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部件。

3. 培养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的优势与不足2. 光纤的工作原理光波的产生与传输光纤的导光原理光纤的衰减与色散3.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光源光发送器光纤光接收器光放大器4. 光纤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光波的分波和解波光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光信号的放大与传输5.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有线电视医疗、工业与科研领域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

4.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掌握。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应用领域的了解。

4. 课程论文,让学生深入研究光纤通信技术的某一方向。

五、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和讲义。

2. 多媒体演示素材。

3. 光纤通信相关案例资料。

4.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论文集。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光纤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知识。

3. 演示实验:进行光纤通信原理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第3-4课时:讲解光纤的工作原理及其光纤的导光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第三章-光源与光发射系统-电子教案 (3)

光纤通信技术-第三章-光源与光发射系统-电子教案 (3)
17.简述激光器的结发热效应。
18.何谓激光器的偏置电流?应如何选择偏置电流?
19.半导体激光器由哪三个部分构成?试分别加以说明。
20.构成激光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21.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源为什么要加正向电压?
22.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
23.简述F-P腔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24.光发射机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3)在课程网站推荐参考书籍,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4)每周固定时间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答疑。
作业
1.简述受激吸收,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过程。
2.什么是粒子数反转?
3.什么是激光器的阈值条件?
4.一个半导体激光器,谐振腔长L=200μm,其谐振腔内工作物质平均损耗系数为αi=2dB/mm,谐振腔两个反射镜的反射系数为R1×R2=0.9×0.95,求激光器的阈值系数gth,若R2由0.95降低到0.35,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如何变化?。
4、课后作业:6。
3.4新型半导体激光器
重点介绍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的结构特点,引出在此特点基础上的发光原理,并指明它所具有的独特优点;简要介绍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与量子阱激光器的结构与特点。
3.5光源的调制
重点介绍光源的直接数字调制以及可能产生的效应:电光延迟、张弛振荡、自脉动、码型效应等。简要介绍光源的三种间接调制方式,包括:声光调制、热光调制和磁光调制。
1、计划学时:2学时
2、讲授要求:清楚的阐明能带是由多个相近能级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能级和,并给学生进行能带形成的动画演示;介绍光与物质的三个作用时,重点介绍受激辐射的作用过程,使学生在此能了解到受激辐射是能够把光放大的作用过程;重点讲解激光器发光的三个条件及每个条件是怎样才能产生的。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一、教学大纲1.1 课程简介《光纤通信技术》是一门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应用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技术,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目标(1)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掌握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3)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发射、传输、接收等部分。

(4)掌握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如波分复用、光放大器、光纤传感器等。

(5)了解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1.3 教学内容(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光纤的传输特性(3)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4)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5)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二、教案2.1 教案设计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PPT、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 课时安排(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课时(2)光纤的传输特性:3课时(3)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2课时(4)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4课时(5)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课时三、课程日历3.1 第1周: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1)第1课时:介绍光纤通信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2)第2课时:介绍光纤通信的优点及缺点3.2 第2周:光纤的传输特性(1)第1课时:光纤的组成及结构(2)第2课时:光纤的传输原理(3)第3课时:光纤的损耗与色散3.3 第3周: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1)第1课时:发射器与接收器(2)第2课时:光纤与光缆(3)第3课时:波分复用技术3.4 第4周: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1)第1课时:光放大器(2)第2课时:光纤传感器(3)第3课时:光开关与光调制器(4)第4课时:光传输网络3.5 第5周: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1)第1课时:光纤通信在通信领域的应用(2)第2课时:光纤通信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3)第3课时:光纤通信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4)第4课时: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六、教学资源6.1 教材《光纤通信技术》教材,作者:X,出版社:X。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1 光与光纤1.2 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局限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1 光源2.2 光发送器2.3 光纤2.4 光接收器2.5 光放大器3.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3.1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3.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4.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4.1 通信网络4.2 数据传输与存储4.3 医疗、工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5.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5.1 高速光纤通信5.2 光纤到户(FTTH)5.3 光载无线通信(OWC)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直观地展示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实验设备和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光纤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光纤通信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原理的掌握。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验设备:光纤通信实验仪、光纤等。

3. 参考书籍:光纤通信技术、光电子学等。

4.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新闻报道、技术动态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分别为4个学时/周,共8周。

