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一)
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基金课题: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项目“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B2023275)。
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文/李学敏 吴歌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是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大学学习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涵盖职业规划、职业能力培养、求职技巧、就业信息获取等多个方面。
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素养和求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
此外,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
加速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体现,还是高校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服务社会职能而做出的关键决策。
一、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高校就业指导是指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关于就业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包括职业规划、就业信息发布、招聘会组织、面试技巧培训在内的各种就业指导服务。
(一)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施的主体,其指导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就业指导中心往往只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就业信息和服务,缺乏个性化的指导;②就业指导中心的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③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针对毕业生,忽略了其他年级学生的需求;④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存在不够科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问题;⑤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实际操作的价值;⑥部分高校未能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和联系,从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
(二)影响高校就业指导效果的因素结合实践来看,高校就业指导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就业指导中心的师资力量和服务水平对就业指导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其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具备科学性与实用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
最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系也会对学生就业的机会及质量产生影响。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作者:鞠娟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2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鞠娟(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西安 710122)摘要:高校就业难问题已经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
结合当今时代的现实情况,客观总结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论述如何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就业指导工作机构职能、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网络化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4-0191-02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平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现状日益彰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运作状况必然会聚焦众多眼球,引发社会各界高度的重视。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应对学生毕业潮,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采用多种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迎接社会的挑战,顺利地由高校踏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时下,虽然很多的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类似功能的其他机构,但就其现实运作状况来看,该类机构普遍存在着人员不足的问题。
而且就现有的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很多人属于非正式编制,以人事代理甚至外聘人员为主,这使得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常常因人员的更迭而缺乏持续稳定性,一些政策也是变化频繁,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问题迫在眉睫。
事实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一支具有丰富社会阅历和专业知识以及心理辅导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作为支撑,仅仅依靠辅导员队伍是不够的。
此外,就机构的工作运转情况来看,也存在着经费偏少的问题,受制于经费不足,使得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一些就业信息的传送,甚至招聘会的开展没有费用后盾的支撑,往往是效果不佳,而且对于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往往因为囊中羞涩而请不到高水平的心理工作师,导致就业指导的内容不系统也不全面,职业生涯的憧憬和预设,创业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皆未能充分涉足,对于就业价值取向上的教育着力太少,这些都反映出机构职能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如何构建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
如何构建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服务学生职业发展、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举措。
以下是构建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的一些建议:一、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系统高校应建立全方位的招生与就业信息系统,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就业市场信息、行业动态、职业规划等各类信息,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些信息实现共享和交流。
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二、加强职业指导与规划服务高校应建立专业的职业指导与规划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规划服务。
学生在入学时可以进行职业倾向测试,有针对性地推荐适合的专业,并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类培训、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
同时,高校还应与企业共同开展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使教学更贴合企业的需求。
高校还应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人才储备和培养服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建立有效的职业发展课程体系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将职业发展课程纳入到学生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加强校友资源的利用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建立起良好的校友网络。
