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雍城到阿房宫:秦人都城变迁史

合集下载

秦国都城的变迁

秦国都城的变迁

秦国都城的变迁◎秦国迁都⽰意图本图出⾃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册)。

1秦⼈最初被分封在今⽢肃清⽔县⼀带,后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成⽴了国家。

秦国建国后的迁都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

秦国建国后,于前677年定都雍城,经营雍城250年左右;⼆、泾阳(今陕西泾阳县)。

为向东扩张,秦灵公于前419年迁都泾阳;三、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战国初期,秦献公⽴志收复被魏占领的河西之地,于是在前383年将都城东迁⾄栎阳;四、咸阳。

秦孝公任⽤商鞅变法,国⼒⼤增,秦国的战略重⼼转为东进,于是在前350年再将都城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直到秦统⼀六国后,咸阳仍为国都。

2秦⽴国初期,受到西北⽝戎威胁,防御较为严密。

雍城四周有多条河流环绕,成为了主要城防设施。

雍城的河流防御体系之完善,使得秦国早期⼀直没有修筑城墙,直到建都雍城近200年之后,才正式修筑(当然,可能也和秦国早期⽆⼒修筑有关)。

秦以泾阳和栎阳为都城时间都不长,这两城属于带有军事性质的临时性都城。

泾阳⽬前未发现秦代都城遗迹。

⽽商鞅第⼀次变法就发⽣在栎阳。

栎阳城址呈长⽅形,宫殿等⼤型遗址位于中部,城内尚未找到宗庙、秦公陵园、贵族墓地等遗存。

栎阳原是秦国商业城市,秦迁都后,并没有⼤兴⼟⽊,只是在原有城⾢外围了⼀圈夯⼟城墙,城市建设⾮常朴素。

栎阳城墙是平地起夯,不挖基槽,某种意义上,也表明了秦的实⽤主义建都思想。

◎陕西凤翔县的秦雍城遗址(秦公⼀号墓)秦⽴国初期,受到西北⽝戎威胁,防御较为严密。

秦之雍城,四周有雍⽔河、纸坊河、塔寺河以及凤凰泉河环绕。

由于西北⾼,东南低,当时⽔流湍急,河⾕纵深,⼏条河流成为了主要城防设施,城内布局则是顺河⽽建,这种情形与秦早期在礼县⼤堡⼦⼭、圆顶⼦⼭秦西垂城的防御体系如出⼀辙。

雍城的河流防御体系之完善,使得秦国早期⼀直没有修筑城墙,直到建都雍城近200年之后,才正式修筑。

如今的雍城遗址⾯积约11平⽅公⾥,发掘有西城墙等遗迹。

秦阿房宫遗址

秦阿房宫遗址

作者: 韩保全
出版物刊名: 文博
页码: 23-26页
主题词: 阿房宫 遗址 夯土台基 咸阳宫 宫殿建筑 标准衡器 前殿 渭水上游 中原文化 始皇
摘要: 秦的先世发轫于渭水上游,后沿着渭水向关中发展。

秦襄公时徙都汧,在今陕西陇县南。

秦文公时徙都汧渭之会,在今陕西眉县一带。

秦宁公时又徙居平阳,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

到秦德公时,始定都于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雍是连接关中、巴蜀和陇上的交通孔道,也是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的交会点,具有重要的地位。

战国时,秦为进一步向东发展,与诸国争雄,先后在今陕西的韩城、蒲城、泾阳、栎阳等地建都,但雍城始终据。

秦代九次迁都

秦代九次迁都

秦人的迁徙——东进!东进!1游牧于荒蛮之地的秦人,并不甘心屈居于牧马人的地位,早已雄心勃勃,虎视天下,决心使后世子孙饮马于黄河。

秦人因为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无法扩张势力,而“八百里秦川”地势高敞,具有向东俯冲之势,正是称霸争战的理想据点。

秦人奋勇征战,经过九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国迁都,从西戎迁到西周王室的故地。

最终定都在最适宜秦国发展的咸阳,奠定日后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国东进迁都,不仅表现秦人不定居的游牧习俗,也具重要战略意义,每次迁都均开拓一片领土,建立一处军事据点,势力不断向东扩张。

在战略性的东迁过程中,秦国由最初统治的西戎荒蛮之地,到达了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西周都城腹地。

此后,积极汲取周王朝和东方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很快由落后的游牧经济发展为发达的农耕经济。

国土逐渐由小到大,国力由弱而强,成为战国时期的头号军事大国。

加以秦国凭仗八百里秦川优越的地理环境,由此奠定了兼并天下的基础。

2. 秦统一的战略进程:雍(戎、狄)——栎阳(魏河西之地)——咸阳(天下)3.以咸阳、长安为中心的沿渭河道路。

秦国地形图——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秦国九次迁都,雍(关中平原西部,西北地区的战略考虑,西北戎狄游牧民族,都城位于此地,即有可以凭的天险,又可以震慑西北民族,后随着秦国的强大,西北民族以无法与秦抗衡,于是迁都)——砾阳(关中平原中,魏国国土深入黄河以西即河西之地,变成秦国的心腹之患,所以当秦国强大之后,秦国迁都砾阳,对魏国形成攻势,两者彼此形成相持阶段,魏国沿着洛河西岸修筑长城,随着秦国的强大,秦攻破魏国长城,收复了河西之地,形成兴盛之地)——咸阳(统一全国,沿着渭河形成的道路,以咸阳为中心,过河便是汉长安,唐长安,咸阳西部的道路为北岸,东部为南岸,迁都咸阳后,控制重要道路,直指东部六国)【关东与关西:以函谷关为界,关东包括除秦之外的所有国家;】。

中国建筑史-5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秦汉时期)

中国建筑史-5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秦汉时期)

