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2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X页,第Ⅱ卷X至X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卷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卷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对考号、姓名、班级和科目。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血浆蛋白C.尿素D.血红蛋白2.下列有关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给蝌蚪饲喂拌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能促进蝌蚪的发育B. TRH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垂体分泌TSH中起拮抗作用C. TSH经血液定向运输到甲状腺,从而调节甲状腺的活动D.切除甲状腺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3.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 )A.产生抗体细胞不同B.抗体化学本质不同C.抗体作用方式不同D.抗体作用结果不同4.人类的大脑皮层中有四个言语区:W区、V区、S区和H区,它们分别对应的语言功能是( )A.听、说、读、写B.写、读、说、听C.说、写、听、读D.读、听、写、说5.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婴儿会眨眼B.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C.看到酸梅流口水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6.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
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用一只幼年的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7.下列液体中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液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B.③④⑤⑦⑨⑩C.②③④⑤⑦⑨D.①②③④⑤⑦8.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B.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9.常吃海带等海生植物可以防治( )A.糖尿病B.侏儒症C.地方性甲状腺肿D.心脏病10.切除狗的甲状腺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和代谢活动将 ( )A.增加,代谢活动减弱B.增加,代谢活动加强C.减少,代谢活动减弱D.减少,代谢活动加强11.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12.下列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血红蛋白B.载体蛋白C.血浆蛋白D.肌动蛋白1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A.电荷B.局部电流C.电势D.局部电场14.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15.图甲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图丙是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丙中刺激A点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在图甲中,兴奋在③处的传递与化学信号有关C.在图乙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D.在图甲中,给予②处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0次偏转16.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①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17.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2018年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文档资料
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期中考试是一次阶段性的考试,是为了检验大家上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可以用样方法的是A.田鼠B.蚯蚓C.野兔D.猫头鹰2.森林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原因是A.不同高度分布的动物不同B.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C.不同高度的光照不同D.不同高度的湿度不同3.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必须是生产者,原因是A.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B.生产者在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C.生产者的数量最多D.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4.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5.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错误叙述是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B.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都比自然生态系统低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D.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较高6.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食物网比甘蔗田更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8.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动物类群数(类/m3)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m3)365665750l 9832490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9.测得某生态系统含a、b、c、d4种生物,且构成的食物链为a b c d。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3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学科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B.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的剧变不会引起内环境稳态的失衡2.不属于动物内环境成分的是( )A.乙酰胆碱B.胰岛素C.胰蛋白酶D.抗体3.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B.生长激素分泌进入血浆C.牛奶进入胃中 D.精子进入输卵管中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剧烈运动时血浆pH显著下降 B.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C.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5. 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A.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淋巴管阻塞C.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 D.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6. 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7.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9.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10. 下列关于人类艾滋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B.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感染艾滋病毒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11.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抗体 B.吞噬细胞可参与的特异性免疫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12. 下列生理活动中,哪项与人体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关( )A.生物节律的控制 B.血糖调节 C.语言、学习和记忆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13.如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更好的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C.④兴奋时,其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14. 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 (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B.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ABA诱导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D.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拮抗作用15.下列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代谢活动B.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根的向地性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成熟的苹果能催熟未成熟的香蕉,是由于苹果细胞产生乙烯16.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17. 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new)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乾安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并涂在机读卡上。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而言的,因此它是指人体内的液体B.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C.内环境是细胞外液,约占总体液的1/3D.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是人体的内环境之一2.关于细胞外液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B.组织液和淋巴在成分和含量上最相近C.细胞外液中含有血红蛋白、二氧化碳、水等D. 健康人的细胞外液成分经常发生明显的剧烈的变化3.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 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的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4.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B.食物种类和栖息地C.湿度D.温度6、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反射弧必须结构完整才能发生反射C.反射弧中感受器和效应器是同一部位D.反射弧中将刺激转变成兴奋的部位是感受器7、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8.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9.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0.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11.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分别属于()A.个体,种群 B.个体,个体C.种群,种群D.种群,个体12、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A.第二营养级B.三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初级消费者13、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碳水化合物14、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15、野生生物资源的间接价值是指其具有()A.重要的生态功能B.巨大的潜在价值C.重要的美学价值D.重要的科研价值16、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1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先增后减D.相对稳定18.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组成一个( )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19.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2018年高中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文档资料