通过校友资源,学生可以得到就业指导和实践机会,企业也可以通过校友渠道引入优秀的人才。
六、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通过投入资金和政策倾斜,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政府还可以组织和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为高校提供就业信息和资源,帮助高校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就业需求。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高校需要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加强职业指导与规划服务,与企业合作,建立有效的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利用校友资源,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涯规划 教 育体 系是 高等 学校 教 育教 学管 理 的重要 环节 之 一 。 关键 词 :大学 生 ;职业 生 涯教 育
阶段。对四年级学生进行 创业教 育与求职技能培养,有针对性 的对 学 生 进 行 各 种 专 项 指 导 , 引 导毕 业 生及 时 转 变 角 色 适 应 社 会 。 生 涯教 育 ,以 增 强 大 学 毕 业 生 就 业 所 需 的竞 争 力和 适 应 性 ,提 高 毕 ( )搭 建 开 展 职 业 生 涯教 育 实践 实 训1 平 台 。 二 的 业 生的就 业率 。由于各种原因,许 多大学生缺 乏对职业生涯规 划的 高校应该重点培养大学生满足社会 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 、 社交 重要性和必要性 的认识 ,缺 乏职业生涯规划 的技巧 ,以致 不能 充分 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 力及 自我 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等 。学生应该 发挥职 业生涯规 划应有的作用。对此,建立和完 善大学生职业生涯 在学校的支持下, 有意识地参 加各种实践实训l 活动 ( 包括社会实践 、 教 育 显得 尤 为 重 要 。 单位实 习等形 式 ) ,理论联 系实际地培养 自己适 应工作和社会 的能 大学 生职 业生 涯教 育建 设 的重 要意 义 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 的基础 。职业 生涯教育应 本着人性化 、 大 学 生职 业 生涯 教 育建 设 对 学 生 、学 校 及 社 会 ,都 具 有极 其 重 个性 化教育的原则,根据每个学 生 自身的特点,为学生参与实践实 要 的意义 :( )对学 生而言 。高校学生正处 于从职 业生涯 探索阶段 训搭 建 平 台 。 1 向确立 阶段转换 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职业生涯探 索,明确职 ( )积极开展大学生体验式 生涯教 育。 三 业 发展方 向,并 完成具体 的职业规划和准备工作 。 2 ( )对学校 而言。 体 验式生涯教育是指教育对 象亲身介入 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 职业生涯教育有助于高校树 立自己的品牌 , 提高学校竞争能 力。 3) 程 中获得 新的知识 、技能 、态度的教育模式。传统式就业指导大都 ( 对社会而言。建 立健全 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 把教学 与实践割裂开来,学生往往 只是被 动的接 受,未能充分发挥 人才的需求,减少社会 人力资本的浪费;有利于控制人才在市 场上 学 生的积极 主动性。开展体验式生涯教育 ,为学生提供一个注重体 的高流动性及流 动的无序性 。 验 的学 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亲 身体验 的基础 上学习、观察反省与 二 、大 学生 职 业 生涯 教 育建 设 的基 本 原则 ,主要 有 总 结 领 会 。 如下 四个 方 面 : ( 四)积极 开展针对性职业生涯教育 。 ( ) 全程化 系统教育 与阶段化 重点教育相结合。 一 积极开展 针对性 职业生涯教育,可 以主要从 三个方 面进 行:1 . 职 业 生 涯 教 育 是 一 个 庞 大 的 系统 工 程 ,大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教 育 应 积极开展职业 咨询 活动。具体到每个大学 生时需要 有个性 化的咨询 该有计划 、 循序渐进地开展 。 职业 生涯教 育不能仅针对应届毕业生, 辅 导 。2 积 极 组 织相 关 的 职 业 训I 。职 业 训 练 可 以 采取 组 织社 会 实 . 练 而是应该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大学全程 ,分 阶段 、有计划地对学 践 、访 问校友等形式进行。3. 积极 实行学生导师制度。在 新生进校 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大学生职 业生涯教育大致可分为新生入学教 时就开始实行学生导 师制度, 导师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学 习、 生活 、 育 、专业教育和毕业教育等三个阶段 。 工作 中遇到 的问题 。 ( )理 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二 ( )建设专业化职业 生涯教 育体 系。 五 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 传授大学生一定的理 要建设专业化职业生涯教育体 系,首先,必须加强职业生涯教 论知识和 思想观 念,更重要的是指导学 生具体 应用所学知识规划与 育的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该被纳入学校正 实践 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教育应在学 生的学 习实践 、校内实 常的教学计划,明确规定 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并根 训和社会 实践 中进行 ,并在实践实训 中得到检验与修正 。 据全程化系统教育与阶段化重点教育相结 合的原则,建立起一个 目 ( )群体 辅导与个体 辅导相结合。 三 标 明确 、循序渐进 、针对性强 的完整 的职 业生涯教 育课 程体系。其 群体教学 辅导主要 起到传授理论知识的作 用,具体 到每个学生 次 ,必 须 加 强 职 业 生 涯 教 育 的机 构 建 设和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应 依 托 高 的人生定位和 职业道路 的选 择时,则更需要有针对性 的个体辅导 。 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或教务处,积 极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研 由于职业生涯 教育 的对象是大学 生群体 ,群体 教育既有 共性 的问 室, 具体 负责全程职业生涯教育教学 工作,其中包括制订课程计划 题,又有个体 的差异 。 和教学 大纲、编 写教材 、教学管理及 职业 资源库建 设等。同时,要 ( 四)全 员化 与专 业化 相结合 。 按 照专业化、专 家化 、职业化 的要求加强业 务培训l ,积极推进职业 职业生涯教育全 员化 ,是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 中,形 咨询师认 证工作,不断提高职业生涯教育 师资队伍 的素质和 水平。 成 以学生为 中心 的,学生、学校 、社会 、用人单位及家庭共 同参 与 参 考 文献 : 的,多层次 、全方位 的教育体 系。职业生涯教育既是一门理论性 、 [] 1程克坚 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口] 教育探索, 实践性 、 操作性很强 的学科 , 又是~项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 的工作 , 2 0, ( ) 0 7 7 这 就 要 求 有 专 业 化 的专 家 队伍 来 建 设 与 实 施 。 [] 2 程肇基,廖萍蓉,陈发云.大学生体验式生涯辅导及其实施举例 ] ,青
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探讨
、
第 ~ , 分 利 用 网 络 传 媒 资 源 , 强 与 学 生 课 程 学 习 的 交 流 互 充 加 动 ; 二 , 析典 型 案 例 , 实例 凸 显 指 导 涵 义 , 导学 生 独 立 第 分 以 引 自主 思 考 : 三 . 第 开设 校 园 就 业 网站 , 实 以 大 学 生 生 涯 规 划 、 充 社 会 热 点 、 聘 信 息 求 职 技 巧 、 策 法 规 、 职 环 境 、 仪 修 招 政 求 礼 养 、 场技能 、 业前沿等 多个板块 ; 四 , 强 校企合作 , 职 就 第 加 构 建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的 教 学 模 式 ; 五 , 拟 场 景 面 试 , 实 第 模 在 战 演练 中 , 验 学 生 的 专业 技 能水 平 、 机 应 变 能 力 。 检 随 三 、 业 目标 定 位 指 导 服 务 职 在 就 业 形 势 越 来 越 严 峻 的 情 况 下 , 学 生 往 往 未 能 对 个 大 人 职业 生 涯 的 主观 条 件 、 内外 环 境 因素 有 很好 的 分 析 认 识 . 未 能 充分 发 掘 自我 潜 能 .对 自身 的 职 业 目标 定 位 有 很 强 的盲 目 性 、 机 性 和 从 众 性 。 因此 , 校 的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应 注 重 对 学 随 高 生 的职 业 目标 定 位 指 导 。 我 认 为 ,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目标 的 指 导 . 包 括 自我 评 估 、 对 应 职 业 分 析 、 业 目标 确立 三个 方 面 。自我 评估 应 客 观 、 静 , 职 冷 力 求 让 学 生 对 自身 的 职 业 兴 趣 特 长 、 力 性 格 、 识 水 平 、 点 能 知 优 缺 点 等 有 一 个 较 为 客 观 的评 价 . 在 其 基 础 上 , 析 职 业 角 色 并 分 的发 展 与职 业 所 在 的行 业 的 发 展 关 系 , 了解 职 业 的素 质 要 求 及 所 需 的能 力 要 求 . 力求 帮 助 学 生 对 自身 的 职 业 生 涯 目标 做 出适 当 的选 择 与 定 位 。最 后 , 导 学 生 制 定 职 业 生 涯 战 略 , 指 帮 助 学 生 为 实 现 职 业 生 涯 目标 而 制 定 具 体 的 、 作 性 强 的 行 动 操 方案 。 四 、 理辅 导 服 务 心 大 学 生 就 业 是 一 个 学 生 发 现 自我 、 识 自我 , 与 社 会 现 认 并 实 、 会 需 求 相 接轨 的探 索 过 程 。 学 生 虽然 是 综 合 素 质 较 高 社 大 的群 体 。 但受 社 会 大 环境 和 就 业 情 况 的 影 响 , 分 学 生 就 如 何 部 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和 如何 确 立 人 生 目标 仍 较 为 迷 茫 和 困 惑 。 此 , 导 教 学应 注重 引导 学 生 克 服 自卑 畏 对 指 怯 、 极悲 观 、 功 近 利 、 得 患 失 等 心 理 障 碍 , 根 据 不 同 年 消 急 患 并 龄 、 同 专 业 的学 生 心 理 状 况 . 行 有 针 对 性 的 心 理 辅 导 , 不 进 全 面提高 学生的心理素 质 , 导他们逐 步了解就业 形势 、 景 。 引 前 明晰 自 己的 职 业 能 力 和 职 业 理 想 。