二、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 220年)
政治文化方面: 对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 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体系,对外则发兵征 讨匈奴,开拓四裔。
汉儒之政治哲学,即三大理论: 大一统、尊王与绝对王权,完全为汉帝而立。汉 儒拥护帝王集权,别出心裁,古未之有。
经济方面: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兴修水利、稳固 农业
汉 长 安 城 形 势 图
高祖七年(公 元前200)至惠 帝五年(公元前 190年)十年建 成的长安城,是 在秦兴乐宫(改 名长乐宫)为基 础建立的。
不久,由军
匠出身的杨城 延主持修建未 央宫、北宫, 以后建造桂宫 、明光宫;并 以此为基础主 持长安城建设 。
城墙是惠 帝五年(公元前190 年)才开始修筑, 到汉高后吕雉 八年(公元前180年) 先后20年时间 才建成。
高颐墓阙
砖、拱券技术的使用
砖拱结构被大量用于贵族墓室的修建,同时,砖 也被用于砌筑下水道等。并生产了各种类型的墓 砖。
木架建筑日趋成熟
主要的木结构形式已经形成,斗拱已经被普遍使 用,虽然形式不统一,但是已经有结构作用。
汉代明器给我们的信息
在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明器。它们带给我们大 量的信息。既有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也 有建筑方面的:如建筑的细部特征、各种构件造 型等等。
1、城市建设:
汉长安城: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至惠帝五年(公元前190
年)十年建成的长安城,是在秦兴乐宫(改名长乐宫 )为基础建立的。不久,由军匠出身的杨城延主持 修建未央宫、北宫,以后建造桂宫、明光宫;并 以此为基础主持长安城建设。城墙是惠帝五年(公 元前190 年)才开始修筑,到汉高后吕雉八年(公元 前180年)先后20年时间才建成;在未央宫和长乐宫 之间,建有武器库、粮仓、织室、暴室等。

揭秘:秦国都城先后迁都了六次秦国为何要变迁

揭秘:秦国都城先后迁都了六次秦国为何要变迁

揭秘:秦国都城先后迁都了六次秦国为何要变迁.秦人在西周早期因参与三监之乱被流放到今陇右地区,直至非子邑秦才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实体,襄公立国后开始向东扩张,都城也从陇右地区迁徙至关中西部。

战国时期又进一步迁徙至关中中部,秦都城的变迁不仅是秦国发展和扩张的直接反映,也是自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秦在关中西部的都城1、德公迁雍沂渭之会、平阳、雍城三者相距很近,而且研渭之会和平阳为都时间都很短暂,众多学者将汗渭之会和平阳视为临时性都城,我们可以看到,秦人主观上是想将沂渭之会和平阳建设成为正式的都城。

但沂渭之会和平阳的微观环境不足以进行大规模的都城建设,故秦人放弃了位于河谷地区的汾渭之会和平阳,迁往位于原上的雍城。

秦都城在沂渭之会、平阳和雍城的变迁,不可视为一般意义上的迁都,而应该视为秦都城在关中西部地区优化选址的过程,德公、宣公、成公共在位14年,秦国对戎族的战争并未取得什么进展。

直到秦穆公时期取得了重要胜利,称霸西戎,就连周天子也派人以金鼓相贺,从此秦人彻底占据了关中地区,与此同时秦人对雍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经过200年从南向北的不断扩建,雍城成为一座规模宏伟、精心规划、功能齐全的都城。

其结构严谨成熟,分为宫殿区、居住区、作坊区、城防区等,宫殿区为中心,层次分明,三峙原的离宫别馆、祭祀设施和苑囿基本都集中在千河与渭河交汇处东岸不远处。

这里不仅曾是周人重要的势力范围,还曾是秦先祖非子养马之地,后虽迁都栋阳和咸阳,这里仍然是秦人心目中的圣地,过去学者多将三峙原的离宫别馆、祭祀设施和苑囿作为雍城郊区建置加以考证,以突出雍城的“圣都”地位。

这样既降低了三畸原的重要性,也忽略了三畴原的独立性,三峙原本身就是一个早在文公迁都沂渭之会时开始营建,经过上百年数位秦国国君建设而形成的独立的政治、祭祀中心,它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超过了雍城本身,在雍城失去都城身份后,三畴原依然作为政治、祭祀中心,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

中国古代的都城变迁史

中国古代的都城变迁史

中国古代的都城变迁史⼀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权⼒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在多数情况下,⼜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化中⼼。

可以说,都城是⼀定时期物质⽂明和精神⽂明发展⽔平的标志。

⼀、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都城变迁王朝都城都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夏朝阳城河南登封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西周镐京陕西西安东周洛⾢河南洛阳秦朝咸阳陕西咸阳西汉长安陕西西安东汉洛阳河南洛阳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隋唐长安陕西西安北宋东京河南开封西夏兴庆宁夏银川⾦朝会宁-燕京⿊龙江阿城-北京元朝⼤都北京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清朝北京北京⼆、古代中国的都城迁移过程古代都城⼀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交通⽅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和物资。

(1)夏商时期主要建在黄河⽀流如商朝的殷(河南的安阳)位于黄河的⽀流洹⽔之滨。

西周的镐京,地处沣⽔和渭⽔的交汇之处。

这⾥是关中平原中央,是关中平原最为开阔的地带,享有⽔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便利的经济⽂化往来。

央,是关中平原最为开阔的地带,享有⽔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便利的经济⽂化往来。

(2)西周末年开始到唐末都城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形成东西两京制度与东西⽂化轴⼼带。

如镐京、咸阳、长安→洛阳。

这局⾯前后经历了2000多年。

这⼀经济⽂化轴⼼带的建⽴,也完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两件⼤事:⼀是中央集权多民族统⼀国家的建⽴;⼆是诸夏的融合与汉族的形成。

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候温和,平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

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五代及两宋国都处于游离状态。

中唐以后⽓候的变迁,黄河、渭河泥沙⼤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带漕运⼗分困难,致使天⼦也常常不得不“逐粮⽽居”,就⾷东都洛阳。

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城市的经济基础。

国都城址向经济⽂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公元10-13世纪间,国都处于⼀种游离状态。

大秦帝国考古(一)咸阳城-阿房宫-始皇陵

大秦帝国考古(一)咸阳城-阿房宫-始皇陵

大秦帝国考古(一)咸阳城-阿房宫-始皇陵大秦帝国-始皇帝秦代共十五年(公元前221一前207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就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发展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贯彻法家路线,进一步摧毁奴隶制残余,大大发展了封建制度和统一事业。

大秦帝国统一符合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异体很多,货币、度量衡制度的差异很大,这都限制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大秦帝国-士兵秦始皇除了在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法以外,还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并且“焚书坑儒”,打击企图复辟奴隶制的儒家,推行了一系列“厚今薄古”的革新措施,为统一中国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秦帝国统一六国时的战场由于秦代时间较短,目前能够确定的秦代的发掘材料还很少,但已有的一些资料,可以看到一部分秦始皇对历史作出的重大贡献。

大秦帝国阅兵仪式秦在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都雍城(陕西凤翔),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都栎阳(今陕西临潼),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都城也在咸阳。

咸阳故城在今咸阳以东约7-8公里处,其南部已被渭河冲毁。

这里发现过战国至秦的夯土墙、水道、陶器、瓦片、井圈、水管等遗迹、遗物,还发现一个完整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度量衡的铜诏版。

