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第三节国际合作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理解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实际行动。
【重点】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难点】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过程】
基础落实
国际合作
1.原则: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需要本着公平、等原则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2.必要性:
(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如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地区的影响,如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
(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3.特点:、涵盖面广、影响面宽、等。
4.途径:签署及履约;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资金援助;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援助和科技合作。
中国在行动
1.我国已经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一个学习者、参与者、
受益者,逐步变成分享者、推动者、者。
2.中国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中的行动:
活动探究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2024年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创新技术:推 动绿色发展的 关键因素,如 清洁能源、低
碳技术等
政策支持:政 府应制定相关 政策,鼓励企 业进行绿色创
新
人才培养:加 强绿色技术人 才的培养和引 进,提高创新
能力
合作共赢:加 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绿色 发展挑战,分
享发展机遇
绿色发展的未来趋势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绿色产业中广泛应用。 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为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全球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全球性挑战。
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未来世 代福祉
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 水平
可持续发展目标
促进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障全球人民的福 祉和利益
应对气候变化、资 源枯竭等全球性挑 战
推动绿色产业和清 洁能源的发展
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挑战,需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绿色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绿色发展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绿色发展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绿色发展的实践 与探索
政策引导与实践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企业绿色发展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绿色产业的发展
2023年_国际环境_经济形势_年会发言_范文模板及概述
2023年国际环境经济形势年会发言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
1.1 概述
本文旨在就2023年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份关于年会发言的范文模板。通过对当前环境问题现状、全球环保政策趋势、国际合作与应对措施以及全球经济发展趋势、2030年经济预测与挑战、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增长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给读者带来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1.2 文章结构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国际环境、经济形势、年会发言范文模板以及结论。每个部分将重点阐述相关议题并给出详尽的内容说明。
1.3 目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2023年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并为有意参加国际环境经济形势年会的人员提供一个范文模板以准备他们的发言稿件。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全球各方面的动态变化,传达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和思考,鼓励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和经济挑战。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希望对你的文章撰写有所帮助。如果需要进一
步指导,请告诉我。
2. 国际环境
2.1 环境问题现状
在2023年,全球面临着许多紧迫的环境问题。首先,气候变化威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上升等灾难性后果。
其次,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以及森林砍伐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此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许多动植物物种正日益消失,这对生态平衡和食物链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
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
文章属性
•【缔约国】
•【条约领域】外交
•【公布日期】2022.10.22
•【条约类别】其他
•【签订地点】
正文
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
一、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里程碑事件。中国作为创始会员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这是世界公道正义的胜利,也是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胜利。自此,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联合国有了真正代表,联合国的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得到切实增强,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得到极大巩固和发展,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得到空前壮大。
50年来,中国同联合国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内容不断深化,联合国相关机构先后在华设立代表处,在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卫生保健、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全面开展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二、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这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的50年,是中国全面参与和支持联合国事业的50年,也是中国持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50年。
(一)50年来,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坚决反对在国际事务中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缅甸、巴以、叙利亚、利比亚、苏丹、南苏丹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中国努力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团结,积极支持联合国依据授权开展斡旋,支持联合国同区域和次区域组织协调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作出贡献。
联合国规章范本
联合国规章范本
联合国规章范本
【标题】联合国规章范本
【引言】本规章范本旨在为联合国成员国制定与执行国际规章提供指导和参考,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人权和可持续发展。本规章范本是非约束性的,各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第一章】目标和原则
第1条:本规章范本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人权,保护环境。
第2条:本规章范本的原则包括平等主权、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以及遵守国际法和国际义务。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3条:联合国由成员国组成,每个成员国在大会上享有一票,大会是联合国的最高决策机构。
第4条:联合国设有秘书处负责协助成员国开展工作,秘书长是负责人。
