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水的沉降、渗透、蒸发和凝结过程;2.了解、认识常见的水循环现象;3.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水的沉降、渗透、蒸发和凝结过程;2.了解、认识常见的水循环现象;3.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2.2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和做出解释。
3. 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水的沉降、渗透、蒸发和凝结过程的实际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3.2 意义导向法通过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循环对我们生存和生产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必要性。
3.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实验,深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
4. 教学过程4.1 教师引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件湿漉漉的衣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水滴在衣服上?水是怎么到衣服上的?它又是怎么消失的?”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关于水跑到了哪里的问题。
4.2 学生探究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沉降、渗透、蒸发和凝结过程。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通过自己的实验和探究,探究和解决问题。
4.3 学生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实验结果和回答之前所提出的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水的循环和其重要性。
4.4 拓展应用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鄂教版
《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进行猜测,并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2、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
3、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4、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得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
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6、通过认识水的蒸发现象,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教学重点:根据实验研究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教学难点: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湿抹布、蒸发皿、烧杯、酒精、红墨水、塑料薄膜、吹风机、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一段:阳光下晾晒衣服的视频。
问:看完成这段晾晒衣服的视频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衣服为什么要挂起来?衣服为什么会干呢?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揭示课题: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引导学生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同时揭示本课的课题)2、提出问题:真奇怪,衣服就挂在哪儿,我们谁都没有碰它,为什么它就干了呢?衣服上的水到底跑哪儿去了呢?3、学生进行推测。
4、汇报交流学生的推测,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
(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但要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这个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推测,还要引导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种种推测进行适当评议,使学生明白推测不是无依据的瞎猜、乱猜。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实验一:湿抹布擦桌子。
①、分小组做实验。
②、小组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③、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推测。
2、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所做的课外实验:观察一碗水的变化。
①、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做实验的方法及自己的发现。
②、老师小结“蒸发”定义。
3、了解蒸发现象发生的本质,出示“水分子微观图”。
①、老师介绍水分子及其特点。
②、请学生上台来玩一玩“水分子微观图”,发现水分子的运动速度跟温度的高底有关,进而总结出:蒸发现象发生的快慢跟温度的高底有关,温度越高,蒸发的越快;温度越低,蒸发的越慢。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12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导学案-鄂教版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学习目标】
1.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2.愿意采集并尊重证据,乐意合作与交流。
【学习重难点】
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进行猜想。
2.会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分析。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请大家说说把一件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2.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就干了,推测一下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3.根据自己的推测,你能设计实验研究方法吗?
4.你能列举几个生产生活中水分蒸发的例子吗?
5.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
二、达标检测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就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水________了。
2.蒸发一般发生在_______的表面,且在_______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用保湿霜是为了______皮肤水分蒸发。
4.晒盐是_____(利用/防止)水分的蒸发。
5.用保鲜袋装水果,是为了_____(利用/防止)水分的蒸发。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2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2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运动及其表现现象;2.了解水的自然过程及其部分过程;3.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形式,探究水在不同的物体上运动时的现象及运动规律;4.通过生活实例理解科学原理;5.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的自然过程及其部分过程;2.水在不同物体上运动时的现象及运动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水的自然过程及其部分过程;•了解水在不同物体上运动时的现象及运动规律。
2.教学难点:•通过生活实例理解科学原理;•学生探究、观察和实验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请学生回忆一些他们所见过的水运动的场景,例如:水流、水滴、湖泊、海洋等等。
通过这些场景,让学生对于水的运动有一个简单的理解,然后发问:在我们穿干净的衣服时,会不会有水?如果有,水跑到哪里去了呢?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穿过雨衣、被雨淋的衣服,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区别。
然后,教师倒入适量的清水,问学生是否愿意把衣服放到水里,并请学生说出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接着,教师倒掉水,让学生感受衣服的湿度,并让学生说出水离开了衣服以后去了哪里。
3. 实验(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几件衣服。
教师先用吸水纸巾试与衣服表面接触,然后浸入水中,再与吸水纸巾对比。
让学生观察、比较,理解水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
之后,教师让学生选择不同材质的物品(例如毛巾、纸巾、衣服、塑料袋、鞋子等),并在这些物品上倒水进行观察和实验。
4. 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 - 对于水在不同物质上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衣服上的水去了哪里,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究。
5.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意识到水在运动中的特点,并认识到水不仅出现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之中,同时也形成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和习惯。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B实验 电吹风吹湿盘子 盘子里的水有什 么变化(现象) 水越来越少。水变干了
水跑到哪里去了
水被蒸发掉了
水被蒸发掉了
蒸发的特点:
1、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2、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1.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 上吸热
实验器材:电吹风、湿盘子、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 把准备好的器材摆放在实验 桌上 2 在盘子里装上少量水,用电吹风对着湿盘子吹风。 3 边吹边观察,盘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4 注意观察,做好记录。
抹过的桌面上 的水迹有什么 变化(面
水越来越少,水变干了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猜一猜
• 蘸水写的这个“水”字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猜一猜:湿衣服晾晒在太阳底下,一 段时间后就干了! 衣服上的水跑那里去了呢?
