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16《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内容摘要:这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记人散文,是苏轼为好友文与可《筼筜谷偃竹》画卷所写的一篇题画记。
提出了“胸有成竹”的文学批评观点。
[原文]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高中语文第5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本文借画竹阐发了哪几方面的创作思想? 提示:“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 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 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 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 练地掌握技巧。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 岂独竹乎? 剖析:苏轼在这里讲的实际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并且 提到一般的认识论原理上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是上文“胸有 成竹”一段议论的补充与深化,也是一位在诗、词、散文、书法、 绘画各方面都有着极深造诣的艺术家的甘苦之言。苏轼从自己的 方面指出由于“不学”而“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言外之意,是在肯 定文与可的艺术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肯定其艺术实践的“操之”甚 “熟”,因而得心应手、挥洒如意。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名词,八尺长 (3)寻 叫寻) 未果,寻病终(副词 ,不久)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兼词,之于 ) 子闻诸(兼词,之乎)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动词,赞许、 同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动词,给)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 执笔熟视(形容词,仔细 )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形容词,熟练)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探寻背景。 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与可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 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 淮阳)。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 徐州(今江苏徐州)。元丰二年三月,苏轼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 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 的《筼筜谷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 凄恻动人的优秀散文。
新人教版选修《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内容摘要:这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记人散文,是苏轼为好友文与可《筼筜谷偃竹》画卷所写的一篇题画记。
提出了“胸有成竹”的文学批评观点。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24张PPT)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始见于南宋 (林景熙:《霁山集·五云梅舍记》)。在 此之前,唐代诗人元结《丐论》曾以山水、 松竹、琴酒为三友;宋代苏轼《题文与可画》 一诗以松、竹、石为三友。 中国古代称帝王和贵族男子为君子,后泛称 德才兼备的人.“四君子”是梅、兰、竹、菊 的合称。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称,比喻人 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家寄 寓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 化。
文艺全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
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意性。 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又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 真实。
◆第三件,令文同夫妇喷饭的“筼筜谷”诗
——这里是巧合形成幽默,诗中“太守”即 指文与可,“清廉”隐含了文同为官品德。
第二段所记三件事,写得风趣幽默, “横说竖说”,貌似不经意,实则选材 很有讲究侧重
◆苏轼体会: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不学之过也
强调学习和实践。这样才能内外同一, 心手相应。 “得其意”,“并得其法”——
赞成文与可的画论主张和画竹技法。
齐白石
追忆往事,三件趣事都与画竹相关:
◆第一件,不为士大夫作画。
——狂傲中漠视名利的性格。
◆第二件,谈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艺术真实:是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作家的美学理 想对生活真实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的创造性加工而形成 的正确反映了生活的风貌和本质的形象与情景。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困惑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困惑这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困惑,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困惑第1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 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单元阅读提示就强调了散文学习要注意其“散而不乱,气贯中脉”的特点,文章既回忆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又回忆了和文与可交往的诸多趣事,还叙写了见到文与可赠画时自己的失态之状,以及联想到孟德与桥公的故事,内容繁杂,似乎信手拈来,娓娓而叙,但散文“形散神聚”“气贯中脉”的特点却十分鲜明。
因而,可以从散文常见的行文思路入手,设计文本的教学流程,这样就可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使问题简明又富有层次性,重点突出又富有纵深性,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苏轼悼友伤己的思想与情怀。
朱智贤和林崇德研究表明,每个心理过程或个性特征都要经过几次大的飞跃或质变,称为发展的关键期,重视关键期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发展事半功倍[14].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是口算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在此期间口算速度发展最快.因此,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广度得到更好的发展.目标定位:重理论,轻实践机器人学课程教学为32学时,全部为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和典型机器人应用案例。
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只掌握了表层意思,而没有理解课程的精髓。
1.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领会“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艺术特征。
2.梳理概括文与可的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1.3.2 认知及情绪量表测评所有受试者均在环境安静的检查室内进行评估,由专人负责。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用来评估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
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用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睡眠自评量表(SRSS)用来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
1.创设情境,形象导入上课之前,提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农历7月7日是什么日子吗?除“七夕节”“乞巧节”,唐代还是“晒书节”“晒衣节物”呢。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课文分析:课改实验区教材高中语文的课文容量加大,尤其是文言文部分加大了比重,出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加上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基础,学生层次等,完成这个任务就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归纳预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解决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作者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之优秀散文。
