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开了38年,离不开胡同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民生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民生变化
30年前,大家总是这 样描述当时的交通状 况:“开门就是坡 (山),抬头就是坡, 迈步就是坡,啥时有 大路,修到咱这坡?” 30年后,条条宽敞的 公路、四通八达的公 路网,让大家不再为 出行难。 改革开放30年,是中 国交通大发展的30年。
改革开放前——自行车得到普及,交通网初步建立
建国后,我国先后兴建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 公路也修到了“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 经济文化的交流。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比起建国初期,这时的道路建设初获 成果,城市居民的出行愿望有所提高,全国交通网初步建成。 虽然火车上依然很挤,但是由于新铁路的开通,火车可以更便捷地 带人们去往更远的城市,人们远程出行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但是,城市内部交通工具的资源仍极为有限,新增加的少量公交线路在 根本上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车厢仍然经常拥挤不堪。 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还是自行车,所以,那时候的城市交 通工具仍以自行车为主。比起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前的自行车普及率更 高,街道上随处响着自行车铃“叮叮当当”的响声。中国曾被称作 “自 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程度。 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依旧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三、 90年代:饕餮时代的来临
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 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菜肴的 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 在这个时代的餐桌上,尤以鲍鱼为吸 引眼球。自古以来,这道菜就是尊贵生活的象征。在各个朝代,吃鲍鱼往往 是豪门贵族、帝王将相才能拥有的幸福享受。尽管它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最齐 全的,但它给人的心理满足却非同一般。就在这个“追逐心理满足”的时代, 有位美食家对鲍鱼在中国内地受到热烈欢迎的程度,一针见血地指出:“美 食与营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餐桌上,最主要的是口感而不是营养;鸡蛋有 营养价值,但它不能代替人们对美食的感受。另外还有一种文化的追求在 内。” 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 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 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 随着生活 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 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 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 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 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于是, 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文革”后中国首家私营饭馆——悦宾饭馆

“文革”后中国首家私营饭馆——悦宾饭馆
关业 务 主 管 部 王府 井
附 近 的翠 花胡 同 4 号 。 这翠 花 胡 同 3 9号 就 是 当 年 “ 勋 复辟 ” 的辫 大 张 帅 张 勋 的 住 处 ,从 东 口进 去 ,走 约 莫 五六 百 米 ,向右手 一 拐 就 是他 家 。 她 老 伴 郭 培 基 在 北 京 内燃 机 厂 当 炊 事 员 ,每 月 工 资 六 七 十元 。 家 里 四 子 一 女 ,老 大 是 知 青 ,在 外 地 ;老 四和 老 五 都 待 业 在 家 。找 工 作 比 较 难 , 自己 是 临 时 工 ,想 解 决 孩 子 就 业 的 问题 ,希 望 也很 小 。
央 、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有关个体
经济 的报 告 。 北 京 的就 业 形 势更 加 严 峻 ,林 乎加 ( 北 京 市 委 书 记 、市 长 ) 和 原 市委 不得 不 想 办 法 进 行 疏 通 ,允 许
3 2
局 ,求 人 家 ,说 好 话 ,不 行 就 耍 赖 。 磨 了一 个 月 ,没 空 闲 过 一 天 , 要 是 一 般 人 早 坚 持 不 下 来 了 。 刚 开 始 去 工 商 局 ,人 家 对 她 还 挺 热 情 ,
“ ,我 把 睡觉 的屋子 腾 出来 。 有 ”
17 开 始 ,上 山 下 乡 的 知 青 9 8年 开 始 逐批 返 城 ,返 城 大 潮 给城 市造 成 巨 大 的 就 业 压 力 。 17 9 9年 2月 ,
“ 那你 一家搁 哪儿 睡 ? ”他们 问 。
“ 房 睡 ,上 房顶 。 上 ”
跟谁磨。一个月里 ,刘桂仙 每天去
工商局 ,直到有一天 ,工 商局一个
副 局 长 终 于 对 刘 桂 仙 说 : “ 大 刘 姐 ,你 先 回去 吧 ,你 的 事 我 们 再 讨 论 讨 论 。 这 时 工 商 局 确 实 想 树 一 ” 个 典 型 。 内 部 研 究 了好 久 ,觉 得 刘

英达 张大礼 王卫东 牛响铃 焦世宁共同回忆吃在北京的味道

英达 张大礼 王卫东 牛响铃 焦世宁共同回忆吃在北京的味道

英达张大礼王卫东牛响铃焦世宁共同回忆吃在北京的味道作者:来源:《北广人物》2018年第27期过去住在四合院里,谁家做了好吃的,给这家送点,给那家送点,这是老北京人的人情味儿。

