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习题-39中国人文地理

合集下载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章第2讲地图含答案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章第2讲地图含答案

第2讲地图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比例尺(1)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图中比例尺为线段式,其转化为文字式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数字式为1∶15 000或错误!。

(3)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在同等图幅中,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在同等图幅中,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2.地图上的方向注意:地理事象判断法: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指向北方,北半球北极星指示北方等。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例如: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

43 m”为注记。

1.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1)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两点间的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两点间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比例尺变化变化后的比例尺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错误!倍为原来比例尺的错误!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错误!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错误!)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错误!)2倍●考向1比例尺的计算1.图1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2为校园图局部.读图,指示牌在图2中的位置是()图1图2A.①B.②C.③D.④B[图中地理园和校训碑方向相同,气象站和老校门方向相反,结合图中手指方向可判断出,指示牌的位置在②处,B项正确.](2017·乌鲁木齐模拟)读图,完成2~3题.2.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3.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5 km2B.0。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3章第1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答案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3章第1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答案

第1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①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②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大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①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②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自然地对土壤的作用理要素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气候→植物→动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植物→气候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气候与土壤气候→土壤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湖泊多是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是河流堆积作用而成地貌与生物地貌→生物阴坡、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2014·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重点强化练2 含答案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重点强化练2 含答案

重点强化练(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下图中四个箭头方向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四个箭头方向中,出现非地带性现象的是()A.a B.bC.c D.d2.上述非地带性现象出现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海陆分布C.洋流 D.岩石性质1.D 2.A[第1题,a、c方向的变化都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方向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方向的变化受山地地形影响,呈现出非地带性。

第2题,由上题可知,出现该非地带性现象的主导因素为地形。

]读图,完成3~5题。

3.①地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荒漠带4.从①→②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这种变化属于()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5.决定由直线③→④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高度D.光照3.C 4.B 5.A[第3题,由图可知,①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长江入海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C项正确。

第4题,由图可知,从①地到②地是从沿海向内陆,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B项正确。

第5题,由图可知,由③地到④地是由我国南部沿海到东北地区,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故A项正确。

] 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转场线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四季牧场。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表示夏季牧场的是()A.甲B.乙C.丙D.丁7.与山地四季牧场形成关系不密切的因素是()A.山地所处纬度B.山地相对高度C.山地岩石类型D.山地坡向6.C7.C[第6题,夏季,山体上部气候温和,草类繁茂,利于放牧。

因此夏季牧场应位于图示中的丙处。

第7题,影响牧场的主要因素是牧草和地形,所以牧场与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山体高度及坡向有关,而与岩石类型关系不密切。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重点强化练1Word版含答案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重点强化练1Word版含答案

重点强化练(一) 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建议用时:40分钟)选择题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

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

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

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1.D 2.C[第1题,砾卵石属于典型的流水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又体现了沉积过程,则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湖沉积。

第2题,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

暴雨和光照强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

] (2015·北京高考)下图为华北某地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4题。

3.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4.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3.C 4.D[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基岩为花岗岩,不可能发育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故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不易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多发生在坡度大的山谷地区,故B选项错误;由图例可知,丙村位于冲积平原黏土上,丁村位于山麓处,黏土土层厚,故C选项正确;根据图中引水渠水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可以推断,丁村比丙村的地势高,地下水埋藏深,故D选项错误。

第4题,根据图中地表水的流动方向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根据引水渠水流的方向可以判断地势北高南低,故选项A错误;山前冲积平原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该地地势低平,受外力侵蚀很小,故B选项错误;洪积扇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所携带泥沙数量的多少,而不是降水量的多少,且该地为华北地区,降水量差异不大,故C选项错误;水渠中的水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故D选项正确。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42份) 湘教版31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42份) 湘教版31

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

读图,完成3~4.图中反映我国东部地区气温空间变化的规律是().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小.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增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先减后增.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变化不大点所对应地形区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月径流量骤减的原因是().北太平洋副高衰弱B.伏旱天气的影响.亚洲高压势力增强D.准静止锋的影响7.当丁河流处于第一个汛期时,甲所示地区为()A.江淮雨带控制B.华南雨带控制C.华北雨带控制D.台风雨带控制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B.5°C.8°D.10°9.图中为我国地形二、三两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山峰可能属于()A.秦岭B.太行山脉C.武夷山脉D.祁连山脉11.北坡1月降水大于7月降水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A.1 000米以上B.1 000米以下C.1 400米以上D.1 400米以下读“西安至拉萨一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剖面线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大致是()A.山高谷深,地形崎岖B.地面坦荡,沃野千里C.地势高峻,波状起伏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3.夏半年,与拉萨相比,西宁()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降水较少C.气温差10 ℃以上D.白昼较短二、综合题14.读“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地貌类型的名称。

