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中考综合模拟测试卷(二)(中考题分析)名师精编课件 新人教版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下列情况对空气质量无影响的是()A.排放汽车尾气B.焚烧垃圾C.风力发电D.燃烧化石燃料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可燃性3.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数目急剧增多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稀释浓硫酸5.以下关于氮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中的一条信息: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化学肥料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D.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发生了改变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贫血症D.将霉变的花生压榨成花生油食用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B.3个氨分子:3NH3C.碳酸根离子:CO3﹣2D.氯化钙:CaCl8.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氧化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C.每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4:39.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混合物B.乙是化合物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D.该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10.氢溴酸(HBr)的化学性质与盐酸非常相似,下列物质中不可与氢溴酸发生反应的是()A.Fe B.Ag C.Fe2O3D.NaHCO311.将镍丝(Ni)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镍丝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则镍、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Ni Al Cu B.Al Ni Cu C.Cu Ni Al D.Al Cu Ni12.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2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饱和溶液,甲的用量比乙多C.从甲和乙(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甲,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13.中国高铁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铁车体都采用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属于材料(选填“金属”、“无机非金属”、“合成”或“复合”).(2)高铁列车上的餐食丰富.有扒鸡、鸡蛋、方便面、蔬菜、可乐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3)高铁列车上全车禁止吸烟,因为车厢密闭,车内一些设施为可燃物,再加上行驶时速可达300公里,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将相当快.请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吸烟可能会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4)在焊接铁轨时,常将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将生成的铁熔化成液体流入铁轨的裂缝,冷却后凝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请利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与水有关的问题:(1)水是由构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可用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检验家里的水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4)水的用途很多.写出下列化学实验室的做法中水的作用:水的作用:①,②,③.(5)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标号).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b.大量开采地下水c.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d.改变农业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1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氧化物、酸、碱或盐中的一种,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其中A、B、C含有两种相同元素,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的俗名是,其用途.(2)D可以是(写化学式),属于(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3)写出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1分)16.某学习小组从以下实验室常用装置中选择组装,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回答.(1)写出装置C中仪器a的名称.(2)组装装置B时,下列仪器用品的正确组装顺序是:铁架台→木块→→.(填标号)①试管②酒精灯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理由是;用装置E收集氧气,当观察到,说明已收集满.(3)连接装置A、D制取氧气完成性质实验:①检查装置A 的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处,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说明装置A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往外拉注射器活塞,看见(填标号,下同);往里推注射器活塞,看见.Ⅰ.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Ⅱ.锥形瓶中液面上升Ⅲ.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并形成稳定水柱②往A中锥形瓶里加入的固体药品是,长颈漏斗加入的液体药品是.等D收集满氧气后,取出导管,往D中由瓶口向下缓慢伸入一块燃着的木炭,观察到的现象是;待D中木炭燃烧完毕,冷却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产生的现象是.17.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固体氢氧化钠,让大家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活动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甲组同学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1)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溶液呈性.(2)边滴加稀硫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3)当溶液颜色又恰好变为无色时,说明酸能与碱发生反应,测得此时溶液的pH.乙组同学也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但在滴加稀硫酸时,发现溶液有气泡产生.同学们经讨论一致认为是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生成了碳酸钠,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探究活动二:测定乙组的氢氧化钠样品(以下简称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资料摘要:Ⅰ.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II.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如下:Na2CO3+Ba(OH)2=BaCO3↓+2NaOH【方案一】气体测定法取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在如图2装置中反应,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根据该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相关计算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4)写出稀硫酸与样品中成分反应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5)某同学用水代替图2装置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收集和测量二氧化碳,发现所测气体的体积偏小,原因是.【方案二】沉淀测定法小明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6)“操作1”的名称是;Ba(OH)2溶液过量的目的是.(7)1.97g的白色沉淀是(填物质名称),根据上述提供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如果沉淀不洗涤就直接烘干、称量,将导致结果(选填“偏高”、“偏低”或“没影响”).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18.(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需要水的体积为mL.(2)将上述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mL 水.(水的密度为1g∕mL)19.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工业上产生的硫化氢需要处理吸收.富玛克斯法治理硫化氢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H2S+O22H2O+2S.用该法吸收1.7t的硫化氢气体,需要参加反应的氧气多少吨?xx年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下列情况对空气质量无影响的是()A.排放汽车尾气 B.焚烧垃圾 C.风力发电 D.燃烧化石燃料【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汽车排放的尾气的成分考虑;B、根据焚烧垃圾的污染物考虑;C、根据风力发电,无污染分析解答;D、根据煤和石油燃烧的产物考虑.【解答】解:A、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所以对空气质量指标能产生影响,故A错误;B、焚烧垃圾能产生有害气体和一些粉尘,所以对空气质量指标能产生影响,故B错误;C、利用风力发电,无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对空气质量无影响,故C正确;D、煤和石油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所以对空气质量指标能产生影响,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为了减少空气污染要减少对垃圾的焚烧,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汽车要装上催化转化器.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D.可燃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可燃性是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的,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D 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3.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数目急剧增多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数目急剧增多,故选项解释错误.