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善,北京有了私人饭馆,有了夜市。

过去住在四合院里.你家做了好吃的,给这家送点,别人做了好吃的,也给你送过来,这是老北京人的人情味儿。

英达、张大礼、王卫东、牛响铃、焦世宁,以及主持人潮东,一起回到青春时代,回味时间的味道!那个买什么都需要“票儿”的年代电视剧《情满四合院》,说的就是北京住在一个四合院里的街坊们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事。

节目现场的嘉宾,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这四十年来的变化,我们深有感触。

就单单从吃的来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吃得起酱牛肉的,应该不多。

英达回忆,那时候最想还是吃肉,他经常被父母差遣出去买肉,也只是一两毛钱的肉,吃鸡基本要自己宰杀,也得有个说法才能吃到。

那时买菜买肉,都要票。

粮票、副食票……这个可以说是每个家庭吃饭的“护照”。

牛响铃和英这是老熟人了、,都是在人艺大院里一起长大的,小时候,他们也有串门吃饭的事儿。

牛响铃17岁的时候当老师上课,至今英达管她叫老师。

牛响铃回忆说,当年她去到英达的班级,知道英达不会老老实实上课,等到提问的时候,就英达把手觉得特别高,站起来后,说:“牛老师、马老师、驴老师好,说完就鞠了一个大躬……同学们都乐翻了,他根本就没打算回答我的问题。

”王卫东在上世纪80年代是属于有钱人,是最早富起来的。

他印象中第一次挣钱去了晋阳饭庄下馆子,对晋阳饭庄的历史、典故比那里的工作人员还熟悉。

张大礼在上世纪70年代就在烤肉宛当厨师。

在《情满四合院》里,就有这么一个情节,何冰扮演的男一号就是在餐厅做厨师,每次下班都能带回来一些菜给院里的街坊们吃。

张大礼说,其实当厨子根本吃不上好的:“我们每天只是大火烧、大白菜,保证能吃饱了。

但人饭店卖的菜,你想吃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吃折箩。

每周给吃一次炖肉头,改善生活。

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开了38年,离不开胡同

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开了38年,离不开胡同

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开了38年,离不开胡同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美食。

个体餐馆作为中国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中国餐饮业的历史和文化。

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条小巷里,有一家历史悠久的个体餐馆——“鸦片烤鸭店”,这家餐馆已经开了38年,一直为食客们提供着地道的北京特色烤鸭和具有传统北京风味的家常小菜。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经营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一、历史和文化鸦片烤鸭店成立于1983年,是北京市第一家个体餐馆。

这家餐馆的老板叫郭师傅,是北京市人。

他早年开过相册店,但后来发现开餐馆更适合自己。

当时,北京还不是像今天这样物质充裕和熙熙攘攘的城市,鸦片烤鸭店位于胡同里,不是那么起眼,但它赚取了不少东城的吃客。

从开业以来,鸦片烤鸭店一直遵循着“做好鸭,裹着老北京”的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烤鸭配方和技术,追求口感的完美。

在郭师傅的心中,这家餐馆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传承北京烤鸭的文化和历史。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的餐饮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鸦片烤鸭店也因其独特的口味和文化内涵,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和外地人到北京必去的餐厅之一。

二、经营模式鸦片烤鸭店一直采用传统的“个体餐馆”经营模式,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鸦片烤鸭店的面积不大,只有不到50平米,前厅只能容纳10桌左右,后厨也很小。

顾客多的时候,往往需要预约才能入座。

其次,鸦片烤鸭店没有大型厨师团队,只有三个老师傅,他们都年过半百,但是却有着三十多年的烤鸭制作经验,熟练操作,手艺精湛。

第三,鸦片烤鸭店的服务和菜品定位非常精准,主打传统的北京烤鸭和家常小菜,其中以老北京风味为主,口味软糯、香气浓郁,非常符合本地人的口味和文化。

第四,鸦片烤鸭店没有任何营销策略,没有广告、宣传或者淘宝旗舰店等,它仅仅依靠口碑和客户的反馈来吸引新顾客,这也使得它成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老字号”餐馆。

探秘80年代中国第一家个体户餐馆,是谁给了老板娘勇气?

探秘80年代中国第一家个体户餐馆,是谁给了老板娘勇气?