考虑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点以上河段相比,MN河段的流量变化有何特点?分析原因。

M点以上河段流经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请在图中用一箭头线大致画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输水路线。

(湘教通用)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模拟综合测试卷(pdf)

(湘教通用)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模拟综合测试卷(pdf)

(D )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
海和黑海 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
井 林 立 ,邮 轮 进 出 繁 忙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③ ④
(2017 年 无 锡 市 )读 下 面 “甲 、乙 、丙 、丁 四 个 国 家 的 轮 廓 图 ”,运 用
得分: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每 小 题 3 分 ,共 60 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D A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A B A A C A A
(2017 年 无 锡 市 )读 如 下 四 幅 经 纬 网 图 ,回 答 1~2 题 .
法正确的是
(D )
— 163 —
A.地 震 发 生 在 太 平 洋 板 块 内 部
B.地 震 发 生 在 欧 亚 板 块 内 部
C.地 震 发 生 在 欧 亚 板 块 与 印 度 洋 板 块 交 界 处
D.地 震 发 生 在 欧 亚 板 块 与 太 平 洋 板 块 交 界 处
6.(2017年呼和浩特市)读“某 区 域 等 温 线 分 布
B.乙 国 是 独 占 一 个 大 陆 的 国 家
C.丙 国 拥 有 世 界 上 面 积 最 大 的 热 带 雨 林
D.丁 国 形 成 了 “进 口 一 加 工 一 出 口 ”型 经 济 ,经 济 发 达
— 164 —
(2017 年宿迁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对人们的生产、 生活有着巨 大 的 影 响,对 流 域 地 形 地 貌 的 发 育 也 起 到 重 要 作 用. 读 “黄 河 干 流 图 ”、“某 地 地 貌 景 观 图 ”,完 成 11~13 题 .

2018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第1讲

2018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第1讲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
2.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基本特点(规律)
名称
空间分 布规律
湘 教 版
内部
原因
影响
东南湿润,越向 西北内陆越干 燥,从沿海向内 陆地带性明显
东南部受东南季风和西南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 陆递减 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 显,降水稀少
地 理
时间 变化
返回导航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面 塔里木 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 盆地(E) 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 和戈壁
湘 教 版
地 理
准噶尔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盆地(F) 平均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 柴达木 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 盆地(G) 湖 四川盆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 地(H) 只有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
最低海拔)×[(1~100 km2 范围内的平地面 积/100 km2)]/500, 读“沿 102° E 和 35° N我
湘 教 版 地 理
国 地 形 起 伏 度 图 ” , 完 成 (1) ~ (2) 题 。 导学号 81650514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
(1)下列地形单元,位于两幅图示范围内,起伏最明显的是( D ) A.江南丘陵 C.天山山地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在地形区(C )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
2.四大盆地
盆地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 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 布;油气资源丰富 绿洲农业, 种植春小麦、甜 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 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 要崛起的经济区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 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考点规范练39 中国地理分区含答案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考点规范练39 中国地理分区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39中国地理分区考点规范练第78页(2016山东青岛期末)图1为台湾岛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图2为台湾岛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图1图21.图1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A.气温、气压、降水B.光照、降水、气温C。

气压、光照、气温D。

降水、气压、光照2。

导致①气象要素东坡数值明显低于西坡的主要原因是() A.东坡地势高B。

东坡受暖流影响C。

东坡受海洋影响大D。

东坡多阴雨天气3。

中央山脉的物种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B.所处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C。

东南季风带来充足降水D.地壳活跃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答案:1.B 2。

D 3。

B解析:第1题,台湾东部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背风坡降水少,因此②为降水;降水多则光照少,光照和降水呈负相关,则①为光照;海拔高气温低,则③为气温。

第2题,台湾岛东部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多阴雨天气,故日照时间短。

第3题,物种丰富说明水热差异大,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的地区水热差异大。

(2016山西康杰中学期末)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读图,完成第4~5题.4。

关于图中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

河流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B。

图中河段流速较慢C。

图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D.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5。

