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学的本质是迁移——以教育学的“教学”与心理学的“迁移”之比较为视角

合集下载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迁移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它指的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即我们平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根据迁移影响的性质,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积极影响,叫正迁移。

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就较容易掌握摩托车的鸳驶技能,学会了平面几何有助于学习立体几何等,均属于正迁移。

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干扰作用,叫负迁移。

如学习汉语字母对学习英语字母的干扰,就属于负迁移。

研究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促进正迁移的产生,消除负迁移的干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迁移理论由字到字由词到词由段到段由篇到篇我国的许多教育家对学习迁移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过:“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认为,教师举一,学生不能反三,这样的学生可以不必再教。

这是从学生的角度,说明迁移规律对学习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则说得更具体:“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这是从教师的角度,说明迁移规律对教学的重要意义。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其本质意义也在于揭示了迁移规律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极端重要性。

西方许多教育家,对学习迁移曾作长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派别有早期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贾德的“概括迁移说”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关系转换说”。

综合起来看,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促进学习迁移要提供以下条件:(一)学习客体之间要有共同要素,共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容易发生;(二)学习主体要有类化能力,即能对不同学习材料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三)师生之间要形成训练机制,通过反复训练实现迁移。

这些理论研究,对于我们当前开展和推进新一轮课改,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从若干方面来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教学理论流派简介

教学理论流派简介





目标教学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硝 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的制定:

认知目标:了解硝酸的挥发性、不稳定性,理 解并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以硝酸的实际用途培养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的科学精神,以化学家玻尔(N.Bohr, 1885-1962)用“王水溶解金牌”的故事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


课堂教学的组织
• •
以多种方式引入课题。 要求学题(即不同层次的教学目 标),要求学生根据思考题有重点地再 次阅读教材。主要思考题如下:

了解硝酸的主要物理性质、王水的组成, 并能正确写出硝酸分解及其与铜、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浓硝酸发烟、发黄的原因,并说明 硝酸的存放方法。 鉴别盐酸、硫酸、硝酸的稀溶液。 从元素化合价的观点说明硝酸在与铜、 碳反应中的作用。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或实验验证等 方法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逐步达到以上四 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初次反馈信息,教师作出适当的总 结、归纳,并布置课堂形成性练习。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形成性进行恰当的分析 ,对 个别“吃不了”或“吃不饱”的同学进行适当 的个别辅导。
二、分层次教学法
一个人从社会得到了什么,以及给予了社会什 么,这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严格的和谐。 重视智育,认为智育具有双重任务,即掌握知 识、发展智力。 把劳动教育看成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劳动是“一般发展”和“个性全面发展” 不可缺少的途径。
八、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项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 具体讲: 要求教师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耗费更少的时间取得 更好的教学效果 精选教学内容,达到教育内容最优化 组织教学时要把学生分班、组、个人并将其有机地结 合起来实行教学形式最优化。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特定的 时间,特定的内容遵守最优的教学原则,选择最优的 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条件)研究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学习材料的特点学习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对学习迁移有着重要影响。

很多迁移理论都在其理论假说中提及材料对迁移的重要作用,如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例如,英语和法语在字形、读音和语法结构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学习这两门外语时,在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方面有共同要求,所以学习时就容易产生正迁移。

又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之间共同因素比较多,学习时也有正迁移。

相反,学习对象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或虽有共同因素,但要求学习者做出不同的反应时,则可能在学习时产生负迁移。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认知绪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大多数心理学理论都强调情境在迁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学习迁移,学校环境下的真实学习活动中的情境化内容.其中心问题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创建实习场,在这个实习场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今后在校外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

此外,知识经验获得的情境与知识应用的情境在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如情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呈现的方式与空间位置、两种情境的类似情况等。

谈论教学的本质

谈论教学的本质

谈论教学的本质教学本质是教学论的核心问题。

所谓教学本质,就是使教学成为其自身而又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就要对教学是什么进行追问。

所以,对于十几种教学本质理论,如认识发展说、认识实践说等追问,如果说教学的本质是这些观点的话,教育的本质不也是吗?教育的本质也可以是认识发展说、多本质说等等,所以它们难以揭示出教学成为其自身而又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本文从教学实践入手,不仅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自下而上归纳的思维进程,而且采用自上而下演绎的思维进程,用联系的、动态的、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尝试着探寻教学的本质,而这种结论的得出,莫过于与教学最近的概念———教育进行比较。

