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加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而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防范这些天气灾害,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就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指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水平,以及提升气象信息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它可以使气象预报更加准确、及时,从而提升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气象现代化建设可以提高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而且,现代气象预报模型的建立以及大数据的应用,也使得气象预报更加准确、及时。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预防能力。

气象现代化建设可以提升气象信息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现代化的气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气象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发布,从而使得气象信息更加便捷、及时地为社会所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挖掘气象数据的潜力,提高气象信息的使用效率。

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体系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气象现代化建设可以提高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能力。

现代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气象预报模型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从而使得社会能够更好地做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可以根据气象预报提前安排人员疏散,对重要设施进行加固,从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气象现代化建设可以提高气象灾害的救灾效率。

不仅是在预防阶段,现代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和信息系统也能够为灾后救援提供重要的支持。

准确的气象信息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了解灾情和受灾地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救援工作,从而提高救援的效率。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需要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气象防灾减灾实施方案

气象防灾减灾实施方案

气象防灾减灾实施方案
气象灾害是一种常见而又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冰雹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的气象防灾减灾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气象防灾减灾实施方案应包括有效的预警系统。

通过现代化的气象监测
设备,及时发现气象灾害的迹象,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

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各级政府部门应立即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和物资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
估和灾害预防规划,提前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在实施方案中,还需要加强公众的气象灾害应对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气象灾
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最后,建立健全的气象灾害信息共享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

各级气象部门和相
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信息,提高社会公众对气象灾害的感知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气象防灾减灾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气象
部门、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才能更好地减少气象灾害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建立更加健全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如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国气象局权威解读《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

如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国气象局权威解读《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

如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国气象局权威解读《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2.05.23•【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如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权威解读《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务院日前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这一纲要有何看点?如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以高质量气象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进行了权威解读。

紧扣目标加快推动气象科技创新此次发布的纲要,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相关重大战略部署对气象的要求落实到新阶段气象事业发展中。

纲要明确,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其中,科技创新是基础、也是关键。

”庄国泰说,“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重大气象观测装备三大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据介绍,我国气象科技创新已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的新阶段。

经过多年攻坚克难,我国数值预报业务体系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奠定了基础。

同时,全球气候系统模式跻身国际前列,气象卫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庄国泰表示,当前新技术迅猛发展为气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而我国在数值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差距,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等短板亟待补齐。

下一步,气象部门将按照纲要要求,从多方面发力,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一方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加强天气机理等基础研究、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等。

另一方面,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包括做强做优灾害性天气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等。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09•【字号】文政发〔2016〕37号•【施行日期】2016.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政发〔2016〕37号各县(市)人民政府,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我州是气象灾害较多的地区,每年发生的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冰冻等气象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都会给全州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4〕43号)精神,切实加强我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结合我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气象工作法制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为要求,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预报预警体系、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气象事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智慧气象、民生气象、安全气象,通过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机制,全面提升气象观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由单纯抗灾向防灾减灾抗灾并重转变,实现科学减灾,更好地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建设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运行高效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装备、技术、人才、台站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和防御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和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管理科学化水平和气象事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整体水平跃居全省中上水平。

浅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浅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浅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指在灾害气象风险方面,通过采取合理的预警措施和防护措施,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

灾害气象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如果没有及时的预警和防护措施,将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任务就是及时掌握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向公民发出预警信号,并组织实施防护工作,有效避免灾害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气象灾害属于国家治理范畴,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

通过基层气象工作人员的努力,可以及时全面地获取气象信息,准确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预警和防护工作,提高国家应对灾害的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一环。

气象灾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往往会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损失、交通中断、电力供应中断等,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通过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可以减少灾害对区域的破坏,保障区域的安全稳定,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目前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人员数量和能力不足。

由于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很多基层地区的气象观测点和预警设备无人看守和维护,严重影响了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预警能力和预警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地区的气象预警仍然采用传统的手段,没有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改进。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有待加强。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导致在灾害来临时无法形成有效的应对措施。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

