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沙拉沙星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的测定
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及其消失速率研究
3G32试验材料 !!试验菌株为广西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实验室分 离鉴定的 & 株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试验前再以 258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各菌株来 源信息见表 ") !! 氟 苯 尼 考 注 射 液 " 规 格' "**<9/<Q或 "9/ "*<Q# !为四川维尔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配 制营养肉汤培养基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用的主 要原料营养琼脂粉和琼脂粉购自北京陆桥有限公
"%*
广西畜牧兽医!!!!!%*"( 年 KCFG)&)
菌株的试验编号
P0f*" P0f*% P0f*) P0f*&
收集时间
%**+ ."" .*$ %**( .*& ."* %**( .*& ."* %**( ."* .%(
表 32试验菌株来源的相关信息
来源地
梧州市 永福县 梧州市 都安县
寄主
收稿日期%*"( .*% ."# 基金项目农业部专项项目" 农渔技药函.%*"#/%+ 号!农渔技药函
.%*"'/ %% 号# ( 广 西 水 产 畜 牧 兽 医 局 专 项 项 目 " 桂 渔 牧 财 *%*"&+#% 号!桂渔牧财*%*"#+$+ 号!桂渔牧财*%*"'+)) 号# ) 作者简介韦慕兰""$+$ .# !女!广西都安县人!主要从事水生动物 病害防控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 !!通讯作 者' 韩 书 煜! VO<A?F' 4H@EJ*++$ ="') G>C<(黄 钧!VO<A?F' 4B")#"="')G>C<)
广西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及其致病性 、耐药性调查
广西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及其致病性、耐药性调查刘杰;刘良敏;黄英龙;吕忠坚;蒙兰丽;黄钧【摘要】以常规方法分离细菌,API 20NE进行细菌鉴定,人工感染检测细菌的致病性,K-B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试验,对梧州市等3个不同养殖区域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及其致病性、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从广西梧州等3个市/县网箱养殖的患病黄颡鱼(Pseudobagrus f ulvidrico)分离到17株嗜水气单胞菌,总检出率41.46%,永福县的检出率最高(76.92%),桂平市次之(26.67%),梧州市最低(23.08%).除Y F13无致病力外,其余16株菌株对健康黄颡鱼的平均致死率70.00%~100%.抑菌效果最好的药物有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和盐酸沙拉沙星3种,抑菌效果最差的是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高度敏感的药物梧州市有9种,永福县10种,桂平市12种;不敏感药物梧州市6种,永福县3种,桂平市2种.对3个养殖区域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都高度敏感的药物有头孢他啶等8种,都不敏感的是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期刊名称】《河北渔业》【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7页(P35-40,49)【关键词】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ico);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耐药性【作者】刘杰;刘良敏;黄英龙;吕忠坚;蒙兰丽;黄钧【作者单位】广西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5;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530022;田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田东531500;广西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ico)的营养价值高,硒含量丰富,是防癌、抗衰老的优良食品[1],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优良水产品,也是广西重要的名特优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嗜水气单胞菌对几种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及消失速率
嗜水气单胞菌对几种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及消失速率杨向江【期刊名称】《内陆水产》【年(卷),期】1997(022)006【摘要】3株嗜水气单胞菌经药物浓度递增继代培养10代后,对土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0.10μg/ml上升到0.39μg/ml,上升4倍;氟霉素的MIC由0.05μg/ml上升到0.39μg/ml,上升8倍;链霉素的MIC由0.05μg/ml上升到0.10μg/ml,上升2倍;红霉素的MIC由0.20μg/ml 上升到1.56μg/ml,上升8倍。
而将已获得耐药性的菌株经元添加药物继代培养10代后,上霉素和氯霉素的MIC降到0.10μg/ml,链霉素的MIC降到0.05μg/ml,红霉素的MIC降到了0.39μg/ml。