实验器材: 湿抹布、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把准备好的器材摆放在实验 桌上 。 2用湿抹布抹桌面。 3观察抹过的桌面上的水迹有什么变化? 水跑到哪 里去了? 4 注意观察,做好记录。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2.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 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教学设计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蒸发的概念,知道衣服上的水是通过蒸发的方式消失的。
能够描述蒸发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蒸发的概念和条件。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蒸发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湿布、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片、温度计、扇子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块湿抹布,提出问题:“同学们,我把这块湿布放在这里,过一段时间,你们觉得它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讲授1、蒸发的概念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蒸发的概念:“像这样,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
”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蒸发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蒸发现象。
2、蒸发的条件实验一:将湿布分别放在常温下和加热的铁板上,观察湿布变干的快慢。
实验二:将同样大小的湿布,一块展开,一块折叠,放在同一环境中,观察哪块湿布先干。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蒸发的条件: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
3、蒸发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教师提问:“在蒸发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吗?”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刚刚进行过蒸发实验的铁板,感受温度的变化。
教师讲解:“在蒸发过程中,液体需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三)课堂练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蒸发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蒸发的概念、条件和能量转化。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2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2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水在空气中的存在形式是水蒸气。
2.了解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3.探究水分子运动的特性并初步感知水的重要性。
4.在了解衣服上的水转化为水蒸气后去了哪儿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了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探究水分子运动的特性并初步感知水的重要性。
2.在了解衣服上的水转化为水蒸气后去了哪儿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了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在探究水分子运动的特性过程中,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水分子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形象感知到水分子的特性。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
2.一桶水、一个塑料瓶、一个透明杯子、一个水龙头和盆子。
3.利用图画形象化地描述水分子的动作和状态,方便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 (10分钟)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水和水循环相关的事物引出教学内容。
2.导入示例:“小明和小红都是用的同一桶水洗澡,为什么洗完澡后小红感觉比小明潮湿?”5.2 观察实验环节(25分钟)1.向全班发放一个透明杯子,并增加足够的水。
2.学生悄悄地贴上一个三叶草标签。
3.请学生将杯子外面裹上一张白纸,然后观察三叶草标签显示的情况。
4.学生们发现有雾气在杯子外面,但水很鲜明地可以看到。
5.饮用碾磨完的塑料瓶(小口)的水,然后鼓励学生用吸管往杯子里吹气以示出“空气”在杯子里。
6.再次观察商是否有水气凝结在杯子外面。
7.介绍水蒸气和空气当中的水分子。
5.3 PPT课件学习(15分钟)1.通过京剧《狍子连环》的剧情图展示《郎“花田错”》为主题的PPT课件进行,展示水循环、水分子运动、水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2.让学生在PPT课件中更直观地感受水分子运动变化。
5.4 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3.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环保的重要性。
六、教学作业1.预习下一次的水循环的主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实验展示水分子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形象化地感知到水分子的特性。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教学设计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蒸发的概念,知道衣服上的水蒸发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蒸发的概念、衣服上的水蒸发的条件。
2、教学难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湿布、吹风机、扇子、大小不同的盘子、水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下雨天衣服被淋湿的图片,提问:“同学们,当我们的衣服被雨淋湿后,过一段时间,衣服又会变干,那么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蒸发的概念教师讲解:“像衣服上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跑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
”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如湿头发变干、地上的积水消失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蒸发的概念。
2、衣服上的水蒸发的条件(1)提出问题:“衣服上的水在什么情况下会蒸发呢?”(2)实验探究实验一:将一块湿布放在桌面上,观察湿布的变化。
实验二:将一块湿布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观察湿布的变化。
实验三:将一块湿布放在阳光下,观察湿布的变化。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衣服上的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在温度较高、通风良好、表面积较大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衣服干得快,有时候衣服干得慢呢?影响衣服上的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2)实验探究实验一:准备两块同样大小的湿布,一块展开,一块折叠,放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哪块湿布干得快。
实验二:准备两块同样大小的湿布,一块放在盘子里,一块放在小碟子中,观察哪块湿布干得快。
实验三:准备两块同样大小的湿布,一块用吹风机吹,一块自然晾干,观察哪块湿布干得快。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教学设计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蒸发的概念,知道衣服上的水蒸发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描述水蒸发的现象,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其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蒸发的概念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蒸发的微观本质,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湿布、吹风机、扇子、大小不同的盘子、温度计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件湿衣服,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件湿衣服,过一段时间它会自己变干,你们知道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二)新课讲授1、蒸发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晾晒的衣服变干、地上的积水消失等,讲解蒸发的概念: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蒸发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什么情况下会蒸发?通过讨论,得出蒸发的条件:液体、温度、表面空气流动。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2)作出假设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假设,如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等。