探秘80年代中国第⼀家个体户餐馆,是谁给了⽼板娘勇⽓?悦宾饭馆不仅是胡同菜的前辈,也是新中国个体户餐馆第⼀家。

1980年的⼀天,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突然排起了长队。

不为别的,就是街坊邻居都想去这头个个体餐馆悦宾尝尝鲜。

⼈们常说“酒⾹不怕巷⼦深”,三⼗多年后的今天,悦宾饭馆仍在忙碌的接待着⼋⽅⾷客。

80年代的悦宾饭馆门庭若市开张这么多年,菜⾊是⽼样⼦,做法和⼝味还是⽼样⼦,就连餐馆环境也⼏乎没变——⽊头窗户⼤⽩墙。

时间倒回到三⼗多年前,那时候私营经济仅处于萌芽状态。

很多⼈都在观望,等待着有⼈⾛出做个体经济的第⼀步,⽽刘桂仙就是那第⼀个吃螃蟹的⼈。

为什么选择开饭馆?从20多岁开始,刘桂仙就给⾸长做⼩灶,她的爱⼈郭培基年轻时候也曾在北京饭店当厨师。

有着这样的⼿艺,他们合计正好开个馆⼦。

⽼板刘桂仙为了办下开饭馆需要的执照,刘桂仙操碎了⼼。

那时候⼯商局还没有办证的相关政策,⼯作⼈员都对她的请求很不解。

刘桂仙就天天往⼯商局跑,同样的话说了⽆数遍。

可能是归功于媒体报道,也可能是⽼刘的执着,⼯商局终于同意她先把饭馆开起来再发执照。

这才有了⽂章开头,悦宾饭馆开张的盛景。

当时悦宾饭馆的内景开业时的悦宾饭馆,就是⼀间窄房4张桌⼦,⼀个处理的雪花牌冰箱,⼀个煤球炉和⼗⼏个板凳,这就是饭馆的全部家当,连个⼤点的炒勺都没有,就⽤家⾥原来做饭的家伙。

⽽在那个年头,北京开了家私营饭馆,在国内外都是爆炸性的新闻。

饭馆开业之初,夫妻俩接待的各国记者就有百⼈之多,他俩⼤概是那时候见过⽼外最多的⼈。

在外国记者报导后,悦宾饭馆的⼤名在北京外国⼈圈⼦⾥⼏乎⽆⼈不知。

现在的悦宾饭馆,4张桌⼦变成了20⼏张,10平⽅⽶的平房变成了姊妹店,桌椅板凳、冰箱冰柜、厨房⽤具也早已换了好⼏拨,但不变的还是⽼两⼝忙碌的⾝影。

有⼀回遥⼤哥带外地慕名⽽来的朋友去悦宾吃饭,门⼝那桌坐了个⼥孩⼉,独⾃⼀个⼈,点了蒜泥肘⼦,旁边配了个青菜。

个招牌的蒜泥肘⼦我⼀看那盘肘⼦⾁暗暗⼼惊啊。

对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40年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40年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40年发展的认识
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的发展始于40年前,这是一段令人赞叹的历史。

在这个
时期内,个体饭店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并积极适应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首先,这家个体饭店在成立之初代表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初步实践。

40年前,中国刚刚开始推行开放政策,市场经济的大门逐渐敞开。

这家个体饭店的创办者抓住了这个机遇,以个体的方式经营饭店,并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获得了成功。

其次,这家饭店的成功是经营者智慧和努力的结果。

在当时的条件下,资源有限,竞争激烈。

然而,这家饭店通过提供独特、优质的服务以及精心经营的菜品,赢得了顾客的口碑和信任。

他们的努力和创新为个体饭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个体饭店逐渐壮大并发展成了连锁饭店。

他们通过开设
更多的分店和提供一致的服务标准,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范围和影响力。

这也为其他个体饭店的崛起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最后,这家饭店的成功也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支持。

国家的改革政策为个体饭
店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政府鼓励个体创业和私人经营,并通过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服务,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4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它代表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展示了个体创业者的智慧和努力。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里程碑,对中国饭店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业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业沧桑巨变

龙源期刊网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业沧桑巨变
作者:大山tony
来源:《烹调知识》2019年第02期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就在前天,国家举办了最高规格的纪念大会。

这是中华民族和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40年。

中国在短短40年内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所走的路,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民以食为天。

从餐桌就可看到中国40年来的沧桑巨变。

中国的餐饮业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历程也走过了跨越性和巨变性的四十年。

中国餐饮业在丰富百姓生活、吸纳大量就业、拉动消费增长方面,正日益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支柱型产业。

今天就让我们从一组组数据和老照片来看看这些变化吧。

40年前,吃饭靠国营饭店,餐饮业收入仅54.8亿,如今增长了超700倍
40年前,下馆子对于对城市普通居民而言是个稀罕事。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很多东西 都得凭票购买,肉、禽、蛋等副食品不能充 足供应,老百姓也顾不上什么口感、营养, 只要能吃饱就行。老百姓家里一年大半时间 吃的是青菜腌成的咸菜。菜谱基本是常年不 变,餐桌上一般只有一两个菜,肉、鱼、鸡、 鸭、蛋等荤菜和水果极为少见。
计划经济时代
粮食和食用油是按计划定量供应的,各种票证 多达几十种:买米面要粮票(包括面包饼干、大饼 油条各种点心),买食用油要油票每人每月只有 250克。肉要肉票、蛋要蛋票且每人每月的定量好 像只有500克。甚至牛奶都是奢侈品,并且具备一 定条件每户才能订1—2瓶:比如家庭中有婴幼儿、 有年老体弱者,要不就是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家庭, 才能订上牛奶。
1994年哈日族一股崇 尚日本明星的风潮从 台湾省吹到了内地, 在1970年代后出生的 人中风行开来。他们 出门玩滑板,穿HIP -HOP的衣裳,扎花 里胡哨的头巾,他们 穿着松糕鞋和有短流 苏的裙子。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 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 主要作用已经不在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 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 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 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 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 尊重。
小结
人民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 人民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从原来的简 单平房,砖坯房土坯房筒子楼发展到公寓、 单平房,砖坯房土坯房筒子楼发展到公寓、 花园式小区、别墅。 花园式小区、别墅。从一家三代居住一室到 大家庭解体, 大家庭解体,各个小家过自己的甜蜜的小日 子,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 但有些问题仍需要改善, 深刻的变化 。但有些问题仍需要改善,还应 但有些问题仍需要改善 完善一些制度,出台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 完善一些制度,出台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