大秦帝国-咸阳城在咸阳城的北部,已发现了宫城遗迹,有的宫殿遗址,并已开始发掘。

这种宫殿建筑,建于高大的夯土台基上,它依土台作基,在南、北两侧筑起四层房屋,逐层升高。

在没有发明多层建筑技术以前,当时就已使用高台建筑办法来修起这种建筑物。

大秦帝国-咸阳宫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如何控制大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以东的关东地区,是秦政权的重大问题。

从咸阳出关东的交通道,以沿渭河南岸过潼关为便,把都城设在渭河以北的咸阳,显然很不方便。

秦始皇在渭河以南修建了规模极大的阿房宫,暗示出把整个都城迁到渭河南岸的打算。

大秦帝国-阿房宫阿房宫遗址在今西安三桥镇以南的古城村一带。

从秦人“九都八迁”,述说秦人发展历程(上)

从秦人“九都八迁”,述说秦人发展历程(上)

从秦⼈“九都⼋迁”,述说秦⼈发展历程(上)原创:唐封叶说起秦⼈的都城,⼤家⾸先会想到咸阳,多数⼈也只知道咸阳。

其实⾃周孝王封⾮⼦、秦⼈建⽴附庸政权开始,⼀直到秦朝灭亡,共历时约700年,咸阳只是秦⼈最后⼀个都城,作为秦都的时间不过140多年,只有秦政权寿数的五分之⼀。

在历史上,有秦⼈“九都⼋迁”之说。

那么两周时期秦⼈的九个都城究竟都在哪⾥,每个都城被使⽤了多少年,秦⼈⼜为什么屡次迁都,本⽂就给⼤家简单介绍⼀下。

秦⼈的起源和早期历史在正⽂开头,我们有必要先说说秦⼈的起源和早期历史。

秦⼈本是东夷后裔,秦⼈的始祖故事“⼥修吞卵⽣⼤业”与商⼈的“天命⽞鸟,降⽽⽣商”传说⼏乎如出⼀辙。

⼤业之⼦就是传说中辅助⼤禹治⽔的功⾂伯益。

伯益因治⽔之功被赐予嬴姓,他最初的居住地在今天河南东北⾓的范县⼀带。

4000多年前那⾥⼟地肥沃、⽓候温润,伯益⼀族收获了⾕物后,就把⾕穗放在⽯⾅⾥舂捣,以取出⾕粒,所以被叫做“秦⼈”。

因为“秦”在甲⾻⽂⾥写作,就像两只⼿拿着⼀只杵,在捣下⾯的两棵⽲。

范县也即最早的“秦”地。

伯益死后,他的后代流散四⽅。

夏末,伯益⼆⼉⼦若⽊的后代费昌,以成汤御⼿(司机)的⾝份参加了商⼈灭夏的“鸣条之战”。

因为开国战功和秦⼈与商⼈的近亲关系(都源⾃东夷集团),嬴姓⼀族在商朝颇受重⽤,混得风⽣⽔起。

商朝第九位君主太戊在位的时候,伯益⼤⼉⼦⼤廉的后代孟戏、中衍(yǎn)也得到赏识,都做了商王御车的“司机”。

商末,中衍的后代中潏(jué)被商王(⼤约是商朝倒数第⼆位王帝⼄)封在商朝西部,也就是今天⼭西省南部的霍太⼭⼀带,替商朝抵抗戎狄、保卫西部边疆。

中潏的⼉⼦叫飞廉(⼜写作蜚廉),孙⼦叫恶来。

那时费昌也有个著名的⼦孙叫费仲。

众所周知,费仲、飞廉、恶来三⼈都是商纣王驾前的宠⾂和红⼈。

后来武王伐纣,恶来和费仲因效忠纣王,⼒战后被周⼈俘杀。

飞廉因出使在外躲过此劫,先是潜回封地霍太⼭,⼏年后⼜追随商王⼦武庚(禄⽗)发起反周叛乱,最终被东征的周公旦斩杀于东海边。

从雍城到阿房宫:秦人都城变迁史

从雍城到阿房宫:秦人都城变迁史

从雍城到阿房宫:秦人都城变迁史在都城营造上,秦人一开始就展现了其摒弃传统的一面:相对于《周礼》的中规中矩,讲求实用的秦更倾向于《管子》顺应自然的营城思想——“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及至秦一统天下,帝都咸阳更被构想为“象天法地”的宇宙之都,兴极而亡。

秦建筑顺应自然环境,讲求实用,建筑结构简单、样式粗犷、风格大气,与秦人气质相符。

图为大战前夕,秦惠文王在咸阳城鼓舞士气。

作者:贾冬婷九都八迁:实用主义建都之源在有史实记载时,秦人已经迁移到西部了。

这段历史和非子有关,此人是一个高明的牧马人,为周王室牧养马匹,在公元前897年被周王赐为附庸,得到了一块封地,位于现在甘肃天水礼县附近的西犬丘,这也是秦的第一个都城所在地。

考古对礼县境内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的确认也支持了这一点,在此发现了属于诸侯级的中字形墓葬及其他陪葬坑。

此后秦人与周王朝关系逐渐贴近,秦先祖从附庸到西垂大夫,再到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迁而被册封为诸侯,才得以越过陇山进入关中地区。

自西犬丘始,秦历经九都八迁,秦、汧、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和栎阳、咸阳。

迁移方向非常明确,一路向东,最终回归东方,而且取“文王作丰,武王理镐”的正统周都城而代之,完成了一个历史大回环。

秦为什么频繁迁都?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主任的王学理认为,其原因不是出于外族威胁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干预,而完全是随着内部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采取的主动措施。

在秦成为诸侯国后,虽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诺,若秦打退控制岐以西之地的戎狄,便将此地赐予秦,但当时连周天子也被逼得东徙洛阳,这无疑是一张空头支票。

因此当时还被东方各国以“戎狄遇之”的秦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办法,每前进一步都扎根下来,建立都城,扩展领土。

从实际结果看,在秦越过陇山后,从汧河岸边,到汧渭之会,再到渭河岸边,八百里秦川,其都城的地形越来越开阔,土地越来越肥沃,交通越来越发达,迁都其实也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利用地利的过程。

古代都城的变迁

古代都城的变迁

古代都城的变迁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历史过程。

从夏朝开始,到清朝灭亡,数千年的岁月里,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不断地迁移。

这种变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下面将对古代都城的变迁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夏朝到春秋战国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都城主要在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

随着夏朝的衰落,商朝兴起,都城迁至河南安阳的殷墟。

西周建立后,都城又从陕西西安的丰镐迁至洛阳的成周。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相继独立,都城也各有不同。