很多公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还不够强,容易对预警信号和防护措施产生忽视和漠视。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助力黑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助力黑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助力黑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01•【字号】黑市政发〔2021〕32号•【施行日期】2021.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助力黑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黑市政发〔2021〕32号各县(市、区)政府、五大连池管委会,中、省、市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市气象现代化水平与防灾减灾能力,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助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21〕7号),结合我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技术先进、保障有力、开放共融、适应黑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更加精密精准精细,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2%以上,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工增雨影响面积覆盖全市主要农区和林区,人工防雹保护面积覆盖全市冰雹易发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在卫星气象数据应用、粮食安全智慧气象服务等特色领域争创省内领先水平,初步实现气象强市建设目标。

到2035年,气象整体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面建成气象强市,气象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气象对黑河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与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主要任务(一)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1.围绕监测精密,优化气象站网布局。

加密布设农业、林业、旅游、生态、地质灾害等专业观测站点,构建立体化、广覆盖、智能化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

加强农垦、森工等气象观测站网行业管理,推动数据共享、标准共用与政策协同。

中国气象局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197号(资源环境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

中国气象局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197号(资源环境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

中国气象局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197号(资源环境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1.07.16•【文号】中气提字〔2021〕13号•【施行日期】2021.07.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197号(资源环境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气提字〔2021〕13号严彬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贵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支持的提案》(第2197号)收悉。

经商应急管理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贵州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应急管理部注重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织牢灾害风险管理网格,努力实现灾害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一是开发上线灾害风险信息报送系统,指导、推动各地通过系统报送工程险情、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风险隐患信息,积极发挥“人防+技防”的灾害风险监测模式的作用。

二是加强灾害风险监测“技防”手段,强化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技术运用,针对地震灾害等高风险区域,绘制重点区域灾前遥感影像图,涵盖人口、房屋、桥梁、学校、医院、水库、道路以及其他重要基础设施分布信息,在灾后第一时间制作实况报告,提供决策支撑。

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贵州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全省建成了由2套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13部天气雷达、3086个气象站组成的天地空立体观测站网,覆盖100%的乡镇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其中“十三五”期间,中国气象局投资对遵义市天气雷达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务川、习水新建了天气雷达,遵义市拥有3部天气雷达(为贵州市州之最)和528个气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部分县气象局还将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信息接入气象业务平台,实现各地天气实况的实时监测。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气象先行”的服务理念,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着力创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机制体制,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部门联防联动,为贵州省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支撑,为有效应对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4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公布日期】1994.08.18【实施日期】1994.08.18【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已经1994年7月4日国务院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1994年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工作,准确、及时地制作发布气象预报,开展气候预测,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对气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国务院授权的主管全国气象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主管全国气象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其他设有气象工作机构的部门,依照分工,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气象工作,并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行业管理。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对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布局原则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有关事业经费分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

第五条气象服务属于气象公益服务范围的,应当无偿提供;属于专业气象服务范围的,可以有偿提供。

第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从事气象探测和气象预报技术的研究活动,其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

第七条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有关气象活动的,须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防灾减灾和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环境变化和天气变化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防灾减灾的含义。

防灾减灾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的过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常常遭受到来自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洪水、飓风、地震等。

这些灾害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防灾减灾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环。

气象现代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指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卫星、雷达等技术手段来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这对于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防灾减灾和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题,探讨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不同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地震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洪水可能会淹没大片土地,摧毁农作物和房屋;飓风可能会带来狂风暴雨,损坏建筑物和交通设施。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提前预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等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我们也需要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提高人们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

现代化的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能够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气象现代化建设还能够为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帮助人们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种极端天气时有发生。

面对这种现象,基层气象台站的防灾减灾工作日益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对目前我国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进行说明,以期将基层气象防灾工程建设的更加完善,切实降低灾害来临时人们所产生的实际损失。

关键词: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重要性;现状气象灾害,是我国人们常面临的一种高危灾害,一旦发生通常会对当地百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百姓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环境恶化情况虽然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我国气象灾害还时有发生,各种极端天气无时不在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因此,正确认识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立足于当前的基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打造出新型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是当今时代气象工作者的重点研究项目。

