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及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学位论文

合集下载

论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及协调论文

论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及协调论文

论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及协调论文推荐文章北京论文英文翻译热度:有关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论文热度:最新时事热点论文——两学一做心得体会论文热度:专科毕业生论文范文热度: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热度: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加强,我国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呈现了日益扩大的趋势,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和税收征管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及协调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论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及协调全文如下:摘要:随着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我国的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和深化。

在逐步改革的过程中,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也呈现出了逐步扩大的势态,两者之间的协调也越来越远,从而给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了重大影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对于会计改革和税制的改革是现阶段会计工作和税收征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税务部门对差异的处理方式给企业、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和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为此本文认为,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法规时,各部门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促进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相互协调、和谐共处。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现状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性规范,其规范对象主要是会计实务,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府通过会计准则,配合宏观政策的实施,对会计信息的提供进行管制,以构成政府法规、制度的一部分。

税收法规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政府通过税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差异及调整对策研究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差异及调整对策研究

益 之 间 的 差 异 提 供 理 论 支
持, 加 强 税 收 法 律 制 度 的 完
规 更 加 完善 、 更 加 科学 、 更 加 合理 。同 时具 备
更 强 的可 执行 性 。税 收 法 规 与会 计 准则 之 间 的差 异 .导 致 对 有关 业 务 和 事项 的 处理 上 判
善, 提 高财政 税 收 收入 和征
收 效率 。
方 的成 本 , 提高 征 收效 率 。税 收 法 律一 直 “ 情
有独 钟 ” 坚持 采 用 历史 成 本计 价 , 税 收 是 一 种
【 关键 词 】税 法 会 行 为 ,税 法 的变 更 要经 历 一个 非 常 严 格 的过程 , 首先 , 要 保 证 财政 收入 原 则 , 保 证 税 收 收入 的 稳定 性 和 可靠 性 , 会 计 上 不管 是 “ 资 产减 值 损 失 ” 还是“ 公 允 价值 变动 ” , 都 是 作 为

通 货 紧缩 , C P I 呈 现 负增 长 , 会 计 准则 强调 “ 资
( 二) 收 入 确 认 的 比较 。税 法采 用 应 计 制
产 减 值 损失 ” , 这 时税 法 依 然坚 持 历 史成 本 计 价 原 则 ,由于 税 法对 资 产 的计 量 与 确认 上 不 认可 “ 资产 减值 损 失 ” , 只 有 在 资 产 重 新 评 估 和处 置 时 , 才 认 可 资产 的减值 损 失 , 所 以税 法
在 2 0 0 4年 至 2 0 0 7年 之 间 , 由 于 我 国 出 现 了
性都 不 如 税 收法 律 ( 很 多税 收 法律 是 人 民 代
表大 会 通 过实 施 ,而会 计 准则 是通 过 财 政 部 发布 实施 ) 。而 且会 计准 则 中“ 公 允价 值 变动 ” 给收 益 和 损失 的确认 带 来 了不 确 定性 ,美 国 安然 公 司 事件 , 就 是利 用 了这 一 点 , 给世 界 带 来 了一 系 列骇 人 听 闻 的会计 丑 闻。这 也 是 会 计准 则 比税 收法 律更 具 有 漏洞 可 钻 的原 因 之

会计准则与税务原则的主要差异分析

会计准则与税务原则的主要差异分析
而不受其外在形式的影 响。税 收制度 可 以从 纳税人 的生
际收到的款项 或者资产 的金额 ,或者承 担现 时义务 的合
同金额 ,或者按照 日常活动 中为偿还负 债预期 需要支 付
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 物的金 额计量。可 以说税法 对历 史
产经 营 目的 、财产所有 权 、交易 事项 的性质或结果 ,以 及纳税能力等不 同层面 ,来 界定交 易的本 质。而会计 准 则往往是先 定义会计 要素 ,再按 定义来界 定交易 或事项
维普资讯
第3 期
张艳 英 :会计 准则与税 务原则的主要差异分析
・5 ・ 1
金或 者现金等价物 的金额 ,或者按 照购置 资产所付 出的 对价 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 按照其 因承担现 时义务 而实
是根据纳税人 的真 实纳 税能 力决 定纳 税人 的税 收负 担 ,
会计 准 则 与税 务原 则 的 主要 差异 分析
张艳 英
( 东北财 经大 学职 业技 术 学院 ,辽 宁 大连 162) 103
摘 要:会计 和税 收虽都属 于经济的范畴 ,却是经济领 域 中两个不 同的分支 ,分 别规 范不 同的对象 ,
遵循不同的原则 。为不 同的 目的存在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要达 到的最终 目标不 同,必然 导致会 计原则与税收制度 原则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体 现在名称 上 ,而且 即使 名称相 同,其 含义也不 同。 不论在税收学中 、还是会计学 中 ,有关”原则”问题 ,都是其学科理论 的核心 内容 ,它是构 建最优税 收制度 、最优会计准则 的标准 。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税收制度 ;原则 ;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 :F 1 .2 S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 89 (08 3 00 3 0 8 25 2O )0 一O5 —0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税收政策是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有关征税的各种原则与确定纳税人纳税义务的方法等,而会计政策是指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规定的有关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原则与方法等。