第5条:联合国设有安全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人权理事会、国际法院等机构负责各自的专门任务。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
第6条:联合国成员国享有平等的主权和地位,有权参与和推动联合国的工作。
第7条:联合国成员国有义务遵守联合国决议和国际法,履行各项国际义务。
第8条:联合国成员国有义务保护人权、推动发展、保护环境、维护和平与安全。
【第四章】和平与安全
第9条:联合国成员国应积极采取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包括通过谈判、调解、仲裁等
方式。
第10条:联合国成员国有权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卫自身安全,并有义务避免使用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第11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可以采取决议来执行和平方案和制裁措施。
【第五章】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12条:联合国成员国应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和不平等。
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章:长江经济带的概况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
带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涵盖11个省份,总面积达到633万平方公里。
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
和服务业基地。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长江经济带
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发展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可持续
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在长江经济带这样一个重要区域中,实
现绿色发展尤为重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促进该区域产业结
构优化、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改善长江经济带的生态
环境,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水污染、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当地
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四章: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构建美丽中国的需要。只有
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依靠绿色产业和循
环经济。通过推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第六章:领导与法律法规
领导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案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案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制定单位:经济学院
制 定 人:何金旗
审 核 人:郎永峰(系主任)
编写时间:2011年8月
一、课程信息
本课程为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课,本课程为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课,22个学分,共计划32课时课时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布局的规律,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分布和生产发展水平为基础,了解和研究它们不同市场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各自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供求、供求、供求、交换、运输状况,吸收和借鉴国外交换、运输状况,吸收和借鉴国外某些成功的经验,某些成功的经验,为健全和拓展我国市场服务。为健全和拓展我国市场服务。为健全和拓展我国市场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文献阅读及讨论教学。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文献阅读及讨论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和国际关联;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根据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过程和分布,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障碍;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障碍;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类类型、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贸易流向及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及我国石油贸易动态;世界煤炭分布和贸易格局及我国煤炭出口贸易;世界煤炭分布和贸易格局及我国煤炭出口贸易;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谷物贸易谷物贸易格局和小麦、玉米、稻米的贸易结构;世界旅游贸易的主要形式,旅游资源的发开发和利用;世界海运通道和主要航线走向;世界海运港口、口岸分布、类别和功能熟悉世界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的优点;世界铁路分布和大陆桥运输线;各地区经济贸易大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历程及和中国的贸易关系。条件,经济发展历程及和中国的贸易关系。
第11章国际环境法
草案》,进一步规定: 一、水道国应以不致对其他水道国造成明显损害的方
式利用水道; 二、应在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
作以便实现国际水道的最佳利用和充分保护;
15
(三)空间环境的保护 1、防止大气层受污染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79年在日内瓦制订《远距 离跨国界大气污染公约》,在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成员国 间适用。 该公约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还没有规定实质性的规则。 后来,缔约国缔结了四个实施该公约的议定书:
(一)1983年《日内瓦议定书》。 (二)1985年《赫尔辛基议定书》。 (三)1988年《索非亚议定书》。 (四)1994年《奥斯陆议定书》。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 贸易保护主义
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
解决措施
5
三、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2、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3、国际环境法的完善 四、环境保护国际组织 1、政府间环境组织 2、非政府环境组织
6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源开发的主权原则和不损害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
原则 二、国际合作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四、预防原则 五、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十一章 国际环境法
国际环境法
国际环境法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aw
课程编号:4361045
课程属性:专业方向课
学分:3 学分
学时: 48 学时(讲课:48 学时)
课程性质:选修
先修课程: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
适用专业:法学本科
教材:《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王曦编著,2004年版。
开课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国际环境法是一门选修考试课。是国际法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问题,特别是人类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人类不可回避且必须履行的共同课题。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与、统地学习和掌握国际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山地、湿地、两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外层空间等的国际法保护以及如何能更好地对这些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对于危险物质、国际废弃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际法控制等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在法律实践中遇到与此相关的问题应该如何用法律去规范,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也希望能激起同学们对人类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现实关怀。
