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沪教版语文一上《下雨啦》word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下雨啦》公开课学案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下雨啦》公开课学案

《下雨啦》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下、雨、桃、花”4个生字。

学习笔画“竖弯钩”,能在老师指
导下,正确描摹“花、下、雨”。

2.正确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la di da
3.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1.读儿歌,学生字。

下、雨、桃、花
注意“雨”的点,“花”的笔顺、认识新笔画:竖弯钩
2.调皮的生字宝宝拉着朋友的手,在词语广场跳圆圈舞呢?你认识他们吗?
下雨滴答雨水开花开门五朵花回答开水
3.扩词练习:花()桃()下()雨()
4.说话练习。

柳树、桃树都爱小雨,你们听,小雨点开始变换舞曲了,谁也在说话了,还有谁也喜欢小雨呢?
滴答,滴答,
下雨啦,下雨啦!
柳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说:“。


5.巩固练习
(1)我会写。

“花”共()笔,第六笔是()。

“雨”共()笔,第四笔是()。

(2)不含有笔画“乚”的汉字是:
花桃雨。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下雨啦》公开课学案第一课时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下雨啦》公开课学案第一课时

《下雨啦》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认识本课的四个生字:雨、答、开、花。

(2)进行形象记忆,并通过改变语境,认读词语加以巩固。

2.能力目标
(1)在反复练习拼读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练习“连一连”。

(2)能够继续编儿歌。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雨、答、开、花。

2.难点:正确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

三、导学问题
1.你见过下雨吗?你能描述一下下雨的声音吗?
2.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四、参考资料
《下雨啦》一书相关
冰淇淋落在地上也好,下雨也好,这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眼里都是重大事件,这些变故常常令他们不知所措。

而我们,除了习惯性地给他们准备好雨具或者把他们关在屋子里、以免他们的身体遭受雨淋以外,很少注意到此时孩子们更需要另一种雨具:为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晴空……我们可以拥
有、也应该培养孩子们拥有一颗不变的晴朗的心,那就是积极主动地迎接变化,享受变化,与变化共舞。

本书的内容是表现下雨之后孩子们被关在家里闷闷不乐的故事。

如何适应变化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寻找到快乐,是这一本书想想表达的主题。

课下读读这本书,复述书中的故事,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下雨啦的教学设计_1年级语文教案.doc

下雨啦的教学设计_1年级语文教案.doc

下雨啦的教学设计_一年级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下雨啦》这篇课文以清新的笔调,优美生动的语句,把雨前的特征、雨中的景物以及雨中儿童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活灵活现的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者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关注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眼光展现了一幅人雨交融的“雨趣图”。

二、学生分析:作为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简单的分析课文的能力,积累了一些朗读课文的技巧,所以说能够完整地、流利地朗读本课不是件难事,难的是边读边想象雨中的情景,并且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感情地朗读出雨中的美与雨中的趣,在这方面教师要给与适当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蚂、蚁、搬”等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边读边想象情景,体会雨之美和孩子们在雨中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1、描述下雨的情景,交流有关雨前征兆的资料,激发学生对雨的兴趣。

2、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细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和多媒体课件,想象画面,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雨情、雨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课件演示、表演、朗读等,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感受雨之美、雨之趣,体会雨中孩子们的欢乐,想像孩子们在雨中奔跑嬉戏的情景,学会亲近自然。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课件出示21课二类字:蚂蚁搬家歪歪斜斜喝醉汇集流淌石阶柏油马路溜光发亮凉鞋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生词,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它们了,大眼睛认真看,在心里默默地认一认、读一读。

(学生读词)师:真不错,同学们读得这么准确,我们的生字朋友很高兴,所以他们要介绍新朋友给我们认识,猜一猜,会是谁呢?(课件出示:天气预报图标)师:同学们看过天气预报吗?认识他们吗?(学生认识图标)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都认对了!【设计意图】设计再认生字环节,除了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外,为本节课的阅读教学做好铺垫。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下雨啦》公开课学案第二课时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下雨啦》公开课学案第二课时