新中国那些“第一人”今何在

新中国那些“第一人”今何在

新中国那些“第一人”今何在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7年第7期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出租车上路;1958年,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出厂;1980年,第一家个体饭店开张;1981年,第一个商品房小区迎来住户;1986年,第一辆私家轿车落户普通家庭;1988年,第一家卡拉ok厅对公众开放……建国以来,从吃穿住行,到娱乐休闲,从家庭理财,到文化教育,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各自的“第一人”。

这些“第一人”如今身在何处呢?第一家个体饭馆惊动世界1980年9月30日,刘桂仙和老伴郭培基在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开办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馆。

当时这家饭店的开业几乎惊动了整个世界。

刘桂仙曾有多年的厨师经历,丈夫也在工厂当炊事员,两个人都能烧一手好菜,然而,两个“厨师”却为自家孩子的吃饭问题犯愁。

于是,刘桂仙最先有了凭自己的手艺开个饭馆的想法。

1980年夏天,刘桂仙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郭培基,他也很支持。

刘桂仙找到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但当她说明来意,工作人员都犯了难:“你想办个体饭店的营业执照,可是我们这里没有政策,没有文件,也没有先例,我们没法给您办,也不敢开这个头。

”就在双方都为难之时,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机。

一天,刘桂仙的丈夫郭培基刚下班,一个胖胖的男子走过来与他寒暄:“老哥,听说你们想开一家饭馆?我也有这种想法,咱俩聊聊行吗?”郭培基一听是同行,便把想法还有申办营业许可证难等苦衷,一股脑儿地告诉了这位陌生人。

郭培基夫妇万万没有想到,与他聊天的男子是一名记者。

第二天一早,他跟“胖子”说的话全都上了广播,还上了《北京日报》,此事的影响也迅速扩大。

过了几天,工商局的人告诉刘桂仙:“经过局里研究,同意你们先将饭馆开起来,随后就给办营业执照”。

1980年9月30日,在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刘桂仙夫妇的“悦宾饭馆”开始试营业。

第二天,此事见诸报端,《北京晚报》的标题就是《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开张》。

消息在京城炸开了锅。

改革开放30年的餐饮变迁

改革开放30年的餐饮变迁

82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辉煌的30年。

从最初的“吃饭难”到如今“吃特色”、“吃健康”。

国人餐桌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餐饮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使国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民商》记者 李雨蒙改革开放30年的餐饮变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人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

从计划经济凭票购物,到各国料理珍馐不尽。

国人餐桌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无论你身在都市,还是居住乡间,今天的一日三餐都能令你品味出“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富足”。

凭票购物排长队1950至19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购物有价凭证。

百姓只能凭粮票、油票、布票才能购买家庭生活消费品。

门市部、供销社是商品供应的主要渠道。

由于食品物资的匮乏,供应的时间仅有几天,每逢年关或节假日前夕,供应点就会簇拥着大量凭票购物的人们,嘈杂的购物长队是当时社会的一大风景。

当时,一斤地方粮票大概相当于人民币两毛钱,假如去早点摊上买包子、油条,如果没有粮票,就要相应地多付一些钱来抵粮票。

而粮票也不是直接发放的,粮店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人口定量分配购粮斤数。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这样的顺口溜,“低指标,瓜菜代,吃的饱,饿的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

在那个物质严重缺乏的时代,人们常常只有一个感受就是——饿!物资开始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物资开始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逐渐活跃。

1981年4月12日,中国第一家超市——广州友谊商店自选超级商场开张。

当时,像这样的自选超级商场,在中国内地是尚无先例的。

超级商场最初开办时,普通市民需要持外汇券才能购买货品。

由于广州是侨乡,不少人拿着外汇券涌入超市。

一时间商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导致商场只好采取限制人流的方式。

由于友谊商店出售很多市面上买不到的紧缺商品,刚开业时一些畅销商品一下子被抢购一空,商场只能不停地联系外贸公司补充货源。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饮食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饮食的变化