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
成 了国 内大量的人才积压和严重 的人才匮乏 同时 并存的现 象 ,同时也造成 了高等教育与就业 、劳
动 力 市 场 与 教 育 市 场 部 分 “ 钩 ” 的 问 题 。 由 脱
分很少 ,大多还停 留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这样 “ 全程 化就 业指 导 ”就 难 以具体 落 实 。故 建议 “ 就业指导课 ”作为必修课,并建立起 一个与专 业学科建设 ,教学实践等相结合 的就业指导课程
2 0 年 7月 06
英 教育 ”逐渐 向 “ 大众教育 ”转变 ,相应地大学
生 就业 难 且择 业 盲 目等 问题 也 日显 突 出 。从 而 造
许多高校 已经开设 了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 由 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任教 ,这种做法 很好 。
但 这 门课 基 本 上 是 作 为 选 修 课 开 设 的 ,且 课 时 学
的就业的竞争力。四年级应侧重就业 技能 、技巧
的 指 导 。 帮 助 学生 认 清 就 业 形 势 , 并提 供 一 定 的
就业信 息服务,让学 生掌握面试技 巧,指导学生
进 行 心 理 调适 。并 鼓 励 学 生 到 有 意 向 的单 位进 行
他们利用信 息做出择业预测和就业决策的能力。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 20 0 4年全 国普通高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 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 业服 务体系建 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 完善的、符
合 “ 程 化 ” 、 “ 员 化 ”、 “ 业 化 ” 、 “ 全 全 专 信
对 学 生进 行心 理 指 导 ,辅 之 以各 种 测 试 , 引导 学
体系。
此 ,十分需要建立 一种 “ 以人 为本 ”的发展型大 学生就业指 导模 式。也就是说 ,要建立一种注意 人 的全面发展 ,强调开发人 的潜 能,以人的可持
新形势下高校“一主多元”社会化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Value Engineering• 319•新形势下高校“一主多元”社会化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One with Some Supporting Elements" Social Training System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程友刚C H E N G Y o u-g a n g(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盐城224005 )(School o f C ontinuing Education,Y anc.heng V ocational In stitute o f In dustry Technology,Y anc.heng224005,China)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社会化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构建以普通高校为主体,结合当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 协会、企事业单位、特色培训机构多元参与的“一主多元”社会化培训模式,从“一主多元”的各个层面探究了其具体构建方法,继而提 出实施“一主多元”社会化培训体系的实施优势。
Abstract:B y analyzing th 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 e current college socialization training,th is paper pu ts fo r^-a rd th e construction o f"one w ith som e supportin g elem ents"social training system,com bined w ith th e diversified participation o f college,local governm ent,industry authorities o r industry associations,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special training institutions.It explores th e specific construction m ethods o f"on e w ith so m e supportin g elem ents",and pu ts forw ard s advantages o f th e im plem entation o f"one w ith so m e supporting elem ents"social training system.关键词:终身教育;一主多元;社会化培训;继续教育Key words:lifelong education;on e w ith som e supporting elem ents;social training;continuing education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5-0319-02〇引言2016年3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6年工 作要点》中指出:“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全民继续教育”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 “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 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国家继续教育 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却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和政策制定的迫切需求之一。
一、现状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中有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数量与用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失衡。
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培养情况之间存在不少矛盾,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现行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局限性目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就业指导中心、招聘会、就业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平台。
这些服务体系存在以下几个局限性。
1. 信息不对称。
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有限,往往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2. 缺乏个性化服务。
现行的就业服务体系以集中统一服务为主,缺乏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服务。
3. 对接不够紧密。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少,就业指导中心和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
1. 加强“双向选择”。
高校应建立更加开放的校企合作机制,引导学生校内校外的双向选择,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匹配度。
2. 推动就业指导个性化。
针对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开设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技能培训等。
3. 打破信息壁垒。
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实现就业信息的全面对接。
4. 强化实践教育。