(3)设计实验①探究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准备两块相同的湿布,一块放在室温下,另一块用吹风机加热,观察哪一块布干得快。
②探究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将相同量的水分别倒在大小不同的盘子里,观察哪个盘子里的水蒸发得快。
③探究表面空气流动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准备两块相同的湿布,一块用扇子扇,另一块不扇,观察哪一块布干得快。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2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鄂教版
12、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学目标: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进行猜测,并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2.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
3.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4.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得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
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6.通过认识水的蒸发现象,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研究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研究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具准备:课件、湿抹布、热水、杯子和装有少量水的广口容器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出问题1.和学生一起玩一个写字游戏,手沾上水,在黑板(课桌)上写一个“水”字,师生一起观察“水”字的变化。
2.提出问题:像这样的情况你在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晒被子,晒衣服.....)3.出示晒衣服的图片,并提问那衣服上的水跑到那儿去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板书课题)4.学生进行推测。
5.汇报交流学生的推测,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在教师带领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
(湿抹布擦桌子实验)2.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4.讨论:在这个实验中,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水跑到哪儿去了?5.分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6.教师讲述水不见了,是蒸发了,并演示实验热水冒气,上面放一片薄膜,薄膜会有水珠。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蒸发现象。
7.出示四季晒衣图,引导学生理解,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
8.在教室的带领下,总结蒸发的特点,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交流: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
2.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分蒸发的例子。
3.分析课文三幅图,哪些现象是利用水分蒸发?哪些现象是防止水分蒸发?4、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作业:1.问答题: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就干了,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2.设计实验说明,水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说课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说课
上节课学习了衣料的吸水性,这节课接着学习衣料吸的水晾晒一段时间后就干了,衣料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推测,然后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非课外进行相关知识的阅读,否则对衣服晾晒后上面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是不清楚的,甚至这样的问题都没有思考过。
面对课文指出的熟悉的现象和陌生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做出反应,还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出示一幅画来反映一位小女孩在晴朗的天气环境下晾晒湿衣服的情形。
这样帮助学生重温熟悉的环境,便于学生的进行相应的推测。
课文在提出相关推测任务后,又进一步提出两种实验研究方案,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推测无法建立在相关知识的经验之中,因此,课文采用文字加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也让学生们模仿着做了两个实验。
做完这两个实验后,课文又提出还做了哪些研究,又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这时我又引导学生们做一个实验。
观察记录水蒸发的现象后,又指出水跑到哪去了呢?
接着课文又明确指出:“水为什么会慢慢变少呢?是因为水蒸发了。
”学生不明蒸发的概念,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蒸发?
通过学生们几次实验探究之后,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找一找蒸发的现象和怎样防止蒸发。
最后让学生们在带着疑问思考:自然界常见的蒸发现象还有哪些?
1。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教学设计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了解水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方向和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策略1.以趣味性为主,尽可能活泼自然地进行教学;2.给学生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表达观点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3.借助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4.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式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两件相同的衣服,一个是干的衣服,一个是湿的衣服,用一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想:•两件衣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湿的衣服要放到阳光下晒?•湿的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2. 实验环节(3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小组内拿两个相同的小毛巾放在桌上,一块干的,一块湿的,让学生用另外一块湿毛巾去擦拭湿毛巾,观察并记录他们发现的规律。
2.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探究“水会不会跑到更高的位置?”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实验设计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讨论环节(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新的问题,比如:“水会不会自己变成气体?”等等,以提高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4. 练习环节(20分钟)学生在练习环节中进行知识的巩固,老师出示课堂练习题或者实例,鼓励学生在练习中紧密联系所学知识和课堂实践。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老师注重以趣味性为主,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表达观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2
12.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推 测湿衣服晾(liàng)一会有什么变化?衣服上的水跑
到哪去了呢?