由于国际环境法是一门法学,从理论上说,它的内容主要应该由国际公法以及国际私法所涵盖,因此讲授课程时,必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国际法与国内部门法知识为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的常识性知识为背景,因此,在讲授此门课程时,除了同学们要具有一定的法学知识外,还必须要求学生一定的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另外,在本门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多的国际条约与区域性条约,同学们学习的过程中,识记的内容相对较多,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尽量掌握重要条约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活学活用。除了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外,在讲授此门课程时,也要求给同学们在适当的时候讲授一定的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与知识。
环境 国家公约 国际条约
环境相关的国家公约和国际条约有很多,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的例子:
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是一个确定其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国际书面协议或多边性条约,其中包含了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规定。
2. 《及早通报梭事政公约》:这是一项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公约,旨在通过及时和充分的通报,促进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环境无害管理。
3. 《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这是一项旨在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通过限制使用某些物质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4.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这是一项旨在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国际贸易公约,通过限制贸易来减少对这些物种的威胁。
5. 《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一项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公约,通过促进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6. 《生物安全议定书》:这是一项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国际议定书,旨在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使用和处置。
7. 《卡特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这是一项关于应对生物安全威胁的国际议定书,旨在促进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生物安全威胁。
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一项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通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以上只是部分环境相关的国家公约和国际条约,还有很多其他的公约和条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国际合作+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目录
CONTENTE
0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02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0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表现
上游百度文库供应商
中游 生产企业
下游 终端销售
精密器械原部件 :滚动轴承、液 压元件、阀门等 ;外壳材料:塑 料、金属、玻璃 以及陶瓷。
软件、芯片
国产企业
经销商
外资企业
医疗机构 家庭消费
02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1)建设背景:
全球金融危机 不稳定事件频出
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
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3)建设意义:
①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②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③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④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 ⑤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 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零部件 可以全球采购,由此形成全球生 产网络。
0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②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③贸易的全球化。
④金融的全球化。
生产国
消
资
费
源
国
国
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示意
一带一路的项目成果
生态学与生态环境保护
外来物种入侵: 引入外来物种可 能会破坏本地生 态系统的平衡和 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
4
作与政策
国际环保条约和协议
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 的国际协议
京都议定书:减少温室气 体排放的国际协议
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国际协议
拉姆萨尔公约:保护湿地 的国际协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护 海洋环境的国际协议
生态平衡的原理
生态平衡的定 义:生态系统 中各种生物和 环境之间的动
态平衡关系
生态平衡的重要 性:维持生态系 统的稳定和健康, 保障生物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
生态平衡的影 响因素:生物 种类、数量、 分布、环境条
件等
生态平衡的调 节机制:负反 馈调节、正反 馈调节、时间
延迟等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预测环 境变化,辅助决策
生物技术:生物 降解,减少污染
绿色能源:清洁能 源,减少碳排放
材料科学:环保 材料,减少污染
空间技术:遥感监 测,全球环境变化
监测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 天气事件增多,如 干旱、洪水、台风 等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 多样性减少,物种 灭绝速度加快
环境污染:空气、 水、土壤等环境 污染问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的平衡:如何在 经济发展的同时保 护环境
09国际环境合作与国际公约
我国已经缔约或签约的国际环境公约
http://www.chinagateeway.com.cn/chinese/material/563.htm
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一些国家试图利用贸易措 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或以保护环境为由, 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和国家利 益,常见的作法就是,采取措施抵制那些由于环境标 准低而生产成本低的国家的商品。这样,针对全球环 境问题,各国所采取的行动就对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前,各国政府签署的关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危险废物转移等多项多边协定,都包括 了与贸易有关的内容。
五、中国对贸易与环境资源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与贸易政策的调整 (二)推进科技进步,实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三)改善产业和产品结构 (四)加强企业环境管理
1、推行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即ISO14000标准。
2、推行清洁生产
3、推行环境标志制度
(五)逐步实现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
第二节 国际环境合作
当一个产品在出口国进行生产时,会出现生产外部性。 例如,由于硬木贸易的过旺需求,吸引马来西亚、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大量砍伐森林,出口木材, 加剧了这些国家的森林资源耗竭。据统计:1986年,全球 贸易的9400万立方米木材中,日本消费了热带硬木的 50%, 欧共体国家消费了另外的40%。这种情况下,外部性将在 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分配。出口国要承受土壤侵蚀、生态 环境破坏和丧失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外部性,而进口国承受 的外部性则主要是生物多样性损失以及可能引发的其他一 些全球性或地区性环境问题。
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
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
文章属性
•【缔约国】
•【条约领域】外交
•【公布日期】2022.10.22
•【条约类别】其他
•【签订地点】
正文
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