开展更加多样化、灵活化的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并将实践成果纳入考核范围。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就业指导中心的师资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四、加强政策支持在构建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在政策上也应相应加强支持。
1. 加大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理解与认识1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理解与认识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开始大学扩招,在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学生资源过剩,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近几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
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
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
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
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
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
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问题与探讨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问题与探讨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在就业市场上,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而重要的群体。
然而,尽管学校与政府部门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上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进行详细阐述。
一,不同学科专业之间职业道路规划不同随着高校学科的不断扩充,各种新的专业不断涌现,如今已经有超过二千多种不同的本科专业。
然而,这些专业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相同的职业道路发展方向,但高校却缺乏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
不同专业之间的基本面需求都不相同,这就对于就业指导的有关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需要高校和政府部门加强完善就业指导知识体系,制定不同的就业咨询方案,推出个性化就业服务,定向支持学生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
二,就业指导信息发布不够及时由于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在就业信息获取上面存在的问题是非常普遍的。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政府部门应及时收集最新的职业信息,并及时向学生公布。
这项工作包括如何寻找职业信息、职业市场走向预测分析和郊区就业政策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让大学毕业生对市场和就业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迅速地适应、应对职场挑战。
三,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不够细致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必修课程设置过于简略,无法覆盖所有的就业指导内容,标准化教学资料也大多比较简单。
就业指导应该制定出基于现有职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注重对于实际企业就业普遍需要技能的培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四,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规模比例不足当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规模庞大,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规模及数量与其相比则显得相对薄弱。
就业指导与发展须要在大规模范围内进行组织,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面积的大小、服务机构的成品与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定期评估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运行管理效果,为毕业学生构建更健全的职业发展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尽管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断改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高校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探析
高校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探析摘要: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重要手段。
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
本文围绕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意义,针对高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存在弊端对策及建议1 构建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意义考试模式多元化是指高等教育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对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上的多元化。
学生学习考核模式的多元化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元化考核势在必行,功在师生,利在学校。
1.1构建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的总称,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之外的诸多活动之中。
因此,对学生素质的教育就应该是多元的,对素质教育的考核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考核往往关注更多的只是卷面成绩,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考核缺乏多元性,这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很不利,所以,构建多元化的考试模式不仅可以全面地促进学生按照新的考核模式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更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2构建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构建多元化考核模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传统的评价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要求,构建多元化评价模式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结构情况、知识能力运用的提高来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023学生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7篇
2023学生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7篇2023学生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篇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都已经大四了,现在面临的就是紧张的就业了,学校充分考虑到了我们信息不足、缺乏经验的情况,为了让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提早对近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的相关重要知识和信息有所接触和了解,开展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这段期间,我确实学到了很多,对就业形势以及有关就业的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
在就业之前,了解当前社会就业情况,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自身的职业特点及求职的相关经验对即将走进社会,进入职业生涯的我们是非常实用的。
首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就业现状。
