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 学
《劝学》
重点句子讲解: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强”:读qiáng,强劲 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 “向下”。
“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 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
“译一文”::作蚯动蚓词没,有专锋一利的的意爪思牙。,强劲的筋骨,(却能)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 輮使之然⑤也。
①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干 ④挺:直
⑤然:这样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 砺④则利。
①受绳:用墨绳量过。 ②金:金属的刀类。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①而日参省②乎③ 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古乐府诗《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文 王安石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荀子
4
生词注音
中(zhòng ) 舆( yú ) 槁暴( gǎo pù ) 参省( cān xǐng) 跂( qì ) 生( xìng ) 跬( kuǐ ) 驽( nú ) 镂( lòu ) 鳝( shàn )
①博学:广泛地学习 ②日:名作状 参:检验。省:反省 ③乎:相当于“于”。 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共有15 节,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 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本文是节选原文1、3两 节和第6节前半部。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劝学》古代原文及翻译
《劝学》古代原文及翻译《劝学》古代原文及翻译《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
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小编整理了《劝学》古代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劝学》高中课文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
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
劝学古诗意思
劝学古诗意思《劝学》唐/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诗意思】勤奋的人总是读书到三更半夜才休息,到了五更听见鸡鸣,又开始起床学习。
男儿读书就应该这样的努力。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用功,等到白了头发再来后悔,就已经迟了。
【作品背景】颜真卿3岁丧父后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
他自己也格外自律,每日勤学苦读。
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写。
【译注对照】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译】晚上在灯火下学到三更,五更鸡叫又早起学习,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
【注】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注】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文学赏析】《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儿读书时”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劝学》(共38张PPT)
从《劝学》看《荀子》的特色
▪ 1.用博喻(集中许多并列的比喻,从同 一角度反复论述问题)
▪ 2.采用对比,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 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文字说服力。
▪ 3.句式整齐,在排偶中适当的夹进散句, 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冰,水凝结成它,可是比水寒冷。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A.故不积跬步(jí,积累)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动词,停止
从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
比
形成,凝结
合于
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
以(通“之煣)”为,用轮火,烘其木,曲使中其规弯。曲 虽有槁即暴使,不复通挺“者又”,
通輮“使曝之”,然晒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靠近、接近 磨刀石
广博地学习 每天,名作状
D.文章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从正面证明应有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定语后置句。
的态度和方法。 金就砺则利(金属/金子)
对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运用及词义判断正确的一
项是( )C
1.取之于蓝
2.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相同,3、4不同 、2不同,3、4相同 、2不同,3、4不同 、2相同,3、4相同
积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对比
坚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对比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对比 专心
“定语后置句”攻略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 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 “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古人曰:劝学不劝辞。
劝学者,言之不燥也;听之不厌也;学必有所得也。
学必有所得也,才也;才也者,可以为志也。
学必有所得也,事也;事也者,可以立身也。
学必有所得也,宜也。
宜也者,可以为亲也。
原文:《劝学》古人说过:劝你去学习,不然劝你辞职吧。
劝学者,他所说的不是空洞的话,而是要你认真听,并且不讨厌。
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这是因为你有才能;有才能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是为了实际应用;有实际应用的能力,可以使你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是为了使自己受益;因为受益的话,可以使你对家人有所帮助。
翻译:The old saying goes: "Encourage learning, not resignation."Those who encourage learning speak without being dry; those who listen do not get tired; learning must bring about gains.Through learning, one gains talent;With talent, one can pursue their aspirations.Through learning, one gains skills;With skills, one can establish themselves.Through learning, one gains benefits;With benefits, one can support their family.这篇文章是一篇古文作品《劝学》的原文及翻译。
这篇短文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古人对于劝告学习的看法,并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好处。
文章以古人的话语为引子,以一种直接的口吻告诉读者:“劝学不劝辞”。
这句话不仅简洁明了,而且富有哲理。
劝学
第十一周《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赏析:《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创作背景: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
文言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劝学》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劝学》原文及翻译,一起来学习吧!《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劝学》
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
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 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 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
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作者简介
他提出“性恶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法的 作用,认为“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
得礼义然后治”。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能
关于设喻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 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 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 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 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特色分析
设喻方式:
如 “ 青出于蓝 ” 、“ 冰寒于水 ”、“ 輮木为 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 要性。
文言知识
(三)、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 当向上,向下讲。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 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 “人定胜天”;政治上,主张适时行政,兼
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是先秦
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 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 的进一步成熟。《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 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20卷,32篇,内容 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等。《荀子》 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绵密,善 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
经典励志古文名篇《劝学》完整版附译文,让我们一起重温国学精华
经典励志古文名篇《劝学》完整版附译文,让我们一起重温国学精华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原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译文: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
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
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
”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劝学》文学常识
《劝学》文学常识1、文学常识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固定词语: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有以。
有……的(办法)。
3、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4、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曝”,晒。
(3)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5、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使……弯曲。
(2)其曲中规:形容词做名词,弯曲的程度,弧度。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形容词做动词,变直;变锋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名词作状语,往上;下,名词。
扩展资料:《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