《下雨啦》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认识本课的四个生字:雨、答、开、花。

(2)正确拼读课文中出现的音节lā、dī、dā。

2.能力目标
(1)写字,要求把笔画写正确、写漂亮,做到横平、撇尖、竖弯钩要饱满。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

2.难点: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雨、答、开、花。

三、导学问题
1.你学到了什么拼音?
2.默写出你学到的生字。

四、参考资料
雨的形成过程
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

云团逐渐变大,
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最后形成雨点下降。

观看一场雨,使用‘手机’录像,分享给全班同学。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下雨啦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下雨啦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沪教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积聚词语,协助先生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交头接耳〞、〝歪倾斜斜〞、〝聚集〞、〝流淌〞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进程与方法: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

可以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形。

感悟课文意境的美,体会小雨点和孩子们的快乐。

2、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停止剖析。

3、引导先生阅读课外小童谣,扩展先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孩子失望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追求美妙的童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充沛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浸透的美与快乐。

2、增进孩子对阅读的喜欢,培育先生学习的兴味,体会文字美、言语美。

课前预备:1、小植物等图片,生字卡片。

2、课外小童谣。

教学进程一、猜谜语创情境,揭课题。

同窗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明天,教员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小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

〔雨〕你们真聪明!你们喜欢雨中的风景吗?明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21课«下雨啦»。

板书课题,先生齐读课题。

1、边写边问:〝雨〞字的四个点像什么呀?像四个顽皮的小雨点。

2、喜欢小雨点吗?那我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一读课题吧。

先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文中的小冤家看到的感遭到的和你们一样吗?下面就请同窗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依照教员的自读提示朗诵课文。

出示要求,指名读,末尾吧!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自在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想有什么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反省自学状况。

1、出示生字词,请先生认读。

团体评议,纠错正音。

2、引见自己的记字方法。

〔1〕蚂、蚁:与昆虫有关,带有〝虫〞字旁。

汇、淌、溜:与水有关,带有三点水。

〔2〕歪:可应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忆字形,不正就是〝歪〞。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1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1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 1 沪教版出示:di da(滴答)指名拼读,再出示词语,开火车拼读。

说明:以读为驻展开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了解内容,认识生字。

读要体现层次性,初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下儿歌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在听录音,重在听清几个生字的读音;再读儿歌,鼓励学生在反复读文中认清生字的形,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与生资渐碰渐熟,最终达成围教学目标——在课文语境中正确读出生字。

另外在反馈“花”的读音时渗透了三拼音,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

三、再读儿歌,了解内容1、读了课文以后你们发现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了吗?指名交流。

2、指导读好第3、4句话。

男女分角色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知道了下雨啦,柳树要发芽。

你还知道什么?(桃树要开花。

柳树、桃树喜欢雨水。

……)在了解的基础上再指名分角色读一读。

3、四人小组用不同形式读课文,老师下去巡视、指导。

请比较有典型的读法的小组读,并交流为什么这样读。

体会他们所表现的不同的意思。

(比如,有的读得轻一点,因为春雨是细细的,轻轻地在下;有的读得响,是因为很高兴,雨水可以帮助植物生长。

等等)说明:通过老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重在培养学生阅读方法,采用感受读、有选择性地读,以及小组合作读来培养初步合作意识。

四、游戏拓展、巩固。

1、叫号游戏(加入以前学过的字)2、出示生字,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记这些字形,学写两个字。

开:渗透笔画;花:渗透上下结构。

学习新笔画“竖弯钩”,师范写,生书空。

描写这两个字,强调写字姿势。

3、小小广播员,读读你喜欢的句子。

a、小雨滴滴答答地落到了柳树身上,它要发芽啦!b、桃树妹妹高兴地对小雨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4、课后练习a、将拼音送到相应的图片上,送对的小朋友要领大家拼读,随机出示汉字da da da da 冲锋枪答答答。

b、填写象声词出示:滴答,滴答,下雨啦!……pi pi pa pa噼噼啪啪,爆竹响啦!……课文里桃树、柳树听到雨声发生了对话,那我们能不能也做个小作家,把它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为它继续编写下去。

