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国际关系 之一:中日关系

合集下载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摘要: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理性抒发爱国热情,也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发表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中国与日本的交往由来已久。

同为东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谁也无法忽略谁的存在。

中日关系又是国际关系中复杂的一环,充满了许多变数。

这些变数无疑给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中日关系的走向,不仅是中日双方所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政要所注目。

总的来说,中日关系的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国际因素的影响。

中日关系发展至今也充满了不稳定因素。

首先,日本对华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

其次,中日在经济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能源问题。

再者,中日关系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中日民族历史观问题。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在贸易方面,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

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

双方在节能环保、绿游、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紧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长期疲软的经济,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

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一、中日关系概况

一、中日关系概况

1978年10月23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福田赳夫(前左三)欢 迎邓小平访日。
1998年11月26日江泽民主席和日本明仁天皇在东京迎宾馆前庭广场举行的欢迎仪 式上。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正式访日,双方共同发表了《中日联合宣言》,为 两国在新世纪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确立了行动指南。
2006年10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 晋三。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双方同意,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 的互惠关系
2006年4月21日,96名日本不同 党派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2007年8月15日前往东京靖国神社的日本民众明显少于2006年。
3、领土磨檫,主要是钓鱼岛问题
• 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主张, 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 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 了此间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 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 大局的谅解。
• 照片2个小孩子的模样是接受糖果时应该有的表情吗,图上的日 文翻译成中文就是,日本'人'给中国小孩吃奶糖.你看看,除了2个 小孩惶恐的眼神,其它都是假的
• 市场内,日本兵和中国小贩
• 这个惨无人道的日本军官在杀死人后,提着一个 砍掉的脑袋的耳朵,洋洋得意地照相
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图”证如山
日本 把台湾纳入日美安全合作范围
• 1978年日美制定《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1997年9月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把日 美防卫合作范围包中国的台湾地区。
日本右翼势力积极支持“台独”
• 日本右翼势力积极支持“台独”分子从事 分裂活动,阻碍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
日本部分政治家和右翼势力一直 对中国台湾抱有领土野心
• 2005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在冲绳进行军事演 习,假想“中国大陆军队进攻台湾”,演练与美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1.中日关系发展历史回顾过去,中日交往源远流长,1871年,是中日关系史学者公认的中日古代关系史和近代关系史的分期界限。

这一年,日本和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清日修好条规》。

这是自徐福东渡日本两千多年来中日关系史上两国政府间的第一部条约,建立了近代国家正式外交关系。

但是,随后的 1874年4月,发生了日本出兵台湾,开始侵略中国的历史。

20年后的1894年又发动甲午战争,1900年又出兵2万多人参与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1904年又发生了争夺在中国利益的日俄战争,紧接着,便发生了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全面侵华的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在70年的时间里,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严重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是中日关系上一段不幸的历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日两国领导人,从世界大趋势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于1972年9月,日本田中角荣首相和大平正芳外相访华,与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进行富有成效的会谈后,钦定了协议,宣告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进而在1978年8月12日,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

这两个历史性文献的签订为中日关系的良好、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此为标志,中日文化交流高潮开始勃兴。

这是源远流长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五次高潮。

这是2200年中日关系史上第一部和平友好条约。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间还是民间交流都十分密切,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中日双方已确立了在21世纪“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但是遗憾的是,21世纪以来中日关系中再次发生了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问题严重损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事件。

同时,在经贸领域也发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重的贸易摩擦;在安全合作方面双方互不信任,彼此警惕。

中日关系修改版

中日关系修改版

2.我们大学生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看待 我们大学生要善于 和处理中日关系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 世界的大局。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蹂躏 和中期的冷战恐吓后的21世纪,人类最需要的 就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 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 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中日关系既是 重要的双边关系,又是重要的国际关系,既影 响着双方,又影响着世界,必须慎重处理。 大学生要铭记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保持国家 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我国在21世纪的大局及 国家利益,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是保持国内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 前提。没有和平的环境,什么都谈不上。坚持 发展才是硬道理,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将自己的 一切都服务于大局和国家利益。
3.我们大学生要善于从未来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我们大学生要善于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 今世界的大局。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 蹂躏和中期的冷战恐吓后的21世纪,人类最 需要的就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大势 所趋,人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中日关系 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 中日关系既是重要的双边关系,又是重要的 国际关系,既影响着双方,又影响着世界, 必须慎重处理。 大学生要铭记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保 持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我国在21世纪 的大局及国家利益,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和 周边环境,是保持国内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 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没有和平的环境,什么 都谈不上。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正确看待 中日关系将自己的一切都服务于大局和国家 利益。



