资源整合。
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资金、土地、技术等多种资源的支持。
如何合理整合各类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应是家庭农场经营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可以通过情报研究、科技创新、市场布局等方式,掌握和整合好内外部优质的生产要素,从而改善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2. 技术更新。
农业技术是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需要经营者注重调整和更新。
科技创新将成为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必不可少的因素。
可以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充分利用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做到、因地制宜,生产有素,变客观因素为自身竞争优势。
3. 营销拓展。
营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家庭农场的销售渠道如何打通、又如何增加其产量而不失质量。
促销、销售渠道、终端营销都是不可或缺的地方。
可以通过合作、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专业合作等方式,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模式,将农产品发展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类。
4. 管理创新。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由于劳动力少、资金少的特殊性,可以采取联合经营、共享资源、信息共享等方式,也可利用市场资源,提升组织化管理水平,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落实各项政策,实现家庭农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摘要】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本文首先介绍了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适度规模经营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有助于提升农村经济整体竞争力、可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的优势。
最后强调了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适度规模经营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还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实践中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广适度规模经营,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适度规模经营、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效益、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竞争力、农村经济转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必要性、重要性1. 引言1.1 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不同的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及农民的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规模进行经营,使土地、劳力、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目的。
适度规模经营强调的是在保持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根据地区的资源禀赋、农户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经营规模,既不过度集约,也不过度分散,以达到生产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目标。
适度规模经营注重市场导向,结合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价格,合理选择种植或养殖品种,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适度规模经营是一种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农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而提升整个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由之路。
1.2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水平和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经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家户经营基础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文献综述
家户经营基础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文献综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等。
为了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保持家庭经营和家庭农业特色基础上,通过合理组织生产、采用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一种农业管理模式。
在适度规模经营中,不仅要注重生产效益的提高,还要关注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地区的经济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在解决农村社会的生产组织问题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国内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中国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家庭经营作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特点之一,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农业的基础。
适度规模经营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走向规模化经营的一种发展模式。
1. 过渡期的适度规模经营过渡期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国家深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适度规模经营在这个时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陆奇峰(2009)[1]在其研究中指出,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过渡期的一种理想发展模式。
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使单个家庭农场不断壮大,提高经营效益,从而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同时,在实施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提高产销一体化水平,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
特色农业是指在生产技术和产品特色上与传统农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竞争优势的农业。
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
王绪雄(2006)[2]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适度规模经营对于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过程中,特色农业可以通过整合资源、规范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措施,实现更好的市场定位和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社会化服务与适度规模经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化服务在农村地区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汇报人:2023-12-26•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概述•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目录•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挑战与对策•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案例分析目录01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概述定义与特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在一定规模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注重家庭成员的劳动投入;经营规模适中,既不过于庞大也不过于狭小;注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01020304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数量不断增加,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土地流转、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国内现状发达国家在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相对成熟,家庭农场是主要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之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国外现状适度规模经营的国内外现状02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更好地配置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化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