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不发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稀释浓硫酸【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冒盖灭分析;B、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C、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D、“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冒盖灭,该操作正确.B、坩埚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是相当高的,直接用手去拿会将手烫伤,该操作错误.C、在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平放,把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竖起试管,否则会打破试管底部,该操作错误.D、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该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以下关于氮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中的一条信息: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化学肥料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D.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化肥的分类、空气的组成以及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最下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正确;B.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故正确;C.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故空气中氮元素的含量最大,故正确;D.在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x=+5,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化肥的分类、空气的组成以及化合价的计算,难度不大.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发生了改变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贫血症D.将霉变的花生压榨成花生油食用【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来分析;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来分析;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霉变花生会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的进行判断.【解答】解: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故正确;B.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错误;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错误;D.霉变的花生产生了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故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能量的转化形式、催化剂的特征、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安全的知识,就能顺利解答.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B.3个氨分子:3NH3C.碳酸根离子:CO3﹣2D.氯化钙:CaCl【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个氢原子,在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可以表示多个氢原子;每个氨气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每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钙中钙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是1:2.【解答】解:A、2个氢原子可以表示为2H,该选项书写不正确;B、3个氨气分子可以表示为3NH3,该选项书写正确;C、碳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CO3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D、氯化钙可以表示为CaCl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8.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氧化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C.每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4: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维生素C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故选项说法错误.C、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中有20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混合物B.乙是化合物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D.该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丙分子的构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解答】解: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乙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推知,1个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故C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微观粒子模型的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微观粒子的构成情况,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实验结论等.10.氢溴酸(HBr)的化学性质与盐酸非常相似,下列物质中不可与氢溴酸发生反应的是()A.Fe B.Ag C.Fe2O3D.NaHCO3【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Fe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前面,故铁与氢溴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正确;B.Ag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后面,故银与氢溴酸不发生反应,故不正确;C.Fe2O3是金属氧化物能与氢溴酸发生反应,故正确;D.NaHCO3含有碳酸跟离子能与氢溴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答案:B.【点评】此题是对酸的相关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酸的共性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1.将镍丝(Ni)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镍丝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则镍、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Ni Al Cu B.Al Ni Cu C.Cu Ni Al D.Al Cu Ni【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将镍丝(Ni)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说明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即铝>镍.将镍丝(Ni)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镍丝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说明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镍>铜.则镍、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铝>镍>铜.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2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饱和溶液,甲的用量比乙多C.从甲和乙(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甲,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解答;B、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解答;C、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答;D、根据甲的溶解度解答.【解答】解: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对;B、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分别用100g 水配制甲、乙饱和溶液,甲溶解量比乙多,故对;C、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从甲和乙(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甲,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D、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的更不饱和溶液,故错.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只有准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才能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判断.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13.中国高铁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铁车体都采用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填“金属”、“无机非金属”、“合成”或“复合”).(2)高铁列车上的餐食丰富.有扒鸡、鸡蛋、方便面、蔬菜、可乐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蔬菜.(3)高铁列车上全车禁止吸烟,因为车厢密闭,车内一些设施为可燃物,再加上行驶时速可达300公里,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将相当快.请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吸烟可能会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可燃物的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发生燃烧.(4)在焊接铁轨时,常将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将生成的铁熔化成液体流入铁轨的裂缝,冷却后凝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2Fe+Al2O3.【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解答,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根据铝和氧化铁的反应解答即可.【解答】解:(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2)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蔬菜;(3)吸烟可能会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提供热量,使某些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从而引起燃烧,故填:某些可燃物的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发生燃烧;。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综合模拟2(附答案)