影响因素
结构要素
(1)国际格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再是 预期,逐渐开始浮出水面,对美国霸权构成严峻挑战。美 国遏制意愿升级,重返亚洲,强化美日安保。美国一直 “垂帘听政”,操纵日本外交尤其是对华关系。 (2)地区格局。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安,以致周边关 系紧张。其中,处于经济停滞的日本更是无法从心理上接 受中国崛起,思想准备不到位,十分不服气,有机会总想 较量一番。 简言之,实力消长引发的格局变迁导致了中日进入了政治 动荡期,并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地缘政治:中日关系的发展受到地缘政 治的影响,如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等。
• 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复杂,中日关系 受到周边国家的影响。 • 地缘政治的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发展 产生了影响。
02
中日关系的经济领域合作与竞争
中日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发展:中日贸易关系在战后得到了迅 速发展,如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文化交流的发展与变化
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在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如文 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交流等。
• 中日两国在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 的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两国关系的 友好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中日文化交流在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对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产生了积极影响。
变化:中日文化交流在发展过程中也发 生了变化,如文化交流内容的变化等。
易等。
• 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使得中日 两国在贸易、文化等方面开始交流。 •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再由中日 交流传入日本,对两国关系产生深 远影响。
• 日本在唐朝时期派遣了大量的遣 唐使,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知识。 • 宋朝时期,中日两国在贸易、文 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对日本 的影响深远。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01
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背景分析
中日关系的起源与古代交往
起源:中日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 元前1世纪,汉朝时期的中日交流开
始。
古代交往:中日两国在 古代有着密切的交往, 如唐朝时期的日本遣唐 使、宋朝时期的日宋贸
文化影响:中日两国在 古代交往中,文化交流 对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
影响。
• 中国的文化、艺术、宗教等在日 本广泛传播,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 深远影响。 • 日本的文化、艺术、宗教等也对 中国产生了影响,如日本的茶道、 和服等在中国流行。

中日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

中日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

摘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其中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相信,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多极化多极化 中日关系中日关系 现状及走向现状及走向目录:一:一 中日关系现状;二中日关系现状;二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利与弊;三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利与弊;三 中日安全环境;四境;四 如何正视中日关系;五如何正视中日关系;五 破解中日关系的策略及展望。

破解中日关系的策略及展望。

引言:当前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处于大的整合和调整时期。

主要表现是:在国家利益的构成中安全问题的地位下降,经济问题地位上升。

国际冲突将主要因经济利益冲突而起。

突将主要因经济利益冲突而起。

中日关系是关系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和中日切身利益的重要关系。

对此,日本是极为重视的。

1989年后日本首先恢复了对华援助,1997年日本又将外交目的明确表述为: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改善与俄国之间因领土问题而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关系。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是一个反复出现周期恶化的复杂政治问题。

从“篡改历史教科书”到“否认南京大屠杀”再到“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日本的作为一次又一次刺激着国人的神经。

就在不久前,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再次使得两国关系降至冰点,并引发新一轮的反日风潮。

一时间“抵制日货”乃至“仇日”的思潮再次甚嚣尘上。

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真可谓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涌动在国际关系利益博弈之下的潜规则始终伴随着中日关系的跌宕起伏。

在此期间,中日关系走过了仇恨—冷冻—友好—反思的发展轨迹。

步入21世纪,在恐怖主义盛行、国际安全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况下,作为亚洲的领头羊,中日两国仍然未能携手共进,共谋21世纪亚洲的新发展。

特别是近两年,中日高层接触几乎中断,两国国民的认同感、信任感普遍下降,中日关系几乎跌至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现实的问题往往是源自历史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中日目前政治关系的形成历史追根溯源一番。