2. 教学计划:周次内容安排学时第1周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4第2周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第3周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 4第4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4第5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第6周实验一:光纤通信系统实验 4第7周小组讨论:光纤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第8周总结与复习 4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以便能够理解后续的教学内容。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光纤通信的优势与局限1.3 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第二章:光纤与光波导2.1 光纤的制备与种类2.2 光波导的原理与结构2.3 光纤的传输特性与损耗第三章:光纤通信器件3.1 光源与光发射器3.2 光接收器与光检测器3.3 光开关、光调制器与光放大器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4.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光纤通信的传输技术4.3 光纤通信的复用技术第五章:光纤通信网络5.1 光纤通信网络的类型与结构5.2 光纤传输网络的技术与发展5.3 光纤通信网络的应用领域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6.1 系统性能指标6.2 信道容量与误码率6.3 系统性能优化第七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7.1 电信领域7.2 数据通信与互联网7.3 光纤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第八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挑战与发展8.1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8.2 信号衰减与色散问题8.3 未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九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化与协议9.1 光纤通信标准概述9.2 主要的通信协议9.3 我国在光纤通信标准制定中的贡献第十章:实验与实践10.1 光纤通信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10.2 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10.3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纤通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重点: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

难点:理解光纤通信与传统通信方式的差异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光纤与光波导重点:光纤的制备、种类及其传输特性。

难点:光波导的工作原理以及光纤的传输损耗。

三、光纤通信器件重点: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关键器件及其功能。

难点:理解不同类型的光源、光接收器、光开关、光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四、光纤通信系统重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传输与复用技术。

难点: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信道容量以及误码率等性能评估指标。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 熟悉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通信的优点2. 光纤通信的原理光波的传播特性光纤的传输特性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光源光发送器光纤光接收器光放大器4.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光发送器的工作原理光纤的传输过程光接收器的工作原理5.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长途通信局域网光纤到户特殊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光纤通信技术。

2. 多媒体课件:演示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3. 网络资源:查找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光纤通信原理和系统的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应用领域的了解。

4. 课程报告:考察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光波的传播特性和光纤的传输特性。

光发送器、光接收器以及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学时。

2. 教学方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3.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0.5学时)。

第二阶段: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1学时)。

第三阶段: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0.5学时)。

第四阶段:案例分析与讨论(1学时)。

第五阶段:课堂问答与作业布置(0.5学时)。

八、教学案例1. 案例一:长途通信中的光纤通信系统。

2. 案例二:光纤到户的应用实例。

[电子教案(PPT版本)]光纤通信 (10)[51页]

[电子教案(PPT版本)]光纤通信 (10)[51页]

(10.1.7)
在外差检测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增大本振光功率的方式增加接 收灵敏度。外差检测相干光通信不要求本振光与信号光之间的 相位锁定,并允许本振光和信号光之间存在频差。
10.1.2 调制与解调
相干光通信中采用的调制方法有3种:幅移键控ASK(Amplitude Shift Key)、 频移键控FSK(Frequency Shift Key)和相移键控PSK(Phase Shift Key)。 1、幅移键控(ASK) 光载波的频率和相位为常数,用数字信号去调制光载波的幅度,称为幅移键 控ASK。 ASK相干通信系统必须采用外调制器来实现,这样只有输出光信号的幅度随基 带信号而变化,而相位保持不变。如果采用直接光强调制,幅度变化将引起相位变 化。 2、频移键控(FSK) 光载波的相位和幅度为常数,用数字信号去调制光载波的频率,称为频移键 控FSK。对应二进制调制信号,传输“0”码和传输“1”码时,分别用不同的频率表示。 3、相移键控(PSK) 光载波的幅度和频率为常数,用数字信号去调制光载波的相位,称为相移键 控PSK。传输“0”码和传输“1”码时,分别用两个不同相位(通常相差π)表示。利 用量子阱半导体相位外调制器或LiNbO3相位调制器实现PSK调制这种调制器只要选择 适当的脉冲电压,就可以使相位改变π。但是在接收端光波相位必须非常稳定,因此 对发射和本振激光器的谱宽要求非常苛刻。
10.1.1 相干检测原理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图如图10.1.1所示。在发送端, 采用直接调制或外调制方式将信号以调幅、调相或调频的方 式调制到光载波上,送入光纤中传输。在接收端,首先与一 本振光信号(通过耦合器)进行相干混合,然后由检测器进 行检测。其中,偏振控制器用于调节信号光与本振光间的偏 振态匹配。图10.1.2解释了相干检测原理。光接收机接收的 信号光和本地振荡器产生的本振光经混频后,由光检测器检 测,经处理后,以基带信号的形式输出。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精品文档96页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精品文档96页