其次,我们要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最后,我们要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这样我们就不会找不到方向了。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
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大学生既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活,又要对未来做出展望。
作为一个大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大多是找到一个好职业,我觉得自己应当好好的总结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会做什么,对自己有个全面的了解,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在就业前,我觉得自我定位是关键,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般而言,影响毕业生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其一是职业定位模糊。
由于是初次就业,多数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其二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评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其三是社会因素的干扰。
—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自己明明已经看好了某个职位,该职业也较符合自己的综合能力,可周围的亲友一有反对之声,自己就开始动摇了。
新时期高校就业育人机制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新时期高校就业育人机制的问题与路径探析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3)3. 文献综述 (4)二、高校就业育人机制的现状分析 (6)1. 高校就业育人机制的发展历程 (7)2. 当前高校就业育人机制的主要内容 (8)3.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9)三、新时期高校就业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10)1. 就业指导服务不够精准 (11)2. 职业规划教育有待加强 (12)3. 实习实训环节薄弱 (13)4. 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转变 (14)四、新时期高校就业育人机制的优化路径 (15)1.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6)1.1 建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 (17)1.2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19)2. 强化职业规划教育 (20)2.1 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21)2.2 开展职业规划主题活动 (22)3. 改进实习实训环节 (23)3.1 增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4)3.2 完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 (25)4.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6)4.1 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 (27)4.2 拓展就业渠道 (28)五、结论与展望 (30)1. 研究结论 (31)2. 研究不足 (31)3. 未来展望 (32)一、内容概览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这一背景下,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就业育人机制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高校就业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育人机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市场需求的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等。
文章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如教育内容的滞后、教学方法的陈旧、就业指导服务的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要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和正确的成才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生就业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如何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成为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可以出台相关的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聘大学生;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次,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高校的积极参与。
高校应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更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
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和就业意识。
第三,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招聘与培养。
通过与高校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为大学生搭建更多的就业平台。
同时,社会各界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就业咨询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
另外,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加强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等新技术已经成为了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政府、高校和企业应通过建设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方便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
此外,还可以整合各种就业资源,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方便大学生进行就业信息查询和职业规划。
此外,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还需要重视创业就业的支持。
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的不断高涨,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出台创业政策、设立创业基金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
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
这些困难群体包括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残疾人大学生等。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这些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帮扶。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摘要: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就业已然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民族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在中国现有的就业格局中,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却是个普遍问题,这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在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上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剖析,寻找适宜的解决策略以助力大学生就业变得异常重要。
关键词:新常态;就业;高校;职业指导前言: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
与此同时,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面临巨大的困境。