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思。

历史问题始终是主导中日关系的瓶颈。

翻开自19世纪以来的中华耻辱史,几乎每一页都能发现日本人的痕迹。

然而今天所谈的“历史问题”我认为应该有个界定:从19世纪开始一直延伸到今天,是属于国人深刻反省的历史;而从9.18事变到今天的73年所发生的事件应该是今天历史问题的核心。

历史问题的困难性、复杂性、情绪性使得短期内解决是没有可能的。

其一,侵华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伤痛与仇恨在短期内是无法磨灭的,甚至连潜意识里的友好都无法接受;其二,由于战争所引起的两国国民间的不理解、不信任进而导致相互厌恶的恶性情绪暂时无法清除;其三,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反省意识不强,加之很多有过而无不及的作法是我们所无法容忍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众多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很多。

一方面,日本的侵略、扩张意识、武士道精神、残暴、偏执、心理阴暗是一种全民族的,根深蒂固的,是一种民族性;另外一方面,日本人忠诚、隐忍、坚韧、勤劳、自信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无比热爱。

中日关系发展发展历史进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日关系发展发展历史进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日关系发展发展历史进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中日关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关系最密切的两个邻国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日关系经历过战争、冷战、和解和合作等多个阶段。

本文将阐述中日关系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历史进程1. 古代时期中日两国在早期的时候是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

中日的文化交流始于东汉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日本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影响,汉字、书画、诗歌、哲学等文化传统与中国基本上相同,弥漫着中国的影响。

并且,由于日本与中国大陆的距离较近,导致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着中国古代的诗歌、祭祀、礼仪等传统。

2. 近现代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后续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使中日关系变得紧张。

直到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1945年日本被击败,关系持续紧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本开始恢复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两国商业交流逐渐展开,1954年签订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周恩来总理首次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关系得以改善。

1980年代,中日关系迎来了“和平友好时期”,两国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实施协议》。

1984年两国互设驻使馆,1987年达成“中日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推动了双方经济领域的合作。

3. 当代时期21世纪初,中日关系再度陷入波折。

2001年,安倍晋三就中日平常大使馆遗失的文件事件引发争议,2005年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更是导致两国争议加剧。

此外,钓鱼岛主权问题、东海海域划界、历史问题等引起了中日间的矛盾。

2010年,中日两国达成《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关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但由于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以及日本对华敌意等因素的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起起伏伏和曲折感。

此外,中日双方还开展了多轮领导人会晤,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扩大。

两国已经成为相互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在国际关系中,中日也有很多相同的责任和利益,如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平衡等问题。

中日关系现状

中日关系现状

中日关系现状概述中日关系是指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

这两个国家的历史纠葛使得他们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日关系的现状,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政治关系历史背景中日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曾因历史问题而紧张。

二战期间日军侵华和日本对中国的战争罪行导致两国关系陷入低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日两国在政治领域上开始进行对话和交流。

目前状况目前中日政治关系总体稳定,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着一些争议,特别是东海和钓鱼岛的主权问题。

此外,历史问题仍然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话题。

为加强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中日两国领导人定期进行会晤,通过高层交流来加深相互理解和合作。

经济关系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双方在经济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合作和竞争尽管中日经济关系紧密,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竞争。

双方在某些产业上处于竞争关系,例如汽车行业和高科技领域。

然而,这种竞争也能够带来创新和发展机会。

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面临一些障碍,例如贸易壁垒、投资限制和知识产权问题。

双方需要加强合作,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推动中日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交流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对彼此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例如佛教传入日本和茶道文化的传播。

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现代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日之间的现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中国的电影、音乐和文学作品在日本受到欢迎,而日本的动漫、电视剧和流行音乐也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

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未来展望中日关系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亚洲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日两国应该继续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作。

专题11中日关系

专题11中日关系

专题11中日关系1. 中日关系是东亚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略罪行,强调“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据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报》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的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民间交流活动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1) 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2) 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3) 据材料三,概括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两方面加以说明。

(4) 据材料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小题1】九一八事变;意义: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全面反映日本侵略罪行);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小题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小题3】原因:全民族抗战。

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小题4】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汇报人:日期:•中日关系概述•大学生在中日关系中的角色与责任目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当代大学生在中日关系中的实践与行动•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重要意义01中日关系概述中日两国在古代就有频繁的友好往来,如遣唐使、鉴真东渡等。