【总页数】2页(P6-7)【作者】杨向江【作者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732【相关文献】1.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沙拉沙星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的测定 [J], 黄新财;彭民毅;黄钧;胡大胜;彭亚;黄艳华;施金谷;温华成;韦贵花2.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沙拉沙星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的测定 [J], 黄新财;彭民毅;黄钧;胡大胜;彭亚;黄艳华;施金谷;温华成;韦贵花;3.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研究 [J], 孟小亮;陈昌福;吴志新;罗宇良4.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及其消失速率研究 [J], 韦慕兰;黄钧;肖双燕;马沙;邓小红;蒙兰丽;吕小丽;黄维;严子强;韩书煜5.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 [J], 王小亮;贾丽;王静波;王姝;曹欢;张文;徐立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颡鱼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病理组织学观察 (2)
78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http://xbbjb.swu.cn 第 37 卷
饲 养 1 周 .每 天 定 时 投 饵 ,并 按 总 体 积 的 1/3~1/2 更 换 新 鲜 水 . 1.2 培 养 基 配 制
普 通 液 体 培 养 基 和 普 通 固 体 培 养 基 制 备 方 法 参 考 文 献 [6]. 1.3SrDNA 序列和已知 GenBank数据库中的核酸序列进行 Blast比对,同时保存同属菌 株 的16SrDNA 序列信息,利用 MEGA 3.1和 DNA star 5.0软件进行 16SrDNA 序列 同 源 性 分 析,构 建 系 统进化树. 1.7 主 要 器 官 组 织 病 理 观 察
0.2 0.2 0.2 0.2 0.2 0.2 0.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8 15
8 2 0
100.0 100.0
90.0 75.0 40.0 10.0 0
32 ℃组
1.0×1010 1.0×109 1.0×108 1.0×107 1.0×106 1.0×105 1.0×10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 同 温 度 下 的 人 工 感 染 试 验 从病鱼脾脏内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 YC-1.人工感染半致死实验结果见表1.实验发现人工感染
鱼 病 症 与 自 然 感 染 鱼 病 症 一 致 .解 剖 结 果 显 示 ,人 工 感 染 病 鱼 肠 壁 严 重 充 血 ,肝 、肾 均 有 出 血 点 .从 感 染 濒 死 鱼的肝、脾等器官中分离出的优势菌株,菌落形态和大小与 YC-1一致,再次人工感染后出现的症状与天然 感染病鱼相同.利用改良 寇 氏 法 计 算 出 菌 株 YC-1 在 不 同 温 度 下 的 半 致 死 浓 度 (LD50)分 别 为:18 ℃ 时
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注射部位发炎及处理
医, 2 0 1 5 , 3 1 ( 1 ) : 3 3—3 6 .
( 自然 科 学 版 ) , 2 0 1 2 , 3 7 ( 6 ) : 7 7— 8 2 .
[ 1 4 ] 蓝胜华 , 王
7 8 2.
利, 邓麟 杰 , 等. 黄颡 鱼溶 酪 巨型球 菌 的
把 外 围清洗 干净 , 剃毛 。 4 . 2 中央 发炎 严 重 部位 用锅 底 灰 ( 百草霜) 2 O克 +兽用 敌百 虫 6 0克 +1 0 0 0毫升 花生 油 , 搅拌 均匀 由内至外涂 布 , 附近 区域 由 内至外 涂布鱼 石脂 。 4 . 3 安 痛定 2 0 m L+青 霉 素 8 0 0万 单 位 +链 霉 素 4 0 0万单位 , 早 晚各 注射 1次 , 连 用 3天 。
有 苍蝇 叮 咬。
部脓 液成 熟 , 表 皮 溃烂 有 部 分 脓液 自行 排 出体 外 。 此时, 创造 条件 通 过人 工 挤 压 尽量 将 残 余 污垢 、 脓 液排 出体 外 , 防止 伤 口处 感染 。
5 总结
5 . 1 遇 到类似 情 况 一定 增 强 责 任心 , 本 案 例 在接 到畜主 反 映 时应 第 一 时 间 出诊 处 理 , 尽量 降低 风
的鉴定及生 物学特 性研 究 [ J ] . 水 生 生物 学报 , 2 0 1 0 ,
3 4 ( 4 ) : 8 6 2— 8 6 5 .
对氟苯尼考耐 药性获 得与 消失速率研 究 [ J ] . 西南农
业学报 , 2 0 1 3 , 2 6 ( 3 ) : 1 2 7 8—1 2 8 1 . [ 2 0 ] 黄新财 , 彭 民毅 , 黄 钧, 等. 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鱼源 嗜水气 单胞 菌 对盐酸沙拉沙 星耐药 性获得 与消失 速率 的测定 [ J ] . 南方农业学报 , 2 0 1 3 , 4 4 ( 1 0 ) : 1 7 3 1 —1 7 3 4 .
黄颡鱼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 绍兴 文理 学院
摘
郑 大 恒
绍兴 3 2 0 ) 10 0
生命科学学 院 , 浙江
要: 从患病黄 颡鱼皮肤 溃烂处及肝脏组 织分 离到 S X一1菌株 , 经人 工感染 试验 确认是 致病 菌. 通过 形态特 征 , 培养 特
性, 生理生化 反应 和脂 肪酸含量 , 鉴定 S 1菌株为温和气 单胞 菌. X一 药敏试 验表 明 : 菌对 氯霉素 、 哌酸 、 该 氟 阿米 卡星 、 大 庆
微生物学实验法》 和《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 另外采用美 国 M D 公司的全 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II
S el kMI , hr c S 通过 S o X一1菌株 脂 肪 酸含 量 , 定至 种 , 鉴 具体 操作 参 见文 献 [ ] 6.
1 5 药物 敏感 性试 验 .
