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件说课讲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 (共43张PPT)
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8.下列物质中:(1)豆浆 (2)碘盐 (3)镁粉 (4)可口可乐 (5)水银 (3)(5)(6) 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 (6)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1)(2)(4) 。 ________ 9.人人都应关心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为检测空气质量,某市建立 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志”,日报总悬浮颗粒(粉尘)、二氧化硫、二氧 总悬浮颗粒 (粉尘___ ) 超标,主要是大规模不规范的城 化氮三项指标。其中_______ _______ 二氧化氮 市建设造成的;__________ 超标,主要是大量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尾气 造成的。
点拨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实验设计方案,其原理都是利用反应 消耗掉氧气(但不产生其他气体),而使反应容器内气体减少,气体减少的体 积就是被消耗氧气的体积。解答这类题目,要在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思路上 下功夫,只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设计思路,就会以不变应万变,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典例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例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A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解析] A 含量最多。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氮气体积分数占78%,
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点拨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熟记空 气的组成成分及各自体积分数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
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解析] 本题是一道有关制氧气的实验综合探究题,考查的知识既有装置 的选择、装置的评价,又有装置的改进等,内容丰富,思维容量大,不仅要 求学生对制氧实验原理相当熟悉,而且要求对氧气的性质有较深刻的认识和 理解,试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能较真实地考查学生的实验 能力、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问题(2)为防止产生的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故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问题(3)制取任何气体时,都要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问题(4)要考虑到氧气的物理性质,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 氧气应从密封瓶长导气管进气,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问题(5)B、F装置均 可用于实验室中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但F装置比B装置更具优 点,F装置通过控制过氧化氢溶液向容器中滴入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便于得到恒稳的氧气流;问题(6)C装置使用原理是打开弹簧夹,液体药品和 固体接触生成氧气,关闭弹簧夹,由于试管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 会将液体药品压回漏斗中,使液体药品与固体分离,使反应停止,因此该装 置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PPT课件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①分解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② 加热高锰酸钾 ③ 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 (1)2H2O2MnO22H2O + O2↑ (2)2KMnO4 △ K2MnO4 + MnO2 +O2↑ (3)2KClO3M△nO22KCl+3O2↑ •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的气体。据此,请你判断气体的性质
有 难溶于水 、 密度比空气大
。
4、下图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引燃铁丝;
瓶中的少量水的作用是 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
(2)铁丝应盘成螺旋状,目的是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
考点6 氧气的制法
•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
2.要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又不产生其他气体,
采用燃烧法,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 C )
A、木炭
B、硫
C、红磷
D、铁丝
3、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室制法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用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考点1.空气中的主要的成分
21% 78% 0.03% 0.94% 0.0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考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拉瓦锡
原理:汞和氧气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汞粉末使容器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 课题1 空气说课课件(共28张PPT)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感 受 成 功
拉瓦锡
空气说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巩 固 拓 展
1、小红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结果水位上升不 到1/5,你帮她想想,可能是什么原因 呢? 2、小明想用镁带燃烧来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他查阅资料, 知道镁除了与O2反应外,还与空气中 N2、CO2反应,你认为小明可以用镁 带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展示一个烧杯,并将其倒扣入水中。 教学过程 设置问题情景:水为什么不能充满 整个的烧杯? 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
创 设 情 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营造一个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空气的存在, 让学生认识到空气会产生压力,为突破后面的难 点打下基础。
空气说课课件
空气说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题1 空气 空气说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说课流程
板书设计 教学感悟
空气说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1.教材的内容与作用
教材分析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空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保护空气
对空气成分的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组讨论很快设计出如下 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
空气说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表 达 与 交 流
教学过程 “老师,水位上升了一点点。”
“老师,水位上升了大约十分之一。”
实验结论与教材所给知识产生了冲 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欲望。 问题启发: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 质?有气体生成吗?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这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对化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
3.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通过辩论和交流来深入探讨问题。
4.创设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检测和比较不同环境中空气的质量,让他们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3.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深入探讨和理解问题。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参与活动、交流互动、解决问题等过程,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分别介绍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和作用,如氮气的稳定性和保护作用,氧气的呼吸作用等。
3.空气污染及防治:介绍空气污染的成因,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以及防治措施,如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ppt课件
比
删去
修
订
前
后 教
增加题目, 加大核心 概念应用
材
对
比
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
从化学反应体现的选择到实验方案的设计 堪称科学实验的典范。
-----宋心琦
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
该实验仅仅是模仿拉瓦 锡实验的原理,粗略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1.学习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利用混合物中物质的 性质差异,利用化学反应,在不引入新杂质的前提下, 除去某物质。 2.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化学问题意识。 3.分析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 4.优化和改进该实验,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
的
周
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
碳会越来越多吗?