由于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分属不同的领域、基于不同的目的、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因而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

现行两者的主要差异在各个会计要素上均有体现。

(一)关于资产方面的差异会计上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予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税法上对资产没有作出明确的定义。

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二者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资产的入账价值。

会计上一般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通常按实际支出或实际价值作为各种资产的入账价值。

税法上虽也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除按实际支出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外,有时强调按完全价值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与会计上形成差异。

如企业接受投资、接受捐赠取得的旧固定资产及盘盈的固定资产,会计上均按实际价值入账,税法上则要求按完全价值入账;取得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如含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在会计上这部分债权性支出不作为投资价值入账,而税法上没有明确规定不作为投资价值入账;以债务重组方式或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取得资产,会计上一般按原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入账,而按税法要求一般应按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入账,等等。

2.资产的折旧与摊销。

会计上出于谨慎考虑,通常强调加速折旧与提前摊销资产,而税法上出于保证财政收入考虑,通常要规定一些限制性条件。

如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上规定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残值估计、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围等都由企业自主决定,而税法上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与税法规定不一致,计税时应按税法规定调整;无形资产,如没有合同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会计上规定摊销期限不应超过十年,税法上规定摊销期限不得少于十年;待摊费用,会计上规定如果待摊费用的项目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上强调应按规定期限如实摊销;待处理财产损失,会计上强调期末必须处理完毕,税法上强调应报经批准后处理,未经批准不得处理,等等。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毕业论文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毕业论文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毕业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差异的分析,探讨了这种差异对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和税收申报的影响。

在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基础上,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和申报税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但是由于两者的目的不同,导致了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差异。

本文针对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差异对企业财务报表和税收申报的影响。

最后,对如何处理这种差异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法,差异,财务报表,税收申报一、引言会计准则和税法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和申报税务时需要遵循的两种规则和原则。

然而,由于两者的目的和原则不同,导致了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差异的原因和对企业财务报表和税收申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一些处理差异的建议。

二、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原因1.目的不同:会计准则的目的是提供给利益相关者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准确和真实的信息,而税法主要是为了征税目的而制定的法律。

由于目的不同,导致了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差异。

2.计量基础不同:会计准则采用的计量基础主要有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法、现金流量法等,而税法的计量基础主要是税收所得额。

在计量基础上的差异导致了一些项目在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中的计量方式可能不同。

3.确认时机不同:会计准则要求在满足确认条件的前提下确认收入和费用,而税法则要求在税法规定的时机确认收入和费用。

这导致了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上可能存在差异。

三、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1.资产负债表:会计准则要求将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公允价值或成本计量,并进行分类和披露,而税法则要求按照税法规定的计量方式进行确认和披露。

这导致了在资产负债表中一些项目的计量和披露方式可能不同。

2.利润表:会计准则要求按照经济事实和合理性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并进行分类和披露,而税法则要求按照税法规定的时机和计量方式确认收入和费用。

这导致了利润表中一些项目的计量和披露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文献综述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文献综述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文献综述我国关于会计与税收相关问题的研究始于1993年会计的改革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

21世纪初在美国频繁爆发重大财务丑闻,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国税务会计模式的质疑,会计和税收相关问题在我国也一再成为会计理论工作者探讨的重点。

纵观国内学者对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诸关系认清会计、会计准则与的关系税务法规是认识它们的差异与进行二者协调性研究的起点。

施先旺(2002)全面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税务背景,认为在制订我国会计准则时,主要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而我们却忽略了建立起一个与会计准则相一致相配套的税务法规环境,这也是导致在西方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会计准则移植到我国效果却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2、关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对税务法规和会计制度差异的研究是进行两者协调性研究的基础。