12.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实
验
用湿抹布抹桌面,观察抹过
的桌面上的水迹有什么变化,水跑
到哪里去了?
在碗里装上少量水,做好水 们位标记,放到通风的地方,过一 段时间观察一次,看看碗里的水有 什么变化?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2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1. 衣服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 2. 各种衣料有什么特点? 3. 晾晒衣服时,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12.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推 测
蘸水在桌面上写个“水” 字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湿衣服在房间里面慢慢变干
12.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说 一说
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
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
晒盐
用护肤品脸 用保鲜?
12.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实 验水跑到哪儿去了?
水变成了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了。
水为什么慢慢变少了?
因为水蒸发了。
蒸发有什么特点?
1、一般发生在液体表面。 2、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找 一找找一找生活中水蒸发现象:
屋顶水盆的水在晴天慢慢变浅;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本节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和水的运动规律。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明白衣服上的水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水蒸气或被吸收了。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存在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
2.了解水的运动规律:水分子不停地运动,可以升华、沉淀、蒸发和凝结。
3.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教学内容1.水的存在形态。
2.水的运动规律。
3.实验观察:衣服上的水蒸发与吸收。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水的存在形态。
2.学生能够正确解释水的运动规律。
3.学生能够进行简单实验,观察和探究衣服上的水的变化。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水的运动规律,尤其是蒸发和吸收。
2.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探究实验现象,有条理地总结实验结果。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回顾课堂前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液态、固态和气态的定义及它们的特点。
第二步:讲授(25分钟)1.介绍水的运动规律:水分子不停地运动,可以升华、沉淀、蒸发和凝结,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2.带领学生讨论衣服上的水为什么会消失,并引导学生分析水的运动规律的原理。
3.点名介绍实验器材:玻璃杯、暖气片、衣服。
4.进行实验观察:将一块湿了的布放于暖气片上,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及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5.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水所在的衣服,水分子被热量激发,蒸发成为水蒸气并飘散在空气中。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下列问题:1.衣服上的水都变成了水蒸气吗?2.还有其他的变化方式吗?3.如何证明水分子在空气中飘散?第四步:总结(5分钟)通过简短的讲解和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后作业请学生按照实际情形,考虑衣服上的水可能还有哪些变化方式,并自己找一件湿衣服进行观察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参考资料•《考中小学化学知识的历年真题解读》•《实验10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进行猜测,并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2、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
3、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4、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
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6、通过认识水的蒸发现象,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研究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
教学难点: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湿抹布和装有少量水的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观察晒衣服的图(出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呢?
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探究吧!
1.谁来推测一下: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2.同学们的推测对不对,我们通过两个实验来研究研究。
出示实验一:烧杯里装了一定量的水,过一段时间看看烧杯里面的水有什么变化呢?
播放视频,我们一起做了实验的前期工作。
我们是怎样做的呢?集体设计实验研究方法,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
3.引导学生按照这个实验方案样式,设计实验二的方案。
出示实验二:用湿抹布擦桌面,观察擦过的桌面上的水迹有什么变化?水跑到哪去了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二呢?
汇报实验方案,完善明确实验方案,提出实验要求。
4.分小组实验研究,交流:你们做了哪些研究?发现了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5.讨论:水为什么会变没或变少呢?水到哪去了?
归纳总结:水蒸发了。
6.介绍:什么是蒸发?观看老师准备的水蒸发的录象。
(出示课件)。
理解蒸发的概念。
7.谁能来解释一下,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就干了,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
(学生讲解,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8.教师讲述水的蒸发特点: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何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课件展示讲解蒸发的特点。
三、实践拓展
1、交流: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
2、学生分析(书中三幅图)产生活中哪些利用水蒸发的例子?哪些是阻止水蒸发的例子?
3、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学生交流(课件展示)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拓展:课后想想你还能做哪些关于水蒸发的实验呢?下次课汇报。
引导观察烧杯里的水蒸发量一样吗?同样多的水量,放置在同一个教室的窗台上做的实验,为什么蒸发的水量会不一样呢?下次课我们来研究。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