此时,山东临淄、河南新郑、湖北荆州等地都曾作为都城。

二、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都城定在咸阳,后迁至陕西西安的未央宫。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都城仍在西安,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东方地区的控制,将政治中心逐渐向东转移,最终定都洛阳。

东汉时期,洛阳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曹魏将都城定在洛阳,蜀汉则定在成都,而孙吴则定在南京。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均在南京,而北朝魏国的都城在山西大同,东魏和北齐的都城在河北临漳,西魏和北周的都城在陕西西安。

四、隋唐时期隋朝统一南北后,都城定在陕西西安的大兴城。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制度,也定都西安,但因为唐玄宗时期发生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逐渐向东转移,最终定都河南洛阳。

五、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都城的变迁十分频繁。

后梁、后唐、后晋的都城在河南开封,后汉和后周的都城在河南洛阳。

南方的十个割据政权中,吴越国的都城在浙江杭州,楚国的都城在湖南长沙,南汉国的都城在广东广州,闽国的都城在福建福州,而前蜀、后蜀则定都于四川成都。

六、宋元明清时期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的都城在河南开封,南宋的都城在浙江杭州。

元朝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重新回到了北京,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北方地区统一全国的朝代。

明朝建立后,也定都北京。

清朝灭亡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又回到了南京,直到中华民国的成立。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响?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响?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响?本文导读:战国七雄中,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是新兴的诸侯国,其余的秦、楚、齐、燕皆是相对比较老牌的诸侯国。

这七个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和复杂的关系,共同演奏了战国这部精彩的乐章。

当然,虽然战国时期,诸侯国并不是只有这七个,但是因为它们是最有实力的万乘大国,其余的二流诸侯自然被“代表”了,这里暂不赘述。

相比较和平的时期,春秋的礼崩乐坏,战国的战乱迭起,也造成了时局的极其不稳定。

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强大或者为了生存,迁都成为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战国七雄里唯一没有长距离进行迁都的是齐国,韩赵魏三家在分晋之后就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把都城南迁,分别迁到了新郑、邯郸、大梁,燕国也经历过五次迁都最后定都蓟城,楚国更是迁了六七次都城,只不过楚国的迁都几乎全是为了避秦。

那么秦国迁都了吗,当然迁了,秦国在历史上一共迁了9次,几乎是一路东进,最后折返回来,定都到了举世闻名的咸阳,这中间历时几百年。

那么,从蛮荒的西垂之地到繁华咸阳,秦国9次迁都,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响?秦国的这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因为人口多了?当然不止那么简单。

九次迁都,步步强大。

秦国被封为诸侯是在周平王时期,这时候秦国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周王室抵挡西戎,夺回歧地(《史记》记载: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与誓,封爵之),于是夺回歧地之后,秦国正式有了自己的封地,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诸侯。

这时期主政秦国的是秦襄公,他死后,秦人又退回了西垂,这也成为了秦国第一个国都,后来秦国开启了战略大转移,都城开始从西垂一路向东迁徙。

先后定都为秦邑,汧(又做千)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前三次都城范围是在今甘肃省境内,从第四次开始,秦国的都城已经迁到了今陕西省境内。

秦国前六次的迁都,是战略性的东移,毕竟西垂的蛮荒之地,太贫穷太落后了,而向着周朝的腹地靠拢,不仅能更好地维持稳定,也更容易和中原接轨,这奠定了秦国以后强大的基础,后三次迁都则表明了秦国谋求强大,进而窥伺华夏,统一中原的野心。

秦都三迁

秦都三迁

龙源期刊网
秦都三迁
作者:胡星斗
来源:《当代工人·精品C》2012年第02期
第一次,战国初期,秦国都城在雍城,到秦灵公时,为摆脱旧贵族势力的羁绊,灵公决定迁都泾阳,作为雍都的陪都或军事性质的临时都城。

第二次,秦献公二年,为便于向东发展,秦国又将都城迁到栎阳,尽管它有临时军事都城的性质,但已将中央官署动迁于此。

秦孝公时,终将政治中心迁入栎阳。

秦迁都栎阳,主要是出于对其战略位置的考虑。

第三次,秦孝公继位后,立志奋发图强,经数十年打拼,终于成为春秋五霸诸侯国中之强者。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决定迁都咸阳。

有一个最重要的政治原因:孝公当初采纳商鞅建议实施变法后,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受到保守派和旧贵族势力的强力阻扰,秦孝公认为咸阳比栎阳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优于栎阳,从国家长远发展考虑,要摆脱栎阳旧势力困扰,最好办法就是迁都咸阳。

事实证明,这一步为秦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W
(摘自《中国迁都报告》)。

历代王朝在古城西安建都位置的变迁史

历代王朝在古城西安建都位置的变迁史

历代王朝在古城西安建都位置的变迁史古城西安在古代王朝建都问题上,西安是一个大概念,当今西安及周边五十公里范围之内都属于大西安范畴。

在此概念的前提下,古代王朝在西安建都,学术界普遍认定有十三朝。

1、西周:公元前1122—770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属现在西安市西南长安区与鄠邑区交界的沣河两岸。

沣河2、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7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其位置大概在现今咸阳市东部及现渭河区域,随着渭河河床位置的变动,原咸阳的很多地方被渭河覆盖。

曾经的阿房宫遗址秦秋战国仍属于名存实的东周王朝,而当时强大的秦国建都位置也逐渐从西朝东与中原诸侯接近。

公元前383秦献公徙都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关庄与御宝村之间)。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陕西咸阳)。

秦献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贫弱的秦国一跃成为诸国中最先进、最富有的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栎阳也因商鞅变法闻名遐尔。

公元前350年,商鞅在栎阳第二次颁布变法令,将国都由栎阳迁往咸阳。

栎阳作为秦国的都城只有34年,这一时期秦国正处在由弱变强的时期,所以栎阳在我国都城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距离西安六十多公里的栎阳镇曾经是秦国的都城3、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现在西安市的西北。

4、新朝:公元9—25年共17年,王莽称帝,建都:长安。

5、西晋:公元265—316年共51年,司马氏,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6、前秦(十六国):公元351—394年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7、后秦(十六国):公元384—417年羌族,历三帝,建都:长安。

8、西魏(南北朝):公元535—557年鲜卑族,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9、北周(南北朝):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汉长安城10、隋朝:公元581—618年杨姓,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东周时期的秦国的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是

东周时期的秦国的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是

东周时期的秦国的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是东周时期秦国的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是“雍城”。

雍城为先秦古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秦国在雍城统治长达294年,历经秦19代国君。