教学目的: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赏析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完整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主备人:李群辅备人:张沛季虹张荣司磊张玉娟李华朱小娟设计思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缅怀亡友的文章。
教学本文要指导学生体会文与可的绘画理论,概述苏轼和文与可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事。
课文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作为悼念性的文章,作者何以“嬉笑成文”?指导学生体会以喜衬悲,益见其悲的艺术辩证法。
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自主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现象。
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融合的特点。
另外,应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怀念。
教材分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了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文章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苏轼作文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适当点拨,由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归纳常见文言现象,分析文章写法。
此外,为了更好地感悟作者对亡友的缅怀之情,需要体会本文的诙谐之语,这种表达悲痛情感的特殊方式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常见文言现象;2、阅读作者和文与可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事,把握文与可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讨论本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及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常见文言现象;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表达悲痛情感的特殊方式。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交流法课前预习1、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古诗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翻译赏析
古诗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翻译赏析文言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用书:散文之部 第五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Word版
篇目三文与可画谷偃竹记说作者苏轼(见第四单元《方山子传》的相关介绍)寻背景文与可与苏轼为中表兄弟。
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
筼筜谷,山谷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以盛产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得名。
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与可出任洋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
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后改知徐州(今江苏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
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真意切的优秀散文。
链常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整体宏观把握]看结构知文意文章紧扣题目,围绕着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用诙谐和妙趣横生的语言,表现出自己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的感情,以及对文与可亡故的悲痛之情。
赏技巧1.挥洒自如,章法严谨本文信笔挥洒,舒卷自如。
文中有正论,有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而讲琐事,时而举典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
它虽然写得随便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始终紧扣主题,围绕着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来展开:先是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偃竹图”的基础;接着叙二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代“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最后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
通篇以画贯穿,以怀念友情为中心,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美结合。
2.说理形象,富于理趣这篇杂记兼有记人散文和文艺随笔的双重特征。
文中,作者阐述了相当深奥的绘画理论和自己的独到理解,但却能把“理”说得活泼,充满趣味,可谓既富于理趣,又不失情趣。
文章头两句描写竹子生长的形象,读之如见其形。
继而笔锋一转,以反问勾画出当时作画者只求形似、缺乏神似的情形,从而巧妙地总结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道理,流转自如,丝毫不见说理的乏味。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译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文与可画篑答谷偃竹记》赏析
刘有斌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社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佳作。
全篇信笔挥洒,而意脉流畅贯通。
全文只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文与可学画墨竹所得所悟,第二段写作者与文与可畴昔戏笑之言,第三段写作者曝书画时见文与可所赠《筼筜谷偃竹》画而哭失声。
苏轼信手拈来画、笑、哭,把三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不露雕琢之痕,有着很强的情感逻辑。
画、笑、哭三字中,画、笑当归结于哭。
哭是情感的落脚点,而画、笑则为哭或作铺垫或作反衬,使哭来得真切自然。
试想,文与可把自己毕生所悟画墨竹的心法技法倾囊相授于苏轼,此等无私行为天下能有几人做到?古代文人相轻、相倾之事比比皆是,这样看来文苏二人之间的感情之深可以想见。
而第二段中作者记叙了与文与可之间的书信往来,其中皆是戏笑之言。
苏轼的书信,有时使文与可 刘有斌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社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佳作。
全篇信笔挥洒,而意脉流畅贯通。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示范课件
阅读思考
1、文章题目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但真正写画竹的不多,为什么这样安排内容 和结构?
先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 《谷偃竹图》的基础;中间是叙二人的诗歌赠 答,书札往来,交待《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 趣事;后是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通篇 以画相串,以怀念友情为中心,显得形散神不 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善结合。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形容词做动词 ,老,养老
(2) 余因而实之 形容词做动词 ,实,证实
(3) 与可厌之
形容词做动词 ,厌,厌恶
(4) 初不自贵重:意动用法 ,贵重,以… 为贵重,觉得…贵重
(5)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名词作 状语,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而出,蛇腹长出 鳞一样。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3、 叙事中融注感情,此文对文与 可表达了哪些感情?
对他的艺术造诣的钦敬之情, 对他的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不图 享乐的称赞 对他的去世极大的悲痛。
4、文章是怎样来表达这种感情?