高中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B.血浆、组织液C.淋巴、组织液D.血浆2.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C.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叫突触D.导致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物质叫神经递质3.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C.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4.负责调节人体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B.小脑C.下丘脑D.脑干5.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淋巴因子B.疫苗C.血清D.抗原6.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7.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8.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 )A.顶芽的营养比侧芽充足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较多,促进生长C.顶芽接受阳光充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9.下列关于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脱落B.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物增高C.能促进种子萌发D.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中合成10.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11.与人体青春期生长发育关系不大的激素是:( )A.性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1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13.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2,4DB.乙烯C.吲哚乙酸D.吲哚丁酸15.如果某人可以讲话,但是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可能是哪个区出现问题 ( )A.W 区B.V区C.S区D.H区16.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淋巴因子B.吞噬细胞C.淋巴细胞D.抗体17.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18.下面是有关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溏素对血糖浓度变化影响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脏分解糖元B.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C.若数小时未进食,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D.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时,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19.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20.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激素减少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B.酶C. pH值D.渗透压22.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B.bC.cD.d23.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这属(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24.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A.肌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B.非糖的物质转化,使尿糖升高C.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D.蛋白质分解,使尿糖升高25.右图中哪条曲线能说明正常人在进食前与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 )A.曲线 aB.曲线 bC.曲线 cD.曲线d26.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生物试卷(考试时间:下午2:30—4:00)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相应试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1.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A.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B.血浆的pH2.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快速调节的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3.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在全身各种细胞起作用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5.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第一道防线阻挡能力增强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不断流失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7.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B.抗体是免疫活性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8.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病人体内的T细胞数量较低B.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C.感染HIV后的病人只有体液免疫发挥作用9.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10.手足口病是由某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而它不是生物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以培养1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12.右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乾安七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题第Ⅰ卷( 50 分)一、选择题( 1-30 题每题 1 分, 31-40 每题 2分,共 50 分)1、以下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 K +、血浆蛋白、抗体 B .唾液淀粉酶、呼吸氧化酶、抗利尿激素 C . CO 、解旋酶、 C l - D 2+2 、尿素 . Ca 、载体蛋白、神经递质2、备战 21届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时期,运动员勤苦训练脚上常常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浸透A .组织细胞B .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 .各级动脉和静脉3、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D .毛细血 管和毛细淋巴管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保持呼吸中枢的喜悦,这主假如利用( )A .神经调理B .体液调理C .激素调理D .内分泌调理4、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录B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 .叩击膝盖下边的韧带惹起小腿抬起D .碰到多年 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5、某人脑外伤后,能够看懂文字、听懂他人讲话,也能写字,但自己却不会说,受损的大脑皮层地区可能是()A .W 区B .V 区C .S 区D .H 区6、以下依照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 .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许多C .突触前膜开释的递质(如乙酰胆碱)一直不被酶分解D .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许多7、以下对于体温调理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大脑皮层是调理体温的主要中枢B .温觉感觉器只散布于皮肤C .人在强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缩短[D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酷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8、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显然的出汗现象,说明()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 D .这类状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9、以下对于人体激素及其调理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B.激素直接参加细胞内的很多代谢活动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神经系统的某些构造也能够开释激素10、以下对于神经肌肉( 肌肉指骨骼肌 ) 接点及其有关构造和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空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同样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11、人类大脑皮层和动物的差别是拥有()A.躯体运动中枢 B .听觉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 D .语言中枢12、图中箭头表示神经激动的传导门路,此中最为正确的一条是()A.a B.b C.c D.d13、在 2011 年 7 月 23 日中国高铁事故中,两岁半的小女孩伊伊被掩埋两往后生还被称为生命的奇观。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35小题每题2分)1、关于渗透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血浆渗透压越大,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多,尿量越多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渗透压是溶质中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它的大小取决于微粒的数目,A正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
血浆渗透压越大,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少,尿量越少,C错误。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压的说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下列物质,不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有氧呼吸酶B.抗体C.递质D.Na+【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有氧呼吸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不可能成为内环境中的成分,A正确。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B 错误;递质存在于组织液中,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C错误;Na+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红将酸奶饮入胃中 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洗澡时耳中进水【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病人点滴生理盐水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B正确;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耳与外界相同,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精选】吉林省乾安县_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毒素是抗体B. 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C.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2、人处于高温环境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所以将通过增加排尿量来增加散热B.由于温度高,有氧呼吸酶失活,此时身体供能主要靠无氧呼吸C.因气温过高,将通过大量的排汗增加散热,调节体温D.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Na+,这将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3、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①和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
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
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