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A.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长,作物品质优良B。

光照丰富C.积温较高D。

人口稠密,劳动力较丰富答案:4.B 5.C解析:第4题,图中河流海拔高,有结冰期;图中河段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河流流速较慢,B项正确;该地区人口较少,经济不发达,航运价值低;该河最终流入孟加拉湾。

第5题,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短;青藏高原上光照资源都较丰富,河谷地区光照不如周边高原面上丰富;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C项正确;人口稠密是社会经济条件。

湘教版2018年高考一轮地理复习课件 4.2.2《中国人文地理》

湘教版2018年高考一轮地理复习课件 4.2.2《中国人文地理》

考点一 中国的人口、民族和农业 一、知识整合 (一)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 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政策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分布 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 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三、试题调研 角度一: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下图为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统计。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海拔分段比较,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3 000 m的区域 B.500~1 000 m的区域 C.100~500 m的区域 D.<25 m的区域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5 m的区域面积比重不足5%, 而人口比重超过20%,因而人口密度最大。 答案:D
解析:我国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以及新疆、青海省文化 多样性指数最大,这些省区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构成复 杂,使得当地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文化多样性的指数高。 答案:B
角度二:中国的农业 5.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完成 下题。 材料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 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考纲点击 考情分析 1.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以 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2.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 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考查某 区域的工农业、交通等社会经 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3.我国工业分布特点及高新技 济因素的分布、影响及发展方 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向等。 4.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地区分 布。
二、要点突破 1.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条件
主要农作物 粮 食 作 物 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影响条件 太湖、洞庭湖、江汉平原、鄱 原有基础好,自然条件优 阳湖、成都平原、珠江三角 越,但人均耕地少 小麦、玉 洲、江淮地区 米、水稻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化程度高,但热量条件不 足,复种指数低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十八讲 中国的人文地理课时作业 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十八讲 中国的人文地理课时作业 湘教版

(三十八)中国的人文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陆分布C.降水D.地形2.图中丙所在省区的农业生产潜力较高,但人均粮食较低,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粮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水热组合不好,粮食产量低B.降水丰富,日照不足C.多山地丘陵,人均耕地不足D.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粮食单产低解析:第1题,甲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热量丰富。

第2题,丙所在省区是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宜发展大规模的商品农业,人均耕地不足,虽农业生产潜力较高,但每年需从外省调入大量粮食。

答案: 1.D 2.C(2014·宁波模拟)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各省汽车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

耦合度是指产业系统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若产业与市场发展同步,则耦合度较高;反之,则耦合度较低。

读图,回答3~4题。

3.2009年( )A.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同步发展的都在西部经济地带B.浙江耦合度低是因为浙江汽车消费市场广大,但生产能力相对较弱C.我国西南地区由于经济和交通落后,汽车使用少,导致耦合度低D.从整体看,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各省区的耦合度日趋升高4.依据图示信息,汽车工业布局类型倾向于( )A.技术导向型B.动力导向型C.资金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解析:第3题,浙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汽车消费市场很大,但空间耦合度低,只能是汽车生产能力较低的缘故。

第4题,图中显示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耦合度较高,主要是汽车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都较差;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耦合度较低,主要是汽车生产能力较差、消费市场较大,或汽车生产能力较强而消费市场较差导致的,所以汽车工业布局与资金关系不大;而能源丰富和原料丰富的地区耦合度普遍较低,则与原料和动力关系也不明显,故倾向于技术导向型。

中考地理一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的地形地势气候课后习题(含解析) 湘教版

中考地理一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的地形地势气候课后习题(含解析) 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地势气候题一: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

读图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题二: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

下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题三:下图是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全年炎热干燥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多雨2.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城市位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D.湿润区题四:下图中,最能反映南方大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__。

A B C题五:2013年1月份,大范围雾霾天气长时间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原因有()①工业生产中使用矿物作为燃料,大量排放污染物②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③风力小,空气流动不畅④冬季取暖排放粉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题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今年2月24日~2月25日全国雾霾24小时预报图。

材料二:自2014年2月20日始,中央气象台已连发六天雾霾预警。

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雾霾天气。

2月25日6时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宁等多地有中度霾,京津冀等地有重度霾。

本次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爆发,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1)本次雾霾天气影响最严重的是我国华北地区,有重度霾的是等地。