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3020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产品销售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经验
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经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农村地区进行经济活动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农民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推广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的合理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经验。
一、土地利用的合理安排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首要任务是合理安排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往往土地资源有限,如何进行高效利用尤为重要。
农民可以通过合理划分土地功能,建立科学的农田制度,使土地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
例如,将一部分土地用于耕种粮食作物,一部分土地用于养殖业,一部分土地用于果树种植等,实现多种经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农民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农民可以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实现资源共享,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合作组织可以协助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农资统一采购、技术培训等工作,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支持,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
三、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通过参加农技培训、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农业生产中。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市场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应用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成功还需要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并进行应用。
农民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网上交流等方式,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农产品种植或养殖方式。
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可以帮助农民避免生产过剩,增加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优质农产品的培育与生产农村适度规模经营要推动农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品牌化建设。
农村地区可以通过优化农作物品种,培育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农民可以通过加工农产品、建立品牌形象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对苏南地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探究
2016年27期总第834期一、引言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变。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这一系列转变导致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农村劳动力不足,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粮食进口率逐渐提高,粮食安全问题产生隐患。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应该重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的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
所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被认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土地经营方式的又一次变革。
目前,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实行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的家庭农场,主要建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部城市郊区。
在我国广大农村,家庭农场只是极少数,因而还不是我国农业中的经营方式。
家庭农场实际发展中还面临着缺乏定价权、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成本过高、产品附加值低下、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本课题通过对当前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案例分析,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苏南家庭农场持续性发展模式的探讨、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对苏南家庭农场的发展研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从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入手,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探讨其演化的规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符合苏南地区实情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和推进政策。
二、苏南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国外参照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苏南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些农户,有的称为“种粮大户”,有的称为“专业养殖户”,实际上就是小型的家庭农场,除了经营种植业外,还从事多种经营。
现在所说的家庭农场是2012年前后才兴起的新型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一直以地方实践为主,中央层面尚未对其做明确定义。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夏卫【期刊名称】《江苏农村经济》【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页(P32-33)【作者】夏卫【作者单位】江苏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正文语种】中文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世界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样面临着土地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和挑战。
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外经验看,世界上凡是农业发展水平领先的国家,基本上都走过了土地规模经营的道路。
美国实行家庭农场式经营,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达到4500亩以上。
战后的日本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也曾面临种田效益低下、农业停滞不前的困境。