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序号实验处理甲乙方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方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方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5、实验室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6、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关系的是A.图①,b表示青霉菌B.图②,a表示青霉菌C.图③,a表示青霉菌D.图④,b表示青霉菌7、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 1 cm2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8、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9.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0.如下图,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现象的是()11.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每组实验种子为100粒):实验组处理方法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一黑暗处理20二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98三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处理97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恰当的是()A.光照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12.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在研究土壤中往往也有差别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1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防治,要尽量降低其K值B.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C.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D.种群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下降14.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若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可以先进行稀释后再计数15. 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七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 D.2.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3.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4.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5.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B.丙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丁6.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C.3缺氧时的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A中溶解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7.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或性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8.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9.2011年11月8日,因醉驾造成四车连撞,四人受伤,而被判六个月拘役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获释.近年来醉驾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A.大脑脑干小脑 B.大脑大脑脑干C.大脑下丘脑小脑D.大脑小脑脑干10.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大胆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①突触小体中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化学递质.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11.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短期记忆不断的重复可能会形成长期的记忆B.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外界信息输入会形成瞬时记忆C.学习过程中反复刺激各种感官,有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D.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2.下列各组物质可能产生于同一个动物细胞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抗体和淋巴因子C.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D.神经递质和呼吸酶13.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A.淋巴B.淋巴和组织液C.血浆和组织液D.血浆和淋巴14.下列描述中,属于细胞免疫的是()A.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体B.皮肤、粘膜抵御病原体的攻击C.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D.结合杆菌进入宿主细胞引起的免疫15.某一外伤病人有如下症状:能说话但听不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但不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是()A.S区和W区 B.S区和H区C.H区和V区D.H区和W区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故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B.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D.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18.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19.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20.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人的体温太低,酶会永久失活进而影响代谢B.人体内血糖的调节只与激素调节有关C.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21.某同学走路不小心,脚底扎了一个钉子,并且感觉到疼痛,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射反应.关于该反射,以下叙述合理的是()A.仅有效应器即可发生反射B.感觉疼痛,说明兴奋已经传递到脊髓C.反射发生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反射发生时,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发生识别和结合2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传递兴奋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C.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23.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4.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血糖含量低于正常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2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B.通过体液运输C.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微量、高效2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A.膜与膜的融合B.ATP发生水解,释放能量C.递质的释放和扩散D.与递质结合后,受体分解27.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C处时,B点与D点会同时产生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若电流表两电极分别置于A、C两点的神经纤维膜外,刺激B点,电流表指针不偏转D.③的内容物一定会使神经细胞兴奋,其释放到②的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28.如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29.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关于稳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处于寒冷环境中,酶活性增强导致代谢加快B.长期饮食过咸,影响血浆渗透压会导致组织水肿C.糖尿病患者代谢比正常人旺盛,所以产生更多的尿量D.抗体与自身组织的反应不属于过敏31.当血液流经如图所示的组织后,下列关于毛细血管A、B两端成分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组织为大脑细胞,运动时毛细血管A端的氧气浓度低于B端B.若该组织为肝细胞,饭后毛细血管A端的血糖浓度低于B端C.若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寒冷时毛细血管A端的TSH浓度低于B端D.若该组织为胰岛A细胞,饥饿时毛细血管B端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于A端32.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中,哪一项最有可能是错误的()A.B.C. D.33.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34.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35.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适宜刺激的结果是()A.刺激a处,b处将发生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或抑制D.刺激a处,b、c处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36.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A.B.C.D.37.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据此分析胸腺素()A.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B.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38.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神经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原、丙酮酸39.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B.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要吞噬细胞和B细胞的参与D.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摄取、处理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0.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二、非选择题:41.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内环境的是(填数字).(2)血液中的O2被运输到各组织,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经过层生物膜.(3)外界氧气进入内环境必须通过的结构是.42.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1)图中①过程是,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②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某人血糖浓度长期高达185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因此,此人可能患.(3)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43.如图甲示生物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e、c、b和a共同组成.(2)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时,作用部位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而未受到刺激部位,表现为,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44.下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3)细胞G的名称是,其作用是.(4)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45.Graves病又称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此病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Z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Y激素受体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分泌,产生高浓度的X 激素所致(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Graves病是一种,与系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疾病.(2)Y激素指的是,Graves病患者体内该激素含量(填“增多”、“减少”或“相等”),可以判断Graves病患者体温往往比正常人.(3)Grave病患者体内,在进行④过程的同时也会进行⑤过程,产生的细胞a 是.图中①~⑨过程,错误的是.2017-2018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七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 D.【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A错误;B、血浆不能进入淋巴,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B错误;C、该图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正确;D、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D错误.故选:C.2.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抗毒素就是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的抗体.