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 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 菜肴的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 在这个时代的餐桌上,尤 以鲍鱼为吸引眼球。自古以来,这道菜就是尊贵生活的象征。在各个朝 代,吃鲍鱼往往是豪门贵族、帝王将相才能拥有的幸福享受。尽管它的 营养成分并不是最齐全的,但它给人的心理满足却非同一般。就在这个 “追逐心理满足”的时代,有位美食家对鲍鱼在中国内地受到热烈欢迎 的程度,一针见血地指出:“美食与营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餐桌上, 最主要的是口感而不是营养;鸡蛋有营养价值,但它不能代替人们对美 食的感受。另外还有一种文化的追求在内。” 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 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 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 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 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 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 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 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 酒肆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 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于 是,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第一瓶可口可乐进中国: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三个小时后, 可口可乐宣布进入中国。之后的第三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 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如今,可口可乐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 二.第一家个体饭店:1980年9月30日,北京市东城区翠华胡同里一 家名为悦宾饭店的餐馆开张营业,这便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 家个体饭店。28年过去了,个体私营经济却已在中国餐饮业遍地开 花。

我国餐饮业发展史

我国餐饮业发展史

我国餐饮业发展史餐饮业一直以来在我国的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餐饮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尽管古代的餐饮业无法与现代相比,但它为餐饮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的餐饮文化以饮食为中心,强调“民以食为天”。

人们注重饮食的味道和营养,也注重饮食的仪式感和礼节。

近代的餐饮业发展始于1843年,当时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西餐厅。

从此以后,西式餐饮文化逐渐进入中国。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的餐饮业受到重大冲击。

不过,在那个时期,中华美食逐渐进入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餐饮业经历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饮食的需求,政府大力支持餐饮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1950年代,通过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等形式,推动了集体经济,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餐饮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和竞争使得中国的餐饮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餐饮企业,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餐饮业开始向着多元化、差异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中国的餐饮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餐饮市场之一。

从传统的餐馆到国际连锁餐饮品牌,从快餐到高端餐饮,从传统美食到异国菜品,中国的餐饮业已经拥有了极为丰富多样的形态。

不论是国内外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可以在中国找到自己喜爱的饮食选择。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线上餐饮服务也在中国迅速崛起。

各类外卖平台、餐饮外送服务以及预订点餐平台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美食。

同时,餐饮企业也加大了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

从饮食看60年国人的生活变迁

从饮食看60年国人的生活变迁

从饮食看60年国人的生活变迁从“四指膘”到不占油——从饮食看60年国人的生活变迁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由此可见饮食关于人们的重要性。

饮食文化,能够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小餐桌最能表达出大进展。

从五六十年代的匆忙果腹,到票证年代的有啥吃啥、九十年代吃啥有啥,继而到今天要吃出品味、吃出健康;从烟熏火燎的大锅饭,到人手一个的铝制饭盒,从不做饭只能吃方便面,到一个外卖就能满足一家人的不同口味……百姓的餐桌和就餐方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

头30年,人们用胃吃饭,填满就好;后20年,人们用舌头吃饭讲究味道;近10年,人们用心吃饭,注意健康。

最近更新时在发表文章下面,多了一个“金士顿经历拼图”活动,分享60年回忆的选项,最近也常看一些相关回忆的文章。

做为一个70后,且热爱美食的一员,今天从饮食的角度来做一个回忆比较。

看看下面讲述,不同时代的饮食记录,这一点足以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

建国60年,三位“老北京”聊起了他们有关吃的经典经历。

从“有得吃就不错了”到吃得丰富,再到吃得健康,老百姓都从饭碗里吃玩了新的讲究——从“四指膘”不占油。

油水足是硬道理买肉要买“四指膘”见证人:陈重68岁从建国到70年代中期,关于吃,我们深刻的经历确实是买主肉。

进了腊月,生活略微过得去的家庭都开始琢磨买肉。

那会儿,人们喜爱用“几指膘”来衡量肉的好坏——纯肥肉部位即膘的厚度要用手指的宽度来丈量,像二指膘、三指膘、四指膘……最肥的叫一巴掌膘,就数它最贵,但如此的肉市场上少之又少。