《下雨啦》教学设计

《下雨啦》教学设计

《下雨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下雨啦》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下雨啦》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模仿歌曲中的动作和表情。

3. 学生能够通过该歌曲的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下雨的现象及与之相关的一些事物。

二、教学准备:1. 《下雨啦》这首儿歌的录音。

2. 下雨的图片和卡片。

3. 小雨伞、小雨衣、小雨靴等道具。

4. 绘本《雨的来历》或其他相关主题的绘本。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下雨啦》这首歌,并提问学生是否听过这首歌。

2.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下雨啦》这首歌的录音,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欣赏。

3. 歌词教学教师逐句教唱歌词,并边教边做动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下雨啦,下雨啦,亲爱的小朋友们(学生一起挥手)下雨啦,下雨啦,是不是在天空忽然变得灰蒙蒙(学生表情悲伤)下雨啦,下雨啦,雨滴洒满了大地(学生用手指模拟雨滴落地的声音)下雨啦,下雨啦,门外的青草变得更加绿油油(学生做描摹青草形状的动作)下雨啦,下雨啦,老师给小伙伴们放学的时候准备好伞和雨衣(学生模仿撑伞、穿雨衣的动作)下雨啦,下雨啦,雨露润滋润,花儿都开得更鲜艳(学生模仿花儿绽放的动作)4. 歌曲练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着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练习,逐句进行反复练习,直到能够流畅唱出整首歌曲为止。

5.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歌曲《下雨啦》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下雨的感受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下雨对大自然的滋润和美好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6. 拓展活动(1)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水池玩具模仿下雨活动。

(2)使用小雨伞、小雨衣、小雨靴等道具,模拟下雨天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道具互动,模仿《下雨啦》中的动作。

7. 相关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索与下雨相关的内容,如雨的来历、雨后的变化等,可以使用绘本《雨的来历》或其他相关的绘本进行分享或阅读。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对所教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教学评价。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下雨啦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下雨啦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下雨啦》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下雨啦》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对雨水的感知能力。

2.学习默写句子“下雨了,真凉快,地上的尘土被雨水冲刷。

”3.培养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下雨天气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下雨啦》的基本内容。

2.学习默写句子“下雨了,真凉快,地上的尘土被雨水冲刷。

”3.培养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下雨天气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夏天的阳光”和“海边的沙滩”。

•提问:“你们喜欢下雨吗?下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新课呈现(10分钟)•出示课文《下雨啦》,让学生跟着教师读一遍课文。

•分析课文的标题,引导学生思考即将学习的内容。

3. 教授新词汇(10分钟)•依次出示并教授课文中的生词:下雨、真、凉快、尘土、冲刷。

并与学生一起念读。

•进行口头讲解,并结合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进行示范。

4. 聆听课文(10分钟)•播放课文《下雨啦》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通过听录音,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拓展活动(2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下雨了,真凉快,地上的尘土被雨水冲刷。

–问题1:下雨了,天空上是什么颜色?–问题2:下雨天,我们可以做什么活动?•让学生一起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使用所学的生词。

6. 默写练习(15分钟)•教师板书句子“下雨了,真凉快,地上的尘土被雨水冲刷。

”并进行逐字教学。

•学生跟读,然后进行默写练习。

•教师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逐个点评并进行讲解。

7. 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强调学生们学会了用简单语言描述下雨天气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多加思考。

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聆听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下雨啦》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并且学习并掌握了描述下雨天气的表达能力。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啦》教案设计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啦》教案设计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啦》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

感悟课文意境的美,体会小雨点和孩子们的快乐。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充分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美与快乐。

2、增进孩子对阅读的喜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文字美、语言美。

策略方法:1、资料的收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来进行。

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十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

并且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体现师生互动这一理念。

2、感情朗读对课文内容的充分读,就是对课文内容的再一次理解,让孩子在读时,把自情,在读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更是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了解祖国。

