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定义:是以新颖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 、定义: 思维活动,是思维的高级过程, 思维活动,是思维的高级过程,是智力高度 发展的表现。 发展的表现。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3、比较与分类 、 (1)比较: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 )比较: 照而找出其异同的过程。 照而找出其异同的过程。 (2)分类: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归到一 )分类: 定类别中去的过程。 定类别中去的过程。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4、具体化与系统化 、 (1)具体化:把抽象概括的本质特征 )具体化: 和规律运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和规律运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如 举例,利用原理解决问题等。 举例,利用原理解决问题等。 (2)系统化: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 )系统化: 归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归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系统 化有助于形成知识体系, 化有助于形成知识体系,有助于全方位 把握事物的整体。 把握事物的整体。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2、抽象与概括 、 (1)抽象:抽取事物本质属性而舍弃 )抽象: 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非本质属性的过程。如从各种表中抽取 表的本质属性“能计时” 表的本质属性“能计时”;从各类鸟中 抽取本质属性“有羽毛、卵生、 抽取本质属性“有羽毛、卵生、脊椎动 物”。 (2)概括:把抽象出来的本质特征综 )概括: 合起来的过程。如能写字的工具就是笔; 合起来的过程。如能写字的工具就是笔; 有生命的物质就是生物。概念、 有生命的物质就是生物。概念、判断和 原理是高级概括的结果。 原理是高级概括的结果。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2. 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1)区别 ) 感知觉:是感性认识过程; 感知觉:是感性认识过程;对事物 直接的反映; 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特征 和表面属性;只能反映现在。 和表面属性;只能反映现在。 思维:是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是理性认识过程;对事物的 间接、概括的反映; 间接、概括的反映;反映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能反映过去、 规律;能反映过去、现在和将来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2、根据探索目标方向及答案多少分类 、 (1)集中思维:把问题信息集中起来, )集中思维:把问题信息集中起来, 思维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 思维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得出一个 争取答案的过程。如利用公式、 争取答案的过程。如利用公式、原理去解 利用已掌握的棋谱招数去迎战对手。 题;利用已掌握的棋谱招数去迎战对手。 (2)发散思维:沿不同方向对信息进行 )发散思维: 各种组织, 各种组织,从而得到许多新的不同答案的 过程。如尽可能说出某物的用途; 过程。如尽可能说出某物的用途;考虑各 种可能的情况。 种可能的情况。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例1: 九点问题答案 :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例2:火柴问题 :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功能固着 、 例:有一盒火柴,一盒图钉,一个蜡烛, 有一盒火柴,一盒图钉,一个蜡烛, 要求把蜡烛固定在墙上。 要求把蜡烛固定在墙上。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4、原型启发:观察其他事物的变化,通过 、原型启发:观察其他事物的变化, 联想解决问题。 联想解决问题。 例: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阿基米德测王冠体积的故事; 阿基米德测王冠体积的故事;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2、思维的概括性 、 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把一类 事物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事物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 成概括性的认识。 成概括性的认识。概括的结果是形成概 念和命题。例如, 个苹果 个苹果、 支笔 支笔、 念和命题。例如,3个苹果、5支笔、8 只老虎,数量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只老虎,数量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思维 可以从中抽取它们的数量,概括为 可以从中抽取它们的数量, “数”。
第六章


• 思维的概念、特征、种类 思维的概念、特征、 •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一、什么是思维 1. 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 定义: 和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和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借助于语 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规 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律的理性认识过程,主要体现在问题解 决过程中。 决过程中。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举例:搬河内塔(汉诺塔) 举例:搬河内塔(汉诺塔) A B C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 、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2、心理定势: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 、心理定势: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 有时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有时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例1: 九点问题 :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一、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 (1)分析:把整体分为不同部分或不 )分析: 同侧面逐一加以认识。 同侧面逐一加以认识。 (2)综合:把不同部分或不同侧面连 )综合: 成一个整体加以认识。 成一个整体加以认识。 化学的化合与分解、 如:化学的化合与分解、数学的微分 与积分;小孩把泥团掰成小块是分析, 与积分;小孩把泥团掰成小块是分析, 搭积木则是综合。 搭积木则是综合。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三、思维的分类 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分类 、 (1)动作思维:通过实际动作来解决 )动作思维: 问题的思维活动。如婴幼儿思维活动。 问题的思维活动。如婴幼儿思维活动。 (2)形象思维:通过具体事物形象或 )形象思维: 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如艺术家的思维。 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如艺术家的思维。 (3)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或推理 )抽象思维:以概念、 为形式的思维活动。如科学家的思维。 为形式ຫໍສະໝຸດ Baidu思维活动。如科学家的思维。