盖地(2006)比较了税务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准则后认为,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为导向的,因而税务会计原则一般都隐含在税法当中,而且较之于财务会计原则,略显不明确的税法原则却在刚性及其硬度方面明显高于财务会计原则。

在对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进行具体的比较之后,认为两者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如何使两者的差异保持一个“合理的度”,协调两类原则的差异,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3、关于会计与税收差异形成原因的经验研究会计制度与税务法规之间的差异对会计报表最直接的影响,表现为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

国外关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二者之间差异的经验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另一类是仅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

对于造成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差异的原因的探讨,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差异、盈余管理和所得税避税行为。

4、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戴德明、张妍和何玉润(2005)从税会关系模式、会计制度本质等方面入手,评价了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历程。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摘要随着我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国际化的日益加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也在不断的深化,我国的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不小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做到既要完善会计体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又能维护税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有利于税收征管。

为了使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更好的协调,本文展开对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税法差异解析一、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实现的利润全部上缴给国家,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由国家拨给,发生的亏损由国家弥补。

企业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营管理权。

这时,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家没有必要制定一套与税收制度相分离的会计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转换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

1993 年的会计改革,变革了我国 40 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会计模式。

1994 年,国家进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税制改革。

1997 年,财政部首次发布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陆续发布、修订了投资、收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 16 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0 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2001 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4 年,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差异进一步扩大。

2006 年,财政部发布了 1 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自 2007 年起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2008 年起《企业所得税法》实施,2009 年起《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9-000-02摘要随着我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国际化的日益加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也在不断的深化,我国的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不小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做到既要完善会计体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又能维护税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有利于税收征管。

为了使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更好的协调,本文展开对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税法差异解析一、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实现的利润全部上缴给国家,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由国家拨给,发生的亏损由国家弥补。

企业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营管理权。

这时,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家没有必要制定一套与税收制度相分离的会计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转换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

1993 年的会计改革,变革了我国 40 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会计模式。

1994 年,国家进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税制改革。

1997 年,财政部首次发布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陆续发布、修订了投资、收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 16 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0 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2001 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4 年,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差异进一步扩大。

2006 年,财政部发布了 1 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自 2007 年起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2008 年起《企业所得税法》实施,2009 年起《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

基于会计核算 税收政策差异 论文

基于会计核算 税收政策差异 论文

基于会计核算与税收政策差异的研究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6-000-02摘要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经济业务体现出繁琐的税收和会计差异的转化操作,很难进行调整纳税,让大部分纳税人员不能对两者差异做出正确理解和准确调整,在税收过程中产生错误。

关键词税收政策会计核算一、、引言会计核算是单位或企业的会计工作人根据相关准则和制度规定执行确认、计算、记录以及披露的行为,为经营者以及投资者提供最真实有效的会计数据。

税收政策是指法律中规定的征税准则和确定纳税人员义务的方法。

因为会计核算准则和现有税法自身有很大的差距,并且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两者出发点、作用人群、内容和实行原则有较大区别,所以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差异。

恰恰此类差异会提高征税纳税两者会计核算与税收的难度,对税收成本与企业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本篇文章对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之间差异形成原因、表现形式等作出简要分析。

二、会计核算和税收政策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在我们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的经济体系从单一个体逐渐向个体独资、私营、国营、国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等多方面综合发展。

新会计制度和准则也基本与国际趋同。

为了防止综合的经济组织在税收方面有些许漏洞,阻止侵蚀税基的事情发生,在税务部门颁布了大量的所得税、增值税以及消费税等相关规则文件之后,导致会计核算和税收政策的差异日趋增加。

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之间纯在差异的原因非常多而且复杂。

但是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准则类型核算和现有税法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税法和会计的规定对企业会计核算有很大的影响,在国际上的企业财务核算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税法类型的会计核算,另一种是会计准则类型核算。

前者是依照固定法规对会计要素采取确认、计算、报告等措施,表示会计的要求和税法的要求处在同一水平线,两者之间的计算结果没有不同,此类型会计核算方式广泛运用在法国、德国等地区。