凝集素是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出来的能凝集红血球的一种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抗体不能当作抗原而引起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解答】解:A、抗毒素就是相当于抗体,所以能够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A正确;B、凝集素是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出来的能凝集红血球的一种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B错误;C、抗体不能当作抗原而引起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C错误;D、抗体不能刺激机体释放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D错误.故选:A.3.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考点】37:酶的概念;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的本质可能是蛋白质、有机酸、生物碱、脂质等.【解答】解:A、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密切相关,激素调节可以作为神经调节的一部分,又对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影响,A正确;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是活细胞,因此一定产生酶,B错误;C、激素产生后,一般运输到细胞外,由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正确;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正确.故选:B.4.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外液、淋巴液、血浆的关系的考查.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解答】解:A、淋巴液是内环境的一部分,属于细胞外液,A正确;B、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进入血浆中,B正确;C、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C正确;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D错误.故选:D.5.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B.丙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丁【考点】D6: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不管是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均为跨膜电势差,所以要测量静息电位,须将两级分别插入内外表面,再根据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电流方向是从正电荷向负电荷移动,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甲图电极左插膜内右插膜外,甲可以测量静息电位;乙图两极都插入膜内,无法测量静息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偏转;丙图电极左插膜外右插膜内,可以测量静息电位;丁图两级都插入膜外,无法测量静息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故能够测到膜电位的是甲和丙.故选:C.6.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C.3缺氧时的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A中溶解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A是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是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1是毛细血管壁,2是毛细淋巴管壁,3是组织细胞.【解答】解:A、1是毛细血管壁,其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2是毛细淋巴管壁,其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是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导致组织液(C液)增多,B错误;C、人体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可参与体液调节,C正确;D、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C.7.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或性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但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解答】解:A、图中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所以该图只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A错误;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但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垂体细胞还可以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与性腺细胞,因此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或性腺细胞,B正确;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相应细胞,并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或肌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因此细胞2可以是肝细胞、肌细胞、组织细胞等,C错误;D、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激素,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也可能是固醇等有机物,D错误.故选:B.8.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当兴奋传至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抑制),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立即在胆碱酯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解答】解;由题意知,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因此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故选:C.9.2011年11月8日,因醉驾造成四车连撞,四人受伤,而被判六个月拘役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获释.近年来醉驾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A.大脑脑干小脑 B.大脑大脑脑干C.大脑下丘脑小脑D.大脑小脑脑干【考点】DA:脑的高级功能.【分析】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则有与呼吸、心跳有关的基本生命中枢.【解答】解:(1)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2)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3)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行动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故选:A.10.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大胆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①突触小体中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化学递质.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而产生兴奋,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由题可知“沉默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功能,表明兴奋无法在突触中传递,造成传递障碍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突触无法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一种是可以释放神经递质但由于突触后膜上没有相应的受体而无法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解答】解:①轴突的末端膨大成球状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①错误;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释放神经递质但由于突触后膜上没有相应的受体而无法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②正确;③突触前膜上没有相应的受体,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③错误;④突触小体不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兴奋就无法在突触中传递,④正确.故选:D.11.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短期记忆不断的重复可能会形成长期的记忆B.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外界信息输入会形成瞬时记忆C.学习过程中反复刺激各种感官,有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D.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考点】DA:脑的高级功能.【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
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生物试卷(理科)出题人:刘颖审题人:刘泽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0分。
)1.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2.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4.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A.神经递质B.CO2C.Na+D.O26.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信号称为()A.静息电位B.反射C.神经冲动D.反射弧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前膜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媒介是()A.酶B.激素C.带电离子D.递质9.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10.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使其电位发生改变B.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不需要消耗能量C.递质能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D.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1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高二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练习题
高二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练习题社会的开展,人类文明的提高,团体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开展和运用。
小编预备了高二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练习题,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
每题只要一个选项最契合题意。