综合模拟测试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Mg:24Cl:35.5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厨房用具,在空气中最易锈蚀的是()。
A.铁锅B.纯铜把手C.铝壶D.不锈钢汤勺4.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碘酒C.石灰浆D.植物油5.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Cl B.NH4HCO3C.NH4H2PO4D.Ca3(PO4)26.下列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7.爱护环境,关注自己和他人健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其他场所可以任意吸烟B.核能不安全,禁止使用核能C.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D.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白磷B.木炭C.硫D.铁丝10.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
“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1.将20 g甲、5 g乙、8 g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 g甲、16 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
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A.12 g B.9 g C.4 g D.17 g12A.13.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仿真卷(二)
第1页/总9页【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仿真卷(二)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信息。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一、单选题1.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 .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D .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2.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其目的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及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这一目的的是A .玉米秸秆就地焚烧B .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C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D .增高烟囱排放工厂中的废气化学试卷 第2页,共8页3.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使用了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做的“避火衣”,右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钛原子的中子数是22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C .x =2D .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4.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B .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C .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D .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5.《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模拟练习卷二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模拟练习卷二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一、选择题1.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B.将蔗糖溶于水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D.加热高锰酸钾2.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B.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物质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3.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C10H15NO)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麻黄碱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麻黄与麻黄碱均属于纯净物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生铁C.金刚石D.碘酒5.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氢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HNO3+C=2H2O+4X↑+CO2↑。
则X是A.NO2B.CO C.NO D.N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水变为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C.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7.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几个步骤: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制备氧气的装置连接好.d.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后,开始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当集气瓶集满氧气时,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a→d→e→f B.b→c→a→d→f→eC.c→b→a→d→e→f D.c→b→a→d→f→e8.合金和纯金属相比,一般来说,除以下()以外,其余均增强,因此,合金有更广泛的用途。
九年级下一轮复习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每小题只有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8分)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列各项中,与化学科研无关的的是()A.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B.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C.开发计算机应用的新功能D.研制低毒高效的农药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是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臭氧属于化合物C.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D.臭氧属于混合物2.长期受电磁辐射可引起人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 油菜B. 牛奶C. 豆腐D. 米饭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灭火剂、致冷剂B.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4.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
白钨矿是冶炼金属钨的常用原料,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4 C.+6 D.+75.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依次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得两装置的质量均增加,则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可能只有甲烷B.可能只有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7.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可用于制导线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8.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6年某某某某市乌敦套海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A.生石灰石灰水B.铁锈干冰C.熟石灰火碱D.臭氧空气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AlNO3B.Al2O3C.Al(NO3)3D.Al(OH)33.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制和开发洁净能源,防治空气污染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预防温室效应C.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排放治理,保护水资源D.实行限塑令,解决白色污染问题4.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剧毒,可采用沉淀反应除去之B.化肥中含有植物营养素,可大量使用以改善水环境C.轧钢厂排出的含盐酸的废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D.天然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可用明矾等混凝剂净化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有单质B.2NaOH+CO2═Na2CO3+H2O 是复分解反应C.3CO+Fe2O32Fe+3CO2不属于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6.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7.下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事实解释A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离子的种类不同B 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SO4)3溶液为黄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C 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分子的构成不同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D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不同A.AB.BC.CD.D8.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10.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很感兴趣,探究金属的活泼性.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则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对话正确的是()A.甲:时间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B.乙:到时间t2时,金属均有剩余C.丙: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AD.丁: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A11.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A CO(O2)铜缓慢通过灼热铜网加入足量石灰石,充分反应后B CaCl2溶液(HCl)石灰石过滤加入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C NaOH(Na2CO3)稀盐酸干燥D Cu(CuO)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A.AB.BC.CD.D12.