雍城是秦国都城中延续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一座都城,是秦国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西周末,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始封诸侯,并赐岐西之地,雍地属之。

秦德公元年(前677)初居雍城大郑宫。

到秦献公二年(前383)的290余年间,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

雍城对于东周时期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1、经过19位国君的苦心经营,秦人在此完成了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的过渡,又开始了向封建社会迈进,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作为国都,雍城筑起了规模巨大的城垣,修建了壮丽宏伟的宫殿,成为当时全国发达的都市之一。

3、由于雍城西北高,东南低,加之从北部雍山一带的水流通过白起河及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使当时的雍城成为“水”中之城,从而形成了当时城内布局“顺河而建,沿河而居”的情景。

4、秦献公东迁后,雍城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作为故都,秦人列祖列宗的陵寝及宗庙仍在此地,许多重要祀典还在雍举行。

秦人因此仍不断对这里的宫殿建筑加以修葺。

5、雍城数条河流与丰沛的水资源,以及城外植被茂密的林区环境,又提供了富实的渔猎经济。

多元经济结构壮大了秦国国力,成就了秦公让“子孙饮马于河”的东扩愿望。

秦人发展历程概述——从考古资料出发

秦人发展历程概述——从考古资料出发

秦人发展历程概述——从考古资料出发导言:说到秦人,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并认为他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统一了天下。

但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天下,离不开他祖辈们为他打下的基业,秦始皇其实是个富N代。

从西周中期非子(比秦始皇早37代的秦人君主)被封为周天子的附庸,到秦人扫六合、统一天下,历时长达600多年,秦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家族起家,不断地从西向东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完成了从附庸到一隅小国、一隅小国到雄踞一方的秦王国、雄踞一方的秦王国又到雄视天下的秦帝国三次大的政治升华的先秦古国,秦人所建立的秦帝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秦人为此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

对秦人发展历程的概述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这里以考古资料为基础,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秦人都城、陵区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秦人都城秦人历史上曾经迁都八次,有九个都城,简称“九都八迁”,其中最有名的是秦都咸阳。

九都八迁:中潏(犬丘)——非子(秦)——秦襄公(汧)——秦文公(汧渭之会)——秦宪公(平阳)——秦德公(雍城)——秦灵公(泾阳“临”)——秦献公(栎阳“临”)——秦孝公(咸阳)秦“九都八迁”示意图秦的都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雍城以前,雍城,泾阳和栎阳,咸阳。

雍城以前即德公以前,其都城包括天水附近的秦邑和西垂、关中西部的汧、汧渭之会、平阳。

(一)探索阶段平阳及其以前的秦都城在秦的都城发展史上是一个探索性的阶段,秦当时的国力还很弱小,未能建立较大的都城,其都城的规模很小,仅有一、二个宫殿或宗庙而已。

如秦在西垂(西犬丘)仅有西垂宫和西畤,位于甘肃礼县永兴附近,在此已发现了属于诸侯级的中字形墓葬及其陪葬坑。

平阳时也只有一个“平阳封宫”而已,史书记载平阳有宫垣,但迄今未发现,说明平阳及其以前的都城都很小,正由于此,秦人才能频繁迁都。

平阳发现的青铜镈(二)成熟阶段秦德公时居雍大郑宫,迁都雍城,雍城作为秦都城达300年,在秦都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从秦人“九都八迁”,述说秦人发展历程(下)

从秦人“九都八迁”,述说秦人发展历程(下)

从秦人“九都八迁”,述说秦人发展历程(下)原创:唐封叶上篇地址:从秦人“九都八迁”,述说秦人发展历程(上)(接上篇)秦人第6都: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南)起止时间:前677年~前384年(历时280余年,中间秦灵公短暂迁都泾阳)居住君主: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秦景公、秦哀公、秦惠公、秦悼公、秦厉共公、秦躁公、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后惠公、秦出公、秦献公19人秦武公去世后,他的二弟秦德公继位,不知道这是不是武公为防止再次出现权臣篡权而做出的政治安排。

当然德公上台后也没有亏待自己的侄子、秦武公之子公子白,他把宪公、出子、武公三君居住的平阳宫及周边土地分封给公子白作了封邑;德公自己则另选雍地(在今陕西凤翔南)修筑了大郑宫,作为国君的驻地。

德公为何选择雍地?因为平阳虽在汧水以东的渭河河谷,交通便利,便于秦人东进,但却有地方局促、不便于防守的弊端。

而雍地地势辽阔,土地肥沃,西面、北面有灵山、君坡山,东面、南面有横水河和汧水、渭水,因而安全性较高,所以后世十几代秦国国君也都在大郑宫周围修筑宫殿、宗庙、祭祀场所等建筑,一个著名的雍城就这样出现了。

不过要说明的是,最初雍城也是没有外郭城墙的,只是一片宫殿群附带一片普通居民区和手工业区等。

定都雍城的头100多年,秦国国力强大,周边威胁,已经无需修筑城墙。

雍城的外郭城墙要晚到春秋末年的秦悼公在位时期(前490年—前477年)才修筑。

雍城遗址示意图经考古发掘确定,秦国雍城城址东西长近3500米,南北宽近3100米,总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其中宫殿、宗庙、墓葬的规模都十分宏伟高大,富丽堂皇。

要知道当时周天子居住的王城也不过是2890米(东西宽)×3700米(南北长)的规模。

秦穆公时西戎使者、祖籍晋国的贤臣由余曾惊叹雍城的壮丽奢华,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所以雍城是秦人走向兴盛的起点,是秦人第一个有大国气象的国都。

《春秋》 总第二十回 秦晋争霸(下)

《春秋》  总第二十回  秦晋争霸(下)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第二十回秦晋争霸(下)其实对于中原诸侯来说,秦人那不算高贵的出身,让他们不愿意将之看作是华夏体系一员。

如果不是竭力与晋国这个根正苗红的大国交好,其他大国主导的会盟,甚至不会通知秦国。

因此秦国在经过崤之战之后,虽然在王官之战中找回了面子(在两战之间还打过几次,秦军皆未取胜),但秦国也清楚的认识到,就算再嫁几个女儿去再续秦晋之好,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晋国也不会放任秦国染指中原的。