一、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里程碑事件。中国作为创始会员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这是世界公道正义的胜利,也是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胜利。自此,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联合国有了真正代表,联合国的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得到切实增强,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得到极大巩固和发展,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得到空前壮大。
50年来,中国同联合国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内容不断深化,联合国相关机构先后在华设立代表处,在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卫生保健、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全面开展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二、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这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的50年,是中国全面参与和支持联合国事业的50年,也是中国持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50年。
(一)50年来,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坚决反对在国际事务中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缅甸、巴以、叙利亚、利比亚、苏丹、南苏丹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中国努力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团结,积极支持联合国依据授权开展斡旋,支持联合国同区域和次区域组织协调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作出贡献。
【地理课件】国际合作(课件)高二地理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正确的是( )
A.我国是CO2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
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将有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
D.在《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我国累计淘汰的消耗臭氧
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30%左右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目 录
CONTENT
1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
国际合作的途径
3
中国在行动
4
课后练习
01 国 际 合 作 的
必要性和途径
▋新闻播报--我国的节能减排争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关注,已全球性的问题。近
年来,中国做为负责人的大国,积极参与到应对全球
气候的变化当中去。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
活动背景:全球气候变化 活动主题: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活动过程:将全班分成五个活动小组
小组一:最不发达国家联盟; 小组二:伞型集团; 小组三:小岛国联盟; 小组四:基础四国; 小组五:欧盟; 小组六:联合国观察团 活动要求:人人参与互动,并分小组撰写气候变化报告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 国际化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 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 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在国家利益与全球责任中寻求平衡——浅析中国国际环境合作
孛共济毒毒委党嫒学撮3/2008
在国家利益与全球责任中寻求平衡
——浅析中国国际环境合作
陈佳
摘要:中国体为一个负赏佟的环境大国与发展中大筒.面盛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赞须在国际社会中认真履行
环境太国的贲任。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义坚决维护中园的国京利益.在国家利益与全球责任中寻求平衡。
关键词:环境阕题;匡鼯念捧;国家利益;壹任
作者筒贫:簿佳,中共中央党投罾琢茂喀研究所嚣酪政治专业2006缳薄壬垒(邮政编码100091)
中图分类号:n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359(2008)03一oo l7一03
关于嚣舔强境合缮,露要获嚣舔致渗、经济秘战略爨两的高度去瑷解其博雾过程。它是溺今世界一项重要的国际谈判,其煎点是要形成保护全球环境的国际规则,涉及来来全球体系包括中匿在内的各个灏家长期的经济、政治岛环境发晟空间及其稻美的权乖j与费任的确定。丽中国鲡何在全球环境与发展的竞争中获得巍机,在国际社会中认粪履行环境大国的责任,积极参与灏际环境合作,叉坚次维护孛晷豹灏家剩益,农嚣家蠢益毒全球责任枣寻求平衡,怒摆在决策衡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巾蓬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嚣境翕{乍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一开始就与国际环境交流与合终紧密程美。1972年孛掰致癃派戎凌整参热了攘焱穗簧拳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此膝伴随着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中国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也日益得到麴强。
(一)中圆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意义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一方面不仅有利予从国外引进资金移先进匏繇儇理念秘技术,提蹇中嚣在繇壤政策、鹫瑷方面豹能力,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动力与支持,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藤,中晷对环境污染的浓理,也将为解决世雾璎境问题提供示蓬帮参考,尤其在发震孛謇家起到带头{箬麓,这不役能够提高我豳的国际地德,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瓣且对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o第一节 中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发展中国家需要的原则
▪三、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四、尊重各国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五;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和有效参与的原则
o第二节 中国与国际环境公约
▪一、中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
▪二、中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努力
o第三节 贸易与环境问题
▪一、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环境标志
▪三、ISO14000标准与环境保护
第十章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自七十年代初始于西方社会、后来又逐渐席卷全球的环境运动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长足进步,人类对与之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人,其科学性和预见性也逐渐增强。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生态环境退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它不因国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环境问题很有可能对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保护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赖以繁衍生存的地球,国际社会别无选择,只有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同时也是为各国自己的切身利益,同舟共济,共同合作保护环境。
第一节 中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