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A. B. C. D.13.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8g 35g 5g 8g反应后质量2g X 5g 42g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C.X=7g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4.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铁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二、填空与简答(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5.M常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X的值是,M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下列微粒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M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16.今年为增强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家用汽车发展较快.(1)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是的合金,这种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排(H)的;为保护汽车的金属外壳,表面通常有一层油漆,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隔绝,防止金属锈蚀.(2)制造汽车的材料中,广泛使用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它们和淀粉、蛋白质一样,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同属于化合物.(3)常用的汽车燃料有汽油、乙醇汽油、柴油等,其中污染较少的是.17.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可能是O2、H2O、H2O2、Fe、CaO、Fe2O3、HCl、NaOH、Ca(OH)2、Na2CO3中的一种.(1)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分解能产生A和C.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2)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C的化学式是;(3)若A、B、C中含有一酸、一碱、一盐,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①若均无明显现象,则碱的化学式是.②若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③若只产生气泡,实验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是.④若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则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与探究(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8.摄影店中的废弃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某同学为了从定影液中回收银单质.于是进行如下实验活动:(1)[回收单质银]:①选择加入的金属: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Cu粉,则得到银和铜混合物.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Fe粉,则得到Fe和Ag混合物,你认为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理由是.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杂质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反应方程式为.(2)[进行实验]过程如下:①废弃定影液金属混合物+溶液A②金属混合物Ag+溶液B请回答:操作a是,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溶液B中溶质化学式是.(3)[产品验证]:请用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19.下面是利用如图装置完成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1)注射器1中盛有10mL水,注射器2中盛有10mL石蕊溶液,A中充满CO2,B中盛有NaOH 溶液.先将K关闭,推注射器1向A中注入水,一段时间后,看到气球变鼓,再将注射器2中石蕊溶液注入A中,看到的现象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最后,打开K,看到的现象是.(2)注射器1中盛有5mL的石灰水,注射器2中盛有10mLNaOH溶液,A中充满CO2,B中盛有稀盐酸(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①关闭K,将注射器2中的10mLNaOH溶液注入A中,轻轻振摇,看到的现象是,甲同学说此现象不能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于是甲同学提出了猜想:上述实验后,可以向外拉动注射器1吸入少量液体和气体如果看到现象,则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②对甲同学的猜想,乙同意认为不够准确,原因是.乙同学认为,只需打开止水夹K就能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则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请写出此实验中能证明实验结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四、计算题(共6分)20.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NaCl和NaNO3两种溶质,为测定其含量以方便回收利用,人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NO3+NaCl═AgCl↓+NaNO3.(1)取10g废液放入蒸发皿中蒸干,得到固体4.94g.(2)再取50g废液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消耗AgNO3溶液128.7g,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请计算出废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2016年某某某某市乌敦套海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A.生石灰石灰水B.铁锈干冰C.熟石灰火碱D.臭氧空气【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生石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符合题意.B、铁锈属于混合物;干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火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AlNO3B.Al2O3C.Al(NO3)3D.Al(OH)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铝、氧、氮元素,则组成的化合物应同时含有铝、氧、氮三种元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铝、氧、氮元素,则组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铝.A、硝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Al(NO3)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B、Al2O3中不含氮元素,故选项错误.C、硝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Al(NO3)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D、氢氧化铝中不含氮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3.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制和开发洁净能源,防治空气污染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预防温室效应C.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排放治理,保护水资源D.实行限塑令,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分析】A、根据洁净能源的好处分析.B、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预防温室效应分析.C、根据治理污水可有效保护水资源分析.D、根据塑料的用途判断.【解答】解:A、研制和开发洁净能源,既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又可以防治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预防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选项正确;D、塑料的用途很广泛,我们可以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但不能禁止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4.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剧毒,可采用沉淀反应除去之B.化肥中含有植物营养素,可大量使用以改善水环境C.轧钢厂排出的含盐酸的废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D.天然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可用明矾等混凝剂净化【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分析】A、沉淀反应可以除去水中的金属离子;B、化肥不可大量使用;C、盐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处理;D、明矾可以净化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解答】解:A、沉淀反应可以除去水中的金属离子,故A正确;B、化肥不可大量使用,大量使用会污染水体,故B错误;C、盐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处理,故C正确;D、明矾可以净化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故D正确.故选B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有单质B.2NaOH+CO2═Na2CO3+H2O 是复分解反应C.3CO+Fe2O32Fe+3CO2不属于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D、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不一定有单质,如CaO+H2O═Ca(OH)2,故选项说法错误.B、2NaOH+CO2═Na2CO3+H2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3CO+Fe2O32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解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如H2CO3═H2O+CO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分析】A、PH=13属碱性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开始一段时间不会产生氧气.C、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开始时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故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D、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时开始会生成氢气,至盐酸耗尽氢气量达到最大量.【解答】解:A、PH=13属碱性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对于碱性溶液来说,碱碱性越弱PH越小,但不管怎样稀释PH不可能小于7,故此选项错误.