为改变这一现状,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土地使用权流转,特别是80年代中期进一步放宽政策推进土地集中,促进了规模经营迅猛发展,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快速提升。
目前,日本农民户均经营土地面积达到30亩以上。
从国内经验看,规模经营搞得好的地方,农业发展就快,现代化水平就高。
上海市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促进家庭经营率先向采用先进科学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提高了集约化水平,同时鼓励因地制宜,通过建立合作农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上海市土地流转后实行农业适度规模(按粮食作物30亩,蔬菜、瓜果等作物15亩以上统计)的土地面积近90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5%。
浙江省坚持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规模经营主推手和建设现代农业主力军,鼓励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为主流转,全面推进经营机制创新,目前全省入社农户占总农户数35%以上,合作社经营耕地占总承包地面积一半以上。
从我省现实情况看,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研究——以苏南张家港市为例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研究——以苏南张家港市为例漆信贤【期刊名称】《《土地经济研究》》【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缓解农业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
本文根据苏南张家港市家庭农场的调查情况,运用因素成对比较法分析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限制性因素;根据农场投入产出数据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家庭农场模型,并用边际分析法得出区域粮食种植的适度规模。
无论是主观调查还是客观实证研究都表明:资金成本、管理水平、劳动力水平和土地等因素是影响家庭农场规模的重要因素。
张家港地区162.03亩的稻麦种植面积比较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由于资源禀赋的千差万别,各个地区的适度规模不尽相同,且适度规模会随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动态变化。
本文还针对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建议,并展开了讨论。
【总页数】11页(P70-80)【作者】漆信贤【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2]南京大学-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4.1【相关文献】1.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种植业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证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徐健;金贞姬;宋成林2.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r——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 [J], 梁丹妮3.浙江省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研究r——以果蔬类家庭农场为例 [J], 韩苏;陈永富4.沿海都市农业中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研究——基于厦门市家庭农场的调查 [J], 杨瑞铭; 郑毓岚; 钟华; 张瑞中5.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家庭农场为例 [J], 高阔;甘筱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8-10-18作者简介: 王琳, 女,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2016 级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农村社会学。
一、 问题的提出“三农” 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持续迈进的背景下,有 关农业生产关系改革、 相关经营体制深层次改革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农业规模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有学者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 必须突破的 “瓶颈” [1] , 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顺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等市场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 [2] ; 也有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是 相悖的, “家庭经营已没有前途” , 甚至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绊脚石, 而政府则始终反对将二者对立, 认为中国农业生产要再上新台阶,必须适度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劳动生产率、 土 地生产率, 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3] , 同时, 政府高度强调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 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4][3] 。
近年来,国家涉农政策几乎都对发展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予以强调。
党中央连续 4 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家庭农场适度 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
2016 年 1 号文件指出,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 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功能。
[5] 党的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纲领性文件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其中,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实现机理—— —基于苏南 J 村的经验考察王 琳摘 要: 近年来, 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逐渐兴起。
文章基于苏南农村 的田野经验, 发现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 生产资料、 劳动力与制度基础上, 通过农地资源的集体 统筹与优化配置,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服务与监管以及农业经营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较好实现了农业的机 械化、 规模化与标准化, 具有灵活性、 成本内部化、 管理有效性、 自组织性等独特优势, 同时也面临过度规模化、 生 产成本上涨、 经营结构单一, 经营者文化资本有限、 市场议价能力不足, 收益不稳定等多元化风险。
此种集体高度统 筹的新型经营模式与农业现代化高度耦合, 表明农业现代化与家庭承包经营并不是天然对立的,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家庭承包经营并未走向终结, 其核心经验对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并不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 家庭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 集体统筹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88 (2019) 01-0093-09窑93窑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指出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在农业经济较 等主体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等。
国家 “十二五” 规划文件中明确指出:发达地区, 推进承包经营权流转, 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 2016 年公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指出, 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扶持发展家庭农场, 推动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
2016 年发布的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 (2016—2020 年)》 也指出: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通过土地流转、 土地托管、 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 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