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可以用样方法的是A.田鼠B.蚯蚓C.野兔D.猫头鹰2.森林生物群落中的植物散布具有清楚的分层现象,主要缘由是A.不同高度散布的植物不同B.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C.不同高度的光照不同D.不同高度的湿度不同3.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必需是消费者,缘由是A.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B.消费者在地球上散布最为普遍C.消费者的数量最多D.消费者都是绿色植物4.鱼塘中要不时肃清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念看这是为了A.坚持生态平衡B.坚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使物质可以尽快地循环活动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活动的方向5.关于生态系统动摇性的错误表达是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动摇性和恢复力动摇性是不同的B.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动摇性都比自然生态系统低C.抵抗力动摇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动摇性往往较低D.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复杂,恢复力动摇性较高6.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构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B.植物没有分层现象C.食物网比甘蔗田更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7.以下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退化的结果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活和开展的物质基础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切的植物、植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8.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植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停止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植物类群数(类/m3)2023375058植物集体总数(个/m3)365665750l 9832490依据上述资料,以下各种描画错误的选项是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植物类群数的丰厚度成正相关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植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动摇性C.水污染会清楚降低土壤植物类群数和集体总数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植物的多样性越大9.测得某生态系统含a、b、c、d4种生物,且构成的食物链为a b c d。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七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2016-2017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七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并涂在机读卡上.)1.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B. C.D.3.人体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中枢 D.神经纤维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就是内环境B.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C.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D.内环境就是细胞内液5.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6.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D.背光侧细胞生长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8.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 B.碳酸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9.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K+B.Na+ C.Cl﹣D.Na+和Cl﹣10.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11.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与酿脓链球菌的一种抗原决定簇相似.这样,人体清除抗原的同时也攻击了心脏瓣膜,这种情况称为( )A.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 D.免疫缺乏病12.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13.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14.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可以概括为(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D.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15.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16.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17.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B.尽管外界环境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无限的19.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20.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喂饲法”或“注射法”对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必须通过“注射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醛固酮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21.手术切除成年大白鼠的整个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大白鼠表现为( )A.分解代谢增强B.生长发育加快C.自由活动减少D.食欲增强22.在促进新陈代谢时,下列器官相互作用的正确表示是( )A.垂体→甲状腺→下丘脑B.下丘脑→垂体→甲状腺C.甲状腺→下丘脑→垂体D.甲状腺→垂体→下丘脑2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和神经递质一样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B.下丘脑中存在调节躯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反馈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重要的作用D.B细胞和T细胞来源相同,它们的遗传物质也相同24.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A.B.C.D.25.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26.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27.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8.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2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3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1.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A.B.C.D.32.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33.某人能读书看报,也能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A.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语言区S区C.大脑皮层语言区H区D.大脑皮层语言区V区34.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不能被应用于( )A.水果催熟B.农田间除去某些种类的杂草C.改变植物的基因型D.延长某些植物营养器官的储藏期35.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如图所示);另一个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生长素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生长素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如图是高致病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观察此图回答36﹣40题.36.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在人体的血液中大量繁殖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T细胞成熟于胸腺,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1N1清除37.人体受到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H1N1流感病毒第二次刺激后,会发生()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定时检测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38.在处理H1N1流感病毒的过程中吞噬细胞发挥重要作用,人体的吞噬细胞在免疫中不参与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39.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引起体内免疫反应形成抗体,参与此过程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40.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血液中便会出现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构成这种抗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产生此抗体的细胞分别是()A.氨基酸、浆细胞B.核苷酸、浆细胞C.葡萄糖、效应T细胞D.氨基酸、效应T细胞4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呼吸酶是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42.农田农作物大多数是单子叶植物,杂草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果园的果树和杂草则相反.如图所示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效果.据此可知用生长素类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农田还是果园?理由是什么?()A.果园,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B.果园,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C.农田,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D.农田,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43.当环境温度从35℃降至15℃,人体耗氧量、皮肤血流量及体内酶活性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B.增加、增加、减少C.增加、减少、不变D.增加、减少、减少44.在人体内,可以在同一细胞中产生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和胰蛋白酶C.生长激素和呼吸酶D.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45.分析如图,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46.下列活动中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活动是()A.夜晚人看见黑影毛骨悚然 B.蜜蜂采蜜C.脊蛙的搔扒反射D.蛾类在傍晚活动47.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摘除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③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B.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C.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48.如图所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49.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斐林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下列说法最为严谨的( )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B.乙不可能是低血糖病患者C.甲健康异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50.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8分)51.如图所示表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体液的名称:A ,B ,C ,D .(2)以上B、C、D合称,A、B、C、D合称.(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4)A﹣D中,氧气浓度最高和最低的部位依次是,请写出人体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式.52.图一为下丘脑对人体生理活动调节的过程,图二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一中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填名称,).(2)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骨胳肌会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胳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骨骼肌.在以上反射弧中,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突触包括图二中的[ ] 、[ ]、[ ] ;在兴奋的传递中信号的转换过程是:.(3)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填名称)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其分泌的(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使血糖浓度升高.(4)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53.如图表示人体内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和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1)图一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定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填名称),并刺激产生,共同完成特异性免疫.(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等.(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如果X是HIV,则多年后由于图中(填字母)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2016—2017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七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并涂在机读卡上.)1.