一、教育的本质———与其它实践活动的比较“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经得起追问,较好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说过,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在没有活动之前已经在头脑里把活动的目的、结果设计好了,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这样就把动物之间本能的父传子现象排除掉。

人的各种活动就是为了达到各种目的,不同目的决定了不同本质的实践活动,只有直接目的或首要目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才是教育,这样就把不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如政治、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也把无意或间接影响了人身心发展的其它活动如艺术活动、创作活动区分开来。

但是,继续追问,比如医生的手术使病人的瘸腿健步如飞,体质健壮了,医生的活动不也是体育教育了吗?显然不是,所以,在叶澜教授的定义里,必须加一条规定:以教与学为形式,这样,就把通过其它途径如手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活动排除掉。

经过不断的追问,逐步抽象出成为其自身而又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教育就是:以教与学为形式,有意识的、以促进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这也是广义的教育。

那么与广义教育比较,狭义的教育是什么?再次追问,就在于它的专门性,所以主要指学校教育,因此,狭义的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浅析

浅析

浅析“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当然,准备了良好的迁移条件,不等于迁移活动就一定会发生。

实践表明,迁移活动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一、抓住共点探新知围绕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旧知识后,应及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共点,引导学生以旧探新,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如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教材的安排是:一桶油重100千克,(1)求3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是整数乘法题)(2)求桶油重多少千克。

(属一个数乘以分数的题)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式都是:“每桶油的重量×桶数=总重量”。

这个数量关系式就是它们的“共点”,即知识的连接点。

从意义上看,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也是分数意义的延伸,两种意义有着内在联系。

因此,分数意义也是知识的连接点。

在教学上紧紧抓住这两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让学生列出第(1)题的算式:“100×3”,并说出数量关系式后,问:“如果每桶油的重量不变,求桶油重多少千克又怎样列式呢?”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推理,列出算式:“100× ”。

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进行思考:“求桶油重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是把一桶油的重量100千克平均分成两份,求其中一份的重量,也就是求100千克的是多少”,即“100× 就是求100的是多少”。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而迁移到(3)求桶油重多少千克。

“100× ”就是“求100的是多少”。

由于抓住了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和内在联系,所以使学生能很快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3章-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3章-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3章-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 “学校的效率大半依靠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

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

” ――心理学家M.L比格“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叶圣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都是对迁移现象所作的原始而形象的概述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迁移的概念(Transfer) ※ 内涵◆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 迁移是以新的方式或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知识。

◆ 迁移是学习结果的扩展或类化的现象。

◆ 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对另一种学科或情境中知识、技能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 理解影响可以是先前对后继;也可以是后继对先前。

凡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发生二、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骑自行车骑摩托车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

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打羽毛球(压腕) 打网球(不压腕)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过去经验学习A学习B(迁移实验状况)顺向迁移逆向迁移3、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布鲁纳)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

一般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

“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可加”4、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侧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1 a h 2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低级概念和规则向高级概念和规则的迁移。

《教育心理学纲要》:学习迁移的一些具体研究

《教育心理学纲要》:学习迁移的一些具体研究

/以往的学习迁移研究较多地集中在简单的或操作的学习迁移⽅⾯。

20世纪后半世纪以来,由于认知⼼理学的兴起,学习迁移的研究也较多地集中到知识学习迁移这⽅⾯来。

其中考虑较多的是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的关系、学习的程度与迁移量的关系、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和解决问题的迁移等问题。

⼀、认知结构与学习的迁移较早考虑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问题的是瑞⼠⼼理学家⽪亚杰。

⽪亚杰主要考虑的是逻辑结构在学习中的迁移,他认为学⽣⼀旦掌握了逻辑结构就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例如,⼉童学会了物质体积守恒的规律后,就可以在不同情况下解决体积守恒的问题。

进⼀步系统考虑认知结构与迁移问题的是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布鲁纳认为,在认知的学习中存在着两类迁移现象:⼀类是特殊迁移,这是指具体的知识或动作技能的迁移;另⼀类是⼀般的迁移,即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布鲁纳重视后⼀种迁移,他认为⼀般的迁移是知识学习的重要迁移形式。

在学习理论⼀章我们知道,布鲁纳把知识的学习过程解释成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或建⽴编码系统的过程。