化
围
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氧气会耗尽吗?
学
的
4.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 ④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
物
空
验室制取方法。
中二氧化碳的相对
质
气
5.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
含量与空气中二氧
环
化碳相对含量的差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异。
• 科学家对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分的探究
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系统认识一种代表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初步学会用定量的实验方法测定混合物中某一成分 的含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建立利用化学可以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物质, 可以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服务的观念。 2.通过化学史的学习逐步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进一步发展变化观。(发生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通过化学变化制备需要的物质;化学变化是可以控制的; 化学变化中有能量转化等)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单元复习 ppt课件
用途:
供给呼吸 和 支持燃烧
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炼钢、气焊等
ppt课件
17
•氧物气质与一些物质反应的现象现象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 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硫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氙用于医疗麻醉
ppt课件
8
练习3
1、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C )
A. 燃放烟花爆竹
B. 煤的燃烧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汽车排放的尾气
2、下列措施同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 C )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电池
C、用含碘食盐代替食盐
D、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生活燃料
ppt课件
第二单元复习
我们周围的空气
ppt课件
1
知识网络
组成
性质
决定存在污染 空气 NhomakorabeaO2
用途
氧气含量测定
制法
工业上 实验室中
ppt课件
2
一、空气的成分和空气的保护
1、空气的成分
空气 成分
体积
分数
O2
21%
N2
CO2
稀有气 体
78% 0.03% 0.94%
其它气体 和杂质
0.0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否 , (填“能”或“否”)理由碳是粉:燃烧生成气体 。
ppt课件
16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二单元课件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海水、自来水、蒸馏水、空气、氧气、 河水、矿泉水、糖水、雪碧饮料、 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课堂小结】
一、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 质0.03%。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叫混合物,由一 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木红炭磷+氧气点燃 二五气氧化化碳二磷
C P O2
CO2P2O5
瓶中剩余气体 主要为氮气, 不溶于水,不 能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
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进入 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通常小于瓶内空 气体积的1/5,你知道有哪些原因吗?
若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集气瓶中的气 体受到(红磷燃烧发出的)热膨胀,膨胀的
【巩固练习】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变浑浊二__氧__化__碳___ (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 (3)饼时干间放__置_氧在__气空__气__中_一_ 段时间会潮湿_水__蒸___气___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A.水蒸气
B.雪碧饮料
(2)吸收燃烧时生成的热,有利于瓶内气体降温, 减少等待红磷熄灭后的冷却时间。 3、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3、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氧气(O2)
氮气一(百N份2)体78积%的空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0.94%
0.03%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
是: 空气中氧气大约占 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1课时)说课稿
板书设计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氧气”为中心,四周辐射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等四个主要知识点。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增强视觉效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
1.提示和引导:通过板书,提示学生关注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结构;
2.总结和梳理:板书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引入课题:简要介绍本节课将围绕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等方面展开学习,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观察氧气瓶和空气瓶的对比,引导学生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演示氧气助燃性和氧化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氧气的用途。
2.教学难点:
(1)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
(2)理解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
(3)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探究欲望。他们的认知水平已达到一定程度,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实验操作,但深度和广度有限。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热情,而对理论知识可能稍显抵触。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但自主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1、2)两课时说课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反应原理及实验操作步骤。
(2)了解氧气的收集、检验和储存方法。
(3)能够独立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并正确处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1、2)两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1、2)》,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位于氧气单元的结尾部分,起到对氧气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备打下基础。
3.取氧气的过程有全面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2.实验数据分析: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如分液漏斗、烧瓶、试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2.多媒体资源:如实验操作视频、动画、PPT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理解。
3.投影仪: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数据等投影到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观察和讨论。
3.深入了解氧气的应用: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预习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说课课件
2015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醋
B. 液氮
C. 空气
16. (5)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D. 石油 ;
中考真题
(2011天津毕业)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 B.液态氧 C.食醋 D.水泥砂浆
(2011天津毕业)26.(7分)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
教学建议
理解概念为主,联系生活 实际
氮78 氧21 0.94是稀气还有 两个点03二氧化碳和杂气
阅读教材,联系生活实际
空气的 成分
物质的 分类
空气是一种 宝贵资源
测定空气中 氧气含量
演示实验后启发学生总结 实验原理及结论
课题1空气
化 学
九 年 级
内容结构
实验现 象
化学反应 方程式
鉴别
注意事 项
课题2氧气
1 课程目标
2 课程内容标准
3 教材编写特点
4 教材的编写体例
我们周围 的空气
5 教材的内容结构 6 立体整合
7 教学建议
8 评价建议
课程目标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 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主 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 质发生氧化反应。
知识与技能
燃烧
中考真题
2.(2014•天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物.PM2.5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PM2.5属于下列空
气污染物中的( )