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对二人 零碎的往事回忆,捕捉往事中二人思 想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心灵相通 的点点琐事趣事,在“乐”事的叙述 中凸现二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 个“乐”又与失友的“悲”形成了反 差,更显其悲,愈见其动人。
•
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形散神聚文淡情浓——苏轼《文与可画簧筜谷偃竹记》赏析
形散神聚文淡情浓——苏轼《文与可画簧筜谷偃竹记》赏析-中学语文论文形散神聚文淡情浓——苏轼《文与可画簧筜谷偃竹记》赏析魏倩倩《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在新课改后被选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
这是一篇突破常规的悼念友人的文章,乍读选材零碎、毫无头绪,细读却能感受到一条通融混成的气脉贯穿始终,“散而不乱,气贯中脉”。
前文苏轼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回忆与友人文与可的交往,直到最末一段出现“废卷而哭失声”之句,才让人了解到这戏笑背后蕴藏着如此沉痛而浓烈的感情。
这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
再看看本单元其他文章,《六国论》和《伶官传序》偏重写理,史实虽然复杂庞芜,但历史教训清晰明白;《祭十二郎文》偏重写情,作者回忆与十二郎的孤苦身世、聚少离多的命运,那么满纸“呜呼哀哉”的情感亦不难领会;而这篇文章在理解上明显难度大增,前文记录许多戏笑的内容与文末沉痛的情感是怎样联系起来呢?当然,授课老师大可以以“以乐衬哀,倍增其哀”的写作技巧来解释,但终难点到实处。
所以,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选材和情感之间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尝试解读:一、于平淡处见人格。
文章的选材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了苏轼与文与可在人格和性情上的高度契合,苏轼对文与可清廉淡泊的人格操守和天真洒脱的赤子情怀的深深敬仰与缅怀。
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湖州画派”开创者,也是苏轼的从表兄。
苏轼交友甚广,文与可是他极为重要的一个朋友。
文章回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文与可“踏绢为袜”,当时已经享有盛名的文与可举手投足自然受到士大夫们的关注,而他竟不顾身份将他人求画的绢掷于地上踩踏,足见其任性天真,淡泊名利。
第二个故事是文与可与苏轼的书信来往。
这次“笔战”缘起于文与可的一个玩笑“袜材当萃于子矣”,文与可开起玩笑来怎么会是苏轼的对手,苏轼马上抓住文与可信中“扫取寒稍万尺长”一句进行诡辩——“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在这里苏轼故意将艺术世界中的竹和现实生活中的竹混淆,文与可明知其为诡辩,却无以作答,只能认输“吾言妄矣”,然而苏子似乎来了兴致,继续不依不饶地追问“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言下之意,你看诗歌中不就有“千寻竹”吗?文与可被苏子追问得无话可说,只能“笑曰:‘苏子辩矣’”,并送给苏子一副《筼筜谷偃竹》。
5.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兼词,之于。
3、以为口实
话柄。
4、而读书者与之
许可,答应。
5、余因而实之
证实。
6、月落庭空影许长:
代词,如此的,这样的。
7、近语士大夫:
动词,对某某说。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副词,就。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从前。
“为”的意义和用法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动词,描画,勾画。)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动词,写作) 3、余为徐州 (当、做,可译为到某地做官) 4、而予以为有道者 (动词,认为) 5、吾将以为袜 (以之为,把……当作…… )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5、初不自贵重
意动用法 ,贵重,以…为贵 重,觉得…贵重
名词作状语,蜩腹蛇 腹,像蝉破壳而出, 蛇腹长出鳞一样。 剑 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四、指出文言句式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 不学之过也。判断句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省略句 3、足相蹑于其门 状语后置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判断句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状语后置 6、吾将以为袜 省略句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省略句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定语后置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状语后置 10、轮扁,斫轮者也 判断句
➢ 筼筜谷偃竹:筼筜是竹子的—种,生长在水边,竹竿粗大,竹节间的 距离也长。筼筜谷因盛产筼筜而得名。偃竹是仰斜的竹子。神宗熙宁 八年到熙宁十年,文同在洋州作知州,常去筼筜谷视察竹子,因而画 竹益精。《筼筜谷偃竹》就是这个时候画的。
➢ “记”这种文体,出现得很早,至唐宋大 盛。它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 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主要 有台阁名胜记(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山水游记(柳宗元《 永州八记》)书画杂 记(韩愈《 画记》等。写法上,大多讲究 文采藻饰,语言精美,描画工巧,富于真 情实感,熔叙事、抒情、说理于一炉,具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主备人:李群辅备人:张沛季虹张荣司磊张玉娟李华朱小娟设计思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缅怀亡友的文章。
教学本文要指导学生体会文与可的绘画理论,概述苏轼和文与可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事。
课文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作为悼念性的文章,作者何以“嬉笑成文”?指导学生体会以喜衬悲,益见其悲的艺术辩证法。
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自主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现象。
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融合的特点。
另外,应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怀念。
教材分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了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文章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苏轼作文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适当点拨,由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归纳常见文言现象,分析文章写法。
此外,为了更好地感悟作者对亡友的缅怀之情,需要体会本文的诙谐之语,这种表达悲痛情感的特殊方式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常见文言现象;2、阅读作者和文与可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事,把握文与可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讨论本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及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常见文言现象;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表达悲痛情感的特殊方式。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交流法课前预习1、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习要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2.探究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暑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2.关于文与可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3.古今异义(1)月落庭空影许.长(2)废.