一、我国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在基层气象台站的建立完善中,防灾减灾工作一直是气象台站的核心内容,在基层气象台站的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基层气象台站防灾减灾工作是我国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想要做好气象监测工作,就必须将气象监测手段布置在国内的每一处地区,这就是基层气象台站的建设意义,同时气象台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区域性天气变化进行准确预报,为让百姓进行天气预警,这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将现代化科学技术监测手段落实到基层气象台站建设中的重要表现。

其次,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控制灾害影响的有效措施。

随着基层防灾体系的建立,在气象灾害来临之际,人们能按照气象台的预警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再加上提前准备好的各项防灾措施,完全有能力将不同的气象灾害损失进行控制,从而使人们的经济利益受到切实保护。

最后,是增强百姓气象灾害认识,提高人们风险抵御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气象部门需要用多种方法向人们传播气象灾害的防灾方法,在各种思想的熏陶下,有利于为人们建立起正确的气象防灾意识,使人们能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做到临危不乱,正确处理各项应对事件,可以说气象防灾减灾中的有效宣传对人们的防灾认识有重要意义。

做好气象工作 为防灾减灾提供保障

做好气象工作 为防灾减灾提供保障
局 长
务定 制率跨越发展 , 气象服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去年大港 区气
象局被推荐为全 国精神文 明创建 工作 先进 单位 , 被命 名为全国气 象部 门廉政 文化示范点 , 被天津市气象局评
为优秀达标 先进 单位 、 五优 一强台站。
目前 , 国北方冬麦 区正 在积极 开展抗旱保夏粮 工作 , 我 大港 区麦 田旱情不容乐观 , 存在继续发展 的趋 势。 面对严峻 的旱情 , 大港区气 象局及 时组织 工作 人员深入 田间调 查监 测旱情, 完善旱情服务 , 极做好抗旱各项 积 准备工作 。2 1 月 2日下午 , 气象局人影办抓住有利 时机 , 动作 业车开展人工增雨 , 用流 在冬麦 主产 区太平镇 、
统、 突发公共 事件应 急保 障服务 系统 , 立村级气 象信 息员 队伍 , 建
开展施放气球专项执 法检查落实净空规定 , 组织对 酒店、 医院等全 区 3 0多个单位进 行防雷安全隐 患排 查 , 1 个行政村安装气 象 0 在 0 预 警信 息农信通设备 、 设立气象信 息显示屏两块 , 象手机 短信业 气
灾减灾体 系和现代气 象业务建设 ,努 力加强气 象科技创新和气象 公共管理 , 造 “ 技型 ” 打 科 一站 多能的现代化气象 台站 , 圆满做好汛 期等重大气象服 务 , 各项 工作稳 步发展 。
针 对大港 区汛期气 温偏低 , 降水显著 偏 多 , 电、 雷 大风 、 高温 、 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均 有发生的情况 ,大港气 象局做 好汛期服务准 备, 完成人 影作业 、 雨服务 等重大服 务工作 , 级可视化会 商系 暴 升
小王庄镇交界处发射火箭弹 3 , 业效果 明显 , 枚 作 全区普降小到 中雨 , 有效缓 解 了当前旱情 , 为保证 夏粮增收 发挥 了积极 的作 用。

2024年气象局领导述职报告

2024年气象局领导述职报告

2024年气象局领导述职报告尊敬的全体工作人员:大家好!我是2024年气象局的领导,今天我来向大家述职。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中,不断学习与进步,研发出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本单位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天气预报水平,在新时代复兴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工作总体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气象局始终以公众利益为宗旨,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改革,提高预报能力,增强服务水平,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增强气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防灾减灾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积极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我单位研发的智能预警系统在洪灾、山洪、暴雨、暴风雪等自然灾害中,成功提前掌握预警信息,加强宣传教育和预案编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天气预报工作我单位一直以来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把天气预报作为重要的服务工作来加强管理,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准确的天气信息服务。

过去一年,我单位进一步加强技术和资料储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不断改进预报流程,优化预报模型,提高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

我单位成功实现了对近地海洋及陆面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分析,并很好地发挥了数据在短时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中的应用优势。