1.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变化分析1.1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受全球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呈现持续低迷状态。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全世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与规模萎缩。
全球经济低迷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在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国际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导致国内市场低迷。
尽管我国针对经济新常态提出了“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但是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2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市场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不断转型发展,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建设的过程中,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从而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相较于市场需求的转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战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现有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分析2.1就业困难近几年来,由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是毕业大学生就业不及时、失业等问题的重要因素,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许多大学生就业时难以找到和所学专业匹配且合适的职业,甚至有部分同学早早就加入到学校招聘中并就业,就业环境是非常不稳定。
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改进建议和措施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也愈发被重视。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为毕业生提供简历投递和面试指导,而是从多方面出发提高服务质量,帮助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本文将从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内容、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师资力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质量。
一、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内容1.提供个性化的求职咨询服务由于每个人的求职情况及需求不同,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应该在提供跨专业、跨领域的基本指导服务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求职咨询服务。
例如,针对特定职位的面试技巧或特定城市的招聘信息等地方性的求职信息。
高校可以成立求职沙龙,邀请企业HR从面试问题、在职体验、招聘流程等方面分享经验和指导;也可利用在线直播平台进行讲座等形式提供在线就业咨询。
2.完善创业指导服务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希望创业。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创业指导服务,例如商业计划书指导、创业项目评估和投资融资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
同时,也可以协调专业技术人员或政府机构给予技术转化支持和政策扶持等。
二、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师资力量1.建立配套的师资培训体系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应该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和用人需求变化趋势,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求职指导和技巧培训。
因此,在优化就业指导服务的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就业服务师资力量,建立配套的培训体系。
举办就业指导师的专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及相关证书万能机构,提高就业指导师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确保就业指导师能够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科学、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2.拓宽就业指导服务的发展渠道高校应该积极联合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扩宽就业指导服务的发展渠道。
例如,与大型公司和各级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协助毕业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
建立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重点服务项目对接,实现对毕业生权益的保障。
新形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新形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现有就业服务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不够全面,信息不够及时等。
为了适应新形势,需要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强调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如信息共享、职业指导等。
优化路径也很重要,需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
新形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动力的人才质量。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合作推进这一工作,共同促进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建设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新形势、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构建、关键要素、优化路径、重要性、发展方向、合作推进。
1. 引言1.1 新形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分析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变革,新的形势对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
在新形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多变,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就业服务方式。
随着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和技能需求的改变,就业服务体系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现有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指导新形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如何构建新形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政府和社会如何合作推进这一重要工作,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思路与提升路径研究——以某省属高校为例
营销界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思路与提升路径研究—以某省属高校为例孙苗苗(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并将其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求职选择与就业心理日趋保守,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从省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际出发,分析当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困境及背后原因,并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从省属高校主观视角出发,提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思路与应对措施,旨在从实操层面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现实困境;提升路径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大学生作为每年最大数量的新生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群体,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