⼈的编码系统有⼀个重要的特性,即在编码系统中不仅是获得的信息,⽽且能使他超越⼀定的信息,产⽣创造性⾏为。

也就是说学习者根据学得的可能发⽣的结果,或者根据所学的有关材料的原理,从他的编码系统中演释出另外的信息。

布鲁纳认为,许多被称为学习迁移的现象,能够富有成效地看作⼀个⼈把学得的编码系统应⽤到新的事件上的⼀种情况。

正迁移指的是⼀种适当的编码系统被应⽤到⼀系列的新事件的情况,负迁移是⼀个⼈错误地把编码系统应⽤于新的事件,⽆迁移是没有可以应⽤的编码系统。

因此,布鲁纳主张,学习的重要问题是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即建⽴有⽤的编码系统。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为学⽣很好地理解知识⽽组织教学内容,将学习内容的的知识结构以的呈现顺序教给学⽣,使学⽣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这将最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奥苏伯尔更加重视认知结构的迁移问题。

他在有意义的⾔语学习的研究中强调,⼀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迁移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迁移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迁移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迁移是一个在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学习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不同情境中的转移和运用。

在简单的说法就是,迁移是指我们通过学习某一项知识或技能后,能够将其应用到不同的领域或情境中。

在教育中,我们经常面临着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任务。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后,是否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阅读其他书籍、报纸或文献上;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计算加减乘除,是否能够将这些计算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这些能力的成功运用就涉及到了迁移的问题。

迁移可以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

近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将在具体学习任务中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使用到类似任务中的能力。

这种迁移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学习者只需要将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进行简单的替换或调整,就可以应用到新的任务中。

例如,学生在学习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后,可以很快地将这些技巧应用到其他类型的乐器演奏中。

远迁移则是指学习者将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与原始学习任务不同的领域或情境中。

这种迁移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学习者需要重新将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进行转化和适应。

例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课本中的阅读理解技巧后,是否能够将这些技巧应用到阅读其他学科内容或社会上的实际问题中。

迁移的成功与否,除了个体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外,还与学习者之前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设计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问题,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和应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远迁移能力。

此外,心理学研究中还发现,迁移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情绪和情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面的情绪和情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而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能阻碍迁移的发生。

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以促进成功的迁移。

综上所述,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学习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不同情境中的转移和运用。

关于教学本质的五种学说及一点思考

关于教学本质的五种学说及一点思考

关于教学本质的五种学说及一点思考教学本质是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特征和根本属性,涵盖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等方面。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关于教学本质的学说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行为主义学说、认知主义学说、建构主义学说、人文主义学说和社会文化主义学说。

下面将分别对这五种学说进行阐述,并就其思想与应用提出一些思考。

行为主义学说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刺激-反应模式。

行为主义强调外界刺激对学习的影响,并认为学习是一种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因此,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刺激来促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反应。

在教学中,行为主义者强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反馈来塑造学生的行为,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内在的认知过程。

然而,忽略了学生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需求,容易导致教育教学的单向传递和机械化。

认知主义学说强调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的建构。

认知主义认为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获取、理解和应用。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习和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认知主义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但过度强调知识的输入和学习者对知识的被动接收,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共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合作过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践活动和协作交流来构建知识。

然而,建构主义也有可能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指导和知识传授,导致学生在知识获取和应用方面存在缺失。

人文主义学说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完整发展和个性的塑造。

人文主义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力和意义追求。

教学应该通过提供文化、艺术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来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个体差异的需求。

然而,人文主义学说也容易忽视知识的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应试和职业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教学实践中学习迁移(3篇)

教学实践中学习迁移(3篇)

第1篇一、引言学习迁移,即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将已学知识、技能、策略和方法应用于新情境中的能力。

学习迁移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1.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积极影响,即一种学习促进了另一种学习。

如学习英语词汇后,有助于学习法语词汇。

2. 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消极影响,即一种学习干扰了另一种学习。

如学习汉语拼音时,对英语音标的学习产生干扰。

3. 零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没有影响,即两种学习之间没有相互联系。

三、教学实践中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1.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购物、旅游、工程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

2. 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要注意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学作品。

3.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如:(1)预习策略: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复习策略: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3)总结策略: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4)提问策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问,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心得体会学习迁移是指在学习了某一领域的知识或技能后,能够将其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能力。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习迁移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在我学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学习迁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下是我对学习迁移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明确目标和意义是学习迁移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或技能。

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将学习迁移到其他领域中。

例如,如果我们学习数学时只关注于应试成绩,那么很难将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思考学习的意义和目标,以便更好地实现学习迁移。