四、自然资源环境监测我单位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自然资源环境的监测工作。

我们采用科学的监控手段,建立了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体系,提供准确、及时的自然资源环境信息,为国家环保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我单位积极开展大气、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各项服务。

五、气象公共服务我们气象局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气象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保驾护航。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为不同领域、不同应用领域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包括旅游、交通等方面。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紧紧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这个中心,在提高基础业务、气象服务质量与水平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树立标杆、争先创优;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营造亮点、谋求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地做好我局各项工作。

为此,我局度工作安排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一、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重点,以廉政教育为关键,认真落实八项规定要求,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教育学习,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为龙头,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用制度规范干部的从政行为,形成利用制度管人、按照制度办事、依靠制度理财的有效机制。

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搞好干部职工的素质培训工作。

以培养政治过硬、懂业务、善管理的领导干部为重点,有计划、有安排的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制定一线高级专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办法,实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述职制度,为业务人员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舞台,以此增强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抓好基础业务建设,认真实施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继续保持测报工作的高水平、高质量。

牢固树立基础业务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意识,狠抓基础业务质量不放松,努力提高基层业务人员熟练运用和维护自动化观测仪器装备的水平,加大一线人员的业务学习力度,积极开展基础业务技术练兵和业务竞赛活动,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基础业务稳步发展。

继续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特别做好灾害多发期、敏感时期的气象服务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充分利用省、市两级气象预报指导产品,结合本地天气实况,及时发布适用于当地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和决策服务产品。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的通知(2013)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的通知(2013)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的通知(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3.06.18•【文号】气发[2013]55号•【施行日期】2013.06.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的通知(气发[2013]55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已经2013年6月8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第3次局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中国气象局2013年6月18日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工作规则》、《中国气象局职能配合、《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结合中国气象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中国气象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康福祉、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一流的气象保障。

第三条中国气象局工作的准则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忠于职守,民主公开、依法行政,实事求是、务实清廉,改革创新、规范高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中国气象局实行局长负责制。

局长领导中国气象局的全面工作,并代表中国政府、中国气象局进行外事活动。

副局长协助局长工作,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局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者专项任务。

第五条局长出访和出差期间,授权一位副局长主持工作,代行局长职责。

副局长出访和出差期间,由局长或局长指定的其他副局长代行其职责。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4.09.12•【字号】青政办[2014]153号•【施行日期】2014.09.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指导意见青政办[2014]15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

气象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的战略任务,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为目标,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主线,着力构建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气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0年,突发气象灾害预报提前量达30分钟以上,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达到90%,生态气象服务满意度达80%以上,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覆盖率达100%,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健全率达95%,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达90%以上,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三)加强生态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

加强省级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中心能力建设。

围绕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湟水流域五大生态圈,建立面向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气象监测预警和评估服务体系。

结合重点生态工程实施,扎实做好人工增雨工作。

加强多源卫星数据应用,提高重点生态气象灾害和生态安全事件的监测评估能力。

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体会

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体会

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体会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科研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提高气象事业的现代化水平,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全面的气象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气象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气象观测和数据采集的能力。

传统观测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有限,无法满足现代气象预报和科研的需求。

现代化观测系统的引入,使得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和数据采集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自动气象站、雷达天气观测系统、卫星遥感技术等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对气象要素的实时观测和监测成为可能。

同时,将观测数据整合和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

这些改进使气象部门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细节,为预报和服务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支持。

其次,气象现代化建设推动了预报技术的革新和提升。

传统的气象预报主要依靠经验和个人直觉,存在主观性和一定的不确定性。

而现代化的气象预报技术主要依托于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采用科学的模型和算法对未来天气进行推算和预测。

这种数据驱动的预报技术,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可以提供更精确、更及时的气象预报产品。

例如,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能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定量的数值模拟,准确提供未来几天乃至几周的预报。

此外,预报技术的创新也涵盖了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和预测,为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最后,气象现代化建设推动了气象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通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现代化的气象服务平台能够实现对观测数据和预报产品的实时监测、处理和发布。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获取气象信息和服务,实现个性化的定制化需求。

例如,气象App可以根据用户所在地的实时气象条件,提供精准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

