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次教学设计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进行的。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光的反射的概念、反射定律以及反射的应用等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定律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性质和光的行为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达方式。
3.能够运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光的反射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运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标线笔。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生活例子,让学生回忆并描述光的反射现象。
例如,让学生想象一颗球从地面上撞击到墙上后发生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球的发射和反射方向的关系。
5.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使用教学课件,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图示,向学生介绍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包括以下内容:1.光的反射概念:光线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i=r。
3.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具有可逆性、可传递性和可合成性。
5.3 反射定律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反射定律实验演示,以直观展示反射定律的实验结果。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光线和平面的示意图,并使用激光笔照射光线,观察光线的反射角和入射角。
通过观察和测量,验证反射定律。
5.4 反射定律的应用(2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和实例,向学生展示反射定律的应用。
包括以下内容:1.镜子的原理:通过反射定律解释为什么能看到镜子中的反射图像。
2.光线的传输:通过反射定律解释为什么能够看到通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
5.5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主讨论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与光的反射相关的问题。
《光的反射》教案(最新3篇)
《光的反射》教案(最新3篇)《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
习题训练是欧姆定律的延续和具体化。
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中的难点。
特别需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
得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后,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是欧姆定律公式。
设计方案引入新课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
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一)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集锦3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集锦3篇)《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光的反射现象及其相关概念,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光的反射现象及定义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分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际应用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及定义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平面镜手电筒投影仪和PPT课件教学软件:光的反射模拟实验五、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光的反射的认知情况。
教学策略:采用实验探究和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定律。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光的反射现象及其相关概念,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光的反射现象及定义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分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际应用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及定义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平面镜手电筒投影仪和PPT课件教学软件:光的反射模拟实验五、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光的反射的认知情况。
教学策略:采用实验探究和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定律。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
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较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5篇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高唐县初中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第四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学生分析这节课之前,学生已探究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且老师让学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并交流,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了对有关光的现象的浓厚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和光路可逆现象。
最后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本节课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会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生活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分析和处理教学重点光的反射规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教学方法通过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清晰、直观的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延伸把物理融入到实际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教具激光手电,平面镜、自制光源、实验报告一份、自制反射仪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引入课题新课学习光的反射规律猜想3分钟4分钟3分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要送给大胆聪明的学生,大家看到讲台上有礼物吗?老师把它藏在讲台的后面,谁能利用讲台上提供的仪器让班上的同学都看到礼物。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2.熟悉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2.反射面的建立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面摆放着镜子的棱镜,观察镜子里面的图像,引出光的反射现象。
2.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和反射角的概念。
并与实例相结合,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3.实验展示:设置简单的光线照射实验,使用直尺和直射灯光源,让光线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到光板上,让学生观察和测量入射角、反射角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4.集体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现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巩固练习:通过提供一些光线照射的情景,让学生运用反射定律来解答问题,巩固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6.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折射凸面镜的用途,并分析其中的光的反射原理。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揭示出反射面形状对光线反射的影响,即凸面镜上的反射角度大于入射角度,从而形成放大或者缩小的效果。
7.拓展应用: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车辆倒车时使用的后视镜,考虑其中的反射原理,并让学生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其中的现象和原理。
8.归纳总结: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系统梳理光的反射规律的概念和应用,形成概念图或总结表格,以便于学生复习和记忆。
五、教学手段1.实验展示: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2.教师讲解: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3.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和应用;5.视频展示:通过展示相关视频,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六、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了解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概念。
2.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能运用反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
3.学会使用平面镜、激光笔等实验器材进行光的反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4.能运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光反射有关的现象。
3.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光的反射现象,培养创新能力。
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设计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任务,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3.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解释光的反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入射角、反射角与法线的关系。
2.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控制光线和测量角度,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光的反射物理教案优秀5篇