随着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如何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切实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将成为下一阶段高校工作的重点。
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1158万人,较2022年增加了82万人,就业总量继去年突破千万大关后仍保持增长。
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并未随着就业总量的增加保持同速增长,相反,受新冠疫情及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阵痛期”等的影响,部分高薪互联网“大厂”连续数月降薪裁员,一些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对大学生就业造成极大冲击。
企业面对庞大的求职市场,对招聘岗位的学历要求不断提高,“学历内卷”情况比较严重。
现实层面上,用人单位学历要求的提高、本硕学历在岗位选择和薪资待遇上的明显差异,加剧着本科毕业生投身考研大军。
据研招网统计,2023年研究生报考总人数约为474万,较去年同比增长17万人,增长幅度为3.72 %。
全国高校研究生即使过去五年连续扩招,2023年录取率不超过20%,这也意味着2023年的考研落榜人数将超过300万。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周月华
【期刊名称】《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就业指导是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应该具备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增强综合素质、顺利融入社会的功能.加强就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探寻一条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就业指导之路势在必行.
【总页数】3页(P97-99)
【作者】周月华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新形势下对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2.新形势下做好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3.新形势下做好高校职业生涯指导工作的思考
4.新形势下做好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5.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一)
摘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代写论文的教育思想,建立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就是将就业指导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学校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到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多元化体系;构建
一、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涵义
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就是要求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到大学生自身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
所谓全程化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及早培养职业素质,并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所谓全员化指导,即高校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中,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都能为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有效的帮助,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要设法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领学生的未来职业体验,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
所谓专业化指导,即就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极具研究性的学科。
其科学化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要有科学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是指要有专业化的专家队伍。
要以课程设置的形式将职业生涯指导纳入日常教学,通过课堂授课和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所谓信息化指导,即要将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构建校内、校外两块信息化平台。
应建立省市之间和高校之间的就业信息联网,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同时,通过校内信息化平台,保证就业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学生中,并能及时反馈。
二、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1.全程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从内容来讲,全程化就业指导是由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构成的完整体系。
具体来说,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应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
第二阶段:大二、大三应侧重于职业体验、学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进行职业体验,锻炼和提高个人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强化职业体验,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发展个人志趣,增强自我认知;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三阶段:大四应侧重于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求职技巧、心理调适、升学与创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对毕业生提供报考公务员、考研、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通过人才素质测试和就业心理指导,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训练求职技巧;精心组织就业招聘,多渠道、多方式,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理想。
2.全员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所谓全员化指导,即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各系领导、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乃至家长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指导体系。
第一,健全制度,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把“一把手”工程落实到位;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要使组织机构健全,落实校院两级责任制;要资金投入到位,使用于择业的设施和场所基本满足学生的求职需求。
第二,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领学生的未来职业体验。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个人对环境资源有全面的评估与掌握。
校园文化是社会环境资源的缩影。
高校应在认真分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把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及传统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在学生中加以传承。
大学生处于准社会状态,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活动的所有环节都应体现育人功能,要以优秀大师的品质来影响学生,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彰显各自的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