因此,四指膘的猪肉总是最受欢迎。

有那膘口的猪,少说也得有个二三百斤重。

还记得1954年的腊月,父母都要上班,就叫我拿着肉票去买四指膘的肉。

买肉时,我专门用手指去丈量过,肉上的肥膘是够四指的。

但我买回来后,父亲却说不够四指膘,让我专门委屈。

后来我才想明白,我那时小小的手如何能和父亲那粗大的手指相比!在父亲看来,我买回的是“全然没人要的两指膘,那猪顶多养了四个月”。

80年代中国第一批个体户

80年代中国第一批个体户

80年代中国第一批个体户那年,刘桂仙47岁,是5个孩子的母亲,她无忧无虑,为人老实。

合众国际社的记者龙布乐在1980年的秋天采访了她。

他写到“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胡同里恢复元气。

”而刘桂仙——一个担心儿子未来职业的母亲——在这年的10月刚开张了她的“悦宾饭馆”,她的饭馆是20多年来北京第一个私人经营的饭馆。

开始的时候,这个饭馆的条件还比较差,只有一间房子,三张桌子,这间31平方米的房子还是原来家庭的堂屋。

刘桂仙开办这个饭馆花了1100元人民币。

她的丈夫向人借了100元,她则用掉了50 0元的积蓄,银行贷款给了她500元,作为经营费用。

对于刘桂仙来讲,一个巨大的障碍是要通过一些政府官僚的迷宫,她说:“开始我们对该不该申请营业执照拿不定主意。

”但是,一位在政府工作的老朋友劝她去申请。

刘桂仙花了6个月的时间通过了政府拖拉的公事程序,她的店终于在10月7日开业了。

刘桂仙是因为两个待业已经2年的儿子才决定自己开饭馆的。

多年以后,在被问起为什么开饭馆的时候,她这么说:“嗨,就图把几个孩子拉扯大,让他们吃上饭。

” 根据合众国际社记者1980年的记载,刘桂仙用着中国北方传统的魅力接待顾客,这家翠花胡同里的饭店被粉刷一新,饭桌上铺着新的塑料布,地板是水泥的,整个屋子闪耀着霓虹灯。

但是合众社记者去的那天,电冰箱还未运到。

刘桂仙对记者说,总有一天她能在天花板上装上电扇,用椅子取代木凳,桌上换上新的台布。

刘桂仙能烹调70多种不同的菜,包括一些名贵菜如熊掌、燕窝之类。

不过她最擅长的还是鸭类,她能用鸭子做出八种不同的菜。

刘桂仙清楚记得开张第一天的原材料是用置办家什剩下的36元钱买的4只鸭子。

香酥鸭、麻辣鸭、炒鸭杂……刘桂仙头一天上的全是鸭子菜。

她的老伴郭大爷至今也还记得开业那天的情景,下班回家,一进胡同全是人,这甚至让他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进家一看他才知道原来都是来吃饭的,菜卖光了人都不肯走,挤在门口的顾客也只得站着吃,因为桌子太少。

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坚守胡同

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坚守胡同

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坚守胡同北京翠花胡同在二环路以内,靠近华侨大厦和中国美术馆。

时近晌午,胡同里飘出持续不断的饭菜香,让人循着味道找到一处挂着“悦宾”招牌的小饭馆。

它不起眼,开着仅容一人进出的门,旧木匾上刻着棕红色的“中国个体第一家”字样。

鲜为人知的是,这间内部装潢简单不太时髦的饭馆,却曾搅动起北京甚至中国个体饭馆经营的浪潮。

悦宾饭店一传三代,历经了改革开放以来一次次的变化与革新。

“提前开张”38年前,郭培基还在国营单位里当厨师,每天按时上下班,一个月挣三十多块钱。

妻子刘桂仙是临时工,被派到首长家里当保姆做饭。

家中四男一女五个孩子,七口人每月指望着几十块钱工资过活。

郭培基最小的孩子,也到了毕业找工作的年纪。

1979年,邓小平指出,要多搞赚钱的东西,可以开饭店、小卖部、酒吧。

允许自谋职业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

1979年2月,国家工商局向中央提交报告,建议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不准雇工。

这份报告是“文革”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有关个体经济的报告。

但“文革”余波刚平,没人敢去想自己经营赚钱的事儿,郭培基和刘桂仙也一样,仍在按部就班的过日子。

郭培基回忆,一次,叶帅夫人曾宪植从英国访问回国,想吃“小刘”的手艺。

“吃饭的时候,叶帅夫人就和我老伴儿说,国外挂着中国餐馆招牌的馆子味道都不如她的好,建议她在北京开一个,肯定受欢迎。

当时我俩都没敢往这方面想,直到后来叶帅夫人又催了一次,我们才开始写这个申请。

”申请写好了,两个人不知道要找哪里,就去街道盖了个章。

“还得办个营业执照。

”街道的人给刘桂仙支招。

之后,刘桂仙到东城区工商局,要求办一张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当时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但其他行业还未有明确政策。

时任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的靳云平回忆:“刘桂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别人问问没结果就回去了,她一个月每天都来工商局问执照的事情,有耐性有决心。