通信系统组成送信道信道:信号传输媒介噪声:各种干扰信号接收机:完成发送机的反变换(滤波,放大,解调)信宿:完成原始电信号原始消息一:光纤通信发展史1.光纤通信概念:以光载波运送信息,以光纤为传媒的通信。

2.古老光通信:烽火台,交通灯,光电话/880,贝尔实验室。

3.三个主要技术:光源: 1960 红宝石激光器1962 LED1977Bell实验室成功研制100HLD光纤:1966 高锟严格论证从人类玻璃中祛除杂质可制成低衰减光纤。

1970公司制出20dB/km1973 Bell实验室制成1dB/km,现在02dB/km以下。

1973 日本解决接续问题。

1974活动连接器光检测器:70年代研制成功。

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0-1979:光源,光纤检测器研制成功。

由美国,亚特兰大,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建成。

第二阶段:光纤技术突破:衰减降02dB以下。

79-89 年:多模单模光系统建设高潮第三阶段:89年至今:光系统PDH SDH过渡。

传输速率提高,光纤放大器问世,给光纤通信技术带来巨大变革。

光纤传输光放大光集成,光分播复用,光交叉相连,光交换的全光网时代。

将来:宇宙星际光通信,可能实现。

2.光在电磁波谱中位置:可见光:λ039—076μm近线外:λ 0.76—15μm中线外:λ 15 —25μm远线外:λ25—300μm光纤通信:λ0.8—1.8μm f:1.67—3.75*10短波长:0.8~0.9μm长波长:1.0~1.8μm超长波长:>2μm二:光纤通信类型及特点1.按信号类型分:光纤模拟通信系统:广播,电视光纤数字通信系统:PCM数字信号2.按光调制分:直接调制光纤系统:电信号对光源强变调制外差调制光纤系统:电信号对光源发出光载波调制。

3.按光纤特性分:多模光纤通信系统:140Mbit/s以下单模光纤通信系统4.工作波长分:短波长:0.85μm局域网,用户接入网,中继短,中继距离长长波长:1.3—1.5μm超长波长:>2μm2000пm衰减低至0.10—0.0001dB/km,1000km无中继站研制阶段。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光纤通信的优势和局限性1.3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1.4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光纤的基础知识2.1 光纤的组成和结构2.2 光纤的种类和特性2.3 光纤的传输原理2.4 光纤的耦合和衰减第三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3.1 光源和光发射器3.2 光接收器和解调器3.3 光放大器和光纤放大器3.4 光波分复用器和光开关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4.1 系统性能指标4.2 信道容量和误码率4.3 系统噪声和损耗4.4 系统优化和升级第五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5.1 光纤通信在通信领域的应用5.2 光纤通信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5.3 光纤通信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5.4 光纤通信在互联网和数据中心中的应用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6.1 直接序列扩频传输技术6.2 频率分割复用传输技术6.3 时间分割复用传输技术6.4 波长分割复用传输技术第七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7.1 点对点光纤通信网络7.2 星型光纤通信网络7.3 环型光纤通信网络7.4 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第八章:光纤通信系统的保护与恢复8.1 光纤通信系统的保护技术8.2 光纤通信系统的恢复技术8.3 故障检测与定位技术8.4 系统冗余设计第九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9.1 光量子通信技术9.2 光纤激光器技术9.3 光纤传感器技术9.4 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实验与实践10.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实验10.2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10.3 光纤通信网络的搭建与维护10.4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一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1.1 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11.2 光纤通信网络的监测与维护1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安全与保护11.4 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第十二章:光纤通信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12.1 光纤通信在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12.2 光纤通信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12.3 光纤通信在海洋探测领域的应用12.4 光纤通信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第十三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国际化发展13.1 国际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与协议13.2 跨国光纤通信网络的构建与运营13.3 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影响13.4 光纤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第十四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创新与研发14.1 新型光纤材料与技术的研发14.2 光纤通信设备的创新设计14.3 光纤通信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14.4 光纤通信技术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回顾15.2 光纤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和挑战15.3 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4 学生实践和研究的方向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日历,涵盖了光纤通信的概述、基础知识、系统组成、性能评估、应用领域、传输技术、网络架构、保护与恢复、最新进展、实验与实践、维护与管理、特定领域应用、国际化发展、创新与研发以及课程总结与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光纤通信教案讲稿模板范文