卷而哭失声(3)吾将以为..袜(4)发.函得诗(5)而读书者与.之(6)以书遗.余曰4.词类活用(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2)吾将买田而归老.焉(3)余因而实.之(4)自蜩腹蛇腹..十寻者....以至于剑拔(5)初不自贵.重5.句式(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3)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4)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6)足相蹑于其门【反馈矫正】3.古今异义(1)月落庭空影许长(古:这样;今,也许)(2)废卷而哭失声(古:停下,放下;今,废弃)(3)吾将以为袜(古:把……当作;今,认为)(4)发函得诗(古:打开;今:发送)(5)而读书者与之(古:赞成;今:给)(6)以书遗余曰(古:赠送;今:遗失)4.词类活用(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动词作名词,芽)(2)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形容词作动词,养老)(3)余因而实之(形容词作动词,证实)(4)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名词作状语,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5)初不自贵重(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觉得……贵重)5.句式判断句(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定语后置(3)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状语后置(4)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6)足相蹑于其门☆课堂探讨☆要点一: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探究活动】写出下列各词在句中的含义。
熟执笔熟视而操之不熟者语今语士大夫有“车过”“腹痛“之语过不学之过也有车过腹痛之语然自视了然予不能然也然二百五十匹绢以以追其所见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与可以书遗予曰吾将以为袜之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生而有之也临事忽丧之士大夫传之而读书者与之而而节叶具焉生而有之也废卷而哭失声【教师释疑】注意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重点诗词要积累,虚词要注意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平时注意积累典型例句,答题时可以经典例句对应。
【讨论明确】熟执笔熟视仔细而操之不熟者熟练语今语士大夫告诉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过不学之过也过错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然自视了然……的样子予不能然也这样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以以追其所见来,从而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与可以书遗予曰把吾将以为袜把之竹之始生取消句子独立性一寸之萌耳的生而有之也代词,代节叶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与可之言而读书者与之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而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生而有之也表承接废卷而哭失声表并列【课堂提升】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2)投诸.地而骂(3)以为口实..(4)余为.徐州(5)余因而实.之(6)月落庭空影许.长【答案】(1)遗:赠送;(2)诸:之于;(3)口实:话柄;(4)为:这里是“到……做官”的意思;(5)实:证实;(6)许:大约,左右。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
2.翻译下列句子。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2)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3)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4)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答案】(1)可是现在画竹的人们却是(把竹子)一节节地接起来,一叶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2)我不能做到这样,但是我心里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3)(人们)平时觉得自己很明白,但事到临头却突然变得糊涂起来,难道只是画竹是如此吗?(4)我认为其中包含着深邃的道理,难道不是吗?【探究活动】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师释疑】这是一道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的题目,要求用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
【讨论明确】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个性:(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
【探究活动】本文借画竹阐发了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并作解释。
【教师释疑】这是一道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的题目,要求用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解释然后自己说出看法。
【讨论明确】“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
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
”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
”。
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探究活动】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教师释疑】注意分析全文的写作目的,是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讨论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课堂提升】1.下列有关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引用的诗文有苏轼的《墨竹赋》、文同的“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辙的和诗,以及苏轼《洋州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操祭桥公文。
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渭川千亩竹”。
B.作者无意在本文探讨总结绘画理论,而旨在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出作者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C.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诗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他们俩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D.废卷、哭失声两个动作,不用言语就传达出苏轼与文与可的真挚深厚的情谊。
前面尽情地写往昔两人从真挚的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为了极写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
“乐”与“悲”形成的感情反差更强化了“乐”得醉人,“悲”得痛心。
【答案】A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述了文与可的一大段画论。
作者意在通过对文与可绘画理论的推崇来表达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
B.文中写到“袜材萃于子”“万尺竹之辩”“太守馋笋”等,这些调侃打趣戏笑,恰好反映了作者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
C.文中叙写文与可拒人求画、以绢为袜和转荐他人的故事,表现了文与可的淡泊率真。
作者是在颂扬文与可的道德人品。
D.本文为悼亡之作,可第二段尽是戏笑,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是以乐写哀,与下文的“哀哭”映照,更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收到了倍增其哀的效果。
【答案】C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