采 用纸 片扩 散法 , 无菌 条件 下 , 在 将药 敏 纸片 分别 置 于接种 了 S X一1菌 株 的 营养 琼 脂平 板 上 , 每种 药
收 稿 日期 :0 1— 6—2 21 0 2
作者简介 : 韩继卫 ( 9 8一) 男 , 17 , 贵州遵 义人 , 助理实验 师 , 研究方 向 : 动物繁育研 究.
第 3 卷 第 9期 1 2 1 年 9月 01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V0 . 1 No 9 13 .
Sp t 2 1 e . 01
J OURNAL OF S OXI HA NG UNI RSTY VE I
黄颡 鱼 温 和 气 单 胞 菌 的 分 离 鉴 定 与 药敏 试验
指 导.
1 材 料 与 方 法
金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金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周毅;张培培;徐晔;曹洁;孟学平;段宏安【摘要】自病死金鱼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对其进行感染试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99.3%。
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头孢呋新、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21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林可霉素、麦迪霉素耐药。
本次金鱼发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可选用强力霉素、麦迪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基异恶唑、阿奇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多种药物进行防治。
%Aeromonas hydrophila is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 of freshwater fish bacterial septicemia .The bacterium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dead gold fish and drug sensitive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bacteri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ornamental fish .A dominant bacteria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hepatopancreas of dead Carassius auratus and identified by artificial infection experi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 ,and 16S rRNA seque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n was A .hydrophila .Homology of 16S rRNA of the isolated strain and other several A .hydrophila was more than 99 .3% .Drug sensitive test revealed that the isolated strain was highly sensitive to 21 kinds of drugs , including tetracyclines ,quinolones , sulfonamides , cefuroxime ,ceftazidimeand cefepime ,and resistant to penicillinG ,ampicillin ,amoxicillin ,cefalexin , lincomycin and medemycin . Results inthis study showed that many antibiotics (such as doxycycline , midecamycin ,co‐trimoxazole ,sulfamethoxazole ,azithromycin ,enrofloxacin ,and norfloxaci) can be used to control and prevent bacterial disease caused byA .hydrophila in gold fish .【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6页(P379-384)【关键词】金鱼;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16S rRNA;药敏试验【作者】周毅;张培培;徐晔;曹洁;孟学平;段宏安【作者单位】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连云港 222042;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连云港 222042;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连云港 222042;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连云港 222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鞭毛,无芽孢,无荚膜,广泛分布于水体环境中[1-3]。
抗浪鱼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关键 词 : 抗浪鱼 ; 嗜水气单胞 茵; 药敏 实验 D0I 0 3 6 / . : .9 9J 1 1 SSN.6 1 6 2 .0 2.6 0 1 7 — 0 72 1 0 . 1 1
抗浪 鱼为抚仙 湖特有的一种优 良鱼类 , 大理南诏时就有
文字 记载 , 早在十八 世纪 , 抗浪 鱼的咸干 制品就远 销东南亚
救这一宝贵资源 , 一项 名为“ 抗浪 鱼人 工驯养繁殖研究” 的研
1 . 尸体剖 检 .1 2
取患病 死亡和病 情严重 的抗浪鱼进 行尸
在无 菌条件下 采集病 鱼的腮 、内脏
体剖检 , 作腹腔 、 肠壁 、 肾脏 、 肝脏等脏 器的病理 观察 。
1 . 细菌分离 培养 .2 2
究课题 在 2 0 0 1年被云南省科 技厅 正式列入科 技攻关项 目, 经过 3年 的努 力 , 其人工 繁殖获得 成功 , 为其种 群资源恢 复
环境要求 高, 殖过程 中很容 易发病死亡 , 中嗜水 气单胞 菌的侵染就是主要的原 因 一。嗜水气单胞茵作 为一种 在养 其 之 人 一畜 一鱼共患病原菌 , 其危 害性很大 。本文就澄江碧云水库抗浪鱼场暴发 的嗜水 气单胞 茵感染的情况进行 了调 查
分析 , 并对嗜水 气单胞 菌的形 态、 生理生化反应特点做 了详 细的研 究 , 对嗜水气单胞 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作 了 且
严重病变 。 有的病鱼嘴四周、 眼睛基部出血 , 同时陆续发现死 亡个体 。 一个月后 , 死亡数量迅速增加 , 最后尽达 3 k 0 g多。 病
或 陡岸边 。 与星云湖的大头鲤 、 滇池 的金线鱼 、 大理洱海 的弓 鱼并 列为云南 四大土著名 鱼 , 国家二 级保护 动物 , 是 其学名
养殖水体嗜水气单胞菌对两种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2018.5嗜水气单胞菌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是危害水产养殖业最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市售多种抗生素都能够抑杀该菌。
目前,苏州地区水产养殖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抗生素为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
长期不合理施用这些抗生素,导致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增强。
本研究以2017年4-6月收集的苏州地区24株不同养殖水体的嗜水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取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法、耐药基因PCR 特异扩增法,对苏州地区嗜水气单胞菌耐药现状进行调查,为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本研究以ATCC 嗜水气单胞菌标准菌株作为阴性对照,24株实验菌采集自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昆山市等区域的鲫鱼、草鱼、小龙虾、黄颡鱼、加州鲈、青虾、河蟹等水产养殖池。