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说课稿课时1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提出建议,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有效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提供指导。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空气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空气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的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小组讨论:针对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检测学生对空气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2.生生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合作能力。
3.课堂提问: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提问,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成分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运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空气资源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二课时)说课稿
(二)媒体资源
在本节课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实验仪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的集气瓶等,用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多媒体资源:PPT课件、教学视频、化学实验动画等,用于展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氧气这么重要,我们如何制取它呢?”引发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探究兴趣。
3.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氧气性质和用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实验原理: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图示,让学生明白不同反应装置的优缺点。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强化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回顾。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在课前精心准备,确保板书内容准确无误;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更新板书,保持与教学进度同步;
-使用不同颜色和符号突出重点,提高视觉吸引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2.实验操作: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操作视频,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3.性质验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制取的气体为氧气,介绍性质验证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实验技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单元课题3(第1课时)教学课件(27张PPT)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24
4.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试___管__;②_集__气__瓶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B__(填字母,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最好是__C__;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 加热氯酸钾制取O2装置
固液常温型制取装置
分液漏 斗
烧瓶
长颈漏斗
锥形 瓶
注意: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液封),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讨论
过氧化氢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是否相同?哪个好
不相同
为什么呢?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发生装置的优点
(1)简单,易操作; (2)不用加热,较安全; (3)节约药品(可根据需要随时拓展 资料) (4)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
5.两份质量相等的过氧化氢,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二氧 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
系正确的是( C )
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刚产生气体时,试管内剩余固体
种类( B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分解产生气体 瓶中气体是氧气
讨论
能否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来用于氯酸钾制氧气
不能
为什么呢?
因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
3.实验装置的选择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说课稿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氧气的相关知识,但对于不同制氧试剂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操作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在理解氧气的性质和验证实验时,学生可能因为理论知识的不足而难以理解。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因为不熟练而存在操作不当的风险。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实验操作的不熟练、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等。我将通过详细的操作指导、重复练习和个别辅导等方式来应对这些问题。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和课堂参与度等方面来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质量。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实验操作指导:在实验操作前,我将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操作指导,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够安全、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观察交流:在实验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理解实验原理和反应过程。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氧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对制取氧气的学习兴趣。
2.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现象,使他们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
3.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装置选择讲解:接着,我会讲解不同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方法,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容器、导管、收集装置等。通过讲解,学生能够理解实验装置的选择依据和操作方法。
3.氧气性质讲解:最后,我会讲解氧气的性质,如助燃性、氧化性等,并通过实验现象和实例进行说明。通过讲解,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说课稿+教案
溶液的形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说教村,我先来简单介绍本节课在本学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认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这一课题主要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
本节课是后面章节的知识基础,因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在前面章节和日常生活中,学生己经接触到许多溶液,只是对溶液没有建立科学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
难点: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以及微观理解溶解过程。
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将具体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掌握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
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溶液温度的变化。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了解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研究,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二、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确立了以下4种教学方法分别为:1、讲授法对于溶液的形成,本课题的第一个实验很简单,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
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和溶液、溶质、溶剂概念的建立上。
2、实验法根据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特点,因此本节课多数通过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观察学习新知,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溶质、溶剂、溶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区分溶解与乳化,又让他们经历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了解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景对于溶液的广泛用途及乳化现象,学生有许多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讨论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理解溶解和乳化的不同点,并体会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二单元 o2