光纤通信教案讲稿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光纤的结构、类型和应用。

(3)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传输过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光纤的结构、类型和应用。

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传输过程。

教学难点:1. 光纤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2. 光纤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光纤通信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2. 引入: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光纤通信技术,了解其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

二、新课讲解1.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全反射原理和信号传输原理。

- 结合实例,讲解光纤通信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的优势。

2. 光纤的结构和类型- 介绍光纤的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外护套。

- 讲解不同类型的光纤,如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并说明其特点和应用。

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发射端、传输线路、接收端和终端设备。

- 讲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三、课堂讨论1. 提问:光纤通信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光纤通信?请列举光纤通信的优点。

2. 引入: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光纤通信技术,了解其调制与解调、抗干扰性能等。

二、新课讲解1. 光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介绍光信号的调制方法,如强度调制和相位调制。

- 讲解光信号的解调过程,包括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

2. 光纤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介绍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类型,如串扰、噪声和衰减。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局限性1.3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光纤与光波导2.1 光纤的构造与类型2.2 光纤的传输原理2.3 光波导的类型与特点第三章:光纤通信器件3.1 光源与光发射器3.2 光接收器与光检测器3.3 光纤耦合器与光波分路器3.4 光放大器与光调制器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4.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4.3 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与特点第五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5.1 高速光纤通信技术5.2 光纤通信网络技术5.3 新型光纤材料与器件5.4 光纤通信在5G及未来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应用。

2. 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考。

3. 实践:组织实验室参观、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与光纤通信相关的课程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程日历:第1周:光纤通信概述第2周:光纤与光波导第3周:光纤通信器件第4周:光纤通信系统第5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6.1 信号衰减与色散管理6.2 光纤非线性效应及其补偿6.3 光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第七章:光纤通信网络7.1 光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7.2 波分复用技术(WDM)7.3 光交换技术与光路由器7.4 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第八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8.1 光纤通信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8.2 光纤通信在电信网络中的应用8.3 光纤传感器与光纤测量技术8.4 光纤医疗成像与治疗技术第九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化与协议9.1 光纤通信标准化的意义与过程9.2 主要的光纤通信协议与标准9.3 光纤通信协议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新型光纤材料与器件的研究10.2 量子光纤通信技术10.3 光纤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10.4 光纤通信在未来通信网络中的挑战与机遇教学方法:6. 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课程名称光纤通信使用教材光纤通信技术主编孙学康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5月专业班级0712401~02授课时数总64 课时;理论: 48课时;实践: 16课时;其他: 课时;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09年至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主要参考文献1.张宝富等编《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年2.[美]Djafar K.Mynbaev编《光纤通信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3.吴彦文等编《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年4.刘增基等编《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课题1、光纤通信概述目的要求 1.了解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2.了解光纤通信的优点及应用3.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4.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教学重点 1.光纤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2.光端机、光纤链路的基本功能教学难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教学课时 2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和步骤《光纤通信》课程内容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参考资料介绍第1章概论第2章光纤和光缆第3章通信用光器件第4章光端机第5章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第6章模拟光纤通信系统第7章光纤通信新技术第8章光纤通信网络1.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1.1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中国古代用“烽火台”报警欧洲旗语望远镜,目视光通信1880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用“光电话”1960年,美国人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1.2 现代光纤通信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和霍克哈姆的论文指出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基础。

1970 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损耗20 dB/km的石英光纤。

1976 年,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成功。

光纤通信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1976年),是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