LB 培养基购自杭州滨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参照国家标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18652-2002)》鉴定确认为嗜水气单胞菌。
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标准品购自Sigma 公司。
质粒抽提试剂盒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PCR 引物由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2.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用PBS 将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分别稀释成800微克/毫升、1000微克/毫升,然后10倍稀释法用培养基将药物分别稀释成7个浓度梯度,在96孔板中进行最低抑菌浓度实验。
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菌液浓度,用PBS 溶液将嗜水气单胞菌稀释至3×107cfu/毫升,取5微升菌液接种到250微升含抗生素的培养液中,使细菌浓度最终为6×105cfu/毫升,置37℃培养箱培养24小时,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
3.抗性基因抗性决定区以常规方法抽提各菌株的质粒,以抽提质粒为模板,PCR 扩增抗氟苯尼考基因floR,以及抗恩诺沙星基因qnrA、qnrB 和qnrS,见表1。
每个实验重复3次。
表1抗性基因PCR 扩增相关参数二、结果1.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嗜水气单胞菌标准菌株(1号)为参考菌,检测24株水产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水产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水产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分析作者:陈总会赵长臣江小燕孙承文黄志斌巩华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7期摘要对养殖水体中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选择性分离,分析其对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
采用PCR方法对耐药株的耐药基因gyrA、qnrA和qnrS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最强,这与喹诺酮药物的过度使用密切相关。
通过对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和敏感性嗜水氣单胞菌的耐药基因扩增结果对比,发现耐药基因gyrA的检出率最高。
该研究结果可为水产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喹诺酮药物;耐药基因;gyrA 基因中图分类号 S9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7-0083-02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7.02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bstract The selective isolation was conducted on Aeromonas hydrophila in aquaculture water to analyze its sensitivity to different antibiotic drugs. The resistant genes gyrA,qnrA and qnrS were tested by 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hydrophila was the most sensitive to quinolones,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cessive use of quinones. By comparing the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drugresistant genes in drugresistant A.hydrophila and susceptible A. hydrophila,it was found that the detection rate of drugresistant gene gyrA was the highest. 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provide molecular biology basis for the drugresistance detection of A.hydrophila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aquaculture.Key words Aeromonas hydrophila;Quinolones;Drugresistant genes;gyrA gene近年来,致病菌正逐渐成为水产养殖的重大危害,成为影响水产产品产量的重要因素。
中草药延缓嗜水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草药延缓嗜水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为延缓主要淡水养殖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以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其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复方硫磺间甲氧嘧啶钠和硫酸新霉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以恩诺沙星为受试药物,对ATCC 7966进行低浓度耐药性诱导,获得最小抑菌浓度(MIC)提高了128倍的耐药性菌株。
选择具有抑菌作用的茉莉花、薄荷叶、连翘等2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进行延缓试验,结果显示:板蓝根、射干、苦参、大青叶、车前草、连翘、黄芩及艾草8种中草药均具有延缓嗜水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效果。
进而对其进行复筛,结果表明,连翘延缓耐药性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经过20代接种后,连翘实验组的耐药性只上升了2倍(对照组上升了16倍)。
利用转录组的法,分析了连翘延缓嗜水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耐药的作用机制,将ATCC7966作为参考基因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得到4 288 304和3 741 410高质量的reads,且两组均有98%比对到参考基因组注释区。
两组之间共有1 043个差异基因,其中有829个基因呈现明显上调,214个基因明显下调。
差异基因通过GO功能注释到细胞功能、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分析结果显示:连翘影响到了耐药菌的细胞过程、膜部分、催化、代谢、分子功能与转运过程。
KEGG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菌的代谢途径、ABC转运代谢、碳氮代谢、细菌趋化性等过程,连翘也显著影响了耐药菌的三羧酸循环、糖酵解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途径。
总之,连翘影响了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的多个生物学过程,推测主要通过氨基酸代谢、糖酵解、碳氮代谢途径,以及与耐药菌应激相关的ABC转运、趋化性途径影响耐药菌的生长达到对耐药性的控制效果。
为探讨连翘3种主要有效成分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作用效果,及其对药物主动外排系统中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家族(Resistant Nodule cell Differentiation family,RND)的影响,测定了连翘及其与恩诺沙星联合作用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MIC的变化及生长情况的影响,及连翘3种主要有效成分:连翘苷、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B作用耐药菌前后耐药程度的变化;利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了RND关键的3个调控基因aheA、aheB、aheC表达量的变化。