其次,灵活运用学习策略是实现学习迁移的关键。

不同学科和领域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我们需要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任务,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例如,学习一门语言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听力、口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语言能力,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将语言知识迁移到不同的交际场景中。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习策略的灵活运用能力,以便能够将学习迁移到不同的领域中。

此外,增强元认知能力对于学习迁移也非常重要。

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控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例如,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或求助他人来解决问题。

通过增强元认知能力,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将学习迁移到其他领域中。

最后,要注重实践和反思是实现学习迁移的关键环节。

学习迁移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实践。

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学习迁移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学习迁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能够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中。

迁移

迁移

所谓“迁移”,是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般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不论是认知的,或是情感的,或是运动技能的,通常是有计划的和有系统的学习。

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原有的学习一般可以促进后继的学习,但有时也可以干扰后继的学习。

由此可知迁移具有方向性,一般地我们把原有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正迁移,反之后继学习对原有学习的干扰则称为负迁移。

而我们所关注的是如何促进学习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积极的有效的迁移。

1.努力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联系点,促进意义学习。

2.从培养能力入手,促进迁移向有效方向发展。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格局,从而使学生的迁移在依靠自身的力量,借助教师的指导方向下,顺利地进行4.尽量采用启发、类比、联想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迁移速度5.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学生视野,特别是逆向思维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有效迁移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片断一:创设情境,设问导入屏幕上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说一说,小东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小东早上7时起床)师:“你是从哪里知道时间的?”(钟表)师:“关于钟表,你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呢?”生1:我知道钟面上有三根针,最短的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细的叫秒针。

生2: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生3:我还知道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

生4:我会认时间呢,(指学具钟)这是8点,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点。

(教师指出,对这是8时)生5:我还会看这样的时间呢,这是7点过20分,因为它的分针指着4,就是走了4个大格,1大格是5小格,也就是20分了,时针挨着7,所以是7点20分。

部分学生:是7时20分。

生6: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都是这样的(用手比划),这叫做顺时针。

师:哪些同学已经会认整时了呢?(全班60个同学,有48位学生表示已经会看了。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的促进方法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的促进方法

的迁移。等待不是自发产生的,也不是自动出现的,迁移的产生靠的也是广泛的 积累,积极的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唤起已有的经验,使理论与典型事例联 系起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 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运用情境中的种种情况,还应该使他们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此外,课堂上开展的 学习活动,在日后学生能将其活动应用于相类似的实际生活时才是有效的,这样 才能有效地使基本技能向实际的综合性能力发生迁移。
学习迁移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 生的学习效率。奥苏贝尔指出:心理学关于迁移的研究乃是 心理学对教育学产生的巨大影响的领域。同时使学生通过学 习获得最大的迁移,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正如美国心理学 家比格说的那样:“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 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必须寄托的 基石,如果学生们在学校学习中学习的那些材料无助于他们 进一步沿着学术的程序,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后生活中更 有效地应付各种情景,那么教育就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由 于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因而两个学习 对象之间有共同点,两个对象之间极容易发生迁移,学生很 快就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既节省了教师的教学时间也提 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安排一组具有一定变化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又 要使知识的学习与其使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加强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应用知识的训 练,使学生不因结构的定型化而产生思维定势。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态度和 有效的措施,就能使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克服,并在这种消除和 克服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拓宽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 而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这也有利于知识的纵向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和习惯。此外,由于单一方向的联想,容易使思路狭窄而不灵活,可逆联想容易 拓宽思路,所以,培养学生可逆联想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学习正迁移。

《教育心理学》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研究学习迁移的实践意义主要是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教学提供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这里以前面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阐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概括化原理”表明,两种学习间的迁移部分地是由于两种学习中的共同成分,其中主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造成的。

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的迁移现象。

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最初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课题,使学生充分掌握以至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以后,不但要演算基本原理、练习题,也要练习解答复杂的应用题。

如果既能理解又能演算任何一个应用题,这说明学生已明确地理解了基本原理。

教师不要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应用原理去解决应用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或机械学习。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二、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学习迁移的定势说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

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半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传授或暗示的。

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识记和回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技巧等。

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最好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

结合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

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

一、迁移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学生如何把在校学习的内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最为关心的课题之一。

早期的学习理论家在论及迁移时,一般是指前面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一种积极影响。

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促进作用(即正迁移),也包括消极的干扰作用(即负迁移);既可以是前面的学习影响后来的学习(即顺向迁移),也可以是后来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即逆向迁移)。

