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资料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老湖镇宋村小学解西燕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思想的传承。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国学经典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学生
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
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
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
3.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
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
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
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三、学习措施
1、随时随地诵读。“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
2、快乐诵读。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
3、限时诵读。如每日诵读半小时。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
国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
as long as you try very hard, you can achieve anything.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国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
国学教学计划1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全校迎来了更多的学生,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二、教材的选择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千字文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
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为上下卷,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队,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可打印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16课,主体课文选自“经部”的《孟子》。《孟子》记录了战国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言行,是一部文风刚健的对话体著作。学习课文,你将面对一位精神焕发的老者——孟轲。他是贵真求善的哲人,又是至诚仁爱的贤者;他是积极进取的士人,又是诲人不倦的良师。他会告诉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会告诉你,人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意志,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他还会告诉你,只有不为贫贱所移、不为威武所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读读《孟子》中的这些格言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一路走来,你会发现这位言语犀利、滔滔雄辩的老者,其实是既可敬又可爱的。他刚强正直,胸中充盈着浩然之气;他崇尚王道,极力反对称霸战争;他意志坚定,始终追求“仁政”的社会理想;他好为人师,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做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就是这样一位英气勃勃的儒者。
我们坚信,与孟子同游,你对人性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你的内心会变得无比充实,你的志向会变得更加高远,你的人生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
二、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
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国学思想精髓。
5、熟读经典诵读部分内容,领会意思,提高道德水平。
6、背诵《人性善》、《心之四端》、《反身而诚》、《石灰吟》、《不为与不能》(第三段)、《大丈夫》(第二段)、《与众乐乐》、《君子有三乐》、《无题》(节选)等古文诗词。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计划(6篇)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计划(6篇)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规划1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根本根源,也是我们应当生生不息传播的珍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头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学问,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进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笠翁对韵》、《菜根谭》。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学问,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把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正确启蒙读物。
三、总体目标和详细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详细目标:
①培育小学生的留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深厚的阅读气氛,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育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每天颂读活动,培育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学措施
1、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舞、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开心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胜利的喜悦。
2、注意面对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现等交叉进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根底上都有所提高。
3、每节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诗文两分钟。
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
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地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3、探索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的校本化研究。编写《国学经典习字本》,把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编写一套校本教材。
4、本学期将加强教师经典诗文的学习与探讨,教师与学生同背经典诗文,提升教师国学素养。在原读书学习的基础上读1—2本国学经典书籍,背诵古诗不低于30首(50岁以上不低于20首),并记录国学
经典学习笔记。统一背诵内容为国学经典读本必背古诗,形式包含:经典诗文摘抄、经典阅读感悟等。
三、诵读时间
1、早晨课前20分钟诵读;
2、中午10分钟时间自由进行诵读;
3、每周一节的阅读课;
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四、诵读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
4. 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研究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经典诵读材料:
1. 《弟子规》
2. 《三字经》
3. 《百家姓》
4. 《千字文》
5. 《论语》选读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国学经典
- 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定义和重要性;
- 学生了解本节课将研究的经典内容。
2. 分段阅读和理解经典材料
- 学生分段阅读经典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
- 教师帮助学生解读重要词汇和引导学生思考。
3. 朗读和背诵经典材料
- 教师朗读经典材料,鼓励学生模仿;
-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并进行个别朗读练;
- 学生背诵部分经典材料,培养记忆能力。
4. 讨论和分享
- 学生讨论经典材料的重要意义;
- 学生分享对经典材料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学反思和总结
- 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表扬。
四、教学评估
- 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经典材料的表现进行评估;
-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的参与度进行评估;
- 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反应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
- 国学经典教材
- 朗读和背诵参考录音
- 讨论和分享的提示问题
六、备注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七、参考文献
无。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习传统文化,研读中华经典。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仁民爱物》和《责己恕人》,共有八课。第三单元主要择取了先贤关于仁爱的论述,对孔孟的仁爱思想和墨家的兼爱思想进行了评析和推介;第四单元选取了如何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论述,阐述了为人处世注重道德修养。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教材的选择。
1《三字经》:
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千字文》
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千字文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3《笠翁对韵》
分为上下卷,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队,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4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四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 使学生掌握我国四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所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文化等;
-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
1.2 过程与方法
- 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
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 组织实地考察、历史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
提高历史感知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 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友爱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2.1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
- 单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单元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单元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事业