第二阶段(1976~1986年),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的发展时期。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定义与特点1.2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1.3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光纤与光波导2.1 光纤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2 光纤的分类与性能2.3 光波导的类型与制备方法第三章: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3.1 光源与光发射器3.2 光接收器与光检测器3.3 光纤传输系统与光纤通信设备第四章: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4.1 光纤的耦合与连接技术4.2 光放大器与光滤波器4.3 光开关与光调制技术第五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5.1 系统损耗与色散分析5.2 误码率与信道容量5.3 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化与升级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6.1 数据通信与互联网6.2 电话通信与光纤电话6.3 广播与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第七章:光纤网络技术7.1 光纤传输网络的基本结构7.2 光纤接入网技术7.3 光纤传输网的构建与优化第八章:光电子器件8.1 光发射器件8.2 光接收器件8.3 光开关与光调制器件第九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9.1 光纤通信技术的新发展9.2 光电子集成技术与光芯片9.3 量子通信与光纤通信的结合第十章:实验与实践10.1 光纤通信实验设备与方法10.2 光纤通信系统的搭建与调试10.3 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1.1 光纤通信设备的日常维护11.2 光纤网络的故障诊断与处理1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第十二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与规范12.1 国际光纤通信技术标准简介12.2 国内光纤通信技术标准与规范12.3 光纤通信设备认证与质量检测第十三章:光纤通信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13.1 光纤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13.2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3.3 光纤通信在医疗通信中的应用第十四章:光纤通信技术的产业化与市场分析14.1 光纤通信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4.2 光纤通信设备的市场分析14.3 光纤通信技术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格局第十五章:复习与练习15.1 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概念与技术指标15.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5.3 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关于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的内容,涵盖了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系统性能评估、应用领域、网络技术、光电子器件、未来发展、实验实践、维护管理、技术标准、产业化与市场分析以及复习练习等方面。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认识光纤通信的优势和劣势,并比较与其他通信方式的差异。

3.掌握光纤通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

4.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光纤通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

三、教学难点1.与传统通信方式的比较。

2.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重要性。

2.实验法:通过构建简单的光纤通信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体验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比较光纤通信与传统通信方式的差异,探讨光纤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30分钟)1.引入:通过举例引入光纤通信的应用场景,如互联网、电视传输等。

2.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进行通信的方式,利用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实现信号的传输。

3.探究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分组讨论,比较光纤通信与传统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的优劣,从而引出光纤通信在大容量传输、高速传输、抗干扰等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光纤通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40分钟)1.光纤通信的组成部分:讲解光纤通信的三个主要部分,光源、光纤和接收器。

2.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光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的过程。

3.光纤通信的传输方式:讲解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使用。

第三节: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30分钟)1.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通过时间轴和图表等形式,展示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和里程碑事件。

2.光纤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光纤通信在5G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六、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光纤通信的理解程度。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doc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doc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通信系统组成噪声一信宿接收机信道信源发送机O/E光纤E/O电信号光发送二光接收电信号输出输入信源原始信号系统发送机对原始信号处理,变换(调制,放大,滤波)送信道信道信号传输媒介噪声各种干扰信号接收机完成发送机的反变换(滤波,放大,解调)信宿完成原始电信号原始消息一光纤通信发展史1.光纤通信概念以光载波运送信息,以光纤为传媒的通信。
曲线(P-I)相当陡2.测试时避免极性反接3.防静电击穿4.判断LD好坏时,正向电阻为1KΩ,反向电阻大于500KΩ 5.选LD时,Ith要小,对应Pth也小(线性好,Ith以上)6.满足要求前提下,尽量低功率输出。
1.2 LED一.结构原理1.结构没有光学谐振腔,其它与激光器相同。
无阀值器件,发光只限于自发辐射荧光。
1973日本解决接续问题。
1974活动连接器光检测器70年代研制成功。
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0-1979光源,光纤检测器研制成功。
由美国,亚特兰大,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建成。
第二阶段光纤技术突破衰减降02dB以下。
79-89年多模单模光系统建设高潮第三阶段89年至今光系统PDH SDH过渡。
传输速率提高,光纤放大器问世,给光纤通信技术带来巨大变革。
光纤传输光放大光集成,光分播复用,光交叉相连,光交换的全光网时代。
将来宇宙星际光通信,可能实现。
2.光在电磁波谱中位置可见光λ 039076μm近线外λ 0.7615μm中线外λ 15 25μm远线外λ 25300μm光纤通信λ0.81.8μm f1.673.75*10短波长0.80.9μm长波长1.01.8μm超长波长2μm二光纤通信类型及特点1.按信号类型分光纤模拟通信系统广播,电视光纤数字通信系统PCM数字信号2.按光调制分直接调制光纤系统电信号对光源强变调制外差调制光纤系统方式发射出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系统组成送信道信道:信号传输媒介噪声:各种干扰信号接收机:完成发送机的反变换(滤波,放大,解调)信宿:完成原始电信号原始消息一:光纤通信发展史1.光纤通信概念:以光载波运送信息,以光纤为传媒的通信。