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劝学
《荀子●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是《荀子》中的一篇,它较好的讲解了学习的方法,思维等,高中语文也选取了其中的一段作为课文,现将劝学翻译与原文对照整理如下,鼠应切记!【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劝学原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翻译】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劝学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见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翻译】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劝学原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中职
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
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千里马跳跃 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驾车走十天,也能走 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奔跑。
劝 学
我是千里马, 我怕什么?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我不是骏马,我 要努力才行啊!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①锲:二个“锲”均意为“雕刻” ②而:二个“而”均表假设关系,如果 ③舍:二个“舍”均为动词,放弃 ④镂:雕刻
第一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①君子:此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动词,停止
译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
不可以停止。”
劝 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①青:第一个意为靛青,一种染料;第二个 意为蓝色(深) ②之:代词,代指第一个“青”,它 ③于:介词,第一个意为“从”;第二个表 比较,意为“比” ④而: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 ⑤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读书人,是由没有文化的人变 成的,但是学习后,就比学习 前层次高。可见,学习可以提 高人的水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①中:zhîng,两个均意为符合、适合 ②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 ③輮:rïu,使动,使„弯曲。 ④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当做 ⑤其:代词,代前文的“木”,它 ⑥曲:qū,形容词作名词,曲度,弧度 ⑦规:圆规
马说(节选)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 (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 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ã)?其真不知马也! 一食(shí ):吃一次食物。 食(sì ):通“饲”,喂养。
劝学
古乐府诗《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人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
劝学
《荀子》
【学习目标】 :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 特殊句式。
噫!原来 这里看得 更远哩!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喂——! 你好吗?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有车马, 轻松喽!
嗨!看我“旱鸭子” 过河喽!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分论点二:
学习的作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用
登高而招
见者远
善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 于
答案:B
课堂练习
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参考答案:
1、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 了知识就会枯竭。
2、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 它能恢复生气。
3、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4、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5、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 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 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朗自大。
6、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 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D.文章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从正面证明应 有的态度和方法。
对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运用及词义判断正确的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1《劝学》(共40张ppt)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学习的作用 弥补自己不足
解决问题 怎样做 学习的方法态度 积累、坚持、 专心
拓展阅读:《劝学》全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
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 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 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积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坚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找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专一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 无可寄托者。
3
“积” “不舍” “用心一”。
矣。
2
君子生非异究
1.虽有槁暴。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
1.找出通假字
有,同“又”。 知,同“智”。 生,同“性”。
08 01
07
02
而
06
03
05 04
2.文言虚词“而”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 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登高而招。(表承接) 而见者远。(表转折)
劝学
荀子
【目标预设】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 和特殊文言句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
1、准确背诵、默写课文。 2、通译全文,记忆重要实词,翻译重要句
子。 3、归纳、记忆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4、学习文章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
读译课文(8分钟) 翻译课文,不会的地方参考课文注释或翻译 书,同时圈划重要文言词语及重点句子。
重要词语含义
1、劝学
区别“而”的几组用法
一
、并列与转折 ①夫赵强而燕弱 觉今是而昨非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表并列:左右可互换
二、修饰与顺承 ①扣舷而歌之 ②毕礼而归之
表转折:不能互换
表修饰:动作同时进行
表顺承:动作有先有后
跟踪训练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07年山东 2、裂其衣而束之 08年山东 3、信而见疑 09年山东 4、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年山东 5、我腾跃而上 12年山东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3年山东 7、夫赵强而燕弱 8、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答案 1、表递进,并且 2、表顺承,接着 3、表转折,但是 4、表顺承,接着 5、表修饰,不译 6、表转折,却 7、表并列,不译 8、表假设,如果
07年山东 08年山东 09年山东 11年山东 12年山东 13年山东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裂其衣而束之 B、信而见疑 B、朝济而夕设版焉 A、我腾跃而上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总结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一、连词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7、拔剑切而啖之 二、 代词 8、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复音虚词“而已” 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⑹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奋斗,之 所以拼搏之所在。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 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 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评点】此文是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样”这一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开头结尾 照应点题,第二段写坚持是什么,第三段写为什么 要坚持,第四、五段写坚持需要什么及坚持要注意 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 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难。(基本思路是: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
2、木直中绳 3、金就砺则利 4、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假舆马者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翻译句子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3分)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7分)
劝
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 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 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劝 学
《荀子》
高考链接
名句: 1、故不积跬步, 。(2009 山东)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010 山东) 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2011 山东) 4、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2012山 东)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013山东) 虚词: 6、蚓无爪牙之利(2015山东砺则利 5、假舆马者
鼓励 合乎 靠近、接近 强 清楚 借助,利用 横渡
4、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词作动词,游水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于此,从这里,在这里
翻译句子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高考优秀范文片段 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鸣响了警钟,
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了扁鹊之言,他又何至于 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 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能遗恨街亭而付诸武 侯麾下?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当初秦孝公不 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 如果唐太宗不听从魏征等大臣的直言以人为 镜何以达到“贞观之治”之盛世?综上所论, 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 亡!