生成物种类 1种
P39
AB A+B
1种 多种
比较: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定义 特点 关系
P35
P35
多变1
有氧参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1.在下列各题的空白中,填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1)______+______ 点燃 CO2 (2)石蜡 + 氧气 点燃 ______ + _____
(3)_____ + O2 点燃 AI2O3
(4)P + ______ 点燃 P2O5
(5)Fe + O2 点燃 _______
(6)Mg + O2 点燃 _______
(7)______+______ 点燃 SO2
(8)HgO
______+_____
(9)Hg + _____
HgO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6、铁粉和碳粉都是黑色的粉末,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区别 铁粉和碳粉,简述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5、下列现象,既包括缓慢氧化,又包括剧烈氧化的是( ) A、燃烧 B、水沸腾 C、白磷自燃 D、钢铁生锈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B、乙醇+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水 C、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D、氧化汞 加热 汞 +氧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不燃烧 B、钢铁生锈,白磷自然都是缓慢氧化的结果 C、不使用催化剂,加热H2O2时,不能分解出氧气 D、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
B 水烧开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
C 劣质装修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D 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2(04重庆)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
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
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
MnO2 △
KCl
+
O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步骤:检、装、固、点、收、移、熄
1、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注 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骤然遇冷而炸裂 意 2、用排水集气法应在 :气泡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 事 (注: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 项 3、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
4、植树、种草等措施改善环境状况。
几种特殊情况: 气候变暖(主要是CO2引起)、 酸雨(主要是SO2和NO2 等引起)、臭氧层的破坏(主要为氟利昂等致冷剂引起)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指数 最大值首要污染物
质量级别 质量状况
练习:
1(04北京)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下列物质中,
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B )
制取 实验室制法:药品,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氧气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和富氧膜分离空气(物理变化)
氧气的化学性质:
主要现象
结论
磷 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浓厚白烟
P+O2 点燃 P2O5
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硫 氧气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 S +O2 点燃 SO2
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项指标变差的是( B )
A 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 用煤炭作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 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3、小明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
红墨水
吸作用,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带刻度的细玻璃管中 青 的红墨水(向右移动)。由此,他 蛙
对动物的呼吸作用获得的认识是
高温高压 催化剂
NH3
制硝酸和化肥、医疗
练习:
1、下列气体中,常可以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铜用于制导线
C 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 D 镁用于制照明弹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
化学性质 用途 很不活泼
(瓶内盛少量水)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 (瓶内盛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Fe+O2
点燃Fe3O4
铝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Al+O2 点燃Al2O3
碳
发出白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C+O2 点燃
CO2
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H2O2 MnO2 H2O + O2↑
分解 反应
KClO3
④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 管骤然遇冷而破裂;
⑤高锰酸钾中混入了可燃物,加热时,剧烈燃烧而发生 爆炸;
⑥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从水中取出导管; ⑦实验结束时,试管未冷却就清洗试管;
⑧试管夹夹得过紧;试管掉到地上等
《实验报告》P28例4
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污染物:有害气体(SO2、NO2、CO)和烟尘(注:CO2未例为空气污染物)
污染源: 矿物燃料的燃烧(煤、石油、天然所气)、工厂的废气、汽 车的尾气。
防治 办法
1、寻找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氢能等代 替矿物燃料提供能源。
2、燃煤脱硫;尾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工厂废气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分解 反应
KClO3
MnO2 △
KCl
+
O2↑
KMnO4△K2MnO4+MnO2+O2↑
讨论: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完毕后,课 代表在检查仪器时发现有多支试管破裂。请你分析造成试管破裂 的主要错误操作有哪些?
主要有下列错误操作:①试管的外壁有水; ②酒精灯芯与试管底部接触,试管受热不均匀; ③加热时没有给试管预热;
(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澄清石 灰水
氧气的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物理 性质
2、密度比空气大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不易溶于水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
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识记P、S、Al、Fe、C、石蜡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 象、原理及注意事项
水将沿导管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骤然遇冷而炸裂
化学 反应
石蜡 +O2 点燃 CO2 + H2O
葡萄糖 +O2
CO2 + H2O
P + O2 点燃 P2O5
化合 S +O2 点燃 SO2 反应 Al + O2 点燃 Al2O3
氧化 反应
Fe +O2 点燃 Fe3O4
C +O2 点燃 CO2
H2O2 MnO2 H2O + O2↑
减少了( 1/5 ),这是因为( 加热时铜消耗了密闭容器内的氧气 )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充分发生反应。 )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两支注射器之间的玻璃 管中留有气泡;铜丝不足量,未能全部耗完容器中的氧气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件
氮气(N2): 78%(体积分数)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集气)
3、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集气
食品防腐
化学 性质
稳 定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用途保护气 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延长灯泡寿命 焊接金属
N2 + H2
焊接金属
保护气
延长寿命
电光源
激光技术
发出有色光
低温、超导等
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液态氮气
C 可口可乐
D 矿石
某校户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Cu + O2 ∆CuO这一性质后,对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 下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 密闭系统内有20mL空气。然后给 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 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 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另一个注射器中。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 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