因此秦国从此也断绝了进入中原争霸的念想,转而将重点放在渭河平原及周边高地的地缘整合上了。

实际上无论是从秦国的出身,还是当年所受的王命来看,暂时老老实实做个“西戎之主”不失为一个现实的想法。

虽然秦人的东征之路异常艰难,但当他们将精力放在对付那些“戎狄”身上时,成果却是异常丰富。

按照史书的记载,秦穆公的收获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

这个成果不仅让秦人感到满意,也让王室非常开心,并派使者表示祝贺。

不过无论是王室还是秦人,都十分清楚,秦人所打下来的土地只会归属秦国,王室再想重返渭河平原已是不可能的了。

“开地千里”这个概念比较虚,我们需要仔细解读一下,秦人究竟取得了哪些土地的控制权。

对于秦人来说,渭河平原肯定是最先要扫平的。

这项工作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中,秦穆公所要做的无非是让秦国真正成为渭河平原的主人。

这一点,在从晋国手中取得河西之地后已经做到了。

那些分布在渭河平原上的戎狄小国,不是被秦人直接吞并,就是成为了秦国的附庸。

现在秦人的重点反而是西进,去征服陇山两侧的戎人。

在西周王室尚且坚挺的时候,陇山两侧的戎人就是渭河平原最大的威胁。

而出生于陇山以西,能够为王室抵御来自陇右高原的戎人部落,也是秦人的祖先当年秦非子受到王室重用的重要原因。

现在秦人已经成为了渭河平原的新主人,这些曾经威胁周人的戎人部落,也成为了秦人的威胁。

因此在秦人放弃争霸中原的想法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重新回到原点,去完全他们当年未尽的事业。

【长安万年】之六十七:定都雍城,秦人为何遥望长安两个半世纪

【长安万年】之六十七:定都雍城,秦人为何遥望长安两个半世纪

【长安万年】之六十七:定都雍城,秦人为何遥望长安两个半世纪秦德公之前,秦人厚积薄发, 12位国君224年,五都四迁,走出陇山、挺进关中,努力实现远大抱负和追求宏伟梦想。

秦德公之后,秦人韬光养晦,18位国君250年定都雍城,盛极一时,百废始兴,始终保持谨慎东进政策,奠定了扎实的秦朝基业。

秦人的雍城,与当年周人的周原,基本处在同一区域之内,为什么秦人会在此遥望长安两个半世纪呢?公元前677年,即德公元年的一天,秦德公从秦都平阳(今天陕西陈仓区扬家沟乡阳平一带)来到其北边的雍地(今天陕西凤翔县)时,被眼前的风景所深深地吸引:广袤(mào)辽阔的沃野横亘(gèn)东西,南面环绕着清澈碧绿的雍河水,绿树浓荫;北面起伏着绵延不绝的汧(qiān)山,松柏青翠。

秀美宜人的环境,让秦德公心动不已,他在内心把国都平阳和雍地进行了一番比较。

国都平阳处于渭河河谷,地窄路滑,无论东进西守,还是北上南下,都受到很大限制;而雍地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从这里可俯瞰丰镐之地(长安地区)、渭水雄关要冲,可控扼南下巴蜀、西向戎狄之咽喉。

秦德公果断决定,于即位当年,秦人筑城雍地,迁都雍城。

雍城,在今天陕西凤翔县城南,东周王朝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前期,一直作为秦人的都城有两个半世纪之久。

秦德公和他的18位继承者,以雍城为中心,率领着粗犷豪迈的秦人,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开始了与中原诸侯争霸华夏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秦德公对雍城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倾注智慧和材力进行雍城规划和建设,后经历代秦君倾心建设,使雍城在春秋战国时期盛极一时,是屈指可数的大都市。

雍城分为内外两城。

外城,平面近似正方形,总面积达到了1056公顷,比当时周天子的都城——成周洛邑——大了130公多公顷。

一公顷相当于15亩,大130公缅就比周天子的王城大了1950亩,相当于3个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或西安的兴庆公园。

城内八条主干道,东西、南北各四条,城的四面各有四门,即主干道的尽头各有一门,共16座城门。

从咸阳到长安,从秦朝到唐朝,西安这座古都为何变了三次地址

从咸阳到长安,从秦朝到唐朝,西安这座古都为何变了三次地址

从咸阳到长安,从秦朝到唐朝,西安这座古都为何变了三次地址我们都知道,西安是六朝古都,但是呢,认真的说起来,西安这块地方在各朝各代都有所变化,甚至有三次大的变动,连城池都变了。

长安比如说,在秦朝时期,都城是咸阳,建在渭水的北面;而到了西汉,刘邦没有选择咸阳,而是选择了渭水南面的长安建立新都。

当然了,实际上这两块地方离得很近,后世往往把两者当成一个地方,有些记载就干脆说咸阳改称长安了。

唐朝长安城而且不但如此,汉朝的都城叫长安,而隋唐的都城也叫长安,但是这两者千万别认为是一个地方,实际上隋朝文帝时期,在汉都长安的东南修建了一座新都叫做大兴城,一些隋代背景的电视剧总说回都城长安,其实是错的,那时隋朝都城叫做大兴,然后呢,到了唐朝,唐高祖就把大兴城叫做长安,原来的长安城作为皇家禁苑。

唐朝长安的面积很大,是当时面积最大的城市,别说当时,就连后来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都不如隋唐的长安城大,现在的西安古城墙实际上只是古代长安的皇城而已。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西安在作为都城的时候变了三次地址呢?三处都城其实不算远其实咸阳变长安的原因有些复杂,不过大致主要可以认为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虽然秦朝时期将咸阳造的极其富丽堂皇,刘邦进入咸阳后都想着享富贵了,可是呢,项羽进咸阳后一把火把阿房宫烧了,很多看法认为项羽不单烧了阿房宫,把咸阳城也烧了,烧后的咸阳自然破败不堪了,造过房子,或者装修过的都知道,要在旧址上造房子必须要拆旧,还不如在新址上造房成本低,与其修修补补,还不如再建新都。

第二个原因就是咸阳是秦朝古都,而汉朝主力都是反秦义军出身,建都旧址咸阳总是格格不入,而且旧址太多秦朝贵族,还不如建立新都。

汉朝长安至于隋朝修建大兴,也就是日后的长安就是比较简单了,旧时的长安是汉朝旧址,虽然气派,但是在西汉之后,就很少作为京城,少有修缮,而且经历多年战乱,多次换手,建筑可以说破败不堪,即便北周时期建都长安,加以修缮,可是有两大问题难以解决,一个是供水问题,长安历经多年,供水已经成为老大难,而地下水源也因为人口众多,时间漫长要么干涸要么被污染,不能给大都城的人口供水。