开店铺关于老胡同的那些事

开店铺关于老胡同的那些事

开店铺关于老胡同的那些事
西总布胡同60号老北京人都不陌生,从二层小楼的格局和风格就能看出来,这二层小楼可是有年头了,总体的风格像是民国时期的,按照老户口上写的这里过去的户主叫张xx,身份是宝xx的经理
老家是河北涿州的,宝xx过去是一家药铺,相比较同仁堂,鹤年堂这些老字号而言,宝xx绝对是作为老北京医药行业的晚辈,宝xx创建于1938年,是一对叫张xx和刘xx的夫妇开的,专门经营治疗跌打损伤的药膏
这从现在还保留在墙上的广告还能看出来,万灵筋骨膏,张氏追风丸,这都是早年间的遗迹,老年间的北京城曾有要吃丸散膏丹,请到同xx,要吃糖剂饮片,请到鹤年堂的说法,墙上的广告牌这只是一种宣传手段
还有一种就是宝xx老板,借助当时现代化的设备,在当时的北京城里面,有位著名的说书艺人叫赵xx,以讲《聊斋志异》而闻名京城,当时的北京电台在每段评书讲完之后,立马儿就有两句广告语跟着,那就是万灵筋骨膏,张氏追风丸
说的就是当时宝xx的药品,在大多数商家还抱着酒香不怕巷子
深这个老理儿的时候,宝xx的老板已经学会自我宣传了,而且这宣传的时间,宣传的方式还别具一格,在人们爱听的电台评书后面加播广告在那会儿这就属于黄金时段了
正是因为宣传到位,属于宝xx的业务也是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把业务开到了国外,当时药铺生产的中成药就尽往俄罗斯出口了,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后宝xx药铺就退出了北京药铺的舞台,这前后也只经历了16年的时间,虽然药铺没了,但青砖小楼上的广告牌,宝xx,万灵筋骨膏,张氏追风丸依旧清晰可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开了38年,离不开胡同
作者:王佳慧
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18年第06期
北京翠花胡同在二环路以里,靠近华侨大厦和中国美术馆。

时近晌午,胡同里飘出持续不断的饭菜香,让人循着味道找到一处挂着“悦宾”招牌的小饭馆。

它开着仅容一人进出的门,旧木匾上刻着棕红色的“中国个体第一家”字样。

这间内部装潢简单、不太时髦的饭馆,曾搅动起北京甚至中国个体饭馆经营的浪潮。

1980年,刘桂仙与爱人郭培基开办悦宾饭店,拿到编号为001的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饮工商执照,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悦宾饭店一传三代,历经了改革开放以来一次次的变化与革新。

五丝桶、蒜泥肘子、清炒虾仁、面筋白菜……是这家店的招牌菜。

厨子换了几个,家里传了三代,但口味配料仍传承刘桂仙自创的做法,一卖就是38年。

38年前,郭培基還在国营单位里当厨师,一个月挣30多块钱。

刘桂仙是临时工。

1979年,邓小平指出,要多搞赚钱的东西,可以开饭店、小卖部、酒吧间。

允许自谋职业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

1979年2月,国家工商局向中央提交报告,建议各地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个体劳动。

这是文革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有关个体经济的报告。

郭培基回忆,一次叶帅夫人曾宪植从英国访问回国,想吃“小刘”的手艺。

“叶帅夫人建议我老伴儿在北京开一个餐馆,说肯定受欢迎。

当时我俩都没敢往这方面想,后来叶帅夫人又催了一次,我们才开始写这个申请。


申请写好了,去街道盖了章,刘桂仙到东城区工商局,要求办一张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当时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但其他行业还未有明确政策。

时任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的靳云平回忆:“刘桂仙每天都来工商局问执照的事情,有耐性有决心。


“就是想搞个试点试一试,我们领导班子一合计,都同意给她特批。

”靳云平说,当时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工商局手写了一份,靳云平签了字并盖上专用章,刘桂仙拿到了北京城里第一家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三间平房中的一间改成饭店,搭建厨房的砖头木材郭培基从单位借,刘桂仙买了4张旧桌子和15把椅子,找了一个烤白薯的旧桶,改装成灶。

两口子计划着10月1日开业。

9月30日一早,郭培基到单位请假,刘桂仙打算提前开火试灶,她拿着家中仅剩的34块钱,买了4只鸭子,打算做几道菜,让街坊邻居尝尝手艺。

等到郭培基中午下班回家,胡同里挤满了人,都排到了胡同口五四大街上。

街坊拽着他袖口小声说:“你家饭店都开张了,你还在上什么班,赶紧回去看看,来了好多老外!”
悦宾饭店就这样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

那一天的“提前开张”,被美国合众社记者龙布乐写在了他的报道里: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开张的第一天,刘桂仙赚了38块钱,顶得上那时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店里4张桌子,一天只能接待十四五个顾客。