(2)我国南北方地区受此次雾霾天气影响的程度不同,南北方地区大致以山脉和淮河一线为界。

(3)北京除大气污染外,还面临严重的沙尘暴等环境问题。

治理沙尘暴的主要措施有:①;②。

2022年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习题:39中国人文地理 Word版含答案

2022年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习题:39中国人文地理 Word版含答案

39中国人文地理一、选择题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将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新疆比较,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水平B.地形地势C.运输方式D.综合运输网密度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交通运输耗能由大到小的挨次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

读中国区际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淌格局网络系统图,回答3~5题。

3.依据图中信息,指出我国农产品始终大量输出的地区有()A.西北华南B.东北黄淮海C.东南华北D.长江中下游西南4.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淌格局1999年与2010年发生明显变化,其最可能的缘由是() A.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激增B.西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削减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流淌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平安和水平安的是()A.建立粮食平安预警系统B.巩固虚拟水输出区的地位C.减小虚拟水净输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力量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虚拟水流淌的效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分布、生产和生活状况不同。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少数民族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A.哈萨克族B.鄂伦春族C.蒙古族D.朝鲜族7.与上题所示民族集中分布省区接壤的国家是()A.蒙古B.朝鲜C.哈萨克斯坦D.韩国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

读图并结合表格,回答8~10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耕地面积(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亿m3)木材总蓄积量(亿m3)①34.3 532.5 1 865.8 15.8②53.5 1 539.1 727.9 15.0③51.9 542.4 404.4 0.4④31.3 361.0 184.6 2.08.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A.甲B.乙C.丙D.丁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乙省(区)是我国有名的粮食产区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丁省(区)以浇灌农业和牧业为主10.表中序号与图中甲、乙、丙、丁各省(区)排序全都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下图是“我国重要的四条交通干线分布示意图”。

湘教版中国地理专题复习题

湘教版中国地理专题复习题

湘教版中国地理专题复习题中国地理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学科,它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湘教版中国地理专题复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复习题的示例:一、自然地理部分1. 中国地形特征:- 描述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 简述中国地势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山脉的走向。

2. 气候类型:- 列举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区域。

- 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 河流与湖泊:- 列举中国的主要河流,并简述其流域特征。

- 描述中国的湖泊分布及其生态环境。

4. 自然资源:- 简述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 描述中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分布特点。

二、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与民族:- 描述中国的人口分布特征和主要民族的分布区域。

- 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2. 城市与乡村:- 列举中国的主要城市,并描述其发展特点。

- 简述中国乡村的地理特征和农业发展状况。

3. 交通与通信:- 描述中国的交通网络布局,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

- 分析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地理空间的影响。

4. 经济发展:- 列举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和发展模式。

- 分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区域地理部分1. 东部沿海地区:- 描述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地理优势。

- 简述该地区的主要产业和对外贸易情况。

2. 西部地区:- 分析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面临的发展挑战。

- 描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3. 东北地区:- 描述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

- 分析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和面临的挑战。

4. 中部地区:- 简述中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 描述中部崛起战略的主要措施和发展目标。

四、综合分析题1. 中国地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析中国地理环境对农业、工业、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 讨论地理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2. 中国地理与全球环境变化:- 描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三湘教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题库 2 中国人文地理 含解析

高三湘教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题库 2 中国人文地理 含解析

14-2 中国人文地理一、选择题下图所示为我国三个平原地区。

读图回答1~2题。

1.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光照丰富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2.B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荒漠化B.荒漠化、盐碱化C.盐碱化、酸雨D.酸雨、水土流失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C位于东部季风区,但雨季短,B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三者的共性是光照丰富。

第2题,B平原为宁夏平原,过度开垦容易造成荒漠化,大水漫灌容易造成盐碱化。

答案 1.A 2.B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3~5题。

3.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B.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C.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4.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5.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解析第3题,冬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因此冀鲁豫地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该区域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

第4题,图中M地位于北方地区,R地位于南方地区,两地之间的热量差异使M地冬小麦的收获期晚于R地。

第5题,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知,N地冬小麦的收获日期早于5月1日。

N地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其冬季的热量条件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R地优越,因此冬小麦收获较早。