在治理、保护环境的长期实践中,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逐渐深刻的认识,更加清醒地看到,为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溯其根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寻找保护环境的最佳途径。将环境与发展对立起来,孤立地就环境而论环境,只能是缘木求鱼,不仅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还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这一基础之上,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中的基本共识也在不断增长。“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全人类千秋万代的共同利益”,“持续发展”等基本思想己被普遍接受,为开展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同时应该指出,有了合作的基础,还仅仅是开始。用中国人常讲的一句话,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从认识上的趋同到合作果实的收获之间,还有很长的艰难的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众多障碍有待克服。事实上,在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领域,各个不同的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为了动员一切力量,挖掘一切潜力,切实有效地开展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国际合作,中国一直坚持必须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讨论和行动中确立若干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资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而且只能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寻找切实解决环境问题的道路。环境保护自身并不是目的。人类的最终目的是让包括子孙后代在内的全人类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的生活,不能因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某些环境问题而因噎废食,消极地保护环境而放弃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兼顾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眼前利益和长久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各自的具体国情来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协调、持续发展。
二、发展中国家需要的原则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己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的适应能力,决定改善环境的进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和不发达是环境退化的最根本原因。这些国家常常是使用了发达国家提供的过时、有害环境的技术来实现发展,加剧了环境退化,进而又破坏了发展进程,使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持续恶化之间呈现出恶性循环。中国认为,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出路在于保持适度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增强保护环境并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合作能力。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忍受贫穷与饥饿痛苦的情况下片面保护环境是不现实的。因此,有必要按照公平原则在加强南、北合作的大框架内来探讨国际环境合作,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另外,就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退化、沙漠化、水旱灾害、水质恶化与供应短缺、海洋资源恶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和植被退化等问题已构成严重的环境危害,也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环境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在一定意义上说比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更为现实和迫切,应予优先考虑解决。
地球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整体。如果目前主要困扰发展中国家的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将对全球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国际社会虽然提出或通过了一些行动计划,但尚未采取具体行动有效的加以实施。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并落到实处,特别是为此建立充分的国际资金机制。
三、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但同时应该明确导致目前地球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主要责任和治理这些问题的主要义务。自产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不顾后果地利用环境和资源。目前存在的诸如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这类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这种行为的累积恶果,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尤其是处于岛屿和低地的发展中国家。直到目前,发达国家仍是
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源。因此,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在率先采取有关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时,为国际合作做出更多的切实的贡献。这主要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合作,或补偿其因履行在国际法律文书中承担的义务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中国认为,必须强调这笔资金的“充足性”。象征性地提供少量资金以求宣传效益,对解决实际问题不会有什么帮助。同时必须强调资金的“额外性”,不能是现有发展援助的重新分配。靠削减用于发展项目的援助来增加环境资金的作法,不仅会伤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也会进一步削弱它们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是非常不明智的。
第二,以优惠的、非商业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治理污染所需的先进技术。中国认为,不能将这类技术视为一般商品,将其转让留给市场机制解决。应该从对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高度,把有关技术看作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把它的转让看作是对人类共同事业的应有贡献。保护知识产权无疑是必要的,但中国认为,掌握这类技术的发达国家完全有条件根据本国的实际,通过必要的国内程序来解决知识产权问题,达到既能保护、鼓励科研的创造性,又能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非商业性技术转让的目标。
四、尊重各国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应以主权国家平等的原则为基础,当今世界各国国情不同,经济模式各异,各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结合其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来选择发展道路,确实保护自身环境并有效参加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权根据其发展与环境的目标和优先顺序利用其自然资源。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农业国来说,从解决12亿人的吃饭问题和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角度考虑,中国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及粮食的自给。同时我们制定并实施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发展方针,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建成了一整套工业体系,发展了经济,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国政府已确定并贯彻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使环境保护事业得到稳定的发展。
因此,发达国家不能把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作为提供援助的附加条件,更不能以保护环境为由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或将某种社会、经济模式或价值观强加于人。任何此类于涉内政的做法,都是违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的,并将从根本上损害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合作。
五、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和有效参与的原则
目前,在国际环境领域中,存在着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参与不足、声音得不到充分反映的不正常局面,国际社会对此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改变这种状况。众所周知,离开了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参加,治理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如果发达国家能作出积极的、建设性的和现实的态度,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广泛、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并尽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