光的反射物理教案优秀5篇光的反射物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现象.2.理解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对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现象,然后转入研究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教法建议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4)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光的反射物理教案(精选篇2)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复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会用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问题;能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法线的形象解释,渗透真正做人的思想教育。
光的反射》教案设计
光的反射》教案设计
2、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并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并通过观察,理解两者的主要差异。
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是指,当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会沿着与入射光线相等的角度反射出去。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以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规律。
当光线垂直照到镜面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度。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实验来深入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光的反射定律以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深入了解了光的反射规律,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太阳灶、电视遥控和潜望镜等。
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光路是可逆的,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探究光的反射现象的时间较长,需要适当给予提示和指导,提高课堂研究效率。
但是,我的教学方法对于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理解有所帮助,我将继续坚持这种教学思路。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评价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优秀4篇)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优秀4篇)光的反射篇一一、设计说明1.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所以本节课首先为突出这一点而精心设计了一套演示实验器材,便于学生猜想,并引导学生实验。
另外还有大量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实验是最丰富的语言,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主要实验设计如下:实验内容实验类型主要器材主要目的说明射击比赛1全体学生参与激光手电、靶子。
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引出下个实验射击比赛2(反射后击中目标)全体学生参与比上面多一块平面镜引出光的反射研究光的反射定律1全体学生参与可折叠的纸板,平面镜及激光手电,量角器精确研究“两角相等”及共面问题“找眼睛”全体学生参与直立的一块较大的平面镜。
引出“光路可逆”体会通过反射看到眼睛是相互的射击白纸与平面镜学生参与演示激光手电、白纸和平面镜通过光斑的亮暗引出两种反射幻灯片分别投射到白布和平面镜上演示幻灯机,盖有白布的大平面镜充当银幕。
比较两种反射2.谁都明白,人在竞争中最富激情,本节课就利用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现象范围里展开竞争来充分调动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光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本节课充分利用实验及多媒体将生活中的物理随手拾来像“光污染”、“黑板反光”等,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生活是最深刻的实验”。
二、主要创新点1.实验教具的创新自然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
自制的光的反射实验模型装置如图。
中间的空心塑料管长约0.4米,直径约1.5厘米(另两根与它尺寸相同),下用铁丝圈作底座支撑,使之竖直悬起;左右两根安装在长方体木块上,其倾斜角度可通过连接处灵活方便地调节,喷成红色,并可附上箭头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其中一根的上方管口插入一个市面常见的激光棒,可使激光从管中通过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上。
演示实验时,从一根管口射出的激光,经下方平面镜反射后,通过调节另一根管,使反射的激光再从中射出,于是,三根管便分别代表了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反射现象可形象化,具体化。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优秀10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过程与方法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2、制作简易潜望镜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2、照亮目标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1)汽车反光镜(凸镜)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5、做一个潜望镜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六、作业设计万花筒的制作七、板书设计2.4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汽车反光镜:凸镜医生带的额镜:凹镜光的路线图光的路线图潜望镜的制作八、教学后记《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课题名 4.2光的反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光反射的定律。
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科学思维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开发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激光笔、平面镜、纸板、量角器。
教学过一、新课导入程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发光的物体也能被我们看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和定律.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ϒ,将数据记。
4.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节光的反射素养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明白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重点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和理解。
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题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发出光进入眼睛,我们看到这个光源了。
不其他发光的物体呢,就像我们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我们是怎么看到的呢?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光的反射现象实验1:将一个打开的手电筒固定照射在黑板上,手拿一面小化妆镜放在光的传播路径上,调整化妆镜的位置,将光射到几位同学的脸上。
用小喷壶在化妆镜前喷水雾,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现象:我们可以在这几位同学的脸上看到手电筒的光斑,传播路径如图所示。
原因:手电筒发出的光传播到化妆镜上,经过化妆镜反射,传播到同学的脸上(如图所示)。
光的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被介质表面反射回原介质中继续传播,这种传播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传播过程只经历了一种介质)探究点二、光的反射规律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射到反射面的光线叫做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叫做入射点;远离反射面的光线叫做反射光线;过入射点做反射面的垂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如图所示)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提出问题刚才的实验中,光向外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或者说光沿什么方向射出?(2)猜想与假设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及其法线有什么样的关系?入射角与反射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大致向以下几个方向猜想: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的方位关系。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一: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方案: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记下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比较每一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光的反射教案
光的反射教案教学内容: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光的反射的知识。
学习目标:1. 了解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2. 理解光线在平滑表面上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而在粗糙表面上的反射称为漫反射。
3. 能够解释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教学步骤: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观察光在不同物体表面上的反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
2. 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展示不同表面的物体,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反射效果,并引导学生发现平滑表面上的反射现象和粗糙表面上的反射现象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和解释这一规律。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不同表面上的光的反射现象,并共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5. 全班交流和总结: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内容和结论,并进行全班讨论和总结。
6. 练习:提供一些光的反射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光的反射现象,并鼓励他们进行相关实验和观察。
8. 课堂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光的反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实物示例:镜子、钢琴、玻璃等具有平滑表面和粗糙表面的物体。