古代友好往来在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曾发生过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冲突和战争。

近代冲突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经历了从敌对到正常化的转变,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现代关系发展中日历史关系回顾中日两国在政治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进行交流。

政治关系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长,投资合作也日益加强。

中日两国在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包括教育、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

030201当代中日关系现状中日关系对两国及世界的影响中日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两国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对世界的影响中日两国都是世界大国,中日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对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中日关系的走向也对其他国家与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02大学生在中日关系中的角色与责任多数大学生对中日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历史认知大学生普遍关注当前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了解。

现实关注对于中日关系的看法,大学生观点多样,既有友好合作的愿望,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观点多元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认知现状大学生在中日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文化交流使者大学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通过学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民间外交力量大学生在民间外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参与各种交流活动,传递友好合作的信息,促进民间友好往来。

推动友好合作大学生在学术、科研、经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通过参与各种合作项目,推动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平时作业课程名称当代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题目冷战后中日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学号134010111004姓名贺艺文教师胡本海老师冷战后中日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海天相望的近邻。

中日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有影响的政治经济大国,继续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不仅对我们两国,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中日关系在各自对外关系中显然居于重要地位,但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本文主要分析冷战后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中日两国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以及我国应对的对策。

我认为,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或是至今的摩擦,两国问题在和平沟通和交流的条件下还是能够和平解决的。

关键词:中日关系;现状;历史问题;解决对策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考的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的高峰期,而日本经济正陷入低迷状态,两国既有意识形态上的对抗性,也有经济合作上的互补性;既有地缘政治上的抗争性,也有地区安全上的合作性。

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中日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同时也存在分歧和矛盾冲突。

这些利益矛盾重复交叉决定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即既有合作、互补的一面,又有竞争、对立的一面。

而且由于中日关系中的一些敏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激化都有可能引起中日关系全面恶化。

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两国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找解决现存问题的办法,求同存异,平等互利,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今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双边关系之一。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一)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1.1894年—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2.1900年加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3.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继承。

4.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占领中国东北三省立伪满洲国,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5.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全国性考日战争从此爆发,1945年中国人民去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新中国成立后1.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中日处于冷战对抗状态2.191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变化的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美关系的推动,中国重返联合国3.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及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关系一波三折。

4.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5.如何认识中日关系?我国应怎么做?中日两国菏泽两利斗则两害,两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1)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雨经济实力(2)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同时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保持高度警惕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萌芽(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2)初步形成(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3)最终形成(19世界末20世纪初)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最终引发一战。

2.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1)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美日崛起英法削弱形成:1919—1922年通过召开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等形成凡尔赛体系,召开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形成华盛顿体系作用: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的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的矛盾,所以这一体系不能长期维持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结束:1939年二战爆发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而且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交给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日关系的原理,演变规律及评估

中日关系的原理,演变规律及评估

中日关系的原理,演变规律及评估
中日关系的原理,演变规律及评估
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关系之一。

从末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中日关系取得了上升的态势。

自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以来,中日关系前景一片光明。

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交流与合作也日渐强化。

近年来,中日关系发展取得纪录性进展,特别有力地促进了中日关系稳定发展。

中日关系演变规律与演变趋势基本上是两国政策及走向的积极磋商和友好协商,经过多次友谊交流,双方深入探讨两国甚至地区关系,积极构建框架,构建有利于中日繁荣与稳定的环境,促进彼此间更加紧密的关系。

从长远看,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仅有利于两国的社会和经
济发展,还将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更强势的立场和地位。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朇慑了中日关系发展的预期,表示两国在政治、经济、技术等领域发展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首先,要全面考虑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处的地区和国际形势,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形势;其次,要充分利用目前积极的双边关系,对对方的政策框架进行建设性评估、建议和批评;第三,要深入认识彼此,深入叙述彼此,不断地加强两国之间交流和合作;最后,要努力建立一种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以实现两国更加紧密的关系。

总之,中日关系的发展预期一定会得到积极的评估和落实,从而促进状态的再
珍视和发展,为两国乃至于重要地区带来更多福利和机遇。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两千年友好”使中日长期和平,并共同发展。