论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及协调

论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及协调

打 破 ,两 者 之 间 的 差异 逐 步扩 大 ,这 对 推 动 我 国会 计 准 则 和 税 收 法 规 改 革 起 到 了 正 面作 用 。会 计 准则 和税 收 法 规 之 间 的差 异 在 税 务 会 汁 的 规 范
处理 、税收征管和差异效 力等方 面都存在着一定 的缺 陷,不 仅增加 了税 收征管成本和会计核算 成本,也 导致 了一些偷税 、漏水 现象的发生 ,给 会计工作及税收征管T作带来 了困难 。因此 ,需要对两者 的差异进行 比 较 ,找到存在差异的主要 原因 ,进而针 对性 的提出协调两 者关系 的有效 措施。 会 计 准 则 及 税 收 法 规 的 相 关概 述 会 计 准 则 是 一 种 针 对 会计 实 务 的 技 术性 规 范 ,主要 是 为 了促 进 社 会 经 济 资 源 的 合 理 配 置 。 相 关 部 门 通 过 会 计 准 则 和 实施 宏 观 经 济 调 控 , 对 相 关 的 会 计 信 息 进 行 管 制 ,进 而 形 成 一 种 政 府 法 规 、制 度 ,来 规 范会 计 行 为 ,推 进 企 业 经 济 制 度 的 改 革 。 税收法规则是 国家用来调整国家机构与纳税人 之间的权利 、义务关 系而制定 的法律规 范 ,主要是 为 了保障 国家 的利益 和纳税 人 的合法 利 益 。有 了税 收 法 规 后 ,政 府 通 过 法 律 的 形 式 来 规 定 征 税 行 为 , 同 时 也 规 定 了纳 税 人 的 纳 税 行 为 ,进 而 规 范 整 个 税 收 过 程 。 二 、会 计 准 则 与 税 收 法 规 之 间 的 差 异 原 因 我 国企 业 在 制 度 改 革 的 过 程 中 ,需 要 做 到 产 权 关 系 明确 、政 企 职 责 分 明、经 营机制灵活 、法人制度健全及管理科学规范等 ,这也是 会计 目 标 和税法 目标分离的主要原 因。在为 了保证企业与国家利益分 配的公正 和会 计 计 量 的公 平 ,通 过 这 种 改 革 来 使 企 业 经 营 活 动 得 以正 常 进 行 ,所 以需 要 对 企 业 的相 关 活 动 进 行 规 范 和 约 束 ,来 满 足 会 计 准 则 的 要 求 。 税 法 是 为 了满 足 国 家 政 府 征 税 收 入 ,满 足 社 会 公 共 需 要 而 制 定 的 一 种 规 范 。两 者 目标 是不 一 样 的 ,这 一 点 使 得 企 业 组 织 结 构 变 化 , 并 且 这 种 “ 会 税 分 离 ” 的 会 计 模 式 能 够 满 足 企 业 现 行 的 制 度 。 同 时 ,在 这 种 模 式 下, 会计 准则 和税法法规必然会存在差异 ,是会计准则与税 收法规之 间 存在差 异的主要 原因 ,也是 当前制约企业制度改革 的主要因素。 三 、会计 准则与税收法规 的差异分析 会计 准则 和税法法规 的 目标是不一样 的,主要是 由于会计 核算原则 与税法原则是不 一样 的 ,两者在 以下 四种原则方面存在着差异 。 1 、谨 慎 性 原 则 方 面 在谨 慎性原 则方 面 , 一方 面会计准则充分体现 了谨慎性 原则 的相关 要求 ,它规定了企业 能够计提坏 账准备 、存货 跌价及 风险防备 等准备 。 虽然新 的会计 准则规定 了相关 的准备 ,但是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 行 < 企业 会计 制度)需要 明确 的有关所 得税 问题 的通知》 规 定 ,企业 在 根 据 财 务会 计 制度 规 定 时所 提取 的 准备 金 不 得 在 所 得 税 之 前 扣 除 ,必 须 要 在 缴 纳 所 得 税 时 进 行 一定 得调 整 ,这 样 才 能 够 符 合 会 计 制 度 的相 关 规定。另一方面 ,会 计准则对 于谨慎性原则 的阐述方 面更加的全 面,在 面 临 一 些 不 确 定 因 素 时 ,它 既 不过 高 的估 计 资产 或 利 益 ,也 不 过 低 的估 计债务或损失 ;税收法规对 于谨慎性 原则 的解释则 强调 的是防止税收 收 人的流失 ,保证国家政府税 收的正常进行 ,这 主要是从 反避税 的角度 考 虑 的 。 两 者 在 谨 慎 性 原 则 方 面 的 差 异 主要 在 于两 者 的 目标 的不 一 致 。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毕业论文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毕业论文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毕业论文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毕业论文公司是比较典型的工业加工企业,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表1以3年来固定资产净额分别占非流动资产金额、资产总额的比例,说明其重要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净额占非流动资产金额的比重接近90%(达到89.3%),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1/4(达到27.8%)。