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A错误;B、血浆不能进入淋巴,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B 错误;C、该图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 正确;D、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D错误.故选:C.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 C.D.【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本题突破口是在图中辨别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并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解答】解: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离子大量内流,刺激点变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在细胞内是由刺激点向两边流动,在细胞外却流向刺激点,即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C项符合题意.3.人体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中枢 D.神经纤维【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故选:B.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就是内环境B.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C.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D.内环境就是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故选:B.5.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生长素高由于顶端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离顶端越近的芽生长素的浓度越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抑制生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故选:C.6.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D.背光侧细胞生长快【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单侧光的照射;内因: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燕麦胚芽鞘之所以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从而发生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解答】解:A、由于单侧光的照射,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A错误;B、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由于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因此背光侧细胞生长快,而不是分裂快,B错误;C、由于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C错误;D、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由于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因此背光侧细胞生长快,D正确.故选: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解答】解:A、血细胞生活中血浆中,因此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正确;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外液约占,细胞内液约占,B正确;C、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有些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只有一种,C错误;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也较少,D错误.故选:AB.8.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浆中pH的维持.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解答】解:A、HCO3﹣可以和产生的乳酸反应,从而不会引起血浆pH的剧烈变化,A正确;B、碳酸可以与碱性物质产生反应,B错误;C、三磷酸腺苷(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D、钾离子主要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D错误.故选:A.9.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A.K+B.Na+ C.Cl﹣D.Na+和Cl﹣【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50分)和第Ⅱ卷(50分)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
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2、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3、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淀粉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4、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5、下列关于某人体造血干细胞及其分化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B细胞、T细胞等的过程中,其全能性得到表现B.B细胞属于高度特化的体细胞,不能再继续分化C.正常情况下,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中的核DNA不完全相同D.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T细胞和B细胞中的RNA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6、下列哪一种植物激素的作用能使水稻植株出现疯长现象()A.细胞分裂素B.乙烯C. 生长素D.赤霉素7、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8、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9.下列各组物质可能产生于同一个动物细胞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抗体和淋巴因子C.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D.神经递质和呼吸酶10.将燕麦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并单侧光照射(A、B琼脂块间以玻璃片隔开)一段时间。
将A、B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①遮光;②匀速旋转;③单侧光照。
其生长情况依次为()A.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D.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11.动物激素的种类很多,但其结构不可能是()A 糖类B 类固醇C 氨基酸衍生物D 肽类和蛋白质12.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13.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那么会导致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②体温发生变化③血糖浓度发生变化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4.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15.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16.在临床上常使用氨茶碱、利尿素等药物来利尿,这主要应用的原理是()A加快血流 B.抑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D.增加排尿反射功能17.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18.通过人工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措施是()A.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B.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C.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19. 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20.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的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B.促性腺激素与精巢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21.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A 种群属于衰退型B 种群内雄性大多不育C 迁入率小于迁出率D 个体寿命短22. 在调查一块方圆2 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5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4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4只 B.48只 C.120只 D.144只2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 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24.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B.强刺激b点,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D.强刺激c点, a、b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25.如图所示是反射弧,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D.在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26. 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27.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作用机理的阐述,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参与靶细胞的新陈代谢B.在血液中含有多种激素C.激素只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当激素作用于某一靶细胞后,再通过体液运送作用于其它靶细胞28.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9.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30.某同学用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重复进行温特实验,在实验设计思路中,对照组的实验处理应该是()A.将完整的燕麦胚芽鞘置于单侧光照射下培养B.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黑暗中培养C.将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将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1.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32.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图中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物质a的本质是蛋白质和RNA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33.右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 ℃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①②③B.①③③C.③①②D.①①②34.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A.大于2mB.大于1m,小于2mC.小于2mD.无法确定3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36.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据图可知,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 据图可知,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37.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38.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 点抑制芽的生长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39.下图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 (2)(3)(5)B. (2)(3)(5)(7)C. (2)(3)(5)(6)(7)D. (2)(3)(5)(6)40.对右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A.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B.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C.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D.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二、非选择题:(50分)41.(4分,每空1分)下图甲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写出各字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