2.古老光通信:烽火台,交通灯,光电话/880,贝尔实验室。

3.三个主要技术:光源: 1960 红宝石激光器1962 LED1977Bell实验室成功研制100HLD光纤:1966 高锟严格论证从人类玻璃中祛除杂质可制成低衰减光纤。

1970公司制出20dB/km1973 Bell实验室制成1dB/km,现在02dB/km以下。

1973 日本解决接续问题。

1974活动连接器光检测器:70年代研制成功。

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0-1979:光源,光纤检测器研制成功。

由美国,亚特兰大,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建成。

第二阶段:光纤技术突破:衰减降02dB以下。

79-89 年:多模单模光系统建设高潮第三阶段:89年至今:光系统PDH SDH过渡。

传输速率提高,光纤放大器问世,给光纤通信技术带来巨大变革。

光纤传输光放大光集成,光分播复用,光交叉相连,光交换的全光网时代。

将来:宇宙星际光通信,可能实现。

2.光在电磁波谱中位置:可见光:λ039—076μm近线外:λ 0.76—15μm中线外:λ 15 —25μm远线外:λ25—300μm光纤通信:λ0.8—1.8μm f:1.67—3.75*10短波长:0.8~0.9μm长波长:1.0~1.8μm超长波长:>2μm二:光纤通信类型及特点1.按信号类型分:光纤模拟通信系统:广播,电视光纤数字通信系统:PCM数字信号2.按光调制分:直接调制光纤系统:电信号对光源强变调制外差调制光纤系统:电信号对光源发出光载波调制。

3.按光纤特性分:多模光纤通信系统:140Mbit/s以下单模光纤通信系统4.工作波长分:短波长:0.85μm局域网,用户接入网,中继短,中继距离长长波长:1.3—1.5μm超长波长:>2μm2000пm衰减低至0.10—0.0001dB/km,1000km无中继站研制阶段。

5.按数字体分:PDH,SDH6、按应用范围分:长途市话中继接入网系统6传输信道数目划分:单信道(波长)系统:一根光纤只传一个波粗波分复用系统(CWDM):一根光纤传少量不同波长,信道间隔大于20n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多个波长,信道间隔小于8nm。

CWDM:一根光纤中同时传少量不同光波长。

信道间隔大于20nm,在城域网中广泛应用。

DWDM:一根光纤中同时传多个不同波长光信号。

信道间隔小于8nm,同时用时分复用使系统容量数百倍提高。

三:本课程学习内容光纤、光缆:原理,参数光器件:原理、参数光传输设备:25Gbit/s,16*25Gbit/s,32*10Gbit/s,40Gbit/s光测量技术:原理、方法光半导体发光机理爱因斯坦量子论提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发生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受激吸收。

1.跃迁:电子从一个能级转移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

2.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能量。

3.释放能量: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4.能量是二个能级之差hv=E1-E2E1:高能级;E2:低能级;v:光频率;h:普郎克常数A:受激吸收:在低能级电子,在外来光子激发下,吸收B(Eg=E1-E2=hv)光子光子频率v=(E1-E2)/h特点各电子是独立地,自发地随机地跃迁,彼此无关。

发出光是非相干光。

能量以光子方式发射出来。

C:光的受激辐射(发射)处在高能级电子,在能量为E=E1-E2,频率V=(E1-E2)/h外来光子激发下,跃迁到低能级,发射出一个和入射光子一模一样—全同光子。

特点:频率、相位、方向、传播方向相同一个光子作用可以得到二个全同光子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大量全同光子—光放大。

相干光D:粒子数反转分布热平衡状态下物质中:低能级电子多、高能级电子少。

∴没有外界激励下,常温下,受激吸收>受激辐射∵单位体积时间内,从低能级受激跃迁到高能级电子数多于从高能级受激跃迁到低能级电子数。

∴光放大条件:物质中受激辐射>受激吸收必须有—高能级电子数>低能级电子数。

物质这种发常态粒子数分布—粒子数反转分布E:工作物质:能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的物质。