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3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类 (1)常规性思维:运用已有知识经验, )常规性思维:运用已有知识经验, 按照现成方式, 按照现成方式,以习惯方法或固定模式 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2)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 )创造性思维: 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四、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1、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 (1)本质特征不同:思维是一种心理 )本质特征不同: 现象,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现象,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思维与客 )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客 观事物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观事物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3)构成要素不同:思维由概念组成; )构成要素不同:思维由概念组成; 语言由词组成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二、思维的形式 1、概念 、 (1)概念的定义:人脑反映事物共同本 )概念的定义: 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2)概念的属性: )概念的属性: a 概念的内涵:概念本质特征的总和。 概念的内涵:概念本质特征的总和。 b 概念的外延: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成反比 。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2、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 (2)语言中凝结着思维,思维的内容和 )语言中凝结着思维, 结果要靠语言实现 (3)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二者同步产 )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 生,互为标志 (4)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掌握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 语言的过程就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
3、推理 、 从已知判断得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从已知判断得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反 映判断与判断之间的关系。 映判断与判断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归纳推 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形式。 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形式。 (1)归纳推理:从个别现象得出一般原 )归纳推理: 理的结论。 铁能导电,铜能导电… 理的结论。如:铁能导电,铜能导电 得出所有金属都能导电的结论。 得出所有金属都能导电的结论。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四阶段说 、 人的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 人的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 (1)发现和提出问题 ) (2)分析问题 ) (3)提出假设 ) (4)检验假设 )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4、三种状态的观点 、 问题解决过程是由初始状态、 问题解决过程是由初始状态、中间状态 和目标状态组成的问题空间。 和目标状态组成的问题空间。 (1)初始状态:问题尚未解决时的状态 )初始状态: (2)目标状态:问题解决后的状态 )目标状态: (3)中间状态:从初始状态经常一系列中间 )中间状态: 状态而达到目标状态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论 1、尝试-错误说 、尝试 错误说 (1)桑代克的迷笼实验 ) (2)理论观点:问题解决是一个不断 )理论观点: 尝试、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 尝试、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2、顿悟说 、 (1)科勒的实验:黑猩猩摘香蕉实验 )科勒的实验: (2)理论观点:问题解决是一个对问题情景 )理论观点: 的突然领悟。 的突然领悟。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2、判断 、 在概念基础上对事物之间关系有所断定 的思维形式,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存在。 的思维形式,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存在。 任何一个判断都是概念的展开; 任何一个判断都是概念的展开;要把多个 概念联系起来才能构成判断。 概念联系起来才能构成判断。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2)演绎推理:从一般原理得出关于个别 )演绎推理: 现象的结论。一般以三段论的形式存在: 现象的结论。一般以三段论的形式存在: 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例如: 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例如: 考试作弊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张三考试 考试作弊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作弊了,所以张三不是好学生。 作弊了,所以张三不是好学生。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3、类比推理:根据两个事物的类似之处,经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事物的类似之处, 过比较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形式如下: 过比较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形式如下: 若 A: a1, a2, a3, a4 B: a1, a2, a3 则 B: a4 计算机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 如:计算机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 提取等加工,它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存、提取等加工,它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人脑也能对外界刺激进行编码、 人脑也能对外界刺激进行编码、保存和再 现等加工,因此,人脑也是个信息加工系统。 现等加工,因此,人脑也是个信息加工系统。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5、动机 、 动机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 动机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 型曲线关系: 型曲线关系:过高过低的动机水平都导致 效率下降,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效率下降,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6、社会因素 、 社会抑制作用: 一个和尚挑水喝, 社会抑制作用:“一个和尚挑水喝,两 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社会促进作用:“三个臭皮匠,顶的上 社会促进作用: 三个臭皮匠, 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2)联系 ) a 思维和感知觉都是人的认识过程, 思维和感知觉都是人的认识过程, 是对事物的反映过程 b 思维是在感知觉基础上产生的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二、思维的基本特征 1、思维的间接性:凭借已有知识经验 、思维的间接性: 或其他事物作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 或其他事物作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 (1)凭借已有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作 ) 为媒介, 为媒介,可以对没有作用于或根本不可 能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能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2)凭借已有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作 ) 为媒介,可以对将来的事物加以反映。 为媒介,可以对将来的事物加以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