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发展。

在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上,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许多相同因素的东方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

就是到了近代,两国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充分说明了两国在社会自身发展周期和韵律上的“近似性”。

“两千年友好”,使两国人民长期享受和平邦交环境,长期享受彼此文化营养,长期享受社会文明成果。

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仍然有孙中山、鲁迅、郭沫若、周恩来等人为了革命及两国友谊的需要,来往于中日之间。

“两千年友好”的历史证明,“和则两利”,和处才能共生,和谐就会共赢。

西汉时,中日就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

隋时,日本遣使来中国。

唐时更加频繁,日本到唐留学的学生,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

唐朝来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是鉴真和尚。

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但到明朝时,日本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平息倭寇,他训练的军队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成为民族英雄。

然而中日之间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激烈冲突和对抗的时期,中日冲突对后来中日之间两国关系和民间交往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影响。

历史上最典型的当属明朝与日本在朝鲜战争和清朝中日之间的甲午战争,现代关系史上最典型的当属日本侵华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日。

而时间进入到20世纪,日本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大陆的野心。

日本对华关系最臭名昭著的当属《田中奏折》。

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大臣对日本天皇秘密奏折,毫不掩饰的提出对中国大陆的侵略行动纲领。

奏折中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中日两国关系是世界上最敏感而又赋有争议的国际关系之一。

两国相依千载,互为邻邦,曾经互相学习,相互友好,在文化,民族,经济,甚至建筑风格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中期,在日本军国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操纵下,中日两国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而又刻骨铭心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时期。

因此国人提起日本至今仍然是咬牙切齿,愤愤不平,这其中的历史想必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在这里就不必细说。

然而纵观历史长河,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却是以和平为主的民族友好力量为主轴。

一千二百年和平,一百年战争,仿佛成为中日历史的缩编。

现今中日关系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但也充斥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下面我将从宏观上对中日关系现今的发展状况做出鄙人的一些愚见。

一,从历史的影响来看。

有正史记载的中日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光武帝赠与倭奴国王的金印,由此开始中日两国经历了近两千年起伏跌宕的交往历史。

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唐代的鉴真东渡与日本“遣唐使”来华,这两件事对整个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民间交流来说鉴真六渡日本为其传播了中国先进的佛学思想以及文化,道德等观念,而遣唐使从官方交流上给日本传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生产力,以及政治制度,科技,教育,文学文字等。

这些传播为日后的大化革新以及日本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思想保证和经济基础。

其中很多东西一直延绵千年保留至今,比如茶道,日本旧式的建筑风格,儒家礼仪,甚至文字中夜有许多汉字的出现,这些都说明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至深。

然而从1871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逐渐超越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在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军国主义的操纵下陆续发动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战争。

并于1894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正式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此后半个世纪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升级,并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将这个矛盾演变成两国最主要的矛盾。

尽管随着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日矛盾开始缓解,但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右翼势力逐渐加强对日本历史和侵华历史的美化与篡改,历史问题又渐渐进入中国乃至亚洲各国人民的视野,矛盾再次上升,成为制约民族交往和民间交流的一大障碍。

20世纪日中关系

20世纪日中关系

20世纪90年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国内政治需要的产物。

”《历史的教训》一书中,作者在论及生物学与历史的关系时,他提出生物学赋予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生命即是战争。

他将战争比喻为一个国家的觅食方式,战争促成国家间的联合,除非各国组成一个更大的和更有效的保护性群体,否则国家间必然不断重复生存竞争的逻辑。

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时,外交则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竞争与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国家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在历史上两国恩恩怨怨,却总是有割舍不断的关系,因而中日关系也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和一个永久的话题。

冷战后,日本积极发展与亚洲、欧洲的关系,想要通过积极发展多边关系来确保大国地位,并争取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其大国地位的支持。

此外,还推出了“欧亚大陆外交”新战略。

冷战后,日中关系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

日本承认中国的发展给它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同时,它又把中国视为它最大的威胁。

1972年9月,通过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北京,在相互敌对20多年后中日两国终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并且随后按照《中日联合声明》的规定,先后签订了中日贸易、海运、航空、渔业、文化交流、科技合作等协定,使中日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89年8月海部内阁上台以来,日本金融界人士、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前副首相金丸信,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等人先后访华,他们大多受到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接见,彼此都发表了不少有关中日友好的谈话。