帮浦源:给工作物质施加能量,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

第一章 1.1 LD一:对光源LD要求1.寿命10年以上,从可靠性、经济性要求,不允许中断。

如北京—武汉全程40LD。

如平均寿命100万H,每2.8年可能出现一次故障。

2.较大光功率输出1mw以上。

目前LD—500μw—2mw;LED—10μw3.发出光波长须和光纤三个窗口一致。

4.谱线宽度要窄:LD谱宽<0.1nm。

谱线窄,传输距离远谱度1nm只能传17Km;0.2nm,能传80Km5.高速响应特性与光纤耦合效率高。

6.良好温度特性,工作波长,输出功率与温度变化有关。

尺标、重量轻易安装。

二:LD组成、原理1.组成产生激光的工作物质帮浦源光学谐振腔2.原理:当PN结加正向电压时,有源区载流子达到粒子数发转分布,电子与空穴复合产生光子—受激辐射—光放大—立即达到稳定激光输出。

三:LD性能参数理解重要特性,才能正确使用LD。

1.I-V特性:在正偏压下工作,当外加电压超导通电压时,电流随外加电压增大。

导通电压:VF在1V~1.5V VF高长期工作不利正向电阻:RF(2~3N)A V/AIRF高,工艺不好V=Eg/(E+TRs)E:电子电荷;Rs:二极管串联电阻;f:光振荡频率Eg=h.f (h=6.626*10)2.P-I特性:Ith:值电流。

注入电流》Ith时激光器发光。

一般:ITH:长波长20~50MA;短波长50~100MA。

Ith 小寿命长。

当Ith>初始值时LD坏了。

3.光谱特性:谱线宽度:输出光功率峰值下降3dB时,半功率点对应。

宽度越窄越好→容量↑4.温度与光电特性:T↑→Ith↑→输出功率随温度变化。

如果注入电流不变→输出功率↓所以用ATC电路。

通常:Ith→初始值1.5倍时,LD寿命终止。

要加ATC制冷器,散热。

5.调制特性电信号直接加到激光器上,在数字调制时,有电脉冲时,激光器就发光;无脉冲激光器就不发光。

电脉冲—光脉冲激光器发射光脉冲后,需一段时间恢复即需粒子数反转分布。

延迟:以td表示:激光器连接发射二个光脉冲即需时间。

加偏置电流可以提高调制速率。

当外加偏置电流等于Ith 时,延迟时间等于零。

激光器可以连续发射脉冲而不需要准备时间。

四:注意事项1.不能用大于I th 2倍电流冲击。

∵电流微小变化,引起光输出的较大变化。

曲线(P-I)相当陡2.测试时避免极性反接3.防静电击穿4.判断LD好坏时,正向电阻为1KΩ,反向电阻大于500KΩ5.选LD时,Ith 要小,对应Pth也小(线性好,Ith以上)6.满足要求前提下,尽量低功率输出。

1.2 LED一.结构原理1.结构:没有光学谐振腔,其它与激光器相同。

无阀值器件,发光只限于自发辐射—荧光。

2.原理:PN结加正向电压,注入正向电流时,注入电子在扩散过程中与空穴复合发光二.特性1.光谱宽:30~100nm,比LD宽,不能用于长距离传输2.P-I曲线线性好,广泛应用于模拟信号传输3.寿命长,稳定可靠。

调制方便,价格低4.方向性差5.温度特性好,在中低速系统中应用。

当T从20℃升高到70℃时,功率下降不多,不要ATC电路。

三.LED与LD性能比较LED LD输出功率小大温度不敏感敏感成本低高寿命长一般带宽小大1.3 光检测器一.基本要求1.在工作波长内,有足够灵敏度,由响应度及量子效率衡量2.要有足够带宽,对光信号有快速反应能力,以脉冲上升时间TR衡量3.对光信号解调时引入噪声要小4.检测器体积小,可靠,方便5.可低功率工作,不要过高偏压,偏流6.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二.光电转换原理1.光电效应:半导体中被束缚载流子吸收光子能量后,激发为自由电子。

2.原理光照射在PN结上,如光子能量足够大,电子吸收光能,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产生电子空穴时,—即光生载流子,光生载流子在负偏压和内建电场作用下,在外电路中出现光电流。

如光子能量hf,能级差Eg。

当hf≥Eg f=Eg/h f=c/λ∵λ=c/f ∴λc=hc/Eg当入射光λ<λc,即hf≥Eg,时,才能有光生载流子。

光信号—光生载流子工作原理光生载流子运动光电流与外电路相互作用三:PIN与APD1.PIN 光电二极管原理:在反向偏压下,形成较宽耗尽区而且具有相当高的电场强度的耗尽区。