因此,课外有关内容的阅读,有利于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教师提供的书刊《童年书架》、《365夜》等)课前准备:1、与本课有关的生字、生词卡片,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1-2自然段)、音乐磁带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随笔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你知道下雨前什么小动物会来给我们报信吗?天空会变得怎样呀?”(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2、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你们看!”(出示课件1、2自然段)3、师:“原来要下雨了!”(板书题目)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参与学习,喜欢搜集、喜欢和同学们交流,养成课前搜集的好习惯,为更好的学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打基矗用动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性,能让学生乐于学习课文。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下雨啦-沪教版【小学学科网】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下雨啦-沪教版【小学学科网】

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雨、下、桃、花”4个生字。

认识笔画“竖弯钩”。

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花”“下”“雨”。

2、复习“d t n l ”, 正确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di da fa。

3、正确朗读儿歌,感受春雨给植物带来的快乐。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结合课题学习生字。

1、出示下雨前情景的图片与文字。

师:瞧,蚂蚁背着粮食在搬家,蜻蜓飞得低低的,抬头看看,天空中乌云密布,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就知道要——2、读准课题的字音。

◇出示词卡:下雨啦(la)◇师示范拼读:la下雨啦。

◇个别生读——开火车读3、结合课题书写,识记“下、雨”过渡:瞧,天空越来越黑,不一会儿,就——媒体出示:下雨啦(1)借助笔顺框,识记“下”的笔画、笔顺。

出示:“下”及“下”笔顺框。

(2)借助动画演示,识记“雨”出示:窗外下雨的动态图画。

4、读好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受春雨的轻与细,读好词语。

(1)听录音,引入情境,拼读“滴答滴答”师:你听到春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呀?师:雨点落在地上,发出了——出示词语:“滴答滴答”拼读(2)创设情境,反复练读。

师:雨点落在屋檐上——,雨点落在操场上——雨点落在窗户上——(3)齐读2、看图,说说春雨给大自然带来怎样的变化,出示:图师:春雨给大自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请你仔细看,用心记。

呆会儿老师请你按照图片出现的顺序来说说什么怎么样?3、师范读,拼读音节,将儿歌读正确。

(1)师范读,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拼读词语“下吧、发芽”(个别——齐读)小结:拼音可是我们识字的工具,你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自己拼拼音节,认一认,养成一个好习惯。

(3)各种形式练读儿歌。

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自读儿歌——个别生上台读——同桌读文——齐读课文三、反复读儿歌,积累语言。

1、读第一句,体会不同角色的快乐。

(1)体会小雨滴的快乐。

师:瞧,小雨点儿从天上落到了地面上,他多快乐啊,谁来读这句话?出示: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2)体会植物们的快乐。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1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1 沪教版

《下雨啦》教案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5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5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 5 沪教版话为话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说话的训练。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要认真倾听,纠正语病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二、学习儿歌1.看图,听录音。

要求:听一听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

2.看着课文,再听录音,并轻声指读。

要求:仔细听听两个小朋友说的是什么。

3.自由指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

说明:这个环节安排了两听三读,使他们的耳、口、脑、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边听边记、字字入目、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1.组织交流:儿歌中的小朋友讲了些什么?2.相机出示儿歌:“喂——你在哪里呀?”“哎——我在东方明珠电视塔。

”3.学习生字(1)学生在书上生字表圈出生字。

(2)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读准“你”:师领读“你”注意第三声。

读准“哪、里”:师提示,还有两个生字宝宝“哪、里”,他们的声调和“你”是一样的,谁愿做小老师领大家读?读准词语“哪里”:“哪”和“里”组成词语时又该怎么读?(师领读开火车读、叫号读)读正确“东方明珠电视塔”:开火车读。

(3)记住生字字形组织交流识字方法: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说明:由上一个环节听的训练引出了儿歌,在出现了儿歌的基础上再引出生字和生词,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由于第三声是读音上的一个难点,所以本环节加强了读准生字的字音。

这也是为后面正确地拼读音节作了铺垫。

学生们的识字方法是有一定的个性的,所以在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要多给以鼓励和肯定,及时点拨,有意识地增强学生识字的兴趣并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4.熟读儿歌(4)自由指读(5)做动作读。

(6)小组分角色读、小组竞赛表演读(7)师生配合表演读。

说明:自由读,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朗读的空间和时间,为后面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朗读打好基础,所以把它安排在朗读的第一个环节。