2. 教学演示工具:光源、反射板、白纸等。
3. 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深入探究这些现象。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光的反射知识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镜子里的倒影、阳光反射在水面上的闪光等。
光的反射教案 (5)
光的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
2.掌握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与法线之间的关系。
3.能够利用反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光的反射现象2.反射定律的描述与表达3.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与法线之间的关系4.光的反射实验三、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现象及其特点。
2.反射定律的理解与表达。
3.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与法线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光的反射现象和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反射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体验并发现光的反射规律。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讨论反射定律的推导过程,激发他们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出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2. 学习反射定律(15分钟)2.1. 引导学生观察光线入射和反射的现象,并让他们思考光的反射规律。
2.2. 简要介绍反射定律的表达和描述。
2.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出光线入射角、反射角与法线之间的关系。
3. 反射定律实验(30分钟)3.1. 学生分组进行反射定律实验。
3.2. 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3.3. 每个小组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根据观察结果验证反射定律。
4. 反射定律的应用及解决问题(20分钟)4.1. 引导学生探讨反射定律的应用。
如:镜面反射、光的折射等。
4.2. 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答,运用反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5. 总结与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点,巩固对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参与度和实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七、拓展与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做更多的实验,观察不同材质的平面镜和凹凸镜的反射现象。
2.学生可以针对不同情况,设计自己的反射实验,进一步巩固对反射定律的理解。
3.学生可以学习更高级的光学知识,如衍射、偏振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光的反射
【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激光演示仪,蚊香,带盖的玻璃盒。
学生实验器材:平面镜,纸板盒,蒙黑纸的手电筒,直尺,量角器,笔。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发出的光会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
由于自然常识课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因为光的反射。
(板书)二、光的反射
(副板)光→人眼(光的接收器)
直接发光的物体→光源
间接发光的物体→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备注: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按照课本的排列是先实验后讲概念,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不妥的。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a.入射光线AOb.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c.反射光线OB。
d.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
e.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f.反射角∠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提问:引入入射角∠i及反射角∠r的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甲认为,数学题常用“东偏南20°”来表示方向,所以入射角∠i及反射角∠r 是表示光线传播方向的;乙认为,甲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地理上也是用角度来表示方向的。
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即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
4.讨论。
(1)怎样使纸板能稳定地竖直在平面镜上?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多种方案,如在纸板后做一个支架,用纸盒的一个侧面,用泡沫包装盒,等等。
(2)怎样得到“一束光”?
有人首先提出用太阳光,但马上有人反对,认为太阳光不是“一束光”,又有学生想到前一节刚做的小孔照相机,其外筒可以利用,透过外筒上的小孔,能得到“一束光”。
可是,如果阴天怎么办?用手电筒。
集中大家的讨论结果,认为用一张开有小孔的黑纸蒙着手电筒,就能得到“一束光”了。
还有学生提出用激光笔,当然效果更好。
(3)怎样画出光的径迹?
问题提出后,立即有学生想到,把光对着O点入射,分别沿着入射光和反射光线点点,用直尺连接OA与OB即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了。
(4)根据讨论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纸板盒,蒙黑纸的手电筒,直尺,量角器,笔。
[实验步骤]①在纸板上作一条与底边垂直的虚线ON,放在平面镜上。
②将一束光射向O点,记录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③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
备注:学生没有关于物理实验的经验,如果只看课本中的内容,是很难完成实验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
5.分析和论证。
提问:关于光的反射,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反射角r与入射角i很接近;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r与入射角i应该相等;从实验记录中找不出什么规律。
为何会找不出规律呢?请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一:在玻璃盒中点燃蚊香,使里面充满烟雾,比较手电筒的光线与激光光线射入其中的效果。
演示实验二: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光的反射。
在演示实验的启发下,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①光的路径记录不够细心;
②角度的测量不准确;③光束不够细。
如何改进呢?①改用激光笔作光源;②在纸板上先细心地画好角度。
通过改进再进行实验,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6.光路的可逆性。
小实验:用一块板挡在两个学生之间,使彼此小能看到对方,怎样才能彼此看见呢?由于学生有此经验,用一块镜子就能解决,作图说明光路的可逆性,学生很容易接受。
7.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小实验:用手电或太阳光照在镜面上反射,照到学生的脸上,他们会感到刺眼;而照在白纸上时,光线则比较柔和。
什么原因?
①光照到镜面上发生了反射,而照在白纸上时,没有发生反射。
(马上遭到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实验器材,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
此实验上节课做过但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获得不同的启发。
光线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路经而作的直线,其实它并不存在,这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他同学的反对)
②光照在白纸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提问: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规律吗?
生答:遵守。
三、板书设计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①光线OA。
②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③光线OB。
④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
⑤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③反射用∠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反射规律。
光反射时,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4.光路的可逆性。
5.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四、练习及作业
1.已知镜面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反射光线。
2.已知镜面及反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
3.已知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镜面。
4.完成课本第4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各题。
五、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小结:如果只按照课本的要求去进行教学,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意识,更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
如前一节课,请学生课后完成一只小孔照相机的制作,许多人无法做好一只圆筒。
所以,在学科学习的初始阶段,应以养成良好的本学科的学习习惯为主,使学生在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学会吸取别人的成功改善自己,学会合作交流,等等。
这些能力的养成,比学会一些知识、技能更重要,所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实验,开始可能缓慢些,但必须夯实这一过程,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尤其是思维基础较差的班级,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因为这里是他们学习的转折点,低的起点,小的台阶,更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乐学中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延展: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光线”一词常出现,会有学生提出:光线是一条线吗?对于这点,可以因势利导地向学生介绍,在物理探究过程中,有许多研究方法,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遇到。
“光线”并不真正存在,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路径而做的带箭头的直线。
这样讲清有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同样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