此外,气象现代化建设还加强了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例如农业、航空、海洋等领域,对气象信息有着广泛需求的部门可以通过共享数据和互动交流,实现气象信息的多元化应用。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加快推进我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至代年,全市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以上,重点区域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暴雨(雪)预警准确率达到*%,*级以上海上大风预警准确率达到*%,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以上,气象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到*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布局科学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保障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大幅提升,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气象综合实力全省领先。

(一)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

优化和健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形成“陆海空天”融合互补、点线面结合、布局科学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网。

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试验,增建*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提升雷达观测质量。

完善气象自动观测站网,*年升级*套多要素自动观测站;*年更新换代*套自动观测站,新建*套自动观测站,实现乡镇全覆盖。

落实市政府与*省气象局《共建*国家气候观象台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业务运行条件;*年通过土地置换完成业务用房建设,满足业务、科研、服务综合需求。

完善农业、海洋、生态、交通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

完善气象探测装备计量检定体系,健全智能化综合气象装备保障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

*.打造精细气象服务系统。

充分依托数字政府系统资源,夯实气象服务基础支撑,构建“云+端”气象服务新业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豫政[2013]63号【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3.11.13【实施日期】2013.11.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豫政〔2013〕6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

气象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

为切实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气象保障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现就加快推进我省气象现代化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为宗旨,以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为重点,以气象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努力实现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保障能力。

(二)总体布局。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对气象现代化的需求,统筹中原城市群及城乡一体化业务布局,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全省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立完善广覆盖、多样化、个性化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气象服务体系。

围绕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完善现代农业气象监测、预报及服务体系;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增强省会城市气象现代化龙头带动作用;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县级气象现代化综合业务服务能力。

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建立与新型业务服务体系相适应的气象事业结构。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功能先进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布局科学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气象事业支撑保障体系。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与加强业务现代化建设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与加强业务现代化建设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与加强业务现代化建设现阶段,气象服务已经由天气服务转变成气候、生态、气象和人工影响等多方面的服务。

新时期背景下,必须要加强业务的现代化建设,有效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满足人们了解气象情况的需求。

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气象服务能力现状,提出一些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与加强业务现代化建设的策略。

标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业务现代化;建设当前,我国气象部门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气象服务平台,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促进气象科技水平的提高。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与加强业务现代化建設,在防灾减灾方面效果较为明显,让气象服务更能满足气象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所以,对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与加强业务现代化建设十分有必要,只有相关人员重视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与加强业务现代化建设,了解气象服务能力现状,并且积极采取措施,才能够加强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一、气象服务能力现状(一)气象服务能力较差气象本身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现阶段,我国气象服务能力较差,导致基层的气象站无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气象报告,无法满足一些地区对气象信息的了解需求,影响地区生产目标的实现。

(二)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在进行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拥有先进的设备。

如此,才能够确保对气象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

但是,当前,我国一些落后地区受到投入资金的影响,无法购置先进的设备,大部分地区使用原始设备,通过人工进行操作。

如此,增加气象相关工作的难度,还影响气象相关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严重缺乏专业的人才严重缺乏专业的人才,是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

最近这几年,相关部门逐渐开始重视对气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及技术方面的指导,但是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依然较低,特别是缺乏突出性人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气象工作薪酬较低且发展前景不好。

如此,严重影响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提高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下面几点着手。

第一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重视加强气象业务的现代化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气象服务能力。

浅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浅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浅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1. 引言1.1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涉及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其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

在面对灾害事件时,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提前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预警受灾地区,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也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防灾能力,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促进灾后重建和社会稳定发展。

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预警能力和救援效率,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现状分析目前,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一些基层气象部门缺乏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导致预警能力不足,对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大打折扣。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基层气象部门人员在气象知识和防灾减灾技能方面存在缺乏的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灾害事件,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资源配置不均衡。

一些地区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投入不足,导致基层气象部门在预警、救援等方面难以做好应对工作,给灾害防范带来了隐患。

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亟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员素质和资源配置,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2.2 挑战与困难挑战与困难是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基层气象服务机构在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导致防灾减灾工作效率不高。