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 扩大新型经营 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 建立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信息直报制度。
” 随之引发出理论界关于农 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和路径等问题的讨论与探索。
国内目前对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内涵特征 [6][7][8]、 目标诉求 [9][10][11]及其路径选择 [12][13][14][15]的认知 分歧仍然大量存在, 致使我国各地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中产生了较大偏差 [2], 而对于家庭 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论述主要有支持规模经营、 在考虑中国现实国情基础上不支持规模经 营、 推崇适度规模经营等三种观点, 也尚未达成一致。
现阶段,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是 否已经成熟?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是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方式是什么?如何 合理把控农业规模经营 “度” 的问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否存在普适性路径?农业现代化是否意 味着家庭承包经营的终结?两者是相互耦合还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事关农业生 产经营体制改革的走向, 也关系到当下快速工业化、 城镇化新局面, 更关系着农民收入提高与农业 现代化实现等重大现实问题。
要深入探究家庭经营模式与农业现代化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亟需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回到生活世界中, 从家庭经营模式的具体运行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二、 田野与方法J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南部, 是典型的镇郊村, 由三个村庄合并而成, 距离镇政府 2 公里。
全 村共 798 户, 户籍人口 2380 余人, 实际居住人口 4000 多人, 外来务工人口和本村农转非人口占 本村常住人口一定比例。
全村下辖 11 个自然村, 24 个小组, 6 个党支部, 包含党员 104 名。
J村是苏南模式下典型的工业型村庄, 依托较早的乡村工业化与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 释放 出充足的经济空间与就业机会, 各个年龄层的农民都可以在本地实现充分就业, 形成了 “离土不 离乡” 的家计模式, 家庭积累能力强, 人们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就地城镇化与非农化, 生产生活 方式早已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化。
工业化与城镇化使得农民与土地自然脱嵌, 土地在上世纪 80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时就已不是必需的生产资料, 人们并不依赖土地的产出, 形塑了当地大 多数农民家庭早已不种田的基本样态。
J 村村域面积达 4.96 平方公里, 其中村中共有耕地面积 2000 余亩, 包括 1000 多亩鱼池、 300多亩水田以及 300 多亩良田。
大部分土地已经被政府征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或企业租赁建厂 房。
1983 年分田到户时, 人均 6 分地, 到了 1998 年国家土地二轮承包的过程中, 根据人口和土地 面积的变动进行了调整, 一般农民家庭现只剩下零星的自留地, 老年人会用来种植各种蔬菜, 供 自家生活消费的同时拿到市场售卖。
当地村集体已将农民的所有责任田及大部分口粮田统一流 转承包给种植大户, 以当地少数农民和大多数外地农民构成的职业农民群体为主。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在 20 多天的调研时间里, 笔者在全面了解村庄整体情况的基 础上, 重点关注了当地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运行实践, 对种养殖大户的形塑与农业现代化现状 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查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 通过白天访谈和晚上集体讨论的方式形成对村 窑94窑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实现机理庄经验的整体性认识。
访谈对象包括村组干部、 村庄精英、 老年人及普通村民, 并对种养殖大户 进行了重点访谈。
三、 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何以可能(一) 自然基础苏南地处长江流域长三角腹地的平原地区, 自然条件优越。
土地集中连片、 平整开阔、 土质“鱼米之乡” 的称号名不虚传, 市场距离近, 货币化、 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条件优越、 粮食单产高,商品化程度高, 具备规模化、 标准化、 机械化、 现代化的天然优势, 土地基本无质量的差异, 只有 机械化耕作的先后, 由此为典型的土地分配方式与高效的农业治理模式奠定了核心基础。
(二) 生产资料基础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经济空间狭小, 本地市场不发达, 农民缺乏本地非农就业机会, 对农业生产保持较强的依赖性, 尤其是无法外出的中老年群体, 更是高度依赖于农业维持生活 和劳动, 在这些地区, 农业是农民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 同时也是中老年农民的主要就业形 式。
因此, 这些地区的农业具有很强的生计性质, 属于生计型农业, 农民对土地与农业生产的依 赖性强, 土地对农民具有基础保障作用。
而在苏南经济发达乡村, 上世纪 80 年代快速发展的乡 村工业化充分吸纳了本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农民很早就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成为产业工 人, 农民的生计来源实现了非农化转化。
进厂工作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远高于务农收入, 农 业生产可以忽略不计。
不仅农民的生计来源已经非农化, 农业和土地对于我国中西部农民的保 障性作用在苏南也已经很弱了, 减少甚至抵消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 土地的生产资料价值降低。
随着苏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土保、 社保乃至农保等制度化保障逐步完善, 并且保 障水平很高, 已经超越农业生产本身的保障功能。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但降低了农民对于农 业生产的依赖性, 而且脱离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也消除了, 从而使得苏南农业从生计型、 保障型 农业解放出来, 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依赖程度降低, 为农业发展转型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 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由此, 这种土地与农业性质的转变带来本地大多数农民不种地的现状, 形 成了生产资料的高度剩余, 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
(三) 劳动力基础目前发达地区农村中仍然存在一大批年龄在五六十岁、 文化水平较低、 技术含量不高, 被正 规劳动力市场所排斥, 同时仍拥有充足的劳动力, 尚未完全完成人生任务, 不想较早退出劳动力 市场, 又不愿意受工厂限制与约束, 能灵活兼顾种养殖与家庭的中老年劳动力群体, 他们成为家 庭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
碍于资金、 劳动力、 时间精力的限制, 他们一般以夫妻二人为单位, 种植户 规模大约在100亩到 300亩之间, 而养殖户规模大多为几十亩。
在非农就业机会较多的苏南地区, 劳动力成本较高, 一般老年劳动力为日均 100—200元, 年轻劳动力价格更高且极度匮乏, 而这样 的高成本在农业生产雇工中是极不划算的, 只有在极少数的农忙环节, 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才会少 量雇工, 通过把雇工等生产成本内部化来实现农业经营的收益。
这些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 一般都成为职业化、 专业化农民, 长期从事农业经营已具备相当的专业化知识与技能, 主 要目标是通过适度扩大规模以及专业化的种养殖与经营方式获得较高的农业收益, 他们的实际收 入水平高于普通小农, 且并不比进厂务工的收入低, 因此从事农业经营的动力和能力均较高。
(四) 制度基础强大的集体统筹能力是苏南模式的制度遗产, 不仅体现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上, 农业发窑95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9 年第 1 期展亦不例外, 苏南地区独特的土地政策、 地权观念与集体经济是形塑强大集体统筹能力的主要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