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
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作者:王小亮,贾丽,王静波,王姝,曹欢,张文,徐立蒲来源:《河北渔业》 2017年第3期摘要:为摸清淡水鱼类最主要的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国家批准使用的新兽药——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的获得与消失速率,提供科学使用该药的数据支撑,测定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压力下,3株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随时间的变化,以及3株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速率和消失速率。
结果表明,菌株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下,4~5 d其耐药浓度升高1.6~2.5倍。
同时,菌株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浓度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可迅速上升15.9~40倍,但其消失较慢,28 d的消失速率为1.58~2.54。
因此, 在使用氟苯尼考防治细菌性疾病时,连用时间不宜超过4 d,再次使用的间隔不少于28 d。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氟苯尼考;耐药性中图分类号:S948文献标识码:A当前,防治嗜水气单胞菌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药物[1]。
然而,我国对鱼类的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基础研究的薄弱,加上养殖者轻预防重治疗,不针对病原的盲目用药和未进行药敏实验的滥用鱼药,导致嗜水气单胞菌耐受的抗菌药物种类日益增多,对抗菌药物的耐受剂量越来越强。
目前,嗜水气单胞菌对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的磺胺类药物敏感率不足20%[2],对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已从100%下降到40%~60%[3]。
氟苯尼考又称氟甲砜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
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而成,1990年在日本首先用于水产养殖业,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上市。
我国于1999年批准氟苯尼考为国家二类新兽药,最早用于水产养殖上治疗鳗鲡爱德华氏菌病和赤鳞病[4],目前,已在水产业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的各种细菌性疾病。
为避免氟苯尼考重蹈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覆辙,本文开展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和消失速率研究,为科学规范氟苯尼考的使用提供依据。
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研究
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研究
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研究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从人工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患病鱼体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4个菌株对盐酸多西环素耐药性获得与消失的速率.结果表明:以25 ℃条件下培养72 h为1代,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后,盐酸多西环素对A. hydrophila的最小抑制菌浓度(MIC)上升了31倍,MIC由0.05 mg/L 上升至1.56 mg/L;而将已经获得高耐药性的菌株以穿刺法接种在不含药物的BHI(Difco)琼脂培养基中,以4 ℃条件下保存20 d为1代,连续传代5次,供试菌株的耐药性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至第5次传代后,其MIC由1.56 mg/L下降至0.10 mg/L.
作者:孟小亮陈昌福吴志新罗宇良 MENG Xiao-liang CHEN Chang-fu WU Zhi-xin LUO Yu-liang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刊名: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6(1) 分类号:S917.1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盐酸多西环素耐药性获得消失。
黄颡鱼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黄颡鱼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柏爱旭;张科;张敬友;童明龙;段宏安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046)007
【摘要】2015年江苏淮安地区养殖黄颡鱼暴发出血性肠炎.从濒死鱼肠组织和腹水中分离纯化出2株细菌,通过16S rRNA进化树分析显示,这2株菌与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亲缘关系较近.致病性试验显示,2株菌对健康黄颡鱼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病原菌浓度达到5×104 CFU/mL时,死亡率在40%~ 50%,病原菌浓度达到5×108 CFU/mL时,死亡率在90%~ 100%.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到的2株菌都对依诺沙星、头孢曲松、舒巴坦、恩诺沙星敏感.确定了淮安地区暴发的黄颡鱼出血性肠炎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颡鱼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175-178)
【作者】柏爱旭;张科;张敬友;童明龙;段宏安
【作者单位】淮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淮安223001;淮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淮安223001;淮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淮安223001;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无锡214200;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连云港2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1.42+9
【相关文献】
1.暹罗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的分离鉴定
2.黄颡鱼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3.加州鲈出血病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和体外抑菌药物研究
4.水鲁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
5.异育银鲫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耐药基因检测
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耐药基因检测靳晓敏;葛慕湘;张艳英;房海;陈翠珍【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采用PCR方法,对分离于唐山和秦皇岛养殖场的宽体金线蛭( Whitmania pigra)、中国林蛙(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a)、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以及鲤(Cyprinus carpio)肝脏的42株不同水产养殖动物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了4种耐药基因β-内酰胺类(TEM)、氨基糖苷类(ant (3″)-I)、磺胺类(Sul3)和四环素类(tet(A))的检测。