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对于我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笔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内容为基础,对比与《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讲解中内容的差异,谈谈在会计实务中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操作。

一、关于固定资产的含义准则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通过比较,准则和条例中对固定资产的表述存在如下差异:(一)准则中的固定资产为“有形资产”,条例中的固定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有形资产是与无形资产相对应的,这里的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会计上所称的无形资产、商誉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与货币性资产相对应的。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二)准则中固定资产的使用区间为“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而条例中固定资产的使用区间为“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寿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比喻使用的期限或存在的期限。

所以使用寿命和使用时间意义相同。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及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及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中文摘要税收政策主要是指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有关征税的各种原则与确定纳税人纳税方法等内容,而会计政策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规定的有关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原则和方法的内容。

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基于不同的目的,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因而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

两者的主要差异在各个会计要素上均有体现,主要体现在资产方面的差异和负债方面的差异两个方面。

本文主要说明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并对两者的差异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税收政策,会计准则,资产,负债AbstractTax policy is mainly refers to the various tax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various provisions of the relevant tax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the Taxpayer. The accounting refers to the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recognition,measurement, recording and disclosure of the contents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ax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fields, based on a different purpose, to serve different audiences. Which usually have difference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lements of the various accounting are reflected mainly the differences in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wo aspects. In this paper, tax policy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ffects of accounting discussed.Key Words:Tax policy, accounting standards, assets, liabilities引言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着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会计制度规范的是企业的会计核算,为各个方面的需要准确提供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而税收政策体现着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分配。

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论文

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论文

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论文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论文新会计准则对以往的制度进行了较大的变更,并且对企业税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相关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论文篇1到1999年底,财政部已颁布了九个具体会计准则。

其中债务重组准则、收入准则、建造合同准则等准则的颁布实施,对税收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债务重组准则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

在该准则中,对企业纳税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三个方面: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重组损失、或有支出。

债务重组收益是指企业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时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或者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时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之间的差额。

对债务人来说,是债务重组收益;对债权人来说,是债务重组损失。

由于债务重组收益包括了债权人让步的贷款和增值税(指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两部分内容,债务人一方面把无须支付的贷款及增值税转为营业外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把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全额抵减了销项税额,从而使债务人通过债务重组虽然会少缴增值税,但仍增加了纳税支出(因为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高于增值税的税率)。

或有支出是指依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支出。

或有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如涉及或有支出的,债务人应将或有支出包括在将来应付金额中,并由此确定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

由于将未来实际上未发生的或有支出包括在将来应付金额中,在重组日就没有足额地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从而使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受到影响,对此税务部门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收入准则对税收的影响收入准则从1999年1月1日起执行。

该准则中的收入只适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取得货币资产方式的收入,以及正常情况下的以商品抵债务的交易,不包括非货币交易(比如资产置换、股权置换、非现金资产投资、非现金资产配股等)、期货、债务重组中涉及的资产、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税收政策是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规则的有关征税的各种原那么与确定征税人征税义务的方法等,而会计政策是指会计准那么和制度中规则的有关确认、计量、记载和披露的原那么与方法等。

由于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那么、制度分属不同的范围、基于不同的目的、效劳于不同的对象,因此通常都有不同水平的差异存在。

现行两者的主要差异在各个会计要素上均有表达。

(一)关于资产方面的差异会计上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买卖、事项构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许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予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税法上对资产没有作出明白的定义。

依照现行有关规则,二者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资产的入账价值。

会计上普通按历史本钱计量资产价值,通常按实践支出或实践价值作为各种资产的入账价值。

税法上虽也按历史本钱计量资产价值,除按实践支出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外,有时强调按完全价值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与会计上构成差异。

如企业接受投资、接受捐赠取得的旧固定资产及盘盈的固定资产,会计上均按实践价值入账,税法上那么要求按完全价值入账;取得短期投资和临时投资,如含有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债券利息,在会计上这局部债务性支出不作为投资价值入账,而税法上没有明白规则不作为投资价值入账;以债务重组方式或非货币性买卖方式取得资产,会计上普通按原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入账,而按税法要求普通应按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入账,等等。