而且,迁移不只局限于认知领域,在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也存在迁移的问题。

1.形式训练理论这是一种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认为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使心的各种官能得到发展,从而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心智”是由诸如推理力、记忆力、判断力、意志力和注意力此类的官能构成的,通过某些特定学科的学习,可以训练或增强这些官能。

据认为,数学有利于训练推理能力、几何学有助于训练逻辑思维、拉丁语和希腊语对训练记忆力大有好处。

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传递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

如果学生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得到发展,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去吸收。

所以,掌握知识是次要的,官能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官能的材料。

形式训练说的倡导者之一洛克就说过:“我只认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心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就会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识的其他部分去。

……所以,学习数学有无限的用处。

”形式训练理论作为一种学习迁移的学说,源渊于古希腊罗马,形成于17世纪,盛兴于18、19世纪,但在20世纪初以后,不断遭到来自心理学实验结果的驳斥。

其中,对形式训练说的致命打击,来自桑代克的两项实验:1924年,桑代克对8 500名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智商分数之间的迁移问题作了深入调查。

三年之后,他又对另外5 000名学生重复进行了这一实验。

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
认知结构变量的作用
精选课件
8、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由辛格莱和安德森提出的, 这种理论认为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迁移之所以产 生,主要是由于先前学习和源问题解决中个体 所产生的产生式规则与目标问题解决所需要的 产生式规则有一定的重叠。在他们看来,一个 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 规则),在这里,C代表行为产生的条件,它 不是外部刺激,而是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知 内容,而A则代表行动或动作,不仅是外部的 反应,同时也包括学习者头脑内的心理运算。
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 2、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 3、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迁移心向 (三)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四)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学习与学校的积极态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2、研究学习迁移的意义
从实践上看,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 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奥苏贝尔指出,心理学关于迁移的研究 乃是心理学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领域。同时, 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最大的迁移,这是教学的 根本目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所说的 那样:“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 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 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如果学生们在学校 中学习的那些材料无助于他们进一步沿着学术 的程序,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后生活中更有 效地应付各种情景,那么教育就是在浪费他们 的时间。”
精选课件
3、迁移的种类
(1)从迁移结果上看,可将迁移划分为 正迁移与负迁移
(2)从迁移产生的情景来看,可将迁移 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3)从迁移产生的方向上看,可将迁移 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4)从内容上看,可将迁移发分为一般 性迁移与特殊性迁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 目的 。 它 在 概 念 中看 似 比较 隐性 , 也 正 因 为这 种 隐含 性 , 大 家 常 常 忽 视 了它 的这 一 目的 , 教 学 中 教 师 与 学 生 常 常 变 得 很 迷茫 , 教育 界提 出 的 “ 为 迁 移而教” . 事 实 上 就 是 为 了唤 醒 人 们 对 “ 教学 ” 的 这
的 教学 本 质 。 “ 为迁 移 而教 ” 的 口号 虽 在 学界 由来 已 久, 但对 教 学 的本 质 是迁 移 的论证 尚属 空 白。 本文 运 用 比较 的研究 方法 , 以“ 迁移 ” 这 一视 角为 切入 点 . 尝 试为 各教 学本 质说 寻找 到一 个共 同的有机 的交 集 点 即教 学 的本质 是迁 移 , 让 教学 从此 不再 迷 惘 。
理 论 价 值 和 现 实 意 义
关键 词 : 教 学本质 ; 教学; 迁移
中图分类 号 : G4 0 — 0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5 3 4 8 ( 2 0 1 3 ) 0 7 — 0 1 3 5 — 0 4
教 学 本 质是 教 学 论 的核 心 问题 。 教 学 是 教 学论 的 范 畴之 一 。 教 学 本质 观 是 指 人们 对 教 学 根 本 属性 和根 本 功 能 的看 法 和 态度 。人 们 的 教学 目标 观 、 教
其 本 质 的最 基 本 和 最 直 接 的认 识 , 但是 。 在 一 定 程
说、 发展说 、 层 次 类 型说 、 传递说 、 统一说 、 实践说 、 认识 实践 说 、 交往说 、 价值增值说和对话说等_ 3 _ 。 笔 者认 为 教 学 中不 论 秉 持 哪种 教 学 本 质 观 , 对 教 学 中