后面几种朗读形式都是结合学生活泼好动、喜好表演的心理特点和本首儿歌的特点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反复朗读中积累语言文字。

下雨啦教学设计

下雨啦教学设计

下雨啦教学设计《下雨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下雨的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朗读法、表演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下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下雨的情景。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课文《下雨啦》。

教师提问:“课文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下雨啦,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感受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

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游戏名称为“小动物找家”。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种小动物。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家,每个家代表一种天气情况,如晴天、雨天、阴天等。

教师说出一种天气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代表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找到相应的家。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鼓励表现不够好的学生。

1. 2. 3. 1. 2. 1. ◦ ◦ 2. ◦ ◦ ◦ ◦ 3. ◦ ◦ ◦ ◦ ◦书写指导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

教师示范书写生字词,让学生模仿。

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游戏活动等。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鼓励表现不够好的学生。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啦》教案设计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啦》教案设计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到雨水给大地带来的生机和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能够说出雨水的形态和颜色,并勾勒出下雨时人们感受到的场景。

•能够听懂并模仿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听说能力。

•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雨水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雨水的形态和颜色。

•听懂并模仿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

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课件、听力材料及相关课外资料。

•画笔和颜色笔,可以是颜料和纸,也可以是数码设备。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和预测(20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片蓝天白云,然后悄悄地在画面上加上几滴“水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描述,问:“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你们在画上发现了什么变化?”2.师生互动,让学生会发现和猜想这些“水珠”的来历,逐渐引导学生思考出“下雨了”这个答案。

3.教师出示本课课文《下雨啦》的题目,并让学生猜想内容。

步骤二:教学主体(50分钟)1.首先,教师放音乐,让学生听一遍,循序渐进地给学生带过课文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2.然后教师将黑板上的蓝天变成灰色,模拟下雨的过程,展示下雨后变得不同寻常的场景画面,引导学生涂色,以便记录其感受和表现。

3.分组讨论和分享色彩的差异性,以此带出“雨水”在不同季节中的表现和特点。

4.引领学生探讨“雨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水资源,爱护自然环境,并进行课堂活动实际操作。

步骤三:思维巩固(10分钟)1.让学生集体朗读和回答下列问题:•下雨的景象如何?(参考课文的文本结构)•雨水是什么形态和颜色?(扩展出未在课文中提及的形态和颜色)•雨水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哪些?2.设立练习题,并让学生动手练习。

•如何防止浪费水资源?•如何节约水资源?•怎么利用雨水?步骤四:家庭作业(5分钟)为家长设计一道水资源问题,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解决,并将所想到的答案和思考结果在下一节课分享。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1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雨啦1 沪教版

《下雨啦》教案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雨啦
新寨中心小学李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积累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交头接耳”、“歪歪斜斜”、“汇集”、“流淌”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

感悟课文意境的美,体会小雨点和孩子们的快乐。

2、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小童谣,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充分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美与快乐。

2、增进孩子对阅读的喜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文字美、语言美。

课前准备:
1、小动物等图片,生字卡片。

2、课外小童谣。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创情境,揭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小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

(雨)你们真聪明!你们喜欢雨中的景色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下雨啦》。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1、边写边问:“雨”字的四个点像什么呀?
像四个顽皮的小雨点。

2、喜欢小雨点吗?那我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一读课题吧。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文中的小朋友看到的感受到的和你们一样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按照老师的自读提示朗读课文。

出示要求,指名读,开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想有什么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请学生认读。

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2、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

(1)蚂、蚁:与昆虫有关,带有“虫”字旁。

汇、淌、溜:与水有关,带有三点水。

(2)歪:可利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忆字形,不正就是“歪”。

(3)搬、柏: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

(4)还可以用比较形近字等其他方法。

3、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读顺课文。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主要讲了雨前大自然的变化、雨中的景物以及儿童在雨中嬉戏玩耍的情景。

三、以读代讲,感悟雨的美与趣。

(一)雨前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投入,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是不是边读边思考啦:下雨前,大自然和小动物们都有怎样的变化?(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生:天阴了,云低了,太阳躲起来了。