1991年1月8日大藏大臣桥本龙太郎的访华,是1989年6月以来日本第一位正式访问中国的内阁大臣,标志着中日关系正常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自从1990年11月日本恢复了第三次给中国的贷款后,事实上取消了日本对中国的所有制裁。

配合桥本的访问,东京也宣布将劝说西方七国紧跟日本改善对华关系,并要求日本企业界恢复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确定1991年度向中国提供1500亿日元的贷款。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虽然日本过去曾经数次侵略过我们,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的民族伤害.我们既不能忘记过去的仇恨,也要和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地友好发展下去.因此,对历史旧帐,我们要永不忘记,绝不纠缠.在这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假如不合别人合作,而是独自发展的话是绝对行不通的。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处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都是世界上的大国,两国关系处理得好不好既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发展,也影响到地区的安全和世界的稳定。

现在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我们现在必须坚持的原则。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日关系,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善于全面的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而且现在的极右翼势力十分顽固拒不承认战争罪行也令我们非常愤慨。

但我们也不应只看到日本的这一方面,虽然在我心中一样地瞧不起或者愤恨这个死不认错的民族,但全面地看日本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日本人能够从其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带来的灾害中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自然有其民族的可贵之处,他们一样有其艰难困苦和勤劳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忍辱负重改革自新的一面。

随着其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他们虽说自以为何等地优越或者何等地自负,但从来没有放弃向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文化学习,而且日本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团结注重集体荣誉感。

我认为每一民族都不应自高自大,都应该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以及优秀的素质为我所用。

我们一样,日本也一样。

日本的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学习、日本的现代化管理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现在日本与我们的贸易已相当大,我们的文字及礼仪日本人不是多年以前就一样借鉴和吸收吗?其次,我们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从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到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50年里,中日关系的主要内容就是日本持续不断地侵略和中国反抗日本的侵略战争。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时间之长,战争规模之大之残酷,给中国带来生命财产损失之严重,是触目惊心的。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友好睦邻关系古来有之。

唐朝中日关系可谓是个顶峰,日本向唐长安派遣唐使,唐又有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可谓日本师从于中国。

而近代以来,中国固步自封,日本转而师法西方,国力日益强大,日本军国主义便动起了蚕食中国的想法,发动了侵华战争。

现今中日友好关系的症结自此开始。

自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开始了英勇抗战以来,中日两国就存在着战争状态,断绝了一切关系。

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接受无条件投降以后,日本本来有可能恢复和中国的正常关系,但是由于日本处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占领之下,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由于日本反动政府一贯顺从美国,采取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以致中日两国的正常关系,至今未能恢复。

实际上,日本已经成为美国的附庸,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利器”。

另一方面,日本也有他自己的小算盘。

二战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可谓改变了世界格局,亚太地区又多了一只强有力的手参与到大国博弈中来,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且又拥有核武器,可谓政治力量、军事力量日益强大。

同时又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经济力量又举世瞩目。

而日本所面对的是经济的衰退、政治的瘸腿,相比之下,日本的政客必然坐不住了,不管是政治压力军事压力还是经济压力,日本直接面临的是中国对其亚洲第一把交椅这种地位的挑战。

中国为了自身在战后的发展,一贯主张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对于日本,从毛泽东始,中国各个领导人都主张以史为镜,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只是历史长河的一股逆流,中日应采取向前看的方针,要重建和加强中日两国的友好睦邻关系。

但日本极右政客妄视中国的友好政策,无休止的挑衅。

窜改历史、借钓鱼岛置中国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又访美,访东盟拉拢关系想从外交上包围中国,给中国施压,甚至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在国际舆论上孤立中国,很显然,日方在很多方面做出了错误的言论和举动,而这正是我们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这也正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流与沟通,两国关系的研究也在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下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无法离开其他的国家,尤其是这个国家的近邻。

对于正处于经济腾飞机遇期中国来说,处理好与近邻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中日关系的处理。