2.资产的折旧与摊销。

会计上出于慎重思索,通常强调减速折旧与提早摊销资产,而税法上出于保证财政支出思索,通常要规则一些限制性条件。

如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上规则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残值估量、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等都由企业自主决议,而税法上对此都有明白的规则,企业的会计处置如与税法规则不分歧,计税时应按税法规则调整;有形资产,如没有合同和法律规则受益年限,会计上规则摊销期限不应超越十年,税法上规则摊销期限不得少于十年;待摊费用,会计上规则假设待摊费用的项目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上强调应按规则期限照实摊销;待处置财富损失,会计上强调期末必需处置终了,税法上强调应报经同意后处置,未经同意不得处置,等等。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一些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法律规定,旨在确定个人和企业应纳税额以及税收征收和报告的要求。

而会计准则是由专业会计组织制定的准则,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以下将详细讨论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第一,目标和目的不同。

税收政策的目标是为了筹集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满足公共支出和社会福利的需求。

税收政策还可以被用来调节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而会计准则的目标是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量的准确和可比的信息,用于支持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第二,时间差异。

税收政策通常是在税务法规定之后制定的,因此会出现时间上的滞后。

而会计准则则通常会根据企业的会计周期和核算要求制定,往往是提前制定的。

第三,区分税务利益和会计利益。

税收政策通常考虑到纳税人的税务利益,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负担,例如提供各种税务减免和优惠政策。

而会计准则主要关注会计利益,旨在提供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而不考虑税务优惠。

第四,计量和报告的差异。

税收政策往往要求按照特定的计税规则来计算纳税额,例如对收入、利润和资产进行特定的计税处理。

而会计准则则根据会计原则和基本假设,例如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进行核算和报告。

第五,披露要求的差异。

税收政策一般要求纳税人披露与税务相关的信息,例如是否享受税收减免、税务风险和税税待缴。

而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披露与会计信息相关的重要事项,例如会计政策、重大会计估计和业务风险。

第六,法律效力。

税收政策是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违反税收政策可能会受到罚款和其他法律制裁。

而会计准则虽然具有专业规范性,但并没有法律效力,违反会计准则通常只会受到市场和监管机构的关注和批评。

综上所述,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一些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的目标是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活动,而会计准则的目标是提供可比和准确的财务信息。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一、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政策的目的不同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于二者的目的不同,则宏观效力也就不同,所遵循的原则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宏观的效力不同。

国家征税是无偿的,而出资人取得投资回报是有偿的。

政府更关心收入能否提前实现和实现多少。

另本文由收集整理外,对成本不仅限制其范围和标准,而且限制实现的时间,与此不同,出资人取得投资回报是有偿的,所以出资人往往多估和预估成本。

相反,出资人对收入则采取与成本相反的态度。

(二)遵循的原则不同。

历史成本原则贯彻的程度不同。

在所有的会计原则中税法对历史成本原则是最为肯定的。

因为与公允价值相比,历史成本相关性较弱,但可靠性较强,在涉税诉讼中能够提供可靠的证据,所以税法一般不接受公允价值而放弃历史成本。

二、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表现分析二者的差异是广泛存在于实际业务中,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捕捉二者差异之处的角度也是多种类与多层次的,现在选取流转税与所得税中的主要税种为对象阐述差异所在。

我国现行增值税法规从内容来看是财税合一的,这些规定过多地考虑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税收征管的需要,人为地扩大了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税法计算销项税额的收入与会计确认的销售收入不一致。

主要是销售额的差别,会计上的销售额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价款,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而税法规定,增值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这里的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这与会计确认的销售收入有差异,就出现了不做销售核算却要计算销项税额的问题。

代写论文简化的企业生存经营模式是投入与产出,最后以报表的形式对外公布经营情况,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讨论二者的差异。

(一)付现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的确认范围、口径、时间不同。

税收政策上的成本费用内容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让成本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摘要税收政策主要是指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有关征税的各种原则与确定纳税人纳税方法等内容,而会计政策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规定的有关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原则和方法的内容。

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基于不同的目的,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因而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