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开始一段时间不会产生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才会有氧气的放出,故此选项错误.C、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开始时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不会生成沉淀,盐酸耗尽后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故此选项正确.D、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时开始会生成氢气,至盐酸耗尽氢气量不变,图象应该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图象不符合该特征,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7.下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事实解释A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离子的种类不同B 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SO4)3溶液为黄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C 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分子的构成不同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D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不同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不同分子所构成的,所以化学性质不同.B、同样都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颜色不同于硫酸根离子无关,只能是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原因,是因为离子的不同.C、同样都是硫酸,不同之处在于其浓度不同,导致性质不同,是因为物质的浓度不同.D、氧气充足木炭会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会生成一氧化碳,是因为氧气的量不同.故选D.8.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分析】A.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存在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B.硝酸银溶液也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D.注意加入的试剂不能影响后面离子的检验;【解答】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原溶液中可能存在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不一定存在碳酸根离子,故A错误;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银离子,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C.某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显碱性,碳酸钠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故选项正确;D.由于要验证Cl﹣,而之前加入了稀盐酸,引入了Cl﹣,后面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考虑;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考虑本题;D、根据发光放热但属于物理变化的特例来考虑.【解答】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所以溶质和溶剂最少有两种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中和反应必须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错;C、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可以是碳酸盐,故C错;D、灯泡发光放热,但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10.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很感兴趣,探究金属的活泼性.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则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对话正确的是()A.甲:时间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B.乙:到时间t2时,金属均有剩余C.丙: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AD.丁: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A【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在时间t1时,产生氢气多少分析.B、时间为t1时B的曲线随时间推移已经保持水平,说明B金属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C、曲线保持水平时A高B低,说明A的相对原子质量比B小.D、根据相同的时间内产生氢气的多少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时间t1时B比A生成的氢气多,故此选项正确;B、时间为t2时B的曲线随时间推移已经保持水平,说明B金属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故此选项错误;C、曲线保持水平时A高B低,说明A的相对原子质量比B小,故此选项错误;D、相同时间内B产生的氢气多,说明B比A活泼,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11.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A CO(O2)铜缓慢通过灼热铜网加入足量石灰石,充分反应后B CaCl2溶液(HCl)石灰石过滤加入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C NaOH(Na2CO3)稀盐酸干燥D Cu(CuO)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u能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生成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杂质的同时,引入的新杂质二氧化碳,且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HCl能与足量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NaOH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12.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A. B. C. D.【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分析】可以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中鸡蛋进入瓶内,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B、二氧化碳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C、C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D、D中塑料瓶变瘪是由于NaOH与CO2反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产生的现象.故选B.13.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8g 35g 5g 8g反应后质量2g X 5g 42g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C.X=7g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本题可分析先甲、丙、丁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乙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8g﹣2g=6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g;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42g﹣8g=3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4g﹣6g=28g,故X的数值为35g﹣28g=7g.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4g﹣6g=28g,故X的数值为35g﹣28g=7g,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丙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则无法计算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人教版化学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二】(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下列关于合金及纯金属的各项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含碳量:生铁>钢B.抗腐蚀能力:不锈钢>纯铁C.硬度:纯铜>黄铜D.熔点:纯锡>武德合金2.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 B.NaHCO3C.Ca(OH)2D.H3BO3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l2+2NaBr===2NaCl+Br2B.Fe2O3+3CO2Fe+3CO2C.Zn+CuSO4===ZnSO4+CuD.CuO+H2Cu+H2O4.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食盐水(pH≈7 )B.牙膏(pH≈9)C.肥皂(pH≈10 )D.米醋(pH≈3)5.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硬度B.导电性C.耐腐蚀性D.价格6.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D.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7.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8.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B.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C.KCl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大9.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10.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A.Zn(NO3)2、AgNO3B.Zn(NO3)2、Cu(NO3)2、AgNO3C.Zn(NO3)2、Cu(NO3)2D.Zn(NO3)211.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12.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13.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 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 14.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A.称量时,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垫上相同质量的纸片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溶解C.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加快过滤D.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15.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16.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