(师板书)
生:燕子掠过树梢,鱼儿跳出水面,蚂蚁交头接耳地说着悄悄话:“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师板书)
师:想象,你就是那只小燕子,做一做掠过树梢的动作吧!学生随意在位置上张开双臂做出飞翔的动作,师肯定。

边做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再试着做一做鱼儿跳出水面的样子。

随机拿出生字“跳”,问同学们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交流记忆方法。

师:同桌先在座位上演示蚂蚁“交头接耳”说悄悄话的动作,再派一组同学上台表演,大家在评价中理解:原来。

头挨着头,耳朵贴着耳朵就是——交头接耳。

下雨前,蚂蚁们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啊!带着体会,再读一读。

(二)雨中美景
师:不一会儿,滴答、滴答、滴答……小雨点落下来了。

通过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开始下雨了。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雨中美景吧!(板书:雨中)
(三)交流并指导朗读。

学生读自己画出的好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相机作以下点拨引导(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发言调整顺序):
1、听“雨声”。

点击“雨声”进入下一张。

(1)指名读一读描写雨声的语句,根据学生发言出示相应语句。

(2)对比体会:“滴答、滴答”是小雨,像敲小鼓;“哗啦、哗啦”是大雨,像小溪在欢唱。

(3)分辨雨声。

课件播放两种不同雨声,让学生分辨是哪一种。

再朗读相关语句。

2、赏“雨花”。

点击“雨花”出示语句。

(1)想象并描述画面:小雨点掉在池塘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2)品味“笑”字。

点击“笑”字变红色。

①找一名同学笑一笑,通过观察体会:笑既有可以看到的笑容,又有可以听到的笑声。

②你能想象出池水的笑容和笑声吗?
一圈圈涟漪不停地扩散、动荡,感觉池水脸上像是笑开了花,这是笑容;雨点落在水面发出的声音,就是笑声。

③是谁把池水逗笑的?(小雨点。

)是啊,小雨点给那么多人都带来快乐。

(3)拓展想象:它还会落在哪些地方?你能模仿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进行口语表达。

教师加以点拨,注意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使语句更加生动。

3、观“雨线”。

点击“雨线”出示相应语段。

(1)通过表演理解“歪歪斜斜”、“喝醉了酒”等词语、感悟雨线在风中摇摆不定的样子。

(2)指导朗读,并模仿喝醉酒的样子。

4、小结:雨中的景象多么美妙,像一首动听的乐曲,像一幅动人的画卷。

板书:美。

(四)雨中的孩子们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语段,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板书:乐。

2、男女声分别齐读。

老师可以这样引读:
女孩们,小雨点给我们带来清凉,让我们一起带着快乐去追逐它们的踪迹——
男孩们,小雨点给我们带来欢笑,让我们一起敞开胸怀去迎接它们的拥抱——
3、关注省略号。

(1)、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雨中的小孩子还有许多不同的姿态、动作。

(2)、想象孩子们还会怎么做呢?
(3)、写话训练:你能像作者一样用“有的……有的……有的……”把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吗?
学生写话,之后朗读、评赏。

四、小结快乐结束本课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给孩子们带来笑声,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呢?拿起书,能背的可以背诵,带着动作读课文。

师: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只要你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一切都将是美好的。

五、板书设计:
21 下雨啦
雨前:天阴云低太阳躲
燕子—掠鱼儿—跳蚂蚁—说悄悄话雨中:美乐
六、课后反思:
《下雨啦》这篇课文以清新的笔调,优美生动的语句,把雨前的特征、雨中的景物以及雨中儿童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孩子们面前。

用谜语导入,在情境中阅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结合动听的雨声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孩子们结合自己去感受文中孩子们在雨中玩耍的快乐,并引导学生们模仿句式说一说,培养了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但整节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不够,致使整节课的教学氛围还不够和谐愉快、生动活泼。

读,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读是一门艺术,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

在这一点上,我把握得还不够,没有让学生真正读懂,真正读透,范读者绘声绘色,学读
者却没有入情入景。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开拓思路,努力寻找适合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爱上读,主动读,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训练中能够有所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