结果表明:42株嗜水气单胞菌均100%携带TEM、ant (3″)-I和Sul3,不携带tet(A)。
所检不同水产动物源嗜水气单胞菌均携带TEM、 ant (3″)-I及Sul3耐药基因,从分子层面表明该致病菌多重耐药或潜在耐药严重。
%42 pathogenic strains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isolated from the liver of Whitmania pigra, Rana chensinensis, Paralichthys olivaceus, Ctenopharyngodon idellua, Mylopharyngodon piceus and Cyprinus carpio cultured in the farms of Tangshan and Qinhuangdao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resistance genes -TEM, ant (3″)-Ⅰ, Sul3 and tet(A) using PCR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detected strains were positive for TEM , ant (3″)-Ⅰand Sul3 gene, and negative for tet ( A) gene.A.hydrophila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aquiculture animalscontained multiple resistant genes showe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r potential resistance of the pathogenic strains was serious .【总页数】5页(P84-87,92)【作者】靳晓敏;葛慕湘;张艳英;房海;陈翠珍【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昌黎0666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昌黎 0666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昌黎 0666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昌黎 0666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昌黎 06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1【相关文献】1.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 [J], 宋铁英;陈强;郑在予;李艳虹;龚晖;林天龙2.禾花鲤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J], 邓小红;梁静真;黎姗梅;吕小丽;韦慕兰;韩书煜;蒙兰丽;黄钧;蒋经运3.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J], 靳晓敏;葛慕湘;张艳英;房海;陈翠珍4.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J], 葛慕湘;张艳英;靳晓敏;房海;陈翠珍5.鲤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J], 胡安东;张明洋;张飘;杨霞;程振涛;姜海波;文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颡鱼维氏气单胞菌的盐酸多西环素控制技术
黄颡鱼维氏气单胞菌的盐酸多西环素控制技术宣杰;翟玉菲;沈飞;吕利群【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24(43)1【摘要】为探明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黄颡鱼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防耐药给药方案,体外测定盐酸多西环素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最小杀菌质量浓度、防耐药突变质量浓度、耐药选择窗以及抗菌后效应等药效学参数,并根据国标渔药盐酸多西环素的使用方案,在水温(20±2)℃下,体质量(200±50)g的黄颡鱼口灌20 mg/kg的盐酸多西环素,给药后0.5、1、2、4、8、12、24、48、78 h取血、肌肉、脑组织、肝胰脏、肾脏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分析盐酸多西环素在黄颡鱼体内5个组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试验结果显示,盐酸多西环素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5μ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1.0μg/mL,防耐药突变质量浓度为4.0μg/mL,耐药选择窗为0.5~4.0μg/mL,抗菌后效应分别为(0.95±0.24)、(0.79±0.58)、(1.92±0.71)h。
黄颡鱼口灌20 mg/kg的盐酸多西环素后,血清、肝胰脏、肾脏、肌肉、脑中的曲线下面积(0~78 h)与最小抑菌质量浓度的比值(AUC0~78h/MIC)分别为75.5580、686.5486、557.2362、736.9682、234.9658,最大药物质量浓度与最小抑菌质量浓度的比值(ρmax/MIC)为2.4908、18.6652、15.3044、24.1590、10.9018。
根据浓度依赖型药物曲线下面积(0~t)与最小抑菌质量浓度的比值(AUC0~t/MIC)>125、最大药物质量浓度与最小抑菌质量浓度的比值(ρmax/MIC)>8的有效标准,确定盐酸多西环素用药方案为20 mg/kg,每日1次。
依据肌肉中的药物残留动力学数据,确定休药期至少11.2 d。
高度耐药嗜水气单胞菌的定向诱导及其交叉耐药性分析
高度耐药嗜水气单胞菌的定向诱导及其交叉耐药性分析张国亮;吕利群【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6(046)006【摘要】为了分析比较不同抗生素对耐药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的诱导效率,从五大类抗生素中各挑选出一种代表性的抗生素,在针对嗜水气单胞菌菌株AH10的防耐药突变浓度( 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的琼脂平板上,分别筛选出五株耐药菌株,并对筛选的耐药菌株进行交叉耐药性分析,制定出这些耐药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图谱。
结果显示: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嘧啶、硫酸新霉素、诺氟沙星对AH10的 MIC 分别为:1.0、0.5、8.0、8.0、0.25μg/mL; MPC 分别为4.0、3.0、128、88、2.0μg/mL,分离的耐药菌株对所使用抗生素的MIC均提高100倍以上。
4℃划线平板冰箱保存条件下,一个月内个别耐药菌株耐药性下降。
在药物筛选压力下,菌株耐药性随着传代次数增多而表现出递增的趋势。
同属一类抗生素耐药相关性较高;不同大类抗生素压力下筛选出来的耐药菌株表现出不同的交叉耐药性。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available antibiotics on inducing drug-resistant A. hydrophila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rational use of different antibiotics, five typical antibiotics drugs representing the five major categories of antibiotics were selected to induce drug-resistant A. hydrophila strain AH10 on agar plate supplied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 MPC ) for each specific antibiotics. Through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ofdifferent antibiotics on all the identified drug-resistant mutant bacterial, the cross drug-resistance map was drawn in this repo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 of Tetracycline, Florfenicol, Sulfadiazine, Neomycin sulfate and Norfloxa-cin to AH10 was 1. 0, 0. 5, 8. 0, 8. 