春秋战国时各国都城

春秋战国时各国都城

春秋战国时各国都城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其他6国都在崤山的东部,又称为关东六国,故请LZ自己看吧:一、秦国(1)雍(今凤翔)→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时间:前419年迁都原因:1)摆脱旧贵族势力的羁绊;2)向东扩张(2)泾阳→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时间:前383年迁都原因:栎阳“北却戎狄、东通三晋”,可直接对付魏国(3)栎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时间:前350年迁都原因:咸阳城扼渭水之渡,地势平坦,有利于秦王居中指挥二、楚国(1)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陈(河南淮阳)时间:前278年迁都原因: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2)陈→巨阳(今安徽阜阳北)时间:前253年(3)巨阳→寿春(今安徽寿县)时间:前241年迁都原因:与迁都巨阳的原因均是受秦国威胁三、赵国(1)晋阳(今太原西南)→中牟时间:前423年迁都原因:内乱(2)中牟→邯郸时间:前386年迁都原因:1)内乱;2)邯郸的地理位置使赵国便于向华北平原发展四、魏国(1)安邑(今山西夏县)→大梁(今开封)时间:前361年迁都原因:1)受秦军威胁2)魏国国土呈东西广而南北窄的哑铃状,西部国土缺乏战略纵深,东部的大梁则便于向中原发展五、韩国(1)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时间:前416年迁都原因:打下东扩基础(2)宜阳→阳翟(今河南禹县)时间:韩景侯时期(公元前408~400年在位)迁都原因:与楚争颍汝之地、为并郑做准备(3)阳翟→郑(今河南新郑)时间:前375年迁都原因:灭亡郑国六、燕国(1)蓟(今北京西南)→武阳(今河北易县南)时间:燕昭王时期(公元前311~前279)迁都原因:为南防齐、赵兼并,西御强秦威胁,需在靠近齐、赵边境和西依太行山的西南边界修建军事、政治重镇注:1.泾阳与栎阳具有陪都与临时军事都城的性质,是秦国国君暂居之地,而宗庙重器则仍留雍都,于是我们见到传统观点认为前350年秦国是从雍迁至咸阳。

2.赵都中牟位置尚有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都城营造上,秦人一开始就展现了其摒弃传统的一面:相对于《周礼》的中规中矩,讲求实用的秦更倾向于《管子》顺应自然的营城思想——“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及至秦一统天下,帝都咸阳更被构想为“象天法地”的宇宙之都,兴极而亡。

xx八迁:实用主义建都之源在有史实记载时,秦人已经迁移到西部了。

这段历史和非子有关,此人是一个高明的牧马人,为周王室牧养马匹,在公元前897年被周王赐为附庸,得到了一块封地,位于现在甘肃天水礼县附近的西犬丘,这也是秦的第一个都城所在地。

考古对礼县境内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的确认也支持了这一点,在此发现了属于诸侯级的中字形墓葬及其他陪葬坑。

此后秦人与周王朝关系逐渐贴近,秦先祖从附庸到西垂大夫,再到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迁而被册封为诸侯,才得以越过陇山进入关中地区。

自西犬丘始,秦历经九都八迁,秦、汧、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和栎阳、咸阳。

迁移方向非常明确,一路向东,最终回归东方,而且取“文王作丰,武王理镐”的正统周都城而代之,完成了一个历史大回环。

秦为什么频繁迁都?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主任的王学理认为,其原因不是出于外族威胁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干预,而完全是随着内部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采取的主动措施。

在秦成为诸侯国后,虽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诺,若秦打退控制岐以西之地的戎狄,便将此地赐予秦,但当时连周天子也被逼得东徙洛阳,这无疑是一张空头支票。

因此当时还被东方各国以“戎狄遇之”的秦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办法,每前进一步都扎根下来,建立都城,扩展领土。

从实际结果看,在秦越过陇山后,从汧河岸边,到汧渭之会,再到渭河岸边,八百里秦川,其都城的地形越来越开阔,土地越来越肥沃,交通越来越发达,迁都其实也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利用地利的过程。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徐卫民认为,雍城以前的陇东地区秦都城,还处在探索阶段,秦当时的国力还弱小,其都城的规模,仅有一两个宫殿或宗庙而已,只是拉开了发展的序幕。

而经反复选择定都雍城后,在此安居长达327年,才逐步确立了逐鹿中原的强国梦想。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田亚岐自80年代就开始主持雍城考古。

在他眼中,这片位于凤翔县城南的区域较秦之前的几个都邑有显著优势:定都雍城前,临时都城平阳地处渭河盆地,地势低洼,而且夹在渭河、秦岭和凤翔原之间,地窄路隘,无论是东进还是西守,或向南北扩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而凤翔一带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南为雍水,北为汧山,是当时通往西南、西北地区的唯一交通要道,而且土壤肥沃,易于农业发展。

寻到考古勘探、试掘、发掘,雍城遗址的轮廓范围逐渐显现:由城址、秦公陵园、国人墓葬区、汧河流域早期秦文化遗址和郊外秦汉行宫建筑遗址组成,总面积约为51平方公里。

其宫殿的奢华,从《史记》中的一则记载中可见一斑。

秦穆公时期,戎族的由余来到尚在修建的秦都城,不禁感叹:“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遵循了《管子·乘马》中的营城思路,“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雍城可以作为秦都城顺应自然的一个样本,首先是借助水源的多重城防体系。

田亚岐告诉本刊,初期雍城以四周的雍水河、纸坊河、塔寺河,以及凤凰泉河环围,由于当时的河水丰沛,河谷纵深,自然河流便成为“以水御敌于城外”的主要城防设施。

这种情形与礼县大堡子山、圆顶子山秦西犬丘城的防御体系如出一辙,也是对文献所载“城堑河濒”的实景解读。

而到了战国时期,列国形势突变,攻伐谋略上升,秦国在原“以水御敌”基础上再构筑城墙,加上因筑墙取土所形成的沟壕,增加了多重防御屏障。

田亚岐说,之前关于早期秦国是否筑了城墙一直无实例佐证,去年他们通过对雍城所有城墙遗迹点梳理,最终探知了城墙的基本走向,而且在墙体夯土内发现了秦早期陶片,从而初步推断如《史记·秦本纪》“悼公二年,城雍”记载的可靠性,即秦国在都雍城近200年之后才正式构筑城墙,土源分别取之于城内和城外开挖的护城河。

通过对城址及其周边地理环境考察,考古学者们发现,雍城城内布局也顺应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因为雍城西北高,东南低,加之从北部雍山一带的水流通过白起河及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使当时的雍城成为“水”中之城,从而形成了当时城内布局“顺河而建,沿河而居”的情景。

在都城内,除众多人口所居,推断有农田耕作,加上雍城数条河流构建的丰沛水资源,以及城外植被茂密的林区环境,提供了富实的渔猎经济,多元经济结构壮大了秦国国力,成就了秦公让“子孙饮马于河”的东扩愿望。