答案 3.B 4.A 5.A近年来,我国的海洋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

读某年我国海洋产业构成图,完成6~7题。

6.我国海洋产业()①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渔业等产业占比重较大②新兴的旅游业、化工业、制药工业等产业占比重较小,发展迅速③海洋油气业发展迅速,在我国油气能源生产结构中逐渐占主导地位④船舶业占比重较大,发展速度较快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该年,辽宁省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其优势区位因素为()①地理位置②土地面积③技术④市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6题,阅读扇形统计图,可发现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渔业等产业比重较大,新兴的化工业、制药工业等产业比重较小,联系材料中近年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可推断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2018年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习题:40中国地理分区含答案

2018年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习题:40中国地理分区含答案

40中国地理分区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2.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第3题。

3.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①B.②C.③ D.④昆仑雪菊是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等独特功效的稀有高寒植物.昆仑雪菊生长于昆仑山3 000米以上的冰峰峭崖上,每年8月盛开,花期短,生长区域狭窄,产量极小,弥足珍贵。

读下图,完成4~5题.4.下列关于昆仑雪菊原产地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深厚肥沃B.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C.地形复杂,山地气候D.海拔高,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5.新疆茶农纷纷将昆仑雪菊引到平原地区进行人工种植后,单产明显提高,然而价格骤降。

为使新疆昆仑雪菊维持一个稳定而合理的价格,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提高产品价格,缩小种植规模B.加强市场调研,减少农户盲目种植C.完善流通体系,拓展市场范围D.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6.该地区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7.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下图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8~10题。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2章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含答案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2章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含答案

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我国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①填图:在上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②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 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我国的地形和地貌(1)地形特征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g祁连山、阿尔泰山南北走向h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我国的气候(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2)温度带:根据积温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其中a暖温带、b中温带、c亚热带。

(3)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

其中d湿润地区、e半干旱地区、f半湿润地区.4.我国的河流和湖泊(1)内外流区:a外流区,b内流区.(2)水系水系主要河流太平洋长江、黄河、黑龙江、淮河、海河、钱塘江、珠江、辽河、闽江等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北冰洋额尔齐斯河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4)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中国人文地理
一、选择题
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将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新疆比较,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地形地势
C.运输方式D.综合运输网密度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交通运输耗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

读中国区际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回答3~5题。

3.根据图中信息,指出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有()
A.西北华南B.东北黄淮海
C.东南华北D.长江中下游西南
4.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1999年与2010年发生明显变化,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激增
B.西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流动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是()
A.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B.巩固虚拟水输出区的地位
C.减小虚拟水净输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虚拟水流动的效率
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

读图并结合表格,回答8~10题。

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
区) 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耕地面
积(万公
顷)
水资源
总量(亿
m3)
34.3 532.5 1 865.8
53.5 1 539.1 727.9
51.9 542.4 404.4
31.3 361.0 184.6
11.对四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线路穿越高原、丘陵,人口密度最小
B.③~④线路穿越高原、平原,聚落分布均匀
C.⑤~⑥线路穿越高原、山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D.⑦~⑧线路穿越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较大
下图为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
A.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棉花、油菜、水稻、小麦
C.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小麦、水稻、油菜、棉花
13.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A.秸秆——燃烧——能源
B.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
C.秸秆——原料——造纸
D.秸秆——原料——手工编织产品
二、综合题
1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1)比较西安与汉中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

(6分)
(2)甲、乙两地海拔高度相同,甲地是常绿阔叶林,而乙地是针阔混交林,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8分)
(3)比较丙、丁两地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8分)
15.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系日趋紧密。

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湖南省简图。

(1)简要说出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中的主轴与辅轴的分布规律。

(2)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长江经济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区域。

试分析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3)材料二中甲河流域是湖南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

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应发展的特色工业是________;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B 4C 5C 6.D7.B 8.D9.B10.B 11D 12.C13.B
14(1)气候类型不同,前者是温带季风气候,后者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年降水量较汉中少,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

(6分)
(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不同。

甲地位于山脉南坡,阳坡,乙地位于山脉北坡,阴坡,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

(8分)
(3)丙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4分)丁
地:旱作农业,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4分) 15(1)主轴沿长江干流分布,辅轴沿铁路分布。

(2)有利条件: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工农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协作条件好;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

不利条件:能源、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用地紧张。

(3)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耕地面积减小;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4)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酸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地面塌陷;资源枯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