怎样学习呢? “积土”“积水” 正面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反面 “驽马” “锲而不舍” 正面 “骐骥” “锲而舍之” 反面 蚓 蟹 正面 反面
积累
坚持
专一
文章论证结构
是什么——提出问题
为什么——分析问题
怎么办——解决问题
高考例文赏析 谈坚持 ⑴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 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实现自己长久 的念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 胜利。 ⑵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 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 的豪迈。王军霞在汗水里争渡,在“苦海”里 泛舟,最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 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将两万五千里 踩在脚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还是坚持。 (坚持是什么)
⑷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岐山的不坠之志, 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 大勇。张海迪从小便患了脊柱瘤,胸椎以下的肢体永远 失去了知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英语、日语 和德语,甚至翻译创作了几十万字的小说。这就是坚持, 坚持使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躯体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坚持 使它终于托起了一轮不落的人生太阳。 (坚持需要什么 ) ⑸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试想,如果 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 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 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鲁迅若不是认清形势, 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 而少一个文豪。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 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结果,势必 南辕北辙,头破血流。 (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
本文主要说理方法
一、比喻论证
二、正反对比论证
优秀范文片段
给心灵设计弯道
伟大的人灵魂往往过于执拗,屈原的“特立独行” 宣告了与旧时代共亡的悲怆;李白天真单纯的执著换 来了“对影成三人”的沧桑;嵇康稀有的人格节操葬 送了那一片空灵与飘逸;岳飞怒发冲冠只为伸张民族 的正气…… 反观之,摒弃生命之重,适时的变通能让我们更 快捷更有效地利用生命。惟其如此,才会拥有“悠然 见南山”的超逸境界。 变通会使人生从容淡定、渐入佳境,同时也会让 人生智慧丰盈、绝处逢生。贝尔不想因传递信息而长 途奔波,于是他冲破思维定势,发明了电话;毕升因 看到刻字的繁琐,竹帛的繁重,于是他另辟蹊径,活 字印刷术应运而生;他们因变通而名传千古,也为人 类带来了福祉。可见,变通是人类文明的助推器。
成江海。(3分) 翻译: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 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 大海。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7分) 翻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劲的 筋骨,却能向上吃尘土,向下饮泉水,这是用心 专一的缘故。
07年—15年山东卷对“而”的考查
⑶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
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的风骨令人折服, 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实验, 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有一年的 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漫画题,漫画上那位老兄挖 了四口井没有见到水便扬长而去。其实有的井 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 便属于他了,然而他放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 交臂。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浅尝辄止的 遗憾,当然摘不到金灿灿的苹果了。 (为什么要坚持 )
《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 那这 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为什么要学习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 砺则利” 5个比喻说明学习可以提高或改变自己 ②“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 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 楫绝江河” 5个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总结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一、连词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并且 3、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不译 4、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和或者不译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表因果:因而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表假设:如果、假如 7、拔剑切而啖之 表顺承:就、接着或者不译 二、 代词 你、你的 8、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复音虚词“而已”,译为“罢了”。 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高考链接
名句: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09 山东)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010 山东)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11 山东)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012山东)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013山东) 虚词: 6、蚓无爪牙之利(2015山东)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