基层气象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无法及时跟进气象灾害的发展趋势,造成了应对灾害的滞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作者:次珍
来源:《农家科技》2019年第10期
摘要:气象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基础,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就现阶段如何强化防灾减灾服务,提高气象现代化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气象质量;现代化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气象灾害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其中气象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先建立一个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气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做到气象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

一、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1.气象信息速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互联网快速播报气象信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这样能够更高度的集成气象信息,做到对于气象信息的實时监控,并且在灾情发生之后做到快速响应。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成功研发出气象信息速报的相关软件,通过这些软件能够让人民及时了解气象信息,最终为人民群众服务。

就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气象局而言,已经建立起多方联动、内外整合、新旧融合的全媒体气象服务新格局,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引导乡村民众趋利避害及应对气候变化。

2.气象数据即时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行业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对于气象服务消费的特点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例如,对于西藏的农业需求者来说,对于气象服务的需要主要集中在防灾减灾,而对于西藏地区的旅游服务业来说,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则主要集中在方便出行方面。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能够将信息进行快速的传递,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对于气象数据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及时向当地的群众进行气象预报。

现阶段,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的气象台已经能够做到一旦监测到气象信息,然后利用互联网做到自动触发和实施的信息处理,精准的生成气象速报参数,然后第一时间将数据推送给地方群众。

3.群测群防工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西部气象服务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还处于比较慢的阶段,在气象预报中,群测群防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来说,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仅仅依靠有限的气象台监测是很难做到对气象情况进行全面预测的,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为当地的群测群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人们可以建立相关人员信息的数据系统,让群测群防工作更加数字化和信息化,从而让气象服务工作
变得更加准确和快速。

通过利用气象服务,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气象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保证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不会由于气象灾害的原因受到损害。

4.气象服务科普工作。

在“互联网+”环境下,气象服务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发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电话、信息家电、移动通信等各种途径,做到能够第一时间将气象服务宣传信息向人民群众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加深受众对相关气象知识的印象,从而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知识的宣传效果。

例如,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官方微博“西藏气象”于2014年正式上线,会不定期发布西藏本地的天气情况,交通气象、旅游景点预报,从而更加利于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二、着力气象服务事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1.建立集约化气象信息业务体系。

随着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公众对于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就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气象局必须要按照气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来进行,为西藏地区的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需要以信息化为基础,促进西藏地区的气象服务质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若想促进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于加强气象服务事业的顶层设计与规范化管理,坚持系统、适应和可及原则。

一方面,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必须要注重上下的联动,注重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上下能够做到有效的互动;另一方面,作为基层气象部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气象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指标和参照依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预报当地的气象信息。

2.提升气象数据质量与开放共享水平。

政府部门必须努力促进互联网在气象服务事业中的发展,重视相应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气象服务网站服务能力建设,真正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桥梁”。

不断加强对于气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完善气象自留的流程,全面提高气象资料的质量,从而提高利用率,为防灾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多圈层、多要素、长序列、高分辨率、高精度、高质量的气象数据产品。

这不仅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交流,而且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便于听取公众的意见和愿望,迅速作出反应,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使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进来。

同时,协调组织多家单位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气象应急桌面演练、气象观测设施及环境保护工作,从而促进了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

3.促进气象服务事业真正落地见效。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信息孤岛问题有了新的解决途径,政府部门可以采取这一理念,将“云服务”的运作模式应用到气象服务事业上,将相关的数据信息上传到云端,使得各个独立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共享信息。

同时作为端口的部门也可以从云端下载相关的信息,更好的提升气象服务部门的服务能力。

“云”作为气象服务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手段,能够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同时提升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除此之外,还要开展相关应用的宣传工作,综合运用相关互联网技术让群众了解相关应用的使用方法,促进气象服务事业真正落地见效。

三、结语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文明方式的诞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网络的互联性和快速性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总之,必须要将互联网不断应用到气象服务事业中,从而有效的提升人民群众的气象服务意识,促进气象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长江,薛新慧.关于基层台站气象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8,3(B08):198~199.
[2]张晶.中国气象部门体制变革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16.
[3]微度.强化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N].阳泉日报,2017-08-02(007).
作者简介:次珍(1990-05-16)女,藏族,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