笔者也正是出于此考虑,以及自己对日本的特有兴趣,在这学期《当代政治经济》这门课程中所讲的中日关系也让我了解许多。

这篇论文的写作不想当它是一份作业,笔者不想将其当作应付差事之作,而更多的想谈下自己的认识看法。

据笔者所了解,随着日本移民政策的调整,近些年来希望通过留学日本,进而在日本发展的中国大学生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热情。

与此同时,出于对中日未来发展的考虑,很多中国大学生也在不断的思考研究中日之间长久存在问题的根源、解决措施以及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

中日两国是友好邻邦,一衣带水,曾经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内,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日本人民也身受其害。

周恩来总理曾用“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来形容中日友好交往史中不愉快的经历,并为发展未来双边关系提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

但是中日之间的不和谐噪音不仅没有消失,而是越来越大。

如一些日本政府官员连续出演在历史问题上“失言”,在邻国抗议下“道歉”,然后在日本国内外压力下“辞职”的三部曲;在编撰新教科书问题上不断有淡化或美化侵略的事件。

特别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2001年上任不久就执意要以首相身份去参拜靖国神社,并且不顾日本国内和东亚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于2001年8月13日,即“日本投降日”的前两天,参拜了靖国神社,导致中日两国政治关系一度处于停滞状态,高层互访也一度中断,在两国国内造成了恶劣和极其的影响。

值得欣慰的是,2006年10月以来,日本新领导人考虑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在日本侵略问题上的敏感,从安倍晋三首相开始停止了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消除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代表性国际关系 • 之一:中日关系
1、唐朝: 遣唐使、鉴真东渡 2、明代: 戚继光抗倭 3、巴黎和会:德国在山东权益转交日本 4、近代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辛丑条约》)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 庄和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4
(1)《九国公约》(1分);日本(1) (2)《联合国家宣言》(1分);国际反法 西斯联盟(1分);轴心国(1分)。 (3)中美关系由敌视到开始走向缓和(1 分);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1分) (4)大国之间应结束对抗,加强互信,合作 共赢(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1分)。
31
• (1)《凡尔赛和约》;五四爱国运动; •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或反帝爱国运动) • (2)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膨胀(或极 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使法西斯国家得寸 进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 • (3)大国操纵会议;无视弱小国家权益;有 侵略就有反抗;英法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自 食恶果。(答出以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 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 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 合国的作用等。 设计反战宣传标语,如: 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部分:试题链接:
1——5 ADACA 6——10 BDABA 11— 15 CAAAD 16— 20 CCBBD 21— 25 BABDA 26----30 DACAD
• 六、理想中的世界格局: • 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 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 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 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 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 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 世界充满爱。 • 七、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 5、近代历史上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战争 结果 原因 1894—1945年甲午 中国 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 战败 中日战争和 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900—1901年八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 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 军纪败坏(主观)。 1937—1945年日本 中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 全面侵华战争 胜利 合作(主要);特别是敌后战 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作 战(中流砥柱);国际进步人 士和爱国华侨支援;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各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 四、代表性国际关系 • 之二:中美关系
• 1、第二次鸦片战争: 帮凶 • 2、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三巨头之一 • 3、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提出 “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原则,为 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回复到多国) 美国 __ 1942年华盛顿会议 1945年雅尔塔会议 • 4、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 • 5、二战结束后的扶蒋反共政策 • 6、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的 冷战 政策。 • 7、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 • 8、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 台湾问题 • 9、 _____ 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 10、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日关系启示?
从日本角度: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 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 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从中国角度: (1)(经验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说明了中 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 良传统; (3)(社会责任)树立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 奋学习,立志成才。 从未来发展角度: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强合作与学习。
• 五、国际关系的启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与国之 间应和平共处,反对战争; 2、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在政治 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促进多极化格局形成; 3、国家利益决定着国与国之间关系,在全球化的 浪潮中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2
• (1)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使人类面临战争的 威胁。 • (2)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诺曼底登陆。 • (3)冷战政策 •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 针 • (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或APEC会议(答上 海合作组织也可) • (6)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相互尊重别国利益;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维 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
33
• (1) •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并和平解 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成。 •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 发。 •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对本地人民进行了 长达六周的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 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 1938年春,李宗仁率军与日军激战台儿庄,歼敌一万多人, 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2)略,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