两者的主要差异在各个会计要素上均有体现,主要体现在资产方面的差异和负债方面的差异两个方面。

本文主要说明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并对两者的差异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税收政策,会计准则,资产,负债AbstractTax policy is mainly refers to the various tax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various provisions of the relevant tax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the Taxpayer. The accounting refers to the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recognition,measurement, recording and disclosure of the contents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ax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fields, based on a different purpose, to serve different audiences. Which usually have difference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lements of the various accounting are reflected mainly the differences in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wo aspects. In this paper, tax policy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ffects of accounting discussed.Key Words:Tax policy, accounting standards, assets, liabilities引言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着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会计制度规范的是企业的会计核算,为各个方面的需要准确提供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而税收政策体现着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分配。

他们两者之间的目的不同,规范的内容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在会计要素上的确认也不同,主要体现在资产和负债方面。

他们之间的差异使得企业在税法和会计上的核算是不相同的,对企业的资金、营运情况等方面都有影响。

1.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两者的主要差异研究综述1.1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定义与主要差异阐述1.1.1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定义(1)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政策是税收行为的指导准则,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必须执行。

此外,税收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2)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

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1.1.2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一方面要向相关利益人承担财务信息的报告责任,另一方面要对国家承担纳税义务,这两类义务的履行遵循不同的法律法规体系,前者以会计准则和制度为准绳,后者惟税法是从,两者的适度分离已成为共识和事实。

由于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分属不同的领域、基于不同的目的、服务于不同的对象。

两者的主要差异在各个会计要素上均有体现。

通常在企业中,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方面的差异,会计上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税法上对资产没有作出明确的定义。

二是负债方面的差异,会计上的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税法上对负债却没有明确的定义。

1.2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的国内外研究状况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方面基本一致,因此,按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基本一致,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无需进行调整。

1994年的税制改革和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使会计与税收在收入、收益、费用、损失等的确认上差异较大,因此,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38项《企业会计准则》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虽然使税收与会计在很大上进行协调一致,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我国的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建立。

完善起来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1991年4月9日和1993年12月13日,分别有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们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十多年来,这两个法规并行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内、外资企业再分别实施不同的税收法规已不适应。

为了顺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和内、外资企业的税负公平,以及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实施。

在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明确的问题,与此同时,2007年12月6日,有些内容通过《讲解》的修订进行必要的补充。

根据上述情况,以《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的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收。

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随着这些国家资本输出规模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出现,以各国为中心的生产日益越出了国界,并产生了跨国所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趋势更为明显。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逐渐跃在国家经济舞台上。

于此同时,随着大量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进入了发展本国经济的新时期。

不少国家相继采取了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发展政策。

这一时期,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输出规模和形式方面获得巨大进展,而且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迅速发展起来。

国际经济活动领域不断得到拓宽。

除了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之外,其他的国际税收也大量出现。

19实际末出现的生产国际化使各国经济活动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而来的是商品、技术和人员劳务在国际间的大幅度流动,企业和个人的各种投资收入、劳务收入和经营利润的实现以及持有的财产越来越出了国家的范围而趋于国际化,人们收入和财产分布格局的这一变化,必然会反映到各国的税收活动中来,带来了涉外税收的发展,从而使国际税收的产生成为一种可能。

税收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所得税征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它使税收关系的产生成为一种现实。

从历史上考察,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创设所得税的国家,于1862年首次向个人收入课征了所得税。

在西欧各国,多数国家大都在20实际初期开征税。

所得税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课征是发生在19世纪末期。

2.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2.1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两者在资产方面的差异2.1.1 资产的入账价值的差异(1)捐赠入账价值的差异企业接受投资、接受捐赠取得的旧固定资产及盘盈的固定资产,会计上均按实际价值入账,税法上则要求按完全价值入账。

会计上,企业的捐赠应该作为企业的支出处理。

(2)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入账价值的差异企业取得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有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收益的确认时间和金额不同、投资转让成本的确定不同等。

如含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在会计上这部分债权性支出不作为投资价值入账,而税法上没有明确规定不作为投资价值入账;以债务重组方式或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取得资产,会计上一般按原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入账,而按税法要求一般应按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入账。

2.1.2 资产的折旧与摊销处理的差异(1)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以选择直线法,也可以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税法上规定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只有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以及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才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并且缩短折旧年限计提折旧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年限的60%。

(2)无形资产摊销处理的差异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如没有合同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会计上规定摊销期限不应超过十年,税法上规定摊销期限不得少于十年;摊销的金额一般都计入管理费用作为企业的一项支出。

2.1.3 资产减值准备的差异会计上规定期末应对各种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发现资产减值或贬损应计提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