雍城的建筑形态也呈现出向秦“重天子之威”的转折,正从周宗法社会的宗庙中心制向秦的宫殿中心制过渡。

田亚岐在去年主持的对雍城城址区的大规模调查中发现,姚家岗建筑遗址区初步显现出秦早期传承周制,为寝庙合一模式;而在马家庄春秋宫殿、宗庙区则发现,庙、寝分开且平行,说明这时的秦人已不把宗庙看得那么至高无上了,人的地位在上升。

后来到了咸阳,则发生了进一步演变,为突出天子之威,朝寝处于国都中心,而宗庙已经降至次要地位,置于南郊。

公元前305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的一项重大措施,收复河西失地,已经由雍城迁都至泾阳,继而又到“北却戎翟,东通三晋”的伐魏前线栎阳,是祀天的中心,以至于直到迁都咸阳的100年后,嬴政的加冠典礼仍要到雍城去举行。

xx:“高xx,xx宫室,以鸣得意”只有站在咸阳宫遗址上,才能体会秦孝公和商鞅当年迁都于此的深意。

这片遗址位于咸阳窑店镇一带,13号公路覆压原宫城西墙而过,几个经发掘为宫殿遗存的夯土台基被等高的荒草包围。

登上夯土台,一片豁然开朗:向南远眺,是浩浩荡荡的渭水,向北望去,则是峰峦起伏的北陵。

王学理在上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两次来到这里进行考古发掘,他告诉本刊,窑店镇一带的地形由渭河台地、黄土台原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二道原”组成,前有泾渭交汇,环绕东壁,形成天然屏障,后有广阔平原赖以资助,守在中央、居高临下的原上,确实具备“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的战略条件。

更大范围看,战国时期流行一种对关中的笼统比喻,即“四塞之国”: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再加上又是以土壤肥沃著称的“陆海”,可以想象地处关中平原中央的咸阳的优势,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窑店镇牛羊村这块引人注目的夯土台基是王学理他们1973年发掘出来的,现存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残高6米。

经后来的发掘复原才发现,这块土台只是西端的一部分遗存,原来的基础部分占地还要大得多,是个多层次、多居室构成的高台宫室建筑,考古学者称之为“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王学理解释,这一建筑平面应为地跨今牛羊沟的“凹”字状,东西长177米。

两端各有一个高台建筑,南北进深45米,可惜东端台基早年遭到破坏而不存。

中间的门道,自然成了东西两部分建筑的南北轴线,也已被后期的牛羊沟水所破坏。

“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是流行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高台建筑的典型代表。

曾为之绘制复原图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鸿勋在他的《宫殿考古通论》中指出,所谓高台建筑,是以高大的夯土台为基础和核心,在夯土版筑的台上层层建屋,木构架紧密依附夯土台而形成土木混合的结构体系。

通过将若干较小的单体建筑聚合组织在一个夯土台上,取得体量较大、形式多变的建筑式样。

这种建筑外观宏伟,位置高敞,非常适合宫殿建筑的需求。

东周时期,势力壮大的各诸侯国不按礼制行事,以独立王国自居,在都城营造上互相攀比,筑台之风盛极一时,“高台榭,美宫室,以鸣得意”。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其中的阁就是阁道——高架的道路,它间接表明咸阳宫许多宫室殿屋都是建造在高台上的,所以才需要用高架道路相联系,以免上下之烦。

“咸阳宫一号宫殿”也是这样一个下为“阙道”,上有“飞阁”、复道相连的两观形式的高台建筑。

据王学理当年的考古发现,“一号宫殿”建在两个高达17米的夯土台基之上,由画。

将一号和三号宫殿中的壁画残片结合来看,构成一幅被激活的动态画面:七套四马一车的车马,以道路和树木衬托。

据考证,咸阳宫壁画与秦陵车马一样,表现了皇帝云游奔驰于林阴驰道的图景。

壁画整体采取侧面鸟瞰角度,平涂晕染兼施,局部画面采用了剪影效果。

画面上并行奔驰的四匹马均呈枣红色,马首配有白色面具,马身则由三轭与车伞顶端相连。

奔马前后腿分开,造型生动,动感很强。

宫殿亦入画,四重檐分上下两层,用立凤、门吏衬托,正体现了当时盛行的高台建筑风格。

王学理认为,“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其实应为“冀阙”。

据《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

筑冀阙,是为都城行奠基礼,也是作为国君权威的标识。

他解释,“阙”出现于先秦时期,是立于城门外的一对多层建筑物,在此处公布法令、告示于民。

因此,“筑冀阙”在秦孝公和商鞅的意识中有特殊的地位,他们不仅用这一庄严场所宣布一系列改革法令,而且是向世人宣示政治改革的决心,这也是从雍城迁都咸阳的用意之一。

王学理指出,经考古探知,“一号宫殿”庞大巍峨的建筑体量、重叠繁重的高台宫室、凌空干云的飞阁复道,雄踞咸阳北陵之地,又有宽阔的“御道”由原下拾级而上。

那么,这对阙居两旁,中央为道的对称高台建筑,不是冀阙又会是什么呢?王学理说,“一号宫殿”后部和东西两翼分布着共八处大型宫殿遗址,中间还有带状夯土链接的迹象,不难看出:以“冀阙”为开端,咸阳都城建设在140年间渐次展开,达到“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的规模,演变成历史上著名的“咸阳宫”。

从冀阙到咸阳宫的变化,也表明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时期,咸阳北阪建筑群落是为历代秦王处理政务、宴会群臣、接待来使的主要宫室。

秦始皇二十年,燕太子丹派荆轲使秦献图,“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没想到“图穷匕现”,差点丢了性命。

始皇三十五年,在渭河南岸上林苑中营造阿房宫的同时,秦始皇“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又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迁宫中。

”王学理相信,这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的十二金人确有实物,铸成后最早应置于咸阳宫。

他指出,十二是六的倍数,符合秦“数以六为纪”的规定。

而始皇统一六国,志得意满,又有“大人”出现并视之为祥瑞,故铜铸“以象之”。

至于“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官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

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也可一窥秦一统天下后舍我其谁的心态。

这神秘的“六国宫室”,据推测离咸阳宫不远。

王学理告诉本刊,在宫城附近西起毛王沟、东到杨家湾的咸阳二级阶地上,秦建筑遗址分布稠密,其中也出土过燕国、楚国、齐国形制的瓦当,不过与秦瓦当、汉初瓦当混在一起,或可说明,仿建六国宫室有杂糅,有并蓄,已部分“秦化”,而秦宫未毁于火的,可能被汉继续修葺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