0, and 0. 25 μg/mL,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MPC value was 4. 0, 3. 0, 128, 88 and 2.0μg/mL, respectively. Generally, induced drug-resistant bacteria demonstrated an over 100 times-higher MIC value in comparison to the wild type of A. hydrophila strain AH10. Individual strain resistance decreased after storage at 4 ℃ in one month. Under the pressure of drug screening, the resistance of the strain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assages. Resistant mutants induced from antibiotics belonging to the same class drug-resistant correlation is higher while, resistant mutants induced from antibiotic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classe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resistant map.【总页数】8页(P56-63)【作者】张国亮;吕利群【作者单位】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1.42【相关文献】1.体外诱导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J], 邓玉婷;薛慧娟;姜兰;谭爱萍;吴雅丽;王伟利;罗理;赵飞2.嗜水气单胞菌江西地区分离株耐药性及耐药质粒分析 [J], 朱芝秀;何后军;邓舜洲;张文波;万根;邬向东;谢笑芳3.低剂量四环素诱导嗜水气单胞菌产生耐药性的分析 [J], 蔡丽娟;朱丽敏;刘凯;许宝青;林启存4.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 [J], 宋铁英;陈强;郑在予;李艳虹;龚晖;林天龙5.73株海鲈源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J], 陈雪影;叶彩燕;柴文君;黄锦炉;曾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力与毒力基因型相关性
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力与毒力基因型相关性刘杰;植淇业;黄艳华;黄钧;胡大胜;梁静真;彭亚;龙苏;牛志伟;韩书煜【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pathogenicity and virulence genes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isolated from diseased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ruogx sinensis in different areas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 artificial infection test in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and in mice Mus musculus was measured on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isolated A. hydrophila strains, including a PCR assayof detecting the bacte-rial strains of 6 kinds of virulence genes including hly, Aer, Alt, Act, ahal and ahp.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Forty seven strains of pathogenic A. hydrophila isolated from diseased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contained 9 kinds of bacterium virulence genotypes in all, including hly+ Aer+ Alt+Act+ ahal+ ahp+, hly+ Aer+ Alt–Act+ ahal+ ahp–, hly+ Aer+ Alt+ ahal+ Act– ahp+, hly+ Aer+ Alt+ Act–ahal– ahp–, hly– Aer– Alt+ Act– ahal+ ahp–, hly+ Aer– Alt+ Act+ahal–ahp+, hly+ Aer– Alt– Act+ ahal– ahp+, hly+ Aer– Alt+ Act– ahal– ahp+ and hly+ Aer– Alt– Act+ ahal– ahp–. Around 48.94 percent of the A. hydrophila strains carried all the 6 kinds of virulence gene detected, and the genotype of hly+ Aer+ Alt+ ahal+ ahp+Act+ was the main virulence genotype. About 95.79 percent of the A. hydrophila strains carried gene hly, and all ofthem were the virulence strains. Our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pathogenicity of A. hydrophila to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was the outcome of combined action of multiple virulence genes, among which gene hly and Act were the key virulence genes, gene Alt and ahal of the isolated strains had correlated action with other virulence genes, whereas the absence of gene ahp had no effect on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isolated A. hydrophila strains to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or to mice M. musculus based on the artificial infection test. Strain which caused a fatality rate at or above 50 percent in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was determined to be a particularly virulent strain, whereas the one caused a fatality rate below 50 percent was determined to be a low virulent strain. Particularly virulent strains carried at least 4 kinds of virulence genes according to our study, and at the same time hly and Act genes were both pre-sent. Low virulent strains carried only two or three virulence genes besides gene hly. The study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strains which carried only Alt and ahal genes have no pathogenicity to mice M. musculus or to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6 kinds of virulence genes, genes Alt, ahal and ahp were prone to miss-ing. Among all the virulent strains, the strains with different genotype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causing fatalities rates