在耗尽区内激发的光生载流子对,立即被电场分开,以很高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电流。

∵耗尽层宽,光生载流多∴加大反向电压加一层本征区 I区 10~100μm;P区,N区:几个μm2.APD因为接收光信号微弱μw -PIN 产μA∴要高增益放大∵KV升高—噪声大∴在检测器内放大。

原理:在PN结加高反压(几百伏)形成了强电场,光生载流子被加速,获取高能量与半导体晶格的原子发生碰撞,产生新的载流子,新的载流子被加速----如此循环,像雪崩一样光电流在管子内部获得倍增。

提高灵敏度,用于长距离光系统。

四:参数1 、截止波长λC入射光λ<λC才能检测2 、光子效率响应度34Tr=W/V max (W:耗尽宽度;Vmax:载流子漂移速度)1.5光纤与光缆一:类型石英系光纤1、材料分多组分玻璃光纤:由镍、钴、铁化合物塑料光纤:聚苯乙烯、有机玻璃氧化物光纤:氟磷酸,低酸盐、铋酸盐,远红外下,中继距离可达1000KM。

λ>2um 0.001dB/Km 2、模式分多模单模:只传输基模短波长3、波长分长波长超长波长4、折射学突变渐变二:标准化ITU-T1、模光纤G651(A)表1-5,1-72、模光纤G652(B)表1-6,1-71.55u m衰减小,色散较大;1.33u m衰减大,色散较小3、653 标准色散位移光纤1.55u m处色散小,衰减也小4、654光纤衰减变成最小光纤1.55um衰减最小,用于海底通信三:参数1、芯径:2a多模50/125um;单模10/125um2、相对折射率差Δ=(n1-n2)/n1 对λc色散、带宽影响3、NA=n1≈0.2=sinØmax4、单模光纤截止波长单模传输充分必要条件:归化V<2.405频率1红外:吸收21μmOH:吸收1.39μm、1.24μm、0.95μm∴形成0.85μm、0.31μm、1.55μm2、色散:材料色散:材料N随λ变化模式色散:模式不同波导色散:光源有一定Δλ原因:单模光纤带宽100G/Km,色散系数→带宽参数测量3、要求:可重复性、易行4、参数:损耗,带宽,N,λ故障点分布5、动态模分布(EMD):稳态模:各模式光功率相对保持不变→平衡标准:近场分布,远场分布图形不变,场图与光纤长度无关近场Z≤πL /λ(单模3μm;多模70μm)远场Z≥πL /λ(单模0.3mm;多模70mm)L:传输长度G651规定:NA=0.2;λ=0.85μm;50/125μm EMD:近场半幅值宽:26μm;远场半幅值NA:0.11μm方法:滤模器:去除高阶模(d=20mm绕5圈)包层模剥除器:去除包层模扰模器:强烈几何扰动方法,微弯曲→小圆柱8mm阶跃↓截断法、插入法、OTDR⑴衰减定义:A(λ)=10⑵衰减系数:对均匀光纤⑶切断法:根据定义测量→准确①接线②测出P2③在测P1时,在2m处剪断测量④重复三次,取平均值⑷插入法:适用于现场维护,施工法一:①接线②测出P1,检测器与注入系统直接连接③将待测光纤接上测出P2④A(λ)=P1-P2-C1-C2 存在C1、C2连接器衰减法二:①将参考系统接入P1(λ)②待测光纤系统接入P2(λ)③P1-P2=λ准确⑸OTDR法光时域反射计法—方便、功能多测试:衰减、长度、物理缺陷、衰减沿长度分布、故障点、接头损耗原理:从后向散射光中提取信号衰减的信息及其它信息α:衰减系数Ζ:长度输入接口光发送码型变换光发送电路光端机输出接口码型反变换光接收定时再生光接收抽样发送端A/D 量化编码(高次群)PCM端机接收端D/A 再生(分接)解码低通1.6.1系统参数模型一方面:光纤通信系统分布作为通信网中的传输部分,其传输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全网全程的通信质量,所以要考察光系统的传输性能,就应把它放在整个通信网中考虑,为了有机地分析整个通信网,ITV-T提出了参数模型的概念,并规定了系统参数模型的性能参数及指标,光系统质量指标应按此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