- 单元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
- 单元五: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
- 单元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
2.2 教学要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及经验;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 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以及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事件;
- 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以及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事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
三、教学安排
3.1 课时分配
- 单元一:2课时
- 单元二:2课时
- 单元三:3课时
2024年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动基本原则: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2、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难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五、活动形式及方法:
1、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儿童会背诵。
2、要持之以恒,最好每天10分钟,分几个时段诵读。
3、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创造良好的诵读校园环境,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昆曲经典是中华表现形式文化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下面是xx分享给大家的,希望对大伙有帮助。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班风。
2、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3、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了解中国光辉的灿烂古文明,增
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美德,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二、教学理念:
1.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弟子规》应真正贯彻“以
读为本”的理念,上为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授课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小
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平均年龄,在这学生一时期让学生家长诵
读记忆《弟子规》的精华内容,他们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应让
学生诵读中直面经典,与课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
自己体会,教师巧设台阶,引导学生家长逐步领悟,有效发挥诵读的
功能。读法要多样:齐读、个别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对
读……
2.情境化。场景化就是古典音乐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富有情趣的
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从而创设氛围把学生
2023国学经典教学计划_1
2023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2023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1)每天利用“文学广角”,向学生介绍名言警句增广贤文或诗歌,让学生摘录在读书笔记上,并在晨会时简单地加以介绍,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种类。教室黑板的左侧,摘录诗文或名言佳句。黑板右侧摘录是《增广贤文》,教室环境也要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还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2)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学生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选姜英秀为班级诵读长,黑板每天更新一个内容,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进行亲子诵读.。
(3)除了学校安排的阅读课以外,每周固定安排周五的早读为课外阅读交流时间,学生就最近读的《国学经典》中的语段进行交流。
(4)、每月固定时间,组织学生汇报本月的阅读情况,并评选出本月的“阅读之星”,实施奖励措施。每月一次讲故事比赛,内容为《百篇故事启迪》中所述故事。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国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传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小学国学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国学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
1. 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著作。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2. 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有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3. 名人故事传颂。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屈原等,
他们的事迹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讲述名
人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先贤的品德和智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
人文素养。
4. 中国传统艺术体验。
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剪纸、民间音乐等,都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开展传统艺术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
传统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国学经典、传统节日、名人故事、传统艺
术等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
2. 互动教学。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国学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地体验。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1)每天利用“文学广角”,向学生介绍名言警句增广贤文或诗歌,让学生摘录在读书笔记上,并在晨会时简单地加以介绍,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种类。教室黑板的左侧,摘录诗文或名言佳句。黑板右侧摘录是《增广贤文》,教室环境也要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还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2)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学生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选姜英秀为班级诵读长,黑板每天更新一个内容,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进行亲子诵读。
(3)除了学校安排的阅读课以外,每周固定安排周五的早读为课外阅读交流时间,学生就最近读的《国学经典》中的语段进行交流。
(4)、每月固定时间,组织学生汇报本月的阅读情况,并评选出本月的“阅读之星”,实施奖励措施。每月一次讲故事比赛,内容为《百篇故事启迪》中所述故事。
四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国学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因此,在四年级中开展国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学计划旨在:
1.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知识;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3.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在四年级中,建议开展以下古诗词教学: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钱塘湖春行》;
•宋代词人苏轼的《寒食》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明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通过对于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于古代文化和文学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每一个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于传统节日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四年级中,建议开展以下传统节日教学: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历史、传说和风俗习惯,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历史、传说和风俗习惯,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介绍春节的历史、传说和风俗习惯,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3.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让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小学
四年级国学教学计划二〇二0年四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国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9—2020第2学期)
制定人:***
一、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什么是对仗工整?本书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每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教材。
二、班级情况分析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90%的记忆力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性的经典诗文。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学总要求
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
传统文化素养,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其中蕴涵的典故和古诗。
2、通过诵读,感受天地之道、人文之胜、生灵之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准备教案,根据新课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每周的诵读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等多种游戏活动。诵读方式多样,如采用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乐读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加深对文句的理解,加快背诵的是速度。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之持久、有效进行。指导学生撰写诵读经典的体会和感受。
六、教学进度表
小学第四(下)册国学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2020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