in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and in mice M. musculus (P<0.01). When any virulence gene is absent,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strains with the same genotype contributing to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o mice M. musculus (P<0.01), which indicatesthat pathogenic A. hydrophila isolated from dis-eased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pathogenicity to Huangsha soft shelled turtle T. sinensis than to mice M. musculu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 PCR detection of the virulence gene hly could be recommended to infer whether a strain is virulent or not, and the co-existence of virulence genes hly and Act, as well as two or more virulence genes among Aer, Alt, ahal together with ahp,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reasonable predictor of the particularly virulent strains.%为探明黄沙鳖(Truogx sinensis)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所携带毒力基因种类对其致病力的影响,以从广西各地患病黄沙鳖中分离得到的嗜水气单胞菌为材料,通过对黄沙鳖和小鼠进行人工感染测定试验菌株的致病力, PCR 检测供试菌株的 hly、Aer、Alt、Act、ahal 和 ahp 6种毒力基因。
嗜水气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嗜水气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04(26)4
【总页数】2页(P74-7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暹罗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的分离鉴定 [J], 曾纪锋;蒲文渊;郭桂英;杨诺;侯国锋;郑继平
2.痰标本同时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嗜水豚鼠气单胞菌一例 [J], 张要栋;徐尧江
3.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J], 杨国钊;叶红;容庭
4.5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 [J], 范晶晶;单奇;杨元昊;尹怡;李毅;刘书贵;李丽春;郑光明
5.耐药嗜水气单胞菌毒力与六类抗菌药物耐药元件基因研究 [J], 王建忠;钟建平;金法祥;王华钧;许文芳;费迎明;陈雪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金 谷 ,温华成・ . - ,韦贵花
( 广西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南宁 5 3 0 0 0 5 ; 来宾市兴宾区三五 乡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来宾
5 4 6 1 0 9 ; 广 西水产技 术推广 总站 ,南 宁 5 3 0 0 2 2; 钦 州 市科 技 咨询服 务 q - t 2 , 2 。广 西 钦 I ' l 5 3 5 0 O 0 )
( C o l l e g e o f An i ma l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 Gu a n g x i L a b o f Aq u a t i c An i ma l D i s e a s e Di a g n o s i s , Gu a n g x i Un i v e r s i t y , Na n n i n g
h ydr o phi l a i n Pe l t e o b a gr u s f u l v i d r a c o a g a i n s t
s a r a lo f x a c i n h n y a ’ r o c nl — o r ‘ i de d
HUANG Xi n — c a i 一 , P E NG Mi n g — y i ,HUANG J u n , HU Da — s h e n g , P E NG Ya , HUANG Ya n — h u a . S HI J i n — g u t , W EN Hu a - c h e n g 1 , 4 WE I G u i — h u a
南方农业学报Βιβλιοθήκη J O UR N A L O F S O U T H E RN A G R I C U L T U RE 2 0 1 3 , 4 4 ( 1 0 ) : 1 7 3 1 — 1 7 3 4
h t t p: / / w ww. n  ̄y x b . c n
I S S N 2 0 9 5 —1 1 91;CODEN NNXAAB
5 3 0 0 0 5 ,C h i n a ; S a n w u T e c h n i c a l E x t e n s i o n S t a t i o n o f An i ma l Hu s b a n d r y a n d Aq u a c u l t u r e i n Xi n b i n Ar e a o f L a i b i n C i t y ,
耐药性诱变菌株于4℃中保存 3 0 d , 结果发 现WZ Ah . 0 2 、 WZ Ah . 0 3 和YF A h 一 0 4 菌株 的MI C 下降 了5 0 %, WZ Ah . 0 1 菌株 的
MI C 保持不变。【 结论 】 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经连续8 代 的耐药性诱导后对盐酸沙拉沙星获得很强的耐药性 , 且产生 耐 药突变后 的菌株具有相 当稳定的遗传性 , 耐药性在短期 内很难 消除 , 因此在实际生产上不宜常用或滥用盐酸沙拉沙星。
关键词 : 黄颡鱼 ;嗜水气单胞菌 ;盐 酸沙拉沙星 ;耐药性 ;最小抑菌浓度 ( MI C)
中图分类号 : ¥ 9 4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3 ) 1 0 — 1 7 3 1 — 0 4
A ‘ c qui ● ■ s i t ● i on anc 1 I vani ● s ’ hl ● ng r at e 0t f ● ' I 1 r Ug r es i ■ ・ s t anc e or ^ ‘ A e r o m OJ 1 aS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3 . 1 0 . 1 7 3 1
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沙拉沙星 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的测定
黄新财 一 ,彭 民毅 ,黄 钧 ,胡 大胜 ,彭 亚 ,黄艳 华 ,
,
S c i - t e c h C o n s u l t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i n Q i n z h o u C i t y , Q i n z h o u , G u a n g x i 5 3 5 0 0 0 , C h i n a )
摘要 : 【 目的 】 测定黄 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盐 酸沙拉沙星 的耐药性 , 为制定盐 酸沙拉沙星在水 产动物疾病 防治 中的用药程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二 倍稀 释法测定最小 抑菌浓度 ( MI C) , 以传代法测定菌株 的耐药性获得 和 消失速率。【 结果 】 盐酸沙拉沙星对WZ A h 一 0 1 、 WZ A h 一 0 2 、 WZ A h 一 0 3 和Y F A h 一 0 4 菌株 的MI C 分别为0 . 6 2 5 、 0 - 3 1 2 5 、 0 . 3 1 2 5 和0 . 1 5 6 2 5 p , g / mL; 在含有盐酸沙拉沙星 的培养基 中连续传代8 次后 , 4 株供试菌株 的MI C 上升了6 4 ~ 5 1 2 倍; 将获得 的强
La i bi n,Gu a ng x i 54 61 09,Ch i n a;3 Gu a ng xi Ex t e ns i o n St a t i o n o fAq u a cu l t u r e Te c h no l o g y Na nn i ng 5 30 02 2,Ch i 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