学 内容 观 、 教 学 方式 观 、 教学结构观 、 教 学 价值 观都
是 围绕教 学 本 质观 而 建立 _ 1 ] 。 也 就是 说 , 教 学本 质 是 教 学 存 在 的本 体 论前 提 , 没 有教 学 本 质 也 就无 所 谓

教学 。 对 教 学 本质 的揭 示 是教 学 论 学 科 得 以成 立 的 逻辑前提 。 没 有 对 教 学 本 质 的认 识 , 也 就 不 知 道 何 为教学 。 即不 知道 教 学 论 研 究 的对 象 是什 么 . 教 学 论 也就 失 去 了对 象性 前 提 [ 2 ] 。 因此 , 是 否 明晰对 教 学 本 质 的认 识 , 将 直 接 影 响教 学 效 果 。 当前 学 界 对 教 学 本 质 的研 究 主要 体 现 在对 教 学 本 质 的 多元 认 识 。
并 取 得 了较 为 丰硕 的成 果 , 概括起来大致 有 : 认 识
“ 教 学” 与“ 迁移” 的 目的 相 同
学 界 对 教 学本 质 的探讨 往 往 习 惯借 助于 对 “ 教 学是什 么” 的概 念 分 析 . 来 逼 近 对 教 学 本 质 真 理 性 的认识 。 对 教学 概念 界 定 、 理解及运用 . 反 映着 概 念 支 配者 对 教 学本 质 属 性 的把 握 , 构 成 了教 学本 质 认 识基本径路 。 尽管 , 教 学概 念 仅 仅 是人 们 对 教 学 及
2 0 1 3年 7月
韶关学 院学报 ・社会 科学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o g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J u 1 . 2 0 1 3
Vo 1 . 3 4 No . 7
精确 与 模 糊之 分 。精 确 概 念 是那 些 本 质 特 征 明显 ,
此 ,笔 者 亦认 为 同一 学者 可 信 奉 多种 教 学 本 质 观 ,
而不 必 固 执地 拘 泥 于某 一 种 教 学 本质 观 。 因 为不 同
易用 某 种 规则 提 示 出来 的概 念 。 模 糊 概念 是 那 些 本 质 特 征 不 明 显 并 难 以用 某 种 规 则 加 以揭 示 出 的概 念。 像“ 教学” 就 属 于后 一 种 。 这 也 是 教 学 定 义 难 以
揭 示 教学 本 质 的真 正 原 因 _ 5 。 亦 在教 学 本 质 观 这 一 范 域造 就 了仁 者见 仁 、 智 者见 智 的景 观 。 关 于 教 学 的理 解 , 我 国学 者 王 策 i , 华 中 师 院
这 些 知识 和 技 能 、态 度 来解 决 新 的 情境 中 的问 题 ”
的教 学 本 质 观 都 从 不 同的 层 面 揭 示 出 了 不 同侧 面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6
作者简介 : 黄雪利 ( 1 9 7 4 一 ) , 女, 湖南郴州人 ,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 主 要 从 事 教 育 学 原 理 研究 。
1 3 5
知识 、 技能、 态 度 能起 到迁 移 的作 用 , 即 可 采用 。 因
度 上 概 念 却 又 包 含 着 事 物 最 广 博 也 是 最 基 础 性 的 本质[ 4 ] 。 本文 亦 是从 “ 教学” 与“ 迁移” 的概念 人 手 。 揭
示教学的本质是迁移。 高 天 明 等学 者认 为 , 概 念 有
第 质是 迁移
— —
以教 育 学 的 “ 教 学” 与 心理 学 的 “ 迁移” 之 比较 为视 角 黄 雪 利
( 湖南 科技 大 学 教育 学 院 , 湖 南 湘潭 4 1 1 2 0 1 )
摘要: 教 学 本 质 是 教 学论 的核 心 问题 。学界 对教 学 本 质 的 认 识 , 历来众说纷纭 , 各有所 长。 是 否 明 晰教 学 本 质 , 将 直接 影 响 教 学效果。 以教 育 学 里 的 “ 教 学” 与 心 理 学里 的 “ 迁移” 之 比 较 为 视 角来 看 , “ 教 学” 与“ 迁移 ” 二者在“ 目的 ” 、 “ 过程 ” 及影响二 者的 “ 主 客 体 因素 ” 三方面有着共 同的交集点, 说 明教 学 与 迁 移在 本 质 上 具 有 同一 性 。 教 学的 本 质 是 迁 移 这 一 论 说 无疑 具 有 一 定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