来吃饭得排号,最长的,要排到60多天以后才能吃上。

在开业之初,普通老百姓下馆子的频率不高,来店里的多是高干子弟和使馆区外国人,还有采访的记者。

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来二三十个记者。

美国大使馆曾提出要在悦宾饭馆包桌,每人10块钱的标准。

那时砂锅白菜豆腐只卖一毛九,炒肉丝五毛六,油焖大虾两块四。

外国人吃饭安安静静,不怎么说话,刘桂仙心里摸不准。

直到看到空盘了,才放下心。

客人多了,饭店火了,原料开始紧张起来。

当时,买粮油要指标。

刘桂仙就去外地赶集,下乡采购。

河北高碑店、保定一有集市,她5点多钟起来坐火车去,集上什么都有卖的,米、面、油都是私人高价卖。

悦宾饭店名气大了,各种非议也都来了。

“有人说我们家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急先锋,女儿结婚都差点儿受到影响。

”靳云平也收到了不少反对材料,认为悦宾饭店应该关停。

郭培基说,他们夫妇当时一直是提心吊胆。

1981年大年初一上午,姚依林副总理、陈慕华副总理来到刘桂仙家拜年。

“首长也告诉我们不用怕。

”刘桂仙和郭培基的心终于放到肚子里去了。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发布,明确承认“个体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

像破冰的第一锤落定,固封多年的个体经济活水喷涌而来。

个体餐馆在北京城里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

刘桂仙和郭培基也能安安心心地开饭馆了。

每天送走最后一拨客人,搞完卫生,已经到了深夜。

餐馆顺利经营后,蒸蒸日上,不出几年,家里就成了万元户。

早期还不允许个体经营雇工,家里五个孩子全都扑到了饭馆里,老四老五全天跟着刘桂仙做事,老大老二老三每天下了班就到饭馆里帮着张罗。

生意忙的时候,一大家子都被拴在了饭馆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全在饭馆打理。

1992年,刘桂仙在翠花胡同里开了第二家餐馆“悦仙美食”,离悦宾饭店几十米远。

女儿郭洪燕辞去正式工作,全天在饭馆里。

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饭馆里也迎接着一次又一次的变化。

在孙女郭华的记忆里,爸爸为了学习对账报税,没少被奶奶批评。

税票也从每月定额交税到根据具体营业额使用手写发票、手撕发票、机打票……“后来我爸还我送去学了会计。


年纪渐长的刘桂仙开始教儿子儿媳和雇来的厨师颠勺做菜的手艺,学着经营管理饭馆。

饭馆对食材的选择比较严苛。

郭华回忆,她四五岁的时候,奶奶就带着她上鸭厂里一只一只地挑鸭子。

“我们家还有道特色菜软炸牛肉,小时候奶奶就带我去屠宰厂拉,牛肉新鲜,价格还便宜。


郭家的孙辈基本都是在“悦宾”和“悦仙”里泡大的。

六七岁时两边饭馆来回跑,帮着递啤酒饮料餐具。

在饭馆第三代人的童年记忆里,上饭馆都被叫做是“去奶奶家”。

38年过去,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饭馆,而悦宾饭店,还是那个胡同里的小馆子。

店里装潢仍是上世纪90年代的模样,主打菜还是那几盘,连主厨都是郭培基招了十几年的老员工。

老家在甘肃的何建军2005年被招进饭馆,慢慢成长为店里的主厨,又将手艺教给了郭家的年轻人。

十几年里,何建军在饭馆里认识了自己的爱人,成家生子。

胡同里的小馆,也成了常客和邻里街坊的口味记忆。

76岁的刘芬和三个老姐妹在悦宾门口等位吃饭时说:“自打80年代开业起我就来这儿吃,他们家的干炸丸子,我吃了半辈子。


现在悦宾、悦仙两个馆子里算账的是郭家的四儿媳张学兰和女儿郭洪燕,34岁的大孙子郭诚成了饭馆里的厨子,继承了奶奶的手艺。

郭家第三代人曾经都不怎么想在饭馆里做事。

郭华上初中后都不和同学提家里开饭馆的事。

“明明有很多机会可以用些本金挣大钱,家里为什么非要守着这个饭馆不放?”大学里学餐饮专业的郭诚,毕业后宁愿在外面连锁餐饮企业里工作。

直到3年前奶奶去世,饭馆极度缺人,郭诚辞了经理职位,踏踏实实扎在了饭馆里。

“不能让奶奶走了也寒心。


数年间,社会快速运转,可饭馆依旧变化不大。

没有做外卖、没有扩张店面、没有利用品牌搞连锁。

有人在网上评论,悦宾饭店是在靠着招牌抱残守缺,不与时俱进。

实际上,郭家上上下下讨论过变革。

“我们考虑过做外卖,能提高销量。

但是家里的菜不适合,稍微凉了,那口味就完全不一样。

”郭诚说。

曾有人想要入股合作,郭家人拒绝了。

“胡同地方就这么大,扩张不了,离了胡同,那还是悦宾么?”郭华说:“我们绝不会随便拿悦宾去尝试,不能砸了爷爷奶奶留下的招牌。


如今郭培基老了,小辈们去看望他时,他最常念叨叮嘱的一句是;“我就是一个炊事员,咱们家就是一个做饭的,你们的想法要放在做饭上,想着把这个味道保留下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